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4.2. 度量教案 (2)
教师必看教案:沪教版一年级数学《度量》实用教案
教育事业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社会事业,尤其是教师这个职业,更是承担着教导下一代的重任。
对于教师们来说,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教案就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推荐一份非常优秀的教案——沪教版一年级数学《度量》实用教案,希望对广大教师朋友们有所帮助。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度量》实用教案是一份非常实用的教案,旨在帮助一年级的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数学中的度量知识。
这份教案的编写者们深知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学生们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度量知识,并且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这份教案的内容包括了长度、面积和体积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分为多个章节。
在每个章节中,教案都提供了详细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评价等,这些都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设计课程和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和掌握相关技巧。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度量》实用教案还提供了大量的教学案例和教学练习,这些案例和练习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并且在练习中巩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而这些案例和练习的设计也非常精细,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总体而言,沪教版一年级数学《度量》实用教案是一份非常优秀的教案,既符合教育教学的规范和要求,又非常贴近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习惯。
对于教师们来说,这份教案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设计和实施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学生们来说,这份教案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度量知识,提高数学素养和技能。
我强烈建议广大教师朋友们关注和使用这份教案,相信它会为您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
5.4《度量》(第二课时)(教学课件)-一年级 数学下册 沪教版
明明的椅子高约40( )。 妹妹的脚掌长约15( )。
教室长约7( )。
一棵大树高约18( )。
块橡皮长约4( )。
数学书厚约5( )。
Thank you!
探索新知
哪一种量法对?对的画“√”,错的画“×”。
( ×) ( √)
探索新知
5.回形针和铅笔的长度分别是多少?
0 1cm 2 3 4 5 6 7 8 9 10
__3__cm__0__mm
0 1cm 2 3 4 5 6 7 8 9 10
探索新知
比一比:1米有多长?
cm
cm
小试牛刀
哪一种量法对?
点对点 边对边 读刻度
新课导入
小朋友们,上次我们帮工人叔叔度量了课桌的长度,还记得用什 么方法吗 ?
对!要精确度量就要用到 尺”。我们今天还要继 续学习 度量”。
探索新知
4.你会用直尺度量物体的长度吗?
0 1cm 2 3 4 5 6 7 8 9 10
探认索识直新尺知。
刻度线
0 1cm 2 3 4 5 6 7 8 9 10
小试牛刀
填一填。
我的房间门高2( 米 )。 字典厚约3(厘米 )。
双面胶宽约9 毫米
(
)。
探索新知
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是毫米,用字母mm表示; 1厘米=10毫米,可以写成1cm=10mm。 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直尺的“0”刻 度对准物体的左端,且直尺的边与物体的一条边 对齐,物体的右端对着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
重点 难点
重点 难点
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建立1米、1 厘米的长度 观念。
从直接比较过渡到间接比较,并通过间接比较经 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进而认识统一度量长度 的必要性。
优秀教案分享:沪教版一年级数学《度量》
优秀教案分享:沪教版一年级数学《度量》作为一位一年级的数学老师,我不仅要熟练掌握教材知识,更要有正确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准备一些好的教案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今天,我将分享一份非常好的教案,它确保了我教授沪教版一年级数学《度量》时的成功。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1.了解度量的概念和计量单位的种类;2.能够根据题目信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并进行度量;3.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度量的概念和计量单位的种类;2.常用度量单位的换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1.如何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并进行度量;2.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教师呈现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然后进行一些提问:(1)这张图片上有什么?(2)你们知道这些东西有什么区别吗?(3)你们知道怎么区分这些东西吗?(4)你们知道怎么计量这些东西吗?2.通过问题的提问,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二、讲授环节1.教师通过PPT或黑板书展示“度量”的概念和计量单位的种类,并给出例子加以讲解。
2.教师通过PPT或黑板书介绍一些常用度量单位的换算和应用,如米、厘米、千克、克等单位。
3.教师示范如何根据题目信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并进行度量,并给出数道例题供学生练习。
三、讨论环节1.教师让学生自己找一些量去度量并记录下来,让学生进行讨论。
2.教师带领学生分享自己的度量体会,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四、巩固环节1.教师出几道度量题目供学生进行练习,并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2.教师在黑板上准备几个度量习题,让学生在班内分组竞赛,加强学生间的互动和竞争。
五、总结环节1.教师让学生互相问答,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2.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一些应用实例让学生理解到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评价:通过以上教学过程我发现,学生们对度量的概念和计量单位的种类都比较清晰,而且通过练习等活动也进一步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度量 沪教版 (共13张PPT)最新课件
