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 骨骼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 骨骼拓展资料素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 骨骼拓展资料素

……………………………………………………………最新资料推荐…………………………………………………(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拓展资料第一单元骨骼和肌肉1.骨骼骨骼能告诉我们什么?区分男女:男性骨骼比较粗大,表面粗糙、肌肉附着处的突起明显,而女性只有骨盆上口的尺寸大一些。

怎样区分老少:儿童骨骼的韧性大,硬度小;成年人骨骼坚硬,弹性韧性都很良好;老年期骨骼则变脆。

考古学家近日在“曹操墓”中发现的男性遗骸,死亡年龄大约是60岁,与曹操66岁的享年十分相近。

科学家是如何从骨骼中找到确定性别、年龄等信息的线索呢?这一疑问引起了很多的好奇。

是男是女看骨盆其实,在考古和法医鉴识中,利用骨骼判断性别的方法很多,总体上可分为两类:对比观察法和仪器测量法。

前者是指用肉眼观察骨骼的形态差异来判定性别。

一般而言,男性骨骼比较粗大,表面粗糙、肌肉附着处的突起明显,还可以通过骨盆来判别:女性骨盆上口的尺寸大一些。

这种差异自胎儿期就已呈现出来。

除此之外,颅骨、胸骨、锁骨、肩胛骨以及四肢长骨等也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

而后者是指使用骨骼测量仪对遗骸的长、宽、高、角度及厚度进行测量。

将所得数据与男性均值及女性均值相比较;或依据相应的数学手段,将数据代入回归函数中计算。

进而判断性别。

是老是少看耻骨骨骼也能告诉我们死者的年龄。

很多因素都会对骨骼形态产生影响,因此从骨骼出发鉴定年龄时,往往要采用多种方法互相印证。

不少骨骼特征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比如30~40岁时,肋软骨骨化中心增多,胸骨柄与胸骨体出现愈合,40~50岁时,胸骨体与剑突愈合,喉和肋软骨开始固化,到了60岁以上,全身软骨都会发生骨化。

对于成年人骨骼的年龄鉴定,通过观察比较骨骼的形态学变化更为常用。

儿童期时,骨组织有机质的成分较多,使得骨骼的韧性大,硬度小。

到了成年期,无机质的比例渐渐升高,这时的骨骼不但1……………………………………………………………最新资料推荐…………………………………………………坚硬,而且弹性韧性都很良好,时至老年期,无机成分进一步升高,骨骼变脆,同时在骨质增生和吸收的作用下,骨骼的形态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四年级科学骨骼教案

四年级科学骨骼教案
(兴趣水平、所需经验、能力水平)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学生需要,家长关注。
对于人体运动,学生每天都正在进行,他们自己也意识到,也能在生活和体育课上零散地知道一些运动保健的知识。然而,他们并不清楚为什么自己能运动、究竟是什么在运动,为什么要注意运动时的保健,对于运动时出现的小问题更不知是怎么回事。本单元在此方面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探究,解答了学生的疑问,进一步明确了运动时的保健要求,对学生的茁壮成长具有指导意义。因此,在内容的设计上,从学生能感触到的现象入手,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拼一拼、画一画、做一做、读一读、比一比、议一议来发现运动的秘密,懂得运动保健的原理和做法。
单元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共性特征、教材前后联系、和其它学科的联系)
本单元依据小学科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关于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的要求,从锻炼身体、茁壮成长的角度出发,围绕骨运动,就人体运动系统的骨骼、关节、肌肉这三个主要构成方面,强调运动系统的锻炼和卫生来进行构建的。通过引导学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以及骨、关节、肌肉的位置,从而懂得如何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
(2)用放大镜观察石头和动物腿骨;(3)用锤子轻轻敲打石头和动物腿骨的表面;
(4)掂一掂这两样物品,感觉一下各自的重量;
(5)洗干净手,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2.学生汇报交流。
3.思考讨论:根据观察结果,你认为骨和石头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4.活动:说说动物的骨头是什么样子的。
1.讲述:在希腊文中,“骨骼”的原意是“一个死亡了的身体”。其实,骨都是由活细胞构成的,骨是有生命的。
2.完成活动记录上的作业。

四年级科学下册《骨骼》教案(二篇)

四年级科学下册《骨骼》教案(二篇)

四年级科学下册《骨骼》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成骨骼接力。

2.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

3.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4.知道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

5.知道骨硬而结实,可以生长。

【教学重点】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教学难点】拼人体骨骼图【教具】剪刀、硬卡纸、胶水、人体骨骼模型或者挂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准备实验用的器材、收集有关骨骼方面的知识。

