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作业

合集下载

森林生态修复工程

森林生态修复工程

森林生态修复工程1. 项目背景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们为人类和无数其他生物提供栖息地,维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如过度采伐、农业扩张和城市化,森林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生物多样性下降,甚至引发气候变化等严重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森林生态修复工程应运而生。

森林生态修复工程是指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受损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重建,以恢复其自然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同时提高森林的生产力和抗干扰能力。

2. 项目目标森林生态修复工程的主要目标包括:- 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高森林的生产力和抗干扰能力。

- 恢复和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 改善森林的水土保持功能,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

- 促进森林碳汇功能的恢复,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 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促进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3. 修复原则森林生态修复工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科学性原则:根据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受损程度,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

- 综合性原则:综合运用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和技术,进行整体修复。

- 可持续性原则:修复工程应具有长期效果,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

- 社会参与原则:鼓励当地社区和公众参与修复工程,提高他们对森林保护的意识。

4. 修复方法和技术森林生态修复工程可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具体选择应根据修复目标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修复方法和技术:4.1 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森林生态修复的核心内容之一。

可采用以下方法:- 自然恢复:允许森林自然再生,通过自然演替过程恢复植被。

- 人工种植:在适宜地区进行人工造林,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树种,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

- 植被重建:通过移植或引入珍稀濒危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

4.2 土壤修复土壤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基础,土壤修复可采取以下措施:- 改良土壤:通过添加有机物料、调整土壤pH值等手段,改善土壤肥力和结构。

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作业指导书

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作业指导书

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作业指导书第1章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概述 (3)1.1 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定义 (3)1.2 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意义 (3)1.3 国内外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现状 (4)第2章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4)2.1 生态系统的组成 (4)2.1.1 生物组成 (4)2.1.2 非生物环境 (5)2.2 生态系统的功能 (5)2.2.1 能量流动 (5)2.2.2 物质循环 (5)2.2.3 信息传递 (5)2.2.4 生态服务 (5)2.3 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性 (5)2.3.1 生物多样性 (5)2.3.2 营养结构 (6)2.3.3 恢复力 (6)2.3.4 抗干扰能力 (6)第3章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技术 (6)3.1 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 (6)3.1.1 调查方法 (6)3.1.2 监测内容 (6)3.1.3 监测技术 (6)3.2 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 (6)3.2.1 恢复方法 (6)3.2.2 重建技术 (6)3.2.3 植被配置 (6)3.3 森林防火与病虫害防治 (7)3.3.1 森林防火 (7)3.3.2 病虫害防治 (7)第4章草地生态系统保护技术 (7)4.1 草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7)4.1.1 调查内容与方法 (7)4.1.2 草地评价 (7)4.2 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 (7)4.2.1 植被恢复技术 (7)4.2.2 植被重建策略 (8)4.3 草地鼠害与虫害防治 (8)4.3.1 鼠害防治 (8)4.3.2 虫害防治 (8)第5章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技术 (8)5.1.1 调查内容与方法 (8)5.1.2 评价指标体系 (8)5.1.3 调查与评价成果应用 (8)5.2 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 (9)5.2.1 生态恢复技术 (9)5.2.2 生态重建模式 (9)5.2.3 技术集成与应用 (9)5.3 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9)5.3.1 物种多样性保护 (9)5.3.2 生态系统功能保护 (9)5.3.3 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 (9)5.3.4 生物安全防控 (9)5.3.5 社区参与与公众教育 (9)第6章沙漠化土地治理技术 (9)6.1 沙漠化土地成因与特征 (9)6.1.1 成因 (9)6.1.2 特征 (10)6.2 防沙治沙工程规划与设计 (10)6.2.1 规划原则 (10)6.2.2 设计要点 (10)6.3 沙漠化土地治理技术措施 (10)6.3.1 生物措施 (10)6.3.2 工程措施 (10)6.3.3 农艺措施 (10)6.3.4 水资源合理利用 (10)6.3.5 生态监测与评估 (11)第7章水土保持与修复技术 (11)7.1 水土流失成因与危害 (11)7.1.1 水土流失成因 (11)7.1.2 水土流失危害 (11)7.2 水土保持工程规划与设计 (11)7.2.1 水土保持工程规划 (11)7.2.2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 (11)7.3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 (12)7.3.1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 (12)7.3.2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12)第8章生态廊道建设技术 (12)8.1 生态廊道概述 (12)8.2 生态廊道规划与设计 (12)8.2.1 选址与布局 (12)8.2.2 设计要求 (13)8.3 生态廊道建设与维护 (13)8.3.1 建设技术 (13)第9章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管理 (14)9.1 项目策划与立项 (14)9.1.1 项目背景分析 (14)9.1.2 目标设定 (14)9.1.3 项目范围与规模 (14)9.1.4 技术路线与措施 (14)9.1.5 经费预算与筹资 (14)9.1.6 立项申请 (14)9.2 项目实施与监测 (14)9.2.1 项目组织与管理 (14)9.2.2 施工准备 (14)9.2.3 施工过程管理 (14)9.2.4 生态监测 (15)9.2.5 数据收集与处理 (15)9.3 项目评估与验收 (15)9.3.1 评估指标体系 (15)9.3.2 中期评估 (15)9.3.3 预验收与整改 (15)9.3.4 竣工验收 (15)9.3.5 评估结果运用 (15)第10章生态保护与修复政策法规及其实施 (15)10.1 我国生态保护与修复政策法规体系 (15)10.2 主要生态保护与修复政策法规解读 (15)10.3 生态保护与修复政策法规的实施与监管 (16)第1章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概述1.1 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定义生态保护与修复是指针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退化、受损或破坏,通过生物、物理、化学等手段,实现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与提升,使其具备自我维持和自我修复能力的过程。

