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小儿推拿(1)
小儿推拿三字经口诀
小儿推拿三字经口诀小儿推拿三字经口诀若洗皂用食、中二指分开,在鼻翼两旁推揉。
鼻两旁洗皂穴位于鼻两旁。
向下推曲食、中二指向下推之。
和五脏可调和五脏之气,小儿用此穴。
女不用女子不用洗皂穴,八卦良用运八卦也能调和五脏之气。
若泻痢泻肚、痢疾二症,推大肠用推大肠一穴治之,其验如神,食指侧食指外侧为大肠的真穴,上节上食指外侧第3节,穴位如豆粒大小,来回推用力均匀往返推之,根据病情轻重,定推拿次数。
数万良病重者推的时间长,可达数万次。
牙痛者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骨为髓之府牙痛分虚实,此指虚火牙痛。
骨髓伤入病伤阴,肾精耗损,阴虚火旺,致虚火牙痛。
揉二马二马穴能补肾益精,滋阴降火,补肾水补肾水能滋阴潜阳,治虚火上炎。
推二穴若推二马、肾水二穴不效,牙痛反加重者,为实火牙痛,应重推六腑以愈为止。
数万良少则不验,必须多推。
治伤寒治疗伤寒,拿列缺重拿双手列缺穴,令毛孔全开,出大汗用力久拿,自头至足必须出大汗,立无恙寒邪随汗而出,表解病愈。
受惊吓小儿受惊,先掐五指节,每节掐7下,拿此良然后,再拿列缺穴即愈。
不醒事昏迷不省人事,目闭口紧阴脉不绝者。
亦此方拿列缺必醒。
或感冒伤风等一切外感症,急慢恙急惊风、慢惊风等症,非此穴非拿列缺不能爽快治好,故称仙手,即指此穴。
不能良一切邪入心包、闭窍昏迷、动风发搐诸症,非此穴不能愈。
凡出汗推拿出汗或自汗盗汗时,忌风扬应避风,令汗自干为要。
霍乱病霍乱病有三,阴泻、阳吐、阴阳者上吐下泻,必须分明。
暑秋伤发病多在暑后秋前,因中暑气,又中寒气所致。
若上吐上吐者为阳霍乱,因受暑过重,胃气上逆所致。
清胃良止吐用清胃法。
大指根从腕横纹至大指根横纹,大鱼际肌的外侧缘属胃经。
震艮连震、艮是八卦穴中的两个方位,在大鱼际肌的内侧黄白皮大鱼际肌外侧缘白皮与掌背黄皮交界处,上起大指根横纹,下齐艮卦部位,为胃穴所在,自艮向外推为清胃。
真穴详以上黄白皮部位,为胃的真穴所在。
凡吐者凡呕吐者。
俱此方皆因胃气下降,反而上逆所致,清胃可使胃气下降,所以都用清胃。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1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1齐鲁之邦,历代名医辈出。
小儿推拿渐为盛行,历代推拿医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不同的学派。
清代光绪丁丑年(1877年),登洲宁海人徐谦光著《推拿三字经》,创立推拿三字经学派。
通治成人小儿之疾,以成人为主。
李德修(1893一1972)自幼家境贫寒,17岁染疾,暴致耳聋。
幸得《推拿三字经》,遂发奋苦读,精心钻研,深得其要。
1920年,在青岛设诊所,以推拿疗效,颇具声望。
1955年在青岛中医院任负责人,专致小儿推拿,以推拿救治病婴无数,他为人淳朴,医德高尚,经验丰富,有求必应,勤勤恳恳,为患儿服务,誉满岛城。
李德修继承了徐谦光三字经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潜心研究小儿推拿,是小儿推拿三字经派的奠基人。
德修老诊病注意望诊,患儿一进诊室,他举目一望,就能判断出患儿的主要病情,每使病家赞叹不已。
临证施术主要以左上肢以下穴位为主,取穴主张少而精,一般不超过3一5个穴,尤擅长独穴治病,医效显著。
更为可赞的是,他勇于开拓,热心传授,诲人不倦,培育新人,小儿科在60年代,出现了高徒满门、人才济济,团结奋进,医术迢迢的可喜局面。
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使小儿推拿的理论和技法不断完善,发展成为山东小儿推拿三大派之一。
小儿推拿三字经流派推拿之所以有特色,就是与其它流派相比具有独创性,主要表现为善用独穴、五脏辨证五行取穴、取穴少而每穴操作时间长、具有便于掌握与操作的特定穴等三字经流派主张取穴少而精:常用穴不过30几个,临床治疗中,一般每次取穴3~5个,尤其擅长用独穴治病,在他们看来“取穴不宜多,多则杂而不专”。
根据少而精的取穴原则,李德修先生拟订出治疗部分小儿常见病的基础方。
如:治疗外感病,肺系疾病基础方:清肺平肝,天河水;脾胃病基础方:八卦,清胃,天河水;脑病惊风基础方:阳池,二马,小天心等。
风寒感冒,一般采用一窝风,平肝经,清肺经三个穴位。
慢性痢疾用清补大肠独穴即可。
所谓独穴治疗:就是在一定情况下,只用一个穴位,推拿的时间要长,以得效为度,用以治疗急性病效果更好。
儿推原则和注意事项及普通感冒推拿手法——《三字经小儿推拿》学习笔记之一
儿推原则和注意事项及普通感冒推拿手法——《三字经小儿推拿》学习笔记之一一、推拿原则:1、三字经小儿推拿只推拿手臂手掌,因为小孩躯干部最接近脏腑,如果力度不对会伤害宝宝;2、离心为清,向心为补;3、要求推拿速度为100~150下每分钟,一般是一岁一个穴位推拿一分钟,比如5岁小孩推拿5分钟,但也不是绝对的,体质好的可适量减少,体质差的可适量增加;4、推拿时要轻而实,快而稳。
要紧贴宝宝皮肤,不能有悬空。
二、注意事项:1、推拿环境要安静、明亮、保暖;推拿的人要安心、静心、专心、专注,不能三心二意;宝宝哭闹时不能推拿2、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能推拿,或者说过饱过饥时不能推拿;3、子时、午时不能推拿。
肝心当令,魂与神宜安宁,不可打扰。
4、推拿部位有骨折或皮肤溃烂时不能推拿;5、推拿时要有推拿介质,用医用滑石粉或者宝宝爽身粉。
三、一般感冒的推拿方法:平肝、清肺、清天河水1、一般感冒的主要症状:发热、流鼻涕、打喷嚏、恶寒怕冷,咽部不红肿、有或无咳嗽、有或无痰、舌苔薄白。
重点是有流鼻涕、打喷嚏、恶寒怕冷、咽部不红肿。
当感冒初起时,邪气在表,及时干预,效果更好。
三字经的推拿是平肝、清肺、清天河水,这是一组常用穴位,是肺脏调理的组合穴。
2、肝穴肝穴位于食指的远端指节的指腹部,对应肝脏。
肝为将军之官,只能清(平),不能补。
除非肝气非常虚弱,才可以用补法。
平时补肝时,用补肾水润肝木。
操作:在食指指腹面,从指根推到指尖,直线推拿。
操作者用食指或食指和中指的指腹,沾上滑石粉,而不是把滑石粉撒在孩子手上。
操作者的手法要轻柔与稳实,不能飘,不能像扫地一样,跳跃式操作。
当孩子比较大,推拿时间长时,可以中间停下来休息一下,接着再操作。
3、肺穴肺穴位于无名指的远端指节的指腹部,对应肺脏。
一般用清法,不能单纯用补法,偶尔会用到清补法。
肺为娇脏,补则气满、胸闷。
肺弱时,一般用补脾土生肺金。
操作:在无名指指腹,从指根推到指尖,直线推拿。
平肝清肺一般是一起操作,也就是操作者左手握住孩子的左手,手心向上,把食指与无名指置于中指与小指之上,并拢,操作者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指腹,沾上介质,从指根推到指尖。
小儿推拿三字经原文.
