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县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防护措施
农村雷电灾害多发的原因分析及安全防护措施
![农村雷电灾害多发的原因分析及安全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6cd6d3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a.png)
农村雷电灾害多发的原因分析及安全防护措施雷电灾害在农村地区经常发生,给农村居民和农田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导致农村雷电灾害多发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理环境原因、气象条件、电力设施和人为因素。
为了减少农村雷电灾害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
首先,地理环境原因是农村雷电灾害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农村地区大多地势较低,周围缺乏高大建筑物,很容易成为雷电的靶区。
此外,农村的土地利用方式较为单一,大片的农田和水域形成了独特的雷电形势。
同时,农田多集中于农村地区,吸引了雷电的聚集。
其次,气象条件也是影响农村雷电灾害多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雷电多发生于夏季多雷雨的季节。
农村地区由于靠近山区和河流,形成了湿热气候,气温较高,湿度大,这些气象条件有利于雷电的形成。
并且雷电的活动也受到季风气候和地势等的影响。
第三,电力设施不完善和老化也是农村雷电灾害多发的原因之一、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条件限制,存在部分农村电力设施投资少、技术水平低、线路老化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了农村电力设施对雷电抗击能力较弱,容易发生线路短路、设备烧毁等问题,进而引发雷电灾害。
最后,人为因素也是农村雷电灾害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农村地区人们普遍缺乏对雷电灾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一些人还存在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防护的做法,如在雷雨天继续户外工作、农田用电不规范等。
为了减少农村雷电灾害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安全防护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雷电灾害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雷电灾害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他们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2.完善雷电监测体系。
建立农村雷电监测站,及时掌握雷电活动的情况,预测并预警雷电灾害。
3.加强农村电力设施的改造和维护。
加大对农村电力设施的投入,提高设施的抗雷能力,及时更换老化设备,确保农村电力设施的正常运行。
4.提供安全防护设施。
农民在户外工作时可以设置一些避雷设施,如建立避雷塔、铺设避雷网等,提高农民的人身安全。
浅谈雷电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浅谈雷电的危害与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054aec6a21614791611283b.png)
浅谈雷电的危害与防护措施雷电是一种自然放电现象,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雷电发生后会产生危险的过电压和过电流造成电力设施设备的绝缘损坏引发短路及过电流、过电压事故的发生,还会造成人身和财产的重大损失。
因此,做好防雷电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标签:雷电;危害;防护措施前言雷电是一种大气中的放电现象。
大气中的雷云在过程形成中,由于积累了大量的正负电子,当这些正负电子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并且发生碰撞后就会发生激烈放电现象。
同时,伴有强烈的闪光和轰鸣声。
这就是雷电形成的原因。
因此,根据雷电的产生和造成危害的特点,可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防止雷电给电力设施设备及人身安全造成危害。
1 雷电的种类及其危害自然界中雷电按照其危害的方式分有;直击雷、感应雷及雷电侵入波。
按其形状分有线型、片型及球型三种。
雷电的危害就是雷电的破坏效应;主要有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
当雷电发生时会产生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的冲击电压,而冲击能迅速击穿电力设施设备的绝缘保护造成电力线路短路而毁坏电力设备。
甚至还会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巨大的雷电电流通过导体,在极短的时间内能转换成热能使金属物体迅速熔化,产生火花,火花飞溅引起火灾和爆炸。
遭到雷击的物体通过巨大的雷电流,能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使物体内部的水分或其他液体迅速气化,以至物体剧烈膨胀而遭到破坏或爆炸。
以上雷电发生的破坏是综合出现的,其中以伴有的爆炸和火灾的出现是最为严重的。
2 防雷装置防雷电伤害的装置主要有;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及避雷器等。
完整的避雷置应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
避雷针主要用来保护露天的变配电设备、建筑物和构筑物。
避雷线主要用来保护电力线路。
避雷网和避雷带主要用来保护建筑物。
避雷器主要用来保护电力设施设备。
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及避雷带实际上就是接闪器,是用来接受雷击的金属导体。
当发生雷电时,吸引雷电接受雷击放电。
接闪器一般是采用圆钢或扁钢制成,所用材料尺寸应符合技术规定的要求。
农村雷灾成因及防雷防御工作
![农村雷灾成因及防雷防御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4587d947f7ec4afe04a1df4a.png)
浅析农村雷灾成因及防雷防御工作摘要本文从农村缺乏防雷科普知识、农房建设未考虑防雷因素、农村电力和通讯等基础设施防雷不合格这3方面分析了当前农村雷电灾害频发的成因,按照雷电灾害的原因分析结合雷电学原理和防雷电技术规范,提出了对农村实际要求、通俗易懂、经济有效的防雷技术,以及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思考。
