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要引领产业变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设计要引领产业变革

国外工业设计追求发展趋势

《中国工业报》:现阶段,国外工业设计发展追求的理念是什么?

柳冠中:目前国外的工业设计追求目标与中国不在同一水平上。十年前,英国强调文化创意产业,但现在不提了,而是要重振制造业。如果欧美国家真的实现制造业重振,而中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未来还将处在产业链的低端。

在国外看来,工业设计追求的是一种发展趋势,发挥的是引领产业变革的作用。工业设计是工业社会的一种工作方法,一种工作思维。工业设计也可以称为产业设计,韩国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其产业设计振兴会就是重新设计产业,研究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引领产业发展方向的专业机构。

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一定要抓住核心,不断强调从工业设计出发并掌握制造中“制”的核心。要发挥工业设计作用,帮助企业转型,政府可以组织工业设计人才到企业去蹲点,帮助企业转型,再进行试点经验推广。这个工作应该由行业组织和政府牵头,还要做好统计,掌握创新的动态。抓工业设计需要的是持久坚定的心态。

不能只讲创新不讲设计

《中国工业报》:现在我国不断强调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那么自主创新与工业设计之间有哪些关联?

柳冠中:创新是火花,而要把有用的火花放大,就要通过工业设计。转移技术、利用技术、选择技术,或者给技术开发出题目,这都是设计。创新强调的不仅仅是新产品,而且是新产业,是制造业结构的调整。不能只讲创新不讲设计。

工业设计强调的是建立更加合理健康的生存方式。我们提倡的创新,是要引导消费者,而不是迎合消费者,工业设计是要调整引导的方向。

所以,让企业转型,政府要加强引导,增加共性平台投入,系统解决问题,不是简单地给钱。此外,要促进高校与企业结合,制订五年、十年的开发研究规划,把工业设计实实在在地融入到工业体系之中,为行业发展服务。

最根本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中国工业报》:国外在技术与设计的结合方面有哪些经验?以人为本在工业设计中占有多大的分量?

柳冠中:透过现象看本质。中国的工程技术很少讲究技术与设计的结合,对外观的要求也不高,所以傻大黑粗的产品比较常见。

国外的技术与设计是紧密结合的,设计师通常会把产品设计得很安全、合理、高效,第一直观感觉就是顺眼。国外绝大多数的工程师都有很好的艺术基础。比较而言,我国的科学工程技术人员,在艺术品位、专业技能等综合因素方面还需要提高。

以人为本,是工业设计最根本的核心。但我们过去追求的是以产值为本,以生产为本,以效率为本,忘掉了人,偏离了工业设计的内涵。以人为本不仅要考虑到产品合理,生产流水线也要合理,不能产生工伤,生产过程要保证工人的健康,而且现在还要以自然为本。现代化不完全都是硬件。我们需要工业设计,需要从软实力出发促进工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工业报》:现在以智能化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出现,为什么工业革命总被西方发达国家率先提出来?

柳冠中:当前我国的产业链尚不健全,还在解决产业结构的问题,产业发展方向还不清晰,自然无法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

现阶段,我国没有工业设计产业链,大部分企业没有工业设计部门,都是体外循环,政府也没有工业设计的相关部门。完整的工业设计产业链,应该从需求开始。

目前,国外企业正在研究中国人的生存模型,逐步建立数据库,这就是中国老百姓需求的“DNA”,也是中国制造业的危机,因为它让外国人甚至比中国人更了解中国人的需求。到时候,我们只能还是加工,继续耗费资源,污染环境。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反思。

在日前举行的2012全国机械工业经济形势报告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指出,过度扩张严重,市场环境恶化,虽然总需求逐年均有所增长,但远赶不上供给能力增长,恶性竞争日趋激烈。造成如今局面的原因之一就是一些制造业领域投资过多,造成产能过剩。例如钢铁行业,在过去的几年,产能迅速扩张了约50%。

据机械工业联合会重点联系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今年前9个月累计订货额同比下降0.35%,这与前些年通常高达20%以上的增幅相比,回落很大,“突出表现在目前的需求形势仍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尤其是近年投资高速增长的工程机械、输变电设备、风电设备、机床等行业,价格战将难以缓解。”蔡惟慈说,事实上,除技术尚未过关、至今仍然未能实现国产化的少数高端装备外,大多数机械产品当前都面临供过于求、恶性竞争的煎熬。

当前机械工业的矛盾已不是需求不足,而是同质化产能扩大过快。“只要供过于求,供方就没有话语权。要避免在没有话语权的市场挣扎,就必须走"差异化"竞争之路;只有做到在某一领域"能人所不能",才能造就局部领域"供不应求"的局面,获取高于同行平均水平的利润率。”蔡惟慈说。因此,要改变机械工业目前局面必须从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着手,对长期形成的现有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尤其是要抑制同质化产能盲目扩张,增强“软”能力,变追求产品的“大、重”为“精、细、灵”。

罗百辉认为,竞争将使企业优胜劣汰日趋加剧:那些自主创新意识强、有关键零部件供应主动权、较快实现产品升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有望脱颖而出迅速崛起,而产品和工艺都没有特色和优势的企业将面临效益不断下滑乃至消亡的困境。这一观点在机械行业得到印证。统计显示,结构调整抓得早、“攻高端、夯基础”进展快的企业一般能实现逆势上

扬,产销增长达到20%左右或以上,这样的企业在全部企业中约占20%,但80%的企业增速均比上年明显回落,其中约1/3的产销和利润已处深度负增长。

更多内容请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