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3大自然中的发现-导学案-湘科版(2017)
3、大自然中的发现(教案)一年级科学上册湘教版
3、大自然中的发现(教案)一年级科学上册湘教版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大自然中的发现2. 教学年级和班级:一年级科学上册湘教版3. 授课时间:2022年9月20日,上午8:00-8:454. 教学时数:45分钟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常见事物和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1. 认识大自然中的常见事物和现象。
2.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四、教学难点1. 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激发。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实物教具、实验材料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大自然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
2. 新课讲解(15分钟):讲解大自然中的常见事物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
3. 小组活动(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大自然中的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然后分享给全班同学。
4. 实验探究(10分钟):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观察和理解大自然中的现象。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反思自己在观察和思考过程中的收获。
七、作业布置1. 观察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2. 思考如何保护大自然,写出自己的想法。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能力。
2. 评估学生对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的认知程度。
3.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二、核心素养目标1.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学习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的珍贵和脆弱,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湘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大自然中的发现 教案
主备人:教学设计第 6份备课10 月11 日星期 3 第 1 课时新授课型计划授课时间月日星期第节课题大自然中的发现准备放大镜、装材料的纸盒、学生自己考察带回的自然物品。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目标1.认识物品的特征。
初步感知自然界的物品分为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
2.培养观察、比较、分类能力。
3.通过细致观察,如实描述,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自然的兴趣。
学习目标1.能够学会借助放大镜来观察物体。
2.能给找到的物体分类。
重点观察自己采集的大自然的物品。
难点能给自己采集的物品分类。
教学流程(师生双边活动设计、含设计意图)复备(一)教学导入:我们可以怎样来观察物体?(看、闻、尝、摸等方法)。
这节课我们就来运用这些方法来观察我们从大自然中带回来的物品,看看有什么发现。
(板题:大自然中的发现)(二)新课学习活动一:观察我采集的大自然的物品。
1.学习使用放大镜。
教师介绍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结合搜集的岩石、叶片、小虫等,让学生说一说使用放大镜观察前后对同一物品观察的差异和收获。
3.学生按计划分组观察自己的物品。
4.汇报交流观察结果。
要求学生如实描述观察情况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活动二:给物品分类。
(1)请学生依据观察记录,给自己小组的大自然物品进行整理分类。
(2)在分类时要说明你为什么这样分,从而确定分类标准。
(分类标准是基于观察到的特征)(3)学生按自己的标准给物品分类。
(4)汇报交流。
学生的分法教师要认真倾听,如果有没想到的教师利用科技指导。
活动三;考察交流会。
1.各组将观察、整理的物品的研究结果进行汇报,重点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和提出的问题。
2.教师总结并评价。
教学流程(师生双边活动设计、含设计意图)复备(三)总结: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拓展:来自大自然的艺术:1.课件欣赏叶画、石画作品。
2.介绍简单的叶画制作方法。
3. 作业:搜集材料,制成美丽的叶画。
达介绍你的一件物品,说出你喜爱它的原因标检测板书设计1.大自然中的发现有生命的无生命的▏动物植物教后反思。
(2024)新版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7)大自然中的发现-PPT课件
能够准确描述至少 3 种不同物品的主要特征。 能根据外部特征对采集到的物品进行分类。
能利用多种感官及借助放大镜等工具观察采集的物 品,并描述观察到的细节。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感 兴趣的问题。
问题情境
我们从校园里采集的物品有什么特征?
科学探究 观察采集的物品
观察采集到的物品有什么特点?
叶子闻起来有点香Biblioteka 。用手摸起来毛茸茸的。用放大镜观察物品。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手握放大镜手柄,将镜片置于物品与眼睛之间。
移动放大镜或物品, 直到看到的物品大而清晰。
使用放大镜能观察到物品的细节特征。
拼贴时要巧妙利用花、 叶的形状和色彩。
反思
观察物品时,怎样才能发现更多的秘密?
将物品分类。
收集的物品怎么分类呢?
