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中常见的问题
课堂提问的六种类型
课堂提问的六种类型一、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课堂提问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它要求学生进行较为自由的思考和回答。
通常,这类问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和见解。
这种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一堂语文课上,老师可以提问:“你认为《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为什么会选择自杀?”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命运等因素,并从不同角度给出自己的理解和解释。
二、选择性问题选择性问题是另一种常见的课堂提问类型,它要求学生从给定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
这类问题通常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可以测试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例如,在一堂数学课上,老师可以提问:“以下哪个数是一个质数?A. 12 B. 17 C. 20 D. 25”学生需要根据质数的定义来选择正确的选项。
选择性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三、判断性问题判断性问题要求学生对一个陈述进行判断,确定其真假。
这类问题通常有两个选项,一个是“对”的,一个是“错”的。
判断性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的正确与错误,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例如,在一堂物理课上,老师可以提问:“电流的方向是由正极流向负极,对还是错?”学生需要根据电流的定义和电流的方向规定来判断答案。
四、细节性问题细节性问题要求学生从文本中寻找具体的细节信息,例如事实、数字、时间等。
这类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细致观察和分析能力。
例如,在一堂历史课上,老师可以提问:“请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哪一年颁布的?”学生需要从课本或其他资料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五、推理性问题推理性问题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进行推理和演绎,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
这类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一堂生物课上,老师可以提问:“如果鱼缸里的水温过高,鱼会怎样?”学生需要根据已有的知识推理出鱼在高温下可能会受到的影响。
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提问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提问方式单一、提问难度不够合理、提问频率不均衡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一)提问方式单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方式往往比较单一,大多是直接提问,学生回答。
这种提问方式容易导致只有少数学生参与,而且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并不均衡,容易造成学生的被动听讲,缺乏主动参与的动力。
(二)提问难度不够合理在课堂上,有些教师提问的难度往往不够合理,有的问题太简单,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有的问题又过于难解,导致学生不知所措,这样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三)提问频率不均衡在课堂上,有些教师提问频率不均衡,有的教师提问太过频繁,几乎每个知识点都要进行提问,这样就会让学生感到疲惫和压力,影响课堂氛围;而有的教师则提问太少,甚至从不提问,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也无法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改进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讨论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情境提问的方式,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这样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提问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程内容设置合适的难度,可以通过设定不同的问题难度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提问难度,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掌握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掌握好提问的频率,既不能过份频繁,也不能缺乏提问,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提问,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回答问题,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题目,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提问环节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提问内容的难易度不合理、学生参与度不高、学生回答不准确等。
下面将从不同的问题角度,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问题一:提问内容的难易度不合理在语文课堂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定合理的难度,避免过于简单或过于困难的问题。
1. 设定适当的问题难度: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年级和知识水平来设定问题。
对于初学者,问题可以从事物的命名、观察和记忆等方面展开,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推理。
2. 分层次提问:可以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提问,逐渐引导学生进入问题的核心思考。
