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沉积
现代海洋沉积作用与古海洋环境演化
现代海洋沉积作用与古海洋环境演化现代海洋沉积作用对古海洋环境演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现代海洋沉积物的形成过程和特征,可以深入了解古海洋环境的变化和演化。
本文将从沉积物的来源、沉积作用的类型以及其影响因素三个方面,来探讨现代海洋沉积作用与古海洋环境演化的关系。
一、沉积物的来源现代海洋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陆源物质和海洋生物体的遗骸。
陆源物质包括各类悬浮物、溶解物和气溶胶物质等,其中包括来自河流、冰川以及大气降水中的物质。
海洋生物体的遗骸主要包括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硬骨骼或外壳。
二、沉积作用的类型现代海洋沉积作用主要包括物理沉积作用、生物沉积作用和化学沉积作用。
物理沉积作用是指由水流、波浪和潮汐等力量引起的物质沉积过程。
生物沉积作用是指海洋生物体的活动所导致的沉积作用,如海洋生物的骨骼和壳体的沉积作用。
化学沉积作用是指由于物质溶解和化学反应引起的沉积作用,如海盐的结晶沉积。
三、影响因素现代海洋沉积作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环境、水动力学条件、生物活动、气候变化等。
地理环境因素包括海底地貌、水深、海洋环流等。
水动力学条件主要包括水流速度、波浪和潮汐等。
生物活动对沉积作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物骨骼和壳体的沉积、生物作用下的溶解和分解以及生物胞体的沉积等。
气候变化对现代海洋沉积作用也有重要影响。
例如,气候变暖导致了海洋生物分布的变化,从而影响了生物骨骼和壳体的沉积过程。
通过对现代海洋沉积作用的研究,可以揭示古海洋环境的变化和演化。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可以了解古代海洋的潮汐和波浪条件,以及古代地形地貌的特征。
通过研究沉积物的粒度、组成、结构和化学成分等特征,可以解读古代海洋环境的酸碱度、氧化还原条件、生物活动水平等信息。
通过对古代生物骨骼和壳体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生物的分布和演化,推测古代气候和环境变化。
另外,通过研究化学沉积物的结构和成分,可以了解古代盐度和温度的变化,进而推测古代气候和环境的变化。
现代沉积环境与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现代沉积环境与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随着地球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地壳演化和环境变化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其中,对现代沉积环境和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成为了热点话题。
通过对沉积环境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地球长期演化的过程,还能预测未来环境变化的趋势,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现代沉积环境的研究对于认识地球的物理和化学环境至关重要。
通过对沉积物的采集和分析,可以了解到水体的成分以及水质的健康状况。
例如,对湖泊沉积物的研究可以揭示湖泊的水质和富营养化程度,为湖泊的治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现代沉积环境的研究还可以推断古代环境的变化。
通过对沉积物中的化学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古代环境中的气候变化、地质活动等信息。
例如,被认为是气候信息的极具指示性的沉积物地球化学组成,被广泛应用于古气候变化研究。
通过对沉积物中的稳定同位素记录进行研究,可以揭示过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气候变化,为人类了解和适应未来气候变化提供参考。
此外,现代沉积环境和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还对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沉积物中的金属元素含量以及其他有毒物质的分布,可以评估地下水的质量以及水体的健康状况。
这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保护水环境、预防水污染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沉积环境和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手段包括X射线荧光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
这些分析方法可以对沉积物中的元素进行准确快速的分析,可以大大提高研究效率。
尽管现代沉积环境与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在学术界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技术和方法上的难题。
例如,对一些复杂的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分析仍然存在困难。
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环境的研究,例如深海沉积、极地沉积等,目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因此,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以提高对沉积环境和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的认识。
综上所述,现代沉积环境与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对于认识地球演化和环境变化十分重要。
现代沉积作用与考察
《现代沉积作用与考察》文献综述试论水动力条件对三角洲河口坝、远砂坝的控制作用专业地质学 ________班级-资信研10-4班一姓名蔡晓唱学号—$10010111试论水动力条件对三角洲河口坝、远砂坝的控制作用三角洲是指河流流入海(湖)盆地的河口区因坡度减缓水流扩散流速降低将携带的泥砂沉积于此形成近于顶尖向陆的三角形沉积体[1]。
按进积的水下地形坡度三角洲可分为:浅水三角洲、(正常)三角洲和深水三角洲。
按河流、波浪和潮汐作用的相对强度三角洲可分为: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和潮控三角洲。
河控浅水三角洲是三角洲沉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典型三角洲相模式的区别是河控浅水三角洲的环境是湖水浅,湖水动力较弱,波浪作用弱,在其形成发育过程中,以河流作用占绝对优势,而湖泊的影响较小[2]。
河控浅水三角洲依据沉积过程和沉积环境特点可分为三角洲分流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两个亚相。
其中仅有分流河道、河口坝、远沙坝以及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可能发育优质储层。
本文重点研究水动力条件对河控浅水三角洲前缘砂体中的河口坝与远砂坝的控制作用。
1 河口坝和远砂坝1.1 河口坝河口坝即分流河口砂坝,是由于河流带来的泥砂物质在河口处因流速降低堆积而成。
其岩性主要由砂和粉砂组成,一般分选较好,质较纯净[3]。
河口砂坝(图1)砂一般呈中层至厚层状,发育有楔形交错层理或“ S”形前积纹理和水平纹理。
其前积纹层的倾向多变,反映水流方向的变化。
偶见水流波痕和波浪波痕等层面构造。
砂层中化石稀少, 但有时可见到由其他环境搬运来的介壳。
介壳集中在砂坝上部和顶上,这主要发生在砂坝废弃时期, 这时坝顶上也可能被生物所掘穴。
歪曲纹理较少,但却是判定标志。
当河口砂坝向海推进时,它就压在具有高度可压缩性的前三角洲泥上。
以栾河三角洲为例[4],从乐亭县至渤海,在滦河三角洲平原上河道开始分汊,形成几条分支河流,并分流入海,形成三角洲水上分支河道砂坝及水下分支河道砂坝和河口砂坝沉积。
地质大沉积学课件01现代沉积学进展概述
古海洋学和大洋沉积学
• DSDP(1968-1983)和ODP(19852002)、IODP(2003-至今)对大洋沉积 学的贡献。
• 大洋深部温、盐环流的发现。 • 等深流和等深积岩。 • 上升流。泥质浊积岩。 • OCD和CCD界面 • 陆地上的古海洋学
盐度-密度环流
大 西 洋 温 度
密 度 环 流
-
事件沉积学和事件地层学
• 陆地上的重力流沉积-泥石流。 • 水下重力流-碎屑流、浊流、颗粒流、液化流。 • 地震沉积与海啸沉积-震积岩、海啸岩。 • 风暴沉积-风暴岩。 • 火山事件。 • 外星撞击事件-星际物质沉积层。 • 缺氧事件-缺氧沉积。 • 冰川事件-冰川沉积。
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
• 米兰科维奇旋回—偏心率(地球公转的 赤道半径与极半径之差与赤道半径之比) 周期:0.1Ma;斜度(黄、赤道交角) 周期:0.04Ma; 岁差(回归年短于恒星 年的现象)周期:0.02Ma
造山带沉积地质学和动力沉积学
• 非史密斯地层学 • 造山带沉积学 • 造山带古地理和古海洋学 • 造山带层序地层学 • 非威尔逊旋回的思想
沉积盆地分析
• 《盆地与古流分析》(Potter & Pittijohn, 1963,1967),《沉积盆地分析原理》(Miall , 1984,1990)、李思田等(1983, 1988, 1989).
