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7月冰雹连阴雨灾害评估报告

合集下载

38年来潍坊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38年来潍坊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38年来潍坊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及其时空分布特征作者:王晓立王恬茹徐风霞鲁丹徐太安张芹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17年第02期摘要:基于1978-2015年潍坊市主要气象灾害的受灾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及粮食产量等统计数据,利用气候倾向率、EOF正交经验函数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潍坊市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干旱、冰雹、暴雨洪涝、大风灾害为潍坊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占全部气象灾害的73.5%,各类灾害比重的年际变化较大。

受灾面积与粮食产量呈明显负相关关系。

从变化趋势看,干旱、冰雹、大风的受灾面积呈下降趋势,暴雨洪涝变化趋势不明显。

从空间分布看,潍坊西部与南部为农业气象灾害的重灾区。

四种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不统一,干旱多发生在西部,其次是东北部;冰雹多发生在西部与南部;洪涝灾害多发生在南部;风灾多发生在北部。

关键词:气象灾害;农业;影响;时空分布;特征中图分类号:S4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7)02-0136-06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地势南高北低,西部与南部为山地丘陵,东部为平原,北临渤海湾。

四季均有不同气象灾害发生,春季干燥大风,春夏之交冰雹多发,夏季降水集中,洪涝灾害较多,秋季易出现干旱、霜冻、连阴雨,冬季易出现风雪灾害。

农业气象灾害一般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导致农业显著减产的不利天气或气候条件的总称,它是影响作物稳产、高产最主要的自然因素,与农业经济效益紧密相连[1,2]。

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不同地区的气象灾害进行了深入研究,房世波[3]、卢丽萍[4]等分析了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变化趋势和分布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王静[5]、孙霞[6]、邵末兰[7]、解明恩[8]、朱保美[9]等分别对山东、河北、湖北、云南、山东德州等地区的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本文利用1978-2015年资料分析潍坊市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对更精确地指导当地农业生产及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冰雹的调查报告

冰雹的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崆峒区遭受暴雨冰雹灾害的调研报告我区近期遭受暴雨冰雹灾害情况调研报告中共崆峒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2011年8月)入夏以来,我区暴雨冰雹灾害频发,尤其是7月中旬以来,就发生了5次较为严重的冰雹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按照区上分管领导的指示,为了全面翔实地掌握各乡镇灾情、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和对全区防灾减灾工作的意见建议以及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情况,我办深入受灾乡镇、村社进行了调研,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一、灾害造成的损失和采取的应对措施今年7月15日、16日、18日、19日和26日,我区连续发生五次较为严重的暴雨冰雹灾情,造成四十里铺镇、崆峒镇、草峰镇、索罗乡、香莲乡、大秦乡、安国乡7个乡镇23个村127个社6132户26132人受灾,降雹最长时间长达15分钟(7月19日草峰镇),雹粒最大直径达到30毫米,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22231亩,成灾面积14144亩,其中:玉米受灾13022亩,成灾8851亩;胡麻受灾3276亩,成灾2206亩;洋芋豆类受灾4276亩,成灾2081亩;荞麦受灾1677亩,成灾1006亩;损坏拱棚140座、日光温室4座,直接经济损失978.45万元。

灾害发生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专题研究抗灾救灾工作,采取了有力的应对措施。

一是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领区委农办、区民政局、农牧局负责同志第一时间深入受灾乡镇,与乡村干部一起查看灾情,做好群众安抚工作,同时对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薄弱地段进行拉网式排查整治。

二是认真做好灾情的统计、核实工作。

组织区乡村干部深入现场和农户,认真调查核实受灾情况,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全面摸清受灾损失情况,迅速形成报告,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三是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

对受灾的农作物加强田间管理,抓好扶苗和补种,对受灾较重和绝收的地块,及时进行了清理,能补种的补种,不能补种的进行翻耕沤肥,努力降低灾害损失。

冰雹受灾情况汇报

冰雹受灾情况汇报

冰雹受灾情况汇报近期,我市遭遇了一场罕见的冰雹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经过初步调查,现将冰雹受灾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受灾范围。

此次冰雹灾害主要集中在我市南部地区,包括XX县、XX镇等地。

受灾范围广泛,农田、果园、居民房屋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冰雹大小。

冰雹的大小不一,最大的冰雹直径超过3厘米,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冰雹的砸击力非常大,给受灾地区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三、农作物受灾情况。

此次冰雹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较为严重,大片农田遭受冰雹的袭击,玉米、小麦、蔬菜等作物受损严重,部分果园的果实遭受冰雹的摧残,导致大量果实腐烂,无法收获。

四、房屋及设施受损情况。

冰雹灾害还导致部分农户的房屋受损,房顶瓦片被冰雹砸碎,玻璃窗被砸破,农户的生活设施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给受灾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五、受灾群众情况。

受灾群众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部分农户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农作物和果品的种植和销售,此次冰雹灾害导致了他们的经济来源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生活陷入了困境。

六、救援和恢复工作。

市政府高度重视此次冰雹灾害,迅速组织了相关部门和救援力量,对受灾地区展开了救援和恢复工作。

目前,救援力量已经进入受灾地区,对受灾群众进行了紧急救援和物资支持,恢复农田和果园的工作也已经展开。

七、未来工作展望。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受灾地区的救援和恢复工作力度,帮助受灾群众尽快度过难关。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冰雹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损失。

以上为我市冰雹受灾情况的汇报,希望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让受灾群众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住宅小区地灾评估

住宅小区地灾评估

.*********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有限公司二O一一年十月********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项目委托单位:报告编写单位:项目负责:野外调查:编写人:总工程师:总经理:报告提交单位:报告提交时间:目录0 前言 (1)0.1 任务由来 (1)0.2 目的任务 (1)0.3评估依据 (2)0.4技术路线与工作方法 (2)0.5前人研究程度及参考文献 (4)0.6完成工作量 (5)0.7评估质量综述 (6)1建设工程概况 (7)1.1地理位置及交通 (7)1.2工程概况 (7)2.地质环境条件 (8)2.1 气象水文 (8)2.2 地形地貌 (10)2.3 地层岩性 (10)2.4 地质构造与地震 (11)2.5 水文地质条件 (12)2.6 工程地质条件 (13)2.7 人类工程活动 (13)3评估范围及评估级别的确定 (14)3.1评估级别 (14)3.2评估区范围 (14)4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15)4.2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15)5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16)6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17)6.1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和量化指标的确定 (17)6.2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17)6.3场地适宜性评价 (18)7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 (19)8 结论与建议 (19)8.1 结论 (19)8.2 建议 (20)附图1、************住宅楼环境地质图 1:2002、************住宅楼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图 1:2000 前言0.1 任务由来************住宅楼位于镇安县绣屏路东端,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文)的通知,需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受********的委托,********有限公司承担了************住宅楼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长春市双阳区主要气象灾害分布特征