可以按照外部特征,如颜色来分类。 也可以按照有生命和无生命来分类。
展示采集的物品和小组的分类结果,提出问题。
相同的叶 子,怎么有的 红、有的绿? 蜗牛长大了, 壳也会长大吗? 这片叶子上怎 么有尖尖的……
拓展迁移 制作观察小报
这些漂亮的叶子,我们可以一起来 做叶子贴画。
一年级【科学(湘科版)】大自然中的发现-1教学设计
PP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9
我们自己采集来的物品除了能够进行研究,帮助我们发现大自然的秘密,还可以把它们做成标本和手工艺品。
PPT10
我们可以收集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石头,找个小盒子装起来,制作成专属于自己的标本盒。
PPT11
可以搜集表面光滑的一些石头,利用它天然的形状和颜色拼摆出一些有趣的图案。
PPT12-13
看,同学们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石头拼出了各种造型。有的同学拼出了大公鸡。
有的同学按照颜色给叶子分类。
好了我们还可以看看这些物品还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些狗尾草是植物,这些果子、叶子也都是植物的一部分,所以它们还可以分在一起,是植物类。我们想一想,这些植物都是从小慢慢长大的,所以他们是有生命的。再看这些小蜗牛,它们是小动物,也是有生命的,我们可以把有生命的分为一类。再看看这些石头和土壤。它们没有生命,我们可以把没有生命的分为一类。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我们采集的这些物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生命的,一类是没有生命的。
主要师生活动
一
复习导入
二新授
三
拓展提高
PPT1
同学们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我是来自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实验学校的张老师,让我们继续学习探访大自然单元。
PPT2
上节课老师给大家留了个小任务,希望你在家长的陪同下考察大自然,带回2-3样大自然的物品,并且仔细观察带回来的大自然的物品。这节课,我们要来说一说,你采集到了哪些大自然的物品?你都观察到了什么?你有什么发现和想法?
2022湘科版(2017)科学一年级上册学案(附目录)
2022湘科版(2017)科学一年级上册学案第一单元走进科学1让我们从观察开始2找物体的相同和不同3给物体分类4让我们发现更多第二单元探访大自然1初识大自然2考察大自然——从校园开始3大自然中的发现第三单元认识天气1多样的天气2天气的影响第四单元常见的材料1生活中的材料2纸3塑料第五单元常见的工具1剪子和刀具2其他常见工具第一单元走进科学1让我们从观察开始【学习目标】1.认识各个感觉器官,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认识西瓜的特征。
2.初步运用多种感官,对西瓜进行多角度的观察,能依据观察目的,选择合适的感官观察,并能描述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
3.意识到观察在科学探究中的重大意义,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研究精神。
初步树立保护自己和他人感官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1.认识各个感觉器官,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
2.初步运用多种感官,对西瓜进行多角度的观察,能依据观察目的,选择合适的感官观察,并能描述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
【学习过程】1.我们观察时常用的感官有哪些?2.眼看、鼻闻、手摸、手拍并且耳听西瓜后,请你说说观察后的发现。
3.挑选西瓜有哪些小秘招?4.在生活中,眼、耳、鼻、舌、手还帮我们发现什么?5.如何来保护眼睛?对于其他感官,我们要如何保护?2找物体的相同和不同【学习目标】1.认识物体和人的外部特征。
2.经历多个观察、比较、描述的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比较。
学习比较方法,初步形成比较能力。
3.勇于尝试新的比较方法,逐步形成仔细比较,如实描述的态度。
【学习重难点】1.认识物体和人的外部特征。
2.经历多个观察、比较、描述的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比较。
学习比较方法,初步形成比较能力。
【学习过程】1.看一看,桌上的积木有哪些不同的地方?2.想一想,怎么比较两根木棍的长度?3.请你比较一下,桌上两个玩具球有哪些地方不同?哪些地方相同?4.比较一下,你和同桌有哪些相似之处?哪些不同的地方?5.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3给物体分类【学习目标】1.认识物品的外部特征。
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大自然中的发现》说课稿
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大自然中的发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大自然中的发现》是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分类;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动植物的生长和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对动植物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他们对于动植物的分类、生长和变化过程等方面的知识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分类;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动植物的生长和变化过程。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和实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分类;探究动植物的生长和变化过程。
2.教学难点:动植物分类的方法和生长变化的原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究动植物的特点和分类:教师展示各种动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分类,总结动植物的特点。
3.探究动植物的生长和变化过程:教师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观察种子发芽、植物生长等过程,引导学生探究生长和变化的原因。
4.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究欲望。
5.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关注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需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题和重点内容。
《大自然中的发现导学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大自然中的发现》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和规律;
2. 探索大自然中的奥秘,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二、导学内容:
1. 大自然中的四季变化;
2. 大自然中的生物多样性;
3. 大自然中的地质构造;
4. 大自然中的气候现象。
三、导学步骤:
1. 导入:请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景物,谈谈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2. 进修:分组讨论大自然中的四季变化,生物多样性,地质构造和气候现象,并记录下讨论结果。
3. 实践:组织学生到校园或周边自然环境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并记录所见所闻。
4. 总结:回到教室,每组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 拓展:鼓励学生通过书籍、视频等多种途径了解更多关于大自然的知识,激发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导学反馈:
1. 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 你觉得大自然中最奇奥的现象是什么?