森林植被恢复作业方案

森林植被恢复作业方案

森林植被恢复作业方案一、背景介绍在过去几十年里,森林砍伐、森林火灾和人类活动对全球的森林植被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这些问题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气候变化的加剧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流失。

为了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制定一份综合的森林植被恢复作业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二、目标和原则目标:1.恢复受破坏的森林植被,保护和增加森林的覆盖率;2.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3.减少森林砍伐、森林火灾和非法采伐活动;4.提高社区参与度,促进可持续森林管理。

原则:1.科学性和可行性:制定方案需要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确保可行性和效果;2.综合性和整体性:方案需综合考虑森林恢复的各个方面,包括土壤保护、物种选择、植被养护等;3.可持续性:方案应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确保长期的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

三、方法和措施1. 森林恢复规划根据森林破坏的程度和类型,制定针对不同地区的森林恢复规划。

规划应包括以下内容:•根据土壤类型和水源情况,确定合适的植被恢复措施;•选择适应性强、对土壤肥力要求低的植物种类;•制定种植密度和间距,确保植物能够获得充足的养分和生长空间;•考虑当地气候和降水情况,制定灌溉和水源管理计划。

2. 森林植被种植根据恢复规划,组织种植植被。

具体步骤包括:•收集本地适应性强的植物种子或苗木;•在恢复区域内设置合适的育苗基地;•进行植物育苗,确保苗木健康;•根据规划,组织植被种植工作,注意植物的合理密度和间距。

3. 植被养护与保护为确保植被的生长和发展,需要进行植被养护和保护。

具体措施包括:•定期巡查和监测植被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等问题;•组织植物疏伐和修剪工作,维持植物的健康生长;•灌溉和调节水源,保证植物的水分供应;•防止非法砍伐、采集和放牧等破坏植被的行为。

4. 社区参与和宣传为加强社区的参与度,需要做好相关宣传工作,并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恢复工作。

具体措施包括:•组织公众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森林保护意识;•建立社区监测体系,让社区居民参与植被监测和保护工作;•制定激励政策,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植被恢复工作。

森林生态采伐作业技术

森林生态采伐作业技术

谈森林生态采伐作业技术摘要:森林采伐作业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为了减轻这些不利影响,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森林采伐作业必须在一定的生态约束下进行,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保护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对生态系统经营巳经有了很多讨论,针对具体森林类型的生态采伐技术模式已有初步的研究,但生态系统经营的核心技术——森林生态采伐更新技术体系还未形成。

本文将在对森林生态采伐作业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森林生态采伐作业技术采伐不影响或尽可能不影响森林生态系统,不造成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损伤。

其采伐设计不仅考虑木材收获,而且要考虑维持森林固有的生物多样性、树种组成和搭配、林相和森林景观及其功能等因素。

这也正是这种理念与传统采伐方式的根本区别。

森林采伐作业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为了减轻这些不利影响,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森林采伐作业必须在一定的生态约束下进行,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保护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

森林生态采伐作业技术包括采伐方式优化与伐区配置、集材方式选择和集材机械的改进、保护保留木的技术措施、伐区清理措施的改进等方面。

1.采伐方式优化与伐区配置采伐方式选择的合理与否,在于其适用的条件。

大面积连片皆伐作业应避免。

择伐作业的强度必须有所控制。

对东北林区的天然林或次生林,实行低强度大面积择伐作业,采用低强度的集中凑载、原木或原条等多种工艺方案相结合的作业方式更适合林分资源状况,不但可以降低作业成本,而且有效保护了保留林分(张殿忠1994)。

亢新刚等(1998)在长白山林区对针阔混交林的研究表明,对云冷杉、红杉为主的异龄林实行低强度择伐(10% ~ 20%),既能保持原有的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又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并且有利于土壤、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和景观维护。

在伐区配置方面,目前最为常见的是小面积块状和带状皆伐,伐区相邻布置。

美国“新林业”理论创立者franklin教授从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出发,对美国西北部天然林棋盘式的伐区配置提出异议,认为应当适当集中伐区来取代现行的分散小块伐区配置,从而降低森林景观的破碎程度,也有利于降低伐区作业生产成本(赵士洞等,1991)。

森林安全作业指南

森林安全作业指南

森林安全作业指南森林作业是一项充满挑战和风险的工作,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森林作业的安全进行,特制定本指南。

一、作业前的准备1、了解作业区域在进入森林作业之前,务必对作业区域进行详细的了解。

包括地形、植被、气候等方面。

查看是否存在陡坡、悬崖、河流等危险地段,以及了解当地常见的自然灾害,如泥石流、山体滑坡等。

2、规划作业路线根据作业区域的情况,规划合理的作业路线。

尽量选择平坦、安全的路径,避免穿越危险地带。

同时,要标记好路线,以便在作业过程中能够清晰辨认。

3、检查工具和设备确保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完好无损,并且性能良好。

例如,电锯、斧头、绳索等要锋利、牢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手套等要符合安全标准。

4、培训与教育所有参与森林作业的人员都必须接受专业的安全培训,了解森林作业的风险和应对措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紧急救援知识。

二、个人防护装备1、头部防护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帽,能够有效保护头部免受树枝、石块等物体的撞击。

2、眼部和面部防护佩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防止木屑、树枝等飞溅物伤害眼睛和面部。

3、手部防护使用耐磨、防滑的手套,保护手部免受割伤、擦伤和刺伤。

4、脚部防护穿着坚固、防滑的工作靴,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护,防止扭伤和刺伤。

5、身体防护穿着合适的工作服,具有一定的耐磨、防火和防刺性能。

三、树木采伐安全1、评估树木状况在采伐树木之前,要仔细评估树木的生长状况、倾斜程度、有无病虫害等。

对于存在危险的树木,要制定特殊的采伐方案。

2、确定采伐方向根据树木的生长方向、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合理的采伐方向。

避免树木倒向有人、建筑物或其他重要设施的方向。

3、正确使用采伐工具使用电锯、斧头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和操作方法,避免用力过猛或操作不当导致受伤。

