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

合集下载

丝绸之路与大运河

丝绸之路与大运河

丝绸之路与大运河●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绘制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的示意图,了解的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的概貌。

2、通过访问有关中国古代交通网站,了解中国古代交通的概貌;掌握一定的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在地图上走丝绸之路和寻访大运河,设计旅游线路。

4、在讨论、辩论如何正确评价大运河的过程中,学会全面辨证地分析历史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二分法客观、辨证地看待历史现象。

●教学方法教学重点: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二分法客观、辨证地看待历史现象。

●教学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是八年级比较难以把握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即学到知识又掌握方法,从而形成能力,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本课可采用以“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为主,配合讨论法、图表讲解法及其他教学方式,使同学在问题情景中进行思索,尤其是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交通在传承人类文明中的巨大作用,更使情景交融,达到理解深化的意图。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绘制《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示意图;收集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和京杭大运河的资料图片。

教师准备:相关材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三、学与教的过程(新课导入)[提问]交通是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的总称。

我们通过访问“中国文化研究《中国古代交通》网站”,了解了不少信息。

下面我们一齐来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古代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西北沙漠的骆驼商队、河流交错江南的舟船等;古代主要的陆路交通网——北方陆上丝绸之路,水路交通网——京杭大运河,海上交通网——海上丝绸之路)[点评]很好!交通既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先导,又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祖先克服种种困难,在幅员辽阔的国土上,披荆斩棘,驯服大河湖泊,闯过汹涌的大海和浩瀚的沙漠,沟通了国内外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古代中国的交通运输与重要道路

古代中国的交通运输与重要道路

古代中国的交通运输与重要道路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国,其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也具有深厚的底蕴。

古代中国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包括陆路、水路和空中运输,而重要道路则是连接各地的关键纽带。

本文将探讨古代中国的交通运输与重要道路,展示古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一、陆路交通运输古代中国陆路交通运输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和车辆。

人力运输是最基础的一种方式,古代中国人民通过步行或背负货物进行短途运输。

畜力运输则通过马匹、骡马和牛等动物进行,这种方式在长途运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车辆运输则是古代中国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道路建设较为完善的地区。

古代中国的车辆主要包括马车、牛车和人力车,它们在货物和人员运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水路交通运输水路交通运输在古代中国的发展也非常重要。

中国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这些水域成为古代中国人民进行水路交通的重要通道。

古代中国人民利用木筏、船只和船舶进行水上运输。

木筏是一种简单的水上交通工具,主要用于短途运输。

船只则是一种较大的水上交通工具,可以承载更多的货物和人员,适合长途运输。

而船舶则是古代中国水路交通的顶级工具,它们可以进行远洋航行,连接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

三、重要道路古代中国的重要道路是连接各地的重要纽带,也是古代交通运输的支撑系统。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丝绸之路,它是连接中国和欧洲的重要贸易通道。

丝绸之路起始于中国的西北地区,途经中亚、西亚,最终到达地中海地区。

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商品贸易的通道,更是文化和思想的交流之地,对于推动中西方文明的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了丝绸之路,古代中国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道路。

例如,京杭大运河是连接中国北方和南方的重要水路交通通道。

它起始于北京,途经天津、济南、南京,最终到达杭州。

京杭大运河不仅促进了北方和南方的商品交流,也推动了文化和人员的流动。

另外,古代中国还有许多重要的陆路交通道路。

例如,青藏公路是连接中国西部和西藏的重要公路,它穿越了高山和峡谷,是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公路之一。

中国创造的十大奇迹

中国创造的十大奇迹

中国创造的十大奇迹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咱们创造了数不清的奇迹,今儿咱们就聊聊“中国创造的十大奇迹”,用大白话给您说说这些让人骄傲的事儿。

一、长城——蜿蜒万里的巨龙您想啊,那时候没有啥高科技,全凭一双手,一砖一瓦地砌,愣是把这长城给建到了山海关到嘉峪关,那得多大的气魄和毅力啊!站在长城上,您就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历史感,仿佛能听到古代士兵的脚步声。

