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九章 压强单元达标专题强化试卷学能测试
人教版第九章 压强单元测试综合卷学能测试

人教版第九章 压强单元测试综合卷学能测试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均匀圆柱体甲、乙,底面积S 甲>S 乙, 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措施中,一定能使甲对地压强大于乙对地压强的方法是A .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B .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C .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D .在甲、乙上各放一个相同质量的物体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圆柱体分别放置在水平面上,底面积分别为S 甲和S 乙且S 甲>S 乙,高度分别为h 甲和h 乙且h 甲<h 乙,此时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均沿水平方向,将两圆柱体切去相同的体积,并将切去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此时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 甲、F 乙,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 甲<F 乙B .F 甲>F 乙C .p 甲<p 乙D .p 甲>p 乙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和压力F 的大小关系为 ( )A .p 甲 < p 乙 F 甲 < F 乙B .p 甲 < p 乙 F 甲 > F 乙C .p 甲 > p 乙 F 甲 > F 乙D .p 甲 > p 乙 F 甲 = F 乙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薄壁柱形容器,它们底面积的关系是2S +S S =甲丙乙。
将质量相等的液体A 和B 倒入甲、乙两容器中,液体A 和B 对甲、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600Pa 和450Pa 。
若将甲、乙中的液体全部倒入丙容器中(液体无溢出),则混合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A.600Pa B.720Pa C.900Pa D.1050Pa5.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且ρA=2ρB。
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乙=2S甲。
人教版第九章 压强单元达标专题强化试卷学能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圆柱容器上部圆筒较细,下部的圆筒较粗且足够长。
容器的底部是一可沿下圆筒无摩擦移动的活塞S ,用细绳通过测力计F 将活塞提着,容器中盛水。
开始时,水面与上圆筒的开口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提着活塞的同时使活塞缓慢地下移,在这一过程中,测力计的读数A .先变小,然后保持不变B .一直保持不变C .先变大,然后保持不变D .先变小,然后变大2.一密度为ρ的铁制零件,由粗细不同的两部分圆柱体构成,粗、细圆柱体的高度均为h ,如图甲所示放置时,整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1.25ρg h ,则如图乙所示放置时,整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A .3ρghB .4ρghC .5ρghD .6ρgh3.下列各组连线配对中,完全正确的是( )A .生产运输工具与制造原理:推土机安装履带——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潜水艇原理——利用“空心法”;飞机能上升——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B .物理量及单位:压强——P ;速度——m/s ;力——NC .物理学家及其主要贡献:汤姆生——发现中子;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托勒玫——提出“日心说”D .物理量及测量工具:力——测力计;大气压——气压计;液体体积——量筒 4.两个均匀物体A 、B 质量分别为m A 、m B ,密度分别为ρA 、ρB ,底面积分别为S A 、S B ,高度分别为h A 、h B ,将A 、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A 对B 的压强为p 1,B 对桌面的压强为p 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p 1=A Bm gS B .p 1=B Am gSC .p 2=AB B()m m gS +D .p 2=A B A()m m gS +5.如图(a )所示,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它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 。
若将它沿斜线切割为如图2(b )所示的两部分,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分别p a 和p b ,则( )A .p >p a >p bB .p a >p >p bC .p <p a <p bD .p a <p <p b6.“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考试时,小丽同学对所涉及的一些物品进行了估测,其中合理的是( ) A .小丽的重力为900牛顿B .一张草稿纸对折后对桌面的压强为1PaC .一张物理试卷的面积为21mD .小丽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大于900牛顿7.现有量杯、水和一块橡皮泥,通过实验不能测出橡皮泥( ) A .体积B .密度C .在水中受到的压强D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8.如图,水平面上放置了质地均匀的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它们的高度相同,质量相等,甲的底面积小于乙的底面积。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第九章 压强单元测试综合卷学能测试试卷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综合卷学能测试试卷一、选择题1.a、b两个圆柱质量相等,分别正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一个是空心圆柱。
a、b两个圆柱底面积之比为2:1,密度之比是ρa:ρb=1:4,两圆柱体积之比是V a:V b=6: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圆柱空心部分是b圆柱体积B.b圆柱空心的部分是a的1 4C.a、b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3∶4D.a、b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1∶2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圆柱体分别放置在水平面上,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甲>S乙,高度分别为h甲和h乙且h甲<h乙,此时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均沿水平方向,将两圆柱体切去相同的体积,并将切去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此时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甲<F乙B.F甲>F乙C.p甲<p乙D.p甲>p乙3.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
若甲、乙所切去部分的质量相等,则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甲、乙的重力G甲、G乙,剩余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判断中()①ρ甲>ρ乙②p甲>p乙③G甲>G乙④m甲>m乙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③④正确C.只有①②③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4.如图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之比为2:1,底面积之比为1:2,则它们的质量m A:m B和对地面的压强p A:p B分别为()A.m A:m B=2:1,p A:p B=2:1B.m A:m B=1:1,p A:p B=2:1C.m A:m B=1:1,p A:p B=1:1D.m A:m B=2:1,p A:p B=1:15.装满水的容器的侧壁上开有三个小孔,水从小孔中喷出,下列图中正确的是()A.B.C.D.6.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
人教版第九章 压强单元测试综合卷学能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1.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 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 g,烧杯质量为100 g,活塞面积为7×10-5 m2,g取10 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力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A.1.26×105 Pa B.1.10×105 PaC.1.01×105 Pa D.0.96×105 Pa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和压力F的大小关系为()A.p甲< p 乙F甲< F乙B.p甲< p乙F甲> F乙C.p甲> p乙F甲> F乙D.p甲> p乙F甲= F乙3.轻质硬杆AB长50cm。
用长短不同的线把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甲和体积是1dm3的球乙分别拴在杆的两端。