关键词农村雷灾;防雷;防御工作中图分类号tu8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4-0073-020 引言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属典型的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0.2天,为雷暴多发区,平均每年发生雷击事故百余起,雷电灾害给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损失,防雷减灾任务紧迫、形势严峻。
2008年5月27日,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学校宿舍遭雷击导致室内所有管灯及院内8台摄像头被击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0.3万元。
2009 年7月2日,通辽市奈曼旗大沁他拉镇东奈曼营子村一民宅因雷击发生火灾,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因为农村防雷知识和设施的欠缺,所以导致了农村防雷电形势严峻,因此要提高农村的雷电灾害防护水平非常必要。
1 农村雷电灾害不断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在农村还达不到依法防雷电、防雷减灾教育体系没有建立、农民文水平低下、自己不能解读防雷电技术,因此造成农村雷电灾害的发生,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农村缺少防雷电科普知识,常把雷电理解为“老天爷发怒”把雷击迷信的认为是天意。
在很多的雷击致死事件当中,有一大部分是因为没有掌握科学的防雷电知识,不正确的选择避雨地点而造成的伤亡。
同时,雷雨季节也正是农忙季节,在野外耕种的农民因为缺乏防雷知识,没能正确躲避雷击。
死伤人员都是因为在田间劳作或在没有防雷装置的亭子、简易大棚、大树下面避雨不当,或是在野外雷雨下奔跑、骑自行车所造成的;2)在农村住宅发生雷击的事例中发现,农村住宅防雷装置不健全,没有经过正规设计和标准化施工,也没有接受技术服务机构提供的设计技术参考和施工质量跟踪检测等服务。
农村雷电多发的原因及对策
![农村雷电多发的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1a52a3b0066f5335a812197.png)
成 的 电的通 路 。云 中的 电荷 就 沿 着这 条 通 路 入地 ,这 就 是 人 们 看 到 的发 自云 中而 窜 入 地 下 的闪 电。 由 于瞬 时 电 失 ,以及 由此带来 的衍生经济损失和不 良社会影响 。雷 流可 达 几万 甚 至 几 十 万安 培 ,闪 电周 围空 气 的温 度 达 几 电灾害具有瞬时性 ,绝大多数雷 电是瞬间放 电的。雷电 万度 ,由于气体 的受热 ,附近气压突然升高到几十 以至 灾害具有分散性和广泛性『 1 ] 。雷电灾 害具有频繁性 ,每次 几百个 大气压 ,巨大的气压 向自然灾害之 一 。每年 因为 雷电给人 们造成 的损 失颇 多,严 重者还造成人 员伤 亡。
据 统计 ,从 雷电 灾害分布 的地 区来说 ,农村的 雷电灾 害发生 率 占据 了非 常大的比重 。为更好 地防范 雷电灾害 ,
分析农村 雷电发生的原 因,提 出防御对策 。 关键 词 农村 ;雷电灾害;原 因;对策
由运动 ,这就使空气能导 电。当大气各处 电位不同时 , 电子 、电气设备遭受雷击 的次数最多 ,占总数 的9 O %以 负离子向正 电区运动 ,正离子 向负电区运动 ,进行正负 上 ,电力 、通信行业 、网络设备和家用电器弱 电设备遭 电荷 中 和 ,达 到 电的平 衡 。但 在 云层 里 ,情 况 就不 太 一 雷灾损失最大 。雷电灾害给人们造成的损失情况非 常严 样. 云是 由许多微小的水滴组成的 ,离子吸附在水滴上 , 峻 ,必须尽快找到有效的防御措施来加 以阻止。 成为球电荷 ,由于水滴的质量大 ,行 动笨拙 ;即使是直 3 农村雷 电产 生的原 因
当 带 电 的云 离 地 面较 近 时 ,云 和地 形 成 一个 巨大 的 电容 器 。 云和 地 各 是 电容 器 的一个 极 ,云 和 地 之 间 的大 气 就 范能 力 。
雷电危害及防雷措施
![雷电危害及防雷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47cec99aaea998fcd220e5e.png)
雷电危害及防雷措施一、雷击的主要对象(1)雷击区的形成首先与地理条件有关。
山区和平原相比,山区有利于雷云的形成和发展,易受雷击。
(2)雷云对地放电地点与地质结构有密切关系。
不同性质的岩石、地质结构或局部导电良好的地带都容易受到雷击。
(3)雷云对地的放电途径总是朝着电场强度最大的方向推进,因此有较高尖顶建设物或铁塔等,由于其尖顶处有较大的电场强度,所以,易受雷击。
在农村,虽然房屋、凉亭和大树等不髙,但由于它们孤立于旷野中,也往往成为雷击的对象。
(4)从工厂烟囱中冒出的热气常有大量导电微粒和游离子气团,它比一般空气容易导电,所以烟囱较易受雷击。
(5)—般建筑物受雷击的部位为屋角、檐角和屋脊等。
二、雷电的破坏作用(1)电作用的破坏。
雷电数十万至数百万伏的冲击电压可能毁坏电气设备的绝缘,造成大面积停电。
绝缘损坏引起的短路火花和雷电的放电火花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
(2)热作用的破坏。
巨大的雷电流通过导体,在极短的时间内转换成大量的热能,使金属熔化飞溅到易燃物上而引起火灾或爆炸。
(3)机械作用的破坏。
巨大的雷电流通过被击时,瞬间产生大量的热,使被击物内部液体剧烈膨胀为大量气体,致使被击物破坏或爆炸。
上述破坏效应是综合出现的,其中以雷电伴有的爆炸和火灾最严重。
三、架空电路的防雷措施1.装设避雷线这是一种很有效的防雷措施。
由于造价高,只在60kV及以上的架空电路上才沿全线装设避雷线。
在35kV及以下的架空电路上一般只在进出变电所的一段电路上装设。
2.提高电路本身的绝缘水平在架空电路上,采用木横担、瓷横担或高一级的绝缘子,以提高电路的防雷性能。
3.用三角形顶线作保护线由于3kV~10kV电路通常是中性点不接地的,因此,在三角形排列的顶线绝缘子上装以保护间隙,这在雷击时,顶线承受雷击,间隙被击穿,对地泄放雷电流,从而保护了下面的两根导线,一般也不会引起电路跳闸。
4.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或自重合熔断器电路上因雷击放电产生的短路通常是由电弧引起的,电路断路器跳闸后,电弧就熄灭了。
雷电灾害预防措施
![雷电灾害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6a91dc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17.png)
雷电灾害预防措施雷电灾害是自然灾害常见的一种,近年来雷击事件屡屡发生,主要原因是人们防雷意识淡薄,防雷设施缺乏.,下面是店铺为您介绍的在日常生活中对雷电灾害的预防措施。
以供参考。
预防雷击的措施:室内预防雷击(1)电视机的室外无线在雷雨天要与电视机脱离,而与接地线连接。
(2)雷雨天气应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
(3)雷暴时,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电侵入波的线路和设备1.5m 以上。