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提高回答正确的几率。
问题二:学生参与度不高学生参与度不高是提问环节中常见的问题,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对问题没有足够的兴趣、害怕回答错误或不愿意主动参与讨论。
1. 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在提问环节中使用一些趣味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加他们的积极性。
可以通过谜语、故事或幽默语录等方式进行提问。
2. 鼓励学生表达:老师在提问环节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不论回答对错,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可以借助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问题三:学生回答不准确在提问环节中,学生回答问题不准确可能是缺乏理解、知识储备不足或意见分歧等原因造成的。
1. 引导性问题:老师可以通过提问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路明确,增加回答正确的几率。
提问时可以先问学生相关的背景知识,再逐步引导他们思考相关细节。
2. 批判性思维训练: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提出一些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回答准确性和思维能力。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设定适当的问题难度、分层次提问、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表达以及引导性问题和批判性思维训练等策略来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和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在传统教育模式中,老师往往会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然而,课堂提问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课堂提问可能导致学生的焦虑。
一些学生在面对提问时会感到紧张和压力,害怕回答问题而受到同学和老师的批评。
这种焦虑会降低学生的自信心,影响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的意愿。
其次,课堂提问往往侧重于记忆和传递知识,忽视了学生的深度思考和创造力。
一些老师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准确回答,忽略了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
这种传统的提问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使他们更关注于单一的“正确答案”。
此外,一些老师在提问时的方式不够灵活和多样化。
他们可能只使用一种提问形式,如直接提问或者提供选择题。
这种单一的提问方式可能会让课堂变得单调乏味,不利于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针对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多种解决方法。
首先,老师可以通过创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来缓解学生的焦虑感。
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并对他们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和鼓励。
此外,老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者以小组形式提问,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分享自己的想法。
其次,老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鼓励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老师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并使其思考更加灵活多样。
此外,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意愿。
另外,老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提问方式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活跃度。
例如,老师可以运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设置抢答环节或者组织小组竞赛。
这样的提问方式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除此之外,技术工具也可以在课堂提问中发挥积极作用。
老师可以使用在线投票工具或者即时问答平台,让学生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匿名回答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学生思考意见,帮助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堂提问中存在问题梳理
课堂提问中存在问题梳理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多次听课后,笔者感觉课堂提问中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现归纳梳理如下:1、提问过于频繁,碎问碎答教师在备课时,已预设好了每一个要问的问题,致使课堂教学拘泥于预设,缺乏生成,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
教师提问数量过多使学生忙于应付,无暇深思,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
有的教师试图挖掘文中的每个知识点,肢解课文,问题无论大小,面面俱到详细阐述。
教师虽然责任心强,用心良苦,但破坏了作品的整体美,学生淹没在大量问题中,没有时间进行自主解读和质疑,不利于掌握知识。
学生看似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零碎小问题,实质上还是老师讲授,学生只是在揣摩老师的意思。
问题都是老师提出的,不是学生自主思考的,难以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
如果问题难度过小,学生不思而果,容易造成思维惰性。
这样,虽然很多时候也热热闹闹,但课堂浅尝辄止,缺乏生成与灵气。
有时,教师只是为了追求课堂热烈气氛而提问,在一定程度上是做给听课者看的。