指宽约 cm
脚底约 cm
那么我们的课桌有多长 呢?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张老师
拃
7 5 6
7
钢皮尺
同在一个环境中生活,强者与弱者的分界就在于谁能改变它。顽强 的毅力改变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望远镜可以望见远的目 标,却不能代替你走半步。伟大的成就,来自为远大的目标所花费 的巨大心思和付诸的最大努力。我不能说只要坚持就能怎样,但是 只要放弃就什么都没有了。有压力,但不会被压垮;迷茫,但永不 绝望。沉湎于希望的人和守株待兔的樵夫没有什么两样。你花时间 做什么事,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 场直播。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要做一件事,成功之前, 没有必要告诉其他人。成功之后不用你说,其他人都会知道的。这 就是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效应。天下最宝贵的,莫如时日;天下最能 奢侈的,莫如浪费时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 不要停止。面对困境,悲观的人因为往往只看到事情消极一面。人 生的路,说长也很长,说短也很短。偶遇不幸或挫败只能证明某一 时候某一方面的不足或做得不够。如果把才华比作剑,那么勤奋就 是磨刀石。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可为。很多时候,人并 不是因为失败而烦恼;而是因为失败后找不到任何借口而烦恼。假 如樵夫害怕荆棘,船只避忌风浪,铁匠畏惧火星,那么,世界就会 变成另一副模样。每一个人都多多少少有点惰性。一个人的意志力 量不够推动他自己,他就失败,谁最能推动自己,谁就最先得到成
2厘米
2厘米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3厘米
3厘米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度量2_沪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度量2_沪教版度量2教学目标1、能用量数来表达物体的长度。
2、用自己的度量单位去量实物。
3、用米尺上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去正确测量实物。
4、感知米(m)、厘米(cm),毫米(mm)和相互关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亲身实践体验测量的过程。
教学难点:米、厘米和毫米的关系。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米尺,厘米尺等。
课前准备1、1米=()厘米2、选择合适的单位(1)我们的教室长6(),黑板长2()。
(2)小明身高124(),课桌高90()。
教学流程一、复习引入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度量的知识。
出示课题:度量2、出示一把没有标上数字的米尺,请学生填上数字。
3、用10张10厘米长的纸条连起来和米尺比一比,发现了什么?0 1((((((((10①一样长。
②说明1米=()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③1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有几个20厘米?半米是多少厘米?二、感悟新知:1、用米尺量一量橡皮长多少?有什么问题?归纳:米尺适合测量较大的物体,对于较小的物体我们可以请一位新朋友:厘米尺来帮忙。
2、认识厘米。
(1)仔细观察自己的厘米尺,你看到了些什么?直尺上面的线叫做“刻度线”,观察一下,直尺上面有几种刻度线?(三种)有哪些数字?每个数字都对着哪种刻度线?这些数字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排列的?最左边的刻度对着的数字是什么?(0)单位是什么?(厘米,用cm表示)(2)认识1厘米、几厘米。
①在尺上指出1厘米。
汇报:从几到几是1厘米。
②想一想,0到2是几厘米?从几到几也是2厘米?汇报:要求学生说出“从…到…是几厘米”。
5m=( )cm 9cm=( )mm 300cm=( )m 34mm=( )cm( )mm 2cm3mm=( )mm板书设计度量1m=100cm 1cm=10mm教学反思。
教案备课经验:沪教版一年级数学《度量》备课指南
教案备课经验:沪教版一年级数学《度量》备课指南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工作。
备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教学效果。
而备课的好坏,除了需要老师自身具备教育教学知识和经验外,还需要备课书和备课指南的帮助。
本文将分享一下我的备课经验:沪教版一年级数学《度量》备课指南。
一、教材特点我们应该对教材进行认真的研究。
对于沪教版一年级数学《度量》教材来说,它是小学数学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涉及到长度、质量、容量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的思路清晰,知识点有层次感,难度也逐步上升,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足够的挑战性。
另外,它还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其他课程的融合。
这些都是备课时需要把握和理清的。
二、备课步骤在备课时,我一般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明确教学目标。
在进行备课前,我会思考一下学生在本节课中需要完成哪些任务,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要了解这部分内容在整体教学中的地位和关系。
2.研究教材。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我们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
要理解本节课的主题和核心思想。
要认真学习教材中的每一部分内容,并对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
3.设计教学活动。
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会设计教学活动。
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和学习任务,我会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包括分组活动、实验活动、游戏活动、角色扮演活动等。
这些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编写教学资料。
在进行备课时,我会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编写各种教学资料,如课件、练习册、小组讨论问题等。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也方便老师的教学操作。
5.考虑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进行备课时,我会考虑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既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同时,还要根据评价结果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