徐谦光奉萱堂药无缘推拿恙自推手辨诸恙定真穴绘图彰上疗亲下救郎推求速惟重良独穴治大三万小三千婴三百加减良分年纪从吾学立验方宜熟读勿心慌治急病一穴良大数万立愈恙幼婴者加减量治缓症各穴量虚冷补热清当大察脉理宜详浮沉者表里恙迟数者冷热伤辨内外推无恙虚与实认真详字廿七脉诀讲明四字治诸恙小婴儿看印堂五色纹仔细详色红者心肺恙俱热症清则良清哪处心肺当退六腑即去恙色青者肝风张清补宜自无恙平肝木补肾脏色黑者风肾寒揉二马清补良列缺穴亦相当色白者肺有疾揉二马合阴阳天河水立愈恙色黄者脾胃伤若泻肚推大肠一穴愈来往忙言五色兼脾良曲大指补脾方内推补外泻详外泻良泻大肠立去恙兼补肾愈无恙若腹痛窝风良数在万立无恙流清涕风寒伤蜂入洞鼻孔强若洗皂鼻两旁向下推和五脏女不用八卦良若泻痢推大肠食指侧上节上往返推数万良牙痛者骨髓伤揉二马补肾水推二穴数万良治伤寒拿列缺出大汗立无恙吃惊吓拿此良不醒事亦此方或感冒急慢恙非此穴不可以良凡出汗忌风扬霍乱病暑秋伤若上吐清胃良大指根震艮连黄白皮真穴详俱此方向外推立愈恙倘泻肚仍大肠吐并泻板门良揉数万进饮食亦称良瘟疫者肿脖项上午重六腑当下午重二马良兼六腑立消亡分男女左右手男六腑女三关此二穴俱属凉男女逆左右详脱肛者肺虚恙补脾土二马良补肾水推大肠往返推久去恙或疹痘肿脖项仍照上午后恙诸疮肿照此详虚喘嗽二马良兼清肺兼脾良小便闭清膀胱补肾水清小肠食指侧推大肠尤往返轻重当倘生疮辨阴阳阴者补阳清当紫陷阴红高阳虚歉者先补强诸疮症兼清良疮初起揉患上左右揉立消亡胸膈闷八卦详男女逆运八卦离宫轻痰壅喘横纹上左右揉久去恙治歉证并痨症歉弱者气血伤辨此症在衣裳人著褡伊著棉亦咳嗽名七伤补要多清少良人穿褡他穿单名五痨肾水伤分何脏清补良在学者仔细详眼翻者上下僵揉二马捣天心翻上者捣下良翻下者捣上强左捣右右捣左阳池穴头痛良风头痛蜂入洞左右旋立无恙天河水口生疮遍身热多推良中气风男女逆右六腑男用良左三关女用强独穴疗数三万多穴推约三万无不良遍身潮分阴阳拿列缺汗出良五经穴肚胀良水入土不化谷土入水肝木旺外劳宫左右揉久揉良嘴唇裂脾火伤脾胃恙清补脾俱去恙向内补向外清往返推清补双天门口顺气血五指节惊吓伤不计次揉必良时摄良一百日即无恙上有火下有寒外劳宫下寒良六腑穴去火良左三关去寒恙右六腑亦去恙虚补母实泻子曰五行生克当生我母我生子穴不误治无恙古推书身首足执治婴无老方皆气血何两样数多寡轻重当吾载穴不相商少老女无不妥遵古推男女分俱左手男女同予试试并去恙凡学者领悟方加减推身歉壮病新久细思想推应症无苦恙。
小儿推拿三字经
《推拿三字经》原文及解释小儿推拿穴位图附图片辨诸恙辨明证候,确定推拿治法定真穴找出治病的有效穴位画图彰画图明示各穴的部位,以备后人学习上疗亲对上治疗双亲或长辈之疾下救郎对下解救百姓孺婴之患推求速推拿应速度快,以每分钟200次左右为宜,速度快可加强气血进行,消除病邪,推大人从应快且重,推小儿应快而轻惟重良推拿注重良方,辨证取穴、手法轻重适当,即可见效独穴治独穴是指只取一个穴位治病,久推,以取效为度大三万 16岁以上为大人,推按3万次,约相当150分钟,成人皮坚、感觉较钝,推拿次数宜多,时间宜长,临床不必拘泥定数小三千5岁至15岁为小,小儿形体结构和生理功能均未发育成熟,推拿次数宜少婴三百4岁以下为婴,婴儿气血脆弱、皮肤较嫩,感觉灵敏,推拿次数更要减少加减良推拿次数,应根据体质强弱、年龄大小、病情轻重,灵活运用分岁数区分病人年龄大小轻重当看明病的轻重,选用适当手法进行治疗从吾学自从我学习、动用推拿治病以来立验方不断总结经验,创立用独穴治病的有效良方宜熟读对已有的良法,应熟读牢记勿心慌临床施治认真仔细,切勿粗心大意治急病治疗急厥霍乱等一些急性病一穴良以独穴为佳大数万用独穴为大人治病,推拿的时间要长,大约需要推拿数万次立愈恙只要取穴正确,用足够的推拿时间,病可立愈幼婴者指4岁以下的小儿加减量按照年龄、病情、决定推拿次数的多少治缓症治疗兼症、痨伤或外感内伤等一些慢性病各穴量辨病取穴,推数要足虚冷补虚冷者为气亏当用补法,热嗽者为痨;血亏当用清补法热清当热病当用清法治疗大察脉大人应诊脉,察色,脉主何症,色主何脏理宜详按医理运用四诊八纲,详细辨证浮沉者浮主表症,轻手可得,沉主里症,推筋着骨表里恙辨明是表症还是里症迟数者三至为迟,迟为冷;六至为数,数为热,以辨别寒热冷热伤病有寒热之分辨内外辨明是由内因引起,还是外因引起的,外因为六淫疠气,内因为七情劳倦,也有内因外因两伤者。
推无恙只要分清表里寒热,辨明何病,推之立愈。
小儿推拿三字经口诀
小儿推拿三字经口诀(3)小儿推拿三字经口诀细心详细心诊察病情,辨证取穴,认真施治,无不生效。
眼翻者肝开窍于目,肝风内动出现两眼窜视,斜视或直视,常见于急慢惊风等症。
上下僵目睛向上下左右斜视或直视转动不活,揉二马揉二马穴,大补肾中水火,有滋阴潜阳之功;捣天心捣小天心穴,此穴在手掌坎宫穴下。
翻上者两眼上视,眼球上翻,捣下良向下捣小天心;翻下者两眼下视,眼球翻下,捣上强向上捣小天心;左捣右眼球右翻,向右捣之;右捣左眼球向右翻,向左捣之;若对眼,向两旁捣之。
阳池穴阳池穴属阳,在手背面手腕下约1寸(小儿约2寸)的前臂凹陷中,头痛良头痛者,取阳池穴左右揉之,以愈为止。
风头痛因外感风寒引起两太阳穴痛者,蜂入洞食、中指入鼻孔,左右旋左右旋转不必拘数。
立无恙可祛风寒,立刻去病。
天河水天河水穴通心、膻中,舌为心之苗,若心火旺盛,此穴能清心火。
口生疮心脾为母子关系,口生疮多因心脾蕴热,推天河水可清热泻火。
遍身热脾生肉,心生火,手心热脾火旺,应清补脾、清天河水主之。
多推良凡有效之穴,多推为好。
中气风皆因内伤而外感风邪,气虚痰生。
男女逆逆推,男推右手,女推左手。
右六腑右手六腑穴属热,去风开郁化痰;男用良男推此穴,立刻见效,愈后不复发。
左三关左手三关穴属热,去风开郁化痰,但必须逆用。
女用强女用左三关有效,治此病男女逆用,方有良效。
独穴疗凡言独穴,不可用二穴,用则有害,互相牵制。
数三万用独穴必须推的时间长,少则不验,但不必拘泥3万数。
多穴推若病情复杂,必须采用多穴,分清主穴配穴,恰当配伍。
约三万治缓症推拿时间要长,并非一次而愈。
遵此法诸病遵此推法。
无不良诸症无不见效,不可妄自更改穴位。
遍身潮遍身潮热而皮肤不滑润,是汗脉未动,分阴阳以两大拇指,从掌根向两旁分推,为分阴阳,能分寒热,平气血。
拿列缺列缺穴在掌根腕踝两侧的凹陷处,用拇、食二指相对用力拿之。
汗出良汗出即愈。
五经穴即五指根纹来回推之,开脏腑寒火,肚胀良治腹胀便结效佳。
水入土运水入土自小指根向坎宫推之,土者指脾胃,水者指肾水。
小儿推拿基础知识之三字经小儿推拿特色手法(1)(1)
虚实不明,则来回推之平补平泻,揉法之左右同数。
