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物 化 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幻灯片PPT课件

物理化学幻灯片PPT课件
出现了2个方向,一个是用反应速率来测定亲和力,一个是用反应热效应来度量亲和力。前一个方向就导致
质量作用定律的发现,后一个导致动态平衡观念的确立。
瑞典化学家贝格曼于1775年列出化学亲和力表
(认识到数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法国化学家贝托雷在1798年设想化学反应会逆向进行
(认识到化学反应中的质量效应)
法国化学家威廉米于1850年提出
的研究后来中断了50年。
直到19世纪下叶热力学理论基本奠定后,热质说才逐渐被 科学界摈弃。
2021
12
热化学界发现的第一个定律 ——黑斯定律
黑斯:出生于日内瓦,在俄国长 1836年,瑞士化学家
大并且接受了医学教育,他在圣
黑斯在俄国测量了很
彼得堡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并
多反应的热效应,总
将其称为‘总热量守恒定律’,
dM dt
kM
挪威数学家古德贝格和化学家瓦格A +B C+D
(第一个表示物质浓度与反应速度关系的公式) (全面阐释质量作用定律)
2021
10
第二部分
热化学和 热力学基本定律
2021
11
从热质说到热化说
什么是热质说 把热视为一种运动着的微粒性的实在物质
1780年,拉普拉斯和拉瓦锡,在他们的论文中报道了他们 关于化学热反应的研究,由于受到 热质说的影响,这方面
1853年,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给出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 达式,‘能’这一术语被广泛接受。
2021
15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确立
1824年,法国工程师卡诺,通过对热机的分析得出:热机 必须在两个热源之间工作,热机的效率只取决于两个热源 的温差。可逆热机的工作效率最高。这就是卡诺原理。

《运动生物化学》PPT课件

《运动生物化学》PPT课件

2、运动时肝糖原的释放
短时间大强度运动时,肝糖原的分解占90%,但肝
糖原排空很少。长时间大强度运动时,当大强度运动
40分钟后,肝糖原的分解逐步减小,肝糖原接近排空
是不同的。这与专项训练特点、身体素质和动作技术
的合理性关。
磷酸原系统中,ATP供能的效率为49%,CP再合成
ATP的效率为85%;糖酵解供能的效率为24%;糖的有
氧氧化供能的为29.5%。
作业
1、人体有哪三大供能系统?其主要的供能特点有哪
些?运动训练对磷酸原系统供能的影响。
2、试述糖、脂肪、蛋白质有氧分解及能量生成的简
第四节、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人体内各系统的供能能力,参与供能的程度以及能
量的利用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体的运动能力。
而代谢过程又是决定运动完整能版课力件pp的t 主要因素。
17
一、运动时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的供能能力 运动时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的供能能力取决于以下三 方面:1)能源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如ATP、CP和肌 糖原在骨骼肌中的数量;2)代谢过程的调节能力, 如神经、激素、酶、内环境及各器官之间的协调等; 3)运动后代谢供能能力的迅速恢复。 1、运动时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的供能功率。 磷酸原﹥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脂肪酸有氧氧化。 并且,最大输出功率呈50%的递度下降。 2、运动时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供能的数量及维持运 动的时间限度
不同的能源物质通过不同代谢途径可提供ATP的数 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脂肪的有氧氧化﹥肌糖原 的有氧氧化﹥肌糖原酵解﹥磷酸原系统 二、运动时有氧代放和无完整氧版课代件pp谢t 的能量利用效率 18
运动时能量利用效率是指人体内代谢过程提供的输
出功率转变为实际运动时功率的多少。