在距A点20cm处的O点支起AB时,甲静止在桌面上,乙悬空,杆AB处于水平平衡。
将乙浸没在水中后,杆AB仍平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取g=10N/kg)()A.杆A端受力增加了15NB.杆A端受力减小了10NC.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增加了1500PaD.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减小了1500Pa4.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ρ酒精),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水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5.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 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 A、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A.4:1 B.8:1 C.1:2 D.2:16.如图所示,有两个正方体实心物体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重24N,B重3N。
第九章《压强》单元检测 (含答案)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2023~2024学年广西桂平市罗播一中八年级物理单元复习第八章《压强》单元检测 班别 座号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单项每题2分,多选每小题3分,共35分)1.地球被几百千米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压强。
以下实例中,与大气压作用有关 的是( ) A.沙漠越野车安装宽大的车轮 B .用吸管吸玻璃杯中的饮料 C .船经过船闸从上游驶往下游D .利用圆木滚动来搬运巨石2.下述哪个不是利用大气压( )A .降落伞可以帮助飞行员缓慢降落B .人做深呼吸吸入新鲜空气C .塑料吸盘吸在竖直墙壁上D .用吸管吸饮料3.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 .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B .载重汽车装有许多很宽的车轮C .压路机上碾子的质量很大D .滑冰运动员的冰鞋上装有冰刀4.我国铁路大提速后,站台上的乘客与列车间的空气流速和压强也发生了变化,为了有效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站台的安全线距离由原来的1m 变为2m 。
关于列车与乘客间空气流速及压强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 .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B .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大C .空气流速变小,压强变大D .空气流速变小,压强变小5.冬天,家长和老师都告诫同学们不要去封冻的河面上滑冰,但就是有个别同学不听劝告。
某同学偷偷滑冰,忽见冰有了裂缝,这时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A .立即调头往河岸上奔跑B .站住不动,呼喊求救C .立即调头慢慢往河岸走D .俯卧在冰上,慢慢往河岸爬行6.把装满水的量筒浸入水中,口朝下,按图2那样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筒内露出水面的部分( )A .是空的B .充满水C .有水,但不满D .无法判断7.在图3所示的装置及器材中,不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 )8.如图4 两个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 甲、F 乙,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A .F 甲=F 乙,P 甲<P 乙B .F 甲=F 乙,P 甲>P 乙C .F 甲=F 乙,P 甲=P 乙D .F 甲<F 乙,P 甲<P 乙9.如图5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p 与深度h 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两种 液体的密度ρ甲与ρ乙的大小关系是( )A .ρ甲>ρ乙B .ρ甲=ρ乙C .ρ甲<ρ乙D .无法判断10.如图6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说明:本卷测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满分9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A.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B.甲容器中所装液体的密度大于乙容器中所装液体的密度C.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D.6.如图所示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工具、物品或设施中,使用时利用了大气压强的是( )A.茶壶 B.下水管反水弯C.用吸管吸饮料 D.高压锅煮饭7.下面是日常生活中与压强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图钉帽面积大是为了增大手指对它的压强C.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强D.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8.如图所示是“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如果活塞和注射器筒壁之间有摩擦会造成大气压的测量值偏大B.测量大气压力时,为了不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应选择横截面积小的注射器C.为计算活塞的横截面积,需要测出注射器的全部的长度D.将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是为了尽量排尽筒内空气9.如图所示,有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乙高度相同,底面积之比为1︰4,则两者重力G甲︰G乙和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分别为( )A.1︰1;1︰4B.1︰1;1︰1C.1︰4;4︰1D.1︰4;1︰110.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图。
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两水银面的高度差是760mm。
下列情况中(试管口始终没离开水银面),水银面的高度差变小的是( )A.稍稍提高玻璃管B.将实验装置转移到高山上进行实验C.往水银槽中添加水银D.使玻璃管倾斜11.如图两个容器盛有相同质量的同种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 A、F B,则( )A.p A<p B,F A=F B B.p A=p B,F A<F BC.p A=p B,F A=F B D.p A<p B,F A<F B16.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是考虑到水对坝体侧面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三峡大坝的船闸运用了顺利往返航行。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二学期第九章 压强单元学能测试试卷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二学期第九章压强单元学能测试试卷一、选择题1.一个质量为3kg、底面积为100cm2、装有20cm深的水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厚度忽略不计。
A、B是由密度不同的材料制成的两实心物块,已知A物块的体积是B物块体积的2倍。
当把A、B两物块用细线相连放入水中时,两物块恰好悬浮,且没有水溢出,如图,现剪断细线,稳定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50Pa,物块A有14体积露出水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A.A物体体积为150cm3B.物体A、B放入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5.3×102PaC.B物体密度为1.5×103kg/m3D.细线剪断待B静止后,B对容器底的压力为1.4N2.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分别侧放和平放着完全相同的两块砖A和B.在砖B上放有重力不计的圆柱形薄壁容器C(不考虑容器的厚度),C中装有水,密度为ρ水,砖A和B的密度均为ρ、上表面到水平地面的距离分别为h1和h2,C与砖B和砖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 C、S B,且S C=S B.已知砖B和砖A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薄壁容器C中水的深度为A.B.C.D.3.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且ρA=2ρB。
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乙=2S甲。
