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赶海》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赶海》的情节。
2.通过朗读、理解、分析等活动,养成愉悦的阅读体验。
3.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如:快速浏览,查找重要信息等。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作品的情节。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技能。
三、教学准备•教师需要准备的物品:茶几、挂图、布置环境等。
•学生需要准备的物品:课本、笔、笔记本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下“顽固”的字,从这个字出发,让学生们讨论一些“顽固”的事情,并引导学生们发现这些顽固的行为是否适应周围的环境。
例如:把头发弄乱、咬手指等。
然后,教师用图片展示一些在海边捉鱼的画面,与学生进行互动,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对海洋的印象和感受。
2. 学习环节(40分钟)1.让学生阅读《赶海》这篇文章,并利用挂图向学生们大致介绍文章的主题。
2.让学生阅读文章的各个段落,并逐一回答问题。
教师可以用多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文章中的人物有哪些?他们都做了什么?等等。
3.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叙事方式。
针对每一段的具体情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详细的内容、情节、意义等,以达到对整篇文章的全面了解。
4.导引学生进行合作分组学习,并互相交流自己的后感和问题意见。
在群体中互相探讨交流,养成愉悦的阅读体验。
3. 总结环节(10分钟)教师通过获得学生的阅读反馈,结合自己的评价给出具体话语。
同时,鼓励大家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交换的方法,分享彼此的阅读体验。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的组织与设计,学生们了解了作品的基本情节,并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
中间我们还进行了小组合作讨论,尝试交流感受,增强协作意识,为下次的教学活动做出了良好的铺垫和基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赶海》说课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赶海》说课设计一、教材分析《赶海》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孩子和他的家人一起赶海捞鱼的故事。
本文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因为它有着生动的形象、简单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
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赶海》也起到了很好的启蒙作用,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赶海捞鱼的过程和方法•理解文本内容,准确阅读文本•掌握文本的关键词汇和语言表达技巧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孩子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增加家庭情感•培养孩子们的勇敢探索精神和对自然的热爱•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孩子们了解赶海捞鱼过程和方法•通过多次阅读和朗读,让孩子掌握文本内容•帮助孩子们理解关键词汇和语言表达技巧2.教学难点:•如何让孩子们理解语言中的深层含义•如何帮助孩子们形成正确认识和态度四、教学过程设计1.课前导入老师首先可以和孩子们谈谈大海的神奇和美妙之处,引导孩子们对海洋产生热爱和探索的兴趣。
然后,老师可以询问孩子们,他们是否听说过赶海捞鱼这样的事情,以了解孩子们的预先知识储备情况。
最后,老师可以请孩子们翻阅一些图片,显示赶海捞鱼的情况,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2.阅读与理解老师可以将整篇文章分成几个段落进行解析,让孩子们逐段理解文章,掌握文本的大意和关键细节。
在孩子们理解每个段落之后,还可以与孩子们分享与自己相关的类似经历。
老师还可以要求孩子们朗读文章,让孩子们加深理解并增强记忆。
3.情感体验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文章内容并建立起情感共鸣,老师可以安排一些活动,如模拟赶海捞鱼的过程、制作赶海的海报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的体验,孩子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赶海捞鱼的方式,还能够增强对家庭团结的认识和感受,同时也能体验到探索自然的乐趣。
4.知识总结在学习本篇课文的最后阶段,老师可以与孩子们共同总结文本的核心内容、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语言表达技巧。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快速朗读《赶海》这篇课文。
2.能够领会课文中所表现的奋斗、团结、勇敢的精神。
3.能够准确理解课文中出现的关键词。
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讲述课文中的故事或事物。
5.了解捞海产品及其做法。
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2.让学生领会团结奋斗的精神。
3.熟练掌握阅读技巧。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和记住关键词。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阅读兴趣。
3.根据学生自身需要,让他们感受课文中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策略1.初步了解课文,列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表。
2.有针对性地进行听、说、读训练。
3.利用教材中的各种工具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4.多交流,多互动,增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步骤1. 初读《赶海》让学生通过初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并让学生大声朗读,指导学生掌握整篇文章的语调。
2. 详读《赶海》并列出关键词表在详读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将文章中涉及到的意义不同、记忆困难、需要掌握的重点词语列出,方便学生在后续巩固记忆时查看。
3. 带领学生美化关键词讲解《赶海》中关键词的含义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些词语,并加深记忆。
4. 阅读理解、问答、口述帮助学生理解整篇课文的大意,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总结出生活中有关海洋的事物,促进学生保持阅读的热情,并激发学生对海洋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5. 扩展教学——学习捞海产品的制作方法结合今天课程的主题,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实战体验,了解捞海产品的制作方法,并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理解并掌握《赶海》这篇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学习阅读技巧,锻炼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赶海》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赶海》教案教材分析:《赶海》是苏教版第6册第4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文叙述了“我”在童年时代跟舅舅赶海的一件事。