长春市双阳区主要气象灾害分布特征

长春市双阳区主要气象灾害分布特征作者:鲁向东来源:《农业与技术》2018年第05期摘要:影响双阳区的主要气象灾害包括:暴雨洪涝、干旱、大风、雷暴、冰雹等。

利用1959—2015年气象资料,统计主要灾害性天气事件的时间变化特征,总结发生规律,对各气象灾害的强度进行综合评价。

根据气象灾害影响程度及形成机理,并结合双阳区孕灾环境,分析气象灾害危险性等级的分布特征,为趋利避害,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关键词:自然灾害;分布;特征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5320611 暴雨洪涝洪涝灾害一般是由长时间降水过多、区域性暴雨或局地性的短历时强降水引起,暴雨可引起次生灾害、冲回农田、农业水利设施等;涝害是因农田积水过多、雨水过多地域集中,长时期的连阴雨天气使土壤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作物根系缺氧而成灾。

暴雨洪涝灾害是双阳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灾害之一,因而对其发生特征的分布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暴雨天气是造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因素,影响双阳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有华北气旋、江淮气旋、蒙古气旋以及东北冷涡天气。

暴雨的月分布特征:双阳区暴雨天气过程主要集中于6—9月,详见表1,其中7月居多,占56%,8月次之,占35%,有4次暴雨发生于6月,占7.2%,9月最少(仅发生1次),占1.8%,而7、8月也是双阳区历年的主汛期。

暴雨的年分布特征:1959—2015年双阳区暴雨发生次数存在以下特征:暴雨发生次数存在年际特征规律,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暴雨较多,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10a间为少发期。

1994年和2010年暴雨年发生次数最多各发生4次,最少为1a 1次或1a内无暴雨发生;暴雨发生次数有增多趋势;暴雨发生次数有周期性的轮回,双阳区中东部海拔相对较低,且河网密集,暴雨极易引发洪涝,为暴雨洪涝高发区。

山河街道的柳树水库下游,双阳河与饮马河交汇处新安村西顺、跃进、马场、徐家、裴家、东营等村组为暴雨洪涝灾害多发的高危险区,南部和西部地区海拔相对较高地势起伏明显,多山和丘陵植被较好,为暴雨洪涝灾害次低和低危险区。

我国气象灾害

我国气象灾害

我国地域广大,地势复杂,季风气候明显,是世界上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

影响我国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热带气旋、冷害、冻害、寒害、暴雪、沙尘暴、大雾、冰雹、雷暴、龙卷、大风、热浪、干热风、连阴雨等。

每年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整个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左右。

而与气象条件有关的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崩塌、沙漠化、地面沉降、森林和草原火灾及农、林、草原病虫害等生态环境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更是无法统计。

我国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是: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群发性强,连锁反应显著,灾情严重等。

暴雨洪涝1。

概述洪涝通常是它指由于江河洪水泛滥淹没农田和城乡或因长期降雨等产生积水或径流淹没低洼土地,造成农业或其他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河流众多,季风气候十分显著。

由于降水在季节上的分布极不均匀,全年降水大多集中在夏半年,降水年际变化又十分明显,因而洪涝灾害甚为频繁,是影响我国国计民生的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

据1950~1999年资料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洪涝灾面积为942。

4万公顷,严重洪涝年份农田受灾面积可达1300万公顷以上。

例如,1954年是建国以来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年,这一年全国洪涝受灾面积达1600万公顷;其中长江流域就有317万公顷;耕地被淹,3.3万人死亡。

根据洪涝的表现形式及危害的不同,可分为洪灾、涝灾。

湿害。

其中:洪灾是指因江河洪水泛滥,淹没农田和城乡,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

依照江河洪水成因的不同,又有暴雨洪水、融雪(冰川)洪水、冰凌洪水、风暴潮洪水等,其中又以暴雨洪水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

涝灾是指因长时间大雨或暴雨产生的积水或径流淹没低洼土地所造成的灾害。

湿害是指因长期阴雨(降水强度不一定很大),地下水位升高及洪、涝灾过后排水不良或早春积雪(或表面湿冻土)迅速融化,在土壤尚未化通时水分下渗受阻等,使土壤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引起的灾害。

气象灾害等级划分

气象灾害等级划分

气象灾害等级划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温、大风、冰雹、低温冷害、连阴雨、洪涝、低能见度等七种气象灾害的术语和定义及等级划分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气象灾害的等级预报和影响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X/T47-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3部分:气象能见度观测QX/T48-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4部分:天气现象观测QX/T50-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6部分:空气温度和湿度观测QX/T51-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7部分:风向和风速观测QX/T56-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7部分:日照观测3术语和定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系列标准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高温危害由于气温过高导致人类活动、动植物生长发育不能正常进行,对工农业生产等造成不利影响。

3.2持续日数指日最高气温大于等于33℃、35℃、37℃、40℃的连续天数。

3.3高温危害指数利用日最高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等气象要素,根据统计方法所获取的指标,来评价某地某时段由于高温产生的危害程度。

3.4高温危害等级描述高温危害的级别。

43.5大风灾害由于出现大风而使人员、动植物、设施等受到损害。

3.6风灾指标根据平均风速、瞬时风速等气象要素,利用统计方法获取的指标,来评价某区域、某时段遭受风灾的程度。

3.7风灾等级描述风灾的级别。

3.8冰雹灾害由于冰雹造成人员、动植物、设施等受到损害。

3.9冰雹直径冰雹最长两端连线的长度。

3.10降雹持续时间一次降雹持续的时间。

3.11冰雹灾害指数根据冰雹直径和降雹持续时间,利用统计方法获取的指标,来评价某区域、某时段遭受冰雹灾害的程度。

3.12冰雹灾害等级描述冰雹灾害的级别。

3.13低温冷害在农作物某个生育期间,环境温度低于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临界温度,使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造成生育期延迟或生理障碍而导致减产的灾害。

深圳市气象局2008年1月气象监测公报

深圳市气象局2008年1月气象监测公报

内部材料气候生态监测月报2015年8月杭州市富阳区气象局【2015年第8期】2015年8月5日一、主要气候特点图一 2015年7月基本天气要素逐日分布图2015年7月平均气温特低,雨量特多,日照特少。

气温上旬特低、中旬明显偏低、下旬正常,月内高温天数明显偏少,高温强度偏弱;雨量上旬和中旬特多、下旬略偏少,月内出现了3天暴雨,7月4~13日连续10天阴雨;日照上旬特少、中旬明显偏少、下旬正常(如图一)。

7月14日出梅,比常年平均晚了9天;梅雨天数39天,比常年平均多17天;梅雨量特多,达524.7mm,比常年平均多了1倍。

7月26日起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进入盛夏高温期。

二、主要气象要素监测图二 2015年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气温:2015年7月平均气温为26.5℃,比常年同期低2.3℃,比去年同期低1.8℃,为富阳本站有记录以来同期第2低。

其中上旬平均气温为22.1℃,比常年同期低5.7℃,比去年同期低4.7℃,为富阳本站有记录以来同期最低;中旬平均气温为27.5℃,比常年同期低1.7℃,比去年同期低0.8℃;下旬平均气温为29.6℃,比常年同期高0.1℃,比去年同期高0.1℃。