三、备课指南对于教师来说,备课指南是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度量2》数学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度量2》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长度、时间和质量三个度量标准的概念。
–掌握用厘米、秒和千克等单位进行度量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的度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够合理选择度量单位进行度量。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度量的兴趣,主动参与度量活动。
–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用厘米、秒和千克等单位进行度量的方法。
•难点:能够合理选择度量单位进行度量。
三、教学准备•课件或黑板;•尺子、钟表和秤等度量工具;•图纸、铅笔和橡皮等绘图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度量知识,并激发学生对度量的兴趣。
2. 新知呈现(1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课堂中的常见度量单位,如尺子、钟表和秤等,并结合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单位的用途。
•呈现新的度量单位:厘米、秒和千克,并解释它们分别用于度量长度、时间和质量的概念。
3. 操作练习(30分钟)•在课堂上利用课件或黑板,通过示例引导学生掌握厘米、秒和千克的度量方法。
•请学生使用提供的尺子、钟表和秤等度量工具进行实际操作,完成一系列关于长度、时间和质量的练习题。
4. 应用拓展(2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度量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给学生分发图纸,让学生根据实际尺寸和单位绘制图形。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度量,并鼓励他们尝试多种方式。
5. 总结归纳(10分钟)•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从中总结归纳出度量的基本原则。
•引导学生思考度量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延伸1.将度量知识应用到其他学科中,如物理学中的速度、化学中的质量等。
2.给学生布置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度量问题,鼓励他们探索并解决。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长度、时间和质量三个度量标准的概念,并掌握了用厘米、秒和千克等单位进行度量的方法。
专业教育资源:沪教版一年级数学《度量》教案分享
教师的教育资源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少不了的工具。
在今天的数字化时代,教育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升级和扩展。
现在,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和现代技术从各种渠道获取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如沪教版一年级数学《度量》教案分享,这种资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学生,确保他们能够在学术上获得成功。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度量》教案分享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教育资源,可以帮助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和指导学生。
这份教案分享涵盖了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概念和技能,同时还提供了活动和任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所学的知识。
这种教育资源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设计的。
它遵循了一套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教学要求,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数学概念和技能。
例如,这份教案分享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尺子进行度量,以及如何将度量结果写入相应的单位。
这份教育资源还提供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和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案中包括各种课堂活动,如解决实际问题,游戏和图像呈现等,它们非常有趣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这份教案还包括练习题和作业,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这份教育资源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教案分享包括教学策略和指导建议,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和教授学生。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学生喜欢的图像和游戏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度量》教案分享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教育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它来为学生制定教学计划和指导学生。
此外,该资源还提供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和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重要的是,这份教育资源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度量4 沪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度量4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沪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中的度量4,主要包括厘米和米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厘米和米的概念,知道1米等于100厘米。
2. 培养学生使用尺子进行测量的能力,能够准确地读取尺子上的刻度。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度量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厘米和米的概念的理解。
2. 使用尺子进行测量的技巧。
教具学具准备:1. 尺子。
2. 一段绳子或线。
3. 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起他们的兴趣。
2. 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学习1. 讲解厘米和米的概念,让学生理解1米等于100厘米。