5.惧左手,男女同:无论男女只推左手。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章
第 10 页
概述
二、揉法介绍
操作:吸定基础上回旋运动为揉法。临床有拇指揉、多指揉、掌根揉和鱼迹
揉等。
技术要领:
1.指下吸定,不得移动,即“肉动皮不动” ;
2.沉肩、垂肘、腕部放松。
临床运用:
1. 揉法柔和舒适,最能放松;
2.调和阴阳、调理气血,一般左揉主升,右揉主降,作用多偏补,也含有清 补的作用。
汗、醒神、激活神经、抑制癫狂 ;
2.重要的放松手法,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功,用于肢体疼痛、强直、肩背酸痛;
3.方向为向上向外,有升提气机,发散外邪的作用,如拿风池;
4.腹部拿法可减肥助消化。
第一章
第 12 页
概述
四、捣法介绍
操作:节奏性敲击穴位的方法为捣法,可用屈曲的中指 端或食中指指间关节髁击打。
第4 页
小儿生理特点
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生机蓬勃 发育迅速
第一章
概述
第5 页
小儿病理特点
发病容易 传变迅速 脏腑清灵 易趋康复
第一章
第6 页
概述
小儿推拿手法基本要求
1.轻快:轻指手法力度,快指手法频率:小儿肌肤柔弱、不耐中来, 手法必须轻,因为轻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打到有效几次,就必须快, 频率多在200次/分左右。
1.用于弧形或圆形穴位; 2.有运输、运转、输送之意。能平衡起点、终点的关系,如运土入水,运水如 土,能调整水火,或土的偏盛偏衰,总的作用化郁、调整气血阴阳;
-三字经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解释
推拿基本原则:
1,上火揉手心穴位,受寒凉揉手背穴位,手背均为补阳。
(舌苔白则按手背穴,舌苔黄则用手心穴。
)推拿也要根据舌苔。
2,推拿时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泄;手法轻为补,重为泄;慢为补,快为泄;推单数为补,双数为泄(如推几遍);向心脏方向推为补,离心推为泄。
3,三字经派推拿,3岁以下,均推左手,3岁以上,男左女右。
陈姥姥认为哪手方便推哪手,左右开弓亦可。
4,本身有重病的人,不要给别人推,耗阳气。
5,三字经派不许动心经,中指不能动,掐四缝穴除外。
6,给小孩推拿可以用淀粉、滑石粉、痱子粉,不用油推。
刮痧时可用油。
7,有毛病才推拿,没毛病时靠身体自行运转。
小孩推拿不可过于频繁,过多调动内气亦会引起紊乱。
捏积有病没病都可以做。
三字经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解释。
《推拿三字经》原文及解释
《推拿三字经》原文及解释清朝徐谦光著徐谦光名宗礼,字谦光,号秩堂公奉萱堂侍奉母亲治病药无缘母亲服药即吐,无法治疗推拿恙用推拿治疗母病,不药而愈自推手从此开始用推拿为人治病辨诸恙辨明证候,确定推拿治法定真穴找出治病的有效穴位画图彰画图明示各穴的部位,以备后人学习上疗亲对上治疗双亲或长辈之疾下救郎对下解救百姓孺婴之患推求速推拿应速度快,以每分钟200次左右为宜,速度快可加强气血进行,消除病邪,推大人从应快且重,推小儿应快而轻惟重良推拿注重良方,辨证取穴、手法轻重适当,即可见效独穴治独穴是指只取一个穴位治病,久推,以取效为度大三万16岁以上为大人,推按3万次,约相当150分钟,成人皮坚、感觉较钝,推拿次数宜多,时间宜长,临床不必拘泥定数小三千5岁至15岁为小,小儿形体结构和生理功能均未发育成熟,推拿次数宜少婴三百4岁以下为婴,婴儿气血脆弱、皮肤较嫩,感觉灵敏,推拿次数更要减少加减良推拿次数,应根据体质强弱、年龄大小、病情轻重,灵活运用分岁数区分病人年龄大小轻重当看明病的轻重,选用适当手法进行治疗从吾学自从我学习、动用推拿治病以来立验方不断总结经验,创立用独穴治病的有效良方宜熟读对已有的良法,应熟读牢记勿心慌临床施治认真仔细,切勿粗心大意治急病治疗急厥霍乱等一些急性病一穴良以独穴为佳大数万用独穴为大人治病,推拿的时间要长,大约需要推拿数万次立愈恙只要取穴正确,用足够的推拿时间,病可立愈幼婴者指4岁以下的小儿加减量按照年龄、病情、决定推拿次数的多少治缓症治疗兼症、痨伤或外感内伤等一些慢性病各穴量辨病取穴,推数要足虚冷补虚冷者为气亏当用补法,热嗽者为痨;血亏当用清补法热清当热病当用清法治疗大察脉大人应诊脉,察色,脉主何症,色主何脏理宜详按医理运用四诊八纲,详细辨证浮沉者浮主表症,轻手可得,沉主里症,推筋着骨表里恙辨明是表症还是里症迟数者三至为迟,迟为冷;六至为数,数为热,以辨别寒热冷热伤病有寒热之分辨内外辨明是由内因引起,还是外因引起的,外因为六淫疠气,内因为七情劳倦,也有内因外因两伤者。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定位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定位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定位旋推为补,称补肝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肝经。
两者统称推肝经。
13 心经位于中指末节罗纹面。
旋推为补,称补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心经。
两者统称为推心经。
14 肺经位于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旋推为补,称补肺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
两者统称推肺经。
15 肾经位于小指末节罗纹面。
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肾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肾经。
两者统称推肾经。