一位教师执教《散步》这节课,在一个教学环节设计了如下七个问题:(1)散步的有哪些人?(2)我们为什么要去散步?(3)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4)母亲为什么偏偏要走大路?(5)“我”为什么要委屈儿子,“我”处事的原则是什么?(6)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对小孙子什么感情?(7)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什么家庭?以上问题把课文肢解得过于细碎,一个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解决的问题过多,会造成学生没有思维深度,只仓促回答,自主活动时间不够,最终变成教师自问自答。
其实上面的七个问题可以简化成两个:(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2、提问一点即过,学生思考时间短在关于“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的网络调查中,55%的教师认为“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是常见问题之一。
教师提问后,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少,改变话题快,无形中舍弃了问题本身应挖掘的、值得探讨的东西,提问如蜻蜓点水,毫无实际意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
数学课堂中的提问常见的问题
数学课堂中的提问常见的问题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最频繁的教学方法之一。
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但在目前的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课堂提问目的不明确,随心所欲,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
如在探索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过程中,当有学生提出可以作底边的高,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并且完成证明后,教师提问:“作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的中线,能否也得到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呢?”学生异口同声:“能!”2、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提问偏题遥远,脱离学生的“思维发展区”,启而不发。
如《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师:学习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后,我们下面该研究什么内容?生:(没有任何反应)师:回忆已经学过的知识,你能猜出我们今天的研究内容吗?生:应用正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师:不对,再猜一猜?生:(面面相觑,有的开始动手翻课本)师:(眼看课堂陷入僵局)还是让老师告诉大家吧,我们今天研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正比例函数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初等基本函数,所以学生对于教材中函数内容体系根本不了解,教师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自然无法回答。
同时,初中生对于“研究”一词,感觉很玄虚,高不可攀,因而对问题也产生了畏惧心理,从而造成了启而不发的结果。
3、提问表达不明,零碎不系统,缺乏层次。
提问时叙述过或者使用冗长而凌乱的措词,使学生不明其意,例如,讲一元二次函数性质时,教师提问:“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有什么特点?如何根据这些特点求最大值、最小值?”这样的提问措词不清,学生不易理解和思考,也不好表达。
4、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
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
浅谈课堂提问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课堂上 , 影响了上课 的心情 。 及 时了解学生的情绪不但使每位教. 师 4 . 错 误地理 解 了发散 性思维 的内涵 , 致使在学 生答案 五花八 能因人施教 , 避免许多尴尬 , 而且还使学生感觉到教师对 自己的关
7 . 问题设计要从学生 的实 际生活 出发 , 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 、
于那种似懂 非懂 的状态时提 问效果最佳 。( 1 ) 提 问要讲究 适时 陛。
极思维, 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满足思维需要, 达到情感体验。
4 . 问题要具有针对性 。提问应针对教学 内容 的重点和难点 , 学 生思想的疑点和学生关心 的热点 , 激发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抓住学 生 学习的兴奋 点 , 从而取得 良好的教学效果 。 5 . 提问的方式要有技巧性 。“ 不愤不启 , 不悱 不发” , 当学生处
主动观察 社会一 寻找 问题一运 用所 学知识解 决实际 问题 的应 用
能力 பைடு நூலகம்
3 问 题要具有思考 陛。课 堂提问应抓住那些关键性 内容 , 突 出 问题实质。精心设计提 问 , 让学生“ 跳一跳摘到桃子” , 创设 问题情 境, 形成 心理活动 中的认知 冲突 , 激发学生 的求 知欲 , 引起学生积
讲中提出困惑之处 ,学后总结提出不懂之处 。最终形成教师问学
生, 学生问教师 , 学生问学生的多面提问的课堂气氛 。 9 . 学生 回答要评 。教师应尽量 了解学生思维的过程 , 学 生回答 时教师要认 真耐心地听 , 以积极 的态度评价。 评价要恰 当 、 具体 、 适 度、 有针对性 对正确 的要加 以表扬 , 对错误的要加 以指正 , 形成教
2 0 1 3 —
课堂提问中常见的问题表现在
课堂提问中常见的问题表现在:(1)问题目的性不明确。
虽然教师在深入分析教材的同时,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了很多问题,但是效果往往并不好,原因是问题目的性不强。
(2)问题意义缺乏准确性。
教师都知道课堂提问题意一定要明确,不然学生不理解题意,影响课堂效果。
但是由于课堂经验,要么问题的语言不明了准确,要么所提问题内涵过宽,语义含糊不清,使学生不能够准确回答。
(3)问题缺乏新颖性。
教师知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趣味性问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但是部分问题都还是索然无味的。
(4)问题难易不适中。