• 沉积盆地分析的指导思想:整体分析、综合分析、 背景分析、演化分析
• 沉积盆地分析的主要内容:构造格局、地层格架、 沉积构型、充填序列、热演化史、盆地动力学等
沉积学阶段
• 沉积学的若干革命
• 1966年的等深积岩革命.Hezen等(1966)
• 1975年的风暴岩革命.G. Kelling和 P R. Mullin (1975)和 T. Aigner(1979)
海南岛崖州湾宁远河河口区现代沉积特征
第56卷 第6期2020年11月地质与勘探GEOLOGY AND EXPLORATIONVol.56 No.6November 袁2020doi:10.12134/j.dzykt.2020.06.017[收稿日期]2019-11-20;[改回日期]2020-06-28;[责任编辑]陈伟军。
[基金项目]海南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编号:GZH201500208)、烃渗漏对植被影响的光谱学机理研究(编号:41402293)和陆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综合调查(编号:DD20190102)联合资助。
[第一作者]潘卫红(1988年-),女,工程师,2013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海洋地质调查和含油气盆地分析研究。
E⁃mail:pwwhhh@。
海南岛崖州湾宁远河河口区现代沉积特征潘卫红1,张 帅1,石显耀2,王平康2(1.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北京 100083;2.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 100037)[摘 要]崖州湾宁远河河口区位于海南岛南侧,是以陆源为主、沉积环境相对简单的小型河流入海沉积区。
分别在宁远河中游、下游、河流两侧海岸带以及近岸300余米的滩坝处,采集了5根重力柱状样、55个底质沉积物样品,通过粒度分析和同位素测试,对研究区近代沉积物沉积环境、空间展布规律和水动力演化规律进行了详细探讨。
结果发现,研究区主要以河流三角洲沉积为主,在空间上,根据沉积物粒度和分选将研究区划分为五类沉积环境分区;在时间上,近百年来不同地区的水动力变化有所区别,入海口附近区域水体动荡随时间变化频繁;而河道上游附近区域水体条件变化小,形成明显的沉积旋回。
[关键词] 沉积环境 现代沉积 水动力演化 河口区 宁远河 崖州湾 海南岛[中图分类号]P5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5-53319(2020)06-09Pan Weihong ,Zhang Shuai ,Shi Xianyao ,Wang Pingkang.Features of modern sediments in the es⁃tuarine area of the Ningyuan River Bay ,Hainan Island [J ].Geology and Exploration ,2020,56(6):1278-1286.0 引言河口区作为海陆相互作用的敏感地带,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和海域环境皆对其沉积产生了巨大影响,河口区形成的现代沉积模式,其演化机制复杂,水动力变化频繁,多年来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
现代沉积
现代沉积通过现代沉积的研究可以建立地质模型,实现储层表征技术由定性向定量发展。
冀东冲积扇—河流沉积体系1 滦河水系及滦河三角洲滦河由西北向东南流,全长877km,流域面积4.46万km2,滦河的形成发育,与本区域的古构造、古地形、古气候等密切相关。
北升南降的构造活动形成了本区地形的基本轮廓,并控制着滦河的发展与演变。
滦河是一条多砂性中小型河流,季节性洪水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洪水期多在7—8月,年平均降雨量600一650mm,年平均径流量151*l08m3,年平均输砂量为2450x104t,少于黄河,但大于其它河流。
在其人海口,海洋水动力对其沉积物再搬运、改造而形成多种类型海岸。
滦河发育于山区,经支流汇注大量砂砾质沉积物,在滦县一带出燕山山脉进入平原,形成以滦县为顶点的冲积扇一三角洲沉积体系,在出山口一带形成辫状河一冲积扇沉积,在入海一带形成曲流河一三角洲沉积,二者交错过渡,构成统一的冲积扇一河流一三角洲沉积体系.1. 辫状河段(迁西、迁安、滦县一带)滦河流经迁安盆地,发育了典型的辫状河床,其长度约25km,中部迁安县城与张官营之间最宽,可达4,5km,其上、下游较窄,不足1km。
西峡口和迁安滦河大桥为辩状河的两个节点。
站在滦河大桥上对滦河的地貌类型和特点可一览无余,可见心摊、分支河道、凹岸、凸岸、边摊、天然堤等。
心滩从迁安县城西行,穿过滦河河床。
宽约80-100m。
河床中砾石成堆,心滩多呈菱形,一般长约20-30m,宽约10m左右,部分长300-400,宽30-350,最大长15千米,宽1.2千米。
砾石最大扁平面倾向上游,砾石长轴方向大部分与水流方向垂直或近于垂直。
心滩每年向前加积5米,下部以中粗砾为主,砾径7-8cm,最大20-30cm。
分支河道迁安到张官营一带,心滩将河床分为3个主要支流,河床中以砾质为主。
天然堤、边滩、凹岸、凸岸洪水期,这一带河流表现为辫状河的特点,具心滩及分支河道;而在枯水期,则主要表现为曲流河的地形地貌特点,或曲流河与辫状河过渡的类型形态。
现代沉积学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现代沉积学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加上对沉积学的认识与研究。
现今沉积学有许多研究新方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生存和社会进步。
沉积学作为地球科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其重点和前沿将围绕资源、环境、灾害和全球变化四个主题展开。
关键字:沉积学研究进展发展方向一、概述一般认为,沉积学奠基于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初出现现代沉积学或沉积学的复兴与革命,随后的半个多世纪沉积学蓬勃发展成为地质科学的一个极富生命力的分支学科。
研究沉积物和沉积岩的科学经历了沉积岩石学、沉积学和沉积地质学3个发展阶段[1]。
沉积学在中国的兴起也始于20世纪50年代,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中国沉积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强劲的势头一直持续至今[2]。
二、过去沉积学的主要研究任务(1)全面地研究沉积物的物质组分、结构、构造、分类命名、岩体产状和岩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为阐明其成因与分布规律提供依据。