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没有液体溢出),小球在B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放入小球前,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B .放入小球前,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C .放入小球后,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D .放入小球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4.三个相同容器内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放入容器,小球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丙<ρ乙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 乙>p 甲>p 丙C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 p p p >>甲乙丙D .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 乙=F 甲=F 丙5.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 和B (S A >S B ),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人教版第九章 压强单元达标专题强化试卷学能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1.一密度为ρ的铁制零件,由粗细不同的两部分圆柱体构成,粗、细圆柱体的高度均为h ,如图甲所示放置时,整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1.25ρgh ,则如图乙所示放置时,整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A .3ρghB .4ρghC .5ρghD .6ρgh2.弧圈球是一种攻击力强、威力大的乒乓球技术。
如图所示为弧圈球在空中高速旋转前进的示意图,此时球上方气体流速大于下方气体流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球在空中前进过程中受力平衡B .球在空中继续前进是由于球受到惯性的作用C .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慢D .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快3.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
若甲、乙所切去部分的质量相等,则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 甲、p 乙,甲、乙的重力G 甲、G 乙,剩余部分的质量m 甲、m 乙的判断中( )①ρ甲>ρ乙②p 甲>p 乙③G 甲>G 乙④m 甲>m 乙A .只有①正确B .只有②③④正确C .只有①②③正确D .①②③④都正确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薄壁柱形容器,它们底面积的关系是2S +S S =甲丙乙。
将质量相等的液体A 和B 倒入甲、乙两容器中,液体A 和B 对甲、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600Pa 和450Pa 。
若将甲、乙中的液体全部倒入丙容器中(液体无溢出),则混合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A.600Pa B.720Pa C.900Pa D.1050Pa5.装满水的容器的侧壁上开有三个小孔,水从小孔中喷出,下列图中正确的是()A.B.C.D.6.如图(a)所示,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它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
若将它沿斜线切割为如图2(b)所示的两部分,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分别p a和p b,则()A.p>p a>p b B.p a>p>p b C.p<p a<p b D.p a<p<p b7.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在A的上表面施加竖直向下、大小为F的压力。
人教版第九章 压强单元达标专题强化试卷学能测试试题

人教版第九章压强单元达标专题强化试卷学能测试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分别侧放和平放着完全相同的两块砖A和B.在砖B上放有重力不计的圆柱形薄壁容器C(不考虑容器的厚度),C中装有水,密度为ρ水,砖A和B的密度均为ρ、上表面到水平地面的距离分别为h1和h2,C与砖B和砖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 C、S B,且S C=S B.已知砖B和砖A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薄壁容器C中水的深度为A.B.C.D.2.如图,同一个密封的圆台形容器装满水,放在水平桌面上。
放置方式由甲变为乙,下列关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1以及整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2,说法正确的是()A.p1不变,p2变小B.p1不变,p2变大C.p1变小,p2变小D.p1变大,p2变大3.今年2月13日,我们国家出动11架运输机,空运军队支援湖北医疗人员和物资。
下列关于运输机说法正确的是()A.运输机水平正常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B.运输机起落架装有宽大的轮子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C.运输机起飞时在跑道上加速滑行,是为了增大运输机的惯性D.运输机停在水平地面上时,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大于乙的边长。
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B.若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C.若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D.若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5.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均与大气压有关,下列关于实验结果的预测,说法正确的是()A.将自制气压计随电梯从一楼上升至十楼,气压计细玻璃管中的液面会下降B.将空的易拉罐放在火上加热,用橡皮泥封住开口处,冷却一会儿,易拉罐会变瘪C.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倒置杯子,纸片不掉;杯子倾斜,纸片会掉下来D.将装满水的试管用薄片盖住管口,倒置在水中,拿掉薄片,管中的水会从管口流出6.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 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 A、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A.4:1 B.8:1 C.1:2 D.2:17.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之比h A:h B=3:2,底面积之比S A:S B=2:3,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F A:F B和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 分别为()A.F A:F B=2:3,p A:p B=2:3B.F A:F B=1:1,p A:p B=2:3C.F A:F B=3:2,p A:p B=1:1D.F A:F B=1:1,p A:p B=3:28.两个底面积不同的(S A>S B)薄壁圆柱形容器A和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若在两容器中同时倒入或同时抽出原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A.倒入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等于V乙B.抽出的液体体积V甲一定大于V乙C.倒入的液体高度h甲,可能小于h乙D.抽出的液体质量m甲一定大于m乙9.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可能多B.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C.若切去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D.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多10.如图所示,边长为a、密度均匀的正方体物块静止于河岸边,在BB′边上施加一个力F使其绕DD′边转动掉落于河水中,它漂浮时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水的密度为ρ,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块的密度为a haρ-()B.物块的重力为(a﹣h)ρgaC.物块漂浮在水面时底面受水的压强为ρg(a﹣h)D.为了使物块掉落于河水中,力F2 2a h a g ρ-()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用一个矿泉水瓶和两根吸管制作成的一个“口吹喷雾器”,当向水平管中吹气时,竖直吸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______(选填“大”或“小”),矿泉水瓶中的水在______的作用下从竖直管中喷出,其中矿泉水瓶瓶口要保持______。
人教版第九章 压强单元达标专题强化试卷学能测试试卷