也就是说,尽量暂时不用电器,最好拔掉电源插头;不要打电话;不要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如暖气片、自来水管、下水管;要尽量离开电源线、电话线、广播线,以防止这些线路和设备对人体的二次放电。
另外,不要穿潮湿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
预防雷击的措施:.室外如何避免雷击(1)为了防止反击事故和跨步电压伤人,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
(2)要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
烟囱、旗杆,如有条件应进入有宽大金属构架、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和船只,但是帆布蓬车和拖拉机、摩托车等在雷电发生时是比较危险的,应尽快离开。
(3〕应尽量离开山丘、海滨、河边、池旁;应尽快离开铁丝网、金属晒衣绳。
孤独的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孤立的小建筑等。
(4)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里行走。
如果有急事需要赶路时,要穿塑料等不侵水的雨衣;要走的慢些,步子小点;不要骑在牲畜上或自行车上行走;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不要把带有金属杆的工具如铁锹、锄头扛在肩上。
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刻躺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缩小暴露面即可。
相关知识:怎样抢救被雷击伤的人受雷击被烧伤或严重休克的人,身体并不带电。
应马上让其躺下,扑灭身上的火,并对他进行抢救。
若伤者虽失去意识,但仍有呼吸和心跳,则自行恢复的可能性很大,应让伤者舒适平卧.安静休息后,再送医院治疗。
若伤者已停止呼吸或心脏跳动,应迅速对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注意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要中止心肺复苏的急救。
农村防雷工作现状及对策
![农村防雷工作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295df07f12d2af90242e670.png)
农村防雷工作现状及对策摘要:介绍了农村防雷工作现状,分析了农村防雷安全工作落后的原因,针对农村防雷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农村防雷对策,以期为农村防雷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防雷工作现状落后原因对策引言雷电是一种大气自然现象,雷电是带电的云层间或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迅猛放电过程,产生强烈的闪光并伴随巨大声响的天气现象,雷电不仅发生频率高,且年年都有发生。
雷电灾害是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之一,气象部门对最近10年的雷电数据统计分析显示,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大多发生在城市,而90%的人身伤亡发生在农村。
农村成为雷击事件高发区,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必须加强开展农村防雷减灾工作,保证农民生命安全。
配电、通讯、电器等迅速普及而大都没有采取防雷措施,成为农村防雷新的安全隐患。
1农村防雷工作现状1.1农民防雷意识淡薄、防雷知识缺乏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农民科学文化水平较低,科学知识较贫乏,防雷意识淡薄。
认为雷电灾害是雷公发威,是天神惩罚人,难以直接对抗和避免,采取消极放任的态度,在居住(房屋建设)、生活劳动过程中,缺乏相应的防雷自我保护意识。
如农村建房选址盛行信“风水”先生,不懂也不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把房屋建在雷电灾害发生机率大的地方;又如在野外劳动遇到雷雨时,就近躲在孤立的大树下或没有防雷设施的亭子里,这很容易招来雷击之祸。
1.2防雷减灾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相关防雷法律法规颁布实施后,经过十多年的运行,城市防雷减灾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和有效落实,城市建(构)筑物防雷装置设计、安装、验收等都有一套科学严谨的管理程序,并取得良好的防雷减灾效果。
但在农村,由于地域宽广、建(构)筑物分散、经济较落后等原因,这方面工作没有很好落实到位。
1.3农村防雷设施严重滞后和不足农村绝大部份建(构)筑物没有安装防直击雷装置,或者安装的防直击雷装置不符合规范的要求,遇到雷雨天气时,这些没有安装或安装了不符合规范的防直击雷装置的建(构)筑物都处于雷暴危险区中,易发生雷电灾害事故,给农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防护措施
![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bbe8e7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7.png)
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防护措施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防护措施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非常危险的自然灾害,在农村地区尤为常见。
雷电灾害常常造成大量财产损失,甚至威胁人的生命安全,给农村经济事业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加强对雷电的认识,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对于减少雷电灾害风险,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1.地形原因农村地区以山地、丘陵、平原等为主要地形,这种地形条件使得农村地区更容易吸引雷击。
当雷电云发生电荷分离时,在空气中使地面产生电位差,地势高的地方电位差更大,更容易成为公共放电的发生场所。
2.气象原因农村地区气候多变,天气瞬息万变,尤其是在夏季雷暴天气时更频繁。
雷暴天气中,农村地区的空气中含有更多的静电荷和导电颗粒,极易发生雷电灾害。
3.建筑原因农村地区通常建筑物结构简单,电器设施保护薄弱。
由于雷击电流极强,在农村地区,如果电线烧断、短路,或者与大面积的金属接触,就容易引发大规模的火灾。
二、农村雷电灾害的防护措施1.提高人们的防雷意识在农村地区,要加强对防雷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自我防雷的能力。
特别是农村学校、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应该放置防雷设施,提高安全意识。