4、设立警戒区域在采伐作业区域周围设立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防止树木倒下造成意外伤害。

四、运输与搬运安全1、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根据作业的规模和运输距离,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如卡车、拖拉机等。

更新造林作业设计

更新造林作业设计

更新造林作业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不断加剧,森林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改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提高森林覆盖率,我设计了这个造林作业。

通过对造林过程的规划和设计,对目前环境状况的分析和评估,提出合理的造林方案,从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的目的。

二、环境分析1.气候条件:本地属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夏季降雨充沛,秋季减少雨量,冬季干旱。

气温适宜,可能降雨三个月左右。

人工造林的最佳时期是春季。

2.土壤条件:本地土质酸性较强,疏松性好,属于较好的土壤,适合树种长势。

3.地形条件:地势较为平坦,水土资源丰富,适合树木栽种。

4.植被状况:目前植被条件较好,但森林覆盖率低,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程。

三、造林目标1.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2.改善土壤质量,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

3.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

4.增加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四、造林方案1.选择优势树种,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用松树为主,配合用柏树、柳树、枫树等耐寒阔叶树种。

2.确定造林规模,本次工程计划造林面积5000亩,计划栽植松树3000亩,柏树1000亩,柳树500亩,枫树500亩。

3.确定造林时间,本次工程计划在春季进行,以便树木生长季节充分。

4.确定造林和管理措施,根据不同树种的特点,采取合理的栽植密度和间距,合理施用肥料和农药,定期修剪和管理。

五、造林过程1.场地准备:选定造林地点,进行地面平整、翻草、翻土、改良土壤、开沟排水等工作。

2.树苗选种:选择生长期较长,抗逆能力强的树苗,进行繁殖和培育,以备开工时栽植。

3.栽植作业:根据造林规划,按照不同树种的要求和要求,采取合理栽培密度和方式,完成栽植工作。

4.养护管理:对栽植后的树木进行定期修剪、施肥、灌溉和防病防虫工作,保证树木的生长和成活。

六、监测评估在造林后一段时间内,要对造林地点的植被覆盖率、树木生长情况、土壤质量变化等进行监测和评估。

森林生态学学期作业-杜鹃花海生态修复初探

森林生态学学期作业-杜鹃花海生态修复初探

《森林生态学》学期作业题目:杜鹃花海生态修复初探姓名:学号:专业:森林生态学指导教师:中国·武汉2016 年 6 月引言麻城龟峰山位于麻城市东30公里处,主峰系马桩,海拔1224米。

旅游资源丰富,春季满山杜鹃似火,兰草花吐幽,是春游的好地方;夏季白天苍松翠竹蔽日,夜晚凉气袭人,是避暑的好去处;秋季山上野果遍地,山下一派丰收景象,正好参与农家乐;冬季满山银装素裹,松涛之声不绝入耳,可尽心探古访幽。

其中,麻城龟峰山古杜鹃群落(下文简称杜鹃花海)总面积达10余万亩,是典型的原始杜鹃科、杜鹃属映山红,平均树龄在100年上,最大单株萌条达56支,每枝干径在6-10厘米之间,树冠冠径达6米,覆盖面积达35平方米左右,是全国目前所见的最大的映山红生态古群落,与普通杜鹃群落相比,其年代久远,经历了上百万年自然演化过程,植被群落保存完好,景色植物优美,分布度高,海拔高(北纬31度,海拔1200米以上)集中连片覆盖度高,具有较高的植物学、生态学研究价值,是最理想的古杜鹃群落标本,该群落面积之大,年代之古老,纬度之高,海拔之高,优势度之高,保存之好,花色之美,堪称全国一绝,世界罕见。

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但随着旅游开发,景区名气逐渐增大,游客每年攀升,花色却逐渐暗淡,花期由原来20天,缩短至15天。

如何修复杜鹃花海生态,尽快使之回复原生态活力,是当前一大难题。

经多方调研、论证,决定对杜鹃花海实施生态修复。

摘要麻城龟峰山杜鹃花海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大原始群落,加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杜鹃花海资源,已成为发展麻城生态旅游的当务之急。

本文针对麻城龟峰山杜鹃花海(文中简称杜鹃花海),提出了生态修复原则、内容、主要技术措施、保障措施,这对该群落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麻城龟峰山古杜鹃群落(文中简称杜鹃花海)是典型的杜鹃科杜鹃属映山红Rhododendronsimsii,面积约0.67万hm2,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大的古杜鹃-映山红原始群落,是自然界给予人类不可多得的财富[1,2]。

森林生态学基础作业及答案

森林生态学基础作业及答案

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1. 一个种群内部个体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则该种群具有()分布格局。

A. 随机型B. 群聚型C. 均匀型D. 镶嵌型满分:5 分2. 在哈钦森生态位观点中,植物的生态位可分为四种,表示在生物群落中,能够为某一物种所栖息的理论最大空间称为( )A. 空间生态位B. 营养生态位C. 基础生态位D. 实际生态位满分:5 分3. 演替开始阶段和终阶段为同一群落的演替称( )A. 进展演替B. 逆行演替C. 循环演替D. 次生演替满分:5 分4. 在寒冷地区土壤粘重、含水量过大、地表温度容易剧变的立地条件下,苗木最易受()的伤害。

A. 寒害B. 冻裂C. 冻举D. 冻害满分:5 分5. 森林的蒸腾作用主要发生在()层次。

A. 林木B. 灌木C. 草本植物D. 灌木和草本植物满分:5 分6. 生态系统组成中,微生物属于( )A. 生产者B. 自养生物C. 分解者D. 非生物组分满分:5 分7. 喜温植物北移的主要障碍是( )A. 低温B. 高温C. 皮烧D. 根颈灼伤满分:5 分8. 水在自然界中有三种形态:即气、液、固态水。