生活中化学PPT课件

生活中化学PPT课件
可燃物与氧气反应,释放 出光和热,如木材、煤和 石油的燃烧。
化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化妆品
化妆品中的化学成分可以 改变皮肤质地、颜色和气 味,如润肤霜、口红和香 水。
药物
药物中的化学成分可以治 疗疾病、缓解症状,如抗 生素、止痛药和抗过敏药。
清洁用品
清洁用品中的化学成分可 以去除污渍、异味和细菌, 如肥皂、洗涤剂和消毒液。
感谢您的观看
食品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食品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 和矿物质等。
营养成分的来源
不同种类的食品提供了不同的营养成分,合理搭配食物可以满足人 体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求。
营养成分的吸收与利用
人体通过消化系统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并利用它们进行新陈代 谢和维持生命活动。
食品中的有害物质
生活中的化学应用
烹饪
烹饪过程中涉及多种化学反应, 如淀粉的糊化、蛋白质的变性以
及脂肪的氧化。
塑料制造
塑料是由有机化合物聚合而成,广 泛应用于包装、建筑材料和日用品 等领域。
电池
电池中的化学反应可以将化学能转 化为电能,为电子设备提供动力。
02 食品中的化学
食品中的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食品添加剂包括防腐剂、抗氧化剂、 着色剂、增味剂等,用于改善食品的 外观、口感和延长保质期。
食品添加剂可以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口感,满足消 费者对食品的多样化需求。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食品添加剂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和剂量 内是安全的,过量或非法添加可能对 健康造成危害。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发出可见光。
电视机
电视机中的显像管是一种真空电 子器件,通过电子枪发射电子束, 经过聚焦和加速后撞击在荧光屏 上,激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形

高中生物ppt课件

高中生物ppt课件
不同元素在生物体内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如碳、氢、氧参与构成生物体 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氮、磷、硫参与构成核酸、蛋白质等 重要分子。
元素来源
生物体通过食物和空气等途径获取所需的化学元素。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生物体内存在的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等,这些化合物是构成细胞和 组织的主要物质。
05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01
02
03
04
孟德尔的生平介绍
孟德尔是一位19世纪的奥地 利生物学家,他对遗传学做出
了重大贡献。
豌豆实验的目的
通过豌豆实验,孟德尔发现遗 传规律,并提出了遗传因子的
概念。
豌豆实验的过程
孟德尔选择了多种豌豆进行杂 交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子代
的表现型,得出结论。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具有双 层膜结构,含有光合色素和酶,能够进行 光合作用。
内质网的结构和功能
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
内质网是细胞内的重要膜结构,具有单层 膜结构,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和运输 ,同时参与脂质的合成和代谢。
高尔基体是细胞内的重要膜结构,具有单 层膜结构,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和运 输,同时参与分泌物的形成和分泌。
无机化合物
生物体内存在的无机化合物包括水、无机盐等,这些化合物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 能至关重要。
化合物作用
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在细胞内储存能量;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组织的主要 物质,并参与多种生命活动;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 要作用。
0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总结词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并释放氧气 的过程。

生活中的化学ppt课件免费

生活中的化学ppt课件免费

目录•化学与日常生活•食品安全与化学•家居环境中的化学•个人护理品中的化学•环境保护与化学化学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01燃烧火柴、蜡烛等燃烧产生的光和热是化学反应的结果。

02腐蚀金属生锈、食物腐烂等都是化学变化的过程。

03酸碱反应醋与小苏打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形成泡沫。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洗涤剂01利用表面活性剂去除污渍,如洗衣粉、洗洁精等。

化妆品02含有各种化学成分,用于保护皮肤、美化容颜。

食品添加剂03改善食品口感、色泽和延长保质期,如防腐剂、色素等。

人体约70%是水,水参与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维持生命活动。

水的重要性平衡饮食环保意识摄入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以保持身体健康。

了解化学污染的危害,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降低对环境的负担。

030201生活中的化学常识食品安全与化学蛋白质食品中的重要营养成分,对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

碳水化合物食品中的主要能量来源,包括淀粉、糖等。

矿物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无机元素,如钙、铁、锌等。

水食品中主要成分之一,对食品的口感、保质期等有影响。

脂肪食品中的能量来源之一,同时也有保持体温、保护内脏的作用。

维生素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010*********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危害一些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过量使用防腐剂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或致癌等。

作用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危害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及防范有害物质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生物毒素等。

防范措施选择绿色有机食品、注意食品来源和加工过程、避免长期大量摄入同一种食品等。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和检测力度,确保食品安全。

