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 第20讲 中国的交通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第20讲中国的交通优化知能训练

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第20讲中国的交通优化知能训练

第20讲中国的交通优化知能训练我国正在建设杭州到深圳的沿海铁路,它对东南沿海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下图是东南沿海铁路路线图。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沿海铁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途经省区全部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B.连接了珠江三角洲和沪宁杭两大工业基地C.起点杭州不属于长江流域D.线路走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解析:选C。

杭州属于长江流域。

2.杭州到深圳的沿海铁路对途经港口的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①加快城市化、工业化进程②扩大港口的经济腹地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④增强港口的综合运输能力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选B。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港口的发展”。

读济青高速公路南线示意图,回答3~4题。

3.下列对山东省高速公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全省的高速公路已经交织成网B.线路走向少弯曲,多以直达运输为主C.高速公路避开山区只经过平原地区D.东西方向的线路多于南北方向的线路4.影响济青高速公路南线建设的最重要的区位因素是( )①促进黄岛和青岛之间跨海大桥的建设②加快莱芜、沂源等山区资源的开发③为济南寻求最近便的出海通道④减轻现在济青高速公路的通行压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济青高速公路南线所经过的莱芜到沂源路段是山区地形,该线路的建设可减轻现在济青高速公路的通行压力并能加快莱芜、沂源等山区资源的开发。

答案:3.C 4.D下图为我国石油资源流动轨迹,读图回答5~6题。

5.我国石油资源的运输方式多样,东北地区的石油输往华北主要靠( )A.管道运输、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内河航运C.管道运输、铁路运输D.公路运输、远洋航运6.将石油从乌鲁木齐运至上海,其运输方式和经过的路线是( )①全程为管道运输②全程为铁路运输③铁路运输转内河航运④陇海线—兰新线—京九线—长江航道⑤兰新线—陇海线—京广线—长江航道⑥兰新线—包兰线—京包线—京沪线A.①⑥B.②⑥C.③④D.③⑤解析:笫5题,东北地区的石油输往华北的运输方式结合图例即可判断。

最新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课时提升作业二十第20讲中国的交通

最新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课时提升作业二十第20讲中国的交通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中国的交通(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016·牡丹江模拟)读四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回答1、2题。

1.交通运输方式搭协作理的是( )A.甲-水运B.乙-公路C.丙-铁路D.丁-航空2.关于图中运输方式科学的理解是( )A.甲相宜长距离运输B.集成电路由北京运到拉萨选择乙运输方式最好C.丙受水文影响最大D.丁是中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解析】1选C,2选B。

第1题,根据图中的运量和速度的特征推断,丁运量最大,但速度最慢,推断为水运;乙速度最快,运量最小,推断为航空;丙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都大于甲,故推断丙为铁路,甲表示公路。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为公路,乙为航空,丙为铁路,丁为水运。

公路由于运量小,速度慢,但是具无机动灵活的特点,适于短距离运输,A错。

集成电路体积小,价格高,可以选择航空运输,B对。

丙为铁路运输与水文无关,C错。

丁为水运,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为铁路,D错。

(2016·台州高二检测)下图为我国四省区截至2010年底部分运输方式线路长度表。

读图回答3、4题。

3.甲、乙、丙、丁代表的省区分别是( )A.西藏、云南、上海、黑龙江B.西藏、黑龙江、上海、云南C.上海、黑龙江、西藏、云南D.上海、云南、西藏、黑龙江4.与乙省区比拟,丁省区内河通航里程更长的次要缘由是( )A.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小B.大多数河流冬季不结冰C.次要河流流经地区地势缓D.区域面积比较宽敞【解析】3选A,4选C。

第3题,在四省区中西藏交通以铁路为主,该省尚未建筑高速公路,受自然条件限制,不适合进展内河航运,对应甲地。

上海面积小,位于江南水乡长江沿岸,各种运输方式运营线路均较短,内河航运发达,对应丙地。

黑龙江省面积大,平原面积广,省内铁路成网络状,运输线路长。

松花江河段内河航运条件好,对应丁地。

乙地对应云南省。

第4题,云南省(乙地)地形以山脉、高原为主,省内地形复杂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富水力,但不相宜开发航运。