既要使问题富有思考性和挑战性,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探索激情,又要使问题处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问题富有思考性和挑战性不难,难的是把握好学生现有的能力。
提问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启迪思维,落实双基。
提问,能揭露矛盾,引起认知冲突,把各种层次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参与学习过程。
在落实双基的同时培养能力,开发智力。
(2)反馈信息,实现调控。
通过提问获取反馈信息,检查教学效果。
(3)活跃气氛,激发兴趣。
当学生听课疲劳、注意力分散时,巧妙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
一、摸清思路,创设情境。
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成功的数学教学,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通过对学生思维活动的指导与调控,达到编者、教者、学生三个思路的和谐统一。
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堂提问时,首先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学生的思路从哪里开始,向何处发展,在哪里可能受阻,应设计哪些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指明思维的方向。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提问切忌繁琐零碎,面面俱到。
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关键,设计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关键,突破难点。
三、明确具体,深浅适宜。
四、循循善诱,及时调节。
提问时要注意因材施教,难度较大的可让优生答,稍容易的让基础差的学生答,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中提问与评价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课堂教学中提问与评价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课堂教学中提问和评价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部分,对课堂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许多教师的实践中,他们有时会出现提问和评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讨论课堂教学中提问与评价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
首先,提问缺乏多样性是一个常见问题,由于教师课堂提问的侧重点偏向一种方式,如“对错”,“是非”,“真假”等,使得学生只能在有限的层次上回答。
因此,在教师提问时应该充分考虑各种不同类型的题目,如讨论题,案例分析题,问答题,综合性题等,以充分考察学生的知识和综合素质。
第二,提问的过于笼统也是一个问题。
教师常常给出的问题闪电,或者过于宽泛的问题极易使学生痴迷,无法向前发展,从而影响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因此,教师应当在提问时注意问题的具体性,学习细节和准确性,尽量避免出现过多的提问笼统性。
第三,提出恰当评价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评价不仅仅是明确对比,对同学表现给予肯定或批评,而更多的是探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发掘他们的优点和不足。
在评价中,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尊重学生的观点,切实营造鼓励性的评价氛围,使得学生可以得到有效的反馈,充分发挥它的主动性。
第四,问题着重点太过容易也是一个问题。
一些教师只在重要的知识点上提问,而忽略其他更抽象的、更有趣的问题。
这让学生的学习空间受到了限制,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应考虑不仅要考察学生本身的知识结构,还应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对于上述问题,教师可通过以下策略来进行解决。
首先,要在教材中找出各种知识点,多提供多样的题型,重视同学的反馈,找出学生回答中的优点和不足;其次,要控制提问的具体程度,例如变化问题的程度,更有利学生的学习,更有利于教师评估学生的水平;再者,要注意对学生评价的方式,避免偏重某种方式,真正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后,要积极探索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性与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当前数学课堂提问中常见的几种问题
当前数学课堂提问中常见的几种问题:1.课堂提问目的不明确,一问一答,没有针对性。
教师用口述方法提问多。
比较常见的就是满堂随口而出的“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提问。
例如,讲一元二次函数性质时,教师提问:“一元二次函数图像性质有什么特点?如何根据这些特点求最大值、最小值?”这样的提问措词不清,学生不易理解和思考,也不好表达。
教师应该精心设计一节课中最需要提问的问题,形成紧凑有效的问题链,让学生有兴趣地参与思考、讨论。
教师的提问次数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切忌过滥。
2. 只提问一些简单的记忆性知识,学生觉得索然无味。
比如在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内容时,为了了解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的掌握情况,有的教师就问:“什么叫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有哪几种方法?”学生流利圆满回答完毕,老师便开始新课。
从教学实际来看,学生回答的只是一些浅层次记忆性知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没有老师并不清楚。
3.候答时间过短。
有的教师为了节约时间,追求速度,提问后马上让学生回答,但由于提问突然,中间学生没有时间思考,结果问而不答或答非所问。
起不到提问的作用。
一些教师,课前没有精心钻研教材,设计提问,而是上课后想到什么就问什么,随意性很强,看似课堂热热闹闹,学生一问就会,实际上学生只是在应付教师的各种问题,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而且,由于提出的问题随意性很大,影响了教材的整体性和教学的连贯性,问来问去,教师不知所问,学生不知所云,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4.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