2. 演示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让学生跟随操作,学会测量物体长度。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度量的过程,加深对厘米和米概念的理解。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练习,互相交流测量结果。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解答他们的疑问。
四、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
2.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3.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度量4一、厘米和米的概念1. 1米等于100厘米二、使用尺子进行测量1. 指示线对齐2. 读取尺子上的刻度三、实践活动1. 测量物体长度2. 体验度量的过程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用尺子测量一件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 家长签字确认,确保学生完成作业。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厘米和米的概念,学会了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关注他们的操作规范性,及时纠正错误。
同时,要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检查,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初次备课:沪教版一年级数学《度量》教案指南
初次备课:沪教版一年级数学《度量》教案指南
为了让小学生能够顺利地认识和应用度量衡,沪教版推出了《度量》教材,而作为老师,必须先将教案准备好才能开展教学工作。
在初次备课时,可以参照以下的指南,来顺利地完成教案准备。
一、确定教学目标
在备课之前,先要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点、技能点和情感态度目标。
在《度量》教材中,一年级的学生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包括时间的认识、长度、质量、容积等概念和简单的计量单位及其转换等方面的知识。
二、分析学生基础
在备课中,也要注意分析学生基础。
针对一年级学生在度量衡方面的认识和掌握情况,可以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三、制定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基础和教学目标,选择教材中适合的部分进行教学,注重讲解重要的定义、概念和公式,同时设计一些例题来让学生进行练习。
四、制定教学方法
在制定教学方法时,要结合具体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授课形式及教学方法,以使学生愉快参与。
可以采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游戏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制定测试和评价
在备课工作中,设计测试和评价也是很关键的。
可以设计一些小测验、提问、实验等,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机智地调整教学计划。
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是不可或缺的,给予针对性地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六、备注
在制定教案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教具、板书、课堂调控等方面的问题,这些细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很重要。
即使是初次备课,也一定要认真准备,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制定科学的测试和评价方式,注重细节的处理,才能让教学工作顺利开展,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度量(1)》(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度量(1)》(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度量(1)一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重要性。
下面,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为您介绍我的教案《度量(1)》。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一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教材,主要包括度量的基本概念、长度单位的认识以及长度单位的转换。
具体章节为第三章第二节《长度单位》。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度量的基本概念,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并能够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长度单位的转换,特别是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
教学重点:度量的基本概念,长度单位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长度单位卡片、实物模型等。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条绳子,让学生观察并猜测绳子的长度。
学生通过观察和猜测,对长度有了初步的认识。
2. 概念讲解我利用尺子,向学生讲解度量的基本概念,如厘米、米等长度单位。
并通过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
3. 例题讲解我出示一道例题:一根铅笔的长度是15厘米,请问这根铅笔的长度是多少米?我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长度单位转换的理解。
4. 随堂练习我给出几道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如:20厘米等于多少米?30厘米等于多少分米?等等。
5. 板书设计我将板书设计为:长度单位转换表。
表格中列明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如:1厘米=0.01米,1米=100厘米等。
6.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填空题:1厘米等于_______米,1米等于_______厘米。
2. 判断题:20厘米等于2米。
(对/错)3. 应用题:妈妈买了一根30厘米的绳子,请问这根绳子的长度是多少米?作业答案:1. 1厘米等于0.01米,1米等于100厘米。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度量
上面有些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师:上面有刻度、统一的大小格、数字、单位等
2、师:怎么表示 1 厘米长呢? 学生讨论
3、师:猜一猜教室中的门大约有多高呢? 师:小朋友,用你们的尺要量多次,我这里就有这么一 把长尺,这把尺正好是1米,所以这把尺也叫米尺。 师:1 米=100 厘米 1m=100cm
-1-
4、
姓名
拃
小胖
6
小丁丁
5
李红
7
小亚
8
小巧
9
老师
3
探究二 1、
3、
练习二
3、师:用拃来测量课桌的宽 请小朋友也一起来测量 学生操作,并记录
师:都是用拃来量的,结果为什么还不一样? 要使量出来的结果一样有好办法吗?
