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

合集下载

食物中毒的症状及应急预案

食物中毒的症状及应急预案

食物中毒的症状及应急预案食物中毒是指由于摄入被污染或变质的食物而引起的身体不适和健康问题。

食物中毒可导致胃肠道症状、呕吐、腹泻、发热等,严重者可能引起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

在遭遇食物中毒时,正确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减轻症状和危害。

下面将详细介绍食物中毒的常见症状以及应急预案。

一、食物中毒的常见症状1. 胃肠道症状:食物中毒的最常见症状之一是胃肠道症状,例如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

这些症状通常发生在几个小时内,视情况而定可以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不同的食物中毒类型可能导致不同的症状,例如,病毒感染通常引起较短暂的腹泻,而细菌感染可能导致更严重的胃肠道症状。

2. 发热和全身不适:某些食物中毒可引起发热和全身不适症状,如头痛、乏力、肌肉疼痛和寒战。

一些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如诺如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这些症状。

3.神经系统症状:某些食物中毒可导致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昏迷、抽搐、四肢无力和言语障碍。

例如,肉毒杆菌中毒可以引起这些症状。

肉毒杆菌中毒是一种严重的食物中毒,需立即就医。

4.皮肤反应:有些食物中毒可以引起皮肤反应,如湿疹、过敏性皮炎和急性荨麻疹等。

这些反应可能与过敏原或某些细菌毒素有关。

5.其他症状:除了以上常见症状,还有其他与食物中毒相关的症状,如心悸、呼吸困难和黄疸等。

症状的表现因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以及中毒物质的种类和量而有所不同。

二、食物中毒的应急预案1.立即就医:如果出现严重的呕吐、腹泻、高烧和神经系统症状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特别是肉毒杆菌中毒等严重食物中毒,应紧急送医治疗。

2.保持水分补充:食物中毒常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丧失,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以防脱水。

可以通过口服盐水、口服补液盐溶液、食用含水分丰富的食物,或按需静脉输液。

3.不要自行使用止吐药:虽然呕吐有助于从体内排出有害物质,但过度使用止吐药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更大伤害。

因此,在服用止吐药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员的意见。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
食用被产毒真 菌及其毒素污 染的食物而引 起的急性疾病 ,有明显的地 域性和季节性 ,死亡率由菌 种和毒素种类 决定。 决定。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摄 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 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 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 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 中最主要、 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就 是食物被细菌污染。 是食物被细菌污染。据我国 近五年食物中毒统计资料表 明,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食物 中毒总数的50 左右, 50% 中毒总数的50%左右,而动 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 中毒的主要食品, 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类 及熟肉制品居首位, 及熟肉制品居首位,其次有 变质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鱼、 变质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鱼、 剩饭等。 奶、剩饭等。
(四)变形杆菌为腐物寄生性细菌,革兰氏阴性,需氧或兼性厌氧,无荚膜及 芽孢。依生化反应的不同,可分为普通、奇异、莫根、雷极及不定变形杆 菌5种。前三种能引起食物中毒。本菌广泛存在于水、土壤、腐败的有机 物及人和家禽、家禽的肠道中。此菌在食物中能产生肠毒素。莫根变形杆 菌并可使蛋白质中的组氨酸脱羧成组织胺,从而引起过敏反应。致病食物 以鱼蟹类为多,尤其以赤身青皮鱼最多见。近年来,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有 相对增多趋势。 1、流行病学特点: ⑴季节。多发生在夏秋季,尤以6到9月多见。 ⑵中毒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熟肉及动物内脏的熟制品,也有病死 的家畜肉等;其次是豆制品、凉拌菜、剩饭、水产品等。水产品中毒是由 摩根变形杆菌引起。 ⑶中毒原因。在较高温度下受污染的熟食存放时间较长,细菌大量繁殖,而食 用前又加热不彻底所引起。 2、发病机制 由于大量活性菌侵入肠道引起的感染性食物中毒。 3、中毒表现 ①潜伏期10到12h,以剧烈腹痛和急性腹泻为主,水样便有粘液、恶臭,有的 伴以恶心、呕吐、头痛、发热、全身无力等。 ②病程短,很少死亡,预后一般良好。 预防措施 ①加工过程中生疏用具要分开,防止食物生熟交叉污染; ②熟制品被变形杆菌污染常常无感官性状的变化,极易被忽视,因此高温季节 对于熟制品一定要彻底加热。

食物中毒与饮食注意事项

食物中毒与饮食注意事项
食物中毒与饮食注意事项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 食物中毒概述 • 食物中毒的原因 • 预防食物中毒的饮食注意事项 • 食物中毒的处理与急救 • 特殊人群的饮食注意事项
01
食物中毒概述
定义与类型
定义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被有毒有害物 质污染或变质的食品后,出现急 性中毒症状,通常在食后数小时 至数天内发病。
影响营养摄入,导致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下 降。
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如焦虑、抑郁 等。
02
食物中毒的原因
细菌污染
沙门氏菌
常见于肉类、蛋类、奶制品等,症状包括 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志贺氏菌
常见于蔬菜、水果等,症状包括发热、腹 痛、水样便等。
李斯特菌
常见于乳制品、肉类等,症状包括发热、 头痛、呕吐、腹泻等。
消毒处理
对于经常接触食物的用具 ,可以使用热水或消毒剂 进行消毒处理。
04
食物中毒的处理与急救
立即就医
01
立即就医是处理食物中毒的首要 措施,特别是对于严重的食物中 毒症状,如呕吐、腹泻、发热等 。
02
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以便医生 能够根据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 防止病情恶化。
催吐与导泻
在等待急救人员或前往医院的过程中 ,可以采取催吐和导泻的方法,以排 出胃内残留的有毒食物。
催吐适用于较轻的食物中毒症状,可 以用手指刺激咽喉部引起呕吐。导泻 适用于较重的食物中毒症状,可以服 用泻药或灌肠。
保持水分与电解质平衡
食物中毒可能导致呕吐和腹泻,导致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电 解质。
在就医前,应确保患者有足够的水分摄入,以防止脱水。同 时,可以补充含有电解质(如盐和糖)的运动饮料或口服补 液盐,以维持电解质平衡。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知识讲座食物中毒定义: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主讲一下几点:食物中毒的特点食物中毒的分类食物中毒的检查食物中毒的诊断食物中毒的行政处理食物中毒的应急措施食物中毒的家庭急救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食物中毒的体征:发热,休克,腹泻,恶心与呕吐,腹痛,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周围血管征。