家居环境中的化学1 2 3吸烟产生的二手烟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尼古丁、苯并芘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生物化学DAG-PKC信号传递途径PPT课件

生物化学DAG-PKC信号传递途径PPT课件
接受凋亡信号→凋亡调控分子的相互作用→蛋白 水解酶(Caspase)的活化→进入连续反应过程。
31
参与细胞凋亡的主要成员:
1. 死亡受体途径:FasL-Fas/CD95 , TNF-TNFR
2.2. 蛋白水解酶(Caspase 1-14,3050KD酶原形式)
3. caspase:cysteine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
2参与ca稳态的调节pkc使质膜上的钙泵磷酸化而活化ca外流3参与膜受体功能的调节pkc使rtpk胞内侧serthr发生磷酸化修饰使受体钝化调节靶基因转录tpa反应元件trenfb转录因子血清反应因子srftpa反应元件tre途径受dagpkc调控的一段dna碱基序列tgagtca被称为tpa反应元件
该途径主要有两大类成员:TGFβ受体-Smad家族
TGFβ受体是横跨细胞膜1次的Ser/Thr激酶型受体,主要
细胞凋亡 38
细胞凋亡与医学
1)参与调节胸腺细胞的成熟; 2)HIV感染后,使CD4+细胞遭到特异性破坏,导致
免疫功能缺陷; 3)肿瘤细胞的凋亡受抑,导致肿瘤的发生; 4)识别自身抗原的免疫活性细胞凋亡受抑,引起淋巴细胞
增殖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5)神经细胞凋亡过度,导致AD的发病
39
3.5 TGFβ-Smad传递途径
MAPK-p可以激活 一大类转录因子,
如Jun、Fos、CBP 等核内转录因子
Rsk: 核糖体S6激酶,
在核内催化TF磷酸化 ; MKP:
MAPK磷酸酶,使 MAPK-P去磷酸而失活。
23
许多生长因子,如EGF、PDGF、FGF、NGF等可 以通过Ras-MAPK途径传递信息,以促进细胞的生长、 增殖。

检验科讲课生化ppt课件

检验科讲课生化ppt课件
19
肾功能实验 尿素氮(BUN) 肌酐(Cr) 尿酸(UA)
20
肾功能实验-BUN
血中的BUN主要经肾小球滤过而随尿排出,当肾实质 受损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血中BUN浓度增加, 因此,有助于观察肾小球滤过功能。BUN由肝脏合成, 当严重肝功能不全时,其含量亦可减少。 参考值:1.78~7.14 mmol/L 医学决定水平:<1.5mmol/L血液稀释及肝功能不全; >8.2mmol/L为正常上限,高于此值应考虑肾功能不全; 测定血肌酐有助于正确评价肾脏功能;>14.0mmol/L 时,常见于严重肾功能不全,应进一步确诊。 >20
如何分析一份检验报告
生化报告浅析
检验科
1
2
生化常规报告内容
肝功能实验(13项,含计算值) 肾功能实验(3项) 心功能实验(5项,含计算值) 血糖、血脂(糖1项、脂7项) 离子及电解质(6项) 其它(4项)
3
肝功能检查的含义
4
肝功能实验
谷丙转氨酶(ALAT、GPT) 谷草转氨酶(ASAT、GOT) 蛋白系列(TP、ALB、GLO) 胆红质系列(TBiL、DBiL、IBiL)
-谷氨酰转移酶(-GT)
总胆汁酸(TBA) 碱性磷酸酶(ALP)
5
谷丙转氨酶GPT、ALAT
GPT广泛存在于肝、心、脑等组织细胞内,以肝脏含 量最高。肝内该酶活性较血清高100倍,肝只要有1% 肝细胞坏死,可导致血清中 ALT增加一倍,它是 最敏感的肝功能检测指标之一。 当肝细胞受损后,肝细胞通透性亢进时,ALT的漏出 率为65%(AST仅为4%),因此ALT测定反映肝细胞损 伤的灵敏度较AST为高。 影响ALT活力的生理因素,饮酒和剧烈运动后其轻度 升高,但很少超过100 IU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课件—29 大蒜细胞SOD的提取与分离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课件—29 大蒜细胞SOD的提取与分离

