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与半夏类方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夏与半夏类方解
1 首明半夏辛散之势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女性朋友,历经手术大难,虚羸体瘦,神疲乏力,面㿠少气,手足冰凉,自觉不足,便想从零基础开始学中医,学神农尝百草拿自己做实验学习药物,吃下半颗米粒大小的半夏,竟吃出了心下堵塞感,一位“江湖郎中”告诉她,再吃点炮附子就好了,依言执行,心下堵塞感迅速消失。根正苗红的中医学院学子一听说就开始跳脚,“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庸医祸人。不得已下,该朋友只得小心翼翼地质询江湖郎中,“老师傅,何解?”老师傅不紧不慢,呷一口茶,道“半夏具辛散之势,用于打开身体的结,你服下半夏有反应,即身体有结未开,但反应出心下堵塞感,欲开不得,需借把力,考虑你的身体情况,用点扶阳的附子恰恰合适。”以药物偏性调整自身能量的转化,疾病自有出路。
在《本草备要》中载半夏可用于救暴卒,如遇五绝,以半夏末吹入鼻中取嚏,半夏辛香开窍之力可见。此病案中半夏-附子配伍适宜,但不是所有情况下都可以这样配伍,这也是前人训诫的由来,“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三阳表证内陷成结胸,病在三阳,火结之势,用半夏-附子如抱薪救火,正治当以苦泄。“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三阴表证内陷为痞证或痞结,是半夏的主战场。
半夏与半夏类方方证在现代人群体中应用极广,不得不感叹,今时之人,嗜食肥甘厚味、饮食无节无律、以酒为浆,负荷之重不断压榨生命的保质期;久坐、葛优瘫、缺乏运动,层叠又无处宣泄的压力、昼夜颠倒、恶劣的睡眠质量,以妄为常,人体气机的正常循环运作的道路受阻,气结于心下,精竭真耗,百病遂生。
2 次明半夏平和之性
药物的寒热常常与药物的毒副作用相关联,大毒之品,大热者居多,热毒性暴,破坏力强,肉眼可辨;性寒而有毒者缓用积聚,毒因难究。而提起半夏一个略微纠结的问题是总有言论诋毁半夏有毒,医院、药店常用之品为姜半夏、制半夏,以相反相成之说生生将半夏与生姜组成了伴侣,半夏非制不敢用也隐隐困住了医家的双手。有一说所谓半夏有毒与医家不能准确把握应用其温燥之性具有难以推诿的责任,既如此,了解半夏的药味显然意义重大。
历代典籍记录了半夏的药味衍变的痕迹,《神农本草经》载半夏性平,未描述有毒则按照《神农本草经》书写习惯默认为无毒,至魏晋《别录》载“生微寒,熟温,有毒”,直接点明了半夏炮制品的应用和炮制对半夏药味的变化,《药性论》记作“有大毒”,显然至唐朝炮制技术已使半夏平和的药性出现了极大的偏颇,中间历经矫枉,至清代已统一记作温而有毒,《中药学》教科书延续了这一认识。《局方》以半硫丸取半夏润滑之性治老人虚秘,至清代亦直言“半夏燥气之药”。现今,半夏温燥之性已深入人心。
此间需要考虑由于气候等自然因素变化可能改变半夏药性,但不能排除的另一种解释是,半夏本身性平非燥,经过炮制过程增添了温燥的属性,使之在应用上匹配治疗寒痰湿痰,此亦临床不可不知也。
3 与腹诊相关联的半夏药证的刑侦
什么样的人适合半夏,黄煌首先描画了“半夏人”形象,望诊:眼,大而有神;脸,圆而丰润。闻诊:咽,不时清嗓,有异物感。问诊:情,细腻敏感;志,聪慧善辩。纳,喜食能食易胀易呕;寐,寐劣易梦易惊。切诊:舌,或常或干或腻,边有齿痕或舌两侧唾沫线。或者更形象些,黄煌老师也是半夏人。