人教版第九章 压强单元达标专题强化试卷学能测试试卷一、选择题1.如果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现分别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将两个正方体切去一部分,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p 甲和p 乙,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 甲可能大于p 乙B .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 甲一定小于p 乙C .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 甲可能大于p 乙D .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 甲一定小于p 乙2.如图,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4:5,底面积之比S 甲:S 乙=5:8,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 甲:p 乙=6:5,下列有关甲、乙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甲、乙的质量之比是3:4B .甲、乙的体积之比是15:16C .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D .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3.两个均匀物体A 、B 质量分别为m A 、m B ,密度分别为ρA 、ρB ,底面积分别为S A 、S B ,高度分别为h A 、h B ,将A 、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A 对B 的压强为p 1,B 对桌面的压强为p 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p 1=A Bm gS B .p 1=B Am gS C .p 2=A B B()m m gS +D .p 2=A B A()m m gS +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强。
沿竖直方向在两个正方体上分别切去一部分(都没有切完),若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关于甲、乙正方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p p =甲乙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p p 甲乙>C .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一定F F ∆<∆甲乙D .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一定F F ∆=∆甲乙5.如图所示,圆柱体甲和装有适量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乙的底面积之比为9:10,把它们竖直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
初二物理下学期第九章 压强单元达标专题强化试卷学能测试试卷

初二物理下学期第九章压强单元达标专题强化试卷学能测试试卷一、选择题1.a、b两个圆柱质量相等,分别正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一个是空心圆柱。
a、b两个圆柱底面积之比为2:1,密度之比是ρa:ρb=1:4,两圆柱体积之比是V a:V b=6: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圆柱空心部分是b圆柱体积B.b圆柱空心的部分是a的1 4C.a、b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3∶4D.a、b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1∶22.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
若甲、乙所切去部分的质量相等,则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甲、乙的重力G甲、G乙,剩余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判断中()①ρ甲>ρ乙②p甲>p乙③G甲>G乙④m甲>m乙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③④正确C.只有①②③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3.将某圆台形状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1kg水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0;装3kg水时,刚好把容器装满,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2p0,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则A.容器如图甲放置,F>30 NB.容器如图乙放置,F>30 NC.容器如图甲放置,F<30 ND.容器如图乙放置,F<30 N4.下列函数图像能正确地描述两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A.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与伸长关系B.粗糙程度不变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C.压力一定时,物体受到压强与受力面积关系D.液体密度不变时,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5.如图,小鱼口中吐出的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变大,则气泡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的变化情况是()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C.浮力变大,压强变大D.浮力变大,压强变小6.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之比h A:h B=3:2,底面积之比S A:S B=2:3,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F A:F B和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 分别为()A.F A:F B=2:3,p A:p B=2:3B.F A:F B=1:1,p A:p B=2:3C.F A:F B=3:2,p A:p B=1:1D.F A:F B=1:1,p A:p B=3:27.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液体的密度。
人教版第九章 压强单元达标专题强化试卷检测

人教版第九章压强单元达标专题强化试卷检测一、选择题1.一个质量为3kg、底面积为100cm2、装有20cm深的水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厚度忽略不计。
A、B是由密度不同的材料制成的两实心物块,已知A物块的体积是B物块体积的2倍。
当把A、B两物块用细线相连放入水中时,两物块恰好悬浮,且没有水溢出,如图,现剪断细线,稳定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50Pa,物块A有14体积露出水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A.A物体体积为150cm3B.物体A、B放入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5.3×102PaC.B物体密度为1.5×103kg/m3D.细线剪断待B静止后,B对容器底的压力为1.4N2.a、b两个圆柱质量相等,分别正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一个是空心圆柱。
a、b两个圆柱底面积之比为2:1,密度之比是ρa:ρb=1:4,两圆柱体积之比是V a:V b=6: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圆柱空心部分是b圆柱体积B.b圆柱空心的部分是a的1 4C.a、b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3∶4D.a、b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1∶23.一密度为ρ的铁制零件,由粗细不同的两部分圆柱体构成,粗、细圆柱体的高度均为h,如图甲所示放置时,整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1.25ρgh,则如图乙所示放置时,整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A.3ρgh B.4ρgh C.5ρgh D.6ρgh4.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且ρA=2ρB。
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乙=2S甲。
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没有液体溢出),小球在B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放入小球前,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B.放入小球前,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C.放入小球后,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D.放入小球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5.下列函数图像能正确地描述两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A.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与伸长关系B.粗糙程度不变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C.压力一定时,物体受到压强与受力面积关系D.液体密度不变时,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6.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第九章 压强单元综合模拟测评学能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1.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两物块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将甲、乙均顺时针翻转90°,如图所示。