通过在反应液中加入不同量的SOD酶液, 光照一定时间后测定波长下各液光密度值,抑 制NBT光还原相对百分率与酶活性在一定范 围内呈正比。
以酶液加入量为横坐标,以抑制NBT光 还原相对百分率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制出 二者相关曲线,根据SOD抑制NBT光还原相 对百分率计算酶活性。找出SOD抑制NBT光 还原相对百分率为50%时的酶量作为一个酶活 力单位(U)。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核黄素在有氧条件下能产生超氧自由基负 离子,当加入NBT后,在光照条件下,与超 氧自由基反应生成单甲月替(黄色),继而还 原生成蓝色的二甲月替。当加入SOD时,可 以使超氧自由基与H+结合生成H2O2 和O2,从 而抑制了NBT光还原的进行,使蓝色二甲月 替生成速度减慢。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三、仪器与试剂
1、实验材料:新鲜蒜瓣 2、仪器:恒温水浴锅、冷冻高速离心机、可 见分光光度计、研钵、玻棒、烧杯、量筒。 3、试剂:0.05mol/L磷酸缓冲液(pH7.8), 氯仿-乙醇混合液,丙酮,0.05mol/L碳酸盐缓 冲液(pH10.2),0.1mol/LEDTA溶液, 2mmol/L肾上腺素溶液。
在上述条件下,SOD抑制肾上腺素自氧化 50%所需的酶量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即:
酶活力(单位)=2(A-B)N/A 式中,N——样品稀释倍数;2——抑制肾 上腺素自氧化50%的换算系数。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3、除杂蛋白:上清液加入0.25体积的氯仿-乙 醇混合液搅拌15min,5000 rpm离心15min, 得到的上清液为粗酶液。 4、SOD的沉淀分离:粗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 冷丙酮,搅拌15min,5000 rpm离心15min, 得SOD沉淀。将SOD沉淀溶于0.05mol/L磷酸 缓冲液(pH7.8)中,于55~60℃热处理15min, 得到SOD酶液。

《生物化学》全套PPT课件

《生物化学》全套PPT课件

研究对象
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等 )及其相互作用;生物小分子(氨基 酸、脂肪酸、糖类等)及其代谢;生 物体内能量转化与传递等。
2024/1/26
4
生物化学发展历史及现状
发展历史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生物化学逐渐从生理学和有机化学中独立出来,成为 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化学的研究领域和深度不断 拓展。
胆固醇的生理功能
胆固醇在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参与胆汁酸的合成、 构成细胞膜、合成类固醇激素和维生素D等。
胆固醇代谢异常与疾病
胆固醇代谢异常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高胆固醇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等。因此,维持胆固醇代谢平衡对于预防 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6
06 基因表达调控与疾病关系
2024/1/26
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
2024/1/26
03
甘油代谢途径
甘油在体内可转化为磷酸二羟丙酮,进而进入糖酵解途径分解产生能量
,或转化为葡萄糖等供能物质。
24
磷脂代谢途径探讨
磷脂的合成与分解
磷脂合成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肠黏膜细胞中,以甘油二酯为骨架,通过CDP-甘油二酯途径 合成不同种类的磷脂。磷脂的分解则通过磷脂酶的作用,水解生成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 产物。
2024/1/26
三级结构
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 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包括 结构域、超二级结构等。
四级结构
由多个具有独立三级结构 的亚基组成的复杂空间结 构。
10
蛋白质功能多样性
催化功能
作为酶催化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运输功能
如载体蛋白,血红蛋白运输氧气等。
营养功能

