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索格》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浅析小说《赫索格》的叙述特点

浅析小说《赫索格》的叙述特点

浅析小说《赫索格》的叙述特点
张生庭
【期刊名称】《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年(卷),期】2002(000)001
【摘要】出生于加拿大的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现在被公认为美国最有名望的长篇小说作家之一,更被誉为美国战后新一代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61岁时,贝娄因为"将自己对人类的透彻理解和对人类当代文明的精妙分析融入作品之中"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这位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主要成就是长篇小说.在他创作的十多部长篇小说中,很难说哪一部是他的代表作,因为他的每一部小说都堪称精品.本文所探讨的小说《赫索格》为贝娄赢得了国家图书奖、国际文学奖,并为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了基础,因此一般冠之以"成就最高的小说"("the most accomplished fiction").
【总页数】20页(P278-297)
【作者】张生庭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疯子赫索格”与“阁楼上的疯女人”——从小说《赫索格》看索尔·贝娄对女性主义的焦虑与反拨 [J], 唐永辉
2.《赫索格》:自我故事的叙述——论贝娄心理小说的写作特色 [J], 刘容
3.叙述者身份和位置的转变--浅析张爱玲小说的叙述学特征 [J], 周宏;乔淑英
4.论小说叙述中的“世界”:评《小说叙述理论研究》 [J], 郭烁
5.索尔·贝娄《赫索格》的叙述技巧初探 [J], 裘乐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赫索格在现代文明中的毁灭与新生

赫索格在现代文明中的毁灭与新生

第一次婚姻, 结束于第二次婚姻 , 一切源于他对新鲜事物的
渴盼、 刺激 , 肉体和精 神无限制 的奢望 、 对 需求 , 腻烦 一成不 变 的生活使赫索 格变得焦 躁不安 , 最终 背叛 了戴 西 , 选择 了 离婚 。玛德琳是他的第 二任妻子 , 为他 的悲剧揭开了序幕 。 贪婪 于功利 , 世俗于浮华 , 一心追求名望 与虚誉 , 这就是 玛德 琳 , 一个醉 心于着装 、 社交 、 物欲 享受 , 甚至声 色犬 马的 女人 。赫 索格 与她结婚后 , 索格 的钱包成为她最关 心的事 赫
喟: 异化令全人类 都变成无 家可归者 。
击是无 比沉重 的 , 精神频临崩溃的临界点。
沉重 的打击 、 对生活 的无所适从 , 开始 了赫 索格 心灵的 异化 。他 断绝和朋 友 的联 系 , 接受他们 的帮助 ; 的学术 不 他 研究也停滞不前 , 陷入僵化 ; 女性 , 的内心 中更是充满 了 对 他 仇恨 和偏激 ; 赫索格 完全崩溃 了 , 他感到 自己时刻 面临着死 亡, 死神 的阴霾包 围着 他 、 吞噬着 他 。正 向他写给 自己 的信 中所说 :死亡。死去。再活。又死。活 。在生与死 的幻觉 “ ” 恐惧 中徘徊 , 他沉 迷于写 给所有认识 与不认识 的人 , 他对写 信 陷入痴迷状态 , 报社杂 志 、 朋友 、 亲戚 、 知名 人士 、 认识 的与
与厄运的是玛德琳与格斯 贝奇 , 赫索格 的谋杀行动将这 部作
品推 向高潮 。赫 索格带着枪 , 到芝加 哥 , 里是玛德 琳与 来 那 格斯 贝奇生活 的地方 , 的女 儿就在那 里 , 他 赫索格要夺 回 白 己的女儿 。但是意料 之外 的生活场景改变 了一切 , 在赫索格 站在玛 德琳家 窗外一瞬 间 , 看到 的场 景使他无 所适从 , 他 跟 他拟想 的场 景完全不同 : 在浴室 里 , 荡漾着女 儿的笑声 , 格斯 贝奇像 一个 慈祥 的父亲 , 温柔地 帮助女儿洗澡 , 充满了和蔼 、

论《赫索格》中文化冲突和融合

论《赫索格》中文化冲突和融合

论《赫索格》中的文化冲突和融合摘要:索尔·贝娄代表作《赫索格》中的主人公、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赫索格在第二次婚姻破裂以后,面临精神崩溃的危机。

他的遭遇是古老的、传统的犹太文化和年轻的、现代的美国主流文化发生碰撞的必然结果。

本文从女性形象的颠覆、犹太文化的疏离、拜金主义的盛行三个方面剖析了《赫索格》所反映的尖锐的文化冲突现象和艰难的文化融合过程。

关键词:女性形象犹太文化精神追求拜金主义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赫索格》是美国战后著名的心理现实主义犹太作家索尔·贝娄的代表作。

尽管贝娄不愿承认,但《赫索格》仍然和他的其他作品一样,被深深地打上了犹太文化的烙印,并成为战后美国社会现实的一个缩影。

该小说主要讲述了犹太裔大学历史学教授赫索格在第二次婚姻破裂以后面临精神崩溃的危机。

他试图通过未寄出的一封封信件和古往今来的先贤、哲人进行假想式的对话,以及对政治、经济、军事、环境、浪漫主义、基督教、存在主义等所做的深刻的精神探索,来摆脱他的精神危机。