2.建立完整的防雷系统农村地区应加强对防雷系统的建设,包括建筑物屋顶接地、大面积金属防雷网等。
通过大规模建设防雷针、避雷线等防护设施,建立完善的防雷系统,减少雷电灾害风险。
3.加强雷电监测在农村地区需要加强雷电监测系统的建设,及时监测天气状况,提前预警,做好防范和抢险准备工作。
在雷电频繁的地区,更要建立雷电预警系统和防雷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4.提高电器设施的防雷能力农村地区大多建筑物和电力设施老化,设备保护不力,更容易遭受雷电打击。
为此,应优先更新和改造老旧电器设施,加强新设施的防雷防护措施,提高电器设施的防雷能力。
结语:农村雷电灾害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只要我们认识到问题,并尝试改善,就可以有效降低农村雷电灾害的发生率。
农村雷击事故原因分析及防雷安全基本措施建议
![农村雷击事故原因分析及防雷安全基本措施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8b6b68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1d.png)
农村雷击事故原因分析及防雷安全基本措施建议一、原因分析1.地理环境因素:许多农村地区地势相对较高,周围没有高楼大厦等形成的阻挡雷电的建筑物,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
2.户外劳动:农村的劳动者常常需要在户外进行作业,如种田、放牧等,这增加了其被雷击的概率。
3.办理户外娱乐活动:一些农村居民在雷雨天气下不自觉地在户外进行娱乐活动,如下棋、唱歌、跳舞等,这也增加了雷击事故的风险。
4.电气线路故障:农村地区的电气线路老化、维修不及时等问题,容易导致雷击事故的发生。
1.提高防雷意识:政府、媒体、学校等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防雷意识,使其了解雷击事故的危害性及防护措施的重要性。
2.定期检查维修:农村电气线路的安全隐患应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确保雷电不会通过电气线路进入居民住宅。
3.安装避雷装置:农村居民住宅应使用标准的避雷装置,确保其能够有效地防止雷电进入室内,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避雷接地:农村居民住宅及周边建筑物应正确安装接地装置,将雷电有效引向地下,减少对建筑物的冲击。
5.隔离户外活动:在雷雨天气下,应避免在户外进行活动,如种田、放牧以及娱乐活动等,尽量待在室内,减少被雷击的风险。
6.寻找安全避雷地点:当雷雨天气无法避免时,应及时寻找安全避雷地点,如坚固的建筑物内、车辆内或者山洞内等。
7.避免接触导电物:雷击时,应避免接触任何导电物,如金属栏杆、铁丝网等,以免增加触电的风险。
综上所述,农村雷击事故的原因包括地理环境因素、户外劳动、办理户外娱乐活动以及电气线路故障等。
为了预防农村雷击事故的发生,我们应提高防雷意识,定期检查维修电气线路,安装避雷装置,正确安装接地装置,隔离户外活动,寻找安全避雷地点,避免接触导电物等。
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农村雷击事故的发生,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雷电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雷电的危害和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2b8625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7.png)
雷电的危害和预防措施雷电的危害和预防措施雷电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大家了解过多少呢?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下面就是店铺分享的雷电的危害和预防措施介绍,一起来看一下吧。
雷电的危害和预防措施雷电是大自然中最壮观的自然现象之一,它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剑,具有巨大的能量及破坏力。
其电压可高达几十万伏甚至数百万伏,瞬时电流可高达数十万安培,放电时温度高达30000℃。
世界各地每年遭受雷击而造成破坏的重大事故不计其数,仅我国每年就有数万人遭受雷击伤亡。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和掌握防雷知识,采取切实可行的防雷措施,才能有效地避免或减少雷电事故的发生。
雷电的主要危害根据雷电产生的危害特点,它的破坏作用主要是雷电流引起的。
通常雷电以三种形式出现,即直接雷击、感应雷击和雷电波。
一般人所说的雷击是由直接雷造成的,由于它瞬间放出的电流相当大,产生的高温高压引起爆炸、火灾和建筑物倒塌,造成人畜伤亡事故。
感应雷的主要危害是由电流沿着金属导线或导体形成雷电冲击波,并进入建筑物内造成用户的仪器设备或家用电器的损坏,在一定的条件下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火灾等重大雷击事故。
在雷击事故中90%是感应雷造成的,随着现代化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在电子设备、供电设备、通信广播、计算机网络的信息传输等领域都是感应雷的主要袭击对象。
雷电波是由于雷击而在架空线路或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电压,沿线路或管道的两个方面迅速传播,其传播速度为300m/us(在电缆中为150m/us),若侵入建筑内可造成配电装置和电气线路绝缘层击穿产生短路或使建筑物的易燃易爆物品燃烧和爆炸。
造成雷电击事频繁发生的原因,除了不可抵御的自然现象外,人们的防知识缺乏、防雷意识淡薄是主要原因。
有的人认为避雷针是万能的灵丹妙药,有了它就会任凭电闪雷鸣而安然无恙,有的单位舍不得花这笔钱来搞防雷工程,有的单位即使安装了避雷设施,但安置不规范或长期得不到维护、保养,成了引雷入室的'祸根;雷期间,野外作业及行走不能及时地离开所处环境的最高点;有人甚至跑到大树下、屋檐下躲雨,室内人员甚至打开门窗观赏雨景或收看电视、打电话,对家用电器电源插头不及时拨掉,从而导致雷电击伤亡悲剧频发。
雷电防护安全保障措施
![雷电防护安全保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6929a5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3.png)
雷电防护安全保障措施近年来,雷电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针对雷电的防护安全保障措施十分必要。
本文将对雷电防护措施的几个关键点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雷电防护的重要性及具体实施方法。
一、建筑物的雷电防护建筑物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其进行雷电防护至关重要。
首先,合理设置避雷针和接地装置是雷电防护的重要手段。
避雷针通过将建筑物与地面之间的电势差降低,分散雷电的能量,从而减轻雷击带来的危害。
