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全一册课件(打包42套)
合集下载
最新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国通用)配套精品课件:5.4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可得铁块下滑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1 3 ΔE=mgR- mv 2 = mgR, 选项 D 正确。 2 4 D
解析
关闭
答案
-9知识梳理 考点自诊
5.(2017· 山东曲阜市月考)如图所示,ABCD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 侧壁与盆底BC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相切的圆弧,B、C在水平线 上,其距离d=0.5 m。盆边缘的高度h=0.3 m。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块并让其由静止下滑。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 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 后停下来,则停下的位置到B的距离为( )
2.做功对应变化的能量形式 (1)合外力做的功影响物体的 动能 的变化。 (2)重力做的功影响物体 重力势能 的变化。 (3)弹簧弹力做的功影响 弹性势能 的变化。 (4)除重力或系统内弹力以外的力做功影响物体 机械能 化。 (5)滑动摩擦力做的功影响 系统内能 的变化。 (6)电场力做的功影响 电势能 的变化。 (7)分子力做的功影响 分子势能 的变化。
由动能定理ΔEk=WG-Wf=1 900 J-100 J=1 800 J,即动能增加了1 800 J,故A、 B均错;由功能关系ΔEp=-WG=-1 900 J,即重力势能减少了1 900 J,故D错 误,C正确。 C
解析
关闭
答案
-13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命题点四
思维点拨此题是对功能关系的考查;关键是搞清功与能的对应关 系。合外力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 量;除重力以外的其他力做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量。
功能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1.对功能关系的理解 (1)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生相互转 化是通过做功来实现的。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和能的关系,一是体现为不同的力做 功,对应不同形式的能转化,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二是做功的多少与 能量转化的多少在数量上相等。
解析
关闭
答案
-9知识梳理 考点自诊
5.(2017· 山东曲阜市月考)如图所示,ABCD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 侧壁与盆底BC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相切的圆弧,B、C在水平线 上,其距离d=0.5 m。盆边缘的高度h=0.3 m。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块并让其由静止下滑。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 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 后停下来,则停下的位置到B的距离为( )
2.做功对应变化的能量形式 (1)合外力做的功影响物体的 动能 的变化。 (2)重力做的功影响物体 重力势能 的变化。 (3)弹簧弹力做的功影响 弹性势能 的变化。 (4)除重力或系统内弹力以外的力做功影响物体 机械能 化。 (5)滑动摩擦力做的功影响 系统内能 的变化。 (6)电场力做的功影响 电势能 的变化。 (7)分子力做的功影响 分子势能 的变化。
由动能定理ΔEk=WG-Wf=1 900 J-100 J=1 800 J,即动能增加了1 800 J,故A、 B均错;由功能关系ΔEp=-WG=-1 900 J,即重力势能减少了1 900 J,故D错 误,C正确。 C
解析
关闭
答案
-13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命题点四
思维点拨此题是对功能关系的考查;关键是搞清功与能的对应关 系。合外力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 量;除重力以外的其他力做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量。
功能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1.对功能关系的理解 (1)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生相互转 化是通过做功来实现的。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和能的关系,一是体现为不同的力做 功,对应不同形式的能转化,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二是做功的多少与 能量转化的多少在数量上相等。
2019江苏高考物理总复习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微小专题1 运动学图象、追及与相遇问题(共40张PPT)

【解析】 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代表速度,斜率的正负代表运动方向,A 错误; 速度-时间图象和位移-时间图象只能表示直线运动,B 错误;两图象坐标的差值即为 距离,所以距离先增大后减小,C 正确;甲同学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 错误.故选 C.
第8页
栏目导航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物理(江苏)
第一章
A
B
C
D
【解析】 物体开始时向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零,然后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 动.x-t 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瞬时速度,可知瞬时速度先减小后反向增大.故 B 正确.
第6页
栏目导航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物理(江苏)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题组跟进 1 1. (2016· 苏州一模)校运动会上,某同学在 100 m 短跑比赛中以 11.90 s 的成绩获得 第 1 名.关于该同学比赛中的运动,下列图象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B )
【解析】 百米赛跑中一般都是先加速后匀速,B 项正确.