- 你在实地考察中有什么新的发现?
2.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和总结,分享给全班同砚。
五、课后延伸:
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大自然中奇异发现的文章,展示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组织学生参与户外探索活动,深入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3. 鼓励学生珍爱环境,珍惜大自然资源,做一个有爱心的地球公民。
六、导学案评判:
本导学案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珍爱认识。
希望学生在进修过程中能够不息发现大自然的美丽和奇奥,成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优秀公民。
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大自然中的发现PPT课件1湘科版
Page
•
• •
我捉了一只蝗虫,把它带回了家,观察了起 来。只见蝗虫有一双翅膀和六条腿。它的后腿又 长又强壮,看起来很有力,可它的两条前腿却很 短很小。我再一次把蝗虫放在地上,并用放大镜 来观察,它的后腿先朝地上一蹬,接着就是一跳 ,它跳的高度大约有40厘米。这么说来,是蝗虫 强健的后腿使它跳得这么高,我断定是这样的。 后来我又问了大人,上网查阅了资料,结果都证 明了我的想法是正确的。 通过对蝗虫的观察,我又联想到我们所折的 纸青蛙,它的后腿同样又大又长,我们一按纸青 蛙,它就能跳出去很远。 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更有待我们去探究 。
• 根据蜜蜂的“天然罗盘 ”所具有
的气象导航、 地磁导航和重力场 导航能力的研究,仿效设计出一种 能提高分辨率的电子模型,这种模 型可以用于照相、电视、识别机等 方面。
鲁班 因锯齿草割破手(启示) (发明)锯子 因凉亭,联想到荷叶(启示) (发明)伞
许多动物都有脚,但壁虎的脚却 与众不同。 壁虎的脚上是有吸盘的,轻轻一 吸墙壁,壁虎就能在墙上任意行走了。 壁虎在捕食的时候,靠这双脚就可以 轻松捕获食物了。 我们从壁虎的脚上得到启示,可 以解决很多难题。根据壁虎脚上的吸 盘,给鞋底装上一个,就能向壁虎一 样走在墙上,这就是“吸盘鞋”。有 了“吸盘鞋”,在救火时,消防员穿 上这种鞋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将救火工 具送上楼,迅速灭掉火。进行攀岩比 赛时,选手可以穿上“吸盘鞋”戴上 “吸盘手套”,就能牢牢扒住岩石, 即给选手们减少了难度,又保证了安 全 ,真是两全其美。 粉刷墙壁时,粉刷工穿上“吸盘 鞋”,再刷起来就省事多了。 大自然就像人类的老师,给我们 以启发,等待我们去发明创造。
•
同学们,多少人用他们独具的慧眼, 观察生活,从中受到启发,获得成功啊!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美的事物 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没有 美,而是缺少发现。牛顿留心观察树上 的苹果总是掉在地上,发现了万有引力 定律;瓦特发现壶盖被开水顶起来,引 发思考,创造发明了蒸汽机,阿基米德 在洗澡时从洗澡盆中发现了浮力,……
一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单元 第3课 大自然中的发现课件1 湘科版
片叶子都能得到充足的阳光,有利于植物的
生长。建筑师们依照车前草叶子的形状,设
计建造了螺旋状排列的楼房,使每个房间都
能享受到明亮、温暖的阳光,避免了普通楼
房在这方面的不足。Fra bibliotekK12课件10
响尾蛇
响尾蛇与现代军事装备 响尾蛇的视力几乎为零,但其鼻子 上的颊窝器官具有热定位功能,即使爬 虫、小兽等在夜间入睡后,凭借它们身 体所发出的热能,响尾蛇都能感知并敏 捷地前往捕食。科学家根据响尾蛇这一 奇特功能,研制出现代夜视仪、空对空 响尾蛇导弹,以及仿生红外线探测器。
6
K12课件
7
五彩的蝴蝶锦色粲然,尤其是萤光翼凤 蝶,其后翅在阳光下时而金黄,时而翠绿,有 时还由紫变蓝。科学家通过对蝴蝶色彩的研究, 为军事防御带来了极大的益处。在二战期间, 苏联昆虫学家施万维奇根据当时人们对伪装缺 乏认识的情况,提出利用蝴蝶的色彩在花丛中 不易被发现的道理,在军事设施上覆盖蝴蝶花 纹般的伪装。因此,尽管德军费尽心机,但苏 联的军事基地仍安然无恙。根据同样的原理, 后来人们还生产出了迷彩服,大大减少了战斗 中的伤亡。
K12课件
33
•
我翻开自然书,查阅了有关热胀冷缩的资料,
才知道,乒乓球会鼓起来的原因是乒乓球内的空
气被热水一烫,体积一加热,就变得膨胀了起来,
乒乓球的外皮自然就鼓了起来了。“噢,原来如
此!我终于发现了!”我欢呼雀跃起来。
通过这件事,我不仅发现了乒乓球的秘密,
还进一步理解了热胀冷缩这一科学道理。同时也
上这种鞋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将救火工
具送上楼,迅速灭掉火。进行攀岩比
赛时,选手可以穿上“吸盘鞋”戴上
“吸盘手套”,就能牢牢扒住岩石,
即给选手们减少了难度,又保证了安
湘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初识大自然》教学设计.docx