二、兵马俑——地下军团再现一说到兵马俑,那简直是震撼人心。

秦始皇陵里那成千上万的陶俑,每个都栩栩如生,跟真人似的。

那战马、那兵器,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秦朝的强大和辉煌。

这不仅是考古学的宝藏,更是咱们中国文化的瑰宝。

三、京杭大运河——水上丝绸之路这京杭大运河,可是咱们古代的水上高速路。

从北京到杭州,两千多公里,愣是给挖通了。

那时候的商船、货船,来来往往,热闹得很。

这运河不仅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还见证了咱们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四、都江堰——千年不倒的水利工程说到都江堰,那可是咱们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这工程修了快两千年了,还是那么好使。

它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和水势,解决了成都平原的灌溉和防洪问题。

这不仅仅是一项工程,更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五、故宫——紫禁城的辉煌故宫,那可是皇帝住的地方,金碧辉煌,气派得很。

那红墙黄瓦,那飞檐翘角,每一处都透着皇家的威严和华丽。

走在这故宫里,您就能感受到那份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

六、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天堂敦煌莫高窟,那可是咱们古代艺术的宝库。

那里面有成千上万的壁画和雕塑,每一幅都精美绝伦,让人叹为观止。

这些壁画和雕塑不仅记录了佛教的传入和发展,还反映了咱们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

七、赵州桥——石拱桥的鼻祖赵州桥,那可是咱们古代桥梁建筑的代表作。

这座桥修了一千多年了,还是那么坚固耐用。

它采用了独特的拱形结构,既美观又实用。

走在赵州桥上,您就能感受到那份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卓越智慧。

八、京剧——国粹的魅力京剧,那可是咱们国家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最新专题五:历史上不同地区文化交流(考点14:了解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的概况(a).课件ppt

最新专题五:历史上不同地区文化交流(考点14:了解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的概况(a).课件ppt
2、调情志:情怀不遂,忧思气结,既可使得肺气痹阻而 气机不利,亦可影响脾胃功能而使痰浊内生,或郁怒伤 肝,肝郁化火,肝气上犯于肺,而肺气不得肃降,诸此 之类,皆能使肺气上逆而作咳喘。
3、慎起居:“ 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是预防咳喘的一个 重要方面。起居不慎,过于劳累,尤其是房室太过,劳 伤肾气,是导致内伤咳喘的主要原因。劳欲伤肾,精气 内夺,根本不固,则气失摄纳,上出于肺,逆气上奔而 为咳喘。
客观调节:“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灵枢·百病始生》说:“ 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 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 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 形。”

预防内伤脏腑:
防(2)
1、适饮食:饮食不当,或喜好凉冷;或过食肥厚辛辣, 而导致脾胃功能失常,以致痰浊或水饮内生,上干于肺 则为咳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6、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从而( )
①沟通了东西方之间的的陆路交通 ②将西域归入西汉版图,维护了边疆稳定
③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④增进了东西方国家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情景分析
在汉带代的城市街头,经常能看到魔术艺人的表演; 唐代非常流行马球这种体育游戏。请问
饮食不当
内伤
气喘
劳伤脏腑
《素问·咳论篇》:“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临证指南医案·喘》:“ 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类证治裁·喘症》:“ 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 肾”。

预防外感邪气:
防(1)

中国古代交通历史上交通运输有重大影响的典型实例

中国古代交通历史上交通运输有重大影响的典型实例

标题:我国古代交通历史上的典型实例一、古代丝绸之路古代丝绸之路是我国交通史上的重要实例,这条古代商路连接了我国与中亚、南亚、西亚、地中海等地区,成为了我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丝绸之路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带动了我国的经济繁荣,也促进了各种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在这条古代商路上,我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被运往世界各地,而来自西方的香料、玛瑙、玻璃制品等也被引入我国。

丝绸之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宗教、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交流和融合,对我国古代的文明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古代运河系统古代运河系统是我国古代交通运输的重要实例之一,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自南北朝时期开始兴建,至隋唐时期逐步完善,成为我国迄今为止最为宏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这条运河串联了我国的京师和杭州两大城市,全长超过千里。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大大降低了长途旅行和货物运输的成本,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各地间的经济交流和发展。

它也成为了儒家文化和科技的传播之地,对我国古代的经济、文化和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古代驿站制度古代驿站制度也是我国古代交通历史上的一个典型实例。

