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崔之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高三6班崔之昕“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这是范仲淹在《灵乌赋》中的诗句。叽喳不断的乌鸦声是他对自己在那个时代“鸣”的一种坚持。但我们发现现在的中国,思想解放了,像范仲淹这般“鸣”声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现在的社会,关系、权利、利益编织起巨大的人际网,错综复杂。无人敢解,无人能解。今天他能为你点赞,明天他就敢对你点杀。白岩松说过:“说话是件危险的事,然而,沉默是件更危险的事。”我很同意。

这个时代的中国人需要“鸣”出来。因为沉默是种苟且,是种只看见自身安危与利益的鄙短;因为沉默是种冷漠,是种对周身所见不满与错误的忽视;因为沉默是种软弱,是种面临改变与挑战的逃避。我们需要“鸣”,是为了发现国家发展的问题,找出社会被遮盖的矛盾。

马寅初在上个世纪提出“新人口论”,在两年多的大批判中,在那个万马齐喑的年代敢说敢言,赢得了后世学人的尊敬。胡适评价他的话便是“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马寅初“鸣”的是人口问题。现代中国人能“鸣”什么?社会建设、住房医保,什么有问题,什么有矛盾,我们就能“鸣”什么。昔日诸子百家百花齐放,加大的推动思想和文化的进步。这些进步不靠沉默,靠的是人人不一、观点对立的“鸣”。中国现在不怕齐“鸣”,怕的是千篇一律的沉默。

马丁路德金有句话:“历史将会纪录,在这个社会转型期,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马丁路德金敢于强“鸣”,虽遇刺身亡,却让全世界记住了这个民权领袖和他那个美丽的梦想。现代中国人没有像他们一样的学识能力去“鸣”吗?我想不是,我们少的是他们那种沉默比死亡更让人恐惧,那种发声比生命还宝贵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带来的,正是中国人现在缺少的“谏诤”精神。

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太需要“鸣”出来。两百多年前的美国,那些为了争取言论自由的人宁鸣而死,留下了“不自由,毋宁死”的传世警句。现如今,只不过需要我们敢于提出问题,我们不该连这点“鸣”的骨气都没有了。我们哪还有资格去沉默?

少几份沉默,中国发展就不会似一潭死水;多几声强“鸣”,中国未来便更光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