索尔·贝娄以既嘲讽又幽默的笔调,描绘了崇尚理性和人道主义的高级知识分子赫索格在现实社会中处处碰壁的遭遇。

其实,赫索格的人生遭遇是偶然,更是必然。

这是古老的、传统的犹太文化和年轻的、现代的美国主流文化发生碰撞的必然结果。

本文从女性形象的颠覆、犹太文化的疏离、拜金主义的盛行三个方面剖析了《赫索格》所反映的尖锐的文化冲突现象和艰难的文化融合过程。

一传统女性形象与现代女性形象的冲突“‘如果我疯了,这是很自然的事。

’摩西·赫索格想到。

”这是小说开头的第一句话,它说明了赫索格在第二次婚姻失败以后,精神正处于崩溃的边缘。

赫索格通过疯狂地给古往今来的名人写信的方式,严肃地思考了哲学、宗教、政治等问题,进行了艰难的精神之旅,以求得心灵上的平衡。

他反思了他的生活、他的第一任妻子、他的前女朋友、他已故的父母以及他的第二次婚姻。

而最令他无法忍受的是,马德琳竟然抛弃他这样的历史学教授和大善人,而嫁给他最好的朋友、他的模仿者、瘸子格斯贝奇。

历史语境与个人经验——解读小说《赫索格》

历史语境与个人经验——解读小说《赫索格》
赫索格 的善 良单纯 ,还把他散 布成精 神失常 的人 。而赫索格在 他们 面前永远 都 得那 么被动和 笨拙 ,被 伤害 了也无力 还击 ,他 除 了用 门 》巾被作者迪 克斯坦 称之 为 “ 黑色 幽默作 家” ,他认 为 : “ 黑色 幽默把调子定 在破 裂点 E,一 旦达 到这一点 ,精神 上的德苦便进发 二 成一 种喜剧 和恐惧 的混合物 ,因为 事情 已经 遭到 了你尽 可放声大笑
物形象所 代表 的那个 时代是 非常 真实的 ,赫索格个 人的 问题也是一 结合起来而 失败 了 , 《 索格 》做 到 了 ,疯狂 的笔 法不但没有妨 碍 赫 种时代病 ,正如 贝娄所说 : “ 不可避 免 的个 人混乱 。也就 是社会悲 作者细微 的表达感 情 ,而且 那 看 似混乱 的信尤其使 贝娄能从纯粹
写信的怪癖来 逃避现 实 ,不知如 何排解 受伤 的感 情 。
文中还有其他 一些人物 ,比如 雷蒙娜 ,她美丽 迷人 、受过 良好 的地 步 。而赫 索格这种 流浪汉 式 的反英雄 ,就是六 t年代小 说 中的 教育 、性 格外 向独立 ,再 比如赫索格 做生 意发财 的哥哥们 ,这些人 中心人 物 。” 而且 他认 为在 美 国六 ‘年代 “ 言 的”黑色 幽默作 卜 语 物和玛德 琳 、格斯 贝奇一样 ,或善 良淳朴或 精 明世 故 ,但都 是和时 品巾 ,像贝 娄的 《 索格 》是难得 的成功之 作 。大量六 十年代 的语 赫 代 “ 合拍 ”的人 ,只有赫索格 与他们 相反 ,显得 “ 背时 ”。这 些人 言的黑色幽 默作品 由于没能 够把写 作 的笔法 与小说题材完 全一致 的
这一 时期的小 说可 以称 之为 “ 道德现 实事义 ”,它的生活观念
是认 为我们 生活在一 个错综 复杂 、不可预洲 的现实之 q。而怎样表 ]

生存在夹缝中的现代人——《赫索格》的主题分析

生存在夹缝中的现代人——《赫索格》的主题分析

生存在夹缝 中的现代人
一 一
《 赫索 格 》 的主题 分 析
孙光勇 , 李俊 婕 郭群 英2 ,
(. 1河北 工 程 大 学 文学 院 ,河 北 邯 郸 0 63 ; . 北 师 范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5082 河 河北 石 家 庄 0 00 ) 50 0
[ 摘 要 ] 当代 美 国 文 坛 上 , 尔 ・ 在 索 贝娄被 认 为 是 继 福 克 纳和 海 明 威 之 后 最 主要 的 小说 家 。 他 的作 品 对 第 二 次 世 界 大战 后 的 美 国 文 学 有 着 深 远 的 影 响 。 作 品 真 实反 映 了人 们 的 生存 现 状 。 在 小 说 《 索 格 》 , 人 公 赫 中 主
赫 索格 就 是 贝娄 的代 言人 , 过 他 , 通 见娄 展 示 了 当代 社 会 中 个 人 与社 会 、 自我 与 现 实之 间 难 以调 和 的 矛盾 , 明 阐
了人 的价 值 与 尊 严 在 异 化 的 生存 环 境 中所 面临 的 重 重 困境 , 明 了现 代 人 的 生存 状 态和 生 存 心理 。 表
维普资讯
第 2 3卷
第 4期
河 Jun l f H b ora o e e






报 (七 科 丰
版)
Vl 3 N . o, o 4 2
D c.0 6 e 20
20 0 6年 l 2月
o A c i cua ce c ad eh oo y ( oi S in e f rht trl i e n T c nlg e S n Sc ̄ ce c Edt n io ) i
【 键词] 尔・ 关 索 贝娄 ; 赫 索格 》 困境 ; 脱 《 ; 解

浅析《赫索格》的叙述分层

浅析《赫索格》的叙述分层
对 自己一 生 的 回顾 .并 由此 产 生许 多沉 思 和 反 思 , 进 现 代 社 会 的人 道 主义 危 机 . 展 现 了犹 太 中 产 阶 级 知 识 而 构 成 了 这 篇 小 说 的 第 三个 叙 述 层 次 , 即 次叙 述 层 。
小 说 的开 篇 对 盛 夏 时节 主 人 公 赫 索 格 在 马 萨 诸


在 加 拿 大 出生 的 美 国 犹 太 作 家 索 尔 ・ 贝娄 以长 篇
小说见长 , 早期作品《 晃 来 晃 去 的人 》 、 中期 小 说 《 洪 堡 分 层 进 行 了 不 同 于 热奈 特 给 出 的虚 构 域 、 外 虚 构域 和 它 认 为 一 部作 品 可 以有 一 个 到几 个 的礼 物 》 以及 本 文 要 进 行 探 讨 的 《 赫索格 》 , 都 是 贝 娄 元 虚 构 域 的 命名 . 叙 述 层 次 . 称 呼只 是 相 对 的 在 这 一 系列 的叙 述 层 次 非 常精 彩 的长 篇 小 说 代 表 作 他 的 作 品 常 常 袒 露 出 美 国 中产 阶级 知 识 分 子 的精 神 苦 闷和 内心 世 界 . 反 映 美 中确 定 一 个 主 叙 述 层 次 ma i n — n a r r a t i v e . 即 占 了大 部
本 文 以 此作 为 出发 点 . 对 小说 的叙 述 分层 以及 小说 中 大量 存 在 的信 件 的作 用做 了 简要 的 分 析 关键词 : 《 赫 索格 》叙 述分 层 信 件 作家、 作 品 简 介
者 赵 毅 衡认 为 . 上 一 个 叙 述 层 次 的任 务 是 为下 一 个 叙 述 层次提供叙述 者或叙述框架 . 也就是 说 . 上 一 叙 述 层 次某 个 人 物成 为下 一 叙 述 层 次 的 叙 述 者 . 或 是 高 叙 述 层 次 某个 情节 成 为产 生 低 叙 述 层 次 的 叙 述 行 为 , 为 低 层叙 事 设 置一 个 叙 述 框 架 。 这 为 理解 叙 述 分 层 和 进 行 叙述 分层 给 出 了 比较 明晰 的 方 向 。同 时 , 赵 毅 衡 对