在古代,由于交通工具的有限和道路条件的限制,长途旅行对于民众来说是一件非常不便的事情。

为了方便官员出差、民众旅行以及国家信息传递,古代我国建立了完善的驿站制度。

驿站分布在全国各地,通常设有驿站、驿驿和驿亭,在驿站上可以更换牲畜、更换船只、更换驿卒,以保证旅行的顺利进行。

这一制度为我国古代的交通运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四、古代道路建设古代道路建设也是我国古代交通历史的一个重要实例。

在古代,我国各个朝代都重视道路的建设,大兴土木,修筑道路以便于交通的便利。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下令统一度量衡、修筑车同、铸造一文字,并在国内修筑了长度为5000多里的车同,方便了后世交通。

在唐代,太宗李世民下令修建大运河,并对全国的道路进行了整修和修建。

中华民族智慧的例子

中华民族智慧的例子

中华民族智慧的例子
中华民族智慧的例子有很多,以下列举一些:
1. 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这些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 长城:作为古代中国的一项伟大工程,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象征,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3. 京杭大运河:这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它的开凿和运营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4. 《易经》:《易经》是中国最古老、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它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政治、军事、天文等方面的知识,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5. 中医药学:中医药学是中国独特的医学体系,它以阴阳五行为基础,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6.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它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7. 儒学: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对中国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只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一部分例子,中华民族智慧的内涵非常丰富,不仅包括科学技术方面的发明和创造,还包括文化、哲学、政治等方面的思想和实践成果。

明朝的交通与运输网络

明朝的交通与运输网络

明朝的交通与运输网络明朝时期,具备完善的交通与运输网络对于国家繁荣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时期,交通运输通道的便捷与否,对于人口流动、商品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交通方式、运输工具以及交通路线等方面来探讨明朝时期的交通与运输网络。

一、交通方式明朝时期的交通方式主要包括陆路和水路两种,陆路交通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水路交通则依靠河流和运河。

1. 陆路交通陆路交通在明朝的交通网络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人们通常是步行或骑马来进行交通活动。

此外,还有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是驿站制度,大官员和官员出使都可以利用驿站进行换马、休息和补给等。

通过设立驿站,明朝成功实现了信息的传递和官员的迅速调度,有利于统治者掌握国家动态。

2. 水路交通水路交通在明朝时期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明朝统治者重视水运业的发展,鼓励修建运河来加强内河交通。

使得水运成为明朝时期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通过运河的建设,南方的粮食和物资得以快速运送至北方,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统一。

二、运输工具1. 陆路运输工具在陆路交通中,人们主要使用的运输工具是马车和担架。

马车通常用于贵族、武将等有身份地位的人物,便于他们进行长途旅行。

担架则主要用于运送病人或者其他需要搬运的人员。

可以说,这些运输工具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提高了交通效率。

2. 水路运输工具明朝时期的水路运输工具主要有船和船筏,其种类和用途各不相同。

船通常用于长途水运,如大型货船和豪华客船等。

而船筏则主要用于短途河流运输,如小型货船和渡船等。

这些水路运输工具的运用,使得水运成为了明朝时期物资运输的主要手段。

三、交通路线明朝时期的交通路线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陆路交通,另一类是水路交通。

1. 陆路交通路线陆路交通路线在明朝的交通运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其中,东西交通主要有两个主要通道,即京杭大运河和丝绸之路。

京杭大运河贯穿了明朝的北方与南方,其东起京城(即北京),西至杭州,连接了两个重要的经济区域。

2020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分析(第02期):专题09 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遗成功

2020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分析(第02期):专题09 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遗成功

一、背景材料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并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大运河”和“丝绸之路”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流通和对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2000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丝绸之路见证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亚欧大陆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方面的交流,尤其是游牧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

丝绸之路在长途贸易、推动城市发展等方面是一个典范,深刻反映出佛教、摩尼教、拜火教等宗教和城市规划思想等在古代中国和中亚等地区的传播。

二、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1.经济生活财政作用。

资料显示,2008~2013年,国家财政共拨专款经费5.87亿元用于遗产区的保护整治项目。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大运河”和“丝绸之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利于开发沿线旅游资源,进而带动相关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2.政治生活管理和服务是政府职能。