二、展示(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电子幻灯片出示建筑工地的钢筋框架)2.(电子幻灯片出示竣工后的大楼)提问: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3.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揭示课题:骨骼)(二)引导学生探索人体的骨骼结构1.活动:每人用力摸摸自己的身体,看能摸出几块骨头?2.交流:我们全身的骨头分为三部分——头,躯干,四肢。

你摸出了几块骨头?3.比较:与活动记录里的骨骼分布图比较一下。

4.手是我们身体最灵巧的部分,刚才大家说我们的手是由多少(找学生回答)块骨构成?现在让我们来看手的X光照片,数一下共有多少块骨?5.学生汇报交流。

6.师:手骨共有27块,成人全身的骨头共有206块,这些骨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人体骨架,人体的骨架就叫做骨骼。

7.观察骨骼模型。

(1)头骨是什么样的?(2)躯干骨包括哪些骨?胸骨、肋骨、脊柱分别是什么样的?(3)手臂骨包括哪些骨?大腿骨的几块大骨分别是什么样的?8.游戏——看谁说得快。

(1)老师指骨骼模型,学生说骨的名称;(2)学生对照骨骼模型,摸摸自己骨骼的各个部分。

(3)老师说出骨的名称,学生在自己身上指出。

9.活动:把活动上的人体骨骼贴在硬红色板上,剪下来,拼成一副完整的人体骨骼。

(三)观察骨的结构1.提问:你们知道自己的骨头是什么吗?2.说明:我们现在不能把自己剖开来看自己的骨头,更不能把自己的骨头敲开进行观察。

四年级科学骨骼教案

四年级科学骨骼教案

四年级科学骨骼教案教案标题:四年级科学骨骼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作用和组成。

2. 能够识别并命名人体的主要骨骼部位。

3. 理解骨骼对于身体运动和保护内脏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有关人体骨骼系统的图像。

2. 模型或骨骼图表,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骨骼的组成。

3. 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如工作纸、铅笔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使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人体骨骼系统的图像,激发学生对于主题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你们认为骨骼的作用是什么?你们知道人体有多少骨头吗?”知识讲解:3. 解释骨骼系统的作用:支持身体、保护内脏器官、使身体能够运动。

4. 展示模型或骨骼图表,指导学生了解人体的主要骨骼部位,并介绍一些常见的骨骼名称,如头骨、胸骨、手骨等。

5. 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实例说明骨骼对于身体运动的重要性,如站立、行走、跳跃等。

小组活动:6.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份工作纸和铅笔。

7. 要求学生在工作纸上绘制一个人体轮廓,并标出至少五个主要的骨骼部位。

8.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互相帮助完成任务。

展示和讨论:9. 邀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并解释他们标出的骨骼部位。

10. 引导学生互相提问并讨论他们的作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巩固和评估:11. 给学生提供一份练习题或问答题,以便检查他们对于骨骼系统的理解程度。

12. 收集学生的绘画作品和答题纸,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

拓展活动:13. 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了解更多关于人体骨骼系统的知识,并鼓励他们与家人分享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将能够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作用和组成,并能够识别和命名人体的主要骨骼部位。

通过小组活动和展示讨论,学生能够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拓展活动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年级科学《骨骼》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科学《骨骼》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科学《骨骼》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骨骼》教学案例
 一、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中的第1课。

就像一栋大楼没有钢筋框架就不能安全地建造一样,如果人体没有骨骼,就会站不起来。

本课紧扣人体的运动,指引学生透过皮肤以及肌肉摸身上的骨并在拼接中形成骨骼的概念,认识骨的特点,了解骨骼的三大作用:支撑、保护和运动。

 本课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首先通过组织学生分组看一看、摸一摸、并玩一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人体骨骼。

成人的体内共有206块骨头,这些不同部位的骨头有不同的名称,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它们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只需要把全身的骨头按照部位分成四个部分——头、躯干、手臂、腿脚,大致了解人体骨骼的构成就可以了。

 第二部分,组织学生观察图片并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活动中发现人体骨骼的三大作用:支撑、运动和保护,并在活动中体验人们日常所做的一些活动中有哪些骨骼参与了运动。

 第三部分是在学生了解了人体骨骼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后,引导他们借助观察研究猪骨的特点,用文字及图片资料认识人的骨骼的结构与作用,意识到骨骼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主要作用。