16 大肠位于食指桡侧缘,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从食指尖直推向虎口为补,称补大肠;自虎口直推向食指尖的桡侧为清,称清大肠。
两者统称推大肠。
17 小肠位于小指尺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沿小指尺侧缘处指尖直推向指根为补,称补小肠;沿小指尺侧缘自指根向指尖直推为清,称清小肠。
两者统称推小肠。
18 胃经位于拇指掌侧第一节。
旋推为补,称补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胃经。
两者统称推胃经。
19 四横纹位于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侧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用拇指指甲掐揉,称掐四横纹;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处,称推四横纹。
20 板门位于手掌大鱼际处。
指端揉板门或运板门;用推法自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板门推向横纹; 反之称横纹推向板门。
本穴还常用割治法治疗疳积。
21 内八卦本穴为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到中指指根横纹的2/3为半径所作的圆。
用运法,顺时针方向掐运,称运内八卦或运八卦22 二扇门位于手背第三掌指关节近端两侧凹陷处。
用拇指指甲掐,称掐二扇门;拇指偏峰按揉,称揉二扇门。
23 外劳宫位于手背与内劳宫相对处。
用揉法称揉外劳;用掐法称掐外劳。
24 三关位于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屈患儿拇指,自拇指桡侧推向肘为大推三关。
25 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成一直线。
用食指中指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清天河水;用食中指沾水自总筋处,一起一落弹打如弹琴状,直至洪池,同时一面用口吹气随之,称打马过天河。
小儿推拿三字经
徐谦光名宗礼,字谦光,号秩堂公。
奉萱堂侍奉母亲治病。
药无缘母亲服药即吐,无法治疗。
推拿恙用推拿治疗母病,不药而愈。
自推手从此开始用推拿为人治病。
辨诸恙辨明证候,确定推拿治法。
定真穴找出治病的有效穴位。
画图彰画图明示各穴的部位,以备后人学习。
上疗亲对上治疗双亲或长辈之疾。
下救郎对下解救百姓孺婴之患。
推求速推拿应速度快,以每分钟200次左右为宜,速度快可加强气血进行,消除病邪,推大人从应快且重,推小儿应快而轻。
惟重良推拿注重良方,辨证取穴、手法轻重适当,即可见效。
独穴治独穴是指只取一个穴位治病,久推,以取效为度。
大三万16岁以上为大人,推按3万次,约相当150分钟,成人皮坚、感觉较钝,推拿次数宜多,时间宜长,临床不必拘泥定数。
小三千5岁至15岁为小,小儿形体结构和生理功能均未发育成熟,推拿次数宜少。
婴三百4岁以下为婴,婴儿气血脆弱、皮肤较嫩,感觉灵敏,推拿次数更要减少。
加减良推拿次数,应根据体质强弱、年龄大小、病情轻重,灵活运用。
分岁数区分病人年龄大小。
轻重当看明病的轻重,选用适当手法进行治疗。
从吾学自从我学习、动用推拿治病以来。
立验方不断总结经验,创立用独穴治病的有效良方。
宜熟读对已有的良法,应熟读牢记。
勿心慌临床施治认真仔细,切勿粗心大意。
治急病治疗急厥霍乱等一些急性病,一穴良以独穴为佳。
大数万用独穴为大人治病,推拿的时间要长,大约需要推拿数万次。
立愈恙只要取穴正确,用足够的推拿时间,病可立愈。
幼婴者指4岁以下的小儿。
加减量按照年龄、病情、决定推拿次数的多少。
治缓症治疗兼症、痨伤或外感内伤等一些慢性病,各穴量辨病取穴,推数要足。
虚冷补虚冷者为气亏当用补法,热嗽者为痨;血亏当用清补法。
热清当热病当用清法治疗。
大察脉大人应诊脉,察色,脉主何症,色主何脏,理宜详按医理运用四诊八纲,详细辨证。
浮沉者浮主表症,轻手可得,沉主里症,推筋着骨。
表里恙辨明是表症还是里症。
迟数者三至为迟,迟为冷;六至为数,数为热,以辨别寒热。
《推拿三字经》原文及解释
《推拿三字经》原文及解释《推拿三字经》原文及解释清朝徐谦光著徐谦光名宗礼,字谦光,号秩堂公奉萱堂侍奉母亲治病药无缘母亲服药即吐,无法治疗推拿恙用推拿治疗母病,不药而愈自推手从此开始用推拿为人治病辨诸恙辨明证候,确定推拿治法定真穴找出治病的有效穴位画图彰画图明示各穴的部位,以备后人学习上疗亲对上治疗双亲或长辈之疾下救郎对下解救百姓孺婴之患推求速推拿应速度快,以每分钟200次左右为宜,速度快可加强气血进行,消除病邪,推大人从应快且重,推小儿应快而轻惟重良推拿注重良方,辨证取穴、手法轻重适当,即可见效独穴治独穴是指只取一个穴位治病,久推,以取效为度大三万16岁以上为大人,推按3万次,约相当150分钟,成人皮坚、感觉较钝,推拿次数宜多,时间宜长,临床不必拘泥定数小三千5岁至15岁为小,小儿形体结构和生理功能均未发育成熟,推拿次数宜少婴三百4岁以下为婴,婴儿气血脆弱、皮肤较嫩,感觉灵敏,推拿次数更要减少加减良推拿次数,应根据体质强弱、年龄大小、病情轻重,灵活运用分岁数区分病人年龄大小轻重当看明病的轻重,选用适当手法进行治疗从吾学自从我学习、动用推拿治病以来立验方不断总结经验,创立用独穴治病的有效良方宜熟读对已有的良法,应熟读牢记勿心慌临床施治认真仔细,切勿粗心大意治急病治疗急厥霍乱等一些急性病一穴良以独穴为佳大数万用独穴为大人治病,推拿的时间要长,大约需要推拿数万次立愈恙只要取穴正确,用足够的推拿时间,病可立愈幼婴者指4岁以下的小儿加减量按照年龄、病情、决定推拿次数的多少治缓症治疗兼症、痨伤或外感内伤等一些慢性病各穴量辨病取穴,推数要足虚冷补虚冷者为气亏当用补法,热嗽者为痨;血亏当用清补法热清当热病当用清法治疗大察脉大人应诊脉,察色,脉主何症,色主何脏理宜详按医理运用四诊八纲,详细辨证浮沉者浮主表症,轻手可得,沉主里症,推筋着骨表里恙辨明是表症还是里症迟数者三至为迟,迟为冷;六至为数,数为热,以辨别寒热冷热伤病有寒热之分辨内外辨明是由内因引起,还是外因引起的,外因为六淫疠气,内因为七情劳倦,也有内因外因两伤者。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宝典