大塚敬节通过腹诊对“心下痞”做了鉴别诊断,心下部位软而无抵抗无压痛或有弹性的抵抗感,多为泻心汤的使用指征;若心下痞硬同时伴有胸胁苦满,则指向柴胡剂;若心下满和/或振水音,苓术剂中再辨;若心下部位坚硬如板状而无弹性,则是水热互结、膈间支饮的木防己汤;若自心下至小腹均有抵抗,而上腹满下腹减,则提示地黄剂。
这些都是普遍性,临证需要更细致的特殊性。胡希恕胡老的至理名言,“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半夏方证如何详解。
4.1 和胃正法,上至咽,下至腹
“半夏泻心汤”,心即心下,心下即胃所在,此乃今人共识。若依病位将半夏类方进行分类,在咽者,半夏散及汤、苦酒汤;在上焦者,小陷胸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在中焦者,旋覆代赭汤、小半夏汤;在下焦者,半夏泻心汤、黄连汤、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以以上诸方为代表,半夏通过药对的形式长袖善舞,在消化道与呼吸道大显身手。
在咽者,少阴咽痛五方,甘草汤、桔梗汤、苦酒汤、半夏散及汤、猪肤汤。可以说,半夏在咽喉部位发挥了主场优势,其实不难理解,咽喉是上消化道和上呼吸道共用而必经的交通要塞,半夏归肺、脾、胃经,恰满足了管理交通要塞的红路灯的使命。上列五方在具体辨证上,前两方,咽痛的主要证候表现还需要有痰,甘草汤所治疗的咽痛为痛而不肿,咽中如有荆棘横亘,咽水作痛;桔梗汤治疗的咽痛为肿而有痰,咽喉黏腻,时欲咳吐而吐之不出,身体已有驱邪之势,敌人就蹲守在家门口,虽然没有造成实质性破坏,但是影响了津液的正常通行,此时需将敌人推出家门口清理过道。若合用两方,则是排脓汤的底子。后三方的主要证候表现为咽干,甚者溃疡,敌军已扫荡进城并造成了破坏,及时止损,截断
病传,再论修复。苦酒汤治疗的咽痛是治脓未成内陷生疮,既要排毒,更要敛疮生肌。半夏散及汤以桂枝增强解表之力。猪肤汤的辨证要点为口干咽痛心烦、舌红少津、脉细数,典型阴虚,上热下寒,忌用寒下,唯滋润耳。如此看来,半夏当为少阴咽痛主药,排毒之余能解表,绝类点刺少商放血。
在上焦心肺者,陷胸汤的指向明确在痰,痰热结胸、痰气交阻,阳明里实热证,是半夏-瓜蒌的专长,无甚解。
在中焦脾胃,旋覆代赭汤的核心药对是半夏-人参,“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嗳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发汗伤津,吐下重伤津耗气,邪去正未安,胃中空虚,气痞也。故以半夏散余邪,旋覆花、代赭石降逆,人参、大枣建中补津,干姜立中焦气机,气机一畅,嗳气自除。同样的法则出现于温胃散寒止呃逆的丁香柿蒂散。
小半夏汤,即半夏-生姜药对,是止呕的基本方,“治呕吐,谷不得下及心下有饮”,此呕较嗳气更重,为有形之水饮不化所致,悸者加茯苓,千金方中加陈皮,组为二陈汤之前身。水痞者,温散水饮为要。此处有一点需明,痰无寒痰,寒者为饮,灼津成痰,有痰必有热,泛吐清水为饮,犯呕吐酸为痰,饮可温,痰只化。
“在高者,因而越之;在下者,引而竭之。”至下焦,半夏泻心汤的药势与上方不同,具下行之势。“呕而肠鸣,心下痞者”,气非不行,滞于水,寒热并作,上下不能。半夏-黄芩黄连,辛开苦降,上者散,下者清,参、姜、枣、草清理战场,战后修复。黄连汤,为半夏泻心汤以桂枝易黄芩,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既然欲呕吐,必不自下走,易桂枝开表泄热,为加重辛开之力。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治“发汗后,腹胀满者”,回顾旋覆代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