文化部出台《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体现了我国政府履行了组织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职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先对大运河进行现场调研、资料收集,组织专家系统评估,随后又对遗产清单和保护规划进行调整、补充和修改完善,在此基础上最终完成了《大运河遗产保护总体规划》。

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增进了中国和哈、吉等中亚国家的传统友谊,成为新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各国和平对话、共同发展的新纽带。

3.文化生活文化塑造人生。

中国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遗成功,运河和丝路文化深入人心,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丝绸之路和大运河

丝绸之路和大运河

丝绸之路的三条路线
丝绸之路路线
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形成于公元前后的两汉时期。它东面的起点是长安(今西安),经陇 西或固原西行至金城(今兰州),然后通过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出 玉门关或阳关,穿过白龙堆到罗布泊地区的楼兰。汉代西域分南道北道,南北两道的分岔 点就在楼兰。北道西行,经渠犁(今库尔勒)、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至疏 勒(今喀什)。南道自鄯善(今若羌),经且末、精绝(今民丰尼雅遗址)、于阗(今和 田)、皮山、莎车至疏勒。从疏勒西行,越葱岭(今帕米尔)至大宛(今费尔干纳)。由 此西行可至大夏(在今阿富汗)、粟特(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安息(今伊朗),最远到 达大秦(罗马帝国东部)的犁靬(又作黎轩,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 另外一条道路是,从皮山西南行,越悬渡(今巴基斯坦达丽尔),经罽宾(今阿富汗喀布 尔)、乌弋山离(今锡斯坦),西南行至条支(在今波斯湾头)。如果从罽宾向南行,至 印度河口(今巴基斯坦的卡拉奇),转海路也可以到达波斯和罗马等地。这是自汉武帝时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后形成的丝绸之路的基本干道,换句话说,狭义的丝绸之路指的就是 上述这条道路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 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 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 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 “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 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 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 多丝绸都是中国运的)。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 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京杭运河自北而南流经京、 津2市和冀、鲁、苏、浙4省, 贯通中国五大水系──海河、 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和一系列湖泊;从华北平原 直达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 河湖交织,沃野千里,自古 是中国主要粮、棉、油、蚕 桑、麻产区。人口稠密,农 业集约化程度高,生产潜力 大。迨至近代,京津、津浦、 沪宁和沪杭铁路及公路网相 继修建,与运河息息相通; 沿线各地工业先后兴起,城 镇密集,是中国精华荟萃之 地

隋唐盛世大运河与丝绸之路的繁荣交汇

隋唐盛世大运河与丝绸之路的繁荣交汇

隋唐盛世大运河与丝绸之路的繁荣交汇隋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繁荣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还体现在交通运输领域。

大运河和丝绸之路作为当时两大重要的交通通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国内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运河和丝绸之路的发展以及它们的繁荣交汇等方面进行探讨。

隋唐盛世是指隋朝和唐朝这两个朝代的繁荣时期。

隋朝统一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中央政权,而唐朝则继承了隋朝的基础,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稳定,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达到了一个高峰。

这种繁荣的背后,离不开交通运输的发展和运河与丝绸之路的作用。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人工运河,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它的建设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到了隋朝和唐朝时期,大运河已经成为一条连接北方和南方的重要水路。

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运输粮食和货物,它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国内贸易的发展。

隋唐时期,大运河的繁荣达到了顶峰,成为连接京杭大运河和长江的重要通道,使得北方的粮食和南方的丝绸、茶叶等商品可以便捷地互通有无。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的贸易通道,起源于汉朝时期,隋唐时期达到了鼎盛。

丝绸之路的主要功能是连接中国和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贸易,其中丝绸是最重要的商品之一。

丝绸之路的繁荣不仅促进了中国的丝绸产业发展,也带动了其他商品的贸易,如瓷器、茶叶、药材等。

同时,丝绸之路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各种宗教、哲学和科学知识通过这条路传播到了西方。

隋唐盛世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的繁荣交汇,使得中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贸易网络。

北方的粮食和货物通过大运河运往南方,而南方的丝绸和其他商品则通过丝绸之路运往西方。

这种贸易的繁荣不仅带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国际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隋唐盛世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的繁荣交汇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