2020高中区域地理 图表分项导练20 中国的交通

2020高中区域地理 图表分项导练20 中国的交通

图表分项导练(二十)中国的交通基础过关练下图反映2015年某地四种农产品运输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随运输距离的变化。

读图,回答1~3题。

1.从运输成本考虑,最适合远销国际市场的农产品是()A.①B.②C.③D.④2.以产品①为原料的工业部门,区位选择中宜优先接近()A.原料B.市场C.技术D.能源3.产品③的运输成本达50%时,产业的盈利接近0,产品③的市场半径通常不超过()A.150 km B.200 kmC.250 km D.300 km1.D2.A3.C[第1题,运输成本占总成本比重随运输距离变化小且比重低的农产品最适合远销国际市场,④符合。

第2题,图示①产品运输成本占总成本比重最大,且随运输距离增大而快速增大,在300 km处接近100%,说明产品①运输成本很高而不宜长途运输,则以①为原料的工业部门,为了降低原料运费,应接近原料地布局,故A项正确。

第3题,依据题中信息,产品③的市场半径要在其运输成本低于50%的范围内,图示③运输成本为50%时运输距离为250 km,故C项正确。

]读图,回答4~5题。

4.在③城市的铁路干线中,伸向东北方向的铁路线是()A.川黔线B.湘渝线C.成渝线D.襄渝线5.在图示城市间,由水运可直接到达及其水运航线分别是()A.②④之间,黄河水运B.①③之间,长江水运C.①④之间,汉江水运D.②③之间,京杭运河4.D5.B[第4题,在重庆市交会的铁路线及走向为成渝线—西北,川黔线—东南,襄渝线—东北。

第5题,重庆与武汉均位于长江沿岸,两城市可通过长江航线直达。

]下图是“我国株洲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

读图回答6~7题。

6.如果要在湘江上建一河港,最适合的地点是()A.M处的东岸B.N处的北岸C.M处的西岸D.N处的南岸7.从株洲按最短行程乘火车到西安,经过的铁路干线是()A.宝成线B.湘黔线C.京九线D.京广线6.A7.D[第6题,河流在地势平坦、流速较慢的河段主要以侧蚀为主,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

精选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八上第20课时中国的交通运输课时分层训练新人教版

精选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八上第20课时中国的交通运输课时分层训练新人教版

第20课时中国的交通运输课时分层训练[2018·济宁]2018“丝路经济国际论坛”国际学术会议在西安召开,来自国内外的31名专家学者做了专题报告。

结合“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完成1~2题。

图20-21.上海的专家如果乘坐火车参加会议,应选择的铁路干线是()A.陇海线、兰新线B.京哈线、京广线C.宝成线、陇海线D.京沪线、陇海线2.会后,专家们去距会场23千米的西安标志性雕塑——“丝绸之路群雕”进行考察,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B.水路运输C.公路运输D.航空运输[2018·苏州]2017年10月30日,近千名游客从哈尔滨登上开往海南省三亚市的我国首趟“越冬专列”。

不同于乘飞机,“越冬专列”主推长达8天的“慢旅行”,采用“大窗车体”,让乘客一边体验季节变换,一边沿途欣赏“窗外”大美风光。

读图,完成3~4题。

图20-33.“越冬专列”途径的铁路干线有()A.哈大、京沪线B.京哈、京九线C.京哈、京沪线D.哈大、京广线4.“越冬专列”沿途从北向南可能欣赏到的景观图片的顺序为()图20-4A.②①④③B.①③④②C.②①③④D.①④③②5.[2017·赤峰]国庆长假期间,家住大连的亮亮去上海旅游,经济省钱是他的首选。

为此他应选择的运输工具是()A.火车B.轮船C.汽车D.飞机6.[2018·烟台] 5月份烟台大樱桃进入销售旺季。

某樱桃销售商刚收购了15吨大樱桃,为了保鲜,要在16小时内运达广州。

他最好选择()A.海洋运输B.航空运输C.公路运输D.铁路运输[2018·内江]“蜀道难”再添通途:西成(西安至成都)高铁客运专线于2017年12月正式开通运营(如图所示)。

