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009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标准

009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标准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标准、课程概况、专业对课程要求《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是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水利工程岗位的重要支持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工程建设中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现象和问题,以及这些地质现象对工程设计、施工及日后运营的影响与危害性,并且能够正确分析与有效处理这些不良地质现象;能够了解如何合理利用自然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工程设计与施工;掌握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要求及方式等,能够了解正确布置察勘任务、顺利阅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有关图表),并且能够了解合理利用勘察成果资料进行工程设计与解决工程中的地质问题。

三、课程培养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工程建设中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现象和问题,以及这些地质现象对工程设计、施工及日后运营的影响与危害性,并且能够正确分析与有效处理这些不良地质现象;能够了解如何合理利用自然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工程设计与施工;掌握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要求及方式等,能够了解正确布置察勘任务、顺利阅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有关图表),并且能够了解合理利用勘察成果资料进行工程设计与解决工程中的地质问题。

2、知识目标(1)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学科分支。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研究进展,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2)岩石和地质构造(地质学基础)。

(3)岩体力学基本知识。

(4)外动力地质作用与地貌。

(5)地下水。

(6)特殊土的工程地质评价。

(7)工程地质勘察。

(8)不良地质现象的工程地质问题。

(9)环境地质问题。

3、能力目标(1)了解岩石和地质构造,会识读地质图;(2)了解工程地质测绘、勘探与取样、工程地质原位测试,并且会实际操作;4、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2)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四、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在进行课程开发时,首先建立课程团队。

由课程负责人、企业专家、课程教学骨干教师构成的课程团队,统筹课程建设的全面工作,共同完成以下关键性工作:(1)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制定体现就业需求的课程标准。

209水文地质学基础课教学大纲

209水文地质学基础课教学大纲

水文地质基础课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1.课程名称、编号课程名称(中文):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名称(英文):General Hydrogeology课程编号:021212072.课程简介(1)教学对象教学对象:招收普高生或三校生生源的三年制全日制工程地质勘查专业二年级学生。

(2)学时数与学分:本课程学时总数6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实验教学12学时。

本课程学分为3.5学分。

(3)先修课与后续课学习本课程需先学习地质地貌基础、矿物岩石基础、构造地质基础等课程,后续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与本课程相关。

(4)课程主要内容简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应以地下水的形成、赋存、分布和运移规律及各类地下水的特征为中心进行选材,并注意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配合与衔接。

3.教材、教学参考书选用建议(1)教材《水文地质学基础》,潘宏雨、马锁柱等编著,地质出版社,2008年《水文地质学基础实习实验讲义》, 2004年(2)参考资料《水文地质学基础》,王大纯、张人权等编著,地质出版社,1995年《现代水文地质学》,林学钰等编著,地质出版社,2005年《水文地质学》,沈照理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85年二、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1、课程性质《水文地质学基础》是工程地质勘查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的基本知识也是岩土工程、水文与工程地质、资源勘察、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岩土工程方向)等与地下水有关专业的必修内容。

2、教学目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地获得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和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运移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对与-141-职业基础课地下水有关问题进行水文地质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1)知识目标1、掌握地下水形成的基本知识,明确自然界各部分水体的互相转化过程;水在岩石中存在的形式及与周围含水介质的相互关系、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基本概念及地下水运动的基本定律;2、掌握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及水质分析资料的整理方法和地下水化学分类;3、掌握各种类型地下水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Engineering Geology and Hydrogeology课程编码:080820154总学时:24 实验学时:0 学分:1.5适用对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测量》、《大学化学》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 本课程为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大学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2.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的基本知识;学会分析不同水工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问题的基本方法;能阅读和分析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图件和资料。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绪论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1 了解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和任务。

1-2 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教学要求。

重点: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难点: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概念第2章: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2-1 了解地球的一般特征、内部构造及地质作用,掌握地质时代的概念及地质年代表。

2-2 了解造岩矿物的形态、物理性质及常见矿物鉴定。

2-3 了解岩浆岩的成因类型及产状、物质成分、结构和构造、分类及简易鉴定,主要岩浆岩特征。

2-4 了解沉积岩的形成及组成成分、结构和构造、分类及简易鉴定方法,主要沉积岩特征。

2-5 了解变质作用的因素及类型,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分类及简易鉴定方法,主要变质岩特征。