(2)探讨沉积岩的形成机理,包括分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期后变化的机理。
特别是要研究沉积物及其中有用矿产的形成机理及富集规律。
(3)进行沉积环境的分析,根据沉积物的原生特点以及时空分布和变化特点,用以恢复沉积物形成时的古气候条件、古地理环境以及大地构造环境。
三、现代沉积学的研究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加上对沉积学的认识与研究。
现今沉积学有许多研究新方向。
(1)碎屑岩、碳酸盐岩及混合沉积的环境变化及其演变(2)沉积盆地分析与大地构造沉积学(3)层序地层学(4)冰川事件沉积学(5)全球变化沉积学(6)环境沉积学(7)资源沉积学(8)生物礁及白云岩成因(9)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等。
四、现代沉积学发展方向长期以来,地球科学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研究地球指导寻找矿产、能源和地下水等自然资源,以保证人类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生存和社会进步。
沉积岩石学书籍
沉积岩石学书籍如下:
1.《沉积岩石学》(第五版):这本书是中国沉积岩石学领域的经
典教材,系统介绍了沉积岩石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包括沉积岩的形成、组成、结构和构造等方面的知识。
2.《现代沉积学》:这本书介绍了现代沉积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
应用,涵盖了沉积环境、沉积物、沉积体系、古地理和古气候等方面的内容,是了解现代沉积学的必备参考书。
3.《岩相古地理基础和工作指南》:这本书是岩相古地理学领域的
经典著作,详细介绍了岩相古地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沉积相分析、古地理重建和沉积盆地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4.《沉积学原理》:这本书系统介绍了沉积学的原理和应用,包括
沉积物的形成、搬运和沉积过程,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系的分析方法,以及沉积岩的组成和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5.《古海洋学》: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古海洋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
古海洋环境的重建和分析方法,包括古海洋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了解地球历史和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青海湖现代沉积考察
陆相湖盆六大沉积体系及相带划分方案
沉积体系
Ⅰ
冲积扇 体系
Ⅱ
河流 体系
Ⅲ
三角洲 体系
Ⅳ
水下扇 体系
Ⅴ
湖泊 体系
Ⅵ
沼泽 体系
沉积相
亚相
干旱扇 湿地扇
扇根 扇中 扇端
曲流河 辫状河 网状河
河道 河道间
曲流河三角洲 辫状河三角洲
扇三角洲
平原 前缘(内带、外
带) 前三角洲
近岸水下扇 远岸水下扇 滑塌浊积体(扇)
滑塌透镜体
碎屑岩滩坝 碳酸盐岩滩坝
生物礁
主要沉积作用 泥石流 牵引流
牵引流
牵引流为主 次之重力流
重力流为主 次之牵引流
湖流、波浪 化学、生物
生物
一、冲积扇沉积相特征及相模式
冲积扇是陆源碎屑最近 源的沉积。山区(碎屑 物供给源区)河流出山 口进入山麓平原, 由 于坡降突然变小,水流 分散,流速和搬运能力 骤减,将大量碎屑物在 山口堆积下来,形成向 平原发散的扇形沉积体,
即为冲积扇。
疏勒河冲积扇,扇体面积2000平方千米 位于阿尔金走滑断裂与北祁连逆冲断裂带的交汇处
一般分布在构造盆地边缘,构造因素起决定作用,其次 是气候、地形和物源;沉积作用牵引流和泥石流交叉发育为 特征。粒度范围很宽,巨砾-泥,岩石组成以砂砾岩为主。
泥石流沉
筛
积副砾岩
积
物
片流沉积 砾岩
水道沉积 交错层理
青海湖现代沉积考察
一、考察的意义与目的
考察意义:青海湖是“陆相生油”理论的重要发源
地之一. 作为石油工作者,有必要对青海湖的地质 与地理状况进行考察。
考察目的: “将今论古”是地质学研究的重要方
地质学中的现代沉积环境与古环境重建
地质学中的现代沉积环境与古环境重建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表面特征、演化历史以及地球上生命现象的科学。
在地质学的研究领域中,现代沉积环境与古环境重建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过去,还能为预测未来的环境变化提供重要的依据。
现代沉积环境是指当前地球上正在发生沉积作用的地区和环境。
这些环境包括河流、湖泊、海洋、沙漠、冰川等。
每种环境都有其独特的沉积特征和过程。
河流是地球上最为常见的沉积环境之一。
在河流中,水流的速度和流量决定了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方式。
湍急的河流能够搬运较大的砾石和粗砂,而在流速较慢的河段,细砂和淤泥则更容易沉积下来。
河流的沉积层通常呈现出明显的层理结构,从底部的粗颗粒逐渐向上变为细颗粒。
湖泊作为相对安静的水域,其沉积环境与河流有所不同。
湖泊中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河流输入、风吹扬尘以及湖内生物的遗体和排泄物。
由于湖水的深度和水流状况相对稳定,湖泊沉积物的颗粒大小较为均匀,并且常常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沉积环境,其沉积过程和特征非常复杂。
根据海洋的深度和水动力条件,可以分为滨海、浅海和深海等不同区域。
滨海区域受潮汐和波浪的影响较大,沉积物多为砂和砾石;浅海区域则以细砂、粉砂和淤泥为主;深海区域由于水动力较弱,沉积物主要是由浮游生物的遗骸形成的软泥。
沙漠地区的沉积主要是风成沉积,强风将细小的沙粒搬运并堆积形成沙丘和沙垄。
这些风成沉积物具有独特的交错层理和形态特征。
冰川环境中的沉积主要是由冰川的运动和消融所产生。
冰川携带的岩石碎屑在冰川融化时沉积下来,形成冰碛物。
古环境重建则是通过对地质历史时期沉积岩的研究,来推断过去的地球环境。
这就像是在解读一本古老的地球“史书”,通过分析其中的“文字”和“段落”,还原出地球曾经的模样。
沉积岩是古环境重建的重要依据。
它们就像是地球历史的“记录者”,保存了过去环境的各种信息。