文章语言活泼、趣味横生,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流露出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怀。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2——5自然段,通过精读训练,感悟赶海的乐趣。
2.理解“束手就擒”,读好“嘿”等语气词。
3.有感悟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感受赶海的乐趣。
2.体会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欣赏歌曲,谈活引入1.同学们,紧张吗?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音乐。
请大家闭上眼睛,待会儿告诉老师: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播放《大海啊,故乡》第一段)2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过渡:一个名叫杨谦的朋友,每当唱起这首歌,便会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
让我们再次走进《赶海》这一课,去感受赶海的乐趣。
二、感受赶海的乐趣(一)学习第2自然段1.现在我们来到了海边,刚巧是退潮的时候。
师描述:你看那浪潮,哗,往下退一节,然后回来哗,再往下退,又回来......就这样,浪潮一点一点往下退。
2.作者是怎样描写浪潮的?请读第2自然段,用波浪线把描写浪潮的句子画出来。
3.把你画的句子读一读。
读了这句,你感受到了什么?4.想不想去追赶浪花?指名读最后一句。
过渡:追赶浪花很有意思,更有意思的还在后头呢!(二)学习第3自然段1.请大家快速读第3自然段,把你认为最有趣的地方用直线画出来2.全班交流:摸海星: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1)摸海星有趣在哪里?2)请你通过读把摸海星的乐趣表达出来3)从语气词“嘿”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4)指名摸海星的句子,集体评议。
捉螃蟹: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蜜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了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鳌夹住了他的手。
1)你为什么画这句?螃蟹容易捉吗?从哪里看出来?(理解“束手就擒” )2)你从“哎哟”读懂了什么?捏大虾: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
《赶海》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赶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赶海》是苏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叙述了“我”在童年时代跟舅舅赶海的一件事。
文章语言活泼、趣味横生,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流露出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怀.本课内容比较浅显,应着重通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帮助学生领会思想感情,训练学生的语感;并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积累内化用得精当的词语,然后迁移运用。
另外,课文插图生动地再现了课文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学情分析】对于大海,学生并不陌生,多数学生在电视或书上见到过,但大海给他们的印象只是表面的,如“一望无边的大海”、“辽阔的大海”、“波涛汹涌的大海"等等,那赶海是怎么回事呢?不少学生都很难理解,那怎样让学生理解赶海并体会到赶海的乐趣呢?我想应该抓住文本语言,借助多媒体、朗读等多种形式,启发学生想象,从而感悟赶海的乐趣。
其中捉蟹、捏虾是课文的重点,内容具体而生动。
为完成本课时教学目标,突破难点,采用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反复诵读等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自评、自悟赶海的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充分利用插图,激发学生想像,练习说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抓螃蟹、捏大虾体会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抓螃蟹、捏大虾体会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难点:品词析句,感受作者是怎样将事情写得有趣。
【教法、学法】教法:抓住文本语言,借助多媒体、朗读等多种形式,启发学生想象,从而感悟赶海的乐趣。
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从不同的角度去感悟赶海的快乐。
有趣的几个情境,可以让小组的同学进行表演,使学生入境悟情,加深情感体验。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赶海》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赶海》优秀教学设计《赶海》是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课文叙述了“我”童年时跟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课文共5个自然段。
第2—5自然段,按活动的时间顺序具体记叙了“我”的一次“赶海”的过程:赶到海边到抓蟹、捉蟹到满载而归。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通过联系上下文。
理解句子中词语的借代意义。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时的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以口头填空的形式说说对大海的印象。
(_______的大海)2、板书课题,理解题意。
1、带着问题听录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初读课文,了解自然段大意1、读课文,读准字音。
(1)先读准课后生字的字音,再边读课文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出示词语,指导读准生字词的字音,重点指导2、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1)要求:把句子读正确、通顺,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不读破句。
(2)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三读课文,了解自然段的大意。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1、以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卡片。
2、重点提醒“舅”、“载”的笔顺。
3、指导书写。
四、作业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在《习字册》上描红。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读词语。
2、多音字组词。
载zai ( )zai (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
二、精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学习第1自然段。