特点:食物中毒的特点是潜伏期短、突然地和集体地暴发,多数表现为肠胃炎的症状,并和食用某种食物有明显关系。

由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绝大多数。

由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肉类、鱼类、奶类和蛋类等)和植物性食品(如剩饭、豆制品等)。

食用有毒动植物也可引起中毒。

如食入未经妥善加工的河豚鱼可使末梢神经和中枢神经发生麻痹,最后因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麻痹而死亡。

一些含一定量硝酸盐的蔬菜,贮存过久或煮熟后放置时间太长,细菌大量繁殖会使硝酸盐变成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可使血液中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

严重时,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发霉的大豆、花生、玉米中含有黄曲霉的代谢产物黄曲霉素,其毒性很大,它会损害肝脏,诱发肝癌,因此不能食用。

食入一些化学物质如铅、汞、镉、氰化物及农药等化学毒品污染的食品可引起中毒。

在食品中滥加营养素,对人体也有害,如在粮谷类缺少赖氨酸的食品,加入适当的赖氨酸,能够改善营养价值,对人有利。

但若添加过量,或在牛奶、豆浆等并不需添加赖氨酸的食品中添加,就可能扰乱氨基酸在人体内的代谢,甚至引起对肝脏的损害。

预防食物中毒的主要办法是注意食品卫生,低温存放食物,食前严格消毒彻底加热,不食有毒的、变质的动植物和经化学物品污染过的食品。

一经发现食物中毒的病人应及时送去医院诊治。

(1)由于没有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染过程,所以导致发病呈暴发性,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的趋势。

食物中毒急救方法及措施

食物中毒急救方法及措施

食物中毒急救方法及措施一、什么是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指人体摄入了被细菌、病毒、寄生虫或者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后,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

食物中毒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者可能会导致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

二、常见的食物中毒原因1.细菌污染: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2.病毒污染: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

3.寄生虫污染:如阿米巴原虫、钩端螺旋体等。

4.化学物质污染:如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

三、食物中毒急救方法及措施1.立即停止进食并催吐:如果发现自己或他人有食物中毒的迹象,应立即停止进食,并通过催吐来清除胃内有害物质。

具体方法为让患者喝下大量温水,然后用手指或勺子轻轻刺激喉部,诱发呕吐。

但是对于有意识障碍、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患者不宜催吐。

2.补充水分:食物中毒会导致腹泻、呕吐等症状,容易导致身体脱水。

因此,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可以口服或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等液体。

3.清洗胃肠道:如果催吐无效或者已经过了催吐时间,可以通过胃肠灌洗来清除胃肠内的有害物质。

具体方法为将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注入胃内,然后利用引流管将胃肠内容物抽出。

4.应用药物:对于严重的食物中毒症状,可以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

如抗菌药物、止泻药、抗过敏药等。

5.就医治疗:如果以上措施无法缓解症状或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应及时就医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治疗。

四、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1.选购新鲜食材:尽量选择新鲜的食材,避免摄入已经变质的食品。

2.正确储存食品:将不同种类的食品储存在不同的地方,避免交叉污染。

冷藏或冷冻生肉、海鲜等易变质的食品。

3.正确烹饪:将肉类、海鲜等煮熟或者煎熟,确保内部温度达到70℃以上,以杀灭细菌和寄生虫。

4.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使用干净的厨具和餐具,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5.避免生吃或半生吃:如生蚝、牛排等易感染细菌和寄生虫的食品,应当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总之,预防食物中毒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不慎发生了食物中毒,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急救,并及时就医治疗。

食物中毒的症状及自救措施

食物中毒的症状及自救措施

食物中毒的症状及自救措施1. 引言食物中毒是指人类在进食或饮用被污染的食品后,由于食品中存在的细菌、病毒、寄生虫或毒素的侵袭而引发的一系列疾病。

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不仅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还可能造成严重的健康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本篇文档将详细介绍食物中毒的常见症状以及自救措施,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食物中毒的情况。

2. 食物中毒的症状2.1 胃肠道症状食物中毒的主要症状之一是胃肠道疾病。

常见的胃肠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这些症状往往在进食被污染食品后的几小时内出现,并可能持续数天。

2.2 发热与全身不适除了胃肠道症状外,食物中毒还常伴随发热、头痛、乏力、肌肉疼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这些症状往往是由于食物中的毒素或细菌感染所致。

2.3 其他症状食物中毒还可能导致其他症状,如皮疹、过敏反应、中毒性休克等。

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和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3. 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3.1 细菌感染细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等。

这些细菌可能在食材的生产、加工、运输或储存过程中被污染,并在食品中繁殖,引发食物中毒。

3.2 病毒感染病毒也是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之一。

常见的病毒包括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

这些病毒可通过食品的直接或间接污染传播,并在人体内引发疾病。

3.3 寄生虫感染某些寄生虫也可以引起食物中毒。

常见的寄生虫包括弓形虫、钩虫等。

这些寄生虫常通过未煮熟或未加工的食品进入人体,引发寄生虫感染和相应的疾病。

3.4 食品中的毒素除了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某些食品中可能含有毒素。

例如,霉菌在食品保存过程中产生的黄曲霉素,可导致中毒。

其他如鱼类、贝类等食物中的海洋毒素,也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4. 食物中毒的自救措施4.1 停止食用受污染食品如果怀疑食用的食品已经被污染并引起了食物中毒,应立即停止食用。