月极端最高气温37.3℃,出现在28日、29日;月极端最低气温17.1℃,出现在7日,为富阳本站有记录以来同期第2低。

月内≥35.0℃的高温天数为5天,比常年平均少10.2天;月内≥37.0℃的高温有2天。

图三 2015年7月最高气温分布图图四 2015年7月最低气温分布图从空间分布情况来看,平均气温的低值中心出现在安顶山,为23℃,高值中心出现在大源,为27.2℃;最高气温的低值中心出现在万市青岭头,为33.3℃,高值中心出现在春江,为40.5℃;最低气温的低值中心出现在安顶山,为13.0℃,高值中心出现在大源,为18.3℃。

图五 2015年7月累计降水分布图2、降水:2015年7月降水量为402.8毫米,比常年同期多217.6毫米,多117.5%;比去年同期多191.2毫米,多90.4%,为富阳本站有记录以来同期第3多。

莱阳近39年气象灾害分析

莱阳近39年气象灾害分析

莱阳近39年气象灾害分析作者:李永华周彦玲梁骋来源:《农业灾害研究》2020年第09期关键词莱阳市;气象灾害;灾害评估;防御气象灾害是指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并造成危害和经济损失的各类天气和气候事件的总称,是自然灾害中最为频繁且又严重的灾害。

1资料与方法1.1地理环境及气候特点莱阳市位于山东省东部,胶东半岛中部,临黄海丁字港;地理坐标为120°31’~120°59’12”E,北纬36°34’10”~37°9’52”N:地处北温带东亚季风区,属大陆季风型半湿润型气候,具有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风多易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暖夜凉、冬季寒冷干燥等特点。

全年平均降水量655.6mm,年平均气温11.6℃,年平均相对湿度73%,年平均日照时数2609.5 h,年平均风速2.8m/s,全市平均无霜期173d。

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干旱、大风、冰雹等。

1.2资料来源和方法选用莱阳市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2019年月报表中记载的重大灾害性、关键性天气、持续时间长的不利天气影响数据资料。

资料来源于当地民政局、市政府、抗旱指挥部、农气观测资料。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统计。

2结果与分析2.1气象灾害年际变化分析除1986年无灾害出现外,其余年份均出现气象灾害,其中1982年出现灾害最多,21世纪头10年出现次数最多,其次是20世纪80年代(图1)。

2.2气象灾害月变化分析39年气象灾害主要出现在7—9月,占47.5%,8月份出现最多,占19.7%;其次是4月和9月,各占11.4%;11月最少,仅占1.5%(图2)。

2.3各种灾害发生频次分析风灾出现频次最多,占36.4%,其次是干旱22.7%,洪涝17.0%,冰雹15.9%,连阴雨5.7%,低温冻害4.5%,霜冻2.3%。

2.4莱阳近20年气象灾害评估分析因年代物价差异较大,仅对2000-2019年20年气象灾害进行评估。

按照最新气象灾害评估分级处置标准,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大小,分为4个等级。

张家界冰雹大风灾害性天气特征与个例分析(陈孟琼)

张家界冰雹大风灾害性天气特征与个例分析(陈孟琼)

张家界冰雹大风灾害性天气特征与个例分析陈孟琼1王林1朱晓翔1张瑞 1 刘剑桥 2(1.张家界市气象局,427000; 2.湘西州永顺县气象局,416700)[摘要] 研究灾害性天气的形成机理和变化规律,已成为气象部门进行气象灾害预测预报和防灾减灾的基础。

本文对张家界冰雹大风灾害性天气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针对典型个例进行了天气学分析和物理量场诊断分析。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张家界冰雹特征,50年代始冰雹次数明显增加,并且出现递增趋势。

最早出现于1月,3月突然增多,4、5、6月为一年中出现冰雹最多时期,7、8月明显减少,9月以后基本上不再出现。

春季为最多,占总次数的53%,夏季次之,占总次数的42%。

降雹出现时间,以下午为最多,占总次数的60.5%,主要集中在15-18时;其次在夜间较多,主要集中在00-04时,占总次数的35.5%。

张家界大风的特征,以桑植历年平均4.0d为最多,永定历年平均3.3d为次多,慈利历年平均2.6d为最少。

大风以7、8两月的热雷雨大风为最多,4月的寒潮大风次之。

热雷雨大风的路径同冰雹路径是一致的。

2011年7月28日张家界出现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通过从大气环流背景,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以及强对流天气发生前后的水汽条件、不稳定能量条件、抬升条件和多普勒雷达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欧亚中高纬为两脊一槽形势,西北地区东部高原上短波槽快速东移下滑,副高北侧偏西暖湿气流与北支槽携带的冷空气在湘西北交绥,为强对流的发生提供潜在不稳定条件;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地面温度梯度大值区等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和高空探空资料的分析是预报强对流天气发生区域的关键,强对流发生区域位于CAPE值梯度大值区附近;水汽和不稳定能量条件是发生对流性天气的内因,而抬升条件则是外因。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多普勒雷达资料的监测分析是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的主要技术手段。

[关键词] 张家界冰雹大风统计分析诊断分析引言张家界市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受地形复杂、海拔、植被等因素的影响,另加季风作用,气候复杂多变,干旱、洪涝、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并具有梯带气候明显、小气候多样的特点。

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第一章、评估说明一、评估目的本风险评估报告评估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找出公路桥梁施工危险源,完善工程安全事故预案预控预警体系,强化施工安全监控手段,有效控制施工安全风险,减少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保障公路桥梁建设的安全。

为加强桥梁工程的安全管理,尽早辨识潜在风险,优化工程建设方案,完善风险控制措施,提高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安全性,项目部将桥涵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桥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估。

二、评估依据1、国家和交通部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办法《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351国道宣恩县椿木营至长潭河段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3、351国道宣恩县椿木营至长潭河段改建工程招投标文件三、评估范围本次风险评估报告对桥涵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进行了风险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本次风险评估大桥371米/3座进行总体风险评估。

四、评估原则本次评估按国家现行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对本项目进行评价,同时遵循下列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和行业现行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2)、采用可靠、先进适用的评价技术,确保评价质量,突出重点。

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规模本工程为351国道宣恩县椿木营至长潭河段改建工程02标段,施工桩号K48+000-K53+000,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公路等级为二级公路,路基宽度8.5米,桥梁宽度9米,主要工程项目:路基土石方,挡土墙,涵洞工程、大桥371米/3座。

全段采用设计速度为40km/h,路基宽度8.5m,桥梁宽度9m,双向两车道建设。

合同工期:2017年9月15日开工(具体开工时间以总监理工程师下达的开工令日期为准),在2019年3月9日前全线竣工,施工总工期为18个月。

2015年7月23日武汉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015年7月23日武汉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Open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 自然科学, 2021, 9(3), 358-367Published Online May 2021 in Hans. /journal/ojnshttps:///10.12677/ojns.2021.930402015年7月23日武汉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徐文昊1,李裕赫2,王珂11民航湖北空管分局,湖北武汉2民航黑龙江空管分局,黑龙江哈尔滨收稿日期:2021年4月16日;录用日期:2021年5月24日;发布日期:2021年5月31日摘要2015年7月22日~24日湖北省出现了大范围强降水天气,其中在7月23日武汉出现了极端暴雨天气。