(1)听录音歌曲:《大海啊,故乡》。
(2)理解“每当……便……”句式的作用。
①强调指出童年时赶海的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
②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3)指名朗读,评议。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①文中哪个词表现了“我”赶海的迫切心情?②“我”初到海边,看到了哪些有趣的情景?(2)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赶海》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赶海》授课方案篇一【授课目标】⑴能表达文内容学生。
⑵理解文内容,感觉“我”童年赶海的趣。
⑶激学生大海、生活的思想感情。
⑷充分利用插,激学生想像,写。
【授课重点】通抓螃蟹、捏大会赶海的趣,激学生大海、生活的思想感情。
【授课点】感觉赶海“我” 来的趣。
【授课准】多媒体件【授课程】一、情况 -- 激活“趣”入:小朋友,今天教大家来了一份面礼,是一件什么礼物呢?小朋友想知道?听、看,(播放多媒体件歌曲《大海啊故土》前两句)“每当听到首歌,唱起首歌,你想到什么?想什么?想做什么?(生:想到海玩水,想到海抓螃蟹⋯⋯)。
介:大海退潮后,人常去海壳、海、玩耍等,我把些活称赶海。
:你喜赶海?想不想去赶海?也怪“我” 着要舅舅“我”去呢!(出示句子:那是暑期里的一天,我着要舅舅我去赶海。
):再一句,要注意抓住句中哪个字去理解句?从个“ ”字中,你懂了什么?作者什么要“吵”着“ ”着要舅舅他去赶海呀?(引学生从“ ”字中会因赶海幽默,好玩,所以我要“ ”)(老板:幽默)二、自学思虑 -- 找“趣”⑴那赶海幽默在什么地方呢?小朋友听文朗,(翻开朗件)注意从第二三自然段中,笔画出你文中写得幽默的地方。
⑵ 你得最幽默的地方,看看怎才能别人感觉个地方的确幽默。
(在四人小内自己画的句子,互感觉。
)三、精品悟- - 体“趣”⑴(告学成就)愿意来显现一下你的成就 ?我按序一一找,你得哪里幽默,就哪里。
想的同学手!么多同学要,真表自己。
好,我就先你吧!(老点):同学,想不想看看的情况?(出示件:海浪)看,看你来了,都不忍走开了,正一步一回地看着你呢看着么心、俏皮的浪花你想跟他干什么呢?生:赤着脚在海追赶浪花。
和浪花抓迷藏⋯⋯:追赶浪花。
和浪花抓迷藏是如幽默地情况,小朋友想不想一。
指名,。
:海水一浪一浪往下退,小朋友最喜在海玩水了,跑着追赶去的浪花,浪花会来个回和“我”相碰 ( 板:追赶浪花 ) 是如幽默呀 !⑵刚才我会了追浪花的趣,那文中有哪些地方写得幽默呢?:你有没有在大人的率下到海或野外里摸或摸螺?教位同学登台来示范“摸”的作,其余同学注意察“摸”的作,再想一想句怎么?:你的“摸呀摸呀” 得真不,教把它写下来。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赶海》,真美!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赶海》,真美!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赶海》这篇课文的基本意思。
2.学习《赶海》中的生词,掌握它们的读音和意思。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能力。
4.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并把握课文意思,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将该故事讲述出来。
难点:1.学习生词,并能正确理解和使用它们。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并锻炼自己的分析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自学环节老师课前准备好课文资料,将其提供给学生,并指导学生独立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注意标注不理解的生词或需要提问的部分。
学生在自己阅读后,老师可以用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自己的阅读体验,以激发学生的思考。
2. 组织阅读环节老师组织小组讨论,在小组中让学生分享彼此的理解,解答生词出现的问题并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
在小组讨论后,老师可以再安排学生进行班级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和分享彼此学习的体验。
在班级讨论中,老师可以提供一下问题:•你们如何评价文章?有哪些语言表达让你们感触特别深?•你们对文中“捉蟹”的部分有何体验?有没有类似的活动去过?•在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小孩的聪明才智?•本篇课文中还有哪些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地方?3. 思考输出环节每个小组提供一份思考分享报告。
在报告过程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课文学习中的收获和观点,并与同学分享彼此思考和感受。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在课文中,作者传达了哪些思想和价值观?2.除了语言表达,文中还有哪些引人注目的艺术手法?3.你在学习本篇课文时有了哪些感悟,从而对生活有什么启示?四、学生作业阅读并加深对《赶海》的理解,从自己的观察和体验中学习,撰写一份感悟总结。
每个学生提交一个500到1000字的作文,内容可以是自己的阅读感受或对课文中某个情节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对于学生而言,本节课呈现了一种几乎与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
《赶海》教学设计(参赛)[修改版]
第一篇:《赶海》教学设计(参赛)《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小语三年级)【教材简解】《赶海》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文叙述了“我”在童年时代跟舅舅赶海的一件事。
文章语言活泼、趣味横生,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流露出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怀,是激发学生热爱童年生活的好教材。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以歌词开头,写每当“我”唱起《大海啊,故乡》这首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巧妙地引出下文;第二部分,按“追赶浪花——抓蟹、捉虾——满载而归”的顺序具体记叙了赶海的过程;第三部分再一次引用歌词,照应开头,使全文浑然一体。
其中第二部分是重点。
【目标预设】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色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了解课文写了哪几件赶海的趣事?初步感受文章内容的趣。
【重点、难点】生字词语教学和通过具体字词句感受“趣”。
【设计理念】1、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基于这一点,我借助多媒体手段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时空距离。
2、夯实字词基础。
课堂需要诗意,更需要扎实、朴实的训练。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识字、写字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十分重要,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设计思路】上课伊始用海浪声及大海的美丽画面,在有效的时间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读课文重在检查学生预习的成果,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为第二课时的教学打好基础。
