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薄壁圆筒在弯扭组合变形下主应力测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 薄壁圆筒在弯扭组合变形下主应力测定

实验容:

构件在弯扭组合作用下,根据强度理论,其强度条件是[]r σσ≤。计算当量应力r σ,首先要确定主应力,而主应力的方向是未知的,所以不能直接测量主应力。通过测定三个不同方向的应变,计算主应变,最后计算出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本实验测定应变的三个方向分别是-45°、0°和45°。 实验目的与要求:

1、用电法测定平面应力状态下一点的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2、进一步熟悉电阻应变仪的使用,学会1/4桥法测应变的实验方法 设计思路:

为了测量圆管的应力大小和方向,在圆管某一截面的管顶B 点、管底D 点各粘贴一个45°应变花,测得圆管顶B 点的-45°、0°和45°三个方向的线应变45ε-、

0ε、45ε。

应变花的粘贴示意图 实验装置示意图

关键技术分析: 由材料力学公式: 得

从以上三式解得 主应变

根据广义胡克定律

1、实验得主应力

大小 ___

___

____________12

245454504502()2()()2(1)2(1)

E E σεεεεεεσμμ--+⎫=

±-+-⎬-+⎭实实 方向 ______

_________

0454*******()/(2)tg αεεεεε--=+--实

2、理论计算主应力

3、误差

实验过程

1.测量试件尺寸、力臂长度和测点距力臂的距离,确定试件有关参数。附表1

2.拟定加载方案。先选取适当的初载荷P 0(一般取P o =lO %P max 左右)。估算P max (该实验载荷围P max <400N),分4~6级加载。

3.根据加载方案,调整好实验加载装置。

4.加载。均匀缓慢加载至初载荷P o ,记下各点应变的初始读数;然后分级等增量加载,每增加一级载荷,依次记录各点电阻应变片的应变值,直到最终载荷。实验至少重复两次。

5.作完试验后,卸掉载荷,关闭电源,整理好所用仪器设备,清理实验现场,将所用仪器设备复原,实验资料交指导教师检查签字。

6.实验装置中,圆筒的管壁很薄,为避免损坏装置,注意切勿超载,不能用力扳动圆筒的自由端和力臂。

附表1 (试件相关数据

)

实验结果处理

弯扭实验数据表格

实验总结 实验得主应力

___

___

___

_________

12

245454504502()2()()2(1)2(1)

E E σεεεεεεσμμ--+⎫=

±-+-⎬-+⎭实实

实验六 等强度梁弯曲试验

实验容:

一般情况下,梁不同横截面的弯矩不同。因而在按最大弯矩所设计的等截面梁中,除最大弯矩所在截面,其余截面的材料强度均未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在工程中,常根据弯矩沿梁轴的变化情况,将梁也相应设计成变截面的。从弯曲角度考虑,理想的变截面梁,是使所有横截面上的最大弯曲正应力均等于许用应力,即要求

[]σσ==

)

()

(max x W x M 由此得抗弯截面系数: []

σ)

()(x M x W =

根据)(x W 设计梁的截面,各个横截面具有同样强度,这种梁称为等强度梁。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测定梁上下表面的应力,验证梁的弯曲理论。 (2)设计宽度不变、高度变化的等强度悬臂梁。 设计思路:

将试件固定在实验台架上,梁弯曲时,同一截面上表面产生压应变,下表面产生拉应变,上下表面产生的拉压应变绝对值相等。计算公式

2

6x Fx

Eb h ε=

式中: F 一梁上所加的载荷; x 一载荷作用点到测试点的距离;E 一弹性模量;b x 一梁的宽度; h 一梁的厚度

在梁的上下表面分别粘贴上应变片R 1、R 2;如图6-1所示,当对梁施加载荷P 时,梁产生弯曲变形,在梁引起应力。

图6-1等强度梁外形图及布片图

关键技术分析:

梁任意截面上的弯矩:Fx x M =)( 根据梁弯曲正应力的计算公式:2

6)()(h b Fx

x W x M x l ==

σ 根据胡克定律得梁表面各点的应变:εσE s = 理论值与实验值比较:-=

100%σσδσ⨯理实

如果截面宽度b 沿梁轴保持不变,得截面高度为:b

Fx

x h l σ6)(= 实验过程

1.拟定加载方案。选取适当的初载荷P 0(一般取P o =10%Pmax 左右),估算最大载荷Pmax(该实验载荷围≤100N),一般分4~6级加载。

2.实验采用多点测量中半桥单臂公共补偿接线法。将悬臂梁上两点应变片按序号接到电阻应变仪测试通道上,温度补偿片接电阻应变仪公共补偿端。

3.按实验要求接好线,调整好仪器,检查整个系统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实验加载,旋转手轮向拉的方向加载。要均匀慢速加载至初载荷P 0。记下各点应变片的初读数或应变与加载力同时清零;然后逐级加载,每增加一级载荷,依次记录各点电阻应变仪的的读数,直到最终载荷。实验至少重复三次。

附表1 试件相关数据 梁的尺寸和有关参数

梁的高度 h=8mm 测试点的宽度

b x = mm 载荷作用点到固定点距离 x=285mm 弹性模量 E=206Gpa 泊松比

μ=0.28

附表2 实验数据

载荷

(N )

P

△P

应变仪读数ε

R 1

ε1

△ε1

平均值 R 2

ε2

△ε2

平均值 R 3

ε3

△ε3

平均值 R 4

ε4

△ε4

平均值

实验总结

1、理论计算应力

2

6)()(h b Fx

x W x M x l ==

σ 2、实验应力

εσE s =

3、理论值与实验值比较

-=

100%σσδσ⨯理实

4、设计宽度b=20mm 等强度悬臂梁,画出梁的图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