该客运专线设计时速250千米,成都至西安的用时从以前的13个小时缩短至4小时。

沿线穿越秦岭、大巴山、汉江、渭河等,道路建设多高架桥和隧道。

据此完成7~10题。

图20-57.根据材料分析,我国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朝着()A.单一性方向发展B.高速化方向发展C.大型化方向发展D.多样化方向发展8.修建西成高铁客运专线的最大困难是()A.地形地质复杂B.城市众多C.全线高温多雨D.台风频繁9.西成高铁客运专线,很多地段采用高架桥和隧道,目的是()A.减小噪音扰民B.保护野生动物C.缩短线路里程D.降低工程难度10.西成高铁客运专线通车后,有利于()A.增加两地之间的货物运输量B.保障沿线矿产运输畅通C.增加两地之间的航空运输量D.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3.20 中国的交通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3.20 中国的交通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中国的交通(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015·聊城高二检测)读下图,回答1、2题。

1.若该图为运价随运输距离变化示意图。

在南京,主城区的投币公交车在城区内票价均为1元(空调车2元);地铁一号线则是多个站点,票价2~4元不等。

则( )A.a是公交——距离比例定价B.b是地铁——均一定价C.c是地铁——远距离递减定价D.d是公交——均一定价2.若图中a、c代表公路与水路运价与运输距离的关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运输方式可实现从门口到门口B.c运输方式线路投资大C.a运输方式适合长途运输D.c运输方式适合短途运输【解析】1选D,2选A。

第1题,公交车在城区内收费均为1元(空调车2元),即均一定价,图中d运价不随距离变化,应代表公交车。

地铁的定价在不同区段不一样,即区段定价,对应图中b曲线。

选D。

第2题,公路运输短途运费较低,水运长途运费较低,故a代表公路运输方式,可实现从门口到门口,适合短途运输;c代表水运,适合长途运输。

选A。

(2015·长春高二检测)根据新调整的《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设铁路快速客运专线1.6万千米以上。

读三种运输方式旅程与耗时对比图,完成3、4题。

3.就时间因素考虑,高铁和航空公司争夺的客源,其旅程距离最可能为( )A.200千米B.600千米C.1 000千米D.1 400千米4.我国高铁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高铁对民航客运冲击最大的是( )A.北京-广州B.杭州-上海C.济南-上海D.乌鲁木齐-北京【解析】3选C,4选C。

第3题,高铁和航空公司在1 000千米处两条线路用时相近,从时间的因素考虑存在客源争夺现象。

第4题,高铁与民航相比,优势主要体现在200~1 000千米。

四个选项中,北京-广州、乌鲁木齐-北京都大于1 000千米,杭州-上海距离较短,而济南-上海介于200~1 000千米,因此冲击最大。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第20讲中国的交通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PPT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第20讲中国的交通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PPT课件
第20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国交通
第1页
我国交通运输线分布特征
东部交通 运输网稠 密,西部 交通运输 网稀疏。
海陆空 立体交 通网 海陆 联运
水陆 联运
第2页
“十一五”期间,交通 部将着手组织实施国家高 速公路网规划,到年,新 建高速公路2.4万公里,全 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到达6.5 万公里。东部地域基本形 成高速公路网,长江三角 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 地域形成较完善城际高速 公路网,国家高速公路网 骨架基本形成。
第3页
我国铁路线分布——三横五纵
京沪线 (北京—上海) 京是北京简称 沪是上海简称 用起讫点简称或别称
湘黔线 (株洲—贵阳) 湘是湖南简称 黔是贵州简称 用起讫点所到省区简称
兰新线 (兰州—乌鲁木齐) 兰是兰州一个字 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 用起讫点城市和所在省区简称
第4页
第5页
北京
株洲 郑 州
徐州
兰 州
第6页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一轮)提升精题:交通练习和答案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一轮)提升精题:交通练习和答案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一轮)提升精题:交通练习及答案专题:交通一、选择题(一)马尔代夫由散布在印度洋上的1000多个珊瑚岛组成,属于发展中国家,国土南北长820千米,东西宽130千米。