《赫索格》

《赫索格》

《赫索格》作者:李京来源:《牡丹》2017年第11期《赫索格》(Herzog,1964)是索尔·贝娄中期的代表作。

其采用了意识流手法,描述了美国犹太裔中产阶级知识分子赫索格的困惑。

从赫索格身上,人们不仅能看到犹太人流浪的经验,还能够看到赫索格所代表的现代人悬挂(dangling)的生存状态。

深厚的犹太文化背景在索尔·贝娄的作品中成为一座桥梁。

贝娄将古老的犹太历史同现代人生存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单一的犹太流浪历史经验上升到整个人类的生存经验。

犹太知识分子摩西·埃尔凯纳·赫索格是一位大学教授,他虽然学识渊博,但与现实格格不入。

他结过两次婚,有一儿一女。

小说从第二次离婚后写起。

他的第二位妻子马德琳与他的好友瓦伦丁私通,把他赶出家门。

他内心异常痛苦,不停地给各种人写信,在信中同死者、生者讨论问题,尽管这些信件不曾寄出。

他回到芝加哥童年的故居,拿走了父亲遗留的手枪,想杀死马德琳与瓦伦丁。

但是,看到瓦伦丁耐心地为他的小女儿洗澡后,他打消了杀人的念头。

最后,他回到了马萨诸塞州路德村的乡村古屋中。

初看《赫索格》比较杂乱无章,涉及了多种视角、主观与客观的变化。

小说现实的时间只有五天左右,但是信件内容和头脑中的意识占据了大量篇幅。

时空顺序即纽约——芝加哥——路德村,过往经历和情感轨迹主要通过书信和头脑中的意识流来展现。

小说围绕着与马德琳的纠纷牵扯出了他以前的生活和现在的生存。

除了现实的时空轨迹,情感线索也是其中比较明显的一条线。

其中涉及了他历任情人和妻子,以第一任妻子戴西、第二任妻子马德琳、情人园子、情人雷蒙娜为主。

关于《赫索格》有很多的分析角度,如女性主义、存在主义或者身份认同等。

本文主要从《赫索格》所显露的犹太流浪历史同当代人的生存入手。

贝娄明确表示他不愿意被称作美国犹太作家,他从来没有为犹太人写作,但是他深厚的犹太文化渊源的确深刻影响了他的创作。

他的小说中的主人公仍有明显的犹太背景特征。

论索尔·贝娄《赫索格》的叙事艺术

论索尔·贝娄《赫索格》的叙事艺术

在 和 玛德 琳 离婚后 ,他就 开始 做 涂鸦 式 的 笔记和 疯狂 写信 ,他 自己也知道他 的涂鸦 式的笔记和 与人 通信的方 式是 怎样 荒谬 绝伦 ,可是这 并非 出于 自愿 ,而是他 的怪癣控制 着 他 。他 写道 : “ 在我 身上有个人 附着。我处处 受他操纵 。我 提 到他 时 ,我 感到 他 就在 我脑 袋 里猛 敲猛打 ,要我 守 规 矩 。他 总有一 天要把我毁 了的。” 这 里 第三 人称 的 叙述 是别 人 眼 中对 “ ”的评价 ,而 我 信件 中 的描述 是 “ ”对 自己的 思想解 读 。从 “ 我 外我 ”的 理解和 “自我 ”的叙述中不难看 出,赫索格确 实是身不 由 己 地 生活在夹缝 中,痛 苦 、迷惘 却又无能为 力,正如孙光 勇等 的 《 生存在夹缝 中的现代 人—— ( 索格 )的主题分析 》所 赫 述 ,在这个失去 了法则 、失 去了秩序 、失 去了温情 ,人的生 存 欲望演变 成物质 享受 的追 求的物质 世界上 ,【美国2 世纪 3 0 6 年代维多利亚 时期的极权和 独裁使 高级知识分子 已经到 了 0 无 法 生 存 下 去 的 地步 。 又 如 : 他躺在十七街上一 套租来的公寓房间的沙发上 ,有时候把 自己 想 象成 一座 专 门制 造 个人 沧桑 史 的 工厂 。 自己的 一 生 ,从 出生到 死 ,一 幕 幕呈现 在 眼 前 。他 写道 : “ 无 话可 说 。” 我 这 里 “ 工厂 ” 的 比喻 ,充分 说 明他 感觉 到 在外 人 眼 加 中 , 他 只是 一 个 “ 所 ” , 任 由别 人 使 用 和 支 配 , 毫 无 自 主 场 权 可言 ,而 不是一个有 血有 肉有 思想 的人 。此时 此地 ,人们 不顾一切地追 求个人 的利益和物质 享受 ,根本 不考虑他人 生 命的存在和价 值 ,从而 令他人失 去了做人 的尊严 和意义 。而 被践踏 了尊严和生命 的人只能 “ 无话 可说 ”,令 人充分感 受 到社 会 的异 化给 高级 知 识分 子带 来 的痛 苦和 悲哀 ,看似 生 命 ,却轻 如空壳 ,如同行尸走 肉。同时小说 的信件 中还 出现 了第一 人称 对第 三 人称 的评 价 ,如在 写 给艾 森 豪成 尔 的信 中,有这么一段文 字: “ ……也许您在 问您 自己,这 个写信 给您 的是什么人 ……那 就让我来 说一说吧 ,他 是一个有 思想 的人 ,他 相信公众表 示政治 意见的好处 。有 知识而没有影 响 力 的人 ,常常会有 一种 自我 鄙视的思想 …… ”通过 “ ”对 我 “ ”的评价 ,更 加突 出了作 者叙事人称变 化的互补 效果 。 他 再如 ,他 曾照着镜 子 自问: “ 我的天哪 !这 个生物是什 么 ? 这 东西认为 自己是个人 。可 究竟是什么 ?这并不是人 ,但它 渴望做个人 。像 一场烦扰不休 的梦 ,一 团凝聚不散 的烟雾 , 种 愿 望 。 ” 这 里 作 者 采 用 了 一 种 展 示 内 心 世 界 和 展 示 处 境 相 结 合 的 自叙 形 式 ,使 我们 得 以看 见 主 人 公 的 内 心 世 界 和 他 置身的现实世界。【 4 同时 ,小说还 穿插 了第二人称 的视 角 ,主要运 用在一些 对 白中。通过第三人称 和第二人称 的对 话 ,读者可 以从另 一 个侧面更 好地 了解赫 索格的 内心世 界。 比如 ,赫 索格去看 埃 默里 克医生时 ,医生说 : “ 听说你离婚 了——忘 了是谁告 诉 我 的,我听了很难 过。 ” “ 我猜 想孩子跟玛 德琳 住在 芝加 哥 吧 ?” “ 是的 。” “ 她脾气不好 ,有点歇斯 底里 。”他 对埃 默里 克说 。赫索格 没有接着描述他 们在芝加 哥的生活情 况, 而是 转移 话题 ,想诱导医生说 出对玛德琳 的评 价 。这 里第二 人称 的对话使赫索格 内心世 界的活动跃然 纸上。