通过对沉积岩的岩石类型、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古生物化石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沉积环境、气候条件、水体深度和盐度等重要信息。
无障壁海岸现代沉积研究
无障壁海岸现代沉积研究前言海岸带或滨岸带是指风暴潮面到浪基面之间的范围。
这一地带是人们最容易直接接触的,也是目前研究最好的地方。
海岸带实际上就是分隔大陆与开阔海的过渡地貌单元。
换几句话说,也就是连接大陆和与开阔海的过渡带或者是纽带。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不包括三角洲,是专指除了三角洲之外的海滨带,也可以把它称为滨海,也是一种过渡带。
海岸带缺乏河流作用,其主要的水动力来源是波浪和潮汐作用。
其中海岸线平直,向广海没有障壁。
波浪是这类海岸的主要水动力条件,水动力条件很强,这类海岸也被称为无障壁海岸。
另外,按照沉积类型可以把海岸分为侵蚀海岸和沉积海岸,沉积海岸可进一步分为砾质,砂质,泥质海岸;按能量分可分为高能海岸和低能海岸。
正文金沙滩为典型的无障蔽高能海岸沉积,根据水动力和地貌特征也可划分出不同的相带:1、海岸沙丘该相带主要分布在潮上带向陆一侧。
即特大风暴期潮水所能达到的最高水位,是海岸沙丘的下界。
在金沙滩地区该相带总体上不发育,受人工改造,仅局部可见小的风成沙丘。
2、后滨亚相位于平均高潮线之上,海岸沙丘的外侧,该相带较窄,平时暴露在地表经受风化作用,只有在特大高潮和风暴浪时才能被海水淹没。
沉积物以砂为主,比海岸沙丘粒度略粗,但分选较好,发育小型交错层理,并可见贝壳,且凸面朝上,零星地见到生物潜穴和球粒构造。
3、前滨亚相位于平均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地形平坦,起伏小,逐渐向海倾斜。
本区前滨亚相保存良好。
金沙滩处沉积物较粗,主要有砾石、租砂、细砂及粉砂,属砂砾质海岸。
金沙滩的物源来自于乐北部的凤凰山,从张屯嘴附近向西南方向到金沙滩,沉积物的粒度逐渐变细,可以说明这一点。
沿途见到的沉积构造有浪成波痕、障碍痕、气泡沙被改造后的形成的坑丘构造、裂流痕及反序的水位痕(沿着水位痕方向由东北至西南方向砾石的含量逐渐减少,沙粒的粒径逐渐变细,分选逐渐变好。
)。
4、近滨亚相位于平均低潮线与波基面之间的潮下带,只有在达到月最低潮时其上部才能出露。
厦门湾现代沉积环境特征研究_方建勇
文章编号:1000-0550(2010)02-0356-09¹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海三科2008003),908专项评价项目(编号:908-02-05-03)资助。
收稿日期:2009-02-07;收修改稿日期:2009-05-21厦门湾现代沉积环境特征研究¹方建勇1陈坚1李云海1柯淑云2(1.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福建厦门 361005;2.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 福州 350003)摘 要 应用系统聚类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分别对厦门湾11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组成和其中35个样品的矿物组成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厦门湾可以划分为三种与沉积动力特征相对应的主要沉积环境区;表层沉积物中共发现碎屑矿物50种,其中重矿物38种,优势重矿物为磁铁矿、钛铁矿、褐铁矿、赤铁矿、绿帘石、角闪石、锆石等;表层沉积物主要由九龙江等入海泥沙和厦门湾周缘基岩风化侵蚀产物组成,部分为来自台湾海峡的物质。
物质来源是影响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重矿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厦门湾现代沉积环境粒度重矿物第一作者简介 方建勇男 1978年出生工程师海洋沉积学E -m ai:l fang jy2005@163.co m中图分类号 P512.2文献标识码 A河口、海湾现代沉积环境研究是海岸带海洋环境研究和陆海相互作用研究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为海岸带开发和海洋工程建设提供科学的背景参考[1~3]。
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及矿物组成特征是海洋沉积环境中最基本的地质参数之一,综合反映了表层沉积物的物质来源、搬运和沉积过程及海洋动力、化学和生态等环境特征。
根据表层沉积物粒度和矿物组成特征来研究和探讨沉积环境是海洋沉积学的传统和基础方法之一,有着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大量丰富的成果[4~13]。
其中利用现代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是有效和常用的手段之一[14~18]。
厦门湾位于台湾海峡西侧,有九龙江注入,是复式河口湾,形状上曲折多湾多岛屿,岩性上比较复杂,由九龙江口、厦门外港、厦门西港、浔江和同安湾等组成,湾外有大小金门、大担、二担、青屿等岛链分布。
地质学中的现代沉积环境与古环境重建
地质学中的现代沉积环境与古环境重建在地质学的广袤领域中,现代沉积环境与古环境重建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
它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帮助我们解开地球历史的诸多谜团,深入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以及过去生命的兴衰变迁。
现代沉积环境,是我们能够直接观察和研究的当下地质现象。
河流、湖泊、海洋、沙漠、冰川等,都是常见的现代沉积环境。
以河流为例,其水流的速度、流量、携带的泥沙量等因素,直接决定了沉积物的特征和分布。
在河流的上游,水流湍急,往往会携带较大颗粒的砾石和粗砂,并在河道中形成堆积。
而到了中下游,水流速度减缓,沉积物逐渐变为细砂、粉砂和黏土,形成广阔的冲积平原。
湖泊环境中,湖水的深度、温度、盐度以及周边的地形地貌等都会对沉积产生影响。
平静的湖水有利于细颗粒物质的沉淀,如淤泥和黏土。
如果湖水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不同深度的沉积物性质也会有所差异。
海洋环境则更为复杂,海浪、海流、潮汐等动力因素,以及海洋生物的活动,共同塑造着海洋沉积物的特征。
在浅海区域,常见的有沙滩、珊瑚礁等沉积;而在深海,可能会有大量的软泥和生物碎屑沉积。
了解现代沉积环境的特征和形成机制,为我们重建古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古环境重建,就像是在时间的长河中回溯,试图还原地球过去的面貌。
