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视角下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重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情视角下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重构

作者:钟昌馨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刊》 2018年第9期

教师选用学生不知道却想知道、想弄明白却弄不明白的内容来组织课堂教学,能够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疑难开展

教学。这样,既能形成一种动态的开放的课堂教学,又有利于学生的思维相对集中,这是语文

课堂展开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学生的个性问题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

学生的个性问题是在教师预设教学内容之外产生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真

实思维反馈。学生在课文的自主学习中,发现疑问,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

在《秋天的怀念》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文,根据学生的阅读规律和习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赏析文中自己认为精彩的地方,标出自己阅读中有疑问的地方。上课时,学生先展示了自主学习的收获,然后说说自己阅读中的疑难。

生1:题目是“秋天的怀念”,怀念母亲,为什么写了那么多的菊花,仅仅是因为秋天吗?

生2:课文中三次出现了“好好儿活”,有什么作用呢?

生3:第三节中“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母亲的“挡”有什么意思?

生4:为什么“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

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多、散,我根据课文的内容和七年级学生的阅读特点,课前教学设

计的目标是:1.在平凡小事中感悟深挚的母爱;2.在具体语句中揣摩刻画人物的方法及作用。

教学流程调整为三个环节:一、互动交流,分析母亲的特点,学习运用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

进行细节描写的方法;二、结合具体语境,赏析文中精彩的句子,理解语句的深刻含义;三、

联系课文内容,探究第七节描写菊花的作用。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迅速归类,基本都能融

进我的教学设计中,与预设的教学目标一致。只是把教学的流程做了调整:由学生提出的问题

切入,以“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为导学的主问题,把一二两个环节融合在一个环节,结合

具体的语句分析母亲的特点,并学习运用动作、语言描写的方法,进行细节描写的写法。

学生跳读课文,圈点勾画,文中这样的句子很多,引导学生在细细品读中体会母亲深沉

执着的爱,并有感情朗读出来。结合具体的语句,小组交流展示,有理有据地分析母亲的特点。

①第一段中“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生1: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悄悄地”,副词的运用,表达母亲对儿子的理解、体贴。

生2:“偷偷地”,副词,表达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关切。

②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

出央求般的神色。

生3:动作描写。母亲害怕落叶的景象更引起“我”的伤感。母亲时刻为儿子着想,细

节描写使人物性格刻画鲜明,感人至深。

生4: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抓住“挡”这个动词,追问,挡住的究竟是什么?实际是

母亲像一扇门一样,挡住的不是窗外“唰唰啦啦”地飘落的树叶,而是儿子郁闷烦躁的思绪。

③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踩”和“跑”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

生5:神态描写,母亲担心这样的话勾起儿子更大的痛苦。母亲的爱,好细心!

④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生6:语言描写,表现出母亲急切的心情,母亲的爱多么急切。

⑤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儿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

活……

生7:动作、语言描写。母亲“扑”“抓”“忍”等,这一系列动词,表现出母亲坚定、执着、深沉的爱。

⑥“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得坐立不安;“我”责备她“烦不烦”,她却笑了。

生8:神态描写。因为母亲觉得儿子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终于又有了兴趣;能使儿子得

到快乐就是她最大的快乐,即使责备她,她也不放在心上;这说明母亲有着最伟大、最无私的

母爱。

⑦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生9:从词义看,“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期待”则指较高要求。

生10: 神态描写。“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

一天的复杂心理,若换成“期待”则不能突出母亲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这一特点。

学生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虽然没有筛选,课堂上并没有直接解答或讨论学生的问题,教师重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流程,在教学过程中解决学生的问题。这样,教师根据学情,把

学生的疑难融入了这节课需要教学的核心内容,既完成了核心教学内容,又顺应学情解决了学

生的疑难。

当然,对教师来说,也会存在两难的现象,如果学生提的问题太多,整节课就成了答疑课,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没法完成;但如果筛选掉一部分学生的问题,就势必造成有些学生的

疑难没法在课堂上解决。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课堂和学情而定,比较重要的是学生提出的这些

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或得到了怎样的解决。

二、学生的共性问题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化

学生自主学习中发现了问题,经过小组讨论后,有些疑问可能在小组讨论时解决了,然

后小组汇总本小组的疑难问题交给老师,教师筛选了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从

问题与教学之间的关联角度来看,教师筛选出来的问题作为这节课的教学主线,师生围绕着主

线展开深入的学习。这样教师的筛选便有了合理性,因为教师既把握了学情,又融入了这节课

需要教学的核心内容。

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中,我编写了前置性的检测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我的疑惑”栏目中,学习小组集中反映发现的问题如下:

小组1: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孩子处于这样危险的情况,还不慌不忙地说了那么多废话。

小组2:“我”上不来,下不去了,那几个朋友嘲笑“我”,把“我”一个人抛弃在悬

崖上,跑了,作者要表现什么?

小组3:“我”的朋友为什么叫“我”去爬山?

小组4: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有什么含义?

……

集中了学生的问题,我筛选了小组2、小组3的问题,作为教学中的次问题,小组1、小组4的问题作为教学设计重新构建的主问题。设计了两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课堂教学中以“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为切入口,互动交流中,学生在文章

中找句子、品词语,分析父亲的形象,在讨论交流后,学生达成共识:孩子在父亲的指点下,

终于征服悬崖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了一个睿智、爱孩子,而又懂得教育孩子的父亲。在分析父

亲的形象时,学生穿插了“我”的心理、动作描写分析和环境描写的赏析,同时认识到孩子们

去爬山更多的是幼稚的“逞能”和顽皮。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学生在梳理了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课文的句子“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题

目的含义可以这样理解: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

困难就不大了。

这个故事有什么更深层次的意义呢?这时,我展示给学生关于作者莫顿·亨特的写作背

景资料:1945年作为英格兰空军上尉飞行员的莫顿,接受了独自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

设备的飞机,深入德军本土轰炸任务,他说之所以能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小时候一段经

历的启示,这段经历就是本文的故事。

写作背景资料的介绍,不是在课堂教学起始的激趣,而是为对文本更深层次解读搭建阶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题目,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人难免会因前路漫长、目标

远大而产生畏难情绪,把可能但不必然发生的风险扩大化,以致畏缩不前甚至逃避。这时,把

事情化整为零,不去想最远的目标,而是先从最切近的事情做起,只关注近期目标,一步步做来,积小步而成大步,慢慢就能达成远大的目标。

学生的问题在呈现方式上与《秋天的怀念》存在差异,本课的教学中,学生没有直接向

老师提问,而是经过了小组的讨论、筛选,师生筛选出了带有共性的有价值的问题,作为学生

学习的主线。这样,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思路相对集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