5、师:课桌的长度并没有变,想一想,要使量出来的结 果一样有好办法吗? 师:聪明的人类发明了一种公正的度量长度的工具,方 便人们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它就是“尺”。小朋友已经 和尺交上了好朋友,说说尺的用途是什么?今天我们请 米尺来帮助我们测量,它很柔软便于度量。 介绍测量有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可以用尺来进行测量。
2.身体上的许多器官可当作尺. 3.长度单位有米、厘米、毫米.1 米=100 厘米 1 厘 米=10 毫米
五、课后作业 ⑴ 用柞来测量教室中黑板的长度 ⑵ 用尺量一量一支新铅笔的长度。 ⑶ 练习册 P42
-3-
三、课内练习 练习一 师:用尺量一量:你的数学书每条边大约有多厘米长呢?
一拃有多少厘米长? 学生操作,交流
练习二
师:现在我们再用尺来量一量课桌的长度,是否一样呢?
姓名
柞
厘米
小胖
6
60
全能教师必备:沪教版一年级数学《度量》教案
近年来,一年级数学教育越来越受到教师、家长和社会的重视。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怎么能够满足学生、家长和社会对于我们的期待呢?目前,沪教版的一年级数学《度量》教材已经成为了大家所认可的标准。
而有一个好的教案同样至关重要,它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们将从教案制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和策略、以及教案实施的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案制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项1、需求分析:制作一份好的教案需要我们先仔细分析学科的学习内容、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具体地说,我们可以对教材进行分析,将知识点与学情相结合,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以便更好地为孩子们设计合理的学习方案。
2、教案大纲的编制:在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等方面制订清晰之后,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编写教案,其中一般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和作业布置等章节。
3、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设计:我们也需要仔细考虑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尤其是在课前对教学流程和需要使用的教具进行思考。
例如,在《度量》这个单元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感受不同容积杯的容量差异,让他们能够理解“几升”,或者通过量尺成组、测量小组成员身高、体重等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体会数学运算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灵活运用一种或多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创造性思考、互相合作,达到深刻理解知识的目的。
下面我们涉及一些教学策略:1、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图片、动态漫画、小短片、游戏等风格具有生动性的教学材料,来使孩子们参与到教学中来,并能有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数学概念。
2、以实际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通过实际操作课题,使知识不再枯燥,而是让孩子们逐渐去理解、探究相关知识。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度量说课稿
【导语】⼀份优秀的说课稿,体现的不仅仅是教师的能⼒,更体现出教师对⼯作的热爱认真程度,通过说课稿,教师可以更好地展开教学,合理科学的规划使教学作⽤化。
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数学第⼋册第六单元“⾓的度量”,它是本册教学⼏何初步知识的第⼆节课。
教学⼏何初步知识,不单纯是使学⽣获得有关图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的空间观念。
在前⼏册教学⼏何初步知识时,已经注意通过⼀些操作和作图发展学⽣的空间观念,但是限于学⽣的接受能⼒,操作和作图都⽐较简单,在本册适当提⾼⼀些要求,通过教学⾓的度量、⾓的分类等知识,加深学⽣对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以及操作和作图的技能。
在备课时,我曾经想过把⾓的度量和⾓的分类的知识安排在⼀个课时内完成,但发现课堂容量⾮常⼤,学⽣学得不扎实。
在本次教学中,我把教学内容适当进⾏了调整,在⼀节课内集中教学⾓的度量,使学⽣在牢固掌握了⾓的度量⽅法后再教学⾓的分类和⾓的画法,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标为: ⼆、教学⽬标: 1、知识⽬标:使学⽣在操作探索中认识量⾓器和⾓的计量单位,会⽤量⾓器正确度量⾓的度数,懂得⾓的⼤⼩与⾓的两边画出的长短⽆关,⽽与⾓的两条边*开的⼤⼩有关。
2、能⼒⽬标:进⾏观察对⽐能⼒的训练,培养学⽣认真细致有序操作的良好习惯。
3、情感⽬标:⿎励学⽣⼤胆尝试,形成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会⽤量⾓器正确度量⾓的度数。