接地装置则能将雷电的电荷引入到地下,进一步增强了建筑物的防护能力。
其次,在建筑物内部,要合理布设避雷线路,将雷电冲击流引入地下,避免对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
此外,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和设备还需要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提高防护效果。
二、户外活动的雷电安全保障户外活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雷雨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存在极高的危险性。
为了保障人们的安全,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首先,监测天气预报,并根据预测情况合理调整活动计划。
避免在雷雨概率较高的时段和地点进行户外活动,从而减少雷击的概率。
其次,在户外时,尽量避开高大的金属物体、高架桥、孤立的树木等雷电容易击中的目标,选择安全的避雷点躲避。
同时,避免站立在开阔的场地上,寻找安全的掩体,减少人身在雷电潜在威胁下的风险。
此外,不要使用带有金属材质的伞,避免成为雷电击中的目标。
三、雷电安全教育与普及雷电防护需要大众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因此,开展雷电安全教育和普及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雷电的危害性和防护知识,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
其次,针对特定人群,如学生、农民等,开展有针对性的雷电安全教育,传授具体的防护技巧和方法。
此外,还可以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公众对雷电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同时,借助各种媒体平台,提供雷电防护的相关信息和指导,帮助公众了解并正确应对雷电灾害。
四、雷达监测系统的建设雷达监测系统是现代雷电防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雷击事故的预防方法
![雷击事故的预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4e2921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65.png)
雷击事故的预防方法夏季是雷击事故的频发季节。
那么你知道如何预防雷击事故吗?今天,店铺为大家整理了雷击事故的预防方法。
如何预防雷击事故(一)预防雷击的基本原则遇到雷雨天气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
一般来说,应掌握两条原则:1、要远离可能遭雷击的物体和场所。
2、在室外时设法使直击及其随身携带的物品不要成为雷击的“爱物”。
按照防雷避险学、听、察、断、救、保六字口诀,就可能避免遭受雷击的伤害。
(1)学,要学习有关雷击及防雷知识。
(2)听,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12121”电话、车上天气报警显示、手机短信等,及时收听(收看)各级气象部门发步的雷击预报遇警信息,但不可听信谣传。
(3)察,密切注意观察天气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某种异常的现象,要立即采取防雷避险措施。
(4)断,在防雷救灾中,首先要切断可能导致二次灾害的点、煤气、水等灾源。
(5)救,利用已经学过的一些救助知识,组织大家自救和互救,尤其对受雷击严重者要进行及时抢救。
(6)保,除了个人保护外,还应利用社会防灾保险,以减少个人和单位的经济损失。
(二)预防雷击事故的措施1、防直击雷防直击雷的主要措施是在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等。
在高压输电线路上方安装避雷线。
一套完整的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上述的针、线、网、带实际上都只是接闪器。
接闪器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地位,把雷击引向自身,然后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把雷击流泄入大地,以此保护被保护物免遭雷击。
2、防雷击感应为了防止静电感应产生的高压,应将建筑物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结构钢筋等予以接地。
另外,建筑物屋顶也应妥善接地;对于钢筋混凝土屋顶,应将屋面钢筋网络,连成通路,并予以接地;对于非金属屋顶,应在屋顶加装金属网络,并予以接地。
为防止电磁感应,平行管道相距不到0.1m时,每20-30m须用金属线跨接,交叉管道相距不到0.1m时,也应用金属线跨接。
管道与金属设备之间距离小于0.1m 时,也应用金属线跨接。
雷电的产生原因及其预防与应用
![雷电的产生原因及其预防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a954a2d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4.png)
雷电的产生原因及其预防与应用每年夏季,天气多变,早上晴空万里,下午却乌云密布,响起阵阵雷声。
而我们所研究的就是这夏季雨天最常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雷电。
我们把雷电分成了以下几个问题进展讨论:一、雷电的产生原因:1、简述原因:雷电是发生在大气层中大气或云块在气流作用下产生异性电荷的积累使某处空气被击穿,电荷中和产生强烈的声、光、电并发的一种物理现象,通常是指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云层与云层之间、云层内部的放电现象。
这个放电的过程会产生强烈的闪电和宏大的声响,即人们常说的“电闪雷鸣〞。
2、简述原因的分析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关于雷电产生原因的根底内容:雷电是由于天空与地面的强烈中和反响,但对于本质成因并不理解。
如今我们将结合高中所学的知识以及网站提供的资料,对雷电的产生原因进展更全面的分析与理解:雷电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放电现象。
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开展旺盛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
在夏天的午后或黄昏,地面的热空气携带大量的水汽不断地上升到高空,形成大范围的积雨云。
积雨云顶部一般较高,积雨云的不同部位聚集着大量的正电荷或负电荷,可达20公里,云的上部常有冰晶。
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气对流等过程,使云中产生电荷。
云中电荷的分布较复杂,但总体而言,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从而形成雷雨云。