论索尔·贝娄小说《赫索格》

论索尔·贝娄小说《赫索格》
( H e n d e r s o n t h e R a i n K i n g ,1 9 5 9 ) ,《 赫 索格》 ( H e r z o g ,
绘画、电影 、舞蹈等领域) 能获得的最 高个人荣誉 。
该奖 项 由美 国总 统亲 自颁 奖 。 索尔 ・ 贝娄 1 9 1 5年 出 生 于 加 拿 大 的犹 太 家 庭 。 贝娄 的父 母早 年 在俄 国 的圣 彼得 堡生 活 ,后来 移 民加
福 建商 业高 等专科 学校 学报
2 0 1 4年 2月第 1期
论索尔 ・ 贝娄小说 《 赫索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林 崴
(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外语 系,福建 福州 3 5 0 0 1 2 )
[ 摘 要】 美国当 代 作 家索 尔 ・ 贝娄于 1 9 6 4年发表 的长篇小说 《 赫索格 》是他 的一部 重要代表 作。作 品反 映 了
赞助 人 士 。在 美 国 ,这 是 艺 术 家 ( 包 括 文 学 、音 乐 、
在 贝娄 近六十年的写作生涯 中,他创作 出许多脍 炙
人 口的作品。其中著名的几部 中长篇小说有 《 晃来晃去 的人》 ( D a n g l i n g M e n ,1 9 4 4 ) ,《 奥吉 ・ 玛琪历险记》 ( T h e A d v e n t u r e s o f A u 百 e M a r c h , 1 9 5 3 ) ,《 雨王亨德森》
作者 简介 :林崴 ( 1 9 8 1 一 ) ,女 ,福建福州人 ,讲师 。研究方 向:英美文学 、比较文学 。
2 0 1 4年 2月第 1 期
论索尔 ・ 贝娄小说 《 赫索格》
8 7
景 、时间也 设定 在上 世 纪 6 0年代 的美 国 。从 1 9 6 1年

心灵的回归——浅析索尔·贝娄的《赫索格》

心灵的回归——浅析索尔·贝娄的《赫索格》
二 、 生 困 境 人
探索生 活的本质 , 又无法 摆脱现 代物 质生 活的种种诱 惑 。因
此, 这些现代人常常痛苦 的徘徊 在这 荒谬 的世界 中。通 过这 些普通人 的苦 闷与不 安 , 贝娄将许 多发人 深思 的社会 问题呈 现在读者 面前 , 引导人们 去思考现代 物质 社会 中人类 的命运 这 一 严 肃 问题 。 贝娄 的代表作《 赫索格 》 是一 部杰 出 的反 映 当代人 生存 处境 、 生存 困境 的小说 。主人公赫 索格是 一位 学识渊博 的大 学历史教授 。他 一 向尊崇 理性 , 心人 类 文 明和人 的尊 严 。 关
然而 , 个人 生活 道路上 却障 碍重 重。他两次 结婚 , 次离 在 两
婚。第 二妻子马德林 和他最 信赖 的朋友格 斯贝奇 私通 , 并把 它逐出家门。赫索 格不但 被破 离婚 , 失去 心爱女 儿。生存 还 困境使考 , 记笔 记, 给认识 的, 不认识 的 , 活着的 , 了的。哲 学家 , 死 总统 , 至 甚 上帝和他 自己写信 , 图通过存 在交往 或精神 交往探 索生存 试 的意义 。本文意在探 讨主人 公赫索 格从精 神迷 茫孤独 、 人生 困境到最后的心灵的 回归。赫索格 在饱经 生活 挫折之 痛 , 离 群索居之苦后 , 逐渐 陷入 了异化之 中, 他在潜 意识 中开始 了 自 我探索 , 以求摆脱 困境 。最终 , 在死亡 与生命 的意义 , 心 他 爱 和群体生活 的必要性几个 方面获得新 的认 识。尽管他 的探 索
想史的研究 , 著有《浪漫主义 和基 督教》 等学术论 著。他相 信
社会 自由、 平等 、 民主。他 早年 “ 曾计划 写一部 如是 总结二 十 世纪革命运动和群众 动乱 的历史 巨著 … 认 为人 人平 等和 民 主进步不仅会普及于全世 界 , 而且会 永恒 持久地 发展 。 他 的 ” 精神危机触 发于 其个人 生 活一 玛德 琳和 格斯 贝齐 的 忘恩 负 义 。由于第二任妻子玛德琳 和别人私通 , 使他被 迫离婚 , 失 还 去 了她可爱女儿的监 护权。这对一 向尊崇 规范 理性 , 和谐 自 然 的赫索格来说 , 的确是一 个沉重 打击 。而且 与他妻 子私 通 的这个第三者不是别 人 , 正是他最为信赖 的朋友格 斯贝奇 , 这 使他对这个世界的判 断与信任发生 了严 重的危机 。精神上 受 到 了巨大的创痛 , 心理上造 成 了全面倾斜一这 个世 界究竟 是 否想过去那般美好?这个世界上 的人个究竟 是否像 以前臆 想 的那般健全?原来如此 : 自己竟是 被这 些假 象欺 骗 了。在 现 代社会 , 人道 主义理 想 已被 残酷 的现实生 活击 的粉碎 。他 甚 至无法确定 自己的社会价值 , 的“ 尚的理 想” “ 他 高 和 好心肠 ” 似乎都与他周围的一 切格格不 入 。无论是 过去 还是 现在 , 赫 索格所观察 的、 所感受 的都使他 深切 体会 到身存条件 的异 化 与疏离 。甚至生命的荒诞 与虚无 。尤其是第 二任妻子 与 自己 的朋友 的通奸令他怀疑 自己的洞察力 。这 次婚变最令赫索 格 痛心 的是他丧失 自我认识 。他深感迷茫 、 痛苦 、 羞耻 、 仇恨 , 他 的男性 自尊心甚至整个 自我都 遭到重创 , 这是对 他致命打击 , 也是最难抚慰 的伤痛 , 他不得不重塑 自我并构建 自我价值 观。