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师自编、自导、自演的教案剧。
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
情境案例:例如,我在《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教学中,用分割的思想启发学生获得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180°(n-2)的教学片断:[师](用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分割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及n边形得出公式后)“大家还能再用分割的方法,得到这个公式吗?”[生1]:在多边形内任取一点,由这点向各顶点连线,有几条边就能分成几个三角形,这些三角形所有内角和为180°。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环节。
在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问题1:提问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有些老师在提问时,往往只问基础知识性问题,缺乏思维性和创造性的问题,导致学生思维停留在表面,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应对策略:多角度、多层次提问老师可以在准备课前思考问题时,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程特点,设计丰富多样的问题,包括概念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和拓展性问题。
给予学生更多发散思维的机会,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问题2:提问效果不明显,学生反应冷淡有时候,老师提问的时候学生不积极主动回答问题,或者回答的质量很低,缺乏深度。
应对策略:增加互动性、合作性在提问过程中,老师可以采取鼓励、引导的方式,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同时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告诉他们没有正确或错误的回答,只要是合理的都可以分享。
老师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问题3:提问时间分配不合理有些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提问时间过长或者提问太频繁,导致学生疲劳或者无法及时理解和回答问题。
应对策略:合理控制提问时间和频率在提问之前,老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能力,根据课时长度和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提问时间。
在提问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给他们一些暗示,同时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问题4:提问方式简单机械,缺乏备选策略有些老师在提问时,常常使用同一种提问方式,或者没有准备备选策略,导致课堂提问效果不佳。
应对策略:灵活多样的提问方式老师可以多样化提问方式,如选择题、填空题、应用题、开放性问题等,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能力设定合适的提问方式,让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回答问题,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刘惠芬来源:《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第8期课堂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课堂提问也受到很大的关注。
农村教师的教学工具简陋,只有极少数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课标实施后,许多农村教师简单地理解为“满堂问”就是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大量使用提问,“满堂问”越来越严重,借此推动课堂授课的进程。
为了真正发挥提问的作用,我们从调查了解到的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入手,研究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1.教师提问的次数多,问题过于简单。
根据笔者听课粗略统计:以一堂课40分钟计算,每节课提问最少的有7~8个问题,多的有15个问题,平均每3~5分钟就有一个问题。
教师提的问题多属理解性问题,没有思考价值,也就是和课文内容有关的、属于浅表性的问题。
根据问题认知层次来划分,最有名的是根据布鲁姆的认知领域六层次分法: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观察现在农村小学的课堂提问,识记、理解的问题占了九成以上。
2.教师表述问题的语言具有不确定性。
当教师发现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马上就会提出很多细小的问题,显得随意、拖沓,零打碎敲。
3.提问对象过于集中。
教师的提问对象往往集中在班级中的少数举手的优等生身上,提问频率超过三次以上;学困生回答不出,不用提问。
教师认为学生集体回答,就是体现了面向全体。
4.学生候答的时间短。
很多教师都有急于求成的心理倾向:问题一提出,最好就有学生举手准备发言。
很多教师认为,学生马上回答出来就说明教学效果好,课堂就不会陷入尴尬的冷场,方便去完成其他的环节……这些导致教师不敢提有难度的问题,一味追求虚假的热闹。
二、课堂提问存在问题的分析从农村课堂常见的提问现象考察分析,我们发现出现以上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在教师身上。
农村教师年龄偏大(53%是35岁以上的教师),多年来教学任务繁重,较少外出学习,很少接触新事物。
课堂6种提问类型及举例
课堂6种提问类型及举例
课堂提问的类型有很多种,以下是6种常见的提问类型及其举例:
1.回忆型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
解,例如:“什么是光合作用?”
2.理解型问题:这类问题要求学生解释概念、原理或方法,例
如:“你能解释一下什么是牛顿第三定律吗?”
3.应用型问题: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
中,例如:“如果我们要解决全球变暖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4.分析型问题: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分析数据、图表或情境,例
如:“根据这个图表,你认为这个国家的人口增长趋势是怎样的?”