首都马累所在的马累岛面积约1.5平方千米。

中马友谊大桥由中国承建,是世界首座建在珊瑚礁上的跨海大桥,它连接首都马累和机场岛。

据此完成1--3题。

1.中马友谊大桥修建之前,马尔代夫岛屿之间几乎没有大桥连接的主要原因是A.科技水平较低B.国土面积狭小C.居民出行需求小D.经济水平落后2.中马友谊大桥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的最大困难是A.台风多发B.海况复杂C.气候湿热D.地基不稳3.大桥建成后对当地的积极影响主要有①缓解首都马累的交通压力②疏解马累过于集中的人口和经济活动③增强马累岛与其他岛屿之间的陆上联系④带动周边岛屿的物流业、旅游业等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1---3.D B D【解析】1.马尔代夫岛屿众多,且岛屿面积较小,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导致马尔代夫岛屿之间几乎没有大桥连接,D正确。

科技水平会影响大桥的修建,但并不是该国岛屿之间几乎没有大桥连接的主要原因,A错;国土面积与大桥的修建关系不大,B错;马尔代夫的航运及旅游业较发达,居民出行需求较高,C错。

故选D。

2.马尔代夫受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海水侵蚀、海水深度大等复杂海况影响大,这是大桥修建过程中需要克服的最大困难,B正确。

马尔代夫靠近赤道地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较小,难以形成气旋,A错误;气候湿热会影响跨海大桥的修建,但并不是需要克服的最大困难,C错误;马尔代夫群岛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建设大桥的地基较为稳固,D错误。

故选B。

3.中马友谊大桥将有效缓解马累岛的交通状况,疏解马累过于集中的人口和经济活动,为马累市的城市功能拓展和经济腾飞奠定基础;修通马累岛连接机场岛的大桥,使马尔代夫主要岛屿的发展空间发生质的飞跃,带动周边岛屿的发展,①②④正确。

(区域地理)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20讲中国的交通课后训练达标

(区域地理)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20讲中国的交通课后训练达标

第20讲中国的交通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2019·南昌模拟)运输里程是交通网中某种运输方式线路总长度,下图是1979-2014年我国各种运输方式里程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1~3题。

1.关于图中运输里程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年间,四种交通运输里程均有提高B.公路运输里程提高幅度最大C.2000年以来,民航运输里程增长率最高D.2001年起,民航运输里程超过铁路运输里程2.图中运输里程公路高于铁路,体现公路运输比铁路运输( )A.速度慢B.运价高C.灵性性强D.连续性差3.公路里程比是指公路实际长度与起讫点间线段长度的比值。

华北平原地区国道的里程比高于东北平原,主要是因为华北平原( )A.河网密度小B.聚落密度大C.农业规模小D.工业规模大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2000年以来,民航运输里程由大约50万千米增加到约160万千米,在四种运输方式中增长率最高。

内河航运里程有所下降;图示期间民航运输里程提升幅度大于公路;注意图示民航航线里程与铁路里程的坐标轴差异,民航航线里程一直大于铁路里程。

第2题,里程数量大,说明可到达的区域更广泛,则更具有灵活性。

第3题,华北平原的里程比大于东北平原,说明起讫点间距离相同的情况下,华北平原公路实际长度大于东北平原,则说明路网较稠密。

主要是因为华北平原人口密度较大,聚落较多,而为了方便居民出行,公路一般要连接居民点。

答案:1.C 2.C 3.B(2019·临沂检测)读赣韶铁路示意图,回答4~5题。

4.赣韶铁路修建过程中,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A.沿线多喀斯特地貌B.沿线多雅丹地貌C.沿线水土流失严重,地震灾害多发D.要穿越南岭山脉,山地坡度大5.赣韶铁路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B.促进山区科教事业的发展C.减轻南北交通压力,活跃路网D.完善路网布局,促进经济发展解析:第4题,赣州与韶关之间有南岭山脉,因此山地坡度大是修建赣韶铁路的主要自然障碍。

2020最新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 第20讲 中国的交通

2020最新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 第20讲 中国的交通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中国的交通(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016·牡丹江模拟)读四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回答1、2题。

1.交通运输方式搭配合理的是( )A.甲-水运B.乙-公路C.丙-铁路D.丁-航空2.关于图中运输方式科学的理解是( )A.甲适宜长距离运输B.集成电路由北京运到拉萨选择乙运输方式最好C.丙受水文影响最大D.丁是中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解析】1选C,2选B。