湘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初识大自然》教学设计课题:《初识大自然》科目:小学科学年级:一年级上册版本:湘科版(2024)课时安排:1课时一、教学内容1.教学特点本节课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大自然,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观察、讨论、体验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2.教学地位本节课是湘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探访大Fl然》的开篇课,为后续学习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天气等内容奠定基础。
帮助学生建立对大FI然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设计理念1.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大Fl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强调体验式学习,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加深对大臼然的理解和认识。
3.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结合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加宜观地感受大臼然的魅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大自然中的一些常见事物,如天空、大地、花草树木等。
了解大H然的基本特征,如多样性、美丽等。
2.能力目标能够用Fl己的语言描述大H然中的事物。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4.教学重点认识大自然中的常见事物。
感受大FI然的美丽和多样性。
5.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大自然中的事物。
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五、教学准备6.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大自然的图片、视频等。
一些大自然中的实物,如树叶、花朵、石头等。
绘画工具,如彩笔、画纸等。
7.学生准备自己在大H然中收集的小物品。
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初识大H然》(一)、认识大自然中的事物1.天空、大地、河流、山脉等2.花草树木、动物等(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多样性1.不同季节的变化2.不同地方的风景(三)、描述大自然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2.用丰富的语言描述(四)、保护大自然1.认识大自然被破坏的情况2.讨论保护大自然的方法八、教学反思3.成功之处通过多媒体资源的运用,如图片、视频等,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湘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大自然中的发现》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大自然中的发现一、分享发现二、描述事物三、探究成因四、保护自然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情境导入、小组交流、引导提问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科学知识。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积极,参与度高,能够主动分享自己在大自然中的发现,并且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在探究自然现象成因的环节,虽然一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够初步了解一些常见自然现象的成因。在保护大自然的讨论中,学生们也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表现出了较强的环保意识。然而,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学生分享发现的环节,时间把控不够好,导致后面的探究和讨论环节时间有点紧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时间的安排,让教学过程更加紧凑。此外,在引导学生探究自然现象成因时,可以多采用一些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图片、动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对大自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还培养了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探究能力和环保意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理念