第7页
栏目导航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物理(江苏)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 (2018· 海安中学)如图是甲、 乙两位同学在操场游戏时的位移—时间图象, 则在 t1~ t2 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甲、乙两同学向同一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B. 甲、乙两同学都做曲线运动 C. 甲、乙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D. 甲同学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点⑤表示 t1 时刻质点 加速度为 a1(图中阴 影部分面积表示质 点在 0~t1 时间内的 速度变化量)
第5页
栏目导航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物理(江苏)
2019年江苏高考物理复习全册课件

(2)图线斜率的意义 a.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① 大小 。
b.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② 方向 。
2.两种特殊的x-t图像 (1)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2)若x-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二)v-t图像 1.图像的意义
v = 即 。它是对运动快慢的粗略描述。
x t
(2)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对运动的精确描 述。瞬时速度的大小称为⑤ 速率 。 5.加速度:描述速度⑥ 变化的快慢 的物理量,是矢量。a= ,方向与
v t
Δv的方向一致。
< 重点难点 >
一、对加速度的理解
1.加速度
2.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他物体。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一般不同。一般情 况下,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3.位移:描述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方向由③ 初位置 指向 末位置,大小是初、末位置间有向线段的长度。
4.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物体通过的④ 位移 与通过该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a.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③ 加速度 的大小。
b.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④ 加速度的方向 。
注意 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线的斜率为零,表示其加速度等于零。 (3)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三、追及、相遇问题 1.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 (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且后者速度一定不小 于前者速度。 (2)若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速度与前者⑩ 速度 相等时,二者相距最 近。 2.相遇问题的两种情况 相遇分为追及相遇和相向运动相遇两种情形,其主要条件是两物体在相 遇处的 位置 坐标相同。
b.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② 方向 。
2.两种特殊的x-t图像 (1)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2)若x-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二)v-t图像 1.图像的意义
v = 即 。它是对运动快慢的粗略描述。
x t
(2)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对运动的精确描 述。瞬时速度的大小称为⑤ 速率 。 5.加速度:描述速度⑥ 变化的快慢 的物理量,是矢量。a= ,方向与
v t
Δv的方向一致。
< 重点难点 >
一、对加速度的理解
1.加速度
2.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他物体。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一般不同。一般情 况下,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3.位移:描述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方向由③ 初位置 指向 末位置,大小是初、末位置间有向线段的长度。
4.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物体通过的④ 位移 与通过该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a.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③ 加速度 的大小。
b.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④ 加速度的方向 。
注意 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线的斜率为零,表示其加速度等于零。 (3)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三、追及、相遇问题 1.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 (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且后者速度一定不小 于前者速度。 (2)若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速度与前者⑩ 速度 相等时,二者相距最 近。 2.相遇问题的两种情况 相遇分为追及相遇和相向运动相遇两种情形,其主要条件是两物体在相 遇处的 位置 坐标相同。
2019年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经典版)课件目录

10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经典版)
第10章 电磁感应 第1讲 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 第2讲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自感现象 第3讲 电磁感应规律的综合应用(一)——电路和图象 第4讲 电磁感应规律的综合应用(二)——动力学和能量、 动量 第10章高考模拟集训
11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经典版)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经典版)
全书word
1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经典版)
必考部分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第3讲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1章高考模拟集训
2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经典版)
13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经典版)
选考部分 选修3-3 第14章 热学 第1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 第2讲 固体、液体与气体 第3讲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第14章高考模拟集训
14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经典版)
选修3-4 第15章 机械振动 机械波 第1讲 机械振动 第2讲 机械波 限时规范专题练(八) 第15章高考模拟集训
第2章 相互作用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第2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第3讲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实验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限时规范专题练(一) 第2章高考模拟集训
3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经典版)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第2讲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 第3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实验四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限时规范专题练(二) 第3章高考模拟集训
15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经典版)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经典版)
第10章 电磁感应 第1讲 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 第2讲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自感现象 第3讲 电磁感应规律的综合应用(一)——电路和图象 第4讲 电磁感应规律的综合应用(二)——动力学和能量、 动量 第10章高考模拟集训
11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经典版)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经典版)
全书word
1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经典版)
必考部分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第3讲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1章高考模拟集训
2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经典版)
13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经典版)
选考部分 选修3-3 第14章 热学 第1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 第2讲 固体、液体与气体 第3讲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第14章高考模拟集训
14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经典版)
选修3-4 第15章 机械振动 机械波 第1讲 机械振动 第2讲 机械波 限时规范专题练(八) 第15章高考模拟集训
第2章 相互作用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第2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第3讲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实验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限时规范专题练(一) 第2章高考模拟集训
3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经典版)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第2讲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 第3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实验四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限时规范专题练(二) 第3章高考模拟集训
15
高考一轮总复习 ·物理 (经典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3)速度的定义式:v=________. t
(4)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 位置 或某________) 时刻 的 ①瞬时速度:是运动物体在某________(
相同 ,是 速度,方向与物体在该位置或该时刻的运动方向________
矢 量.瞬时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____________ 快慢和方向 ,瞬时 ____
质点、轻杆、轻绳、轻弹簧等;还有一些过程类理想化模型, 如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等.