若甲、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Δp甲、Δp乙,则A.Δp甲一定小于Δp乙B.Δp甲一定等于Δp乙C.Δp甲可能等于Δp乙D.Δp甲一定大于Δp乙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圆柱体分别放置在水平面上,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甲>S,高度分别为h甲和h乙且h甲<h乙,此时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均沿水平方向,将乙两圆柱体切去相同的体积,并将切去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此时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甲<F乙B.F甲>F乙C.p甲<p乙D.p甲>p乙3.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且ρA=2ρB。
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乙=2S甲。
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没有液体溢出),小球在B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放入小球前,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B.放入小球前,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C.放入小球后,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D.放入小球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4.如图,小鱼口中吐出的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变大,则气泡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的变化情况是()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C.浮力变大,压强变大D.浮力变大,压强变小5.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C型管内充满了水,用轻塑料片盖住两端管口,再用手指压住塑料片,把管放在竖直平面内,如图,放开手指后则()A.水从a端流出B.水从b端流出。
C.水从a,b两端同时流出。
D.水不会从任何一端流出6.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在A的上表面施加竖直向下、大小为F的压力。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二学期第九章 压强单元达标提高题学能测试

一、选择题1.如图,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4:5,底面积之比S 甲:S 乙=5:8,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 甲:p 乙=6:5,下列有关甲、乙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甲、乙的质量之比是3:4B .甲、乙的体积之比是15:16C .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D .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2.下列各组连线配对中,完全正确的是( )A .生产运输工具与制造原理:推土机安装履带——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潜水艇原理——利用“空心法”;飞机能上升——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B .物理量及单位:压强——P ;速度——m/s ;力——NC .物理学家及其主要贡献:汤姆生——发现中子;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托勒玫——提出“日心说”D .物理量及测量工具:力——测力计;大气压——气压计;液体体积——量筒 3.两个均匀物体A 、B 质量分别为m A 、m B ,密度分别为ρA 、ρB ,底面积分别为S A 、S B ,高度分别为h A 、h B ,将A 、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A 对B 的压强为p 1,B 对桌面的压强为p 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p 1=A Bm gSB .p 1=B Am gSC .p 2=A B B ()m m gS +D .p 2=A B A()m m gS +4.装满水的容器的侧壁上开有三个小孔,水从小孔中喷出,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A .B .C.D.5.一薄壁正方体容器放在台秤上,当在容器中装满水时,台秤的示数为12 N。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1×103 Pa;当在容器中装满另一种液体时,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是8N;将液体倒掉,然后将一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入容器中,物块正好填满容器,此时台秤受到的压强为2.9×103 Pa。
人教版第九章 压强单元达标专题强化试卷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1.一密度为ρ的铁制零件,由粗细不同的两部分圆柱体构成,粗、细圆柱体的高度均为h ,如图甲所示放置时,整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1.25ρgh ,则如图乙所示放置时,整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A .3ρghB .4ρghC .5ρghD .6ρgh2.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的某一深度处,记下U 形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h ,下列操作中能使高度差h 不变的是( )A .将探头放在酒精中的同样深度处B .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C .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D .将探头在原深度处向其他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薄壁柱形容器,它们底面积的关系是2S +S S =甲丙乙。
将质量相等的液体A 和B 倒入甲、乙两容器中,液体A 和B 对甲、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600Pa 和450Pa 。
若将甲、乙中的液体全部倒入丙容器中(液体无溢出),则混合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A .600PaB .720PaC .900PaD .1050Pa4.如图所示,有两个正方体实心物体A 、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 重24N ,B 重3N 。
若物体B 对A 的压强与此时物体A 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物体A 的密度ρA 与物体B 的密度ρB 之比为( )A.1:2 B.27:8 C.8:27 D.3:1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它们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甲、△F乙的关系是()A.△F甲一定大于△F乙B.△F甲可能大于△F乙C.△F甲一定小于△F乙D.△F甲可能小于△F乙6.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液体的密度。
将一个带有阀门的三通U形管倒置在两个装有液体的容器中,用抽气机对U形管向外抽气,再关闭阀门K.已知左边液体的密度为ρ1,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分别为h1、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右边液体的密度B.右边液体的密度C.实验中必须将U形管内抽成真空D.若将U形管倾斜,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差不会改变7.甲、乙两个相同的杯子里盛有不同的液体,将相同的小球放入液体中,小球静止时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二学期第九章 压强单元达标综合模拟测评学能测试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分别侧放和平放着完全相同的两块砖A和B.在砖B上放有重力不计的圆柱形薄壁容器C(不考虑容器的厚度),C中装有水,密度为ρ水,砖A和B的密度均为ρ、上表面到水平地面的距离分别为h1和h2,C与砖B和砖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 C、S B,且S C=S B.已知砖B和砖A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薄壁容器C中水的深度为A.B.C.D.2.一密度为ρ的铁制零件,由粗细不同的两部分圆柱体构成,粗、细圆柱体的高度均为h,如图甲所示放置时,整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1.25ρgh,则如图乙所示放置时,整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A.3ρgh B.4ρgh C.5ρgh D.6ρgh3.下列各组连线配对中,完全正确的是()A.生产运输工具与制造原理:推土机安装履带——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潜水艇原理——利用“空心法”;飞机能上升——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B.物理量及单位:压强——P;速度——m/s;力——NC.物理学家及其主要贡献:汤姆生——发现中子;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托勒玫——提出“日心说”D.物理量及测量工具:力——测力计;大气压——气压计;液体体积——量筒4.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ρ酒精),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水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5.