5.评价型问题:这类问题要求学生评价观点、方案或行动,例
如:“你认为这个政策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6.创造型问题:这类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创新思考、提出新的观点
或解决方案,例如:“你认为我们可以如何解决交通拥堵问
题?”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提问类型,以达到引导学生思考、促进知识掌握和提升思维能力等目标。
探析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探析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摘要:面对教育事业发展日益蓬勃的形势下教学理念也得以不断创新,而在这一过程中课堂提问教学方式应运而生吗,并且在各个学科中得到有效应用。
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讲,教师应根据教学特点不断完善课堂提问,发挥出提问的有效性,让提问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打造高品质的数学课堂。
需要注意的是,小学数学教师要把控好提问的技巧,让提问发挥出启发的作用,增加学生的有效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高效运转,从而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探究中,推动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对此,本文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希望能够给予相关教育工作者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实践策略引言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的提高越发重要,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培养数学问题意识,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加以教学,促进学生提高课堂参与度。
但是,当前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还存在一定困难,部分教师仍受到传统教育模式和观念影响,使课堂提问环节低效,课堂教学效果不高。
因此,要求教师从教学模式上加以改良与优化,在有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上提高其数学学习能力。
1提问在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教学中的价值1.1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趣味性强且有效的提问方式,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欲望,也能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与注意力。
在教师与学生的提问与回答的过程当中,不仅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提升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因此,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段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情,不断探索可利用的提问教学资源,进而使学生产生较为强烈的数学学习欲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自主学习意识。
1.2促进教学活动开展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学生的有效提问,能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数学课堂中提出数学问题,能够为学生提供重要信息,启发学生数学思维,使其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上,学生会始终保持学习热情。
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浅析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组织的一种主要形式,是促使教学目标达成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
对于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课堂提问确实又存在着不少误区,笔者在调研我校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归纳出了课堂提问方面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供各位教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堂提问问题通过对多名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长期的观察和分析,我发现小学中年级阶段的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存在一些比较典型的问题。
一、发问阶段1.提问数量过多。
在笔者听过的一节课中,教师在40分钟时间内竟然提问28次,平均不到一分半钟就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导致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之中,时刻准备着应对教师的问题,没有充分的时间深入地思考教师的问题,更没有充分的时间去理解课文,也说明了这一节是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完成的,虽然从表面上来看能体现出在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但实际上只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机械的问答行为,未能体现师生间真正的互动。
此种美其名日的“启发式”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满堂灌”而已。
2.问题难易不适。
教师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应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众所周知,难度适中的问题应该是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能够回答上来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才会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太简单或者太艰涩的问题都有可能挫伤学生的答问的积极性。
例如,“对不对?”“是不是?”“明白了吗?”学生的答案是不经过思考的“是”、“不是”、“对”、“不对”、“明白了”,这种问题形同虚设,久而久之就会泯灭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而与之对应的是那些太空、太泛的问题,这些难度太高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一般会让学生感到茫然无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极易把学生问蒙,原本通过提问来实现的课堂互动最终变成了教师的“自问自答”。
二、叫答阶段1.区别对待提问对象。
有些教师在提问之后的叫答环节会区别对待优生和差生,这种现象有时候只是教师的一种无意识反应。
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习效果。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问题1. 提问浅显简单,学生缺乏主动性在一些教学中,老师的提问往往会停留在比较浅显简单的层面,这样的提问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主动性,学生很容易就能给出答案,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2. 提问频率过低,学生参与度不高有些老师在教学中提问的频率较低,课堂氛围比较冷淡,学生的参与度很低,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提问方式单一,学生难以理解在一些教学中,老师的提问方式比较单一,往往只是直接问答,没有运用多种形式的提问方式,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回答。