4.2 补充水分食物中毒往往伴随着腹泻和呕吐等症状,导致水分丢失。

食物中毒。名词解释

食物中毒。名词解释

食物中毒。

名词解释
食物中毒是指由于食用了受到污染或感染的食物,导致人体出现不良反应和健康问题的疾病状态。

食物中毒可以是细菌、病毒、寄生虫或化学物质等有害物质的存在,它们能够在食物中繁殖、滋生或产生毒素,引起消化系统或全身性的中毒反应。

食物中毒的症状可能包括腹痛、呕吐、腹泻、发热、头痛、乏力等。

严重的食物中毒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器官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食物安全和食品卫生非常重要,应该严格控制食物的储存、加工和烹饪,以及确保食品供应链的安全和卫生。

在食物中毒症状出现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和护理。

食物中毒-名词解释

食物中毒-名词解释

食物中毒-名词解释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就一般来说食物中毒是指人摄人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后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人后所出现的而非传染性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属于食源性疾病的范畴。

食物中毒既不包括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如伤寒)和寄生虫病(如囊虫病),也不包括因一次大量或者长期少量摄人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毒性为主要特征(如致畸形、致癌、致突变)的疾病。

食物中毒的特点是潜伏期短、突然地和集体地暴发,多数表现为肠胃炎的症状,并和食用某种食物有明显关系。

由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绝大多数。

由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肉类、鱼类、奶类和蛋类等)和植物性食品(如剩饭、豆制品等)。

食用有毒动植物也可引起中毒。

如食入未经妥善加工的河豚鱼可使末梢神经和中枢神经发生麻痹,最后因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麻痹而死亡。

一些含一定量硝酸盐的蔬菜,贮存过久或煮熟后放置时间太长,细菌大量繁殖会使硝酸盐变成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可使血液中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

严重时,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发霉的大豆、花生、玉米中含有黄曲霉的代谢产物黄曲霉素,其毒性很大,它会损害肝脏,诱发肝癌,因此不能食用。

食入一些化学物质如铅、汞、镉、氰化物及农药等化学毒品污染的食品可引起中毒。

在食品中滥加营养素,对人体也有害,如在粮谷类缺少赖氨酸的食品,加入适当的赖氨酸,能够改善营养价值,对人有利。

但若添加过量,或在牛奶、豆浆等并不需添加赖氨酸的食品中添加,就可能扰乱氨基酸在人体内的代谢,甚至引起对肝脏的损害。

预防食物中毒的主要办法是注意食品卫生,低温存放食物,食前严格消毒彻底加热,不食有毒的、变质的动植物和经化学物品污染过的食品。

一经发现食物中毒的病人应及时送去医院诊治。

(1)由于没有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染过程,所以导致发病呈暴发性,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的趋势。

食物中毒知识点

食物中毒知识点

食物中毒知识点一、食物中毒的定义。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二、食物中毒的原因。

1. 细菌性食物中毒。

- 食物被细菌污染:- 细菌来源广泛,如动物生前感染(例如病畜肉带有致病菌),食品加工过程中污染(如加工人员卫生习惯差,带菌操作),储存运输过程中污染(如在不适当温度下储存,使细菌大量繁殖)。

- 常见的致病菌有沙门氏菌(多见于肉类、蛋类等食物)、副溶血性弧菌(多存在于海产品中)、葡萄球菌(常见于剩菜剩饭等被污染的食物中)等。

2. 真菌性食物中毒。

- 食用了被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

例如,谷物在生长、收获、储存过程中如果受潮发霉,可能被黄曲霉污染,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致癌物质,误食被其污染的粮食可引起中毒。

3. 化学性食物中毒。

- 误食有毒化学物质:- 如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使用。

亚硝酸盐多存在于腌制肉类、泡菜等食物中,如果使用过量或误食,可导致中毒。

- 农药残留:食用了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水果等也会引起中毒。

- 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如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或者使用了非法的添加剂等。

4.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 食用有毒动植物:- 有毒植物,如毒蘑菇(外观与可食用蘑菇相似,但含有多种毒素,误食后中毒症状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发芽的马铃薯(含有龙葵素,食用后可引起中毒)等。

- 有毒动物,如河豚鱼(体内含有河豚毒素,是一种剧毒物质,处理不当食用后会中毒)等。

三、食物中毒的症状。

1. 胃肠道症状。

- 恶心、呕吐:是食物中毒常见的早期症状,多是由于毒素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的反射性呕吐。

- 腹痛、腹泻:可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腹痛,腹泻可为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不同病因导致的腹泻特点有所不同,例如细菌性食物中毒多为水样便或黏液便,而细菌性痢疾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出现脓血便。