通过对地层中沉积物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断出当时的气候条件、地理格局、生物活动等重要信息。
例如,通过分析地层中化石的种类和分布,可以了解当时的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
如果发现大量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该地区在过去可能是海洋环境;而丰富的陆生植物化石则可能暗示曾经是陆地环境。
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和成分也能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粗颗粒的沉积物通常意味着较强的水动力条件,可能反映了当时的河流活动较为活跃或者有风暴等极端天气。
地质学家们还会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来进行古环境重建。
其中,同位素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不同的同位素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会有特定的比例和分布,通过测量沉积物中同位素的含量和比值,能够推断出过去的温度、降水等气候信息。
利用卫星照片解析现代河流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
44河流沉 积 在 地 质 记 录 中 分 布 广 泛" 是 石 油$ 天 然 气$ 煤$金$铀等重要的富集场所# 国内外学者对河流研究非 常重视"在 )% 世纪中期建立了曲流河$辫状河$网状河等 主要河流相 沉 积 模 式" 对 地 史 时 期 河 流 的 研 究 提 供 了 指 导# 现代河流观察分析表明"河流的几何形态$微相类型$
. All砂体Ri规g模h及t分s 布R等e受se多r种v因ed素.影响而表现出较大差异"很 难用统一的模式概括# 近年来"6??G>::;<89 等高清卫星地 图软件给地质人员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现代沉积的手段" 方便了科研 人 员 从 另 一 个 视 域 观 察 分 析 现 代 沉 积 特 征# 本文利用卫星照片为主要分析对象"选取不同环境下的典 型河流"结合现代沉积理论"分析不同环境下河流形态$微 相类型$砂体规 模 及 演 化 的 特 征 及 控 制 因 素" 为 类 型 古 地 理环境下的河流沉积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现代河流数 量和类型很多"限于篇幅"本文主要分析典型河段沉积特 征"以河流中下游沉积区作为研究重点# 主要选取了暖湿 环境河流'''长江荆江段$半干旱环境河流'''黄河中下 游$干旱环境河 流'''克 里 雅 河 三 条 河 流 作 为 研 究 对 象" 三条河流均在分布在国内"前人有一定的研究积累"方便 进一步分析# "暖湿环境河流长江荆江段 长江发源于. 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 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流经 $$ 个省级行政区( 八省二市一 区) "在崇明岛的东面注入东海"全长 0(Y1 千米"世界第三 大河"是我国南方最大的一条河流# 长江流域气候温暖" 雨量充沛"由于面积辽阔"地形差异大"因此有着多类型的 气候# 长江 中 下 游 地 区 四 季 分 明" 年 平 均 气 温 约 $0 \ $Yt# 长江出三峡后经过一段丘陵"进入荆江河段"北岸 为江汉平原"河流沉积特征典型# $&$ 河流主要形态 绵延在湖北$湖 南 两 省 的 荆 江 属 长 江 下 游 的 一 部 分#
中国现代网状河流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
东经 116°
亚热带温
赣江中支
1、北纬
暖湿润季 右
665
20~ 100
500
28°40′~ 29°
风性气候
1 135 (赣江)
0. 038‰
赣江入鄱 阳湖三角 洲平原
相对稳定 微弱抬升
热带—南
珠江三角 东径 112°30′
亚热带温 22℃ 1
洲西北部 ~ 113°20′、北纬
图 2 赣江三角洲平原网状河流体系 (据 1972 年地形图简化)
F ig. 2 Gan jiang delta p la in ana stom o sing fluvia l system
~ 47°52′之间, 属中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 型。年平均气温 3℃, 全年平均降水量为 438. 2 mm , 降 水一般集中在 6~ 8 月份, 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 的 69. 2%。 夏季干燥指数大于 1. 5, 属于干旱、半干旱 特征。
嫩江齐齐 哈尔网状 河
东经 123° ~ 124°、北纬 47°~ 47°52′
气候
中温带、半 湿润、大陆 性季风气 候类型
年平均 气温
年降 雨量 mm
年径流量 亿m3
沉积速率 cm 百年
415.
3℃
172
17~ 165
5
年输沙量 万吨
67 (江桥段)
坡降 0. 125‰
区域 位置
松嫩 平原
构造运动
人将网状河与分汊河区分开来。Sm ith & Sm ith 把网 2 网状河发育的一般特征
状河解释为: 低坡降、较深而窄的、顺直或弯曲的交织 河道, 它们具有细粒沉积物 (粉沙或泥) 和植被组成的 稳定河岸, 隔开这些河道的是由植被岛、天然堤和湿地 所构成的泛滥平原, 在湿地部位偶尔出现决口水道和 决口扇沉积物。河道宽深比小, 大部分地区表现为垂向 加积。 Sm ith〔6〕强调网状河发育于潮湿环境, R u st〔9〕认 为相同的河型也可以出现在干旱地区。 由于网状河的 砂体也可以作为油气的储集体, 而其空间展布又与曲 流河和辫状河的砂体有着明显的不同, 所以对网状河 沉积特征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石油地质学家的重
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
第五节 非海洋碳酸盐沉积
一、沉积类型
湖泊碳酸盐岩,钙结核, 洞穴碳酸盐岩,钙质沙丘等
第五节 非海洋碳酸盐沉积
二、湖泊碳酸盐岩沉积特征
湖泊碳酸盐岩分布局限,规模较小; 颗粒类型多,但粒度细; 泥晶和隐晶质; 常与粘土伴生
第六节 白云岩现代沉积环境
一、准同生白云石概念
指直接沉淀的白云石或交代尚未 脱离沉积环境的文石而形成的白 云石
第六节 白云岩现代沉积环境
二、准同生白云石现代沉积环境
澳大利亚考龙泻湖,加州深泉湖, 波斯湾南部,巴哈马群岛等咸水
第六节 白云岩现代沉积环境
三、现代沉积环境特点
气候干旱炎热,水体盐度大(4.5-5%); 碱性环境,镁含量高,植物繁茂, 潮间带-潮上带
谢 谢!