4. 对错误回答处理不当,学生敢于回答的积极性不高有些老师在学生回答错误时,处理方式不当,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使学生不敢回答问题,影响了学生的敢于发言的积极性。
二、改进策略1. 提问内容要有深度,激发学生思考在教学中,老师在提问时应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问要注重抽样,提高学生参与度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提问的抽样性,积极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可以通过随机点名、分组讨论等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3. 多样化提问方式,提高学生理解和回答的能力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丰富多样的提问方式,如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举手回答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并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回答问题,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
4. 对错误回答要给予正确引导,鼓励学生敢于回答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鼓励,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并指导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鼓励学生敢于回答问题,树立正确的奖励机制,激励学生敢于发言,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尽管课题提问对课堂教学至关重要,但由于受教师个体知识水平和教学经验的限制,在问题设计中螟害存在以下比较突出的问题。
(1)重数量,轻质量。
为追求课堂的热烈气氛,教师常常设计大量学生容易答出的问题,且美其名曰活跃课堂气氛,实际上这种提问往往只是一种课堂作秀,会偏离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一提问目的。
(2)重提问轻反馈。
问题提出后,学生刚刚回答,老师就接住话茬一讲到底,学生非但不能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中去,反而容易造成学生对问题的麻木和对教师自问自答的依赖性。
(3)重形式轻实效。
过多的提一些诸如“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这样的问题,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表面上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热闹非常,实际上并无实效。
三、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方法策略(1)目的明确,按需设问。
课堂提问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指南,根据教学的要求,设计目标明确的问题,如提前测评中的摸底提问、知识理解的启发性提问、触类旁通的发散性提问、归纳总结的聚敛性提问,还有复习性提问,包括对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和方法的回忆,理解性提问、应用性提问、评价性提问等。
(2)灵活设问,把握时机。
课堂提问应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显示出的心理状态来加以把握。
提问的契机表现在以下几处:a:学生受旧知识的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时。
b: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
c: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时。
d:讲解知识的重点、难点时。
e:探寻知识知识之间的联系时。
教师可根据教学活动中的具体情况,适当设计出一些问题,以调整和改善教与学的活动。
(3)留空思考,及时反应。
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总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因此从问题提出到点名让学生回答应有一个适当的停顿,至于停顿时间的长短,可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反应情况而定。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作出及时、明确的反应,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问题的设置应疏密相间,安排合理,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提问中常见的问题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好的问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但运用不当,也会事倍功半。
课堂提问中常见的问题有:
一、先点名,后提问。
这与先提出问题,再请学生起来回答相比,不同的并不只是顺序。
先指定一名学生,其他人便不会很投入地思考;先提出问题,大家不知会提问谁,必然要认真准备。
二、不给思考时间,急于让学生回答。
其实对于学生而言,在课堂立刻回答一个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适当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是必要的。
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或是还没有考虑成熟,就开始提问,就给出结论,问题便成了装饰。
但学生真正需要的并不是结论,而是学会思考。
三、提问的内容难易适度掌握不恰当
课堂提问必须做到难易适度,所谓问题的难易适度,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既有一定的难度,又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跳一跳够到桃子”,才是恰到好处。
问题提得有趣,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如果没有思考性,这种兴趣难以持久。
问题思考性适中,可操作性强,这样的问题最具有魅力。
四、不能面向全体。
为了几个优等生,把大伙儿当成了看客或听众。
时间长了,教师忙教师的,和学生们也就没什么关系了。
学生们都有思考的权利,机会对每个人都应该公平。
五、课堂提问中重数量轻质量。
为追求课堂的热烈气氛,教师常常设计大量学生容易答出的问题,且美其名曰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上由于问题太多,有时学生穷于应付,看似师生交流频繁,实际上学生对这些问题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因为学生根本没有自己消化吸收的过程,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无法获得完整的知识。
六、重提问而轻反馈。
有些教师,上课的时候也是精心准备了一些问题,当学生回答时,却经常把学生晾在一边。
有时学生刚刚回答,老师就接住学生的回答,一讲到底。
长此以往,学生非但不能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中去,反而容易造成学生对问题的麻木和对教师自问自答的依赖性
总之,教师的提问技术至关重要,同样的情境,如果教师提出不同的问题,或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时期提出,学生探究的主动性、深度和广度会完全不同。
把握好提问的技巧和方法,有助于把握活动节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