本文利用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阐述了此次暴雨天气的实况,分析了此次暴雨天气的环流背景,并且从中尺度角度详细分析了此次过程大气中的水汽条件、不稳定条件,得到以下结论:此次暴雨过程降水强度大,范围广,时间空间分布很不均匀;从环流系统、影响系统和物理量方面分析得出:此次暴雨过程是由于副高减弱南退和低槽东移使得中低层切变南压,在低空切变线、西南低空急流、地面锋面的影响下,充足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造成的中尺度对流性降水;在卫星云图上,对流云团发展明显,是此次降水的直接制造者。

关键词暴雨,中尺度分析,物理量诊断分析,数值预报检验Analysis of a Heavy Rain Weather Process in Wuhan in July 23, 2015Wenhao Xu1, Yuhe Li2, Ke Wang11Hubei Sub-Bureau of Middle South Air Traffic Management Bureau, CAAC, Wuhan Hubei2Northeast Regional Air Traffic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Civil Aviation Heilongjiang Branch, Harbin HeilongjiangReceived: Apr. 16th, 2021; accepted: May 24th, 2021; published: May 31st, 2021AbstractThere was a large range of heavy precipitation weather in Hubei from July 22nd, 2015 to July 24th, and in July 23rd an extremely heavy rain happened in Wuha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ocess of徐文昊等the heavy rain weather, analyzes the scale circulation background of the rainstorm and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atmospheric water vapor condition and instability condition in detail using the ob-servations of upper air and surface, then obtain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his precipitation was of high intensity, large scale and very uneven time and space distribution; the southward move of middle and low level shear line was caused by the southward recession and weaken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and low trough east movement, which led to this precipitation. The low level shear line, the southwest low level jet and the ground frontal cyclone are the main system producing this rainstorm, and the rainstorm process is the convective precipitation produced by mesoscale sys-tem. Adequate water vapor and unstable energy and suitable lifting conditions resulted in the oc-currence of the heavy rain, the sounding conditions and unstable energy of this precipitation are adequate; the accumulation of cloud cover over Wuhan before this precipitation was very obvious, which was the direct producer of this precipitation.KeywordsRainstorm, Mesoscale Analysis, Diagnosis and Analysis of Physical Quantity, Numerical Prediction Test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而暴雨和对流天气是引起气象灾害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这些气象灾害经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2][3]。

绛县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及预防措施

绛县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及预防措施

·33·绛县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受季风影响,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风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晴朗,冬季严寒少雪。

年平均气温12.2℃。

最冷月平均气温-3.0℃(1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4.8℃(7月份)。

极端最高气温 39.4℃(2005年6月23日),极端最低气温-20.5 ℃(1998年1月19日)。

年平均降水量为579.6毫米,日最大降水量为104.3毫米(2011年7月3日),年降水量多集中在4~10月降水量511.4毫米,占全年降水量88%。

无霜期平均为219天,一般初霜期出现在10月下旬,终霜期出现在3月下旬。

绛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

主要种植小麦、山楂、樱桃、玉米、小杂粮、棉花、药材等农作物,其中山楂和樱桃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两大支柱产业。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的下,暴雨、冰雹、干旱等各种极端天气发生越来越频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气象灾害对工农业生产、城市交通、人民生命财产等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

因此,对绛县主要气象灾害进行分析,研究科学有效的防御措施,对于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推动绛县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 绛县主要气象灾害分析根据1973-2018年气象记录和1949-2018年绛县气象灾害普查资料,综合分析了绛县影响较大的108次气象灾害,其中暴雨洪涝(含连阴雨)占42.2%,冰雹占22.2%,干旱占19.5%,低温冻害占11.1%,其他气象灾害占5%。

因此对绛县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主要为暴雨洪涝、冰雹、干旱、低温冻害。

1.1暴雨洪涝绛县暴雨洪涝天气通常发生在5-9月,最高频率出现在每年的7-8月份,连阴雨春季多发生在4月下旬,夏季多发生在6月下旬和8月上旬,秋季9月到10月上旬出现频率最高。

局地性暴雨或短时强降水具备季节性强、危害性大的特点。

如2007年7月28日至30日,绛县出现暴雨天气,测站降雨量85.6毫米,乡镇最大降雨量191.3毫米。

自然灾害农业损失评估标准

自然灾害农业损失评估标准

自然灾害农业损失评估标准一、编制目的为全面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救灾工作指导思想,深入我省推进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标准化,准确统计核定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科学开展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救助工作,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原民政行业标准(MZ"044~2013)和中国农业科学技术相关文献,制定本标准。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X地区主要农作物受灾程度的主要判定依据。

适用于XX省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开展现场调查和统计时对主要农作物受灾程度的判定。

对于本文中未涉及的农作物受灾程度的判定,请参照文中同类作物的灾害等级判定标准执行。

三、主要农作物受灾程度划分主要农作物受灾程度划分为受灾、成灾、绝收三个等级。

四、主要作物的灾害等级指标(一)粮食作物1、玉米生育期灾害程度减产程度倒伏比例形态特征或环境要素指标拔节期受灾11%~30%80%SIoo%倒伏,因大风导致玉米茎秆向地面倾斜,倾斜株茎秆与地面夹角3()度以下成灾31%~80%同上绝收80%以上同上(1)作物名称:玉米灾害种类:风氧、台风、洪涝作物状态:倒伏抽雄至吐丝受灾11%~30%40%~6()%同上成灾绝收31%~8O%80%以上61%S1o0%同上同上受灾11%^30%40%60%同上乳熟期成灾31%~80%61%S1OO%同上绝收80%以上受灾11%~30%腊熟期成灾31%~80%绝收80%以上倒伏:大风、农田沥涝可导致玉米茎杆向地面倾斜,倾斜角度越大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影响越大,抽雄至乳熟期倒伏对产量影响较大。