接下来学习生字词句,感悟词意句情,并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播放乐曲:大海波涛澎湃,海鸥鸣叫……2、语言渲染,唤起情感:大家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教师板书:海指名读。
听着这样的音乐,读着这个词,你头脑中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设计意图: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到环境气氛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一点,我借助乐曲等手段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时空距离。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赶海》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赶海》教案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明确主旨大意;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3.能够理解课文,并能够回答相关问题;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课文PPT;2.生活用品图片。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播放一段海滩赶海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通过查找生活用品图片,让学生猜测和描述这些用品可能与赶海有什么关系。
二、呈现新课(10分钟)1.出示《赶海》课文的标题和第一段的句子:“快乐的夏日,小兔和小熊准备去海边赶海。
他们兴高采烈地出发了。
”让学生预测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2.放映PPT,展示课文的内容和插图,并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课文的大致情节。
3.让学生朗读课文标题和第一段的句子,听录音,纠正发音。
三、讲解课文(15分钟)1.带领学生一起逐段阅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义。
2.讲解生词和短语,并帮助学生掌握发音和意思。
四、理解课文(15分钟)1.让学生回答课文中的问题,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并激发学生思考的能力。
例如:(1)小熊和小兔去海边的目的是什么?(2)小熊和小兔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3)小熊为什么要把最好的贝壳送给小兔?2.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以赶海为主题,让学生展开想象,写一篇寓言故事或者绘制一幅图画。
2.分组展示学生的寓言故事或图画,鼓励互相欣赏和评价。
六、课堂总结(5分钟)1.让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学习体会进行总结。
2.展示学生的成果,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3.布置课后作业:背诵课文,并做一道相关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理解课文和回答问题的环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拓展延伸的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赶海》课程设计:活学活用课文中的知识和技巧
《赶海》是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篇课文,它描述了小学生们在海边赶海的情景,既生动又有趣。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孩子们能够了解到赶海的方法、习惯和技巧,掌握简单的海洋知识,增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利用。
因此,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对这篇课文的精心设计,让孩子们在活学活用中提高自己的语能力和实践技能。
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针对以下方面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赶海的方法和技巧。
(2)让学生学会表达、阅读和写作等基本语文技能。
(3)让学生了解如何保护环境和爱护生态。
2、教学内容《赶海》课文及时态演变、非语言文字、词语学习、写景描写和语句理解等等,其中重点包括以下内容:(1)了解什么是赶海,为什么要赶海。
(2)掌握赶海的技巧和方法,如何保持身体平衡,如何翻转岩石等。
(3)认识一些生物及海洋生态,如海星、螃蟹等。
(4)学会描述赶海的景象和感受,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做铺垫。
3、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听说结合、阅读理解、各种绘画和模仿、带领探究和思考等,以激发学生动手实践、合作学习、探索创新的能力。
具体如下:(1)通过讲述赶海和对课文故事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作为启发学生思考的方法。
(2)通过学生展示、表演、问答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赶海和自然界活动的兴趣。
(3)通过观察,模仿和讲述相邻学生的动作,让学生的赶海技巧得到提高。
二、教学设计根据以上分析,我会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设计:1、引入环节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我会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赶海的过程和感受,向学生展示不同季节赶海的场景和习俗以及赶海所需的工具和防护用品并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2、重点讲解针对赶海中的难点和重点,讲解赶海技巧和方法,并引导学生操作,同时在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赶海对环境的影响,如何保护环境等问题。
3、练习环节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赶海的过程和掌握赶海的方法和技巧,我会在教育教学中提供一定的操作空间,通过互动和实践,达到掌握的目的。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赶海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赶海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并使用一些与海有关的词语和句子;2.了解赶海的意义和方法;3.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和感受;4.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5.培养学生珍爱自然、保护海洋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課文:《赶海》2.重點詞匯:潮水,汹涌,浪花,蹬,追逐,捉拿,海蟹,海蜘蛛,闪电,海草3.重要句型:我们去海边赶海。
海浪袭来。
他通过蹬步跟上了潮水。
我们捉拿了许多海蟹和海蜘蛛。
4.语文知识和技能:词语的辨析和理解;细节描述的观察和描写;多角度的阅读理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听、说、读、写结合,掌握有关海的基本词汇和句型,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和观察、描述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赶海的方式和工具。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赶海的全过程,并了解一些有关海的风俗和习惯。