索尔·贝娄的《赫索格》:“边缘人”的呐喊的开题报告

索尔·贝娄的《赫索格》:“边缘人”的呐喊的开题报告

索尔·贝娄的《赫索格》:“边缘人”的呐喊的开题报告《赫索格》是法国哲学家索尔·贝娄所著的一部重要著作,出版于1945年。

该书以“边缘人”的经验为主题,探讨了作为一个“边缘人”在社会中生存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边缘人是指一个处在社会边缘或边缘群体中的个体或群体,这些人在社会中不被认同或排斥,被置于社会的边缘地带。

本文将探讨《赫索格》这部著作所呈现的“边缘人”的主题,以及该主题对我们的启示。

在该书中,贝娄通过对边缘人的深入观察和分析,指出了边缘人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孤独、无助、排斥以及社会的冷漠。

在社会中,边缘人常常被视为异类,受到歧视和排斥,无法融入主流社会,因而产生了一种“存在的虚无感”。

然而,贝娄并不认为边缘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相反,他们处在边缘地带,能够看到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和不公正现象,同时也有着反抗和改变的潜力。

除此之外,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边缘人,而如何面对这种处境也至关重要。

在《赫索格》中,贝娄提出了“存在主义”这一哲学思想,认为人应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被社会和环境所规范和限制。

在这个意义下,边缘人应该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主动寻找改变的途径,拒绝被社会边缘化或排斥。

我们可以从中认识到,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处于边缘地带的人,他们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关爱。

同时,我们也需要探索我们自己的边缘感受,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反抗社会的限制和束缚。

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我们需要反思社会对边缘人的冷漠和歧视,共建一个更加包容和公正的社会。

因此,我们需要像贝娄一样,持续关注“边缘人”的群体,并为他们发声,消除歧视和排斥。

在社会中,我们应该尽力让所有人的存在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

论《赫索格》的犹太性

论《赫索格》的犹太性

掘 了 现代 人 的人 生 体 验 和孤 独感 ,进 而 着 力 探 讨 人 生 价 值 失 落 时 该 如何 对 待 自己的 生 活 三 、 太 性 在《 索 格 》 的体 现 犹 赫 中

前 言
小说 《 索 格 》 作 于 上 世 纪6 年 代 。 反 战游 行 、 权运 赫 创 0 在 民 动 、 族运 动 、 种 女性 主 义 运 动 与 反 传 统 文 化 运 动 中 , 国社 会 美 5 年 所 累积 的 紧张 的 阶级 关 系和 人 际 间 的异 化 现 象 ,都 淋 漓 O 尽致 地 宣 泄 出来 。 说 的背 景 正 是 那 个 时 期 真 实写 照 。 》 的
邓 赘
犹 太

( 西科 技 师 范 学 院 外 国语 学 院 , 西 南 昌 江 江
301 ) 3 0 3
摘 要 :《 索格 》 索 尔 - 赫 是 贝娄 的 重要 代 表 作 , 映 了上 反 世 8 6 年代 的 美 国犹 太人 在 面 临 两种 文化 冲 突的 时候 所 遭 遇 60 的边缘 化 、 浪和 受 难 经历 。 文 旨在 从 犹 太性 着手 来展 示《 流 本 赫 索格 》 丰 富 世界 。 的 关键 词 : 尔・ 索 贝娄 《 索格 》 犹 太性 文 化 冲 突 赫
人 公 赫 索 格 是 一 位 生 活 优 裕 、 崇 理 性 、 奉 人 道 主 义 的大 学 推 信 教授 。 他善 良、 恳 , 于 助 人 , 被 妻 子 玛 德 琳 和好 友 格 斯 贝 诚 乐 却 奇 所 背 叛 。 场 失 败 的婚 姻 使 他 陷 入 了精 神 和家 庭 危 机 当 中 。 一 结 果 他 被 迫 离 婚 , 失 去 了 心爱 的 女 儿 , 活 困境 使 他 精 神 极 还 生 度 焦 虑 ,所 以 只 能 整 日给 活 着 的 人 和 死 去 的人 写 一 些 发 不 出 去 的信 , 说 自己 的痛 苦 和 愿 望 。由于 小 说 以 美 国犹 太知 识 分 诉 子 赫 索格 的情 感 遭 遇 和 精 神 危 机 为 主 线 的 , 此 《 索 格 》 因 赫 中 的犹 太 性 主要 是 通 过 对 他 的 分 析 来 得 到 的 , 成 了《 索 格 》 他 赫 中犹 太 传 统 文 化 的体 现 者 和 倡 导 者