倒伏比例:倒伏玉米株数占田块玉米总株数比例(%)。

产量:单位面积上玉米籽粒的重量,一般以“千克/亩”表示。

拔节期:田块60%以上玉米植株基部开始伸长,节间长度达1厘米的日期。

抽雄期:田块60%以上玉米植株雄X尖露出顶叶3~5厘米的日期。

吐丝期:田块60%以上玉米植株花丝露出苞叶的日期。

乳熟期:田块60%以上玉米植株籽粒胚乳呈乳状。

腊熟期:田块60%以上玉米植株籽粒胚乳呈蜡质状。

2015年夏季(6—8月)山东天气评述-论文

2015年夏季(6—8月)山东天气评述-论文

高温 天 气 ,1 3站 最 高气 温 大 于 3 7 ℃ ,莘 县气 温
最高 ( 3 8 . 6 ℃) 。
槽 分 裂 东 移 影 响 山东 ,引 导弱 冷 天气 。
月 内主 要 有 5次 降水 过 程 ( 7 — 8日、1 0 —1 2 日凌晨 、 1 8 —2 0日、2 3 —2 6日、2 8 —3 0日) 、2
的高 压脊 ,山东 主 要 受脊 前 弱 西 北气 流 控 制 ,多
雷 阵 雨 天气 。西 北 太 平洋 副 热 带 高压 ( 以下 简称 “ 副 高” )面 积 较 常年 同期 偏 大 , 西伸 脊 点 偏 西 , 强 度 较 常 年 偏 强 。距 平 图上 ( 图略 ) ,西 欧 、 西
6 — 7日,受 东 高西 低形 势 影 响 ,渤 海 海 峡 、
黄 海 北 部 和 中部 南 风 转 北 风 6 ~7级阵风 8 ~9 级 ;9 —1 1日,受 地面 低 压 影 响 ,渤 海和 渤 海 海 峡 出现 7级 阵风 8 ~ 9级 的 南大 风 。 受 暖脊 影 响 ,6日,除 鲁 西北 东 部和 半 岛沿 海 地 区 外均 出现 3 5 ℃ 以上 高温 , 其 中鲁 西 北 、鲁 西南 和 鲁 中 的部 分 地 区最 高 气温 大 于 3 7  ̄ C, 昌 邑 气温最高 ( 3 9 . 0 ℃) ;9日,鲁 西 北 、鲁 西 南和 鲁 中北 部 地 区 出现 3 5 ℃ 以上 的 高温 天 气 ,7站最 高 气温大于 3 7 ℃ ,临淄气 温 最 高 ( 3 8 . 4 ℃) ;1 2日, 鲁 西北 的西 部 、 鲁 中和 鲁 南 地 区 出现 3 5 ℃ 以上 的
年 偏 南 , 西伸 脊 点 偏 西 。距 平 场 上 ( 图略 ) ,极 区 中心 至 欧 洲 中东大 部 、中西 伯 利亚 南 部经 鄂 霍