2. 神经系统症状。

- 头晕、头痛:毒素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导致大脑供血或神经传导异常。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
1、毒蕈中毒:起病急,有四种类型:胃肠炎型、神经 精神型、溶血型、肝肾损害型。其中以肝肾损害型病 死率高、危害最大,临床分为六期:潜伏期、胃肠炎 期、假愈期(轻者可转为恢复期)、肝肾损害期(易死亡 )、精神症状期、恢复期。
预防:加强宣传教育,不采摘不食用不认识的蘑菇!
一、 常见食物中毒:
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2、河豚鱼中毒:河豚鱼味鲜至“拼死吃河豚”。毒素存 于全身,以卵巢、肝脏最高,但肉无毒素。起病急,出现 消化道症状后迅速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河豚毒素可引起中 枢神经麻痹,阻断神经肌肉间传导,使随意肌出现进行性 麻痹;直接阻断骨骼纤维;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及动脉压急 剧降低。潜伏期10分钟~3小时。早期有手指、舌、唇刺 痛感,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症状。四 肢无力、发冷、口唇和肢端知觉麻痹。重症患者瞳孔与角 膜反射消失,四肢肌肉麻痹,以致发展到全身麻痹、瘫痪 。呼吸表浅而不规则,严重者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 ,最后死于呼吸衰竭。抢救不及时极易出现死亡。。
预防:不吃腐败变质的鱼;科学储存和加工鱼类食品。
一、 常见食物中毒:
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4、亚硝酸盐中毒:极似食盐。香肠、腊肉、咸酸菜、不新鲜 疏菜、苦井水中含量高。 机制:使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组织缺氧。 表现:全身青紫发绀是其特有表现 ,伴有头晕、头痛、心率 加快、烦躁或嗜睡、急性胃肠炎。重者昏迷、抽搐、尿失禁 ,易呼吸循环衰竭而死。 处理:催吐、洗胃、导泻;应用美蓝和维生素C解毒剂;对症 治疗。 预防:对因预防:禁食不新鲜烂变蔬菜;腌菜放盐充足时长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严用;苦进水弃用等。
对症处理为主;一般预后良好,病死率低。
一、 常见食物中毒:
四)、细菌性食物中毒: 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病原为:副溶血性弧菌,嗜盐 ,不耐热。中毒食物主要为海产品和腌菜。中毒机制主要 为感染型+肠毒素。表现为:恶心、腹痛、腹泻(洗肉水样 便)、呕吐。予氯霉素、对症处理为主;一般预后良好,病 死率低。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中文名称:食物中毒英文名称:food poisoning定义:因进食含有毒素的食物所致,以腹痛、呕泻等为主要表现的中毒类疾病。

食物中毒通常指吃了含有有毒物质或变质的肉类、水产品、蔬菜、植物或化学品后,感觉肠胃不舒服,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共同进餐的人常常出现相同的症状。

可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

中毒特点体征发热,休克,腹泻,恶心与呕吐,腹痛,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周围血管征。

特点食物中毒的特点是潜伏期短、突然地和集体地暴发,多数表现为肠胃炎的症状,并和食用某种食物有明显关系。

由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绝大多数。

由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肉类、鱼类、奶类和蛋类等)和植物性食品(如剩饭、豆制品等)。

食用有毒动植物也可引起中毒。

如食入未经妥善加工的河豚鱼可使末梢神经和中枢神经发生麻痹,最后因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麻痹而死亡。

一些含一定量硝酸盐的蔬菜,贮存过久或煮熟后放置时间太长,细菌大量繁殖会使硝酸盐变成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可使血液中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

严重时,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发霉的大豆、花生、玉米中含有黄曲霉的代谢产物黄曲霉素,其毒性很大,它会损害肝脏,诱发肝癌,因此不能食用。

食入一些化学物质如铅、汞、镉、氰化物及农药等化学毒品污染的食品可引起中毒。

在食品中滥加营养素,对人体也有害,如在粮谷类缺少赖氨酸的食品,加入适当的赖氨酸,能够改善营养价值,对人有利。

但若添加过量,或在牛奶、豆浆等并不需添加赖氨酸的食品中添加,就可能扰乱氨基酸在人体内的代谢,甚至引起对肝脏的损害。

预防食物中毒的主要办法是注意食品卫生,低温存放食物,食前严格消毒彻底加热,不食有毒的、变质的动植物和经化学物品污染过的食品。

一经发现食物中毒的病人应及时送去医院诊治。

1.由于没有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染过程,所以导致发病呈暴发性,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的趋势。

食物中毒案例分析

食物中毒案例分析

THANKS
感谢观看
05
案例分析和总结
中毒原因分析
食物来源污染
食物在生产、加工、运输和储存过程中 受到污染,导致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有害物质超标。
食品储存不当
食物在家庭或餐饮企业储存过程中, 由于温度、湿度控制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导致食物
变质、腐烂。
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
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剂使用超标或使 用不当,导致食品中化学物质残留过 多。
收。
免疫系统削弱
食物中毒可能引发免疫系统反 应,降低身体抵抗力,容易感
染其他疾病。
神经系统损伤
某些食物毒素可能对神经系统 造成损害,导致意识障碍、抽
搐等症状。
肝肾损伤
食物中毒可能对肝肾等器官造 成损害,影响代谢和排泄功能

食物中毒的严重程度和分类
轻度食物中毒
中度食物中毒
症状较轻,病程较短,一般通过休息和适 当治疗即可恢复。
条件。
对食品生产和销售企业进行培训 和指导,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和
能力。
建立食品生产和销售企业的信用 体系,对信用不良的企业进行限
制和处罚。
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
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监测和预 警,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对食品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和分 析,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 再次发生。
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通报和发 布,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 识和警惕性。
症状
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
发生地点和原因推测
发生地点
该餐厅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平时生 意兴隆。
原因推测
可能由于食品储存不当或食品加工过 程中交叉污染,导致细菌或毒素滋生 ,进而引发食物中毒。同时,餐厅卫 生状况也可能存在问题。

食物中毒有关知识培训

食物中毒有关知识培训

食物中毒有关知识培训
以下是食物中毒有关知识培训的一些内容:
1.食物中毒的定义:食物中毒是指在摄入已污染或受到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后,引起人或动物消化道功能障碍、全身中毒甚至死亡的一类疾病。

2.食物中毒的原因:常见的食物中毒原因包括病菌(细菌、真菌、病毒等)、毒素(肉毒杆菌中毒、鱼、贝类中毒等)、化学污染物(农药、重金属等)和生物毒素(毒蘑菇)等。

3.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做好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严格控制食品供应链、合理存储食品、做好食品加工和烹饪、保证食品清洁卫生等。