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

03
丝绸之路与京杭大运河的比较
历史地位与影响
丝绸之路
作为古代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 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繁荣和文 明交流,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 影响。
京杭大运河
作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 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共同点
两条路线都促进了东西方或南北方 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具有重要 历史地位。
路线与重要节点
路线
丝绸之路主要分为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路丝绸之路从长安(今西安 )出发,经过河西走廊、新疆,到达中亚、西亚,最终到达欧洲;海上丝绸之路 则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经过南海、印度洋,到达红海、东非和欧洲。
重要节点
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节点包括长安、敦煌、乌鲁木齐、吐鲁番、楼兰、敦煌、撒 马尔罕、大不里士、伊斯坦布尔等城市。
重要节点
沿线的重要节点包括通州、天津、沧州、德州、聊城、济宁、台儿庄、徐州、 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嘉兴和杭州等城市。
文化交流与影响
文化交流
京杭大运河在历史上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如南北方文化 的交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等。
文化影响
京杭大运河沿线形成了独特的运河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文学、艺术、科技 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京杭大运河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之一。
VS
跨国旅游合作
加强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沿线国家和地 区的旅游合作,共同开发旅游资源、推广 旅游线路,可以促进跨国旅游的发展,加 强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
THANKS
感谢观看
文化交流与影响
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不仅是商品贸易的通道,更是文化、宗教、艺术交 流的桥梁。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西方之间互相传播了各自 的文化、科技和宗教信仰,如佛教、伊斯兰教、景教等。

考点14丝绸之路与大运河考点15 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概况及作用

考点14丝绸之路与大运河考点15  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概况及作用
当前世人瞩目的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其东 线工程就利用古老的京杭大运河作为长江水北送 的主要渠道。
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的异同点:
相同点:1、都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都是国力强大的体现。
不同点:
丝绸之路——开通了一条亚洲通往欧 洲的陆路交通;沟通了东西国际间的 经济、文化交流.
大运河——贯通南北的国内水路交通; 促进了国内南北间的经济、文化发展和 交流;巩固了中央集权。
1519-1522
人物
迪亚士
国别
葡萄牙人
航线 西欧——非洲 南端的好望角
支持国
葡萄牙
哥伦布 意大利人
西欧——美 洲
西班牙
达.伽马
葡萄牙人
西欧——好望角 ——印度
葡萄牙
麦哲伦 葡萄牙人 环球航行
西班牙
二、新航路开辟的概况及作用
4、影响
积极影响(正面影响): ①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②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 ③为人们的迁徙提供了方便,促产阶级开辟
以史为鉴,郑和的远洋船队无论是规模、航线还 是时间都比哥伦布有优势,但是之后的明清统治者却 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这是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 展潮流、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对于我们今天 有什么样的启示?
▶要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要有开放兼容的思想、开拓进取的精神。
▶要把握住历史的机遇。
1405年—1433 年
7 200艘 27800人
1492年—1504年
4 17艘 1000多人
早87年,长16年
多3次 相当于11倍多 相当于27倍多
最大船只
长151.8,宽 长24.5米,宽6米, 载重相当于10倍 61.6,载1500吨 载重100吨

京杭大运河丝绸之路成功申遗

京杭大运河丝绸之路成功申遗

京杭大运河丝绸之路成功申遗历时7年2014-06-23 08:05:52 北京青年报大运河起点(1 /4张)京杭大运河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始凿于春秋战国,历隋、元二代而全线贯成。

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58处遗产点分布在2个直辖市、6个省、25个地级市。

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到了推动作用。

大运河申遗八年,一朝圆梦!昨天,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扬州牵头的中国大运河项目,以及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和第33项世界文化遗产。

至此,中国世界遗产的总数已达到47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

大运河共包括十大河段。

申报的系列遗产分别选取了各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包括河道遗产27段,总长度1011公里,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点。

这些遗产分布在2个直辖市、6个省、25个地级市,遗产区总面积为20819公顷,缓冲区总面积为54263公顷。

丝绸之路大约长8700公里,包括各类共33处遗迹,申报遗产区总面积为42668.16公顷,缓冲区总面积为189963.13公顷,申遗项目的长度近5000公里。

其中,中国境内有22处考古遗址、古建筑等遗迹,包括河南省4处、陕西省7处、甘肃省5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处,遗产区总面积为 29825.69公顷,缓冲区总面积为176526.03公顷。