三、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实践、⾃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学习数学的重要⽅式,教师应激发学⽣学习的积极性,向学⽣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法,从⽽获得⼴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要达到⽬标,形成能⼒,就必须将课堂还给学⽣,让学⽣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产⽣强烈的学习欲望,让课堂焕发⽣命的⼒量,教师要努⼒营造学⽣在教学活动中独⽴⾃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法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实学⽣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的⾃主学习和探究。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度量2》数学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度量2》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了解毫米、厘米、分米及其简单换算关系。
2.能够正确使用卷尺进行测量,并初步观察和描述测量结果。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培养观察认识、测量估计等基本数学思想。
2.发展学生手眼协调,培养测量技能。
3.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对环境的注意力和对实物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认真负责、细心仔细、互帮互助的习惯。
2.培养学生对物体尺寸、形状的感性认识。
3.提高学生参与测量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毫米、厘米、分米及其换算关系的认识。
2.卷尺的使用方法和测量技能的培养。
教学难点1.毫米、厘米、分米的认识和换算关系的理解。
2.组织学生进行测量活动的有效方式。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课件、课件软件、卷尺、几个物体,如书、水杯等。
2.学生准备:学生课本、笔、本子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向学生介绍“度量”的概念,与学生讨论物体的尺寸和形状,并让学生观察几个物体并描述其尺寸和形状。
2.引入新知教师通过教材页面演示毫米、厘米、分米的认识,用实物向学生展示大小不同的尺。
3.概念讲解教师向学生讲解毫米、厘米、分米的大小关系及互相转换的方法。
并用例题演示。
4.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向学生提问,让学生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测量,并让学生互相问答。
5.讲解测量方法教师向学生讲解卷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示范使用卷尺进行测量,让学生模仿练习。
6.小组活动学生分小组进行测量活动,测量几个物体的大小并计算其面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毫米、厘米、分米的换算。
7.学生总结学生总结毫米、厘米、分米及其换算关系,并用笔记记录下来。
8.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作业。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毫米、厘米、分米及其互相换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也学会了使用卷尺进行测量的方法和技能,同时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锻炼了实际操作的能力,成功完成了教学目标。
一年级数学下册 4.2《度量》教案2 沪教版
度量教学目标:1。
会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度量物体的长度,并初步认识度量工具尺.2. 初步认识米尺,知道长度单位(毫米、厘米、米),建立1毫米、1厘米、1米长的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3. 会用直尺去度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1. 长度单位毫米、厘米、米的认识。
2。
知道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3. 会用直尺度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建立1毫米、1厘米和1米长的表象.教学准备:工具尺、米尺等各种不同的尺、多媒体和度量的工作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问题引入师:我们学校正在改建,要请木工叔叔为大家定做一些桌子,可工人叔叔不知道桌子的长度,你们能帮助叔叔吗?问: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知道桌子的长度?(从一个生活情景引入,让学生尝试去解决发生在身边的事,可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二、学习用拃、脚底、脚步等方法来度量1。
初步了解用各种不同的度量方法师:(媒体出示)看!小丁丁、小巧他们是用什么方法量的?①生:小丁、小亚是用大拇指和食指张开来量桌子的长。