岸礁—与பைடு நூலகம்地或岛屿相连的礁
堡礁—延伸方向与海岸平行
环礁—远离海岸呈环形
第四节 现代深海碳酸盐沉积
朱筱敏
第四节 现代深海碳酸盐沉积
一、深海海底沉积物类型 钙质软泥和重力流沉积
钙质软泥:浮游有孔虫软泥等生物软泥, 横向变为红色粘土和硅质软泥
朱筱敏
第四节 现代深海碳酸盐沉积
二、深海钙质重力流沉积
发育地区:深水斜坡和盆地; 物质来源:大陆架浅水碳酸盐岩; 沉积特征:再搬运和再沉积的重力流特点
第二节 现代滨岸碳酸盐沉积
二、有障壁的潮坪碳酸盐沉积
2、沉积特征
基岩
潮上-潮 间带
泻湖 水道 礁滩
潮汐水道: 鲕粒
礁滩:障壁的礁和滩砂
第十章 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
第三节 现代台地碳酸盐沉积 一、碳酸盐台地沉积 1、台地沉积类型
◎盆地边缘的区域性碳酸盐台地和缓坡; ◎盆地边缘的区域性前积台地和滩; ◎浅海台地或孤立台地
湖泊现代沉积物碳环境记录研究
湖泊现代沉积物碳环境记录研究随着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湖泊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受到。
本文将围绕湖泊现代沉积物碳环境记录展开,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探讨湖泊沉积物中碳的来源、影响因素及其环境记录的重要性。
湖泊现代沉积物中的碳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大气沉降、流域土壤侵蚀和湖泊生物。
其中,大气沉降是湖泊沉积物中碳的重要来源,包括二氧化碳、有机碳等。
流域土壤侵蚀将陆地表面的有机质和无机质带入湖泊,也是湖泊沉积物中碳的重要来源之一。
湖泊生物通过生物量和分泌物向湖泊中释放碳,同样对湖泊沉积物中的碳含量产生影响。
湖泊现代沉积物中碳的含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环境、地理位置等。
全球变暖导致湖泊水体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促进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分解,进而影响湖泊沉积物中碳的含量。
环境污染也是影响湖泊沉积物中碳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等污染物的排放,会对湖泊沉积物中的碳含量产生影响。
湖泊水质的变化也会对沉积物中碳的含量产生影响,例如水体中营养盐的增加会导致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从而影响沉积物中碳的含量。
湖泊现代沉积物中的碳环境记录对于探究湖泊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碳的环境记录可以指示湖泊水体的营养状况,有机质的分解和无机质的溶解都会受到水体营养盐的影响。
碳的环境记录可以揭示湖泊生态系统的变化规律,例如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变化、流域土壤侵蚀等。
碳的环境记录还可以用于推断湖泊历史时期的气候和环境变化,为古气候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目前,国内外针对湖泊现代沉积物碳环境记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研究者们通过采集湖泊不同深度的沉积物样品,分析其中的有机质和无机质的含量、同位素组成等参数,来探究湖泊沉积物中碳的来源、影响因素及其环境记录。
研究发现,不同湖泊沉积物中碳的含量和组成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可能与湖泊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
研究者们还利用碳的环境记录来反演过去数百年来湖泊环境的变化趋势。
莫克兰海沟现代沉积过程(莫克兰活动边缘,巴基斯坦外)
2020年第3期海洋地质39莫克兰海沟现代沉积过程(莫克兰活动边缘,巴基斯坦外)N icolas M ou ch ot,Lies Loncke和 G eo ffro y M ahieux 等著摘要:为了了解与现代印度河输入分离的自然冲淤增生楔体的边缘构造和现代沉积过程,对 巴基斯坦外的莫克兰增生楔进行了地球物理和地质调查(CHAMAK)。
基于对水深数据和背向散射图像的解释以及3.5 kH z的回声特征成图,进行了形态结构分 析,从北到南划分出三个沉积过程不同的构造域:(1)北部的增生楔,(2)海沟和(3)海 沟向海边缘的北穆雷海脊。
增生楔被峡谷切割,造成了增生体的重要侵蚀,尤其是在增生楔 的东部。
在海沟内,通过峡谷搬运的沉积物产生的沉积物波,沿着平行于海沟的E-W向轴向 西运输。
深海平原东部地区被强大的浊流侵蚀,浊流却在深海平原的西部带来泥沙淤积,这 是浊流能量减少的结果。
除了在形成增生楔的海脊附近外,研究区几乎没有发现任何块体搬 运沉积。
对小规模的边坡失稳痕迹也进行了描述。
浊积过程的普遍存在和穆雷海脊物理屏障 的存在,使得海沟内浊积岩的存在成为可能。
在这种背景下,迁移的沉积波状构造是最普遍 的形态。
这些特征可能是浊流到达海沟时产生的流速显著降低所造成的。
关键词:莫克兰边缘;形态结构;回声特征映射;沉积物分散模式;沉积物波;侵蚀池;冲刷1引言沿活动边缘的沉积过程研究有两个主要目标:i)了解活动构造对沉积物移动的影 响,特别是在引发斜坡失稳方面;这对于评估与此类环境相关的海岸带风险非常重要,ii)了解这些系统的沉积物含量和结构。
由于有活动构造和沉积过程(浊流沉积,半深 海沉积,崩坏作用)的各种组合的存在,并且他们能形成各种烃类圈闭构造,所以增生 楔状体被认为是重要的含石油区域。
莫克兰聚敛边缘位于伊朗东南部和巴基斯坦西南部,是一个宽阔的增生楔体(图1),仅有一些干旱和半干旱环境中的小型季节性沿海河流汇入。
【高中地理】有关现代河流沉积层序及沉积模式探究
【高中地理】有关现代河流沉积层序及沉积模式探究1、引言现代河流沉积研究起源于19世纪,但真正广泛的现代河流沉积研究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河流沉积学会议,再次推动了现代河流沉积学的发展。
在此期间,发表了大量的河流沉积学研究成果和著作。