第三章常用穴位一、脾穴1.部位:拇指外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补脾:向心性推之,用于虚症,如脾虚泄泻。
清脾:离心性推之,用于实症,如伤食、积滞。
清补脾:来回推之,为平补平泻。
用于虚中挟实症,如消化不良。
3.作用:健脾调中,消食积化痰涎,补血生肌。
4.主治:消化不良、积食、脾虚泄泻、疳积、脱肛、虚喘嗽、慢惊风等症。
二、肝穴1.部位:食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平肝(清肝)——离心性推之。
补肝——向心性推之(少用)。
注:推本穴时宜用泻法,少用补法,如肝虚应补时,则以肾穴代之,肾为肝之母,补肾即补肝。
3.作用:平肝熄风,解热镇惊,开郁除烦,和气生血。
4.主治:急慢惊风、感冒、目赤、昏闭、烦躁不安、脾虚泄泻等。
三、心穴1.部位:中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清心:离心性推之补心:向心性推之(不用)。
本穴在临床上极少用,若须用时,则以天河水代之。
3.作用:清心火、利小便、镇惊搐。
4.主治:口舌生疮、小便赤涩、眦红、惊搐、弄舌等。
四、肺穴1.部位:无名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清肺:离心性推之(多用)补肺:向心性推之。
3.作用:疏风解表、顺气化痰、利咽止咳、补益肺气。
4.主治:作伤风感冒、咳嗽痰喘(肺炎、急慢性气管炎、百日咳等)、麻疹不透。
凡肺经实热者宜清,虚寒者宜补。
五、肾穴1.部位:小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补肾:向心性推之。
清肾:离心性推之。
古书记载的清补法,与此相反。
3.作用:补肾益脑、益气养神、温下元、止虚火。
4.主治:先天不足、遗尿、小便短赤、五更泄泻、咳喘、肾亏骨软等。
六、胃穴1.部位:由腕横纹到拇指根部,外侧缘,赤白肉际处,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清胃:离心性推之。
(此穴只清不补)3.作用:清胃热、止呕降逆、除烦止血。
4.主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痘疹潮热不退、吐血及鼻衄。
-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三字经流派)
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三字经流派儿推)(一)感冒1、一般感冒:解表散寒清热发热轻(37.1~39):清肺10,平肝10,清天河水15,掐五指节2、3遍。
发热重(39~40):清肺平肝10,退六腑15,提捏大椎5~10次,掐五指节2、3遍加减:鼻塞加揉阳池10,呕吐加清胃10,咳嗽加运内八卦102、感冒夹痰:兼咳喘、苔微黄、腻,脉浮滑。
——解表清热,宽胸化痰平肝10,清肺15,清天河水10,运内八卦15.加减:痰多加清补脾10,高热加退六腑15.3、感冒夹惊:兼烦躁惊厥,高热,苔黄干,脉弦数。
——解表祛风热,息风镇惊平肝30,清肺15,清天河水30.加减:高热加退六腑15,惊厥加捣小天心2,眼斜视向相反方向捣小天心2.4、感冒夹滞:兼纳呆、泻吐、腹胀、肠鸣或高热苔厚脉滑。
——解表祛风热,理气化积平肝清肺15,清天河水10,运内八卦15,清脾10.加减:呕吐加清胃10,食积加清大肠10,高热加退六腑15.5、感冒寒热往来:寒热错杂或邪传少阳者——分疏阴阳,调和气血分手阴阳10,推四横纹10,揉外劳宫15.加减:见少阳证加清肺平肝15,清天河水15(二)支气管炎1、急性支气管炎:感冒症状+咳嗽加重(发热、胸闷、气促、纳差,初为干嘛,久则痰增多)解表清肺,止咳化痰基本方:清肺平肝10,清天河水10,运内八卦15,清胃10发热>38.5+退六腑喘重:逆运内八卦15,痰多有湿罗音:加揉掌小横纹10咳喘重少痰改小横纹为推四横纹102、慢性支气管炎早晚有咳嗽,有痰,活动后可闻及痰鸣音,纳减消瘦面黄。
健脾益气,止咳平喘补脾经10,揉二马10,清肺平肝10。
慢支急性发作:发热,咳嗽,痰多。
清补兼施。
基本方一:补脾10,揉二马10,清肺10,清天河水10。
基本方二:逆运八卦10,揉二马10,推四横纹10,清胃5,退六腑15(三)肺炎1、热、咳、痰、喘、煽清肺化痰初起基本方:清肺平肝10,逆运八卦10,揉掌小横纹10,退六腑10高热惊厥加捣小天心1分钟头痛鼻塞加揉阳池10(或四大、拿列缺)2、热退,痰减,有干湿罗音(呼吸音粗)中期基本方:清肺平肝10,运内八卦10,清天河水10,推四横纹10(四)鼻炎:鼻塞流涕风寒、风热、肺气虚寒、胆热犯鼻鼻塞色黄绿,质稠味重或血丝——胆热移脑宣肺通窍,清泻肝胆风寒基本方:清肺平肝10,揉一窝风10,外劳宫10风热基本方:清肺平肝10,清天河水10,揉阳池10胆热移脑:平肝清肺20,退六腑10,揉阳池10(五)扁桃体炎:风热犯肺胃,邪毒郁结(发热,咽痛,烦躁口干便秘。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处方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处方1、感冒平肝清肺10 天河水15 掐五指节3遍发热重:+推六腑15 提捏大椎10次鼻塞重:+揉阳池10呕吐:+清胃10(运八卦)咳、痰:+运八卦10 痰盛+清补脾10 伴惊风:平肝30 清肺15推天河水30惊觉角弓反张目上翻+下捣小天心2分钟斜视相反方向捣夹滞:+运八卦15 清脾(胃)10 便有食:+清大肠102、寒热往来分阴阳10推大四横纹10揉外劳宫153、急性支气管炎运八卦15 平肝清肺10 清胃10 天河水10 发热超38.5+推六腑10 喘重改为逆八卦喘重湿罗音+小横纹10 喘重干罗音+大四横纹10 慢性支气管炎按急性操作两次后改用补法揉二马10 补脾10 平肝清肺10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方法一:逆运八卦10 揉二马10推大四横纹10清胃5推六腑15 方法二:揉二马10 补脾10 清肺10天河水104、肺炎逆运八卦10平肝清肺10揉小横纹10推六腑10 高热惊厥+捣小天心2 头痛鼻塞+揉阳池10体温下降症状减轻改运八卦10平肝清肺10推大四横纹10天河水105、顿咳(百日咳)逆运八卦15揉小横纹15清胃10天河水或推六腑10 +-痉挛期,咳嗽痰稠,咳吐不利。