2-6 掌握岩石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性质及其工程意义。

重点:矿物的基本概念及其基本特征,三大类岩石的成因、成分、结构、构造特征及其与岩石的工程性质的关系;几种地层接触关系。

难点:几种地层接触关系的区别及其工程意义。

第3章:地质构造授课学时:6基本要求:3-1 了解地壳运动的基本概念及其类型。

3-2 掌握水平构造、褶皱构造,包括岩层产状,褶曲类型,褶曲构造野外识别及其工程意义。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规范(讲授+实验)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规范(讲授+实验)
一、课程概况
二、课程知识、能力体系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知识(能力)体系
序号
知识单元描述
知识点
对应能力
学时
要求
1
绪论
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任务与方法,该课程的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关系
了解工程地质问题,了解工程地质学在工程建设中的意义
1
了解
2
第一章
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造岩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及风化岩石
和要求
通过学习后,要求学生能够:1、了解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研究的内容; 2、了解该课程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
重点:工程地质与水利水电工程的关系。
难点:工程地质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及课程任务。
“三基”分析
基本知识:工程地质学问题及主要研究内容,水利工程地质发展史。
基本理论: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岩土学,环境地质条件
能掌握三大岩类的分析判断方法,对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能正确分析
8
掌握
3
第二章
地质构造及区域构造稳定性
地史概要,褶皱构造
,构造节理,地质图
,活断层的工程地质研究,区域构造稳定性的评价
熟练掌握地质构造和区域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对地质图能熟练掌握和运用。
8
掌握
4
第三章
水流的地质作用与库坝区渗漏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掌握岩体的稳定性和渗漏问题的工程地质分析方法。
1
了解
8
第七章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围岩应力的重分布,地下工程位置选择的工程地质评价,围岩稳定的工程地质分析
,山岩压力与弹性抗力
,提高围岩稳定性的措施
掌握对地下工程位置选择的工程评价和对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第四版课程设计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第四版课程设计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第四版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背景和意义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其学习内容涵盖工
程地质的基本概念、地质调查方法、工程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念、地下水的分布及其作用等方面。

本课程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土木工程的实践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分为两个部分,即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两部分。

1. 工程地质部分
(1)工程地质调查方法
学生选择一处工程地质调查点,进行基础调查和勘探,并编写工程地质调查表,详细记录地质现象、岩土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内容,该部分占设计总分的20%。

(2)工程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学生选择一种工程地质灾害,对其发生原因和特点进行分析,并针对该种灾害
进行预防和治理对策,该部分占设计总分的30%。

2. 水文地质部分
(1)地下水的分布及其特征
学生选择一个地下水研究地点,完成地下水分布图、剖面图、水位变化曲线和
水质特征分析,并编写地下水调查报告,该部分占设计总分的20%。

(2)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1。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杭州仇山磁土矿突水事故(续) 杭州仇山磁土矿突水事故(
调查报告认定杭州仇山漂土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兼总经 理华国敏,副总经理王锦龙对事故均负有领导责任, 下属膨润土分厂负责安全生产的徐志明,郑小勇对事 故负有主要责任. 法院经审理认为,华国敏等人在该矿区安全生产条件 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情况下,未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排 除危害安全的事故隐患,且在接到停产撤人的紧急通 知后未及时彻底组织矿井作业人员撤离,致使该矿发 生致6人死亡,多人受伤的重大伤亡事故,其行为均 已构成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据此,余杭区法院一审 判处四位被告人均犯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其中华国 敏,王锦龙,徐志明判处四年六个月,郑小勇判处四 年.
返回
水文地质学在矿山工程建设和生产中 水文地质学在矿山工程建设和生产中 的作用和任务
水文地质学在矿山工程建设和生产中的作用是减轻或 防止水害,避免透水事故(实例)发生, 防止水害 ,避免透水事故( 实例 )发生, 其主要任务 是: (1) 研究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 查明影响矿山正常生产 研究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和建设的水文地质因素; 和建设的水文地质因素; (2) 分析矿区充水条件 , 预测核实矿坑涌水量 , 并提 分析矿区充水条件, 预测核实矿坑涌水量, 出矿山防治水方案预处理措施; 出矿山防治水方案预处理措施; (3) 研究和解决矿区供水水源以及矿坑水的综合利用 ; 研究和解决矿区供水水源以及矿坑水的综合利用; (4) 研究矿区地下水的动态及时预报 , 保证矿山生产 研究矿区地下水的动态及时预报, 不受地下水害的威胁,实现安全生产; 不受地下水害的威胁,实现安全生产; (5)加强矿区地下水水质动态观测,保护水资源环境; (5)加强矿区地下水水质动态观测 保护水资源环境; 加强矿区地下水水质动态观测,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学》教学大纲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学》教学大纲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学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10117Z10课程名称: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学/ Hydrological Engineering Geology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学分:48/3先修课程:普通地质学、结晶矿物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适用专业:资源勘查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1.李智毅,工程地质学概论,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2.唐明辉,工程地质学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2月.3.张人权等,水文地质学基础,地质出版社,第6版,2011年1月4.左键等,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年2月5.戴文亭,土木工程地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该课程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选修课程。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以地质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由此引发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相应地质问题的分析和评价方法,并具备一定的工程地质勘察的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水文地质学和工程地质学专业知识和较强实践技能,也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好的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掌握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学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掌握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自然地质作用,地下水的基本知识,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边坡的工程地质研究,不良地质现象及防治。