几十年来,人们通过对河流沉积学的研究,总结出曲流河、辫状河和网状河的沉积模式和环境演化模式。
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已被普遍接受。
尽管这些模型已成为比较和理解古代河流沉积体的标准框架,但由于河流沉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很难使用一个模型来包含古代许多复杂的河流沉积过程。
特别是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深入,传统的经典河流沉积模式已不能满足油田勘探开发的需要。
正如JD Collinson所指出的,“与数量有限的高度精炼的相模型知识相比,许多实例的丰富经验似乎是解释新实例的更好基础”。
本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以嫩江大马岗沉积体为例,揭示了复杂的河流复合沉积模式和沉积层序,为地下河流相地层的识别提供了新的参考。
2、地质概况嫩江发源于内蒙古大兴安岭东北端的伊尔胡里山,流经内蒙古和黑龙江省区,在黑龙江省招远县汇入松花江。
流域全长约870km,流域面积2.2公顷×108m2,地质构造位于大兴安岭?内蒙古海西褶皱带东南缘位于松嫩断陷带的西部(图1)。
嫩江上游位于兴安山脉和大兴安山脉之间。
大部分河流呈“V”形,以切割侵蚀为主,为典型的山地河流;长江中下游位于辽阔的松嫩平原地区。
河道宽阔,呈“U”形,多呈蛇形,以冲积物为主。
属平原河流,大马港段位于该河段。
3、嫩江大马岗沉积体沉积特征及岩相类型3.1沉积特征通过对大马岗河流沉积体九个探槽剖面、十九个探坑(图2)的细致观察及描述,发现大马岗沉积体主要由三种类型沉积物组成:砾质沉积、砂质沉积及泥质沉积,并以泥质沉积为主,按其沉积的岩性、颜色、粒度及沉积构造等特征,将大马岗沉积体由下至上共划分为10个层,分别用n10?n1表示[15],具体沉积特征如下(图3):N10:黄褐色粗砂细砾矿床,受勘探槽剖面限制,勘探槽最深处厚1.4m,至今无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沉积通过现代沉积的研究可以建立地质模型,实现储层表征技术由定性向定量发展。
冀东冲积扇—河流沉积体系1 滦河水系及滦河三角洲滦河由西北向东南流,全长877km,流域面积4.46万km2,滦河的形成发育,与本区域的古构造、古地形、古气候等密切相关。
北升南降的构造活动形成了本区地形的基本轮廓,并控制着滦河的发展与演变。
滦河是一条多砂性中小型河流,季节性洪水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洪水期多在7—8月,年平均降雨量600一650mm,年平均径流量151*l08m3,年平均输砂量为2450x104t,少于黄河,但大于其它河流。
在其人海口,海洋水动力对其沉积物再搬运、改造而形成多种类型海岸。
滦河发育于山区,经支流汇注大量砂砾质沉积物,在滦县一带出燕山山脉进入平原,形成以滦县为顶点的冲积扇一三角洲沉积体系,在出山口一带形成辫状河一冲积扇沉积,在入海一带形成曲流河一三角洲沉积,二者交错过渡,构成统一的冲积扇一河流一三角洲沉积体系.1. 辫状河段(迁西、迁安、滦县一带)滦河流经迁安盆地,发育了典型的辫状河床,其长度约25km,中部迁安县城与张官营之间最宽,可达4,5km,其上、下游较窄,不足1km。
西峡口和迁安滦河大桥为辩状河的两个节点。
站在滦河大桥上对滦河的地貌类型和特点可一览无余,可见心摊、分支河道、凹岸、凸岸、边摊、天然堤等。
心滩从迁安县城西行,穿过滦河河床。
宽约80-100m。
河床中砾石成堆,心滩多呈菱形,一般长约20-30m,宽约10m左右,部分长300-400,宽30-350,最大长15千米,宽1.2千米。
砾石最大扁平面倾向上游,砾石长轴方向大部分与水流方向垂直或近于垂直。
心滩每年向前加积5米,下部以中粗砾为主,砾径7-8cm,最大20-30cm。
分支河道迁安到张官营一带,心滩将河床分为3个主要支流,河床中以砾质为主。
天然堤、边滩、凹岸、凸岸洪水期,这一带河流表现为辫状河的特点,具心滩及分支河道;而在枯水期,则主要表现为曲流河的地形地貌特点,或曲流河与辫状河过渡的类型形态。
当河流处于枯水期时,在滦河大桥桥南,滦河的东岸为保存较好的现代滦河的天然堤,以粉砂和泥质沉积物为主,其下部为早期河床、心滩沉积物,其表面长有高大树木。
同时具天然堤的一侧,表现为凹岸(侵蚀岸)地貌特征,主流线靠近天然堤。
2,曲流河段(滦县至乐亭)滦河自滦县至乐亭一带,主要表现出曲流河的特点。
现代滦河河床中主要为砾石沉积,20m以下为基岩,河床中见到槽状交错层理和板状交错层理。
枯水期河流边滩的长时间暴露,在风的改造下,在河漫沉积之上形成风成沙丘沉积。
沙丘由粉砂组成,分选极好,沙丘高度约2-3米,宽约30-50米,长约数千米,沙丘脊线多变,沙波发育。
天然堤主要发育在河流凹岸一侧,以粉砂质或泥质沉积物为主。
在迁安爪村可见有古河流沙坝沉积层序。
在观察中还注意到在国外,曲流河中板状交错层理少见,而在我国,曲流河有时有板状交错层理。
在兰若院的槽状交错层理,槽形宽度1-1.2m,高20-30cm,槽状向上逐渐消失,呈正韵律。
3,滦河三角洲(乐亭至渤海)从乐亭县至渤海。
在滦河三角洲平原上河道开始分汉,形成几条分支河流,并分流人海。
形成三角洲水上分支河道沙坝及水下分支河道沙坝和河口沙坝沉积。
分支河流河口沙坝在河口附近成纵向长条形砂体,在洪水季节或涨潮时沉人水下。
平水期则出露水面。
由于受潮汐影响。
其沉积剖面中常见海生生物化石。
主要的分支河流一直向大海方向延伸,不断推进,其结果形成向海突出的扇形或朵状三角洲。
河口坝依次前积s层理,单个河口厚30-50cm。
2大石河水系及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大石河为一条近源高能的砾质河流,从回马寨冲出山口,进入开阔平原地带,由于能量释放,在山前形成冲积扇。
在燕塞湖可考察大石河出山口的沉积特征,扇面辫状河道及砾质沉积物。
砾石大小不均,分选差;磨圆中一差;成分复杂。
大石河入海处有3个分支河口中,低潮时显现退潮三角洲,展布指状沙坝及妥支河道,戴河主潮汐通道宽约25米,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距离50-60米。
中国现代典型湖泊地貌特征和沉积体系1洱海断陷湖泊现代三角洲沉积体系我国中—新生代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是对油气聚集最有利的沉积体系,因此,借鉴现代湖泊三角洲沉积模式、砂体展布、生储盖环境配置,有助于提高油气预测和勘探工作。