辨错(媒体出示小丁的正确量法和小巧的错误量法)②生:小胖用脚步量黑板的长,小巧用脚底来度量橱的长度.(说明:本节课已经进入了长度的定量比较,也就是通过两数来表达长度.每个人身上都有相对不变的器官延伸,如:拃。
脚底、步子等都可充当计量单位。
但由于并不精确,只可作为估测工具.)2. 与生活联系师:观察四周,哪些物体的长度用脚步/脚底/拃来量比较好?3。
小组活动:用不同的方法度量①师:每组选一种喜欢的方法来量桌子的长度,并到老师这儿领表格记录量的结果。
(小组活动)汇报:我们是用xx方法量的,量出的结果是……。
问:都是量桌子的长,为什么大家量出的结果不一样?(让学生亲身实践,用喜欢的方法去两课桌的长度。
由于选用的方法不同,所以量出的结果不同。
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如果用一样的方法去测量结果会如何。
)②师:我们一起用“拃”来量桌子的长。
量出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师:“拃”不是标准的度量工具。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度量2》数学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度量2》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重量的概念,以及使用千克、克表示物体的重量。
2.能够通过读数、观察、把握问题的关键,解决重量的实际应用问题。
二、教学重点1.重量的概念。
2.使用千克、克表示物体的重量。
3.解决重量的实际应用问题。
三、教学难点1.学生将读数、观察、把握问题的关键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结合起来。
2.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使用问题导入新知识:小明想要购买一瓶饮料,他在超市里看到两瓶饮料,一瓶重1千克,另一瓶重800克。
请问哪瓶饮料更重?2.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观察与分析得出答案:1千克=1000克,因此1千克的重量比800克更大,所以更重的饮料是1千克的。
2. 重点讲解知识点1.讲解“重量”的概念: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的一种表示方式。
2.解释如何使用千克、克表示物体的重量:1千克=1000克,因此如果物体的重量小于1千克,使用克表示,否则使用千克表示。
3.使用实物模型或图片,让学生亲手感受千克、克的重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 练习环节1.进行一些简单的读数训练,让学生掌握使用千克、克读数的方法。
2.根据实例进行一些解题练习,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 拓展练习1.自主探究活动:老师提供一些有关重量的问题,要求学生自主寻找解决方法,并与同桌分享和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拓展题目:比如一件物品的重量超出了电子秤的最大承重能力,如何测量该物品的重量等。
五、课堂总结1.总结本课实际上的学习内容以及所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2.强调本课所讲的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家长协助检查学生的课外读物:如何正确读数重量。
2.布置一些与重量相关的综合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七、教学评估1.教师根据教学班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2.了解学生在课堂中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用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和布置作业。
沪教版2019数学一年级下册4.2《度量》ppt课件(2)
3. 校服的长大约3( B )
A、
B、 C、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1)牛奶盒高大约12(厘米 )。 2)数学书长大约26( 厘米 )。 3)教室的门宽大约1( 米 )。 4)电视机的长大约是120( 厘米)。 5)教室的门高大约2( 米 )。 6)教室的宽大约7( 米 )。 7)铅笔的长大约15( 厘米 )。 8)讲台的长大约是150( 厘米 )。 9)黑板的长大约是2( 米 )。 10)教学楼的高大约12( 米 )。
第 1 单元 生 活 中 的 数
第 1 课时 快 乐 的 家 园
找一找,说一说
河里一共有 5只鸭子。
排在第13452。
数一数,认一认
6 7 8 9 10
数一数,画一画
照样子,圈一圈
看一看,说一说
更多精彩内容,微信扫描二维码获取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
扫描关 注
数一数,连一连
1. 使同学们在认识直尺的基础 上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
2. 能够测量出正确结果。
发言星:积极举手,声音响亮,语言完整,思路清楚。 合作星: 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积极动脑,操作正确。 纪律星:遵守纪律,不说废话,坐姿端正,说停就停。
0 cm 1
2345源自6789 10
11
00 ccmm 1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1100 1111
0对着的长刻度线就表示起点。
手指的宽
张开手臂,两 手之间的距离 大约是1米 。
一庹(tuo)
100厘米=( 1 )米 2米=( 200 )厘米 半米=(50 )厘米 300厘米=( 3 )米