2.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对于同一个物体运动的描述, 选用的参考系不同,其运动性质可能不同.
3.对位移和路程的辨析如下表
位移 x 路程 l 由始、末位置决定 由实际的运动轨迹决定 矢量的三角形定则或平行 运算规则 代数运算 四边形定则 x≤l(路程是位移被无限分割后,所分的各小段位移 大小关系 的绝对值的和) 比较项目 决定因素
不动 的物体, (1)概念: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__________ 叫做参考系.
任意 的,任何 (2)选取参考系的原则:参考系的选取是________ 物体都可以选作参考系.但是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 地面 考系不同,得到的描述可能会__________ 不同 .通常以__________ 为参考系.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3)坐标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 坐标系 . 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____________
A.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
动 C.物体的速度为 0,则其加速度一定为 0 D.加速度越来越大,而速度可以越来越小 答案:D
考点 1 质点、参考系、位移
⊙重点归纳
1.质点是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模型化处理是分析、
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思想.物理学中理想化的模型有很多,如
【考题题组】 1.(2017 年浙江绍兴高三检测)2016 年第 31 届夏季奥运会 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下列比赛中可把研究对象看成质点 的是( )
A.研究苏炳添在百米跑比赛时的起跑技术 B.研究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马龙的发球动作 C.研究女子 3 米板冠军施廷懋的跳水动作 D.研究女子 50 米步枪三姿比赛中杜丽射出的子弹轨迹 答案:D
2.位移和路程
(1)概念:物体___________ 的变化,叫做位移.物体运动 位置
________ 轨迹 的长度,叫做路程. 初位置 指向__________ 末位置 的有 (2)位移的表示方法:用从__________ 向线段表示位移,线段的______ 大小 ,线段的 长度 表示位移的________ 方向 表示位移的________ ________ 方向 . (3)标量和矢量 大小 ,没有________ 方向 的物理量,叫做________ 标量 , 只有________ 标 大小 ,又有________ 路程是________ 量.既有________ 方向 的物理量,
矢 量. (4)方向:与Δv 的方向一致,是____
【基础检测】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均速率即为平均速度的大小 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火车以速度 v 经过某一段路,v 是指瞬时速度
D.子弹以速度 v 从枪口射出,v 是指平均速度 答案:B
4.(2017 年福建龙岩期中)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 中,正确的是( )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一、质点
1.概念:用来代替物体的有________ 质量 的点叫做质点.
形状 、 2.对质点的理解:质点是忽略了物体本身的__________
__________ 而得到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大小
3.物体当做质点的条件:物体能否被看做质点是由所研究 形状 和__________ 大小 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并非依据物体的__________ 来判断.
专题一 运动的描述 直线运动
考点内容 1.质点、参考系 2.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3.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 公式、图象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 运动
要求 热点 Ⅰ 1.理解位移和路程、速度和加 Ⅱ 速度的概念及关系,体会极 限的思想方法. Ⅱ 2. 掌握并能灵活应用匀变速 直线运动的规律. 3.对运动图象(s-t 图象、v-t 图 象)的理解及应用是高考的热 — 点;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和加速度的原理及方法,利 用平均值法、图象法等处理 数据是学习的难点.
速率 ,是____ 标 量. 速度的大小叫________
②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______ 位移 时间 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 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________
Δx 度,即 v = ,其方向与________ 位移 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反映 Δt
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
【基础检测】
1.(2017 年福建龙岩期中)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球体就可以视为质点
B.研究一汽车从淮阴到南京的运动时间时可以将其视为 质点 C.因为太阳的体积太大了,所以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将 其视为质点
D.质量很大的物体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看成质点
答案:B
二、参考系与位移、路程 1.参考系和坐标系
路程 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标量. 移相对应.平均速率是________
Hale Waihona Puke 2.加速度变化量 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 (1)概念:物体运动速度的________
时间 的比值,叫做加速度. ________ 快慢 的物理量. (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________
(3)定义式:a=
Δv= vt-v0 . Δt Δt
矢 量. 叫做________ 矢量 ,位移是________
【基础检测】
2.(2017 年天津河北区模拟)某高铁行驶速度是 300 km/h,
坐在此动车里的乘客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择的参考系是
(
)
A.地面 C.铁路边的树木 答案:B B.坐在他身边的乘客 D.窗外的山峰
三、速度和加速度 1.速度 位移 (1)速度的概念:物体的____________ 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 时间 的比值,叫做物体运动的速度. ________ 快慢 的物理 (2)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________ 量.