生物化学-3-脂类ppt课件

生物化学-3-脂类ppt课件
3.自由基链反应(chain reaction)
包括3个阶段:引发、增长、终止。 (详见下图…)
(1)引发(initiation)
LH hv L. + .H
当脂质分子LH被抽去一个氢 原子则生成起始脂质自由基L·。
(2)增长(propagation)
L. + O2 LOO.
(a) (a)和(b)步骤可以反复进行,
I类极性脂质:具有界面可溶性,不具有溶剂可溶性, 能掺入膜,但自身不能形成膜。
II类极性脂质(磷脂和鞘糖脂):是成膜分子,能形成 双分子层和微囊。
III类极性脂质(去污剂):是可溶性脂质,虽具有界 面可溶性,但形成的单分子层不稳定。
• 脂质的生物学作用
1.贮存脂质(storage lipid):包括三酰甘油和蜡。
王强
一、引 言
• 脂质的定义
脂质(lipid,脂类,类脂):化学本质是脂肪酸和醇所形成的酯 类及其衍生物。
脂肪酸:多是4碳以上的长链一元羧酸 醇:甘油(丙三醇)、鞘氨醇、高级一元醇、固醇。 脂质的元素组成:碳、氢、氧,有些含氮、磷、硫。
• 脂质的分类
1.按化学组成:
单纯脂质(simple lipid):由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
• 类二十碳烷
类二十碳烷(类二十烷酸,eicosanoid):由20碳不饱和脂肪 酸(PUFA,至少含三个双键)衍生来的。
类二十碳烷是体内的局部激素,效应一般局限在合成部位 的附近,半寿期只有十秒到几分钟。在很低浓度就能起作 用,同一物质在不同的组织可以产生不同的效应。 包括几类信号分子:前列腺素(PG),凝血噁烷(TX), 白三烯(LT)。
• Some biomolelcule (mixed terpenoids) have isoprenoid (isoprenyl) components. Examples include vitamin E, ubiquinone, vitamin K, and some cytokinins (plant hormone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K1 侧链不解离 中性氨基酸 2.0~3.0
pK2 9.0~10.0
pKR
pI 5~6
酸性氨基酸 Asp Glu
碱性氨基酸 Arg Lys His
2.09 2.19
9.82 9.67
3.86 4.25
2.97 3.22
2.17 2.18 1.82
9.04 8.95 9.17
12.48 10.53 6.00
Handerson-Hasselbalch公式
[质子受体] pH pK a lg [质子供体]
pH= pKa
[质子受体] [质子供体]
判断在任何pH条件下氨基 酸各种基团的带电状态。
-COO- -COOH 静电荷 -0.5
=1
-NH2

-NH3+
静电荷 +0.5
pH- pKa=1
[质子受体] [质子供体] [质子受体] [质子供体]
— 一氨基二羧基氨基酸
(天冬氨酸、谷氨酸)
— 二氨基一羧基氨基酸
(赖氨酸、精氨酸)
芳香族氨基酸 ( 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
杂环族氨基酸 (组氨酸、脯氨酸)
(二)氨基酸的物理性质
都为白色晶体,不同氨基酸结晶形状不同。
熔点很高,一般在200℃以上。
溶解度:大多数氨基酸都溶于水。Pro溶解度最大,
其次为lys, Arg。胱氨酸和Tyr的溶解度较小。
氨基酸由于具有不对称碳原子,所以具有旋光性。 Tyr、Phe和Trp在近紫外区(220-300nm)有光吸收。
蛋白质 max = 280nm
氨基酸的溶解度
溶解度(25℃,g / L) 氨基酸 脯氨酸(Pro) 1620 精氨酸(Arg) 855.6 赖氨酸(Lys) 739 丝氨酸(Ser) 422 半胱氨酸(Cys) 280 甘氨酸(Gly) 249.9 丙氨酸(Ala) 167.2 缬氨酸(Val) 58.1 甲硫氨酸(Met) 56.2 组氨酸(His) 41.9 异亮氨酸(Ile) 34.5 天冬酰胺(Asn) 28.5 苯丙氨酸(Phe) 27.6 亮氨酸(Leu) 21.7 色氨酸(Trp) 13.6 苏氨酸(Thr) 13.2 谷氨酸(Glu) 8.5 谷氨酰胺(Gln)(37℃) 7.2 天冬氨酸(Asp) 5 酪氨酸(Tyr) 0.4
(Glu为例)
pK1=2.19 pK2= 9.67 pKR= 6.0
pKR= 4.25
His 在pH7处有 显著的缓冲能力