4.食物中毒的症状及处理:食物中毒有很多症状,如腹泻、呕吐、发热、头晕、虚脱等,需要及时就医,采取药物治疗和补液补充等措施,并通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5.食品安全的责任: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所有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单位和人员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做好安全管理和监督。

食物中毒的处置措施

食物中毒的处置措施

食物中毒的处置措施一、食物中毒的定义和原因食物中毒是指人体摄入了被污染或变质的食物后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

其原因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有毒物质等。

二、预防措施1.购买食材时要选择新鲜的,不要购买变质或过期的食品。

2.加工食品时,要注意清洗手部和厨具,并将不同种类的食材分开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3.在存储食品时,要保持干燥和通风,并尽量避免将生肉和其他易受污染的食品放在一起。

4.在烹饪过程中,要确保每个部位都被彻底加热到适当温度,以杀死可能存在于其中的有害微生物。

5.在外出就餐时,应选择正规的餐厅或商店,并注意观察卫生情况和菜单上标注的保质期等信息。

三、急救措施1.立即停止进食并排空胃部,以避免有害物质进一步吸收。

2.大量饮水,以帮助排出体内的有害物质。

3.根据症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止泻药等。

4.如出现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昏迷等,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食品中毒的情况。

四、不同类型食品中毒的处理措施1.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于肉类、蛋类、奶制品和海鲜等食品。

处理措施包括:(1)立即停止进食并排空胃部;(2)大量饮水;(3)根据症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4)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液和营养支持治疗。

2.化学性食物中毒常见于含有重金属、农药和添加剂等化学物质的食品。

处理措施包括:(1)立即停止进食并排空胃部;(2)大量饮水;(3)根据中毒程度给予相应的解毒药物;(4)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液和营养支持治疗。

3.蘑菇中毒常见于误食有毒蘑菇。

处理措施包括:(1)立即停止进食并排空胃部;(2)大量饮水;(3)根据中毒程度给予相应的解毒药物;(4)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液和营养支持治疗。

4.鱼类中毒常见于食用了含有肝脏和内脏的鱼类。

处理措施包括:(1)立即停止进食并排空胃部;(2)大量饮水;(3)根据症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4)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液和营养支持治疗。

五、结语食品安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预防食物中毒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购买、加工、存储、烹饪和就餐等环节。

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措施

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措施

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措施一、食物中毒的定义和危害食物中毒是指人体摄入了被污染的或者有毒的食品,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

常见的食物中毒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发热、头痛等。

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会导致肝肾衰竭、神经系统损伤等。

二、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1.选购新鲜食材:在购买蔬菜水果等食材时,要选择新鲜无霉变、无虫害的产品。

2.注意饮食卫生:在家中做饭时,要注意洗手消毒并保持厨房清洁卫生。

同时,在外就餐时,要选择干净卫生的餐馆。

3.正确储存食品:对于易腐败的食品,如肉类和奶制品等,要储存在低温环境下,并避免交叉污染。

4.避免过期食品:在购买和使用过期或者变质的食品时要特别注意。

三、急救处理措施1.立即停止食用:如果发现食物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摄入有问题的食品。

2.及时就医:对于轻度的食物中毒症状,可以在家中进行简单的处理。

但是对于严重的情况,应该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3.补充水分:在发生腹泻、呕吐等症状时,身体会失去大量水分。

为了避免脱水,应该适当补充水分。

4.清洁消毒:如果怀疑是因为食品污染导致的中毒事件,需要对家中厨房进行彻底清洁消毒。

5.药物治疗:对于一些轻度的食物中毒症状,可以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

但是在使用药物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或者药师。

四、不同类型食品中毒的处理方法1.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在发生这种类型的中毒事件时,需要尽快就医,并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2.化学性食物中毒:常见的化学物质中毒包括农药、重金属等。

如果怀疑是因为化学物质导致的中毒事件,应该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可能接触到的化学物质种类和剂量。

3.食品过敏:对于一些过敏体质的人群,摄入某些食品后会出现过敏反应。

在发生这种情况时,应该立即停止摄入有问题的食品,并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

五、结语食品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

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注意饮食卫生、正确储存食品等方面。

食物中毒应急流程

食物中毒应急流程

食物中毒应急流程一、食物中毒的初步判断。

1.1 症状识别。

食物中毒的症状那可是多种多样的。

常见的有恶心、呕吐,就像翻江倒海似的,胃里的东西一个劲儿地往上涌。

还有腹痛,那疼起来就像有小虫子在肚子里咬一样,让人直不起腰来。

腹泻也是很典型的症状,可能会拉得人浑身发软,像泄了气的皮球。

另外呢,可能还会伴有头晕、乏力,感觉整个人都飘飘忽忽的,没什么力气。

如果一伙人在吃了相同的食物之后,相继出现这些症状,那食物中毒的可能性就很大喽。

1.2 食物追溯。

这时候就得好好想想,发病前都吃了啥。

是在外面小餐馆吃的,还是自己在家做的?有没有吃一些变质的食物,比如说发馊的饭菜,或者是没煮熟的肉类、海鲜之类的。

像那些路边摊的食物,有时候卫生条件堪忧,很容易就吃出问题来。

要是吃了一些野生的蘑菇或者不认识的野菜,那更得小心了,因为这些东西可能含有剧毒,一不小心就会“中招”。

二、应急处理措施。

2.1 催吐。

一旦怀疑是食物中毒,催吐是很关键的一步。

如果患者意识还清醒,可以让他自己用手指或者筷子刺激咽喉部,就像挠痒痒一样,引起呕吐反射,把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一些。