四、教学方法本课采取整合式语言教学法。
主要包括:1.视听教学:通过课件、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展示赶海的场景和过程,引导学生感受海洋的美丽与神秘。
2.合作学习:通过团体活动、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和互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游戏教学: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流程1. 热身导入(10分钟)教师引入话题,在课堂上展示一些有关海洋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海洋的奇妙之处,引导学生谈论与海洋有关的词汇与知识。
2. 新课呈现(20分钟)教师将课文《赶海》投影或展示到课件上,复述课文背景,并带领学生认识并学习本课的生词、短语和重要句式。
3. 阅读理解(20分钟)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比较理解课文的细节和感触。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回答。
2.学生自学后,让学生自由组合对课文进行表演或互动,达到展示口语表达和阅读理解的综合素质能力。
4. 实践活动(3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前往海边赶海。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赶海》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赶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赶海》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运用“夹叙夹议”这种叙事手法,能够较准确地理解它的作用。
3.学习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赶海》第一篇。
三、教学重点1.学生能准确理解“夹叙夹议”这种叙事手法的作用和本质,尤其是对本篇作品的表现手法进行理解。
2.能够通过特定词语猜测人物形象,或者通过人物形象理解特定词语。
3.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作品中的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注重表达方式和措辞。
四、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本篇作品中夹叙夹议的含义和作用。
2.帮助学生理解《赶海》中的文本细节,从这些细节中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个性特点。
3.让学生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观察现象和分析细节,提升词汇积累和理解能力。
五、教学方法1.听读教学法:教师朗读故事背景、人物形象和其他主题的基本内容。
2.讨论教学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义,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3.讲授教学法:讲解夹叙夹议的作用和本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种叙事手法。
4.观察教学法: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人物形象和细节描写,帮助他们理解文本,并且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向学生讲述故事的背景,说明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形象。
2.教师出示作品的封面,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2. 学习新课1.教师让学生阅读《赶海》第一篇,重点理解“夹叙夹议”这种叙事手法的作用和本质。
2.教师将词语转化成图片或者描述性语言,让学生们通过图片或语言描述人物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3.让学生对特定词语进行详细的分析,理解它的内涵和含义。
4.鼓励学生对文本细节进行分析,理解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3. 课堂互动和讨论1.让学生分组,共同分析和讨论本篇作品。
2.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
3.让学生注重表达的方式和措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赶海》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赶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赶海》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记述了“我”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表露了作者对大海、对生活的热爱。
从人文主题来看,主要是感受赶海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情感。
从语文要素来看,全文语言儿童化,自然清新活泼,描写手法多样,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有趣;语气词的大量使用,给文章增添了情趣;动词的准确使用也是文章的一大亮点,文中用了许多动宾结构的短语,将赶海中的各种活动娓娓道来。
第二学段开始进入自然段和逻辑段的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典型段式也值得学生领悟体会并进行迁移仿作。
教学目标:(一)基础性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支、暑、舅、逃、夹、须、捏、俘、虏”,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3.学习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把握文章大意。
4. 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我”童年赶海时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发展性目标1. 领悟第三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有详有略地说一段话,并尝试用语气词表达心情。
教学重点:1.抓住关键词句感受赶海的乐趣。
2.领悟第三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有详有略地说一段话,并尝试用语气词表达心情。
教学难点: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有详有略地说一段话,并尝试用语气词表达心情。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歌曲激趣,谈话导入1.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导入课题。
(板书课题)2.交流对赶海的认识。
什么是赶海?你有过赶海的经历吗?3.出示课文插图,师归纳:大海退潮后,人们常去海边捡贝壳、捞海带、捉鱼虾等,这就是赶海。
4.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创境、图片创境、联系生活激起学生对大海的向往,为学文做好情感铺垫。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1.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轻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赶海》教学设计(通用12篇)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赶海》教学设计(通用12篇)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赶海》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读、评、悟,体会赶海的乐趣。