下列函数图像能正确地描述两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A.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与伸长关系B.粗糙程度不变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C.压力一定时,物体受到压强与受力面积关系D.液体密度不变时,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6.如图所示,A、B 两个柱形容器(S A>S 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别向A、B 容器中倒入相同质量的甲、乙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可能等于p 乙B.分别从A、B 容器中抽出相同体积的甲、乙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一定大于p 乙C.分别向A、B 容器中倒入相同高度的甲、乙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甲一定小于F 乙D.分别从A、B 容器中抽出相同高度的甲、乙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一定大于p 乙7.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 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 A、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A.4:1 B.8:1 C.1:2 D.2:18.高压锅是应用液体沸点随着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设计的,下表中列出了水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图中高压锅盖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10mm2,限压阀的质量为40g,大气压值取1.0×105Pa.请你通过计算并对照下表来判断,用该高压锅烧水,水温最高可以达到气压/×105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帕水的沸点100104108111114116118119120 /℃A.120℃B.118℃C.114℃D.104℃9.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可能多B.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C.若切去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D.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多10.如图是表示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象. 用这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 把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A.1:1 B.2:1C.4:1 D.8:1二、填空题11.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某种液体中探究"阿基米德原理”,轻质弹簧A原长cm的长方体物体,其下底面刚好接触足够深且装满液体的10cm,下面挂着底面积为602溢水杯液面,此时弹簧长为13cm。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二学期第九章 压强单元达标专题强化试卷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
若甲、乙所切去部分的质量相等,则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 甲、p 乙,甲、乙的重力G 甲、G 乙,剩余部分的质量m 甲、m 乙的判断中( )①ρ甲>ρ乙②p 甲>p 乙③G 甲>G 乙④m 甲>m 乙A .只有①正确B .只有②③④正确C .只有①②③正确D .①②③④都正确2.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薄壁柱形容器,它们底面积的关系是2S +S S =甲丙乙。
将质量相等的液体A 和B 倒入甲、乙两容器中,液体A 和B 对甲、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600Pa 和450Pa 。
若将甲、乙中的液体全部倒入丙容器中(液体无溢出),则混合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A .600PaB .720PaC .900PaD .1050Pa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强。
沿竖直方向在两个正方体上分别切去一部分(都没有切完),若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关于甲、乙正方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p p =甲乙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p p 甲乙>C .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一定F F ∆<∆甲乙D .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一定F F ∆=∆甲乙4.一薄壁正方体容器放在台秤上,当在容器中装满水时,台秤的示数为12 N 。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1×103 Pa ;当在容器中装满另一种液体时,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是8N ;将液体倒掉,然后将一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入容器中,物块正好填满容器,此时台秤受到的压强为2.9×103 Pa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 =10 N/kg )( )A .容器的底面积为120 cm 2B .物块的密度为2.9×103 kg/m 3C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0.4×103 PaD .薄壁正方体容器的重力为2N5.如图所示,有两个正方体实心物体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重24N,B重3N。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二学期第九章 压强单元达标专题强化试卷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容器,其中一个正放,另一个倒放,里面装有等质量的同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和p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F甲和F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 F甲=F乙2.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 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 g,烧杯质量为100 g,活塞面积为7×10-5 m2,g取10 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力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A.1.26×105 Pa B.1.10×105 PaC.1.01×105 Pa D.0.96×105 Pa3.a、b两个圆柱质量相等,分别正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一个是空心圆柱。
a、b两个圆柱底面积之比为2:1,密度之比是ρa:ρb=1:4,两圆柱体积之比是V a:V b=6: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圆柱空心部分是b圆柱体积B.b圆柱空心的部分是a的1 4C.a、b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3∶4D.a、b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1∶24.轻质硬杆AB长50cm。
用长短不同的线把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甲和体积是1dm3的球乙分别拴在杆的两端。
在距A点20cm处的O点支起AB时,甲静止在桌面上,乙悬空,杆AB处于水平平衡。
将乙浸没在水中后,杆AB仍平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取g=10N/kg)()A .杆A 端受力增加了15NB .杆A 端受力减小了10NC .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增加了1500PaD .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减小了1500Pa5.装有水的塑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水对瓶底的压力为1F ,瓶底对桌面的压强为1p ;将瓶倒置后(如图乙所示),水对瓶盖的压力为2F ,瓶盖对桌面的压强为2p ,则( )A .12F F =B .12F F <C .12p p =D .12p p <6.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第九章 压强单元学能测试试卷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第九章压强单元学能测试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圆柱容器上部圆筒较细,下部的圆筒较粗且足够长。
容器的底部是一可沿下圆筒无摩擦移动的活塞S,用细绳通过测力计F将活塞提着,容器中盛水。
