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大学学习的意义
3.引导学生正视困难努力坚持追求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 1.文章层次意思及逻辑联系
2.对大学生的实际指导意义
3.如何让学生把所学延伸到自我培养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延伸到自我价值观的培养上
2.如何激发大家保持对理想的探讨,引发共鸣
教学内容:1.胡适简介及行文背景
2.课文的解读及指导意义
3.胡适提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与我们现在社会的比较及
联系
教学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胡适简介写作背景文章分析引导
延伸总结
一胡适简介
引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大家都知道这是徐志摩的写的吧!知道徐志摩的
人一定对他和陆小曼的故事。当年他们结婚的时候是背负着
巨大的社会和道德压力,因为他们两人都是二婚。为了让自
己名正言顺,他们请来了梁启超当主婚人,胡适当证婚人。
可是胡适的老婆不让他去。最后眼看时间就要到了,他情急
之下,翻窗出去为他们证婚。你们想不到胡适原来还有这样
的一面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胡适先生的这篇课文《赠与今年的大学毕
业生》
1家庭背景
胡适父亲胡传官至台湾台东直隶州知州,清朝贡生。母亲冯顺弟,安徽绩溪县人。胡传是一个爱国的文人,中日甲午海战之后,清朝将台湾割让给日本。但是他拒绝离开台湾,积极组织抗日,还亲自邀请当年打败法国的黑旗军将领刘传福来领军。
但是最终不得志,他离开台湾后的第八天即暴毙而亡。
他的母亲是可以与孟子的母亲相提并论的人。
2教育背景
⑴国学基础的奠定
胡适的“破蒙”教育是比较早的。在他还不到三岁时,他父亲便亲自当起老师,一边教妻子冯顺弟认字,一边教小胡适认字。在父亲忙时,他的母亲便当起了代理教师继续教他认字,她自己也借此温习熟字。就在这样的温馨团居生活中,在其母亲认得近千字的时候,小胡适也认得了七百多字。
在他父亲胡传去世后,其母亲便把希望全寄托在小胡适身上,谨尊亡夫“糜儿天资聪明”应“努力读书上进”的遗嘱,亲自把不到四岁的胡适,送到私塾读书。由于小胡适此时已识得近千字,故不须念《三字经》、《千家文》、《百家姓》、《神童诗》等一类“破蒙”的读本。他最先读的书,则是他父亲胡传亲自编写的体现儒家人伦和程朱理学精神的《学为人诗》、《原学》二本。
故事:为了使先生能够尽心尽力的教,使小胡适受到更好的教育,别人家教两元的学费,其母亲都是加倍的给,并叮嘱先生:“每读一字,须讲一字意思;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先生掰开揉碎,由浅入深的讲解,使胡适受益匪浅。他在后来的回忆中说,他一生最得力的讲书正是他“母亲增加学金的大恩惠”。他的母亲是可以与孟子的母亲相提并论的人。
⑵新知识、新思想接受与丰富
早年在上海的梅溪学堂、澄衷学堂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
1904年,他到上海进新式学校,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并开始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白话文章,后任该报编辑。
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留学,于康乃尔大学先读农科,后改读文科.
故事:当时庚款官费留学生只取前二百名,考试两场,文章和杂科(政史地物理化生等),头一场文章胡适扬扬洒洒一篇得了一百分,如此可见他的文章造化!
老师要他认苹果树,可是两个小时只能认出三十种里面的二十种,于是觉得自己不适合学农学。
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唯心主义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并一生服膺。
引导:【同学们看课前导引】胡适自己也说:“我的思想受两个人的影响最大:一个是赫胥黎,一个是杜威先生。赫胥黎教我怎样怀疑,杜威先生教我怎样思想。他提倡怀疑主义、、、引申:同学们不是经常听到一些演讲么,你们有没有怀疑过演讲的人的正确性呢?很多同学在高中都听过疯狂英语的演讲,听得大家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啊!兼职就是天神下凡啊!但是为什么到了大学没有了呢?因为大学生基本都有了自己的判断
和怀疑,所以他们那套煽情的就发挥不了作用了。
3学术成就
新文化运动领袖,提倡白话文
提起胡适的成就,首先我们不得不提的是他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提到新文化,大家会想到谁呢?陈独秀,鲁迅。对,还有陈独秀,李大钊等。当年回国后,他在《新青年》任编辑,积极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并且主张推广白话文写作。
他自己就写了第一篇白话文诗集《尝试集》,这部诗集的文化成就不高,但是因为他是第一个尝鲜的人,所以它的意义是重大的。我们不是有一首歌“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就是里面的一篇。(而鲁迅先生写了第一篇白话文的小说《狂人日记》)
涉猎宽广,名誉众多
胡适先生在文学、哲学、史学、伦理学等诸多方面都有很高地造诣。他一生共获得35个博士头衔。并且曾经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二写作背景
1936年,胡适先生作为北大的校长在毕业典礼上做的演讲。
请大家带着这样两个问题当时大学生进入社会后遇到的实际问题?胡适先生的建议是什么?快速的浏览一遍全文(4分钟左右)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大家都知道当年的大学生都是天之骄子,当年的大学校园也是真正的象牙塔,校园里讨论的都是思想学术,是真正的伊甸园。可是当这些大学生走入社会之后才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于是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扑向了这些温室里的花朵。胡适先生为了不让大家重蹈覆辙,于是便有了这样的一篇演讲
三文章分析
(1)写作缘由(1)
大家看第一段,胡适先生说在大学里面的大学生们被放纵被原
谅,没有人会要他们真正的负起什么责任。但是除了社会他们
就不适应了,因为他们要真正做点什么了,国家培养了他们,他们必须有所作为了。由于接受不了社会现实的打击,他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