改用逆运八卦10揉小横纹10推六腑10捣小天心5病久,气血亏损,体弱消瘦,咳嗽不典型,治宜清肺养阴。
改用揉二马10清补脾10 揉小横纹10天河水106、厌食运八卦10清胃10天河水10推大四横纹10 脾胃虚弱去清胃改用清补脾10+捏脊5-7遍7、鼻炎寒症:平肝清肺10揉一窝蜂10揉外劳宫5 热症:天河水10平肝清肺10揉阳池108、鼻窦炎平肝清肺20推六腑15揉阳池109、扁桃体炎平肝清肺10清胃10天河水20 热重+推六腑20-3010、口腔炎发热者:清胃10天河水20推六腑10 不发热:去推六腑11、口疮选择一:清胃15天河水15推大四横纹10 选择二:清脾15清胃15天河水10 发热+推六腑20 流口水+揉小横纹10烦躁惊悸+捣小天心2分钟外用西瓜霜、冰硼散12、哮喘寒性:逆运八卦15揉外劳宫10推大四横纹10清肺5 热性:逆运八卦15推天河水10推大四横纹10 缓解期:揉二马15清补脾15运八卦10 热重:+推六腑15 13、脘腹痛气郁腹痛:平肝15运八卦15推大四横纹10揉板门10 食积腹痛:平肝10清胃10清脾10运八卦15揉板门15清大肠15 寒性腹痛:揉一窝蜂10揉外劳宫10揉板门15运八卦15推天河水10如有形寒积+清补大肠10热性腹痛:平肝10清胃10推天河水10揉板门15肠套叠腹痛:揉外劳宫(手法加重)20清脾10清胃10清大肠15推大四横纹15 肠套叠开后用清补脾善后10蛔虫腹痛:第一次揉外劳宫15平肝15第二次15清胃10清大肠10 淤血腹痛:推大四横纹10揉外劳宫10揉板门15天河水10虚寒腹痛:揉外劳宫15清补脾10揉板门15推大四横纹1014、呕吐伤食呕吐:揉板门15运八卦15清胃10清补脾10 胃热呕吐:清胃15平肝10推天河水10运八卦15 腹痛+揉板门15 便秘+清大肠10阴虚呕吐:揉二人上马10揉板门15清胃10运八卦15清补脾15 夹惊呕吐:平肝10清胃10运八卦15揉板门15天河水10揉外劳宫10胃寒呕吐:揉外劳宫15揉板门15平肝10清胃10运八卦15外中寒邪兼腹痛+揉一窝风15 有形寒积+清大肠15寒伤脾胃+清补脾10兼冷泻亦同15、呃逆实证有热者:运八卦10清胃10推六腑15 虚证有寒者:运八卦10揉外劳宫10清补脾1516、疳积揉二马15补脾15平肝5 腹胀重+推大四横纹10 有痰者+运八卦10腹痛明显者改用揉外劳宫15补脾15平肝5以上疗法加刺四缝穴,隔日针一次,对疳积有特效17、自汗盗汗自汗:揉二马15清补脾10运八卦10清肺5 盗汗:运八卦10揉二马10天河水10平肝518、遗尿揉二马20清补脾10揉外劳宫10注:尿频小便频数多属虚证或气虚或阴虚治疗可参考遗尿小便少色黄、急躁、手足心热去揉外劳宫加平肝5、推天河水1019、脱肛补脾15揉外劳宫10清补大肠10 大便干+运水入土10 脾肾不足便溏+揉二马1020、便秘选择一:清补脾10清大肠15运水入土10平肝5 选择二:独揉神阙15略带热像:运水入土10清大肠15平肝清肺10天河水5 腹胀+推大四横纹1021、腹泻伤食泻重症(十余次,有脱水现象)运八卦10清胃15天河水15利小便10 +-腹痛重者+揉外劳宫10-15 轻症(5-6次)运八卦10清胃15天河水15日久邪实兼体虚者,消化不良、便黄、脉滑无力者。
推拿三字原文及释义
《推拿三字经》为光绪年间(1877年)徐谦பைடு நூலகம்所著,尚未见刊本。青岛市中医院于1958年根据李德修老师收藏多年的抄本,油印了数十册,作为学习李老小推拿经验的资料。因李老已谢世多年,作者曾向其后人寻求原手抄本而不得。现仅以青岛市中医院1958年的油印本为依据,作以浅释。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推拿三字经》所记载的推拿技法,多为治疗当时民间流行的某些成人及小儿疾病时所用,尤其对痢疾、腹泻、脱肛、霍乱、瘟疫、痨瘵、痰喘、疮肿、惊风,癫狂、牙痛、腹痛等病的症状、诊断、取穴、预后、疗效等方面,叙述较详。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有些认识和提法,显然不适合于当代。为尊重原著,全面反映推拿三字经派的特色,作者一并作以浅释,而不只拘于小儿。仅供参考。清代民间无钟表,推拿计时靠计数,故《推拿三字经》中有“大三万”、“小三千”、“婴三百”等词句,均指推拿次数而言。推拿次数的多少,时间的长短,是根据病人年龄大小、体质强弱和病情轻重,灵活掌握,临床治病不必拘泥此数。《推拿三字经原文》?徐谦光 奉萱堂 药无缘 推拿恙 自推手 辨诸恙 定真穴 画图彰 上疗亲 下救郎 推求速 惟重良 独穴治 大三万 小三千 婴三百 加减良 分岁数 从吾学 立验方 宜熟读 勿心慌 治急病 一穴良 大数万 立愈恙 幼婴者 加减量 治缓症 各穴量 虚冷补 热清当 大察脉 理宜详 浮沉者 表里恙 迟数者 冷热伤 辨内外 推无恙 虚与实 仔细详 字廿七 脉诀讲 明四字 治诸恙 小婴儿 看印堂 五色纹 细心详 色红者 心肺恙 俱热症 清则良 清何处 心肺当 退六腑 即去恙 色青者 肝风张 清补宜 自无恙 平肝木 补肾脏 色黑者 风肾寒 揉二马 清补良 列缺穴 亦相当 色白者 肺有疾 揉二马 合阴阳 天河水 立愈恙 色黄者 脾胃伤 若泻肚 推大肠 一穴愈 来往忙 言五色 兼脾良 曲大指 补脾方
《推拿三字经》原文及解释