人性的异化与回归——索尔·贝娄作品《赫索格》的主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人性的异化与回归——索尔·贝娄作品《赫索格》的主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人性的异化与回归——索尔·贝娄作品《赫索格》的主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意义和背景现代社会是充满着文明与技术的巨轮,它带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随着现代化各个方面的发展,人们始终感到一种不安,似乎生活中的某些东西失落了。

这些失落的方面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与疏离,个体的内在世界变得空洞等。

索尔·贝娄是20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和哲学家,他的作品《赫索格》探讨了人在现代社会中面对种种诱惑和压力的生存状态,对我们理解现代人的精神状态和处境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选题意义:1、索尔·贝娄作品《赫索格》是文学与哲学并重的经典作品,其深刻的人性思考给我们启示。

2、探究人性的异化与回归的问题,对我们理解现代社会和人的生存状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通过阅读、分析、研究该作品,能够对我们自身的人生价值有所启示,对人的成长与发展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研究的目的和研究问题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分析索尔·贝娄作品《赫索格》中人性的异化与回归的主题,研究人们在现代社会中面对各种社会压力和诱惑,如何寻求回归自我和重建内心的连接与意义,加深对现代生存状态的认识。

具体研究问题:1、人性的异化是如何产生的?2、现代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3、作品中的人物是如何通过文艺、信仰等途径回归自我和寻找内在的意义?4、作品中的人物的情感、人格、价值观等方面是否存在重大变化,如果存在,是如何变化的?三、研究方法1、文学理论方法: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和深入的分析,揭示作品中人性异化与回归的主题和文本特点。

2、心理分析方法:分析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成长经历,探究对人性感悟的启示和启迪。

3、哲学思考方法:运用哲学思考与分析,探究作品中的意义并进一步探讨现代人的处境和精神诉求。

四、论文的结构安排第一章序言1.1 研究背景1.2 选题目的及意义1.3 研究方法第二章人性异化的产生2.1 现代社会的特点2.2 人性异化的概念和特征2.3 人性异化的原因及表现第三章作品主要人物的形象分析3.1 赫索格的生命历程及内心变化3.2 安娜和德斯雷的人物性格和生命观第四章人性回归的寻求4.1 人性回归的内涵和价值4.2 文艺、信仰等途径对人性回归的意义第五章人性异化与回归的探讨5.1 当代人性异化与回归的关系5.2 现代社会应如何回归人性的本真?第六章结论6.1 研究的主要结论6.2 发现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参考文献。

人性的游离与回归——索尔·贝娄小说《赫索格》的犹太性解读

人性的游离与回归——索尔·贝娄小说《赫索格》的犹太性解读
第 35卷 第 9期学报 JOURNALOFLANZHOUINSTITUTEOFEDUCATION
2019年 9月 Sept.2019
人性的游离与回归
———索尔·贝娄小说《赫索格》的犹太性解读
王艳
(西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索尔·贝娄是美国犹太作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基于他的犹太身份,“犹太性”是其艺术创作的根 基。索尔·贝娄塑造了众多的犹太知识分子形象。这些犹太主人公在以家族关系为基础、自我优越感为核心的犹太文 化和以适者生存、个人利益最大化为表现的美国文化之间艰难困苦地生存着。他们一度感到内心的焦虑与彷徨,在现 实生活中精神常常处于崩溃的边缘,游离于社会的各个角落。小说中的犹太主人公为找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曾做出很 多尝试和努力,最终认识到爱的力量和作用,心态逐步得到调整变得积极乐观,并与他人和解,与社会融合,从而找到了 生命的真正价值,人性得以回归。本文以贝娄早期小说《赫索格》为对象,从作品中人物及作品主题来解读其犹太性, 最后揭示贝娄小说超越民族概念,在关注美国犹太人命运的同时把民族的命运上升为整个人类命运的主题。 [关键词]索尔·贝娄;赫索格;犹太性;游离;人性的回归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23(2019)09003802 [收稿日期]2019-05-23
一、“犹太性” “犹太性 ”(Jewishness)是 一 个 较 为 复 杂 的 概 念, 是犹太民族所独有的民族特性。犹太性在不同犹太 人身上有表现程度上的差异,但究其本质而言,是一 种不以 人 的 主 观 意 志 为 转 移,相 对 固 化 的 文 化 形 态。[1]总体来说,犹太民族是一个注重家庭种族观念、 崇尚知识、爱读书、充满智慧、百折不挠的民族。他们 团结一致,具有民族自信,民族优越感,在两千多年的 被驱逐被排挤中仍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坚强地活着,并 人才辈出,在各个领域都有杰出人物涌现,比如,著名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精神分析批评家弗洛伊德、作曲 家门德尔松、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哲学大师弗洛姆、诗 人海涅、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二、主人公“赫索格”的犹太性 《赫索格》是作家荣获诺贝尔奖的重要作品之一。 贝娄的早期作品中处处渗透着犹太性,其作品的主人

《赫索格》精神生态思想的解读

《赫索格》精神生态思想的解读

《赫索格》精神生态思想的解读作者:罗菲来源:《大学教育科学》2017年第03期“生态”是近些年比较热的一个词语,但一般人们所说的“生态”是自然的生态,本文所讲的主要是精神生态。

精神生态一词主要是由鲁枢元先生提出的,他认为人是作为一种精神性的主体而存在的,而精神生态就是研究这种作为精神性存在的人与他周围的各种环境的关系。

精神生态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精神性存在的人是否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另一方面是在人的精神变量的协调下生态系统是否能有序地演进。

认识自然界中的一份子,人的生存和生活都和大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人类对大自然过度的索取才导致了今天自然生态系统的失衡,进而引发了人们恐惧的生态危机。

从根本上讲,人们对大自然的破坏,对生态的破坏,主要是由人类的精神危机引发的。

因此,人的内在的精神生态危机比外在的自然的生态危机更加可怕。

《赫索格》(索尔·贝娄著,宋兆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就通过对主人公赫索格的描写展现了人的精神生态的重要性。