对森林而言( )A. 气态水意义最大B. 液态水意义最大C. 固态水意义最大D. 三者意义同等满分:5 分9. 生态学上最常用的Raunkiaer生活型划分系统主要是以植物在不利生长季节里()为依据来划分的。

A. 树木高度B. 休眠芽高度C. 枝下高度D. 开花结实高度满分:5 分10. 在亚热带地区的植物一般以()作为生物学零度。

A. 0℃B. 5℃C. 10℃D. 15℃满分:5 分11. 使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的结构遭到破坏和使资源基质的有效性或物理环境发生变化的任何相对离散的事件在生态学上称( )A. 破坏B. 干扰C. 灾难D. 失调满分:5 分12. 常常将处于幼年阶段的乔木层个体统称为( )A. 乔木层B. 草本层C. 更新层D. 活地被植层满分:5 分13. 植物排放的各种生物化学物质对其它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抑制和对抗作用称( )A. 竞争B. 共生C. 异株克生D. 对抗满分:5 分14. 危害性最大的森林火是( )A. 地表火B. 地下火C. 林冠火D. 急进地表火满分:5 分15. 以绿色植物为基础,以草食动物为开始的食物链是( )A. 草牧食物链B. 腐生食物链C. 寄生食物链D. 分解食物链满分:5 分16. 喜光树种的同龄林,林下往往缺少同种更新的幼苗幼树,常存在一代就被其它树种所代替。

谈森林生态采伐作业技术

谈森林生态采伐作业技术
科 学 发 展
硪 与l 蛄i 嵩
谈森林 生态采伐作业技 术
张兴泉 张作涛
( 黑龙江省大海林林业局) 摘 要: 森林采伐作业对生态环境的不利 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 为了减轻这些不利影 响, 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森林采伐作业 必须在一 定的生态约束 下进行 , 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 保护森林 的生物多样性, 实现森林 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对生态系统经营 已经有 了很多讨论 , 针对 具体森 林类型的 生态采伐技术模式 已有初步的研究,但生态系统经营的核心技术—— 森林 生态采伐更新技术体系还未形成。本 文将在对森林生态采伐 作业 技术进行探
畜 力 集 材 具 仃 对 土壤 破 坏 小 ,对 幼 树 幼 苗 损 伤 小 ,无 废 气 污 染 等 优
点,为发展 中国家一种经济又满足 生态 保护的可行 的集材方式 。我 国东 北林区近几年使 用牛、 马车等畜力集材 的比例有所上升 。 直 升飞机和 飞艇 集材近几年 在瑞士 、 加 拿大、 日本等 国得 到发 展, 主 要用于其他设备 不可及 的山区 以采伐珍贵树种 ,此法可保 留7 5 %的幼树
杨玉 盛等( 1 9 9 7 ) 研究指 出, 在南方 山地林 区, 天然 林采伐后应 尽量采 用不炼 L L J 方法清 理林地 , 把剩 余物散铺 或带 状堆腐 , 从 而达 到减 少对土 壤干扰 , 增 加幼林地地 表覆盖度 , 保蓄养分之 闷的 。以全 面劈杂 , 带状清 理 林 地 代 替 全 面 炼 山 。采 用 化 学 火 草代 替 人 工 劈 草 炼 L , 可降低成本 , 且 枯死杂草覆盖林地 , 呵保持水 土, 提 高十壤 肥力。 “ 新林业 ” 创始人F r a n k l i n 教授将“ 生物学遗物 ” 的概念应 用到采伐上 , 认为伐 区清 理要尽量 把采伐

森林生态采伐更新作业规程

森林生态采伐更新作业规程

森林生态采伐更新作业规程作者:范东光张喜良来源:《科学与财富》2012年第08期摘要:采伐作业是伐区阶段生产中的第一道工序,合理选择不同的采伐方式,对伐区生产的计划、组织是非常重要的。

它关系到整个伐区阶段的生产费用,直接影响木材生产的经济效益和森林各类间接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森林;生态;采伐;更新;作业规程采伐作业是伐区阶段生产中的第一道工序,合理选择不同的采伐方式,对伐区生产的计划、组织是非常重要的。

它关系到整个伐区阶段的生产费用,直接影响木材生产的经济效益和森林各类间接作用的发挥。

一、森林采伐类型和方式森林采伐类型分为主伐、抚育采伐、更新采伐3种类型。

对于东北天然林,主要为主伐和抚育采伐。

主伐分为择伐、渐伐和皆伐3种方式。

东北天然林适用的主伐方式为皆伐和择伐。

择伐是目前东北天然林区提倡的,也是最常用的采伐利用方式。

择伐采用径级作业法,实行单株择伐或群状择伐。

在东北天然林区,一般不提倡使用皆伐,除非因严重自然灾害、征占用林地等引起的必要皆伐,且一般采用块状皆伐和带状皆伐。

且要严格控制皆伐的使用范围。

抚育采伐是在未成熟林分中有选择的伐除一部分林木,其目的是改善林分结构,促进林分生长。

抚育采伐主要在商品用材林中进行,特用林根据培育目的和具体情况确定抚育采伐,禁伐林不进行抚育采伐。

二、伐区调查设计根据相关规程要求结合森林类型多样化最大覆盖模型和景观生态规划原理和方法进行。

三、禁伐区和缓冲区禁伐区是依据国家的法规和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伐区内设置的除发生森林火灾和重大病虫害外,严禁进行各种采伐活动的区域。

禁伐区应包括: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的核心保护区、文化保护区、不能进行采伐活动的科研试验地等。