而地面因受到近地面雷雨云的静电感应,也会带上与云底相反符号的电荷,两者相当于一个宏大的电容器。
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地面看成零电势面,积雨云与地面的高度差比较大,根据公式:U=Ed,积雨云与地面间的电场强度与间隔都很大,所以它们间的电势差很大,即电压很大。
闪电的电压很高,约为1亿至10亿伏特。
闪电的平均电流是3万安培,最大电流可达30万安培。
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可达一千万瓦,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
当云层里的电荷越积越多,使电场强度到达一定强度时,就会把空气击穿,翻开一条狭窄的通道强行放电。
简述农村防雷安全工作的难点及对策
![简述农村防雷安全工作的难点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d1549a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a.png)
简述农村防雷安全工作的难点及对策
农村防雷安全工作的难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农村电网结构复杂,线路混乱,电气设备落后,防雷措施不完善,容易发生雷击事故。
二是农村居民的安全意识薄弱,缺乏防雷知识,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
三是农村电网维护费用低,维护工作不够重视,防雷设施投资不足,导致防雷设备落后,
不能有效防护。
四是农村电网范围大,防雷工作量大,维护工作量大,维护人员紧缺,维护质量不能保证。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农村电网维护,定期检查电网状况,及时修复电网缺陷,做好防雷措施。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农村居民加强安全意识,增强防雷知识,及时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
三是加大投入,投资建设防雷设施,增加防雷设备,提高防雷设施的质量。
四是增加维护人员,加强维护工作,保证维护质量,确保农村电网的安全运行。
浅析东山县加油站雷击实例分析与防雷对策
![浅析东山县加油站雷击实例分析与防雷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63e49ff7c1cfad6195fa7e5.png)
浅析东山县加油站雷击实例分析与防雷对策朱育清赖建梁(1.福建省东山县气象局,福建东山363401;2.福建省德化九仙山气象站,福建德化362500)岱裔要]本文通过对东山青营村灵通通信基站及吞油公司的多台电脑被雷击坏和铜陵加油站加油机的M O D E M雷击毁等事故现象的调查,从电学原理角度分析了事故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加油站直击雷、静电、感应雷。
以强在加油站安装避雷装置的防护措施。
£荚箕嗣阗】直击雷;静电;感应雷;分析;对策据多年气象资料分析,由于气候变暖,大气活动频繁,雷暴日有逐步增加的趋势。
东山县是雷电灾害高发区,每年的闪电日数约46.1个左右,雷暴日数约45个左右,高发时段集中在6至9月的台风期。
据东山县防雷中心统计,东山常年有雷电事故发生及人员伤亡,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电缆等设施也频繁遭受雷电侵袭,雷暴日有逐步增加的趋孰雷电还特别衷情于电子设备,通信网络,我们经常听到,一声雷响过后,成片的电视机、计算机被损坏。
闪电通常称为雷电,它是大气当中的一种超强的放电现象,一般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云团之间的内部闪电,一种是云际之间的,就是云层和云层之间的闪电,还有一种是云对地之间的闪电,那么这几种情况呢,主要都是由于正负电荷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击穿空气,释放大量的能量,产生闪电和雷声。
雷电的危害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雷害,一种是间接雷害,间接雷害也叫做二次雷害。
直接雷害表现为三种效应,一种是热效应,一种是机械效应,还有一种是冲击波效应。
1雷击情况及问题分析2003年陈城镇下西崎村村民在劳动时被雷电击中,当场死亡,2005年西埔镇石埔村又有村民遭到雷击当场毙命。
通信设施,电力设施也常遭雷击破坏,通信、电力中断,办公设备、家用电器常被雷击毁坏,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2006年4月10日,东山县发生了石油公司的多台电脑被雷击坏、铜陵加油站的M O D EM被雷击毁等两起事故。
事后,经过对几起遭受严重雷击的现场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结论——青营村电信小灵通通信基站、石油公司和加油站的防雷设施的安装存在一定问题正是导致此次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雷电灾害预防的方法
![雷电灾害预防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9a359f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d.png)
雷电灾害预防的方法雷电可以造成人畜伤亡、引起火灾、破坏电器设备和建筑物等。
那么如何预防雷电灾害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雷电灾害与防范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预防雷电的方法1建筑物上装设避雷装置。
即利用避雷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而消失。
2在雷雨时,人不要靠近高压变电室、高压电线和孤立的高楼、烟囱、电杆、大树、旗杆等,更不要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在大树下躲雨。
3不能用有金属立柱的雨伞。
在郊区或露天操作时,不要使用金属工具,如铁撬棒等。
4不要穿潮湿的衣服靠近或站在露天金属商品的货垛上。
5雷雨天气时在高山顶上不要开手机,更不要打手机。
6雷雨天不要触摸和接近避雷装置的接地导线。
7雷雨天,在户内应离开照明线、电话线、电视线等线路,以防雷电侵人被其伤害。
8在打雷下雨时,严禁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更要切忌继续蹬往高处观赏雨景,不能在大树下、电线杆附近躲避,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旷的田野里,应尽快躲在低洼处,或尽可能找房层或干燥的洞穴躲避。
9雷雨天气时,不要用金属柄雨伞,摘下金属架眼镜、手表、裤带,若是骑车旅游要尽快离开自行车,亦应远离其它金属制物体,以免产生导电而被雷电击中。
10在雷雨天气,不要去江、河、湖边游泳、划船、垂钓等。
11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之时,若旅游者在旅店休息,应立即关掉室内的电视机、收录机、音响、空调机等电器,以避免产生导电。