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第一章、评估说明一、评估目的本风险评估报告评估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找出公路桥梁施工危险源,完善工程安全事故预案预控预警体系,强化施工安全监控手段,有效控制施工安全风险,减少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保障公路桥梁建设的安全;为加强桥梁工程的安全管理,尽早辨识潜在风险,优化工程建设方案,完善风险控制措施,提高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安全性,项目部将桥涵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桥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估;二、评估依据1、国家和交通部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办法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351国道宣恩县椿木营至长潭河段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3、351国道宣恩县椿木营至长潭河段改建工程招投标文件三、评估范围本次风险评估报告对桥涵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进行了风险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本次风险评估大桥371米/3座进行总体风险评估;四、评估原则本次评估按国家现行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对本项目进行评价,同时遵循下列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和行业现行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与公正性;2、采用可靠、先进适用的评价技术,确保评价质量,突出重点;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规模本工程为351国道宣恩县椿木营至长潭河段改建工程02标段,施工桩号K48+000-K53+000,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公路等级为二级公路,路基宽度米,桥梁宽度9米,主要工程项目:路基土石方,挡土墙,涵洞工程、大桥371米/3座;全段采用设计速度为40km/h,路基宽度,桥梁宽度9m,双向两车道建设;合同工期:2017年9月15日开工具体开工时间以总监理工程师下达的开工令日期为准,在2019年3月9日前全线竣工,施工总工期为18个月;本项目总合同工作量元清单100章-700章合计;路基:清理现场6080m2, 砍树挖根1848棵, 挖土石方,利用土石方, 台背回填开山石渣,浆砌片石, C20混凝土;桥涵:大桥371米/3座,涵洞18道;二、地形地貌宣恩县地处湖北省西南边陲,隶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恩施州南部,属云贵高原延伸部分,地处武夷山和齐跃山的交接部位,县境东南部、中部和西北边缘,横旦着几条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大山岭,形成许多台地、岗地、小型盆地、平坝、横状坡地和山谷、峡等地貌;武陵山脉横亘延伸,形成西北边界第一大主峰一羊头山,海拔米;支脉沿东北,经恩施市石灰窖延伸到本县的长坪、椿木营、形成椿木营高原,构成全线制高点;余脉沿湘鄂边界的八大公山,经一天门、鸡公岭、万岭山、东门关、自西向东凸起,将境内分成南北两部;全县最高点火烧堡海拔2014米,最低点贡水与清江汇合处海拔356米;境内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占全县总面积的%,海拔800-1200米的二高山占%,800米以下低山占%;项目区地处鄂西中低山区,地形南北狭长,贯通线途径地段地势变化很大;路线走廊带山峦叠嶂,绵延起伏,沟壑纵横;总体看,该段路线段内地形标高1723M左右,属构造剥蚀溶蚀中山地貌区,区内植被发育,覆盖率较高;三、气象特征宣恩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随海拔高程的变化,呈明显的垂直差异海拔 800 米以下的低山带,四季分明,冬暖夏热,雨热同步,光温互补,年均气温℃,历年平均气温℃,最冷月 1 月平均气温℃,最热月7 月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无霜期 294 天,年降水量毫米,年日照时数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为 25%;1 月为历年平均日照最少月,为小时;8 月为历年平均日照最多月,为小时;海拔 800~1200 米的二高山地带,春暖迟,秋凉早,雾多日寡,湿润多雨,伏秋多旱;海拔 1200 米以上的高山地带,气候冷凉,冬漫长夏短暂,春秋几相连,热量少,降水丰富;宣恩境内沟壑纵横,高差悬殊海拔高度 356~2014 米,小气候明显,大范围和局地性气象灾害并存,尤以暴雨、低温连阴雨雪、干旱、大风、冰雹、雷电为甚;暴雨洪水,集中在汛期的 5~9 月,平均每年次;低温连阴雨雪,不分季节几乎每年都有发生;与雷暴相伴的局地雷雨大风每年反复出现,防不胜防,累计造成的损失不亚于暴雨洪水;冰雹在春、夏、秋三季易发生;高温干旱以盛夏至初秋的影响为突出;大雾,四季皆可出现,每年平均在20 天以上,部分二高山或以上地区雾日达全年的 1/4,以辐射雾居多;主要灾害性气候有春季低温阴雨、夏季干旱与洪灾、冰雹及大风、秋季连阴雨、冬季低温冻害等;恩施地区为湖北省地质灾害多发、灾害损失严重的地区之一,塌、泥石流及洪灾多发的重要诱因;四、水文地质测区地处鄂西山区,地表沟谷发育,含水介质类型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各地层赋水性差大,水量时空分布不均;本路段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和水动力特征的不同,将区内地下水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及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其含水特征如下:1第四系孔隙水由于区内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分布面积有限,分布不连续,厚度不大且变化较大,故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量很有限,主要分布于沟谷两岸阶地、宽缓的冲洪积物中,补给条件较好,水量丰富;次为山麓坡脚及冲沟地带,水量较小,受大气降水及邻近的溪流、泉等补给,水量季节性变化明显;2基岩裂隙水该类型地下水分布于志留—泥盆系的砂岩、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和页岩节理裂隙中,地下水较为贫乏,尤其是志留系的砂页岩路段为区域上的相对隔水层,且大部分地段地势较高,切割强烈,径流条件好,富水性差,基本没有地下水问题;泥盆系砂岩地层裂隙相对较发育,受河流水源补给时地下水量较大;该类地下水对公路影响轻微;3二叠岩溶管道水、岩溶裂隙水:该类地下水分布在茅口组碳酸盐岩的分布地段,底部的落水洞、溶蚀洼地、溶蚀裂隙将大气降水导入地下,形成管道水、裂隙水;水量变化大;对线路工程有一定影响;综上所述,本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水量较丰富的区域是二叠系茅口组碳酸盐岩分布区,这些区域可能发育岩溶管道,对工程有一定影响;五、工程特点与难点本工程难点主要集中在桥梁;1喻家堡1号大桥桥址区所在地位于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小卧龙村喻家堡;桥址区附近有山间小道和简易碎石道路与村公路相连,交通条件差,通行质量差;桥址区属中山沟谷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微地貌为斜坡溶蚀性冲沟,桥梁跨冲沟而建;大桥轴线经过地段地面标高在之间,相对高差约;桥台两岸自然斜坡,局部为陡坎,坡度25-48°,坡面上植被发育,多为乔木、灌木;2喻家堡2号大桥桥址区所在地位于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小卧龙村喻家堡;桥址区附近与通村公路相连,交通条件较好,通行质量较好;桥址区属中山沟谷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微地貌为斜坡溶蚀性冲沟,桥梁跨冲沟而建;大桥轴线经过地段地面标高在之间,相对高差约;桥台两岸自然斜坡,局部为陡坎,坡度20-45°,坡面上植被发育,多为乔木、灌木;3胡家坡大桥桥址区所在地位于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小卧龙村胡家坡;桥址区附近有通村公路相连,交通条件差,通行质量差;桥址区属中山沟谷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微地貌为斜坡溶蚀性冲沟,桥梁跨冲沟而建;大桥轴线经过地段地面标高在之间,相对高差约;桥台两岸自然斜坡,局部为陡坎,坡度约20-48°,坡面上植被发育,多为乔木、灌木;第三章、总体风险评估一、风险评估过程和方法根据公路桥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结合351国道宣恩县椿木营至长潭河段改建工程02标段建设实际情况,本合同段总体风险评估程序为:1、对施工阶段的初始风险进行评价,分别确定各风险因素对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值;2、分析各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确定主要风险因素对施工安全的影响;3、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或措施;评估前,评估小组应收集整理并分析相应的工程数据,包括工程背景、施工文件、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方案,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对地形进行详细的勘察后与工程技术相关人员进行讲座,开展危险源辨识,形成重大危险源辨识表,采用公路桥隧工程施工安全评估指南中的估计方法进行评估;二、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大桥371米/3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总体评估主要考虑桥梁建设规模、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桥位特征及施工工艺成熟度六个评估指标,评估指标的分类、赋值标准可参见公路桥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中的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总体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具体见附件表1;三、总体评估1、风险赋值大桥371米/3座,判断A1=22、地质条件根据桥位工程地质纵断面图,沿线主要地层有全新统冲洪积地层、中更新统冲洪积地层和泉头组砂岩、泥岩;其中以中更新统冲洪积地层和泉头组地层分布最广泛;由于地下水层较浅,地层土基本为粉砂、粉土,存在不良地质灾害,且本地区地质基本为冻土,为特殊性岩土,影响施工安全及进度,并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评估小组认为:本桥址地域存在诸多不良的地质灾害,对桥梁施工的整体影响较大,综合以上因素,判定A2=3;3、气候环境条件宣恩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随海拔高程的变化,呈明显的垂直差异海拔 800米以下的低山带,四季分明,冬暖夏热,雨热同步,光温互补,年均气温℃,历年平均气温℃,最冷月 1 月平均气温℃,最热月7 月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无霜期 294 天,年降水量毫米,年日照时数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为 25%;1 月为历年平均日照最少月,为小时;8 月为历年平均日照最多月,为小时;海拔 800~1200 米的二高山地带,春暖迟,秋凉早,雾多日寡,湿润多雨,伏秋多旱;海拔 1200 米以上的高山地带,气候冷凉,冬漫长夏短暂,春秋几相连,热量少,降水丰富;宣恩境内沟壑纵横,高差悬殊海拔高度 356~2014 米,小气候明显,大范围和局地性气象灾害并存,尤以暴雨、低温连阴雨雪、干旱、大风、冰雹、雷电为甚;暴雨洪水,集中在汛期的 