这就好比是把“坏东西”从身体里赶出去。

不过呢,如果患者已经昏迷了,可千万别催吐,不然呕吐物可能会堵塞呼吸道,那就麻烦大了,这就叫“好心办坏事”。

2.2 留样。

在催吐的同时,要把患者吃剩下的食物留样。

这就像保留证据一样重要。

把这些食物包好,放在冰箱里冷藏起来,可别随便就扔了。

这样医生就能通过检测这些食物,准确地判断出是哪种毒素或者病菌导致的食物中毒,也好对症下药啊。

2.3 送医。

催吐之后,要尽快把患者送到医院去。

时间就是生命,可不能拖拖拉拉的。

到了医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进行详细的检查,可能会抽血化验,看看血液里有没有毒素或者病菌,也可能会做粪便检查。

患者和家属要如实告诉医生发病前吃了什么东西,这有助于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三、预防食物中毒。

3.1 食物安全。

平时在选择食物的时候,一定要把好关。

食物中毒事件案例

食物中毒事件案例

食物中毒事件案例食物中毒是指由于食用了受到污染或者变质的食物而引起的身体不适甚至危害健康的情况。

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食物中毒事件的案例。

案例一,2018年某餐厅食物中毒事件。

2018年某市某餐厅发生了一起大规模的食物中毒事件。

当地卫生监督部门调查发现,该餐厅的厨房卫生状况极差,食材保存不当,食品加工过程存在卫生隐患。

导致数十名食客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其中一些人甚至需要住院治疗。

该餐厅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被责令停业整顿,负责人也被处以行政处罚。

案例二,学校食堂食物中毒事件。

某市一所学校的食堂曾发生过一起食物中毒事件。

当时,学生们在食用了学校食堂提供的午餐后,出现了集体食物中毒的症状。

经过调查发现,食堂的食品储存和加工环节存在严重的卫生问题,食材保存不当,食品加工卫生条件差。

学校食堂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被责令停业整顿,相关责任人也被追究责任。

案例三,家庭聚餐食物中毒事件。

某家庭在一次聚餐后,多人出现了食物中毒的症状。

经过调查发现,家庭主妇在食材采购和食品加工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食品卫生安全规定,导致食物受到了细菌污染。

家庭成员因为食物中毒不仅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也给家庭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以上案例充分说明了食物中毒事件对人们生活和健康的危害。

食品安全是关乎每个人的大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和管理,做到“从源头抓起,全程监管”,共同维护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分享,能够引起大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避免食物中毒事件的再次发生。

食物中毒的原理

食物中毒的原理

食物中毒的原理食物中毒是指人体摄入了被污染的食物或有毒物质,导致人体出现不适甚至中毒的情况。

食物中毒的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细菌生长:某些细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能够生长繁殖在食物中,它们会释放毒素,当人体摄入受污染的食物时,就会导致中毒。

2. 细菌毒素:有些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毒素能够抵达人体消化系统,如产气荚膜梭菌(C. botulinum)产生的肉毒杆菌毒素,该毒素是食物中毒中最有毒的物质之一。

3. 病原体感染:除了细菌外,食物中还可能存在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它们引起的感染也是食物中毒的原因之一。

4. 有毒物质:一些食物本身就含有毒素,如蘑菇中的毒素,鱼类中的寄生虫或有毒物质等。

当人摄入这些食物后,会导致中毒反应。

5. 食品加工不当:食材在加工、保存过程中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例如未经彻底煮熟的肉类、未冷藏的奶制品等,会导致细菌和病原体的滋生,从而引发食物中毒。

为了预防食物中毒,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食物卫生:选购食物时要选择新鲜、无臭、无异味、无病斑的食材,并确保在购买和保存过程中避免受到污染。

2. 充分烹饪:将食物加热至适宜的温度能够杀灭绝大部分有害微生物,特别是肉类、禽蛋类食品要确保彻底熟透。

3. 避免生食:生吃食材可能存在细菌感染的风险,尤其是生海鲜、生肉、生蔬果等,建议经过加热或煮熟后再食用。

4. 留意食材来源: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和品牌,避免购买假冒伪劣、过期变质或无资质的食品。

5. 注意食品交叉污染:避免生食和熟食混放,储存食物时要注意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通过加强食品安全意识、正确处理和储存食物,以及适当的食品加工和烹饪方式,可以有效降低食物中毒的风险。

若出现中毒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并妥善保存可能的食物样本,以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食物中毒应急措施

食物中毒应急措施

食物中毒应急措施
食物中毒是指人体摄入了有害微生物、毒素或其他化学物质后引起的一系列消化系统疾病,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以下是食物中毒的应急措施:
1. 立即停止食用食物:一旦怀疑食物中毒,应立即停止摄入可能的食物,避免进一步摄入有害物质。

2. 喝足够的水:食物中毒可能引起腹泻、呕吐等症状,会导致严重的脱水。

为了补充体内水分,应及时喝足够的水,以防止脱水。

3.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如剧烈腹痛、呕吐持续不止、意识丧失等,应立即就医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4. 储存食物样本:如果怀疑食物造成了中毒,应保存一部分食物样本,以便后续进行检验和鉴定。

5. 不自行使用药物:食物中毒后,不要自行使用任何药物,以免影响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6. 清洁食品加工区和用具:如果确定中毒源是食品加工区或食具,应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防止再次感染。

7. 注意个人卫生:在处理食物或接触食品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确保食物的安全。

请注意,以上应急措施仅为参考,如果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最好还是立即就医。

同时还需要加强食品安全意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安全可靠的食品,并妥善储存和加工食物,以避免食物中毒的发生。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食物中毒是指人体摄入了有毒物质或被有毒微生物污染的食物后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食物中毒的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等综合因素进行判断。

