语文课堂应有读书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堂应有读书声
平常与老师们交谈,总感觉到语文课堂中缺少点什么。是啊!清晨,静悄悄的校园那种流露真情的朗读、摇头晃脑的诵读、徐疾有致的吟诵不见了,真是朝读不闻声、晨读寂无言啊!对,语文教学中缺少了学生的读书声!
1读的真谛
汉代朱买臣“担薪诵歌”。他“常艾新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羞之,求去……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汉书?朱买臣传》)。于此可见,古人读书是尚朗读吟唱的惬意。鲁迅的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对读书尤有心得,他“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呵……’。并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他诵读起来如醉如痴,如狂如颠,忘乎所以,读书的无穷乐趣于此真是生动一例。
大凡在学业上有成就的文人学者,他们均得益于诵书,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进学解》);欧阳修“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归田录》);“侯均积学四十年,每读书,必熟诵乃已”(宋濂《侯均传》);三国时董遇得出了诵书的有益体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放声琅琅诵读是古人在长期探求书本知识的道路上自觉或不自觉地总结出来的一条成功的读书经验。
2读的困惑
教学中部分老师唯恐学生对课文理解不深、分析不透、掌握不牢,于是以讲代读可谓普遍。老师把语言文字一一嚼烂以后,再滔滔不绝地讲给学生听,夹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教材则被无情地打入“冷宫”,成了“第三者”。学生也只能放弃了课本,围绕着教师从课本中抽出的三五个问题打转转。虽然偶尔也能读读课文,但却是七零八碎的点缀,使学生无法整体感知和综合理解课文,当然也就谈不上学生抑扬顿挫、徐疾有致的朗读课文,更不用说学生与作者的思想共鸣了。
现在不少学生也不喜欢琅琅读课文,认为这种读书法是一种书呆子腔,没有多少实用价值,取而代之以练代读。为了扎实基本功、考出好成绩,许多学生不得不埋头于书山、游笔于题海,哪谈得上初读、细读、精读课文?文章的谋篇布局、主题思想等无暇顾及,更不用说学以致用了。因此偶有学生读文:或错读字、错读句;或词读断、句读断;或唱读混、义读乱……
3读的练习
叶圣陶曾指出:“语文课的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收入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均是古今中外文质俱佳的范文。它们融情境美、思想美、艺术美、语言美于一身。它们是进行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技能的依据和凭借。离开了这些佳作,阅读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同时,读是思的凭借,读是悟的前提,读是
说的储备,读是写的基础。多读能迅速培养语感;多读能促进对课文内容的深透理解;多读有利于识记生字、释词析句;多读可以领悟遣词用语之妙,学习布局谋篇之法。因此,教师要彻底改变教学观念,把读书的权利真正还给学生,让语文课堂充满琅琅的读书声。
3.1读中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指导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方面多想奇招。如课堂上可组织学生进行表情朗读、朗读评论、范读、分角色朗读等等。让学生学会遇到好词、佳句时,大胆放声,认真地去读,去品味。如《中华少年》、《桂林山水》、《七律?长征》等都是训练朗读的佳作。学生通过朗读,能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更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3.2读中质疑
“学而不思则殆。”教学中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然而问题是由谁提出:是学生还是老师提出,其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读中质疑:读课文题目质疑,读人物质疑,读主旨句质疑,读谋篇布局质疑等。如一位教师在教《一夜的工作》一课,就让学生反复读课题:“同学们,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这一问题一提出,学生的思维就像开了闸的
洪水。“谁在工作?”“怎样工作?”“为什么只写一夜?”“仅只工作一夜吗?”学生有了读和问的权利,学习积极性高涨,教学目标更容易实现。
3.3读中分析
“脑子里给作者跑马”只能是囫囵吞枣,读书须不求甚解,以晓事理。教学中我们面对学生的质疑不要急于给予答案,让学生在读中分辨、领悟。事实上有很多问题是学生对课文理解不深引起的,只要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做到多读、细读,问题可能会迎刃而解。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有学生提出:“文中介绍修京张铁路时外国人的阻挠以及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国内外的反应,这两段内容好像与詹天佑修路的过程无关,可删去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学生认为:“根据我们平时的作文训练,可以删去。”也有学生认为:“既然教材中有这两段话,肯定有存在的必要,不能删。”双方展开激烈的争论。试想学生为了寻求各自观点的依据,能不认真去读课文吗?能不认真去分析吗?
3.4读中释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生疑到释疑是学生学有长进的历程。学生面对一个个疑问,可以在细读课文时借助课文插图、工具书、生活经历等加以思考就能解决。如在教学中可以组织一系列的读书活动: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粗释疑;细读课文,
知大意、晓情节,再释疑;精读课文,对照课文、联系生活,释重疑;研读课文,思考辨析、同学讨论,释困疑;品读课文,深入体会、标注记号,释难疑。当然,在学生多次阅读后还有不能理解的,老师要给予适当的启发、点拨。这样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解决了学习疑问,不仅能增强读书能力,又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3.5读中品味
“好书不厌千回读。”教学中如果我们仅停留在对课文的感知和理解上还是不够的,还须学习作者的选材组材、语言润色、修辞运用等方面的长处,努力运用于自己的作文实践。这就需要再阅读、品味课文。如在教学中可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去体味:正面去探寻文章的佳妙好处;反面要思“不这样”有什么不足。这样体会课文会更加深入、感受会更具体,对于文章的精华则应反复朗诵、体会、记忆,久之就会达到“熟读精思子自知”。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如李白、屈原、莎士比亚等等,他们都不是老师教出名的,而是自己博览群书,自学成名的。因此,教学中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乐中读、读中学、学中悟、悟中用,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朗读的乐园,让校园处处都有孩子们的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