能力目标培养同学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和阅读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从读中感受“俺”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同学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赶海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直接导入:同学们,今天俺们继续来学习11课《赶海》。
过渡:在预习课文,有不少同学对俺说:老师,俺从没见过大海,俺多想去看看啊。
今天,老师就满足大家这一要求,带你们去看看海,好不好?2、播放,同时配上歌曲《大海啊故乡》。
同学欣赏。
3、生谈感受。
(大海真美。
真壮观等)过渡:同学们都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
是啊,大海真美啊。
今天俺们就在这么美的海边来赶海。
二、初步感受赶海的“趣”1、回忆课文,想想赶海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2、指名交流。
教师相机板书;趣3、同学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俺”在海边做了哪几件有趣的事?4、生边读边考虑问题。
教师巡视。
5、读后交流,老师相机板书: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过渡:通过初读课文,俺们知道了课文写了小作者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这四件事。
在这四件事中,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有趣在哪?选一件你最感兴趣的事,再读一读,边读边想。
读慢一些,给自身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
然后再把你想到的、觉得有趣的地方讲给你的同桌听。
6、同学读、想、说。
教师巡视。
三、精读感悟1、师:老师发现大家刚才读得都非常认真。
现在看谁想第一个给大家读他喜欢的句子。
2、指名交流汇报。
(按同学汇报的顺序来讲)A “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象不忍离开似的。
俺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师:你为什么喜欢它?看到这可爱的浪花,作者心情怎样?怎样才干把这种兴奋的心情读出来呢?生练读。
指名读,齐读。
B “俺在海水里摸呀摸,嘿,一只小海星被俺抓住了!”师:为什么把“摸呀摸呀”读得这么慢呢?(不好摸,摸得认真,摸得仔细)抓住一只小海星,作者心情怎样?哪个字最能表示作者高兴的心情?怎么读呢?指名读,相机评价,齐读。
小学三年级语文《赶海》优质教学教案范本【五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赶海》优质教学教案范本【五篇】《赶海》是苏教版第六册第11课,叙述了作者童年时代跟着舅舅赶海的一些趣事,抒发了热爱大海,难忘童年生活的真挚情怀。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赶海》优质教学教案范本,欢迎大家阅读!小学三年级语文《赶海》优质教学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能够叙述课文内容给学生。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时的乐趣。
3、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充分利用插图,激发学生想像,练习说写。
【教学重点】通过抓螃蟹、捏大虾体会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赶海给“我”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活“趣”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见面礼,这是一件什么礼物呢?小朋友们想知道吗?请听、请看,(播放多媒体课件歌曲《大海啊故乡》前两句)“每当听到这首歌,唱起这首歌时,你想到什么?想说什么?想做什么?(生:想到海边玩水,想到海边抓螃蟹……)。
师介绍:大海退潮后,人们常去海边捡贝壳、捞海带、玩耍等,我们把这些活动称为赶海。
师:你们喜欢赶海吗?想不想去赶海?也难怪“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呢!(出示句子: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
) 师:再读读这一句话,要注意抓住这句话中哪个字去理解这句话?从这个“闹”字中,你读懂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吵”着“闹”着要舅舅带他去赶海呀?(引导学生从“闹”字中体会因为赶海有趣,好玩,所以我要“闹”)(教师板书:有趣)二、自学思考--寻找“趣”1、那赶海有趣在什么地方呢?请小朋友听课文朗读,(打开朗读课件)注意从第二三自然段中,动笔划出你认为课文中写得有趣的地方。
2、读读你觉得最有趣的地方,看看怎样读才能让别人感到这个地方确实有趣。
(在四人小组内读读自己画的句子,互谈感受。
)三、精读品悟--体验“趣”1、(汇报学习成果)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读书成果?我们按顺序一处一处找,你觉得哪里有趣,就读哪里。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赶海》教学设计大全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赶海》教学设计大全《赶海》教学设计教材简说《赶海》这篇课文叙述我童年时跟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怀。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每当我唱起《大海,故乡》这首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事。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这是歌曲《大海啊,故乡》中反复咏唱的歌词,表达了对大海的一片深情。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其中第3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记叙了我赶海的过程,赶到海边-捉蟹、捉虾-满载而归,其中捉虾、抓蟹写得具体、生动、有趣。
先总写沙滩上很多,然后写一个山伙伴抓蟹。
接着写我捉虾。
最后写我满载而归。
第三段(第6自然段)再一次引用歌词,照应开头,告诉我们童年时赶海的事印在我的心中。
学生通过两年多的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质疑习惯和抓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对于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
所以面对这篇课文,学生通过多读能了解本课的大意。
但是萧伯纳、莫斯科对于三年级,乃至于整个小学的学生来说都是十分陌生的,所以让三年级的孩子理解课文中所要展示的道理有一定的难度。