 二、预期学习结果:
 1、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成骨骼拼图。

 2、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骨骼、关节和肌肉》PPT课件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骨骼、关节和肌肉》PPT课件
1.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工作时总是由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 骨骼 。骨骼 支撑着 我们的身体,保护着 我 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不能独立运动。
3.人体的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 的组合形式也不同。
新知探究
• 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生活中还有很多物品是与我们的身 体结构运作相似的,大家思考一下,有哪些呢?
知识总结
•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小组讨论交流,代表发言。
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 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课堂练习
新知探究
• 小组讨论: 用语言描述自己对骨骼、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的关系的理解
• 观察上肢的运动
新知探究
• 老师总结:
功能是支撑和保护身 体,并和肌肉共同作用产生运动。肌肉不仅参与身体的运 动,而且是许多重要器官的组成不分级。骨骼与肌肉共同 作用于肢体运动。
作业布置
• 请你用简单的文字描述人体各器官的协同关系。
板书设计
探究骨骼、关节和肌肉 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
共同完成
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
课程结束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授课老师:XX
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
4.2 骨骼、关节和肌肉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授课老师:XX
新课导入
• 骨骼能独立运动吗? 今天我们也来做游戏,我们不仅要比一比谁玩得有水平,
还要比一比谁在玩的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多。我们一起来拿重物, 观察上肢的运动。
新知探究
• 骨骼能独立运动吗?

四年级科学下册《骨骼》教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骨骼》教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骨骼》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体骨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人体骨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骨骼与人体运动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骨骼模型3.实验材料:鸡蛋、尺子、气球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体有多少块骨头吗?这些骨头有什么作用呢?(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骨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教师提问:骨骼有哪些基本结构?它们分别有什么功能?(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骨骼的基本结构:骨骼由骨膜、骨质、骨髓三部分组成。

2.教师讲解骨骼的功能:骨骼支撑身体,保护内部器官,储存钙和磷,参与血液等。

(四)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案例:一个骨折的病人,他的骨骼发生了什么变化?2.学生分析:骨折导致骨骼断裂,影响了骨骼的功能。

(五)实验探究1.实验一:鸡蛋实验a.学生分组,每组一个鸡蛋。

b.学生用尺子敲击鸡蛋,观察鸡蛋壳的硬度。

c.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鸡蛋壳为什么这么硬?d.学生得出结论:鸡蛋壳中含有钙质,所以硬度较大。

2.实验二:气球实验a.学生分组,每组一个气球。

b.学生将气球吹满气,观察气球的形状。

c.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气球为什么能保持形状?d.学生得出结论:气球内的气体压力与气球表面的张力相互平衡,使气球保持形状。

(六)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七)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2.观察身边的骨骼,了解它们的形状和功能。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骨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实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同时,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重难点补充:(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骨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1《骨骼》说课稿3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1《骨骼》说课稿3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1《骨骼》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骨骼》这一课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骨骼的基本知识,包括骨骼的构成、作用以及保护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骨骼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骨骼、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对于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已经注意到骨骼的存在,但对于骨骼的深入了解还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骨骼的奥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骨骼的基本知识,包括骨骼的构成、作用以及保护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骨骼、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骨骼的基本知识,包括骨骼的构成、作用以及保护等。

2.教学难点:骨骼的构成和作用,以及如何保护骨骼健康。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探究、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骨骼的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骨折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骨骼的兴趣,导入新课。

2.探究骨骼的构成:引导学生观察骨骼模型,了解骨骼的构成,如骨膜、骨质、骨髓等。

3.了解骨骼的作用: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骨骼在人体中的作用,如支撑、保护、运动等。

4.学习骨骼的保护: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骨骼健康,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骨骼与健康的关系,并提出课后探究任务。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骨骼的基本知识构成:骨膜、骨质、骨髓作用:支撑、保护、运动保护骨骼: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骨骼》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骨骼》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骨骼、关节和肌肉》教案设计【教材分析】《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教科版四年科学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二课内容。

在本课的前面是《身体的结构》,学生已经能够用系统的眼光看待人体结构组成,认识到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不同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协作的结果。

在本课探究中,学生不但会知道骨骼对身体的支撑与保护功能、肌肉的运动功能以及关节的连接功能。

还会在不同运动的过程中,体验骨骼、关节和肌肉是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动作的。

既对上节课的科学概念进行深化研究,又对后面的有关运动、呼吸、消化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知识铺垫。

【活动分析】本课开始,利用师生共同完成的一段舞蹈引出要探究的问题:这一常见活动主要由身体的哪些部位来完成?然后由学生再次实践、感觉,又通过抓举哑铃动作进行观察、体验。