第1题,根据图中的运量和速度的特征判断,丁运量最大,但速度最慢,判断为水运;乙速度最快,运量最小,判断为航空;丙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都大于甲,故判断丙为铁路,甲表示公路。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为公路,乙为航空,丙为铁路,丁为水运。

公路由于运量小,速度慢,但是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适于短距离运输,A错。

集成电路体积小,价格高,可以选择航空运输,B对。

丙为铁路运输与水文无关,C错。

丁为水运,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为铁路,D错。

(2016·台州高二检测)下图为我国四省区截至2010年底部分运输方式线路长度表。

读图回答3、4题。

3.甲、乙、丙、丁代表的省区分别是( )A.西藏、云南、上海、黑龙江B.西藏、黑龙江、上海、云南C.上海、黑龙江、西藏、云南D.上海、云南、西藏、黑龙江4.与乙省区相比,丁省区内河通航里程更长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小B.大多数河流冬季不结冰C.主要河流流经地区地势缓D.区域面积比较广阔【解析】3选A,4选C。

第3题,在四省区中西藏交通以铁路为主,该省尚未修建高速公路,受自然条件限制,不适合发展内河航运,对应甲地。

上海面积小,位于江南水乡长江沿岸,各种运输方式运营线路均较短,内河航运发达,对应丙地。

黑龙江省面积大,平原面积广,省内铁路成网络状,运输线路长。

松花江河段内河航运条件好,对应丁地。

乙地对应云南省。

第4题,云南省(乙地)地形以山脉、高原为主,省内地形复杂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富水力,但不适宜开发航运。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区域地理中国的交通测试卷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区域地理中国的交通测试卷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区域地理中国的交通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图为我国黄河中游地域、长江中下游地域、西北地域和西南地域三种货运方式在全国所占的比重表示图。

回答1~2题。

1.图中甲表示的地域是()A.西南地域B.长江中下游地域C.西北地域D.黄河中游地域2.图中丙地域铁路运输的大宗货物最主要的是()A.铁矿B.煤炭C.粮食D.木材以下图为〝我国公路自然区划图〞。

读图,完成3~4题。

3.有关图中各区域自然特征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①地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②地域丘陵缓和、竹林摇曳C.③地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D.④地域林海雪原、沼泽普及4.有关各自然区公路特征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①地域公路树立多高架平面桥隧B.②地域路途大多平整开阔C.⑤地域公路的修建需思索地质灾祸D.⑦地域公路都建在永世性冻土上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数字代表的铁路途组合,正确的选项是()A.①——宝成线B.②——内昆线C.③——焦柳线D.④——南昆线6.关于图示区域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以攀枝花、贵阳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B.以重庆为中心的冶金工业基地C.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群D.〝酸雨〞污染仅次于华中酸雨区以下图所示为〝我国局部铁路枢纽表示图〞,据此判别7~8题。

7.按①②③④顺序,铁路枢纽依次为()A.包头、重庆、长春、株洲B.济南、攀枝花、沈阳、昆明C.兰州、武汉、哈尔滨、贵阳D.郑州、南京、满洲里、怀化8.区分从上述铁路枢纽动身,乘火车沿最近路途去北京,所经铁路途正确的选项是()A.①→北京;京沪线B.②→北京;京九线C.③→北京;京哈线D.④→北京;宝成线2021年1月16日凤凰网讯,在长三角春运中,宁杭、杭甬高铁出了鼎力。

南京至杭州称为宁杭高铁、杭州至宁波段为杭甬高铁。

读图回答9~10题。

9.影响长三角地域修建宁杭、杭甬高铁的主要社会经济区位要素是()A.以平原为主的地形B.冬冷夏热的季习尚候C.丰厚的旅游资源D.经济兴旺,人口、城市密布10.关于宁杭、杭甬高铁守旧意义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完善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规划B.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和社会开展C.促进民族勾搭,稳固国防平安D.增强长三角中心城市的辐射度读我国某河流流域图,回答11~12题。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 第20讲 中国的交通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 第20讲 中国的交通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中国的交通(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016·牡丹江模拟)读四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回答1、2题。

1.交通运输方式搭配合理的是( )A.甲-水运B.乙-公路C.丙-铁路D.丁-航空2.关于图中运输方式科学的理解是( )A.甲适宜长距离运输B.集成电路由北京运到拉萨选择乙运输方式最好C.丙受水文影响最大D.丁是中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解析】1选C,2选B。