打雷时,在房间的正中央较为安全,切忌停留在电灯正下面,忌依靠在柱子、墙壁边、门窗边,以避免在打雷时产生感应电而致意外。
雷电灾害与防范雷电是大自然中静电放电过程,是雷云接近大地时,产生云和云之间以及云和大地之间放电,迸发出光和声的现象。
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实质上是天空中雷暴云的火花放电,放电时产生的光是闪电,闪电使空气受热迅速膨胀而发生的巨大声响是雷声,雷雨天容易遭受雷击,致人受伤甚至死亡。
(1) 雷电天气时,要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
(2) 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如何预防雷电灾害
![如何预防雷电灾害](https://img.taocdn.com/s3/m/19dc9e1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f.png)
如何预防雷电灾害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种雄伟壮观⽽⼜有点令⼈⽣畏的放电现象。
那么,你知道如何预防雷电灾害吗?今天店铺为⼤家整理了预防雷电灾害的⽅法,希望能让⼤家有所收获。
预防雷电灾害的⽅法⼀、室外防雷的措施 在雷电发⽣时,我们应尽量不要到室外活动,⼤多数雷击死亡的事故都发⽣在户外。
所以在遇到乌云密布,狂风暴⾬即将来临时,⼤家要尽快躲到室内。
如果躲避不及,在室外遇到雷⾬天⽓时,提醒⼤家可以采取以下⼏种防护措施。
1. 由于云与⼤地之间发⽣的雷电,是有选择性的。
⼀般情况下,⾼⼤的物体以及物体的尖端是容易被雷击的。
所以在室外请不要靠近铁塔、烟囱、电线杆等⾼⼤物体,更不要躲在⼤树下或者到孤⽴的棚⼦和⼩屋⾥避⾬。
这是为了减少或避免受到接触电压和旁侧闪击以及跨步电压的伤害。
2. 有些建筑物或构筑物为了防⽌直击雷的袭击,都安装了避雷针或避雷带等接闪器。
当雷电发⽣时,往往这些防雷装置起到的是引雷的效果,雷电电流由接闪器通过引下线导⼊地下,它可以保护周围不遭直击雷的袭击。
所以如果在室外万⼀⽆处躲藏,你可以躲在与避雷装置顶成45°夹⾓的圆锥范围内,这是⼀个避雷针安全保护的区域,但不要靠近这些建筑物或构筑物。
3. 在郊外旷野⾥,与周围⽐较,你可能是最⾼点,也就是你将处于尖端的位置,所以你不要站在⾼处,也不要在开阔地带骑车和骑马奔跑,更不要撑着⾬伞,拿着铁锹和锄头,或任何⾦属杆等物,因为这样可能会遭到直接雷击的袭击。
要找⼀块地势低的地⽅,站在⼲燥的,最好是有绝缘功能的物体上,蹲下且两脚并拢,使两腿之间不会产⽣电位差。
4. 为了防⽌接触电压的影响,在室外你千万不要接触任何⾦属的东西,像电线、钢管、铁轨等导电的物体。
⾝上最好也不要带⾦属物件,因为这也会感应到雷电,灼伤⼈的⽪肤。
另外,在雷⾬中也不要⼏个⼈挨在⼀起或牵着⼿跑,相互之间要保持⼀定的距离,这也是避免在遭受直接雷击后,传导给他⼈的重要措施。
5. 当你在野外⾼⼭活动时,遇到雷⾬天⽓那是⾮常危险的。
农村雷击灾害频发原因与对策
![农村雷击灾害频发原因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f59410dcc175527072208ab.png)
河北 省 气 象 局统 计 数 据 显 示 ,0 9年全 省 因雷 击 灾 害 20
用, 及时 把 气 象部 门发 布 的雷 电预 警 信息 传递 给 村 其 4人 ;0 0年 全 省 因 雷 击 灾 害 受 伤 21
2 5人 , 死亡 9人 , 些雷 击伤 亡 事故 有 9 %发生 在农 村 『 农 这 5 l l 。 村雷 击 灾害 的频发 , 引起 广泛 关 注 , 何 增强 农 村房 屋 的 已 如
有更 充足 的时 间躲 避到 安全 场所 , 免 遭受 雷击 伤 害 。 避
22 房 屋 选 址 应 远 离 雷 区 .
因 为雷 击 存在 区域 性 特 征 , 以在 新 建 房 屋 选 址 时 要 所 尽 量 避 开雷 击 易发 区域 , 山坡 、 势 较高 或 有金 属矿 藏 的 如 地 地 区 , 为雷 电放 电 区 , 容易 遭受 雷 击而 造成 经 济损 失 和 多 很 人 员伤 亡 。 高大 树 木 和 铁 塔 等高 大 金 属 构 筑物 附 近 也 不 在 适 宜 建 设民 居 , 因为 其往 往远 高 于周 围建 筑 , 雷 雨天 气 极 在
易遭 受 雷 击 , 大 的雷 电流 会在 周 围产 生 严 重 的地 电位 反 强
击和静电、 电磁感 应 , 附近 房 屋 内的 家用 电器 和 人 员造 成 给 严 重损 害 。 德 市平 泉 县 平 房 乡干 河 口村 就 曾 因 为村 北 面 承 立有 1座 7 高 的联 通 通 讯 塔 , 成 该 村 7 2m 造 0余 户村 民 的
车 、 托车往家赶 , 摩 而这 些行 为 恰 恰极 易使 其 遭 受 雷 击 , 导
致受 伤 甚 至 死 亡[ 二 是近 年 来 农 村 经 济发 展 迅 速 , 民 生 2 1 。 农
雷电天气的危害与应对措施
![雷电天气的危害与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6246200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f.png)
雷电天气的危害与应对措施雷电天气是一种自然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天气现象。
当大气中的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建立起强烈的静电场,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放电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雷电。
雷电天气带来了很多危害,对人类和物质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这种天气现象,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最大程度减少危害。
一、雷电天气的危害1. 人身安全威胁:雷电天气常常伴随着强大的雷暴和狂风暴雨,对人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在露天场所的人员容易被雷电直击,导致死亡或受伤。
此外,电磁波辐射和电压梯度变化也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 设备损坏:雷电放电的高电流和电磁波会对电子设备和电力设施造成严重损坏,如电脑、通信设备、电表以及电线电缆等。
这不仅给个人和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导致服务中断和通讯中断,造成更大的影响。
3. 自然灾害:雷电放电会引发火灾、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
大规模的森林火灾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危害生物多样性,给人类和自然界带来长久的影响。
二、雷电天气应对措施1. 紧急避雷方法:在雷电天气来临时,首先要保证人身安全。
避免待在露天场所或高处,尽量选择室内避雷。
在室内,保持远离门窗和金属物体,不接触水源和管道。
遇到突发雷电时,盖住耳朵,缩成一团,蹲在绝缘的地板上,以减少受伤风险。