四、采伐作业设计根据林分调查因子和采伐类型的要求,确定伐区采伐方式和采伐强度。

采伐木和保留木采用目标树体系结合林分择伐空间优化系统来确定。

采伐木标号:为了便于采伐作业,凡是采伐木都要按照一定的规定和标准进行标号,皆伐伐区对周界木进行标号,择伐伐区对采伐木进行标号,对于需要特殊保护的林木也要进行标记,以避免误采,标号必须明显清楚。

森林生态系统解决实施方案

森林生态系统解决实施方案

森林生态系统解决实施方案森林生态系统解决实施方案是指为解决当前面临的森林生态系统问题制定的具体行动计划和措施。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但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森林生态系统正面临着诸多威胁,包括森林砍伐、土地利用变化、非法采伐、生物入侵等。

为了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实施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解决实施方案。

首先,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是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关键环节。

建立和完善森林保护区网络,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资源监测和管理,严禁非法砍伐和野生动植物贸易。

同时,通过推动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采取森林植被修复、植树造林等措施,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其次,加强森林经营与利用的可持续性。

推动森林经营与利用的可持续性,确保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制定和加强森林经营规划和管理制度,促进林木良种培育和种苗供应。

鼓励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适度利用森林资源的方式,提高森林经营的效益和可持续性,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第三,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评估。

建立健全的森林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利用遥感技术、卫星影像等手段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等研究,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间关于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森林生态系统问题。

加强与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国家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制定和推动全球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的政策和行动。

第五,加强公众参与和教育宣传。

加强公众对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的认知和参与度,强化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举办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的培训班、座谈会等活动,提高公众对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的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环保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森林生态系统解决实施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森林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监测评估、国际合作和公众参与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造林作业设计

造林作业设计

造林作业设计一、引言:造林作业设计是实施森林建设的重要步骤,它关乎到未来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探讨一份典型的造林作业设计,包括前期准备、实施步骤以及后期监测与管理等方面。

二、前期准备:土壤调查:进行详细的土壤调查,了解土壤类型、质地、含水量等信息,为合理选择树种和施肥提供依据。

生态评估:对目标区域进行生态评估,了解植被分布、野生动植物种类及其习性,为后期植物的选择和生态平衡提供基础。

气象条件分析:分析气象条件,包括降雨、温度、风向等,以确定最适宜的植树时机,提高造林成活率。

三、实施步骤:树种选择:根据土壤条件、气象特点和生态评估结果,选择适宜的本地树种,注重本地树种的生态适应性。

苗木培育:选择具有良好生长状况的苗木,进行苗圃培育,保证苗木的质量和健康状态。

地面准备:进行地面清理、整平,为植树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可以采用梯田或轮作造林的方式,提高植树密度。

植树作业: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植树的位置和密度,采用人工植树或机械植树方式进行。

确保植树的深度和树距符合设计标准。

施肥养护:在植树后进行合理的施肥,保证苗木生长所需的养分。

养护期间需要及时防治病虫害,确保树木的健康生长。

四、后期监测与管理:成活率监测:定期对植树成活率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补植,确保整体成活率达到预期水平。

林分结构调整:根据植树成活情况和生长状况,适时进行林分结构的调整,保持森林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防火管理:制定森林防火计划,加强火源管理和防火道的建设,提高森林火灾的防控能力。

科学研究与数据积累:进行科学研究,积累相关数据,为未来的造林工作提供经验和参考。

五、结语:通过前期准备、实施步骤和后期监测与管理,一份合理的造林作业设计能够确保森林建设的高效性和可持续性。

这不仅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服务。

林业生态工程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

林业生态工程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

林业生态工程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4)1.1 项目背景 (4)1.2 项目目标 (4)1.3 工程设计原则 (4)第2章林业生态工程现状分析 (5)2.1 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 (5)2.2 土壤类型与肥力状况 (5)2.3 森林资源现状 (5)第3章树种选择与配置 (5)3.1 树种选择原则 (5)3.1.1 适地适树原则:根据项目区的气候、土壤、地形等立地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抗逆性好的树种。

(5)3.1.2 生态功能原则:优先选择具有较强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的树种。

(5)3.1.3 生物多样性原则:注重选择能够提高生物多样性的树种,包括不同层次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6)3.1.4 经济效益原则:考虑树种的木材、果实、药材等经济价值,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

(6)3.1.5 景观美学原则:结合项目区的景观需求,选择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种。

(6)3.2 树种配置方法 (6)3.2.1 混交林配置: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进行混交,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6)3.2.2 层次配置:根据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生长特性,进行分层配置,形成立体结构的森林。

(6)3.2.3 混合配置:在同一林分内,采用不同生长速度和生态位的树种进行配置,以利于长期保持林分结构和功能。

(6)3.2.4 模拟自然配置:参考项目区自然植被类型和分布,进行树种配置,使人工林与自然植被相融合。

(6)3.3 主要树种简介 (6)3.3.1 针叶树种: (6)3.3.2 阔叶树种: (6)3.3.3 灌木树种: (7)3.3.4 草本植物: (7)第4章造林工程设计 (7)4.1 造林工程布局 (7)4.1.1 造林区域选择 (7)4.1.2 造林树种选择 (7)4.1.3 造林工程分区 (7)4.2 造林密度与模式 (7)4.2.1 造林密度 (7)4.2.2 造林模式 (8)4.3.1 整地 (8)4.3.2 苗木处理 (8)4.3.3 造林时间 (8)4.3.4 造林施工 (8)第5章水土保持工程设计 (9)5.1 水土保持工程目标 (9)5.1.1 降低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减缓水土流失速度,提高土壤抗蚀功能; (9)5.1.2 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为林木生长创造良好的立地条件; (9)5.1.3 减少泥沙淤积,保障水利设施正常运行; (9)5.1.4 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9)5.1.5 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简述森林的生态作用

简述森林的生态作用

简述森林的生态作用森林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持环境平衡和人类生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森林生态系统不仅能够调节气候、保持水源,还能提供生物多样性和木材等资源。