1.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互动交流中学习科学知识。2. 注重实践体验: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身体验自然的美妙,通过实际观察和发现来加深对自然的认识。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4.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分享在大自然中的发现,描述观察到的事物。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二、教学难点 1. 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常见自然现象的成因。2.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保护自然的意识。
大自然中的发现-湘科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大自然中的发现-湘科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道大自然中有很多美丽的花卉和树木;•了解花卉和树木有一些基本的生长特征;•能够观察、比较不同花卉和树木的外观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花卉和树木在大自然中的生长特征;•观察花卉和树木的外观特征。
2. 教学难点•学生对不同花卉和树木外观特征的比较和归纳。
三、教学内容1.大自然中的花卉•让学生观察花卉的颜色、形状、大小和叶子等特征;•引导学生使用语言描述花卉的外观,如有茎、叶、花等。
2.大自然中的树木•让学生观察树木的形态、叶子、树皮和枝干等特征;•引导学生使用语言描述树木的外观和特征。
3.观察花卉和树木的不同•让学生自行比较不同的花卉、树木,并描述它们之间的不同外观特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花卉和树木,如颜色、大小、形状等。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让学生亲自观察、感受,营造出逼真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学习和感知知识。
2.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五、教学流程教学环节内容导入介绍今天的主题,引入学生对大自然中美丽的花卉和树木的兴趣学习让学生观察花卉和树木的外观特征,让学生自行探究比较花卉和树木的异同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不同花卉和树木的外观特征小结简单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珍惜身边美好的事物作业让学生外出捕捉一些身边的美丽花卉、树木,回家后在作业本上绘制它们的外观特征六、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场景中的表现和作业本上的绘制,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七、教学反思根据学习情况和学生反馈,对教学思路和方法进行反思和总结,为下一次课的教学做出调整。
一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单元 第3课 大自然中的发现课件1 湘科小学一年级上册自然科学课件
于是,我又来了劲,想捉住它,右 手刚碰到它的身子,咦,它又不动了, 任凭我怎么碰它,它仍然不动。真有意 思,难道甲虫会装死?这可真是个大发 现,一下子,我兴奋极了。我想证实我 的想法,就有意躲开,加强了“侦察”。 过了好几分钟,它又活了。它一会翻跟 头,一会向前爬,活像一名杂技员在作 精彩演出呢!
强健的后腿使它跳得这么高,我断定是这样的。
后来我又问了大人,上网查阅了资料,结果都证
明了我的想法是正确的。
•
通过对蝗虫的观察,我又联想到我们所折的
纸青蛙,它的后腿同样又大又长,我们一按纸青
蛙,它就能跳出去很远。
• 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更有待我们去探究
。
Page12/52/22021
大自然的启示 大自然就像一个万花筒,我们身 边不时出现各种各样的稀奇古怪的自 然现象 ,但在一个个妙趣横生的问号 中,最使我难忘的就数我发现了含羞 草怕羞的秘密。
明白了:凡是碰到不懂的问题就要敢于提问,敢
于思考,有条件的话还要动手做一下实验,这样
才能更好地把问题解决。
12/5/2021
我发现蚂蚁的秘密
• 在我快乐的童年里,有许多发
现,尽管不是惊天动地,但是我依 然感到十分兴奋,毕竟我自己发现 的嘛!其中有这么一件事让我记忆 犹新。
那是一个星期天,我正要去打乒乓球,
却发现放在门后的乒乓球不知什么时候被
压瘪了。怎样才可以使它鼓起来呢?我忙
跑去问爸爸:“爸爸,怎样才可以让被踩
瘪的乒乓球鼓起来呢?”“你学过热胀冷
缩的原理吗?”爸爸反问道。“学过呀!
这跟乒乓球有什么关系?”“你根据热胀
冷缩这个原理做一下实验就明白了。” 12/5/2021
(发明)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自然中的发现
【学习目标】
1.科学知识
认识物品的特征。
初步感知自然界的物品分为有生命和无生命的。
2.科学探究
培养观察、比较、分类能力。
3.科学态度
细致观察,如实描述,激发进一步探索自然的兴趣。
4.STSE
爱护环境,不破坏环境,建立科学与技术的关联。
【学习重难点】
1.认识物品的特征。
初步感知自然界的物品分为有生命和无生命的。
2.爱护环境,不破坏环境,建立科学与技术的关联。
【学习过程】
1.观察物体,需要哪些感官参与?
2.用感官观察时要注意些什么?
3.使用放大镜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4.你想怎么给你采集到的物品分类?
5.你用放大镜观察到了物品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