氨基酸的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 pI)
pH< pI 静电荷 电场中
pH=pI
pH > pI
+
移向负极
0
不移动
移向正极
定义 调节溶液pH值,使氨基酸处于兼性离子状态, 此时氨基酸所带正负电荷数相等,即净电荷为0, 在电场中既不向阳极又不向阴极移动,这时溶液的 pH值即为氨基酸的等电点。 • 在一定pH范围内,pH离pI 越远,氨基酸所带静 电荷越大; • 利用各种aa的pI不同,可通过电泳法、离子交换 层析法进行分离。
PTC - aa
苯乙内酰硫脲- 氨基酸(PTH-aa)
此反应是Edman法鉴定多肽或蛋白质N末端氨基酸的依 据,在aa 序列分析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氨基、α-羧基共同参加的反应
茚三酮反应
水合茚三酮
此反应用于 定性、定量 鉴定氨基酸。
(三)氨基酸的酸碱性质
• 氨基酸在晶体和水中主要以兼性离子存在。

氨基酸的两性解离
氨基酸是一类两性电解质,它既起酸(质子供体) 的作用,又起碱(质子受体)的作用。
中性氨基酸的解离(以Gly为例)
K1
阳离子(A+)
K2
兼性离子(A0)
兼性离子(A0)
阴离子(A–)
注:K1 和K2 分别为-COOH 和 -NH3+的解离常数
脂肪族aa (15)
+
芳香族aa (3)
杂环族aa (2)
Trp His + 黑色:非极性R基氨基酸
Pro
绿色:极性R基氨基酸
脂肪族氨基酸
(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 — 一氨基一羧基氨基酸
—羟基氨基酸
(丝氨酸、苏氨酸)
—含硫氨基酸
(半胱氨酸、甲硫氨酸)
— 含酰胺基氨基酸
(天冬酰胺、谷氨酰胺)
10.76 9.74 7.59
pI为兼性离子两侧相应解离基团pK 的算数平均值。
(四) 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NH2参加的反应

与2,4-二硝基氟苯(DNFB 或 FDNB) 的反应
弱碱中
Sanger 试剂
DNP-氨基酸(黄色)
此反应是Sanger法鉴定多肽或蛋白质N末端氨基酸的依据。

与苯异硫氰酸酯(PITC)反应
(一)常见氨基酸(20种)的结构及分类
• 结构通式: ( 脯氨酸除外)

-aa
(兼性离子形式)
(中性分子形式)
• 分类
根据R基化学结构和极性分类
一氨基一羧基 aa :Gly, Ala, Val, Leu, Ile 含羟基 aa :Ser, Thr
含硫 aa :Cys, Met 含酰胺基 aa : Asn, Gln 一氨基二羧基 aa (酸性 aa ):Asp, Glu 二氨基一羧基 aa(碱性 aa ): Lys, Arg Phe Tyr
=10
-COO- -COOH
静电荷 -1
-NH2
-NH3+
静电荷 0
静电荷 0
pH- pKa= -1
= 0.1
-COO- -COOH
-NH2
-NH3+
静电荷 +1
中性氨基酸的解离
碱性氨基酸的解离
(Gly为例)
pK2= 9.60
pK1=2.34
(His为例)
pK1=1.82
pK2=9.17
酸性氨基酸的解离
指出在正丁醇:醋酸:水的系统中进行纸层析时,下 列混合物中氨基酸的迁移率: (1) Ile, Lys (3) Pro, Val (2) Ala, Val, Leu (4) Tyr, Ala, His
答:Rf: Ile>Lys
Leu > Val > Ala
Val > Pro
Tyr > Ala > His
生物化学
蛋白质
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氨基酸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蛋白质的高级结构
二级结构 超二级结构 结构域 三级结构 四级结构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分离纯化技术
一、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
氨基酸(amino acid,aa)是蛋白质多肽链的基 本结构单位,或称构件分子、构造单元(building block)。 蛋白质是成百上千个氨基酸分子以肽键相连, 组成的长链分子(多肽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