2. 真空设备和避雷器的应用:对于电子设备和电力设施,可以使用具有避雷保护功能的设备和避雷器。
这些设备可以吸收或引导雷电放电,有效降低设备和设施损坏的风险。
3. 预警系统建设:建立雷电天气监测和预警系统,能够及时获取雷电天气的动态信息,提前发布预警,提醒人们采取相应措施。
这样可以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并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
4. 积极的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普及雷电天气知识和应对方法,提高公众的自防能力。
在学校、社区、企业等场所组织针对性的培训和演练,提高人们面对雷电天气时的应对能力和自救能力。
5. 社区合作与灾后恢复:社区和居民之间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雷电天气带来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山县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防护措施摘要通过对福建省东山县典型的农村雷电灾害分类分析,指出当前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现状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得出导致农村雷电灾害频繁发生的几个原因,并提出农村雷电灾害的防护对策。
关键词农村雷电灾害;现状;成因;对策;福建东山
中图分类号s42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6-0243-01
福建省东山县形似展翅蝴蝶,故有蝶岛之称。
岛上地形切划破碎,岗丘起伏,其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根据多年气象资料分析,东山县年平均闪电日数为46.1d,雷暴日数在31d左右,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大气活动频繁,雷暴日有逐步增加的趋势。
而东山县防雷减灾工作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存在许多问题,如全社会防雷的减灾意识不强,防雷减灾管理的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强化等,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一定程度上仍是防雷减灾管理的盲区,因此农村的防雷工作不容忽视。
1 农村雷电灾害的现状
农村作为雷电防御的薄弱区和雷电灾害的多发区,是防雷管理工作的簿弱环节,据有关部门防雷减灾调查资料分析。
农村雷击灾害约占雷击灾害总数的3/4左右,同时雷击导致农民电视、电话、有线电视等损坏和引发火灾的事例也很多。
因此。
让广大农村了解
雷电相关知识、增强防雷意识、强化防雷措施。
对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十分有利。
2 农村雷电灾害多发的成因分析
通过对农村雷电灾害分类分析。
发现导致东山县农村雷电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东山县地处东南沿海,丘陵山地多,是雷电高发区,农村受地理环境和生产条件的限制易遭受雷电灾害;农村防雷基础设施建设差;防御雷电灾害意识不强,缺乏必要的防雷常识;不能及时获得雷电预警信息:农村防雷减灾行政管理的约束力薄弱。
2.1地理环境和生产条件的限制
山区和平原都有发生雷击的可能,农村有些房屋本身就建在雷电多发区。
容易遭受雷击。
农民大多长期在空旷的田野或山坡生产劳作,不可避免要遇上雷雨天气。
同时,由于现有的田野或山坡基本没有安装相应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可供躲避。
很难找到安全的避雷场所,农民常在空旷的田地里成为“制高点”,非常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
2.2农村防雷基础设施建设差
2006年4月10日,诏安县梅岭、悬钟、下傅、下河等5个自然村供电线路遭雷击。
此次雷击造成500多台电视机损坏。
损失约10万余元。
农村房屋基本都是由农民自行建造,在设计时没有考虑雷电防护措施,建造时没有安装防雷装置。
农村电力、广播、通讯设
施的防雷装置不合格,电视天线普遍架设在屋顶,遇到雷雨天气,雷电流会沿着天馈线进入屋内,电源线、电话线、信号线随意的架空引入住房,雷电经过这些架空线窜入屋内。
造成家用电器设备损坏,甚至人员伤亡。
2.3防御雷电灾害意识不强
农民野外作业遇到雷雨天气缺乏自我雷电防护措施,经常把旷野上的独立大树、亭子当作避雷雨的“安全场所”,犯了避雷的大忌,很容易遭受雷击,从而酿成悲剧。
2.4雷电预警信息不能及时获得
农村相对比较广阔。
农民居住也比较分散。
通讯设施相对落后,雷电预警信息不能及时传到农村,农民群众不能做到提前预防,很可能使农民群众遭受雷击。
2.5防御雷电灾害管理不力
为节约建设资金,大部分农民都有意逃避管理,不愿接受雷电防御技术人员提供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查和质量检测等服务工作;同时,由于多方面原因。
雷电防御主管部门对农村雷电防御安全管理工作未完全到位。
措施未完全跟上。
3 农村雷电灾害防护对策
3.1加强防雷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普及防雷知识
农村雷电防御工作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应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福建省气象条例》、《福建
省防雷减灾实施办法》等防雷减灾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防雷减灾意识,增强农村雷电灾害的防御能力。
3.2从源头上强化防雷安全措施
把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的重心努力转向广大农村,对于农村新建(构)筑物,要从新建(构)筑物基础抓起,做到防雷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3.3加强雷电监测的预警预报服务
气象部门要编制雷电灾害防御规划。
建立雷电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加强雷电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提高雷雨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水平。
3.4建立雷电灾害气象信息员队伍
在乡镇、农村建立兼职的雷电灾害气象信息员队伍。
通过加强对信息员队伍防雷减灾基本知识和避灾自救的基本能力培训,发挥其在农村防雷减灾科普宣传中的作用,提高农民群众雷电防护知识和防雷避灾意识。
增强个人现场急救自救能力;同时将农村雷电灾害事故及时向气象等相关部门报告,并协助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和上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