本文将从气候调节、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资源提供等方面,简述森林的生态作用。

一、气候调节森林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调节大气中的气体组成,对缓解全球变暖、控制温度起到重要作用。

森林中的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进行储存,从而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

此外,森林还能够通过树木的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蒸发到大气中,形成云层,从而降低地表温度。

因此,森林在调节全球气候和控制温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水源保护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淡水保护区之一。

森林中的树木通过根系吸收并储存大量的水分,形成地下水储备。

同时,森林还通过阻止水土流失,减少水源的污染。

森林覆盖能够减缓降雨的速度,使水分有更多的时间渗入地下,充实地下水层,形成更为稳定的水源。

此外,森林还能够减少洪水的发生,通过树木的吸水作用和地表覆盖,减缓雨水流入河流的速度,从而降低洪水的威力。

因此,森林在保护水源和防止洪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三、生物多样性森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森林提供了各种生境和食物链,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和繁衍的场所。

森林中的不同植物种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生态系统。

同时,森林还是许多珍稀濒危动植物的栖息地,保护了大量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

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和稳定物种数量具有重要作用。

四、资源提供森林为人类提供了许多重要的资源,如木材、药材、食物等。

木材是人类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等领域。

森林中的许多植物还具有药用价值,可以用于疾病的治疗和保健。

此外,森林中的水果、坚果等植物也是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

因此,森林作为资源库,对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起着重要作用。

总结:森林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和提供资源等重要生态作用。

天池垭林场森林抚育作业设计

天池垭林场森林抚育作业设计

天池垭林场森林抚育作业设计一、设计背景:天池垭林场位于中国的江西省,该地的森林资源相对丰富。

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和滥伐,该地的森林覆盖率逐渐下降,森林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和恢复该地的森林资源,实施科学的森林抚育作业是必要的。

二、作业目标:1.提高天池垭林场的森林覆盖率;2.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保护;3.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改善土壤质量和保持水源涵养功能;5.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

三、作业内容:1.森林抚育规划设计:制定森林抚育的长期规划和设计,包括森林类型的合理选择、造林密度和间隔的确定等。

2.造林和更新:根据森林抚育规划,进行树种选择和优化,选择适应天池垭林场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的树种进行大面积造林。

在已有森林中,推动天然更新过程,促进自然演替。

3.森林保护与病虫害防治: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控工作,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并采取控制措施,保护森林健康。

加强森林火灾的防控,组织定期巡视和清理枯枝落叶,提高森林火灾的防灭效益。

4.林分经营:根据森林抚育规划,对森林进行适当的造林、修剪和疏伐工作,促进树林良好的生长和发展。

在林分经营时,还需注意合理利用林产品,提高森林经济效益。

5.森林监测与评估:建立森林监测体系,定期对森林资源进行监测与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优化森林抚育作业。

四、作业时间安排:1.制定森林抚育规划设计:预计花费3个月时间,对所需树种进行调查和评估,并确定合理的造林计划。

2.造林和更新:预计在春季和秋季进行大面积的造林工作,每年实施1次,持续5年。

3.森林保护与病虫害防治:每年定期组织森林保护巡视和病虫害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4.林分经营:每年根据林分生长情况,进行适当的修剪和疏伐工作,至少进行1次。

5.森林监测与评估:每年对森林资源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优化森林抚育作业。

五、作业预算:1.制定森林抚育规划设计的费用:预计10万人民币。

构建“JJT”作业管理模式 搭建作业中的“森林生态系统”

构建“JJT”作业管理模式 搭建作业中的“森林生态系统”

1.根据 306÷85=3.6,直接写得数
每名学生学习数学,解答数学习题的能力是不同的。 因此,
30.6÷8.5=_____ 30.6÷85=____ 30.6÷0.85=_____
86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2 . 3
优化作业 荨 研 究/探 索
YANJIU TANSUO
2.比较大小
量,才能真正把反馈落实。
学生只要根据课堂所学即可完成, 知识应用较为直
草本植物空间分布错落有致,体现着群落的垂直结构。 在 接,重点是让其巩固课堂上所涉及的知识点。 即使是学习
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不同的植物能健康生长,正是因为它 有困难的学生也能体会完成作业的喜悦,建立学好数学的
们的生长环境都得到了满足, 可以从周围汲取所需营养。 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布置有思维深度或综合性强的作业,会充分挖掘其学习潜
46-20=26(m)
力,进一步发展其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提升其数学品
S=(a+b)h÷2
质,增强其学习兴趣。 以练习七课后作业为例,我们安排了
=26×20÷2
T 级挑战作业:
=260(m2)
20 m
1.张师傅 0.15 小时做 30 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做多少
靶向提升学生的能力。 这样的题目设计充分开启学生思 作业,有所行动。
考,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JJT”三种形式的设计实施中,各层次学生都能在作
我们把作业设计成“JJT”的形式,改变了以往命令、强 业过程中梳理、完善自己的思路,发展、开拓自作业氛围,使不同发 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和“辅差”。 此种设计可
曾有过的学习体验,打破了只能用大数除以小数的思维定 梯形面积公式 S=(a+b)h÷2 后,就停笔了。 其实这就是学

林区作业管理方案

林区作业管理方案

林区作业管理方案背景林区作业包括伐木、砍草、疏林、种植等一系列的操作。

这些作业如果没有管理,会对森林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

因此,林区作业的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林区作业管理方案。

管理方案1. 制定作业计划林区作业管理的第一步是制定合理的作业计划。

作业计划应考虑到林区的生态环境、作业人员的技术及安全要求等多个方面。

制定作业计划时,需要做好风险评估工作,以避免因不完善的计划导致的生态破坏和人员伤亡。

2. 完善作业流程作业流程的完善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同时还能减少错误和隐患。