哈萨克斯坦境内有8处遗迹,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有3处遗迹。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会议发言中表示,大运河申遗是史无前例的遗产保护过程,它使世界遗产的保护理念在中国大运河沿线8个省(市)、1.7亿民众中得到广泛传播并深入人心。

亲历昨天晚上10点,北京青年报记者联系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副主任姜师立时,他还在多哈,正要搭上回国的航班。

隋唐时期大运河与丝绸之路的繁荣

隋唐时期大运河与丝绸之路的繁荣

隋唐时期大运河与丝绸之路的繁荣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在交通运输领域也有着重要的突破。

大运河和丝绸之路作为当时两大重要的交通通道,对于隋唐时期的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大运河的建设与繁荣大运河,又称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人工运河,全长约1794公里,横跨中国北方的黄河、淮河和长江流域。

隋炀帝杨广在隋朝时期开始修建大运河,至唐朝时期完成了整个运河的修建。

大运河的建设不仅改善了水运条件,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首先,大运河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水运条件。

在大运河修建之前,中国的水运主要依赖于江河湖海等天然水道,但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水运的效率和安全性都较低。

大运河的修建打通了北方内陆与长江流域之间的交通,使得水运能够更加便捷和安全。

这不仅促进了商品的流通,也方便了人员的迁徙。

其次,大运河的建设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大运河连接了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使得商品的流通更加便利。

随着大运河的通航,商业活动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许多城市沿运河而建,如扬州、杭州等,成为了当时的繁华之地。

大运河的繁荣也带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最后,大运河的建设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大运河沿线的城市成为了文化交流的中心,各种艺术、文学、科学等活动在这里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隋唐时期的文化名人如杜牧、白居易等都与大运河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的作品中也常常出现了大运河的描写。

二、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繁荣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互通有无的重要贸易通道,起始于中国的长安,经过中亚、西亚,最终抵达地中海地区。

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繁荣达到了巅峰,对于隋唐时期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

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方,而西方的黄金、珍宝、香料等商品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国。

这种贸易往来不仅促进了商品的流通,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

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

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
我国主要河流的走向是自西向东, 从南到北的交通很不便利。陆路交通 存在很大缺点:速度慢、运量少、运 费高。所以要开凿沟通南北的水路。
目的:
A、改善南北交通;
B、加强对南方的统治;
C、隋炀帝为了巡游江南。
京杭大运河有什么作用?
1、具有重要的航运、水利价值,促进了南 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解决了南北的交 通;2、加强了政治统治;3、促进了沿线的 城镇迅速繁华起来。
敦煌
罗马——西域——河西走廊—敦煌——长安
丝路思索:你认为丝绸之路上哪座城市最重要?
敦煌是中原通往西域交通要道的“咽喉之地”, 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它控制着东来西往的商旅, 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
煌敦
关玉 门
山鸣 沙
关阳
丝绸、瓷器、漆器、铁器、冶铁
技术、蚕种和养蚕技术------
西


2、你认为哪位诗人的评价最恰当?为什么?
隋炀帝连通京杭大运河,对繁荣经济是有利的。 如果他的目的不是为了坐上龙舟到扬州去玩, 那他的功绩就足以和治水的夏禹媲美 。
1、隋朝亡于腐朽。
隋朝亡于暴政,并非亡于运河本身。
2、材料二指出了大运河在南北交通中的 作用,肯定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绩, 也指出了巡游江都的腐化。看问题比较 全面,评论比较中肯。
友谊之路

马匹、皮毛、瓜果蔬菜、香料、
药材、珠宝、音乐、舞蹈、大陆,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
道;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古老的丝绸之路衰落了!
①自然条件的变化 ②海上丝路的兴起 ③中国历朝历代政治格局变化 ④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奥斯曼土耳其 帝国的兴起

亚欧大陆桥

《丝绸之路与大运河》教案完美版

《丝绸之路与大运河》教案完美版

《丝绸之路与大运河》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时“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的内容体现了世界文明传承的空间联系,重点介绍了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对内对外的交通线——京杭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生动展现了它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教学目标:1.通过丝绸之路的走向演示及大运河的手绘示意图,了解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的概貌。