第1题,根据图中的运量和速度的特征判断,丁运量最大,但速度最慢,判断为水运;乙速度最快,运量最小,判断为航空;丙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都大于甲,故判断丙为铁路,甲表示公路。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为公路,乙为航空,丙为铁路,丁为水运。

公路由于运量小,速度慢,但是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适于短距离运输,A错。

集成电路体积小,价格高,可以选择航空运输,B对。

丙为铁路运输与水文无关,C错。

丁为水运,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为铁路,D错。

(2016·台州高二检测)下图为我国四省区截至2010年底部分运输方式线路长度表。

读图回答3、4题。

3.甲、乙、丙、丁代表的省区分别是( )A.西藏、云南、上海、黑龙江B.西藏、黑龙江、上海、云南C.上海、黑龙江、西藏、云南D.上海、云南、西藏、黑龙江4.与乙省区相比,丁省区内河通航里程更长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小B.大多数河流冬季不结冰C.主要河流流经地区地势缓D.区域面积比较广阔【解析】3选A,4选C。

第3题,在四省区中西藏交通以铁路为主,该省尚未修建高速公路,受自然条件限制,不适合发展内河航运,对应甲地。

上海面积小,位于江南水乡长江沿岸,各种运输方式运营线路均较短,内河航运发达,对应丙地。

黑龙江省面积大,平原面积广,省内铁路成网络状,运输线路长。

松花江河段内河航运条件好,对应丁地。

乙地对应云南省。

第4题,云南省(乙地)地形以山脉、高原为主,省内地形复杂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富水力,但不适宜开发航运。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检测二十 第20讲 中国的交通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检测二十 第20讲 中国的交通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中国的交通(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016·牡丹江模拟)读四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回答1、2题。

1.交通运输方式搭配合理的是( )A.甲-水运B.乙-公路C.丙-铁路D.丁-航空2.关于图中运输方式科学的理解是( )A.甲适宜长距离运输B.集成电路由北京运到拉萨选择乙运输方式最好C.丙受水文影响最大D.丁是中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解析】1选C,2选B。

第1题,根据图中的运量和速度的特征判断,丁运量最大,但速度最慢,判断为水运;乙速度最快,运量最小,判断为航空;丙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都大于甲,故判断丙为铁路,甲表示公路。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为公路,乙为航空,丙为铁路,丁为水运。

公路由于运量小,速度慢,但是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适于短距离运输,A错。

集成电路体积小,价格高,可以选择航空运输,B对。

丙为铁路运输与水文无关,C错。

丁为水运,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为铁路,D错。

(2016·台州高二检测)下图为我国四省区截至2010年底部分运输方式线路长度表。

读图回答3、4题。

3.甲、乙、丙、丁代表的省区分别是( )A.西藏、云南、上海、黑龙江B.西藏、黑龙江、上海、云南C.上海、黑龙江、西藏、云南D.上海、云南、西藏、黑龙江4.与乙省区相比,丁省区内河通航里程更长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小B.大多数河流冬季不结冰C.主要河流流经地区地势缓D.区域面积比较广阔【解析】3选A,4选C。

第3题,在四省区中西藏交通以铁路为主,该省尚未修建高速公路,受自然条件限制,不适合发展内河航运,对应甲地。

上海面积小,位于江南水乡长江沿岸,各种运输方式运营线路均较短,内河航运发达,对应丙地。

黑龙江省面积大,平原面积广,省内铁路成网络状,运输线路长。

松花江河段内河航运条件好,对应丁地。

乙地对应云南省。

第4题,云南省(乙地)地形以山脉、高原为主,省内地形复杂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富水力,但不适宜开发航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中国的交通(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016·牡丹江模拟)读四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回答1、2题。

1.交通运输方式搭配合理的是( )A.甲-水运B.乙-公路C.丙-铁路D.丁-航空2.关于图中运输方式科学的理解是( )A.甲适宜长距离运输B.集成电路由北京运到拉萨选择乙运输方式最好C.丙受水文影响最大D.丁是中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解析】1选C,2选B。