(4)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 位置 或某________) 时刻 的 ①瞬时速度:是运动物体在某________(
相同 ,是 速度,方向与物体在该位置或该时刻的运动方向________
矢 量.瞬时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____________ 快慢和方向 ,瞬时 ____
质点、轻杆、轻绳、轻弹簧等;还有一些过程类理想化模型, 如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等.
2.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对于同一个物体运动的描述, 选用的参考系不同,其运动性质可能不同.
3.对位移和路程的辨析如下表
位移 x 路程 l 由始、末位置决定 由实际的运动轨迹决定 矢量的三角形定则或平行 运算规则 代数运算 四边形定则 x≤l(路程是位移被无限分割后,所分的各小段位移 大小关系 的绝对值的和) 比较项目 决定因素
不动 的物体, (1)概念: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__________ 叫做参考系.
任意 的,任何 (2)选取参考系的原则:参考系的选取是________ 物体都可以选作参考系.但是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 地面 考系不同,得到的描述可能会__________ 不同 .通常以__________ 为参考系.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3)坐标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 坐标系 . 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____________
A.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
动 C.物体的速度为 0,则其加速度一定为 0 D.加速度越来越大,而速度可以越来越小 答案:D
考点 1 质点、参考系、位移
⊙重点归纳
1.质点是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模型化处理是分析、
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思想.物理学中理想化的模型有很多,如
【考题题组】 1.(2017 年浙江绍兴高三检测)2016 年第 31 届夏季奥运会 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下列比赛中可把研究对象看成质点 的是( )
A.研究苏炳添在百米跑比赛时的起跑技术 B.研究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马龙的发球动作 C.研究女子 3 米板冠军施廷懋的跳水动作 D.研究女子 50 米步枪三姿比赛中杜丽射出的子弹轨迹 答案:D
2.位移和路程
(1)概念:物体___________ 的变化,叫做位移.物体运动 位置
________ 轨迹 的长度,叫做路程. 初位置 指向__________ 末位置 的有 (2)位移的表示方法:用从__________ 向线段表示位移,线段的______ 大小 ,线段的 长度 表示位移的________ 方向 表示位移的________ ________ 方向 . (3)标量和矢量 大小 ,没有________ 方向 的物理量,叫做________ 标量 , 只有________ 标 大小 ,又有________ 路程是________ 量.既有________ 方向 的物理量,
矢 量. (4)方向:与Δv 的方向一致,是____
【基础检测】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均速率即为平均速度的大小 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火车以速度 v 经过某一段路,v 是指瞬时速度
D.子弹以速度 v 从枪口射出,v 是指平均速度 答案:B
4.(2017 年福建龙岩期中)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 中,正确的是( )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一、质点
1.概念:用来代替物体的有________ 质量 的点叫做质点.
形状 、 2.对质点的理解:质点是忽略了物体本身的__________
__________ 而得到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大小
3.物体当做质点的条件:物体能否被看做质点是由所研究 形状 和__________ 大小 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并非依据物体的__________ 来判断.
专题一 运动的描述 直线运动
考点内容 1.质点、参考系 2.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3.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 公式、图象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 运动
要求 热点 Ⅰ 1.理解位移和路程、速度和加 Ⅱ 速度的概念及关系,体会极 限的思想方法. Ⅱ 2. 掌握并能灵活应用匀变速 直线运动的规律. 3.对运动图象(s-t 图象、v-t 图 象)的理解及应用是高考的热 — 点;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和加速度的原理及方法,利 用平均值法、图象法等处理 数据是学习的难点.
速率 ,是____ 标 量. 速度的大小叫________
②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______ 位移 时间 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 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________
Δx 度,即 v = ,其方向与________ 位移 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反映 Δt
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
【基础检测】
1.(2017 年福建龙岩期中)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球体就可以视为质点
B.研究一汽车从淮阴到南京的运动时间时可以将其视为 质点 C.因为太阳的体积太大了,所以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将 其视为质点
D.质量很大的物体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看成质点
答案:B
二、参考系与位移、路程 1.参考系和坐标系
路程 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标量. 移相对应.平均速率是________
Hale Waihona Puke 2.加速度变化量 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 (1)概念:物体运动速度的________
时间 的比值,叫做加速度. ________ 快慢 的物理量. (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________
(3)定义式:a=
Δv= vt-v0 . Δt Δt
矢 量. 叫做________ 矢量 ,位移是________
【基础检测】
2.(2017 年天津河北区模拟)某高铁行驶速度是 300 km/h,
坐在此动车里的乘客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择的参考系是
(
)
A.地面 C.铁路边的树木 答案:B B.坐在他身边的乘客 D.窗外的山峰
三、速度和加速度 1.速度 位移 (1)速度的概念:物体的____________ 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 时间 的比值,叫做物体运动的速度. ________ 快慢 的物理 (2)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________ 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