2.通过中国古代交通的发展演化分析,了解交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在讨论如何正确评价大运河的过程中,学会全面辨证地分析历史现象。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重点: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作用。

难点: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大运河。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角色体验法,通过创设情境,扮演导游、经商者等角色把学生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达到了解深化的意图。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伴着音乐,随着老师的描述进行想像:“金黄色的沙山一望无垠,清脆的驼铃声沿路不绝于耳。

长河落日,大漠直烟。

”提问:你刚才仿佛看到了什么?处在怎样的意境中?【承接】同学们,在这荒凉的沙漠里,曾经延伸着一条繁华的贸易之路。

这里,留下了无数商旅的足迹,这里,记录了人类古老的文明。

那么这条路是什么路?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失控一起去探寻那已尘封已久的丝绸之路吧。

同学们,丝绸之路现在虽然已被漫漫黄沙掩盖,但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丝路的旅游价值凸显无疑,旅游事业逐渐兴盛。

【新闻链接】我国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近年联手开发丝绸之路旅游。

计划将其打造成世界级的精品旅游线路。

【我来当导游】如果你正好是丝路旅游公司的一名导游,你准备向游客介绍些什么?(学生大概会从丝路名称的由来、开辟时间、开辟者、路线、作用等方面回答。

)【走丝路的第一人】张骞(西汉,汉武帝)图片显示并介绍【丝路由来】本没有名称,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所写的《中国》一书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作“silkroad”。

【重走古丝路】显示丝绸之路路线图,说出起点(长安)和最远到达的地点(大秦)。

小学历史第二册我国古代的交通案例分析

小学历史第二册我国古代的交通案例分析

小学历史第二册我国古代的交通案例分析在古代,交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的繁荣。

本文将以小学历史第二册的内容为基础,分析我国古代的交通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古代交通的发展和影响。

案例一: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最著名的交通通道之一,连接了中国和欧洲地区。

起源于汉朝时期,为了促进中西方文化和经济的交流,丝绸之路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在古代,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丝绸之路上的商品交流主要依赖陆上贸易。

商人们通过驼队穿越沙漠和高山,穿越边境关卡,最终达到目的地。

这种交通方式虽然艰苦,但它促进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带动了商业和文化的繁荣。

随着时间的推移,丝绸之路上的交通逐渐发展壮大。

汉武帝时期,为了确保丝绸之路的安全,他派遣了张骞等探险家进行丝绸之路的勘察,为后来的商队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保障。

丝绸之路的发展促进了中西方货物和文化的交流,也加强了中西方之间的联系和了解。

案例二: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水路交通线之一,连接了中国北部和南部的主要城市。

它的修建始于隋朝,历经数百年,最终在宋朝完工。

京杭大运河的修建对于古代中国的交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将南方丰富的农产品和工业品运送到北方,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同时,运河上的交通也实现了北方和南方之间的联系,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交流。

运河的修建涉及到了大规模的工程,需要开凿沟渠、建设闸坛和修建码头等设施。

在运河沿线,也出现了许多繁荣的城市和交通枢纽。

这些城市成为了商业和文化的中心,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结语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交通发展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作为古代最重要的交通通道,带动了中西方和北南之间的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交通的发展也催生了其他的交通工具和通道,进一步促进了国家的发展。

这些交通案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展和优化交通系统,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

《丝绸之路与大运河》

《丝绸之路与大运河》

【当堂检测】
1、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 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 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 史展开的主轴。”指出这一“主轴”的起点是( ) A.东汉的洛阳 B.西汉的长安 C.汉代的成都 D.元朝的大都
自学要求:结合书本P99-P103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完成学习 目标上的问题(在书上画出,圈出答案,时间5分钟左右)。
张 骞
玉门关
( 大秦)
(古罗马)
大月氏
安息
葱 岭
河西走廊 ( 敦煌 ) 阳关
(长安 )
(西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如果我是汉代商人,想把长安的货物运到大秦去,你知道要怎么 走吗?沿途要经过哪些国家?可以在哪些重要的城市、关口歇脚?
10、阅读下列评论隋朝大运河的两首诗,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教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千波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 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2)总结两位诗人开凿大运河的不同评价。你更赞同哪一观点? 为什么? (3)此河的开通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怎样简评价此河?此河 对生态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影响 ?
B
2、古诗有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西汉张 骞不畏雄关险阻,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的 正确路线是( ) 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 B.长安→河西走廊→安息→今新疆境内→大秦 C.洛阳→安息→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大秦 D.洛阳→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