作业流程应包括作业前的准备工作、作业过程中的操作规范、作业后的清理和整理工作等。

3. 建立作业档案林区作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建立作业档案。

作业档案应包括作业计划、作业流程、作业人员名单、安全细则等。

建立作业档案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4. 安全教育及培训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及培训非常必要。

安全教育内容应包括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等。

安全教育及培训应根据不同的作业类型和人员技术水平进行不同程度的安排。

5. 环保工作林区的生态环境需得到保护。

因此,在作业过程中,应注重环保工作。

应制定环保计划,减少作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同时,在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保证作业的合法合规。

6. 建立监管机制监管机制是林区作业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

其方法包括监督、检查、考核等。

监管人员需认真履行职责,定期巡查、检查林区作业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对违规的责任人员要进行严肃处理,以保证作业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总结林区作业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考虑和严格的执行。

本文介绍了林区作业管理的六个方面,包括制定作业计划、完善作业流程、建立作业档案、安全教育及培训、环保工作以及建立监管机制。

这些管理方案将有助于提高林区作业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

16《森林》作业设计

16《森林》作业设计

16《森林》作业设计作业背景本次作业设计以16《森林》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探索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和重要性。

通过研究森林的植物、动物以及其它生物多样性,学生将加深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并了解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的必要性。

目标和任务1. 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和构成要素。

2. 研究并鉴赏森林中的主要动植物。

3. 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对环境和人类的重要性。

4. 探索森林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方法与策略。

5. 培养学生的研究和表达能力。

活动设计1. 观察实地考察:学生们将前往附近的森林公园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森林生态系统的不同要素,如树木、花草、昆虫等。

2. 动植物图鉴制作:学生们将选择其中的一种动植物,进行深入研究,并制作相关的图鉴,包括该物种的名称、特点、分布等信息。

3. 森林保护宣传海报:学生们将以小组形式设计并制作森林保护宣传海报,呼吁大家保护森林资源,提倡可持续利用。

4. 栏目报道:学生们将扮演记者的角色,选择森林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一个具体案例,进行深入报道,包括问题原因、解决办法和效果等。

5. 性质辨析:提供一份森林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对比表格,要求学生根据比较的结果填写相应的对应项。

考核方式1. 实地考察记录和观察报告。

2. 动植物图鉴的设计和制作。

3. 森林保护宣传海报评选。

4. 栏目报道的内容和表达。

5. 性质辨析表格的填写准确性和分析能力。

通过以上活动和考核方式,可以全面评估学生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研究和表达能力。

参考资料1. 《森林生态系统导论》2. 《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3. 《森林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案例分析》4. 《城市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对比研究》以上为16《森林》作业设计的内容和要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与我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林生态效益与生态经济林摘要:林业“两大体系”的建设是当前我国林业的根本任务。

经济林既具有产业的属性,又具有生态的属性,是林业“三大效益”兼顾得最好的一类林种。

目前,我国对经济林生态效益的认识还不够充分。

文章通过对论述经济林的生态效益和生态经济林的三方面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生态经济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关键词:生态经济林;生态效益;生态补偿ECOLOGICAL BENEFITS OF NONWOOD FOREST AND ECOLOGICAL NONWOODAbstract: "two systems" of forestry is currently build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hina's forestry. Both Nonwood forest industry attributes, but also has the ecological attributes, forestry, "three-effectiveness" take into account the best of a class-lam. At present, China's economic forest ecological benefits of awareness is not sufficient. The article discussed by the economic forest eco-efficiency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major areas of economic forest and based on this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forest ecology of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Key words: ecological nonwood forest; ecological benefits; ecological compensation林业“两大体系”的建设是当前我国林业的根本任务。

经济林既具有产业的属性,又具有生态的属性,是林业“三大效益”兼顾得最好的一类林种。

大力发展经济林,对于实现林业“两大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具有长远的、重要的意义。

然而,目前,我国对经济林生态效益的认识还不够充分,经济林生态经营方式还处于探索阶段,迫切豁要建立有效的经济林生态补偿机制,以调整经济林生产中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促进经济林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推行经济林生态经营策略。

1对经济林生态效益的认识经济林是我国五大林种之一,是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与其它林种相比,经济林具有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产品多样、加工增值潜力大、产业化前景好,即适应性广、特产性强,既适宜农户经营,又可大规模种植等特点,是林业“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得最好的一类林种[1]。

例如,沙棘是重要的饮料和药材树种,同时又是我国西部固沙造林的首选树种,八角是传统的调料树种,同时又是广西保护水源和树桩的重要防护林种;油茶是我国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同时又是优良的荒山荒地绿化树种,对于维护我国南方丘陵红壤地区的生态稳定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兼具绿化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多种生态效益,据综合评估,油茶林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比值为10:3。

我国是世界经济林分布和栽培中心,全国有经济林经营面积约 3.O×107hm2,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6%-18%,占全国人工林面积的60%左右,年产值已超过1000亿元,占林业产值的1/3以上[2]。

根据国家林业局《全国经济林发展规划》,2006-2010年发展经济林面积1 672.12万hm2,其中新造林1010. 9万hm2,低产林改造661. 22万hm2;到2010年,全国经济林面积将稳步发展到3764万hm2。

这意味着,在5年时间内,经济林面积要增加约1/3。

经济林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人的重要生产项目[3]。

然而,经济林适宜栽培区多处于江河、水系、库区的下坡面,是区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后一道屏障,如果不顾生态环境建设,盲目发展经济林,势必带来整个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4]。

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国家要生态,地方要发展,农民要增收”的结合问题,同样是经济林生产中的关键问题。

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选择。

在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实践中,我国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型经济林、防护型经济林等新的模式[5-7].这不仅是概念上的一大创新,也扩大了经济林的内涵,提高了对经济林“三大效益”的认识。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林与经济林认定标准的通知》(林退发[2001]550号文件)[8]中明确将油茶、核桃、乌柏、板栗、枣树、柿树、茶树、杜仲、厚朴、山核桃、油桐、桔柑、批把、称猴桃、梨树、桃树、李子、葡萄、石榴、黄柏等经济林树种列为生态型经济林树种。