5~9 月,平均每年次;低温连阴雨雪,不分季节几乎每年都有发生;与雷暴相伴的局地雷雨大风每年反复出现,防不胜防,累计造成的损失不亚于暴雨洪水;冰雹在春、夏、秋三季易发生;高温干旱以盛夏至初秋的影响为突出;大雾,四季皆可出现,每年平均在20 天以上,部分二高山或以上地区雾日达全年的 1/4,以辐射雾居多;主要灾害性气候有春季低温阴雨、夏季干旱与洪灾、冰雹及大风、秋季连阴雨、冬季低温冻害等;恩施地区为湖北省地质灾害多发、灾害损失严重的地区之一,塌、泥石流及洪灾多发的重要诱因;评估小组认为:此区域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概率较大,气候条件不良,影响施工安全;综合以上因素,判定A3=3;4、地形地貌条件项目区地处鄂西中低山区,地形南北狭长,贯通线途径地段地势变化很大;路线走廊带山峦叠嶂,绵延起伏,沟壑纵横;总体看,该段路线段内地形标高1723M左右,属构造剥蚀溶蚀中山地貌区,区内植被发育,覆盖率较高,综合以上因素考虑,判定A4=3;5、桥位特征区内地下水量丰富,河谷切割较深,地下水位高于桥墩位置,故地下水对拟建桥墩台基础施工影响较小;评估小组认为:危险性很小;综合以上因素,判定A5=3;6、施工工艺成熟度根据地质情况,桩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进行施工,墩身为双柱式墩,T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现浇,采用满堂式支架搭设,评估小组认为:本桥未采用任何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施工工艺在国内较为常见,施工工艺成熟,判定A6=3;2、风险分级根据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代入数值得:R=A1+A2+A3+A4+A5+A6=2+3+3+3+3+3=17根据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如表2所示,在R≥14分以上,判断风险等级属于Ⅳ级,为极高危险桥梁;根据指南要求,风险等级在III级及以上的桥梁工程,应纳入专项风险评估范围;第四章、专项风险评估施工专项风险评估的对象为施工作业活动,评估流程分为施工作业程序分解、风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估测;一、施工作业分解桥梁工程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包括分部分项工程及工序单位作业划分;可参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依据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所确定的施工工艺,将公路桥梁工程按照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工序作业的层次进行分解;为方便风险评估,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作业活动一般分解到分项工程;大桥的施工作业活动分解如表3所示表3:施工作业分解二、风险源检查表4:风险源检查表三、风险辨识经过施工作业程序分解、风险检查后,通过相关人员调查、评估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方式,结合指南中附录2“公路桥梁工程主要施工作业活动与典型事故类型对照表”,分析得出风险源普查清单,如下表5所示;表5、大桥风险源普查清单四、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指采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对风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受伤害人员、致害物、事故原因等,确定主要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1、致险因子分析评估小组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对可能导致事故的致险因子进行分析,具体如下:①、人,指有关作业人员的素质,包括责任感、安全意识、技能水平等;②、机,指机械、设备等是否运行正常,是否具有本质安全性;③、料,材料本身的特性、材质规格等符合安全要求;④、法,指作业方式、工艺、方法和技术措施符合安全要求;⑤、环,指人的作业环境,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2、受伤人员类型、伤害程度分析可能受到事故伤害的人员类型分为作业人员本身、同一作业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及周围其他人员;人员伤害程度分为死亡、重伤和轻伤;3、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分析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中,不安全状态分为4大类,不安全行为分为13大类,本评估报告以人工挖孔桩施工作业为例进行风险分析;如附件表6所示;五、一般风险源风险评估表7、一般风险评估表六、重大风险源风险评估对于施工中的典型重大风险源的事故发生可能性的评估,采用指标体系法;表8、典型性重大风险源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划分表9、人员伤亡等级判定标准1死亡少于3人含失踪或重伤人数10人一下一般2死亡3-10人含失踪或重伤人数10-50人较大3死亡人数10-30人含失踪或重伤人数50-100人重大4死亡30人以上或重伤人数30人以上特大表10、经济损失等级判定标准等级经济损失标准万元后果定性描述1经济损失Z<10一般2经济损失10≤Z<50较大3经济损失50≤Z<500重大4经济损失Z>500特大人工挖孔桩施工风险评估序号评估内容分值说明1桩长6本工程均采用人工挖孔桩,且桩长均在16m以上;2地形条件3部分工作平台位于坡面处3土石条件3为粉质黏土、中风化燧石灰岩4地质条件3施工区域内地质条件不良,存在挖孔坍塌等5地下水1桥位地下水位低a)、进行人工挖孔桩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为很可能,级别为4;b)、人工挖孔桩事故严重等级:事故严重等级按较大考虑,级别为2;风险等级:对照风险等级标准,可能性为4级,严重程度为4级对应的风险等级为极高风险,因此本桥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极高风险;边坡施工、基坑施工风险评估序号评估内容分值说明1基坑深度4开挖深度2m-5m2地质条件3部分基坑需开挖石方3地下水1地下水深层分布,对施工影响不大4基坑支护1采用专业设计支护方案5作业季节1跨越雨季施工、冬季施工等不良季节施工6开挖方式1采用放坡开挖方式a、基坑施工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为很可能,级别为3级;b、基坑施工事故严重等级:事故严重等级按一般考虑,级别为1;c、风险等级:对照风险等级标准,可能性为3级,严重程度为3级对应的风险等级为高风险,因此本桥基坑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高风险;墩柱施工风险评估序号评估内容分值说明1墩柱高度4本桥墩最高本桥位区属气候不良,霜雪较多,7~9月为雨季,2气候环境条件2可能对施工有一定的影响3施工方法2施工经验丰富4临时结构设计1采用专业设计支护方案a、墩柱施工施工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为很可能,级别为3级;b、墩柱施工施工事故严重等级:事故严重等级按较大考虑,级别为2;c、风险等级:对照风险等级标准,可能性为3级,严重程度为3级对应的风险等级为极高风险,因此本桥墩柱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极高风险;架桥机安装法施工风险评估序号评估内容分值说明1行走方式1采用步式整体吊装横移动2导梁形式1采用双倒梁a)、架桥机安装法施工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为很可能,级别为3;b)、架桥机安装法施工事故严重等级:事故严重等级按较大考虑,级别为2;c)、风险等级:对照风险等级标准,可能性为3级,严重程度为3级对应的风险等级为高度风险,因此本桥架桥机安装法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高度风险;七、安全风险控制根据评估结论,导致安全施工发生的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1、人为因素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进入施工现场不正确佩戴劳保用品;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不到为;未制定有效的事故应急处理措施;无明显的安全标识标牌;未及时的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等2、技术因素技术方案未经过严格审定;技术措施不及时;施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3、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的异常;生产环境不良;我们只有从人、机、环三个方面加强施工安全的控制,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杜绝安全施工的发生;1、开工前准备a、进行安全教育,加强作业人员培训,持证上岗;b、设立安全生产控制体系,确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安全生产合同,明确安全奖罚措施;c、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编制安全生产管理手册,制订紧急事故处理对策,实行安全事故等级制度;d、配备完好合格的安保设备,配备醒目的安全标识、标牌;e、为施工作业人员购买保险;2、施工过程控制a、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加强现场的检查,及时的发现隐患并督促进行整改;b、对各种技术方案进行严格的审定;c、经常性检查各种安保设备的完好和有效性,听取一线工人对安全措施的意见,及时改进不足;d、随时了解气象、水文等资料,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采取有效措施;3、事故处理措施a、事故发生后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严格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处理;b、及时上报业主、监理等上级主管部门,做好善后处理工作;c、依据保险合同,争取理赔;d、及时的对事故的发生进行检讨和总结,加强处理和改进;表11 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汇总表表12 重大风险存在的部位及方式第五章、风险评估结论一、科学性分析本合同段对本项目大桥的评估是在安全风险交底的基础上,根据我项目部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采用指标体系法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进行的评估,并结合以往施工经验、积极采纳项目部各个部门的建议,完成了总体风险、重大风险、一般风险的安全评估;二、可行性分析本次评估是在重大风险施工前进行的评估,为施工单位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具体的控制要素,为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及现场施工控制要点提供了理论基础,技术要点鲜明,措施合理;三、合理性分析本次评估的整个评估内容涵盖所有桥梁施工过程中各分项工程、大型施工设施等危险性施工工序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四、存在的问题1、大型施工设施多,使用频率高、使用周期长,施工应加强专项安全检查,包括材质的变形、焊缝质量、疲劳损伤等方面的检查,执行使用前签证制度;2、加强作业人员的体检、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安全教育培训及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与演练工作;第六章、附表表1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总体评估指标体系表2、桥梁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标准。