《推拿三字经》原⽂及解释清朝徐谦光著徐谦光名宗礼,字谦光,号秩堂公奉萱堂侍奉母亲治病药⽆缘母亲服药即吐,⽆法治疗推拿恙⽤推拿治疗母病,不药⽽愈⾃推⼿从此开始⽤推拿为⼈治病辨诸恙辨明证候,确定推拿治法定真⽳找出治病的有效⽳位画图彰画图明⽰各⽳的部位,以备后⼈学习上疗亲对上治疗双亲或长辈之疾下救郎对下解救百姓孺婴之患推求速推拿应速度快,以每分钟200次左右为宜,速度快可加强⽓⾎进⾏,消除病邪,推⼤⼈从应快且重,推⼩⼉应快⽽轻惟重良推拿注重良⽅,辨证取⽳、⼿法轻重适当,即可见效独⽳治 独⽳是指只取⼀个⽳位治病,久推,以取效为度⼤三万16岁以上为⼤⼈,推按3万次,约相当150分钟,成⼈⽪坚、感觉较钝,推拿次数宜多,时间宜长,临床不必拘泥定数⼩三千 5岁⾄15岁为⼩,⼩⼉形体结构和⽣理功能均未发育成熟,推拿次数宜少婴三百 4岁以下为婴,婴⼉⽓⾎脆弱、⽪肤较嫩,感觉灵敏,推拿次数更要减少加减良 推拿次数,应根据体质强弱、年龄⼤⼩、病情轻重,灵活运⽤分岁数 区分病⼈年龄⼤⼩轻重当 看明病的轻重,选⽤适当⼿法进⾏治疗从吾学 ⾃从我学习、动⽤推拿治病以来⽴验⽅不断总结经验,创⽴⽤独⽳治病的有效良⽅宜熟读 对已有的良法,应熟读牢记勿⼼慌 临床施治认真仔细,切勿粗⼼⼤意治急病 治疗急厥霍乱等⼀些急性病⼀⽳良 以独⽳为佳⼤数万 ⽤独⽳为⼤⼈治病,推拿的时间要长,⼤约需要推拿数万次⽴愈恙 只要取⽳正确,⽤⾜够的推拿时间,病可⽴愈幼婴者 指4岁以下的⼩⼉加减量 按照年龄、病情、决定推拿次数的多少治缓症 治疗兼症、痨伤或外感内伤等⼀些慢性病各⽳量 辨病取⽳,推数要⾜虚冷补 虚冷者为⽓亏当⽤补法,热嗽者为痨;⾎亏当⽤清补法热清当 热病当⽤清法治疗⼤⼈应诊脉,察⾊,脉主何症,⾊主何脏理宜详 按医理运⽤四诊⼋纲,详细辨证浮沉者 浮主表症,轻⼿可得,沉主⾥症,推筋着⾻表⾥恙 辨明是表症还是⾥症迟数者 三⾄为迟,迟为冷;六⾄为数,数为热,以辨别寒热冷热伤 病有寒热之分辨内外 辨明是由内因引起,还是外因引起的,外因为六淫疠⽓,内因为七情劳倦,也有内因外因两伤者。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处方(自己整理)
1、感冒风寒感冒:平肝清肺10、清天河水10、一窝风5、外劳宫3、揉迎香3揉阳池3风热感冒:平肝清肺10、退六腑10、清胃3、揉迎香3揉阳池3。
咳嗽加:运八卦、横推四横纹胃热、便秘、呕吐加:清大肠惊厥加:小天心2、发热风寒发热:平肝清肺10、清天河水10、一窝风5。
风热发热:平肝清肺10、清天河水5、退六腑10、清胃3,捏大椎、按揉曲池、合谷、外关。
头痛鼻塞加:揉阳池咳嗽加:运八卦、横推四横纹惊厥加:小天心伤食发热:清脾胃10,清大肠5,顺运内八卦5,退六腑10摩腹5 阴虚发热: 揉二马15、清天河水10、逆运八卦53、咳嗽风寒咳嗽:顺运八卦10、平肝清肺10、横推四横纹5风热咳嗽:顺运八卦10、平肝清肺10、清胃5、退六腑10痰湿咳嗽:清肺经15、清补脾10、顺运八卦5阴虚燥咳:清肺经10、清补脾10、揉二马105、呕吐脾胃寒吐:揉外劳宫10、揉板门5、平肝5、清胃5、顺运八卦5。
胃热呕吐:平肝5、清胃10、清天河水10、顺运八卦5。
伤食呕吐:揉板门5,顺运内八卦5,清胃10、清补脾10。
6、泄泻寒湿泻:揉一窝风5、揉外劳宫5、清补大肠15。
湿热泻:平肝经5、清胃5、清天河水10、清补大肠10伤食泻:清胃5、清天河水10、顺运八卦5、清补大肠10。
脾虚泻:清补大肠15、清补脾10、补脾经5。
7、便秘实秘:清大肠10,退六腑10、清胃5、平肝5。
虚秘:揉外劳宫10、清补脾5、清补大肠58、厌食脾失健运:清胃经5、清补脾经20、推四横纹5胃阴虚弱:清胃经5、清补脾经10、揉二马10脾胃气虚:平肝经5、清胃经5清补脾经20。
9、腹痛实热腹痛:平肝5、清胃5、退六腑10、揉板门5。
寒积腹痛:一窝风5、外劳宫5、揉板门5、顺运八卦5。
气滞腹痛:平肝15、顺运八卦5、揉板门5、推四横纹5。
食积腹痛:平肝5、清胃10、清大肠10、顺运八卦510、疳积疳气:平肝10、顺运八卦5、清补脾15疳积:平肝经5、清补脾15、揉二马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字经小儿推拿的学术特色
基本特点: 一、取穴少 常用穴位30左右,临床一般 取3—5个穴位,李德修先生说 :取穴不易多,多则杂而不专 。
二、三不足、两有余
脾肺肾不足 心肝有余
三、善用独穴
每次治病只取一个穴位,初学者容 易掌握。 例如:清补大肠治疗久痢,一窝风 治疗风寒腹痛;补脾治疗慢性咳嗽 ,揉二马退虚热;退六腑治高热。
治则:清热镇惊安神。 处方:推上三关,下取天河。 方义:先推三关使惊热外散; 然后向下取天河水,以清心火 、安神志、退惊热。 加减法:惊惕甚者加小天心; 大便稀色绿者加外劳宫。
内八卦:手掌面,以掌心为圆 点,从掌心至中指根的2/3为半 径,画一圆圈。 顺运、逆运 次数:1000-2000次(5-10分 钟) 作用:顺气化痰、消宿食,降 胃逆
主治:呕吐、泄泻、食欲不振 、咳嗽痰喘 顺运:消化系统 逆运:呼吸系统
运水入土穴:手掌面,自小指 尖偏尺侧至大指根,沿手掌边 呈一弧形曲线。 次数:300-1000次(2-5分钟 ) 作用:润燥通滞。 主治:便秘、痢疾、遗尿等
主治:寒热往来或身热不退, 食积,呕吐,泄泻,惊风,痰 喘。
外劳宫:在手背、中指与无名 指掌骨中间,与内劳宫相对。 操作:揉外劳宫。医者左手握 小儿左手,使手心向下,将无 名指、小指屈曲与掌面呈90° 角,使穴位显出,以拇指螺纹 面左右揉之。
次数:2000-3000次(10-15分 钟) 作用:温阳散寒,升阳举陷, 安蛔止痛。 主治:一切腹痛,腹胀,久泻 不止,脱肛,遗尿,疝气,胆 道蛔虫,风寒感冒揉之取汗。
方义:清肺平肝清热解表宣肺 ,清热解毒除烦。 加减:咳嗽重加八卦;头痛加 阳池;呕吐加清胃;惊厥加小 天心。
发热 小儿体温异常升高。是临 床常见的一种症状。一般分为 外感发热、食积发热、阴虚发 热、惊恐发热4种。 1、外感发热: 主证:发热恶寒,头痛闭塞, 流涕咽痒,有汗或无汗,舌苔 薄或浮数,指纹红或浮露。
一窝风穴:手腕背部,腕横纹 中央之凹陷中。 操作:揉一窝风。 次数:1000-2000次(5-10) 分钟。 常用于受寒、食积等原因引起 的腹痛等症,本法对寒滞经络 引起的痹痛或感冒风寒等症有 效。
主治:伤风感冒、腹痛、痹痛 、急慢惊风等。
列缺穴:手腕两侧的凹陷中, 非针灸之列缺。 操作:拿法。以拇食两指按住 列缺穴相对用力按之。一紧一 松,反复增减用力。 次数:5-7次。亦可根据病情, 拿至苏醒或出汗为止。
运土入水穴:手掌面,自拇指 桡侧端至小指根。次数:3001000次(2-5分钟)。 作用:止泻 主治:泄泻。
板门穴:拇指下,掌面大鱼际 之中点。次数:300-1000次( 2-5分钟) 作用:清胃热、止吐泻 主治:呕吐、泄泻、上吐下泻 、溢奶、胃痛
小天心:掌根,大小鱼际交接 处凹陷中 操作:掐小天心、揉小天心、 捣小天心。 揉小天心:用于心经有热所致 目赤肿痛,口舌生疮,警惕不 安或心经有热,移热于小肠而 见的小便短赤。
五指节:手指各关节处。 操作:用拇、食两指相对掐之 。 次数:3-5次。 作用:调和气血,开窍镇惊 主治:急慢惊风,惊惕不安, 夜啼。