2. 1看. 照课片桌,的你长能约估(算B出)厘米? 博乐A广、场6 海宝雕像(包括 底座B)、大60约高3(A )。 A、C米、600 B、厘米
【沪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4.2 度量 教学教案
度量教学目标:1.能用数量来表达物体的长度。
2.认识米(m)和厘米(cm),能用米和厘米去正确测量实物。
4.发展学生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5.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的愉悦与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亲身实践体验测量的过程。
教学难点:米和厘米的认识。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米尺等。
学具:统计纸、米尺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操作多媒体课件(主题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四人讨论,及时交流,反馈意见。
2.师:小胖在用脚步测量教室的长与宽,小巧在用脚底测量讲台的长,小丁丁和小亚在用手测量课桌的长与宽。
介绍:打开大拇指和食指,我们把这段距离用“拃”来表示,念作zhá。
3.原来我们身上的许多器官都可以帮助我们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度量。
(出示课题)二、实践感知1.下面就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去量一量吧!自主选择完成若干小统计:(1)用脚步量:教室的长与宽、走廊的长。
(2)用脚底量:门宽、橱宽、走廊宽。
(3)用拃量:课桌、窗台、黑板。
把“课桌的测量结果”记录下来,请学生汇报,写于黑板上。
2.质疑:同样长的一个课桌,为什么用拃测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呢?3.聪明的人类发明了一种公正的度量长度的工具,方便人们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
它就是“尺”。
小朋友已经和尺交上了好朋友,说说尺的用途是什么?今天我们请米尺来帮助我们测量,它很柔软便于携带和度量。
4.介绍测量有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演示1米的长度,请学生感知体验1米的长度。
(大概两手张开的距离)演示1厘米的长度,请学生感知体验1厘米的长度。
(大概1个手指宽的距离)米和厘米是一对好朋友:1米=100厘米,也可以表示:1m=100cm(齐读)5.讨论:半米=()厘米2米=()厘米300厘米=()米600厘米=()米6.教师演示:用米尺测量课桌的长度。
用米尺的起点0对准课桌的左端,再看右端对准数字几就表示几厘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量
教学目标:
1.能用数量来表达物体的长度。
2.用米尺上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去正确测量实物。
3.发展学生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4.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的愉悦与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亲身实践体验测量的过程。
教学难点:
米、厘米和毫米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米尺等。
学具:米尺、厘米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度量的知识。
出示课题:度量
每组拿出一把米尺,仔细观察:你从米尺上看到些什么?看懂了什么?互相交流,介绍米尺的有关知识。
2.出示一把没有标上数字的米尺,请学生填上数字。
0 10 ()()()()()()()()() 100 3.请用米尺测量完成如下作业:
(1)书桌长()cm 宽()cm 高()cm
(2)数学课本长()cm 宽()cm
(3)练习册长()cm 宽()cm
(4)座椅长()cm 宽()cm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及时反馈核对。
二、感悟新知
1.米尺适合测量较大的物体,对于较小的物体我们可以请一位新朋友:厘米尺来帮忙。
仔细观察自己的厘米尺,你看到了些什么?看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2.介绍:米(m)厘米(cm) 毫米(mm)
它们是长度度量家族的三个好兄弟,有着特殊的关系: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也可以表示为:1m=100cm 1cm=10mm
在厘米尺上指出以下位置:6厘米,1毫米,3厘米,5毫米,9mm,4cm,6mm
3.熊猫乐乐接到一个任务:度量积木的长度是多少?请仔细观察多媒体课件,说说它是怎样度量的?有没有要注意的地方?
师:把尺的“0”刻度对准积木的左端,再看积木的右端对着2,就是2厘米。
4.教师小结。
三、练习巩固
1.辨析判断:以下的测量方法正确吗?说出错误的原因。
小兔欢欢、熊猫乐乐和小胖一起在用新本领学习测量,请小朋友做裁判,说说他们的测量方法对不对?如果错了,请你帮助它。
师小结:我们在度量的时候要养成细心、精密的好习惯。
2.完成练习第6题,把观察到的测量结果填在书上。
小组核对,互相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看测量结果的?
3.自由活动:用厘米尺度量自己铅笔盒里的学习用品。
四、全课总结
谈谈自己的收获与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