能力:具有岩石(体)工程性质的现场鉴别能力;具有一定的读图、制图和综合分析能力;掌握对各种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分析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问题复杂多样,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与讨论、大型作业和现场实习中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分析、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建立地质-工程-环境一体的观念,通过课程中的分析讨论现场实习分组培养分析沟通交流素质,建立从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分析到工程应用的思维模式,提升理解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的基本素质。

通过课外导学的模式,提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形成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素质。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学习大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学习大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学分:总学时:30 实验学时:其它实践环节:适用专业:城镇规划专业总学时:30 讲课学时:30 实习学时:0.5周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性质:《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为城镇规划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属于必修课。

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工程建设中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现象和问题,以及这些地质现象对工程设计、施工及日后运营的影响与危害性,并且能够正确分析与有效处理这些不良地质现象;能够了解如何合理利用自然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工程设计与施工;掌握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要求及方式等,能够了解正确布置察勘任务、顺利阅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有关图表),并且能够了解合理利用勘察成果资料进行工程设计与解决工程中的地质问题。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学科分支。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研究进展,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第二部分,岩石和地质构造(地质学基础)。

第三部分,岩体力学基本知识。

第四部分,外动力地质作用与地貌。

第五部分,地下水。

第六部分,特殊土的工程地质评价。

第七部分,工程地质勘察。

第八部分,不良地质现象的工程地质问题。

第九部分,环境地质问题。

2 基本要求由于本课程实践性很强,不仅要求学生很好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能够较熟练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际,因而需要采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即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应该将实际的或虚拟的工程事例有机引入教学中,并让学生基于所学的基本理论对工程事例进行分析计算。

三、教学设计《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教学设计〈一〉课程讲授内容体系1 教学定位本课程为城镇规划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本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知识覆盖面十分大且内容杂,而对于非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专业的学生来说,该课程又比较生疏且要求记忆的内容又较多。

所以,不仅学生学习困难,而且教师讲授难度也较大。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第三版教学设计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第三版教学设计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第三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掌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的调查方法、技术、分析以及应用;3.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地质仪器与软件,并灵活运用于实践中;4.学会合理进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评价和预测。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程地质1.工程地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工程地质勘查的方法、技术与标准;3.地下水的分布与特性分析;4.工程地质评价、预测方法;5.岩土工程安全控制措施。

2. 水文地质1.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水文地质调查技术;3.水文地质建模与水资源评价;4.水土环境治理。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理论课程采用课件设计与阅读材料辅助,深入浅出,重点突出,注重案例分析,讲授概念、原理、方法、技术等内容。

实践环节将结合理论课程,开展实地勘探、测量和分析操作,并且利用现代地质仪器与软件进行综合应用。

四、教学评价1.期中考试、期末考试;2.实习课报告与总结;3.课堂参与度与表现;五、教学要求1.课堂纪律良好,遵守校规校纪;2.讲究基本素质,注重与师生之间的沟通;3.提高自身素养,关注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前沿知识。

六、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学时工程地质基本概念 4工程地质勘查方法 6地下水的分布与特性 4工程地质评价、预测 6水文地质基本概念 4水文地质调查技术 6水文地质建模 4水土环境治理 6综合实践16七、参考教材1.《工程地质学概论》,霍全生,高等教育出版社;2.《工程勘查与设计导论》,李步钻,高等教育出版社;3.《水文地质学基础》,李春洪,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4.《现代水文地质学》,方立新,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上为本学期教学设计,供参考。