威灵穴:威灵穴在手背外劳宫 旁,食中指之间。 精宁穴:无名指与小指掌骨之 间。 操作:掐法。 次数:3-5次 作用:开窍镇惊,行气和血。 主治:急惊风,昏迷不醒。
三、推拿时间长,临床疗效高
1、穴位比作中药来用的,都要讲 究用量的,小儿推拿也是一种从量 变到质变的过程;2、注重临床主 穴时间长,辅助穴位时间短甚至不 推,不浪费得气的黄金时间
小儿推拿的速度和时间
以每分钟150-200次为宜,1次治疗 ,每个穴位需要推1000-3000次, 大约需要5-15分钟。
二马穴:手背无名指及小指掌 骨小头之间的凹陷中。 操作:揉二马,将患儿小指曲 于掌心,用拇指或中指螺纹面 左右揉之。 次数:1000-3000次(5-15分 钟)。
作用:大补元气,健脑补髓, 滋阴补肾,利尿通淋。 主治:先天不足、气虚喘嗽、 脱肛、疝气、小便闭塞或不利 、虚火牙痛、瘫痪、脑炎后遗 症。一切虚证均宜之。
作用:发汗解表,开窍复苏 主治:惊风、癫痫发作时急救 。不省人事,目闭口噤而阴脉 不绝者拿之可苏。风寒感冒。 风寒头痛拿之发汗。
阳池:前臂一窝风上2寸凹陷 中。 操作:揉阳池。 次数:1000-2000次(5-10分 钟) 作用:解表散寒,祛风止痛, 主治:头晕头痛,闭塞流涕, 感冒,急慢惊风
天河水穴:前臂掌侧正中,自 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清天河水 次数:1000-3000次(5-15分 钟) 主要治疗一切热证,清热而不 伤阴。 主治:感冒发热、惊风、夜啼 、口舌生疮、麻疹。
2、食积发热 主证:高热,呕吐酸腐, 口渴引饮,纳呆,腹胀,腹痛 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指 纹紫滞。 治则:清热消食导滞。 处方:八卦、清脾胃、六腑、 清大肠
方义:八卦消宿食开饱胀;清 脾胃消食积清胃热;六腑清实 火退高热;清大肠导滞通便。 3、阴虚发热 主证:午后低热,手足心热, 心烦易怒,盗汗,食少消瘦。 舌红少苔或苔剥,脉细数,指 纹淡紫。
1、风寒感冒 主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 无汗,喷嚏闭塞。流清涕,咳 嗽痰稀,口不渴或纳呆呕吐, 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治则:疏风解表散寒。 处方:一窝风,清肺平肝,天 河水。
方义:一窝风解表散寒,清肺 平肝、天河水疏风清热解表。 加减法:头痛闭塞重者加阳池 ;呕吐加清胃。
2、风热感冒 主证:发热重,恶寒轻,闭塞 流浊涕,头痛咽痛,口渴微汗 ,面赤唇红,舌红苔薄黄,脉 浮数。 治则:清热解表。 处方:清肺平肝,六腑。
治则:解表清热。 处方:发热轻的(37.5°C38°C),清肺平肝,天河水 。发热较重的(38.5°C40°C),清肺平肝,六腑, 提捏大椎。 方义:清肺平肝、天河水疏风 清热,宣肺解表;
六腑清热解毒除烦;解表清热 发汗。 加减法:无汗拿列缺;头痛鼻 塞加阳池;呕吐纳呆加清胃; 咳嗽加八卦;闹烦发惊加小天 心。
自肘部横纹头至腕 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退六腑。
次数:1000-3000次(5-15分 钟)。 作用:清实火,退高热,除热 痰,凉血解毒。 主治:高热,急惊风,实热痰 喘,便秘,热痢,痄腮等,一
纹成一直线。 操作:推三关
次数:1000-2000次(5-10分 钟) 应用:本穴性温热,主治一切 虚寒病症。临床上治疗气血虚 弱,命门火衰,阳气不足引起 的四肢厥冷,面色无华,食欲 不振,疳积,吐泻等证。
作用:调整大肠功能,固肠涩 便,止泻痢 补大肠:多用于虚寒腹泻,脱 肛等。 清大肠:多用于湿热,积食滞 留肠道,痢下赤白,大便秘结 。
作用:多用于湿热,积食滞 留肠道,痢下赤白,大便秘结 。
小肠穴:小指尺侧缘,有指根 到指尖 操作:指根推向指尖为清小肠 。次数:300-1000次(2-5分 钟)。 应用:清小肠可泌别清浊,多 用于小便短赤不利,水泻而无 小便,口舌生疮。
主治:泄泻、厌食、腹痛、腹 胀等消化系统疾病。
涌泉穴:屈趾,足掌心前正中 凹陷处。 操作:推涌泉、揉涌泉 次数:50-100次 作用:推涌泉引火归元、退虚 热 揉涌泉止吐泻
主治:发热、呕吐、泄泻、目 赤、口舌生疮等
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 感冒 感冒是小儿的常见病。四 季均有发生,尤以秋冬多见。 多因气候突变,遭受外邪侵袭 ,肺气不宣所致。分为风寒、 风热两型。
掐、捣小天心主要用于惊风抽 搐、夜啼,惊惕不安。眼球上 翻、下翻、斜视。 次数100-500次。 作用:惊风、烦躁夜啼,小便 赤涩,实热喘咳,目赤肿痛。
四横纹:掌面,第2-5指根部横 纹处 操作:推四横纹、掐四横纹 次数300-1000次(2-5分钟) 临床上多用于疳积,腹胀,气 血不和,消化不良等。
小横纹:掌面,小指根纹下小 横纹处 操作:揉小横纹 次数:300-1000次(2-5分钟 ) 主要用于喘咳,口舌生疮等, 为治疗百日咳,肺炎的要穴, 临床上揉小横纹治疗肺部湿啰 音有效。
阴阳:掌根,小天心两侧,靠 拇指侧的为阳池,靠小指侧的 为阴池。 操作:分阴阳、合阴阳 次数:100-500次(1-3分钟) 作用:平衡阴阳,调和气血, 消食积,化痰涎
七节骨:从尾骨端到第四腰椎 成一直线。 操作:推上七节骨、推下七节 骨 次数:100-300次(1-3分钟) 作用:推上七节骨为补法,温 阳止泻。推下七节骨为泻法, 能泻热通便。
主治:泄泻,便秘,脱肛,痢 疾。
足三里穴:外侧膝眼下3寸, 胫骨外侧约一横指。 操作:揉足三里。 次数:100-500次(1-3分钟) 作用:健脾和胃,调和理气。 为全身强壮穴,是小儿保健穴 之一。
治则:滋阴清热。 处方:清补脾,二马,天河水 ,推涌泉。 方义:清补脾健脾和胃,增进 饮食;二马滋补阴液,壮水制 火;天河水清心除烦,以退虚 热;推涌泉引热下行,以清虚 火。
加减法:久热不退加分阴阳; 大便稀溏加揉外劳宫。 4、惊恐发热: 主证:因受跌扑惊恐后引起发 热。伴有面色发青,枕后热, 耳廓冷,惊惕哭闹不安,睡觉 易惊醒,或睡中手足掣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