洱海三角洲沉积体系以小型为主,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复杂,与拗陷型湖泊三角洲有较明显的差异。
洱海三角洲的沉积模式可归纳为三种:1叶状一鸟足状三角洲沉积体系2尖头状三角洲沉积体系3扇三角洲沉积体系2滇池断陷湖泊现代三角洲沉积体系1盘龙江、宝象河等伸长型三角洲全长104km,总面积1089平方公里,河口呈指状伸向湖区。
2柴河扇型三角洲全长37.83千米,呈扇形,面积45.48平方公里。
3大河舌型三角洲全长23.4千米,面积15.67平方公里。
4梁王河、捞鱼河尖头状三角洲河流携带的入湖沉积物不断受到破坏和改造,在沿岸流的纵向运移下。
沿岸堆积水下沙坝。
汛期时,在河口可形成背向迎浪方向的月牙形小型河口沙坝,但至次年汛期前,坝多被破坏,难以使三角洲河口充分向湖延伸。
3内蒙古岱海湖盆的地貌特征和沉积体系岱海为一内陆湖泊,流域面积为2289平方公里,湖泊面积为133.5米、平方公里,最大水深16.05米,东西长19.1千米,平均宽度7.0千米,湖周长61.6千米。
1湖泊长轴方向缓坡三角洲沉积体系A:古土壤层夹灰黄色细砂和灰绿色粉砂条带、砂层中发育小型交错层理及砂纹层理,0.3m。
B:上部为灰黄色粉砂与灰褐色粘土互层,粉砂中发育上攀层理;下部为灰黄色粗砂层,发育大型板状及格状交错层理,本层底部常有砾石分布,并见明显的冲刷现象,32m。
c:灰棕色粉砂之质粘土,为古土壤层,0.2m。
D:灰黄色细砂,砂质干净,发育板状交错层理、双向交错层理(可能是受到湖流的作用)、波状层理等,1.7m。
E:灰色粗砂、发育一些不规则平行层理及板状交错层理,0.4m。
F:粉砂和泥质粉砂层,0.9m。
G:黑灰色土壤层,0.6m。
2湖泊短轴方向陡坡三角洲沉积体系1)步量河三角洲面积6—8km2,长宽比为2:1。
主要由3个朵体组成,据1974年1/1万地形图与我们的实际测量的结果表明,近15a来岸线向湖方向推进了200米左右,三角洲的东部推进距离大于西部。
该三角洲源于低弯度的间歇性辫状砾质河流,距物源较近,一般在8—10km。
2)元子沟三角洲元子沟辫状三角洲位于西北岸的东营子一带,面积约3km2,长宽比约为1:1,在三角洲上无明显的朵体和分支河道存在。
4江苏太湖地貌特征和沉积体系湖泊面积2427.8平方公里,南北长68.5千米,东西宽34千米,平均水深1.89米,最大水深2.6米。
考察结果表明:太湖的主要水动力条件是风生流和风暴流。
太湖地处东南沿海季风区,每年7月至9月中旬,常受强台风袭击,据1959年至1978年资料统计,直接影响太湖地区的强台风就有32次,平均每年2,3次,其中中等以上影响的(即风速大于15—17m/s,雨量大于100咖)就有11次,如1977年9月川日至12日第8号台风,湖而风力达10一11级,风速达30m/s以上。
历史上风灾记载亦很多,由于湖面宽广,风的吹程长,因此受风起浪迅猛,波向稳定,当风力5—6级时,波高1m,波长4—7m,最大可达8m。
形成的风生流,侵蚀湖底,强台风过境时,则形成强烈的风暴流。
它们产生三种作用,第一是形成波浪,侵蚀湖底,形成高含砂量的蚀流,这种浊流将沿着湖底自然倾斜,向低处驱动。
第二是沿着风向对湖面水体产生摩擦,其流速大小与湖面10m高程内的风速大小成正相关;通常是风速的2%一5%。
第三是在强劲风的作用下,引起湖面增高,涌水大小与风速、吹程和水深有关,风力7—8级时,可引起湖面水位增高达15m左右。
增高水位又迫使混浊流体沿湖底或湖西岸逆向流动,在湖西岸形成沿岸风生流堆积带。
太湖风生流和风暴流堆积主要分布在西太湖中部湖泊最深的中心地区,形成一条大致垂直于东南方向的水下沙埂,长3—4km,宽2—3km,总面积大约10km2。
沉积物剖面表面为粗粒的中、粗砂和细砾,向下为砂、粘土混合堆积,粒度特征上呈悬浮态混合搬运。
堆积最大厚度约1m左右。
风生沿岸流堆积主要是粉砂,其含量占80%一85%,向下有砂、泥及零星细砾混堆现象,递变现象不明显。
吞吐流堆积主要是粉砂和粘土质粉砂,粉砂含量占70%一80%,质地均匀,分选中等,似有接近常态水流的沉积特征。
以上三者沉积相不论在水动力条件上,或沉积特征上均有明显的不同。
5青海湖地貌特征和沉积体系青海湖湖水面积4400平方公里,一般水深为21米,最大水深25.5米,青海湖基本构造格局为两捌一隆,即南部拗陷、北部拗陷和中央隆起。
青海湖及其湖畔是沉积学家难得的天然研究室,这里发育着丰富多彩的陆源碎屑沉积类型。
沿盆地长轴方向,西端发育有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和深湖相沉积体系;东端有风成堆积和“泻湖”沉积。
注入青海湖的大小河流约50余条,主要的河流有布哈河、乌哈阿兰河、沙柳河、哈尔盖河、倒淌河及黑马河。
水系呈明显不对称状态分布,西北多,流量大,东南少,流量小。
布哈河从宽约20余米的河道流入广阔的湖面时,洪水高载荷期犹如一个巨大的喷嘴将河水注入湖中,形成的高能量水下分流河道,向湖中一直延伸到13km处的28m深湖区。
布哈河是注入青海溯的最大河流,年平均流量25m3/3,雨季多有洪水,巨大的木星携带大量的泥砂在河口沉积,从而形成一个伸向湖中达13km,面积120km2的鸟足状三角洲。
三角洲前缘是三角洲在湖平面以下的平缓部分,向湖中延伸1—3km,形成水下分流河道。
这里水深不超过7m。
哈尔盖河位于青海湖短轴的北缘是本区第三大河,河长约100km,哈尔盖河分为3支河流,每一支人湖处形成面积约2km2的小型三角洲,由于滨岸地形陡和风力强,使滨岸带形成较大的波浪。
波浪以一定角度与湖岸相交,形成冲刷流、回流以及向东南方向的沿岸流。
因受波浪和沿岸流的强烈作用,河流不能直接向湖区神展,形成在平面上入湖时河道弯曲,使人湖河流避开冲浪顺沿岸流方向注入溯中。
河流带来的沉积物受冲刷流、回流、沿岸流的破坏、改造和再分配,限制了河口向湖区伸展形成水下河道、河口沙坝等,不利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正常发展。
同时在波浪、沿岸流强烈作用下,在三角洲前形成沿岸砂砾坝或称障壁坝,限制着三角洲沉积向溯伸展,形成浪控性乎直滨岸形三角洲。
由此可见,浪控性三角洲主要由三角洲平原部分构成,三角洲前缘亚相不发育。
环湖滨岸带沿岸沙坝分布较广。
这里由于沏岸开阔,物源供应充分。
激浪带、回流带、缓冲带、破浪带对沉积物冲刷、淘洗,结果造成下细上粗的反粒序结构发育,沉积层的产状向湖内倾斜,层内发育交错层理、斜层理和平行层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