第1题,根据图中的运量和速度的特征判断,丁运量最大,但速度最慢,判断为水运;乙速度最快,运量最小,判断为航空;丙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都大于甲,故判断丙为铁路,甲表示公路。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为公路,乙为航空,丙为铁路,丁为水运。

公路由于运量小,速度慢,但是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适于短距离运输,A错。

集成电路体积小,价格高,可以选择航空运输,B对。

丙为铁路运输与水文无关,C错。

丁为水运,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为铁路,D错。

(2016·台州高二检测)下图为我国四省区截至2010年底部分运输方式线路长度表。

读图回答3、4题。

3.甲、乙、丙、丁代表的省区分别是( )A.西藏、云南、上海、黑龙江B.西藏、黑龙江、上海、云南C.上海、黑龙江、西藏、云南D.上海、云南、西藏、黑龙江4.与乙省区相比,丁省区内河通航里程更长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小B.大多数河流冬季不结冰C.主要河流流经地区地势缓D.区域面积比较广阔【解析】3选A,4选C。

第3题,在四省区中西藏交通以铁路为主,该省尚未修建高速公路,受自然条件限制,不适合发展内河航运,对应甲地。

上海面积小,位于江南水乡长江沿岸,各种运输方式运营线路均较短,内河航运发达,对应丙地。

黑龙江省面积大,平原面积广,省内铁路成网络状,运输线路长。

松花江河段内河航运条件好,对应丁地。

乙地对应云南省。

第4题,云南省(乙地)地形以山脉、高原为主,省内地形复杂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富水力,但不适宜开发航运。

黑龙江省地形多平原,河流水流平稳,内河航运条件优于云南省。

新浪网2015年7月10日电:记者从成都铁路局获悉,成渝客专完成全线静态验收,全线送电。

成渝客专是“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上海至成都、重庆届时都将开行朝发夕至动车。

据此回答5、6题。

5.对沪汉蓉快速铁路走向起决定性作用的区位因素是( )A.自然条件和科技水平B.城市分布和资源分布C.政府决策和人们的需求D.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6.下列关于建设沪汉蓉快速铁路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于改善我国东西交通紧张状况,为长江航运分流B.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C.利于国防建设和民族团结D.利于沿江区域经济发展【解析】5选B,6选C。

第5题,铁路的修建主要目的是加快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铁路经过城市分布集中区及资源分布集中区可带动城市的发展和区域资源开发。

第6题,铁路经过我国的边疆地区及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可巩固国防及加强民族团结,而上海至重庆的铁路建设这一点体现不明显。

(2016·泰安高二检测)山东省将建设“五纵四横一环”高速公路网,公路以济南为中心,已形成“井”字形网络格局。

全省17个地市境内都通了高速公路,省会至各大中城市实现了快速直达、当日往返。

“一日生活圈”在山东半岛已经形成。

据此回答7、8题。

7.山东省高速公路形成“井”字形网络格局,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受山东地区中部山地的影响,为了避开山区B.主要是政府的规划,为了平均分布路网C.是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考虑到各大城市的分布D.主要考虑山东经济的发展,很少考虑到全国的路网分布8.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高速公路修建的要求应当是( )A.以联系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为主B.以直达为主,兼顾沿线经济点C.以行车高速为主,不考虑地形因素D.以联系多的经济点,促进经济发展为主【解析】7选C,8选B。

第7题,本题考查交通线路的区位选择。

影响高速公路布局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并且城市分布对其也有重要影响。

第8题,本题考查交通线路的区位选择。

国道和高速公路都以直达运输为主。

(2016·南京模拟)南京主城通往高淳的重要交通走廊“宁高新通道”,于2015年10月31日通车。

图甲为宁高新通道路线图,图乙为全长12.617千米的石臼湖特大桥。

据此完成9、10题。

9.在宁高新通道建设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地形、气候因素B.水文、地质因素C.社会、经济因素D.科技、地形因素10.宁高新通道建设跨越了石臼湖,主要是为了( )A.减少占用耕地B.减少噪音扰民C.方便沿线居民出行D.方便游客观光【解析】9选C,10选A。

第9题,由左边图可知该交通走廊需跨石臼湖;因此没有经济基础是无法建成的。

在现代交通运输建设中,经济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第10题,我国耕地资源少,建设交通设施的原则是少占耕地。

(2016·青岛模拟)香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有著名的天然良港,结合图文信息回答11、12题。