《工程地质与水文》课程标准

《工程地质与水文》课程标准

《工程地质与水文》课程标准课程代码:1801032060适用专业:五年制市政工程技术专业(540601)课程类别:E1A类(纯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C类(纯实践课)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程教学时数:68学时总学分数:4学分一、前言1、课程的性质《工程地质与水文》是高职高专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公路监理专业的拓展职业方向限选课程,本学习领域为工程地质基础知识、工程地岐在工程中的应用及工程地质勘察知识,同时研究水体平衡、水流运动和水文现象及根据公路桥涵的总体设计,进行水力水文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路桥工程中能从技术的角度去认识和解决有关工程地质方面的问题;并通过教学和实习、能得到一些基本技能的训练,学习搜集、分析和运用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图件,并结合其它专业课的学习对一般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初步评价。

同时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分析常见水流现象,掌握桥涵工程中一般水力学问题的计算及确定桥梁孔径及桥面标高的方法。

让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2、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要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项目,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以典型案例为载体,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教案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教案

福州第六中学福州建筑工程职业中专学校教学笔记教研组任课教师年级科目年月日绪论及课堂常规(2 学时) 学习目标:专业能力1、使学生掌握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定义、学科分类。

2、学习土木工程地质的任务方法能力3、学习土木工程地质的任务的方法社会能力4、培养学生热爱地质学科的情感学习重点工程地质条件的概念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学习方法学习难点: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设之间的矛盾问题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自学教学流程学习任务一(工作任务)教学常规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教师活动:1、土木工程地质的定义研究与土木工程建筑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的一门学科。

2、为什么要学习土木工程地质由土木工程建筑对地质条件的要求和产生的地质问题决定的。

3、怎样学好土木工程地质认真听讲作好笔记及时复习、总结理解背诵重点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分类4:学分和考试平时成绩50% 期末成绩10% 期末成绩40%学习任务二(工作任务)绪论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多媒体演示教师活动:一、主要研究内容1、工程地质学(engineering geology)的基本概念:是介于地学与工程学之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

它研究土木工程中的地质问题,也就是研究在工程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的实施过程中合理地处理和正确地使用自然地质条件和改造不良地质条件等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学是为了解决地质条件与人类工程活动之间矛盾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2、工程地质条件:由于地质因素对工程建筑的利用和改造有影响,因而把这些地质因素综合称为工程地质条件,建筑场地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自然地质作用与现象等都是工程地质条件所包含的因素。

3、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设之间的矛盾问题:地质条件与人类工程活动之间矛盾1). 地质环境对工程活动的制约作用。

即地质条件以一定的作用方式影响工程建设。

如:地震、软土地基、岩溶洞穴、滑坡、崩塌……2.)人类的工程活动又反作用于地质环境。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第三版课程设计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第三版课程设计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第三版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针对土建工程中的地质与水文问题而设计的。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地质勘探和水文调查,旨在培养学生在土建工程中独立诊断地质问题和水文问题的能力,为工程建设的实施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二、课程设计2.1 教学目标1.熟悉地质勘探和水文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掌握地质勘探和水文调查所使用的主要设备及工具的使用方法。

3.能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到场实际问题。

4.能够独立撰写本课程所讲授内容的实际应用。

2.2 课程内容2.2.1 地质勘探1.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2.地质勘探方法与技术3.地质探测设备与工具的使用方法4.地质勘探报告的撰写2.2.2 水文调查1.水文调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2.水文调查方法与技术3.水文探测设备与工具的使用方法4.水文调查报告的撰写2.3 课程安排课时内容第一周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第二周地质勘探方法与技术第三周地质探测设备与工具的使用方法第四周地质勘探报告的撰写第五周水文调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第六周水文调查方法与技术第七周水文探测设备与工具的使用方法第八周水文调查报告的撰写第九周课程练习一第十周课程练习二第十一周课程练习三第十二周总结与讲评2.4 课程评估1.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和实验等。

2.课程练习:对所学的理论进行应用。

3.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程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重点介绍地质勘探和水文调查的相关理论知识;第二部分为实践部分,即将学生分组,以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地质勘探和水文调查,并撰写实践报告。

四、参考资料•《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第三版),踢飞出版社,2000年。

•《工程地质原理及其应用》(第三版),裴健编著,地震出版社,2008年。

•《水文学原理》(第八版),高希席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五、结语本课程实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况
二、专业对课程要求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是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水利工程岗位的重要支持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工程建设中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现象和问题,以及这些地质现象对工程设计、施工及日后运营的影响与危害性,并且能够正确分析与有效处理这些不良地质现象;能够了解如何合理利用自然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工程设计与施工;掌握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要求及方式等,能够了解正确布置察勘任务、顺利阅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有关图表),并且能够了解合理利用勘察成果资料进行工程设计与解决工程中的地质问题。