以下是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及相关内容。

一、临床表现。

1.急性胃肠炎症状,患者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症状。

2.中毒症状,患者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出汗、眩晕等中毒症状。

3.其他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皮疹、过敏反应等其他不同症状。

二、实验室检测。

1.食物检测,对患者摄入的食物进行检测,确认是否含有有毒物质或被有毒微生物污染。

2.患者体液检测,对患者的血液、尿液、呕吐物等进行检测,查找有毒物质或微生物的存在。

三、流行病学调查。

1.调查食物来源,了解患者近期摄入的食物来源,查找可能的食物中毒源头。

2.调查疫情情况,了解是否有其他人出现相似的食物中毒症状,排查食物中毒的传播途径。

四、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综合判断出以下诊断标准:1.急性胃肠炎症状+食物检测阳性,急性食物中毒。

2.中毒症状+患者体液检测阳性,急性食物中毒。

3.急性胃肠炎症状+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急性食物中毒。

4.中毒症状+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急性食物中毒。

5.其他表现+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急性食物中毒。

五、治疗。

对于已经确诊为食物中毒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措施。

包括对症治疗、解毒处理、补液等措施,以及避免再次摄入有毒食物。

六、预防。

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首先需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食品的卫生安全。

其次,公众应该注意食品的选择和烹饪方式,避免摄入有毒食物。

另外,加强对食品中毒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也是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

总结。

食物中毒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等因素。

在确诊后,及时进行治疗和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加公众对食物中毒的认识,提高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肺汤而出现头晕、手颤、心跳加速、四肢乏力 等症状。在有关残留物、病人尿样和催吐物中检 出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判定这是 一起由盐酸克伦特罗引起的食物中毒。 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强效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因 为其应用在饲料中可促进动物生长,提高猪禽畜 的瘦肉率,而被称为“瘦肉精”。中毒的主要症 状为面色潮红、心悸、紧张、四肢震颤、头晕等。

细菌性食物中毒
2、真菌毒素食物中毒
• 包括毒蕈、镰刀菌毒素、 • •

节菱孢霉毒素等; 霉变谷物中毒为主,发病 率较高而病死率较低; 发生原因:食用被产毒真 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 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主 要为黄曲霉毒素、赤霉病 麦、霉变甘蔗等。
真菌毒素食物中毒
3、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 以河豚鱼中毒、四季豆中毒较常

• 粗加工
(1)有相对独立的粗加工间(区)。 (2)动物性食品原料和植物性食品原料分池清 洗,洗净的食品原料离地分类存放。 (3)食堂内禁止饲养、宰杀活禽畜。
食物中毒预防—粗加工
案例三:有机磷农药中毒
• 2001年12月7日,某市桥头镇初级中学的学生在
进食午餐后不久,陆续有学生出现恶心、呕吐、 腹痛等症状。经调查,这是一起由于食用了被有 机磷农药污染的蔬菜引起的食物中毒。 有机磷农药是当前使用最广,品种最多的农药之 一,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引起毒蕈 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 为 预防有机磷农药食物中毒发生,蔬菜、瓜果在 食用前彻底洗净。
食物中毒产生的原因
(一)食物中毒产生的原因
• 误食
主要是食用亚硝酸盐、河豚鱼、毒蘑菇和农 药、鼠药污染的食物引起的中毒。这类中毒发生 的数量较多,且中毒者病情危重,死亡率极高。
(一)食物中毒产生的原因
• 从业人员及消费者食品卫生知识匮乏
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卫生知识缺乏,无养成良 好的卫生习惯,造成生熟交叉污染;
食物中毒预防—烹调加工
• 烹调加工
(6)豆浆要彻底煮透,煮沸后持续加热5—10分钟。 (7)不加工冷荤凉菜(具有符合卫生要求的熟食间 的高校食堂除外)。 (8)食品以即制即售最佳,制作完成至出售一般不 要超过2小时。 (9)剩余食品在再次出售前要高温彻底加热。 (10)不使用发芽马铃薯、野生蘑菇、葫芦瓜等可能 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料加工食品。
食物中毒产生的原因
(一)食物中毒产生的原因
• 投毒
近年来,卫生部已收到多起投毒引起的食物 中毒报告,投毒物质常为剧毒鼠药或亚硝酸盐。
饮水设备没有上锁1
饮水设备没有上锁2
• 恋爱遭反对报复社会 女会计食堂投毒被判死刑 • 作者: 孙健 闫娟 发布时间: 2003-04-03 13:27:00 • 中国法院网讯 恋爱不成,便产生报复心理,投毒
食物中毒预防—建筑布局与环境
规范的预进间洗手消毒设施
更衣室
传送窗口
传送下口
食物传送过程
案例一:交叉污染
• 2001年6月13日,某市南庄高级中学有87人因发热、腹痛、
全身乏力、头痛、头晕等入院。综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判断是一起由沙门氏 菌污染食品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1) 2)
3)
原因: 食品被致病性微生物污 染; 在适宜的条件下大量繁 殖,使食品含有大量活 菌或它们产生的毒素; 食用前无加热或加热不 彻底。
细菌性食物中毒
•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食
品主要为动物性食品,如 肉、鱼、奶、蛋类等及其 制品;其次是植物性食品, 如剩饭、糯米凉糕等。 另外还有食源性病毒性感 染(甲型肝炎)

(一)食物中毒产生的原因
• 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不完善
菜农农药使用不当造成上市农作物农药残留 超过国家标准,再者生产经营者未做蔬菜农残测 定,是引起食物中毒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二)食物中毒如何预防? 以下内容摘自《广东省集体食堂预防食物中毒指引》
• 建筑布局与环境卫生
(1)布局合理,有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 加工操作间和配餐间,“防鼠、防蝇、防尘”设 施完善。 (2)内外环境整洁。 (3)每天打扫、清洁,及时清除垃圾,不留异味。
• 该学校集体食堂卫生管理不善,存在交叉污染的
环节:粗加工间的天花板有源自学生宿舍的下水 道和卫生间排粪管并有渗漏现象,绞肉机置于其 下方,污水可能通过污染绞肉机或其他用具污染 食品;洗菜、洗肉池混用;生熟砧板未分开使用, 都是可能造成该次食物中毒的原因。
• 食品原料及食品采购
(1)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食品,并 相对固定食品采购场所。 (2)采购新鲜洁净的食品原料。 (3)购买在保质期内的定型包装食品,产品标签 标有生产单位、生产地址、生产日期、保存期及 产品配料等内容。