下面一起来欣赏各位语文老师亲自编制的《赶海》精彩教学设计吧《赶海》教学设计文章大全列表《赶海》,真美!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赶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六册《赶海》《赶海》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赶海》说课稿《赶海》说课设计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赶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1《赶海》教学设计11赶海教学设计(2)《赶海》课堂实录《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作者:王红梅)《赶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南夏墅中心小学黄明芳)薛法根教学设计《赶海》(作者:薛法根)《赶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江苏省太仓市璜泾镇鹿河小学李燕)《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作者:王红梅) 《赶海》教学设计之一(作者:王群英)。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赶海》教学设计七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赶海》教学设计七一、教学目标1.了解赶海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和相关海洋知识,激发学生对赶海这一传统文化活动的兴趣;2.理解赶海的意义,品味生活中的小幸福,在情感与心理上得到满足;3.加深对汉字积累的理解,掌握汉字写作的技巧,在读懂与写作中进行自我表达;4.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赶海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和相关海洋知识,理解赶海的意义,加深对汉字的认知与学习。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课文,加深学生对赶海的理解,运用多媒体和课堂互动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和写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三、教学设计1. 导入(10分钟)1.利用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2.列举赶海的活动场景,问学生这些场景出现在哪个时间段?有什么意义?3.引导学生兴奋情绪,了解赶海对于海边村庄的重要性。
2. 课中(25分钟)1.读课文,呈现多样式的重要印象,带领学生产生目光和感受;2.解释汉字的意义,展示汉字的书写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用笔的认知和练习;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赶海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让学生了解赶海的重要性;4.引导学生发表个人的看法,激发学生思考自己和别人的感受,分享个人感受和切身体验。
3. 独立写作(20分钟)1.激发学生创造力,引导学生合作构思;2.通过一定的课堂小组互动,让学生发表个人关于赶海的看法,并组合成几段独立的叙述,加深对汉字的认知;3.让学生一起完成自己的感想和想象,然后进行分享和点评,增长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4. 课堂互动(20分钟)1.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进行分组讨论并分享,交流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感受;2.两个小组可以互相评判,为对方提供意见和感性的建议,培养学生的自由思考;3.教师与学生集体反思,或者通过小组展示,呈现学生的写作成果,以便学生评判自己的汉字级别。
5. 课堂总结(5分钟)1.询问学生对本节课程的看法;2.教师对学生写作成果进行评价;3.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程的重点,巩固所学的汉字和语言知识。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赶海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赶海一、教学目标1.掌握赶海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
2.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尝试。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
4.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赶海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赶海的历史渊源和代表性人物。
3.赶海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4.赶海的海产品和采摘方法。
5.赶海的安全知识和防范措施。
6.赶海中的团队合作和交流技能。
三、教学重点1.赶海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赶海的海产品和采摘方法。
3.赶海的安全知识和防范措施。
四、教学难点1.赶海的历史渊源和代表性人物。
2.赶海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3.赶海中的团队合作和交流技能。
五、教学方法1.讲授+互动:讲解相关知识,鼓励学生提问,带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实地采摘海产品,让学生亲自感受赶海的乐趣和风险。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海产品分析、分类和讨论,提高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技能。
六、教学过程1.导入引入赶海的相关知识,通过图片、讲解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讲授1.讲解赶海的历史渊源和代表性人物,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赶海文化的吸引力和魅力。
2.讲解赶海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了解赶海对当地经济和生活的影响。
3.讲解赶海的海产品和采摘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海产品的采摘方法和技巧。
4.讲解赶海的安全知识和防范措施,引导学生了解赶海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3.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实地采摘海产品,让学生亲身体验赶海的乐趣和危险。
在实践中,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创新,并引导学生注意安全问题。
4.小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进行海产品分析、分类和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5.总结归纳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成果,提醒学生注意赶海中的安全问题,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创新。
七、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践操作的情况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赶海》教学设计
11 赶海【备课资料包】【教学目标】1、相识“螃、蟹”等10个生字;会写“支、暑”等10个生字;相识多音字“似”;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对大海、对生活无比酷爱的情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
【教学重点】1、相识“螃、蟹”等10个生字;会写“支、暑”等10个生字;相识多音字“似”;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对大海、对生活无比酷爱的情怀。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出示大海的动态画面。
2、说说对大海的印象,出示()的大海。