《赫索格》是美国著名犹太作家索尔·贝娄的代表作之一,并在1976年获得了世界诺贝尔文学奖。

索尔·贝娄最擅长对人性的描写和分析,《赫索格》也是描写了主人公所面临的精神困境,以及在这种精神困境中主人公所做的挣扎和努力。

作为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赫索格》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人们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如对其写作手法的探讨、对人物性格的探讨、对主人公精神历程和性格的探讨以及对主人公精神危机、人格异化的探讨。

但是,从精神生态方向对《赫索格》进行研究的还不多见。

《赫索格》主人公全名“摩西·埃尔凯纳·赫索格”是一个具有浓厚的犹太文化底蕴的名字,犹太意蕴就是“奴役和自由”。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渴求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一切能给人们带来物质利益的东西都成了人们崇拜的对象。

与此同时,人的本性的善良、真诚正慢慢被人们遗忘。

文化的夹缝中探求_第三空间_赫索格_主人公对文化身份的追寻_代建军

文化的夹缝中探求_第三空间_赫索格_主人公对文化身份的追寻_代建军

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移民、出国就业人员和出国留学生的急剧增长,怎样才能够在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中生存下来?如何才能正确对待自己两种文化身份?这些问题都引起了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物质富足精神匮乏,拜金主义盛行,而社会道德日益堕落,生活在这里的外来移民所面临的文化身份冲突问题尤为突出。

作为西方文化的外来者,这些人一方面渴望能够融入到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另一方面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恋恋不舍,无法割裂自己的文化本源。

在这种纠结中,他们既无法被美国主流社会所接受,也不能适应自己种族文化身份,因而他们不断被边缘化,最终迷失了自己。

后殖民主义的文化身份理论和“第三空间”理论对于当前的中国社会和中国外出移民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能帮助这些处在社会边缘的移民者重新找回自己,重新塑造自己的文化身份。

二、萨义德的文化身份观点和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1.萨义德的文化身份理论爱德华·萨义德被认为是后殖民主义的代表人。

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文化与帝国主义》、《东方学》、《文学与社会》、《知识分子论》和《世界·文本·批评家》等。

其中《东方学》发表于1978年,被文化的夹缝中探求“第三空间”———《赫索格》主人公对文化身份的追寻代建军(山东管理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山东济南250359)摘要:《赫索格》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索尔·贝娄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是作为“高级趣味”而轰动一时的畅销书。

小说真实地再现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的苦闷与迷惘,追求与探索。

本文以索尔·贝娄的代表作《赫索格》为研究对象,运用后殖民主义为理论,探索小说主人公赫索格在生活上经受一系列打击后如何追寻自己的文化身份以及后来又如何通过思考并向现实生活做出妥协,在“第三空间”中重建自己的文化身份。

关键词:赫索格;后殖民主义;文化身份;第三空间中图分类号:I71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73(2013)04-0033-04The Search of “Third Space ”in Cultural Crevice:A Quest of Cultural Identity in HerzogDAI Jian -junAbstract:Herzog ,a representative work of Saul Bellow,the Nobel winner for literature,has aroused sensation because of its “high taste ”,in which the bewilderment and quest of intellectual are presented vividly and thoroughly.The article aims to interpret the Saul bellow ’s masterpiece,Herzog,from the postcolonial perspective to explore how the character pursues his cultural identity after a series of personal tragedies and how he reconstructs his cultural identity in “the third space ”by contemplationand making compromises with social reality.Key words :Herzog;post colonial;cultural identity;third space收稿日期:2013-10-11作者简介:代建军,男,山东潍坊人,山东管理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美国文学和英语教学研究。

《赫索格》的伦理品性解析

《赫索格》的伦理品性解析

《赫索格》的伦理品性解析
彭涛; 霍慷颖
【期刊名称】《《珠江论丛》》
【年(卷),期】2015(000)004
【摘要】问题为核心困境,并以救赎的历史之内在统一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在代表作《赫索格》中以伦理道德,深刻探讨主人翁摩西·赫索格以及整个美国社会陷入的伦理摩西·赫索格作为古代摩西的现代戏仿为契机赋予他人和社会使命。

赫索格践行“爱上帝”和“爱邻如己”的救赎之路并使:“爱上帝”就必须“爱邻如己”;通过“爱邻如己”而走上“爱上帝”之路。

这种内在统一性建构了该小说的伦理品性,“爱”是该小说的伦理核心。

这说明贝娄在小说创作中超越了种族狭隘偏见,构建了一种以人性为基础,以“爱”为核心的世界性伦理品质,凸显了贝娄的世界性视野和人文主义关怀,也给人们提供了价值精神或价值关系的伦理道德指引。

【总页数】11页(P112-122)
【作者】彭涛; 霍慷颖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2
【相关文献】
1.犹太宗教伦理关照下的《赫索格》家庭伦理分析 [J], 王小华
2.论司法制度伦理与法官品性的德性伦理 [J], 周帼
3.犹太性与世界性:一块硬币的两面——对《赫索格》文化品性的探索 [J], 彭涛
4.从格式塔心理美学视角解析《赫索格》的文本构造 [J], 宁妍; 唐毅; 赵晶
5.美国消费主义与犹太消费伦理的决裂——索尔·贝娄《赫索格》消费主义解读 [J], 吴银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论《赫索格》中的“家”
学院:人文学院
学生姓名:连奇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 B09中文(2)班
指导教师:汪汉利
起止日期: 2012年6月20日-2013年3月 20 2012年 6 月18日
《赫索格》中的“家”
连奇
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浙江舟山
索尔〃贝娄(1915-2005)是继海明威与福克纳之后最重要的美国当代作家,他那富有犹太文化色彩的文学作品为他在美国当代文坛上赢得了盛誉。

1976年,贝娄因“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获诺贝尔文学奖。

作为索尔〃贝娄的代表性作品,《赫索格》一直是国内外学者评论的主要对象。

仅以我国学者为例,中国知网(3月7日晚)《赫索格》“全文”搜索,就有多达924个相关词条,足见其在中国的深远影响。

目前,国内涉及小说《赫索格》的索尔〃贝娄专著共有三部。

一部是刘文松的博士论文《权力关系及其女性表征》。

刘博士运用福柯的权力理论评价了索尔〃贝娄的创作,特别是分析了贝娄笔下的人物形象,对《赫索格》中的两性关系进行了重点考察。

该著作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是国内第一部贝娄研究专著。

第二部著作是周南翼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贝娄》(2003年),该书虽然是贝娄的传记,但对贝娄的《赫索格》进行了评论。