• 1999年年底,美国发生了历史上因食用带有李斯
特菌的食品而引发的最严重的食物中毒事件。据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资料,在美国密歇根州,有 14人因食用被该菌污染了的“热狗”和熟肉而死 亡,在另外22个州也有97个因此患病,6名妇女 因此流产。
国外食物中毒事件
• 2000年底至2001年初,法国发生李斯特氏菌污 •
• •
上海甲肝流行,近30万上海市民染上甲肝。 1996年6月27日至7月21日,云南曲靖地区会泽 县发生食用散装白酒甲醇特大食物中毒事件。 192人中毒,其中35人死亡,6人致残。 1997年6月底至7月上旬,云南思茅地区发生群 众自行采食蘑菇中毒事件,共有255人中毒, 死亡73人。
国内食物中毒事件
化学性食物中毒
带瘦肉精 的猪肉
四、食物中毒的预防
(一)食物中毒产生的原因 • 生产经营者疏于食品卫生管理,对食品加工、
运输、贮藏、销售环节中的卫生安全问题注意 不够。 此类中毒发生率最高,出现在学校食堂的 食物中毒多属此类。1999年9月15日西安市十 余所中小学的食物中毒事件,均是由于食品生 产、加工环境受到细菌污染而引起的。
食物中毒预防—食品采购
• 食品原料及食品采购
(4)不采购来历不明、不能提供相应产品标签的 散装食品。 (5)到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订购学生集体用餐 (包括学生饮用奶)。 (6)不外购冷荤凉菜和糕点制品。
食物中毒预防—食品采购
案例二:盐酸克伦特罗中毒
• 2002年5月29日,番禺区某学校陆续有学生因喝
染食品事件,有6个人因食用法国公司加工生 产的肉酱和猪舌头而成为李氏杆菌的牺牲品。 2000年6—7月份,日本雪印牌牛奶厂生产的牛 奶被金黄色葡萄球茵肠毒素污染,造成14500 多人中毒,导致市场份额占日本牛奶市场总量 14%的雪印牌牛奶厂倒闭。
国外食物中毒事件
(二)国内食物中毒事件
• 1987年12月-1988年2月,上海因吃毛蚶,造成
继发生6起集体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多达 1600人,导致3名儿童死亡,80多人入院治疗, 这就是引起全世界极大关注的大肠杆菌O157 中 毒事件。 1999年5月在比利时发生的“二恶英污染食品” 事件,这一事件造成的直接损失达3.55亿欧 元,如果加上与此关联的食品工业,损失已超 过上百亿欧元。
国外食物中毒事件
• •
见,发病率较高,病死率因动植 物种类而异; 中毒原因:误食有毒动植物或摄 入因加工、烹饪不当除去有毒成 分的动植物而引起; 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河豚鱼(毒 素)、四季豆(皂素)、毒蘑菇、 发芽马铃薯(龙葵碱)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4、化学性食物中毒:
• 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多 • •
见,发病率较高, 病死率 亦较高; 中毒原因:误食有毒化学物 质或食用被其污染的食物而 引起; 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金属 及其化合物、亚硝酸盐、农 药、食品添加剂等。
食物中毒的特征
(二)食物中毒分类
• 细菌性食物中毒; • 真菌毒素食物中毒; • 有毒动植物中毒; • 化学性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分类
1、细菌性食物中毒
• 分感染型和毒素
型,是食物中毒 中最常见的,多 夏秋季发生,以 沙门氏菌中毒为 主,发病率较高 而病死率较低;
细菌性食物中毒
• 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
• •
• 烹调加工
(1)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食品容器和工具标 志明显,做到分开使用。 (2)冷冻肉类(包括冻结的熟肉半成品)在烹调前 应完全解冻。 (3)烧熟煮透所有食物尤其是肉、奶,蛋及其制品, 大块食物的中心温度不低于70℃。 (4)蔬菜烹调程序:一洗二浸三烫四炒。 (5)煮熟焖透四季豆,使其失去原有的生绿色和豆腥。
于本厂食堂,造成惨剧。4月2日,被安徽省亳州市中级 人民法院和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以投放危险物质罪两审 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被告人刘登梅在亳州伏 法。 罪犯刘登梅在亳州市谯城区张集镇迅达木制品有限责 任公司任会计期间,与本厂管理食堂的职工周某建立了 恋爱关系,后因双方家庭反对,周某提出分手,刘登梅 遂产生了报复周的念头。2002年4月8日晚九时许,刘 登梅携带鼠药溜进食堂,将鼠药投放到食堂菜橱内的面 袋中。次日早晨,食堂炊事员用带有鼠药的面粉作成稀 饭用于早餐,该厂职工就餐后,发生集体中毒事件,造 成40人中毒,一名职工死亡的惨剧。
食物中毒定义
二、国内外食物中毒事故
• 1997年,WHO指出:全世界每年约有数亿人因

食物污染而染病,发病率为5-10%; 1987-1997年,我国共发生食物中毒17532起, 中毒467086人,死亡3570人,病死率为0.76%。
国内外食物中毒事故
(一)国外食物中毒事件
• 1996年5月下旬,日本几十所中学和幼儿院相
学校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一、什么是食物中毒?
•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 WHO)
定义:“凡是通过摄食 而进入人体的病原体, 使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 性疾病,统称为食源性 疾病”。其中的中毒性 疾病就是我们常说的食 物中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