2、板书:海,用海口头组词。
3、揭示课题,今日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与海有关的,题目叫赶海,板书:赶海4、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
1、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你打算怎么学习呢?2、出示要求:(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自学生字新词。
(3)标好自然段序号。
3、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师相机正音。
暑假舅舅努努嘴儿束手就擒夹住痒痒的大虾一捏俘虏偏西满载而归螃蟹嘿不甘东逃西窜哎哟大螯咦吹拂哼(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句子最难读,读给同学们听听。
相机出示难读的句子.4、同学们已经读通了课文,刚才你们提了很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问题能自己解决。
5、把你最喜爱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的读读。
(配上音乐)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齐读,说说你认为哪个生字比较难写。
2、指导学生记住难写的字。
3、指导学生描红,留意坐姿。
四、作业。
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
其次课时一、检复引趣,铺垫感情:1、谈话:同学们,昨天经验了一趟赶海,有何感受啊?(生述,师板书:趣)2、小结:是啊,赶海的确太好玩了!除了能饱览大海的雄浑壮丽,那赶海的乐趣真是妙不行言,令人乐而忘返哪!二、品读感悟,体验乐趣:(一)演闹1、谈话:你瞧,起先退潮了,海水哗哗往下退,金色的沙滩上留下了多数海洋里的珍宝,有海鱼啦、螃蟹啦、贝壳啦、海虾啦……小伙伴们都去赶海了,你的心情怎么样?(生述)2、是嘛,书中的我更是急不行待,谁能读好这句话?把我的心情读出来?(课件出示)读好这句话的关键在哪?(课件)你留意到了这句话中的“闹”,抓得真准!这闹能换成其它词吗?(吵、哭、嚷、纠缠)有没有闹好?3、想想看,我会怎么跟舅舅闹呢?我们不妨联系自己来演一演,,老师演舅舅,你们做小外甥、外甥女,看谁闹得最厉害,我就带谁去!行吗?(生练习,师生合演闹赶海)4、这个外甥闹得可真狠,连拖带拉的,还一个劲儿耍赖,我真是无可奈何,看来不带他去,今日我也别想过得塌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记述了“我”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表露了作者对大海、对生活无比热爱的情怀。
全文共5个自然段,语言儿童化,自然清新活泼,以歌词开头,巧妙地引出下文,文章的结尾再一次引用歌词,照应开头,使全文浑然一体。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的借代意义。
3、凭借反复朗读,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重点和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赶海的乐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支歌曲——《大海啊故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课件)
你喜欢这支歌吗?(喜欢)
有一个小姑娘也非常喜欢这支歌,每当她唱起这支歌的时候,就会想起一件往事,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赶海》,请大家齐读课题。
(11、赶海)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什么是赶海?赶海有趣吗?)只要认真读书,就会知道答案。
二、引导初读,感受其“趣”
1、你们想不想去赶海?闭上眼睛,让我们一同走进大海,一起去赶海。
2、(播放课文朗读)听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暑假里舅舅带着“我”去赶海)
你认为赶海这件事怎样?(引出“趣”,板书)
三、读文品“趣”,入情入境。
1、你们想读吗?大声地去读吧,大胆地去读给你的学习伙伴听一听,相互倾听,相互帮助。
2、相信大家已经对课文有了新的认识,如果再带上一支笔,默默地读一读课文,并试着把你认为有趣的地方作上记号,你就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3、引导学生自由交流(小组合作学习2~3自然段)。
4、全班交流。
(1)乐趣一:追赶浪花
交流、示句:“来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
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渐渐远去的浪花在作者眼里是那么有趣,因此作者忍不住要去——(追赶浪花) 引导学生读出“我”兴奋的语气。
小结:浪花回头,有趣;追赶浪花,更有趣。
(板书:追赶浪花)
(2)乐趣二:抓海星(板书:抓海星)
交流、示句:“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创设情境“摸呀摸呀”引导抓住“嘿”体会其兴奋。
海星好抓吗?你怎么知道不好抓?你读读看?(生读)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摸呀摸呀”读得很慢,很小心。
抓到小海星真是一件开心事,老师教你一个好办法,笑着读这个“嘿”字,会读得更好。
你试试?
(3)乐趣三:捉大虾(板书:捉大虾)
交流、示句:“咦,怎么我的脚也……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抓住“咦”、“哦”来体会作者的心情;通过“武将”和“俘虏”的对比,及“伸”、“捏”、“只一……就……”的理解来体会作者的成就感。
你读得真好!尤其是1、2两句。
(点击出示文字:“咦……逗我呢!”)刚才老师看到了他的表情,觉得是种享受。
我们请他转过身读,大家注意看他脸上有什么变化。
(生答后,点击“咦”和“哦”变红色。
)
读得这么好,老师要奖励你们亲眼看看这只大虾。
(点击出示大虾画面)这只大虾怎么样?怪不得作者说它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呢!但它再神气,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瞧,(引读)我轻轻——(生读),只——(生读),这武将就——(生读),再也——(生读)啦!
读到这里,同学们的心里和手里一定也已经痒痒的了,让我们伸出手来,一边读,一边摸一摸这只大虾。
(点击画面出现文字)齐读。
(4)乐趣四:小伙伴捉螃蟹。
(板书:小伙伴捉螃蟹)
交流、示句:“那边一个小伙伴……夹住了他的手!”
过渡:“我”抓到了螃蟹,捉住了大虾,心里美滋滋的。
小伙伴们在干什么呢?他们也像“我”一样觉得有趣吗?
结合回答,点击出示螃蟹画面及句子:“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
”
指导朗读。
看看这只大螃蟹,它可不好惹,正想着办法四处逃窜呢!谁来读?(指名读)所以,小伙伴只努努嘴儿,可不能惊动了它。
5、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人们在这茫茫的沙滩上尽情地嬉戏、收获着,可是不知不觉太阳偏西了,沙滩上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刚才大家读得真有劲,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请你展开想象。
你刚才仿佛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发表见解。
你认为这景色怎样?(柔和、平静、美丽)
6、学习第五自然段
是啊,大海的景色非常美丽,赶海的乐趣无穷无尽,小姑娘今天的收获真大,她的心情怎样?(愉快)这愉快的心情她又是怎样流露出来的呢?(唱歌)让我们跟她一起唱好吗?播放《大海啊故乡》,学生跟唱。
四、美文拓展,激发感情。
今天,我们跟随童年时代的作者来到沙滩上,追赶了浪花、捉了螃蟹、抓了大虾,感受了浓浓的赶海乐趣。
大海一直就是人们向往的地方。
(出示诗歌《大海啊,大海!》)师配乐读。
你爱海吗?带着浓浓的爱和向往来读一读。
五、布置作业。
如果你喜欢画画,请你把这次赶海经过编成一册连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