余杭
南 河
钱塘江
大运河由北向南依 次流经哪些省市?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东 河南 江苏 浙江
你能归纳吗?
一、 一个中心 二、 两个端点 三、 三百万劳力 四、 四段运河(从北到南) 五、 五大水系(从北到南) 六、 六年时间:公元605-611年 七
流经七个省级行政单位
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
敦煌
罗马——西域——河西走廊—敦煌——长安
丝路思索:你认为丝绸之路上哪座城市最重要?
敦煌是中原通往西域交通要道的“咽喉之地”, 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它控制着东来西往的商旅, 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
敦 煌
鸣 沙 山

玉 门 关

西 方
丝绸、瓷器、漆器、铁器、冶铁 技术、蚕种和养蚕技术------
东 方
友谊之路
马匹、皮毛、瓜果蔬菜、香料、 药材、珠宝、音乐、舞蹈、宗教----作

沟通欧亚大陆,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 道;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古老的丝绸之路衰落了!
①自然条件的变化 ②海上丝路的兴起 ③中国历朝历代政治格局变化 ④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奥斯曼土耳其 帝国的兴起
现 代 丝 绸 之 路 古 代 丝 绸 之 路
“丝绸之路”最早出现在德国历史学家 李希霍芬的《中国》一书,经过赫尔曼所 著的《中国和叙利亚的古代丝路》而得以 确立。如今,这一美好的名称已极为普遍 地用于形象地表述古代亚欧大陆上的东西 交通干线。 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 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因 为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 故此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2、你认为哪位诗人的评价最恰当?为什么? 隋炀帝连通京杭大运河,对繁荣经济是有利的。 如果他的目的不是为了坐上龙舟到扬州去玩, 那他的功绩就足以和治水的夏禹媲美 。
1、隋朝亡于腐朽。
隋朝亡于暴政,并非亡于运河本身。
2、材料二指出了大运河在南北交通中的 作用,肯定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绩, 也指出了巡游江都的腐化。看问题比较 全面,评论比较中肯。
感受丝路
认识丝路: 1、丝绸之路何时开辟?由谁开辟?你知道丝路 上还有哪些主要人物吗? 2、为什么叫丝绸之路? 3、丝绸之路从哪里开始?经过哪些地方,到达 哪里? 4、丝绸之路只运丝绸吗?如果不是请具体说明。拓了丝路。 玄奘、马可波罗 等。
我国主要河流的走向是自西向东, 从南到北的交通很不便利。陆路交通 存在很大缺点:速度慢、运量少、运 费高。所以要开凿沟通南北的水路。 目的: A、改善南北交通; B、加强对南方的统治;
C、隋炀帝为了巡游江南。
京杭大运河有什么作用?
1、具有重要的航运、水利价值,促进了南 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解决了南北的交 通;2、加强了政治统治;3、促进了沿线的 城镇迅速繁华起来。
透 视 现 实:
在今天,京杭大运河的 发展存在什么问题?我们可 以发挥它的哪些作用?
1、运输 4、养殖 2、水利 3、生态 5、文化、旅游休闲
……
丝绸之路与大运河
丝绸之路 中国与西方各国 的交流
大运河 中国南北经济文 化交流
4、但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以及开凿运
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阅读下列评论隋朝大运河的两首诗,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胡曾诗云:千里长江一旦开,亡隋波浪 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材料二 皮日休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 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1、两则材料的作者的观点有何共同之处?你对 此有何看法?
亚欧大陆桥
涿 郡
京杭大运河开凿于什么 朝代?哪个皇帝时期?
1.大运河的中心在什么 地方? 2.南北端点各是什么?分 别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洛阳
3.大运河由哪四段组成? 4.大运河沟通了哪五大 水系? 5.大运河由北向南依次 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单位?
余杭
涿 郡 永 海河


黄 河
全长1794公里
通 济 渠 淮 河 邗 沟 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