开始时,水面与上圆筒的开口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提着活塞的同时使活塞缓慢地下移,在这一过程中,测力计的读数A.先变小,然后保持不变 B.一直保持不变C.先变大,然后保持不变 D.先变小,然后变大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圆柱体分别放置在水平面上,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甲>S,高度分别为h甲和h乙且h甲<h乙,此时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均沿水平方向,将乙两圆柱体切去相同的体积,并将切去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此时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甲<F乙B.F甲>F乙C.p甲<p乙D.p甲>p乙3.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ρ酒精),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水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4.如图,同一个密封的圆台形容器装满水,放在水平桌面上。
放置方式由甲变为乙,下列关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1以及整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2,说法正确的是()A.p1不变,p2变小B.p1不变,p2变大C.p1变小,p2变小D.p1变大,p2变大5.装满水的容器的侧壁上开有三个小孔,水从小孔中喷出,下列图中正确的是()A.B.C.D.6.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C型管内充满了水,用轻塑料片盖住两端管口,再用手指压住塑料片,把管放在竖直平面内,如图,放开手指后则()A.水从a端流出B.水从b端流出。
C.水从a,b两端同时流出。
D.水不会从任何一端流出7.甲、乙两个相同的杯子里盛有不同的液体,将相同的小球放入液体中,小球静止时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二学期第九章 压强单元综合模拟测评学能测试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二学期第九章压强单元综合模拟测评学能测试一、选择题1.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两物块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将甲、乙均顺时针翻转90°,如图所示。
若甲、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Δp甲、Δp乙,则A.Δp甲一定小于Δp乙B.Δp甲一定等于Δp乙C.Δp甲可能等于Δp乙D.Δp甲一定大于Δp乙2.装满水的容器的侧壁上开有三个小孔,水从小孔中喷出,下列图中正确的是()A.B.C.D.3.如图,小鱼口中吐出的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变大,则气泡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的变化情况是()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C.浮力变大,压强变大D.浮力变大,压强变小4.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C型管内充满了水,用轻塑料片盖住两端管口,再用手指压住塑料片,把管放在竖直平面内,如图,放开手指后则()A.水从a端流出B.水从b端流出。
C.水从a,b两端同时流出。
D.水不会从任何一端流出5.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在两容器中,距离同一高度分别有A、B两点。
两点的压强分别为p A、p 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甲=m乙,则p A=p B B.m甲=m乙,则p A>p BC.p A=p B,则m甲>m乙D.p A=p B,则m甲<m乙6.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体积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大B.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厚度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大C.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质量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大D.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体积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小7.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容器,底面积相同,装有等高的同种液体如图所示.若容器重不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力B.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它对桌面产生的压力C.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等于它对桌面产生的压强D.两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强相等8.底面积200cm2,高为0.5m,重为10N的薄壁柱形容器,内装有0.3m深的酒精,置于水平桌面上.细线吊着质量为3kg,边长为0.1m的实心正方体A,使其一半体积浸入酒精中,如图,已知ρ酒精=800kg/m3,则此时A.细线的拉力为56NB.A浸入一半体积时,容器内酒精对底部的压强为2400PaC.若剪断细线,待稳定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增加200PaD.若剪断细线,待稳定后,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将增加4400Pa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相等厚度后,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10.如图所示,边长为a、密度均匀的正方体物块静止于河岸边,在BB′边上施加一个力F使其绕DD′边转动掉落于河水中,它漂浮时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水的密度为ρ,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块的密度为a haρ-()B.物块的重力为(a﹣h)ρgaC.物块漂浮在水面时底面受水的压强为ρg(a﹣h)D.为了使物块掉落于河水中,力F至少是2 24a h a g ρ-)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正方体物块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在此过程中,A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_(变大/不变/变小),A对桌面的压强将___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设图丙中A对桌面的压强为p1,若沿着粗实线的方向用平直的刀具切割后取走上半部分,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2,则p2______p1(>/=/<).若继续沿着细点划线的方向切割后取走右边部分,剩余的左边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3,则p3_________p2(>/=/<).12.如图所示,在充满油的密闭装置中,可自由滑动的两活塞的面积之比S1∶S2为1∶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2 ,则( )
A. F1 F2
B. F1 F2
C. p1 p2
D. p1 p2
4.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 A、B(GA=GB),盛有不同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 上,现将甲、乙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
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忽略液体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的压强为 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
mA g SB
B.p1=
mB g SA
C.p2=
(mA
mB )g SB
D.p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mA
mB )g SA
3.装有水的塑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水对瓶底的压力为 F1 ,瓶底对桌面
的压强为 p1 ;将瓶倒置后(如图乙所示),水对瓶盖的压力为 F2 ,瓶盖对桌面的压强为
之比为______。
12.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相同的 U 型管压强计的金属 盒分别放入液体中,U 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 H0 相同,如图所示,此时两容器内液面相 平,则两液体的密度 ρ 甲_______ρ 乙,若将两金属盒同时竖直向下移动一段相同的距离 后,则此时两 U 型管内液面的高度差 H 甲_______ H 乙(均选填“>”、“<”或 “=”)
13.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密封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当将容器倒置过来。则水对容 器底的压强_________,压力_________;容器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_,压强_________(均 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14.如图甲所示的长方体,底面积为 1m2,放在水平桌面上,重力为 7.8×104N,它对桌面 的压力是_____N,若沿如图乙所示的虚线去掉一半,其余部分不动,这时它对桌面的压强 是_____Pa.