三、课程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工程建设中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现象和问题,以及这些地质现象对工程设计、施工及日后运营的影响与危害性,并且能够正确分析与有效处理这些不良地质现象;能够了解如何合理利用自然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工程设计与施工;掌握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要求及方式等,能够了解正确布置察勘任务、顺利阅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有关图表),并且能够了解合理利用勘察成果资料进行工程设计与解决工程中的地质问题。

2、知识目标
(1)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学科分支。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研究进展,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2)岩石和地质构造(地质学基础)。

(3)岩体力学基本知识。

(4)外动力地质作用与地貌。

(5)地下水。

(6)特殊土的工程地质评价。

(7)工程地质勘察。

(8)不良地质现象的工程地质问题。

(9)环境地质问题。

3、能力目标
(1)了解岩石和地质构造,会识读地质图;
(2)了解工程地质测绘、勘探与取样、工程地质原位测试,并且会实际操作;
4、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四、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在进行课程开发时,首先建立课程团队。

由课程负责人、企业专家、课程教学骨干教师构成的课程团队,统筹课程建设的全面工作,共同完成以下关键性工作:
(1)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制定体现就业需求的课程标准。

以职业岗位和岗位群所需的能力作为主线,按工作过程的不同工作任务和工作环节进行能力分解,细化成若干能力点,然后得出本课程的职业能力标准。

(2)根据工作领域所需的工作任务以及职业能力确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结合工作岗位对教学内容提出具体的要求。

(3)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模式,将相关的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素质标准深度融入到课程的教学中去,在课程教学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4)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设计综合运用的教学方法。

(5)建立保证本课程教学运行的教学条件.一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二是建立满足本课程教学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及网络教学环境。

三是开发完整的网络教学资源。

(6)进行教学实施和课程评价。

课程设计的合理与否需再次深入企业调研,直到用人单位满意为止。

(7)由于本课程实践性很强,不仅要求学生很好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能够较熟练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际,因而需要采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即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应该将实际的或虚拟的工程事例有机引入教学中,并让学生基于所学的基本理论对工程事例进行分析计算。

五、课程内容设计
1、课程整体设计
1、活断层问题。

2、
地面沉降。

3、地裂缝。

4、地面塌陷。

2、教学内容与作业设计
3、职业能力与实训项目
六、考核评价体系
本课程的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和随堂考试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突出考核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程度和结构计算能力,强调过程考核,重点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及实际应用情况。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单项实训、综合实训及期末测试等进行综合评定。

具体考核方案如下:
(1)课堂表现情况(10%):主要根据学生的出勤和课堂表现等情况进行评定;
(2)平时作业(50%):根据学生每次课堂的作业进行量化评分,主要考核学生掌握各章节知识点程度;
(3)期末考核(40%):书面考试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计算题),主要考核学生个知识点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讲练结合型教学
讲与练相结合,即在讲授一个知识点后,当堂课就布置知识题练习和计算练习。

(2)感官印象和理论知识相结合教学
选择典型的工程实例,加深理论知识的了解。

2、教学手段
运用图像、文字、动画、公式演算等于一体多媒体结合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八、教学条件与资源
1、师资条件要求
(1)校内专职教师
①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水利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具1年及以上的水利工作经历;
②具有水利高级工及以上的职业资格或本行业的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③具有较为丰富的水利或相关专业设计经验工程师。

(2)校外兼职教师
①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且具有5年及以上的水利工程工作经历;
②具有水利高级工及以上的职业资格或本行业的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实践教学条件要求
暂不安排实践。

3、教材与教学资源开发
(1)教材应选用专业针对性强,实例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用计算的教材。

推荐《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盛海洋ISBN:9787030314345)。

(2)教学资源
①建立课程网站,丰富课程资源,将教师所制作的课件、学生所做的优质作业上传,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②推荐参考书,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主要参考书:
《水利工程地质》. 河海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九、学生学习建议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知识较深、计算较繁琐的专业基础课,需要良好的基础知识,因此要学好这门课程必须作到以下几点:
(1)每次课后应及时进行复习和练习,尽量独立完成作业。

(2)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新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要多动脑,理解每一概念的物理意义,每一公式的使用条件和单位,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主动上网查询疑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