学生会体会到人们做的每项活动,都是通过骨骼、肌肉、关节共同协调完成,它们是人们看不到的亲密合作伙伴。

【设计思路】本课设计采用师生共同完成的一段舞蹈引出探究问题,整个探究过程由浅入深,遵循以人为本的探究教学理念,以发现探究为手段,通过观察、体验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大胆的提出问题并做出合理的猜测。

在实际活动中自己感觉骨骼、关节和肌肉的作用。

经过反复验证形成正确的科学结论。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努力使探究教学发挥其独到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

【学情分析】作为四年级的学生,这将是一个有趣而神秘的单元。

身体内部的各种活动和变化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个暗箱,学生能够感受到,但不能直接观察。

而当学生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模拟各部分器官功能的活动,发现身体在工作中的协调工作特点之后,又将会感受到人体那种精密、和谐之美。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过程与方法1.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解释肌肉变化引起的运动,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修正自己的想法。

小学科学_苏教版_四年级下册_第一单元 骨骼与肌肉_1.骨骼知识点总结.docx

小学科学_苏教版_四年级下册_第一单元 骨骼与肌肉_1.骨骼知识点总结.docx

bāo
血细 胞
支撑
我的笔记
2.
suǐ
bāo
物质叫(骨 髓 ),它能制造(血细 胞 )。
suǐ
5、骨头里有(骨 髓 )和(血管)
6、骨骼有什么作用?
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
用。
二、注意:
1、骨头是骨骼吗?
答:不是。骨骼是由 206 块骨头组成的,不能
说某一块骨头就是骨骼。
2、易错字
ɡé qū
suǐ
骨骼 躯干 骨 髓
1. 《骨骼》
一、本课知识点小结:

1、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 干)、(手臂)、(腿脚)。
2、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它们共同
ɡé
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3、人的一只手上的骨头共有(27)块。
4、骨骼的特点:
骨骼(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
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骨头中间的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友情提示:
1.拿骨头的同学戴上一次性手套,注意保 持个人卫生;
2. 注意实验器械的安全使用; 3.记录员及时进行实验记录; 4.实验完后把手套、骨头放进方便袋,并 整理好桌面材料。
❖ 骨的特点: ❖ 1.有血管和骨髓 (骨髓能制造白细胞 );
❖ 2.坚硬、结实; ❖ 3.可以生长,既能长长,也能长粗。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骨骼
同学们一定放过风筝吧?可是,你仔细观 察过风筝的结构吗?
风筝上都有小竹片扎成的框架,没有了框架,风 筝还能飞上高空吗?这个框架有什么作用呢?
❖ 每天,除了睡觉,我们总在不停地活动。你知道 我们的身体是如何活动的吗?
❖ 一部分答案就在你的皮肤下面。摸摸皮肤下 面那些硬硬的东西,那就是 骨骼。
人 体 骨 骼 图
把活动记录上 的人体各部分 骨骼图剪下来, 贴在硬纸板上, 拼成一副完整 的人体骨骼。
想一想,我们跑、跳、走靠什么 起作用?
骨骼的作用: 支持运动
同学们,人能站得住坐得稳靠什么? 如果没有骨骼,我们又会怎么样呢?
骨骼的作用: 支撑人体
胸骨、肋骨、脊柱围成笼子,里面有柔软 的心肺、肝脏等重要器官。这说明骨骼有什么 作用?
胸骨
肋骨
脊柱
骨骼的作用: 保护人体内部器官
这是哪里的骨头?它保护什么呢?
骨骼的作用:
如何保护我们的骨骼? 1.不模仿危险动作。 2.上下楼梯不拥挤. 3.剧烈运动前先做准备活动. 4. ……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科学探究的方法 有哪些?
方法1、用眼看:外形、颜色、大小等 2、用手摸:光滑程度、黏性等 3、用鼻子闻:气味 4、用嘴尝:味道 5、用钥匙等金属刻:硬度、结实程度 6、……
谢谢大家! 再见!
人体骨头共有(206)块,它们共同 组成了人体的支架—— 骨骼。
人 体 骨 骼 图
手臂骨 腿脚骨
头骨
躯干骨
人体全身骨头可 以分成四部分:
头骨、躯干 骨、手臂骨、 腿脚骨。
头骨 躯干骨 腿脚骨ຫໍສະໝຸດ 手臂骨X光下手骨结构
数一数,一只手上 的骨头有( 27)块。
同学们,仔细观察, 你能看出这只手哪里 骨折了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