竖直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在甲物体上,沿水平方向截取一段长为 x 的物体 A,并平稳放 入容器乙中,用力使物体 A 刚好浸没在液体中,且使物体 A 不与容器乙接触(液体无溢 出);截取后甲、乙对桌面的压强随截取长度 x 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己知甲的密度为 0.9×103km3,容器乙的壁厚和质量均忽略不计,g 取 10N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A=pB,FA>FB C.pA>pB,FA=FB
二、填空题
B.pA<pB,FA<FB D.pA=pB,FA=FB
11.有 A、B 两个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 2:1,密度之比为 3:4,那么 A、B 的质量之
比是_______。将它们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 A 对 B 的压强与 B 对地面的压强
A.8:1
B.4:1
C.4:3
D.2:1
9.如图是用同一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特点时的实验情景,此现象可以说明
A.液体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B.液体压强跟液体的深度有关 C.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相等 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10.如图所示,A、B 为两个形状、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都装满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则 它们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强 pA、pB 及它们对桌面的压力 FA、FB 相比较
A.Δh 甲>Δh 乙,m′甲<m′乙
B.Δh 甲>Δh 乙,m′甲>m′乙
C.Δh 甲<Δh 乙,m′甲>m′乙
D.Δh 甲<Δh 乙,m′甲<m′乙
2.两个均匀物体 A、B 质量分别为 mA、mB,密度分别为 ρA、ρB,底面积分别为 SA、SB,
高度分别为 hA、hB,将 A、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A 对 B 的压强为 p1,B 对桌面
15.如图所示,A、B 两个圆柱体叠放在一起置于水平桌面上,已知两圆柱体 A、B 底面积 比为 2:3,若圆柱体 A 对圆柱体 B 的压强与圆柱体 B 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这两个圆柱体 的质量比为_____.
16.如图是 a,b 两种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则 a,b 两种物质密度之比为 _________,如果用质量相等的上述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甲、乙两个底面积不同、高度相同的 实心圆柱体,并将它们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两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_________。
A.圆柱体甲截取前和容器乙中的液体质量之比为 9 : 5
B.圆柱体甲截取前对桌面的压强为 1800Pa C.容器乙中液体的密度为 0.8×103kg/m3 D.x=30cm 时,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为 2250Pa 6.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液体的密度。将一个带有阀门的三通 U 形管 倒置在两个装有液体的容器中,用抽气机对 U 形管向外抽气,再关闭阀门 K.已知左边液 体的密度为 ρ1, 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分别为 h1、h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乙的质量之比是 3:4 ②甲、乙的体积之比是 15:16 ③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④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A.①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 别制成实心正方体 A、B 并排放在水平地面上,则 A、B 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甲物块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块受到的浮力 B.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C.取出两物块后,B 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 A 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 D.取出两物块后,B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 A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5.如图所示,圆柱体甲和装有适量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乙的底面积之比为 9 :10 ,把它们
人教版第九章 压强单元达标专题强化试卷学能测试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 面的压强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部分乙, 且甲、乙质量的变化量 相等。若甲切去部分高度为 Δh 甲,乙抽出部分高度为 Δh 乙,它们剩余部分的质量分别为 m′ 甲、m′乙,则( )
A.右边液体的密度 B.右边液体的密度 C.实验中必须将 U 形管内抽成真空
D.若将 U 形管倾斜,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差不会改变 7.如图,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 ρ 甲:ρ 乙= 4:5,底面积之比 S 甲:S 乙=5:8,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p 甲:p 乙=6:5,下列有关 甲、乙的说法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