与此同时,各地在长防林建设、退耕还林等国家重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实践中,自觉按照生态工程建设的原则和要求,努力挖掘适合不同区域的经济林生态经营模式。

例如,在退耕还林项目的带动下,湘西发掘推广了适应于大坡面坡耕地和荒芜油桐林地的“一坡多带经济林生态经营模式”,成为湘西北水源涵养林的一种重要经济林模式,既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还收到了很好的生态效益,每公顷蓄水300 m3,减少泥沙流失量76.5 t。

生态效益补偿是通过对损害(或保护)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或补偿)以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收益),从而激励损害(或保护)行为的主体减少(或增加)因其行为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或外部经济性),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9]。

1998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八条规定:“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2000年1月29日发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规定:“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经营者,有获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权利。

"2004年12月10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正式确立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其重点是对公益林管护者发生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支出给予一定补助的专项资金,基金的补偿范围为国家林业局公布的重点公益林林地中的有林地以及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疏林地、灌木林地、灌丛地[10,11]。

然而,由于经济林与用材林、薪炭林列为商品林,国家和地方均未对其进行生态补偿[12],少数列人补偿的以经济树种为主的林分,是以禁止生产经营活动为代价的,实际上已失去经济林的内涵[13.14]。

当前,我国对经济林生态效益的认识还不够充分,经济林生态经营方式还处于探索阶段,迫切需要建立经济林生态补偿机制,以调整经济林生产中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促进经济林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推行经济林生态经营策略,切实解决经济林生产中“国家要生态,地方要发展,农民要增收”的矛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 生态经济林的基本内涵生态经济林不同于一般概念上的经济林,概括起来有下面三个基本特点,一是有利于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满足环境建设的基本生态要求;二是所生产的果品(产品)要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三是实行可持续经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根据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所有加入世贸组织的国家,将开放果品市场,在果品市场进入国际化竞争的情况下,如果不着力提高经济林产品的“绿色”程度,很难在国内外市场上站住脚,获取应有的经济效益。

生产绿色果品,是以生态经济林为依托,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脱贫致富的必然选择,也是生态经济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绿色果品不仅要求无污染、安全,而且要优质、高营养。

因此,营造生态经济林必需建立在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强的品种(或无性系)的基础上。

实行可持续经营是生态经济林的一个重要特点。

生态经济林不仅要考虑第一代经济树种由结果到更新连年高产、稳产的问题,而且要考虑第一代以后多代的高产、稳产问题,只有实行可持续经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林特别是栽培生长迅速、对肥力要求高的树种,有导致地力下降的趋势,因而人工林的长期地力维持问题,成为当前国际和国内林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

黄河中游丘陵山地土壤肥力普遍低下,而人们每年期望收获一定数量的林果产品,使这一地区生态经济林的土壤肥力问题更加突出。

可见,生态经济林可持续经营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土壤肥力实现林地的有效永续利用。

为此,应注意采取如下技术措施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固护土壤,控制水土流失补充有机质,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合理利用局部径流,改善土壤水分状况;科学追肥,进行养分补充;通过树体控制,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

创造条件进行林地土壤养分监测,每年土壤养分的补充量要大于消耗量,以使土壤肥力逐年提高。

3 生态经济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分析实施生态经济林工程造林模式,以中西部为例干旱半干旱地区为例,在建成5-6 a后产值可达1500-3000元/666. 7 m2,直接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每年辐射推广近0. 7万hm2,则年经济收人可达15-30亿元。

紧紧围绕我国生态经济型经营模式与产品开发开展研究、推广与示范,成果直接为中西部半干早区及黄土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和绿化工程提供新的思路、治理与开发的综合技术,以及优质高产经济林营造和产业化发展的成套技术、方法和示范样板。

对于提高同类地区植被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抵御自然灾害的整体效益,减少坡面的土壤侵蚀,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善有巨大的作用。

通过恢复森林植被,合理利用坡耕地、发展生态经济林,能够促进山区社会经济发展和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达到生态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的目的,增加山区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掌握科技知识的能力。

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工程成果,防止出现反弹现象,吸收剩余劳动力参与产品开发,维护社会稳定,起到良好作用,社会效益十分突出。

参考文献:[1]王立新.关于21世纪我国经济林生产的战略思考[J].经济林研究,2004.22(1),71一74.[2]王立新.我国经济林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特产研究.2004.(1),62 - 64.[3]杜兰英.杜红岩.我国中西部生态经济林工程造林及其配套技术[J].经济林研究.2006.24(1),21一25.[4]何方.西部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J].经济林研究.2000.18(3),1-5.[5]程晓建,黎章矩,戴文盛,等.生态经济林与可持续发展[J].浙江林业科技.2003,23(3),79一82.89.[6]罗细方,姚小华.生态经济林模式水土流失模型探讨[J].经济林研究,2005.23( 3):24一27.[7]陈彩虹,沈翠新.现代信息技术与生态环境评价[J].经济林研究,2003.21(4):131一133.[8]郑礼法,韩国康.关于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思考[J].林业经济.2001.(10):38- 41.[9]何方.中国生态区划分与评价和保护建设的研究(V)[J].经济林研究,2003.21(2):23 - 27.[10]胡仪元.西部生态经济开发的利益补偿机制[M].沈阳:社会科学辑刊.2005.[1l]徐学杰.安宁市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研究[J].四川林勘察设计,2004.(2):11-13.[12]刘宏振.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思考[J] 福建林业科技,2006.1(33):160-163.[13]张小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与公民环境权保护[J].林业经济问题,2003.(10),253 - 256.[14]王永安.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补偿的几个问题[J].生态经济,2000.(1):13-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