自然灾害报告【可编辑版】

自然灾害报告【可编辑版】

自然灾害报告一、基本情况20xx年度年平均气温16.8 C,比常年15.8 C偏高1.0 C,是自1993年以来连续第17个偏暖年,自然灾害频发。

、年内多次连阴雨,早春出现罕见春汛。

20xx年度降水量1340.2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83.4毫米。

年内多次出现连阴雨天气,其中3月上旬出现持续强降水,引发了罕见的春汛,上旬总雨量达169.5毫米,是常年平均的7 倍多,为历年同期最多。

多次的连阴雨天气对作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根据上报的灾情与防汛指挥部了解的情况统计,2-3月连阴雨天气共造成全县9个乡镇出现不同程度的灾害。

农作物受灾面积达8.4万亩,总经济损失0.15178亿元。

、倒春寒十四年来最严重。

20xx年4月13〜16日我县出现十四年来罕见的倒春寒天气,14 日日平均气温6.5 C,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创4月日平均气温最低,而4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平均偏低1.5 C,为历年同期最低。

倒春寒对油菜、大小麦、鲜切花等作物有较大影响。

、梅雨期长,梅中有伏。

20xx 年6 月17 日入梅,7 月17 日出梅,入梅、出梅时间均偏晚,梅期31 天,梅期长,梅雨量大,分布不均。

总梅雨量353.2 毫米,比常年偏多83%,为1999年以来最多。

梅雨期间暴雨过程频繁,共出现 6 次系统性强降水过程,出现 4 个暴雨日。

从气象协理员上报的灾情来看,整个梅雨期间,我县共有7 个乡镇受灾,经济作物受灾总面积3810亩,经济损失约600万元。

梅中有伏, 6 月30 日至7 月3 日梅雨期内我县出现 4 天连续高温天气,极端最高气温达 37.6 ℃。

、高温日数、极端高温创新高。

20xx年夏天在梅雨期就已出现高温天气,全年A 35.0 C的高温日数共31天,>38.0℃的高温日数有7天,均为历年最多,极端最高气温达40.2C8月12日,打破我县建站以来最高气温极值,其中8月12〜15 日连续4天我县最高气温均接近或超过40 C, 12〜14日连续3天平均气温在34℃以上,为历史罕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5—7月冰雹连阴雨灾害评估报告
甘肃省气象局
汛期以来,我省灾害性天气多发,其中5月29—30日,定西、天水、平凉三市和甘南州部分县区出现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经济林果灾情严重;6月12日—7月6日出现的连阴雨天气过程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为近年来同期少见,陇东冬小麦出现发芽霉变现象。

7月13—17日, 甘肃省气象局联合省农牧厅组成调研组开展灾后实地调查评估。

一、灾害性天气实况
1.冰雹
2015年5-6月,全省有12站出现冰雹天气过程,累计出现16站次,较常年偏少20站次,主要出现在定西、天水、平凉和甘南4市州;造成的经济损失为近5年来次多,仅次于2013年。

图1960-2015年5-6月冰雹出现站日数
2.连阴雨
2015年6月—7月上旬,全省有51站出现连阴雨天气过程,累计出现74站次,较常年同期偏多25站次,主要出现在酒泉、定西、临夏、平凉、庆阳、陇南、天水和甘南8市州,为2007年(66站,75站次)以来最多。

图1960-2015年6月-7月上旬连阴雨出现站次数
二、实时灾情调查
1.5月30-31日冰雹灾情
庆阳市:5月30-31日,冰雹灾害造成环县小麦、玉米、胡麻、糜谷、豆类作物等农作物成灾面积为76.3公顷;镇原县,冬小麦、玉米、菜籽等农作物受灾面积为7343.5公顷。

平凉市:经调查统计,5月30日冰雹灾害对正值生长期的玉米、小麦、胡麻、洋芋及苹果等农作物造成严重损害。

冰雹灾害共造成静宁县农作物受灾面积13379公顷,成灾6710公顷,绝收1052公顷。

受灾农作物中:苹果受灾面积7355公顷,成灾3939公顷,绝收1052公顷。

灵台县,1234.67公顷(18520亩)农作物及68.66公顷(1030亩)苹果不同程度受灾,58座蔬菜
大棚设施受损。

梁原乡横渠村果树、付家沟村地膜玉米、官村村蔬菜大棚,朝那镇干涝村、盘头村地膜玉米受灾最为严重。

天水市:5月30日冰雹灾害造成大樱桃、苹果、桃等果品大面积受灾。

秦州区果品受灾面积17835亩(其中:苹果14100亩,大樱桃2325亩,桃840亩,梨570亩),成灾面积17835亩(其中:苹果14100亩,大樱桃2325亩,桃840亩,梨570亩);冬小麦,受灾面积3360亩,绝收255亩。

图庆阳市果树受灾天水市秦安县玉米受灾
2.6月12日—7月6日连阴雨灾情
平凉市:灵台县17440公顷(26.16万亩)小麦受灾。

泾川县,遭遇了小麦收获期60年不遇的重大芽变灾害,连阴雨天气使29.04万亩小麦未能及时收获,24.2%的穗粒胚芽变黑,45.8%的穗粒发芽(长度达1~25mm);已收获的小麦因不能及时晾晒脱水,发生霉变而不能食用。

农作物受灾面积19360公顷,成灾19360公顷。

庆阳市:未收割冬小麦出现发芽霉变,具体灾情待查。

三、灾后调查
1.冰雹灾害造成平凉、天水两市苹果受损严重
图1. 静宁县治平乡杨店村苹果品相差部分果树枝叶被打光
平凉市静宁县目前苹果种植面积较大,约一百万亩左右,生产过程要求严格,果品大量出口欧盟各国,经济效益良好。

但今年冰雹灾害严重,仅静宁县治平乡杨店村就有三千多亩苹果园遭受雹灾,苹果遭雹灾后品相变差,正常能卖五、六元一斤的苹果受灾后只能以几毛钱的价格处理给果醋厂,挂果也少。

大部分受灾果树树势变弱,预计近几年苹果产量及品质都会下降,而且有部分果树枝叶被打光,只能挖掉重种,农民积极性大受打击。

图2. 秦安县冬小麦遭受冰雹灾害图3. 秦州区藉口镇王家山苹果发育畸形
天水市遭遇冰雹灾害后,玉米苗被打伤,苹果叶、幼果及果袋被冰雹打落,蔬菜大棚膜被打破,蔬菜损毁。

在秦州区藉口镇王家山的苹果园我们看到,大量苹果遭受雹灾后发育畸形,预计将无法上市销售。

2.连阴雨造成天水市油菜减产,庆阳、平凉冬小麦发芽霉变
图4.天水市秦州中梁山冬小麦受影响不大图5. 中梁山连阴雨造成油菜减产
天水市因持续阴雨天气造成高海拔区油菜受灾,预计减产一半以上;冬小麦由于前期气象条件好,虽有影响但收成仍较好。

图6. 庆阳市西峰区彭原乡下庄村冬小麦穗变黑及发芽
庆阳市由于持续阴雨造成全市未收割冬小麦麦穗变黑霉变,宁县、镇原、西峰的沟边地、山台地等成熟早的地块及已倒伏的冬小麦出现发芽霉变,宁县良平的冬小麦长芽超过5厘米,造成
今年冬小麦品质明显下降。

图7. 平凉市灵台县什字镇及梁原乡官村冬小麦发芽霉变
平凉市冬小麦遭受连阴雨灾害导致倒伏、发芽、霉变,主要涉及东部灵台、泾川、崆峒、崇信4县区,受灾面积大,范围广,损失重,其中灵台县灾情最为严重。

受灾小麦普遍青秕,产量远不如去年,去年每亩收600-700斤,今年只能收300-400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