11.香港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地平坡缓B.岛多浪小C.滩阔岸直D.河多沙厚12.填海造陆对香港的影响有( )A.港区行船更加通畅B.经济活动远离了海岸C.海洋生态得以维护D.利于沿海功能区布局【解析】11选B,12选D。

第11题,建港的自然条件要求:风浪小、港宽、水阔、航道深、不淤沙、海岸线曲折、背风。

港区陆地部分开阔平坦,但海边要等深线密集,坡度陡、水深才能停船。

仔细观察香港港区,岛多浪小是其有利的自然条件。

第12题,填海造陆增加的是港区的陆地面积,利于沿海功能区的布局,对海上行船没有影响,使经济活动与海岸更近了,但人类活动的增加可能会造成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

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2016·河南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6分)材料一武广高铁线路全长1 068.8千米,全线共有桥梁661座、隧道237座,桥隧所占线路比例近70%。

材料二武广高铁线路分布示意图。

(1)指出武广高铁线路总体走向,并根据图中信息指出该线路出现多处折弯的原因。

(2)分析武广高铁多桥梁和隧道的原因。

(3)武广高铁通车后,沿线城市的公路客运量有增有减,分别说明其原因。

【解析】第(1)题,据图中的指向标及线路的走向可知武广高铁线路总体为南北走向。

该线路出现多处折弯连接着一些主要城市,有利于加强城市间的联系。

第(2)题,武广高铁多桥梁和隧道是受地形、水文的影响,沿途通过较多的河湖和山地,高铁线路要求平直,是为了少占农田、减少对沿线居民的不利影响。

第(3)题,沿线城市的公路客运总量,由于乘坐高铁的人增多而增加,在高铁的转乘城市的公路客流集散随之增加,而不需转乘的城市,由于高铁的吸引而客流量降低。

答案:(1)南北走向。

经过更多的城市,有利于加强城市间的联系(提高线路的社会经济价值)。

(2)穿越较多的河湖(谷地)和山地,线路平直(减少弯道,降低坡度),少占农田,与原有交通线立体交叉,减少对沿线居民(生态环境或植被)的不利影响。

(3)客流总量增加,部分城市公路客流集散量随之增加;铁路分流部分客流,部分城市公路客流集散量随之减少。

14.(高考预测题)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6分)材料郑渝(郑州至重庆)铁路是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线路,初步规划有①线、②线两种方案。

下图为郑渝高速铁路规划示意图。

(1)夏秋季节,甲地附近夜间多雨。

结合地形特点,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其原因。

(2)从城市化角度指出高速铁路建成后对甲城发展的作用,并分析原因。

(3)对规划中的①、②两条线路,你认为哪一条更合理,简述理由。

【解析】第(1)题,从图上解读出甲地位于长江上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节空气中水汽含量大;从地形来看位于河谷(山谷)地区,根据热力环流原理,从山谷风的成因来分析,晚上山坡冷却快,气压较高,山谷热量不易扩散,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山坡冷空气下沉,山谷暖湿气流上升,因空气中多水汽,故夜间多雨。

第(2)题,从城市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比重上升)来回答;从交通运输的意义,高铁的作用(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加快产业发展、促进人流物流、扩大经济腹地等)方面组织答案。

第(3)题,首先要仔细读图,观察两条线路所经过地区的自然条件,尤其是与交通线路建设密切相关的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

其次,调动有关影响交通线路布局因素的知识和原理,对两条线路方案进行评价,并作比较。

一般从施工难易、建设成本、占用耕地、线路长短、连接居民点、经济效益等方面来论证。

答案:(1)夏秋季节空气中水汽含量大;河谷地形,夜间山坡冷却快,气压较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滑至谷底,迫使谷底暖湿空气抬升,易形成降水。

(2)作用:促进城市规模扩大;提高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有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原因:高铁建成后,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扩大经济腹地;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

(3)①线方案。

理由:与②线相比,①线所经地区地形较平坦,施工难度较小,投资较少(建设成本较低);①线所经的城市较多,人口较密集,经济效益较高。

②线方案。

理由:与①线相比,②线所经地区占用耕地较少,线路较短,运营效率较高;②线所经的城市较少,人口较稀疏,征地费用较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