该著作引用欧美学界的一些研究成果,对于深入认识贝娄创作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第三部是青年学者刘兮颖的《受难意识与犹太伦理取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版),该书从伦理学角度对贝娄作品进行评价,其中相当一部分章节涉及小说《赫索格》。

博士论文方面,大陆以索尔〃贝娄为主要考察对象的博士论文有:祝平撰写的博士论文《乌云后的亮光——索尔〃贝娄小说(1944—1975)的伦理指向》(2006年),是国内第一部贝娄研究的中文博士论文。

该论文探讨了贝娄获得诺贝尔奖之前的作品,其中部分章节,是从伦理视角论述了贝娄小说《赫索格》。

汪汉利的博士论文《索尔〃贝娄小说的文化渊源》(2008年)从文化视角分析贝娄小说,探讨贝娄小说与犹太传统文化、美国基督教文化和欧洲文化的关系,也有相当一部分章节涉及小说《赫索格》。

期刊论文方面,有学者从伦理学角度讨论了小说《赫索格》。

刘兮颖的《<赫索格>中的精神受难与道德困境》(《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6期)认为,《赫索格》中的摩西〃赫索格是圣经中"摩西"原型的再现,小说通过赫索格失败的婚姻展示了传统犹太婚姻伦理道德的崩溃,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应归因为女权运动的兴起,男性对自身地位的不确定感以及传统犹太家庭的瓦解。

王小华的《犹太宗教伦理关照下的<赫索格>家庭伦理分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认为,赫索格的精神困境在于他道德行为与传统犹太伦理观的背离,而他那融合在联想和回忆中忏悔性质的自我剖析是对犹太宗教伦理的回归。

赫索格的自我救赎得以实现则体现了作者的犹太伦理价值取向及犹太伦理价值的现实意义。

有学者从哲学特别是存在主义哲学角度探讨了《赫索格》。

王静的《论索尔〃贝娄<赫索格>主人公身上的萨特存在主义倾向》(《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认为,小说体现了主人公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执着追寻以及他对人类真正存在的最终理解。

从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出发,揭示这种思想在赫索格身上的体现及贝娄对人类及其存在意义问题上独特的理解,可以给予物质富裕而精神存在危机的现代人,尤其是现代知识分子以一定启示。

宋德伟的《存在困境中的终极性关怀——散论<赫索格>的现代哲学意蕴》(《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认为,小说文本深入个体生命的意识深处,探究现代人类的存在处境及人之所以为人的存在本质;从反映社会,到批判社会,再到形而上的哲学思考,层层深入,体现了创作主体对人本真存在的终极性关怀。

达惠的《析<赫索格>小说世界中存在主义的荒诞意识》(《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认为,索尔.贝娄在《赫索格》中,以独特的书信技巧,从容不迫地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撕开了理性的温情面纱,展现了人们在20世纪现代社会中所经历的彷徨、不安和迷惑;揭露了赤裸裸的荒诞人生,流露出一种存在主义的荒诞意识。

有学者从犹太文化方面评价《赫索格》。

汪汉利的《人文焦虑与民族记忆——<赫索格>中的人文关怀与犹太民族境遇的关系》认为,《赫索格》直面人生困境,揭示现代人的迷惘,渗透着一种对人类生存状态异常关切的人文焦灼意识。

这种人文焦灼主要表现在对人的精神流浪、人自身价值的寻找、人的苦难命运的叩问等层面上,这种焦虑与犹太文化有着一定联系。

彭涛的《<赫索格>的犹太性解读》(《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认为,在小说《赫索格》中通过生活在西方主流文化中的犹太知识分子的生存体验,表现为边缘感、异化感、寻根性和寻本性。

其核心——回归犹太传统文化,坚守生命成就了《赫索格》一书的犹太文化品格。

这也说明,洞悉犹太性是了解《赫索格》的根本。

李志娟的《背负沉重的历史——试论<赫索格>中体现的犹太意识》(《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9期)从小说所描述的现代西方社会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特别是当时的犹太知识分子在动乱的60年代的精神生活出发,论述了《赫索格》所体现的犹太意识。

刘艳晖的《<赫索格>中的犹太文化内涵》认为,尔.贝娄的中篇小说《赫索格》讲述了美国犹太知识分子赫索格的情感遭遇和精神危机,反映了当代美国人的苦闷与迷茫。

赫索格精神的流浪、自我的回归体现了犹太民族的流浪和犹太文化牺牲与救赎的主题。

等等。

总体来讲,作为索尔贝娄的代表性作品,《赫索格》一直为国内学者所重视。

许多学者在分析其作品流浪主题时,就特别关注其主人公命运与民族命运的关系,有学者甚至认为贝娄主人公流浪是犹太人固有的生存状态,是历史因素和民族习惯造成的。

这显然是一种片面的误解。

实际上贝娄人物基本上都是美国主人公,他们之所以会四处流浪,与其生活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也可以说,贝娄作品主人公的流浪命运是现实生活造成的。

由此,本文分析贝娄代表性小说《赫索格》,通过赫索格与“家”的关系,探讨主人公赫索格流浪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刘兮颖:《<赫索格>中的精神受难与道德困境》,《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6期。

2. 王小华:《犹太宗教伦理关照下的<赫索格>家庭伦理分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3. 王静:《论索尔〃贝娄<赫索格>主人公身上的萨特存在主义倾向》,《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4. 宋德伟:《存在困境中的终极性关怀——散论<赫索格>的现代哲学意蕴》,《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5. 达惠:《析<赫索格>小说世界中存在主义的荒诞意识》,《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6.汪汉利:《人文焦虑与民族记忆——<赫索格>中的人文关怀与犹太民族境遇的关系》,《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7. 彭涛:《<赫索格>的犹太性解读》,《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8. 李志娟:《背负沉重的历史——试论<赫索格>中体现的犹太意识》,《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9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