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民间采风去

合集下载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作文指导与范文评析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作文指导与范文评析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作文指导与范文评析班级姓名学号【训练要求】伟大的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丰富深厚的民俗文化始终与民族文化相伴随。

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民俗,实际上是指该民族或该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任何发达的或发展中的民族或群体,都毫无例外地生活在一定的民俗中。

学习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可以加深对我们民族的了解和感情。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以“到民间采风”为主题,内容活泼,也有较为多样的方式可供选择,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

这一单元主要要求我们围绕“民风民俗”这一主题,运用调查法、查找文献法搜集材料,整理、分析所搜集的材料,并根据材料形成一定的成果:或做游戏,或编词条,或办展览,或撰写报告,或进行评论……第一项活动“家乡素描”,以认识家乡、热爱家乡为主题,活动时可以选择一个较小的角度入手,比如当地的物产、文物、传说等,只要与家乡有关即可。

第二项活动“认识方言”,角度虽小但是具有深度和趣味。

第三项活动“乡土发现”可与第四项活动“节日探源”合并进行。

这一活动应该作为重点内容,本单元“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教育目的在这一环节最容易得到实现。

而且,大家在这方面的兴趣可能也较大,可供选择的活动方式也较多,综合性最强,便于我们发挥个性,也便于锻炼我们各项能力。

本单元的写作练习可以选取以下话题展开:1.“家乡”——可以介绍家乡的地理环境、人文风情,也可以写家乡的人、事、景,只要写出你心中的家乡的美来,即可。

文体可以是记叙文、说明文,也可以是诗歌等。

2.“方言”——可以介绍家乡方言的历史渊源,也可以对家乡方言中的词汇、语法等语言现象进行整理、总结,然后把你探究的结果写成一篇说明性文字。

3.以“节日”为话题,或以“节的起源”或“我家乡的节”为题,写一篇说明文或记叙文。

4.就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发表自己的看法。

【导写提示】本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

到民间采风去日记500字大全

到民间采风去日记500字大全

“到民间采风去?什么风啊?”也许你会有些疑问,不过看了下面,你就会明白了。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到民间采风去日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到民间采风去日记1哲学家说,一滴水中见大海,一粒沙中见世界。

为了探寻生活背后的“学问”,关注习焉不察的民风民情,我踏上去远方的路,到民间采风。

第一站——彩云南国刚一到云南,满眼的山野风光,飘荡着自然热土的气息。

正当沉醉佳景时,耳后传来轻松,欢快的乐曲,闻声寻人——三个妇女,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

她们自由地歌唱着,以对歌为乐,作为一种娱乐活动。

我想,这正是我所追寻的——云南的“歌”。

后听当地人介绍才知“金满斗会”是民歌风俗中盛大的集会。

乡村男女老少百多人,六人围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一连三天才散场,主要目的是传歌,男女老少连唱三天,不愧是“十年难逢金满斗”。

彩云南国,歌满天国,踏着歌声去旅行。

第二站——钱塘江畔亲临浙江,只见家家户户忙里忙外,小孩子脸上笑开了花,想必是到了邀饮春酒的时日了。

漫步大街小巷,四处飘荡着自酿的八宝酒的香气,这是在别处不曾有过的香味。

我想,这正是我所追寻的——浙江春酒。

一到过年,人们最期盼的就是喝春酒,早在一个月前,用黑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两粒橄榄泡着,酒香加药香,香得醉人。

钱塘江畔,酒香飞飘,斟着春酒去旅行。

第三站——华北门户刚到天津,我就直奔泥人张店铺,看着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泥人从泥人张手中诞生,真是惊叹不已。

在捏泥人像时可以不看不瞅,瞬息而就。

形神兼备,出神入化,当之无愧的“奇人”啊。

杨七,杨巴也是两位响当当的人物,杨七手艺好,杨巴口才好,精明细致。

关于这三位“奇人”,有这样一段评说:手艺道上捏泥人,咸丰年间两地带,明山偶遇张海五,斗智斗勇传奇事;兄弟合伙生意火,中堂大人怒摔场,巧嘴滑舌解危难,杨巴茶汤名远扬。

华北门户,奇人倍出,带着惊趣去旅行。

到民间采风去教案

到民间采风去教案

到民间采风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 通过采风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录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民间文化的概念与特点2. 采风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方法3. 民间文化的记录与表达4. 团队协作与集体荣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民间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录能力和表达能力。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观察、记录和表达民间文化,以及团队协作与集体荣誉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民间文化的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采风地点。

3. 准备记录和表达的工具,如笔记本、相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介绍民间文化的概念与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采风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观察、记录和表达民间文化。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采风活动,记录所观察到的民间文化现象。

4. 分享:学生将所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表达,分享给其他同学。

5.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民间文化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内涵与价值。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采风活动进行评价,总结教学内容,强调团队协作与集体荣誉的重要性。

7. 作业:学生根据采风活动所得,完成一篇关于民间文化的短文。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采风活动、分享和作业,评价学生对民间文化的了解程度、观察力、记录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与集体荣誉的培养情况。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民间文化采风成果展示,鼓励学生创新展示形式,如PPT、视频、表演等。

2. 邀请民间文化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民间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 开展民间文化主题的校园活动,如民间艺术比赛、民俗知识问答等,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七、教学反馈1. 学生采风活动的记录和表达2. 学生对民间文化讨论的参与度3. 学生完成的关于民间文化的作业质量4. 学生对民间文化采风成果展示的创意和表现八、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到民间采风去作文范文

到民间采风去作文范文

到民间采风,体验生活的世界民间采风,作为一种旅游方式,一直备受人们的欢迎,与众不同的是,民间采风不仅仅局限于景区的观光,更是一种深入到当地民间文化中去的旅游方式。

在民间采风中,我们能够深入到当地民俗,了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体验最真实的文化风情。

到民间采风旅行,不仅是探究历史和文化,更是与自然及社会的联系,以及与人的联系相互融合,体验各不相同的生活氛围。

采风之旅可以让我们非常好地体味到人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而这种体验也非常适合那些详细来源于自然、文化、历史及人际关系的人。

在民间采风中,你接触到的“自然”,往往是未经改造的,它给你带来的是无限的收获,也许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色,也许是一朵朵太阳花般的野花,还有就是异域风情、深奥历史文化,听取当地引人入胜的传说。

更重要的是,在民间采风当中,你所见到的人是最真实的,对于未接触到过外界的人们,你所见到的表象、所感受到的情感是最真实的、最直接的,而且在这些人们身上你也能够感受到他们对自然、对文化、对历史的理解和奉献。

比如说,在草原上,你可以看到那些没有受到外界影响的人们如何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他们生态意识的正面体现;在古建筑内,你也可以看到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维护,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尊重让你深深地受到感动和震撼。

在采风之旅当中,或许会经过很多条路,越过大山、小河,但实际上,这些路程所揭示出来的讯息会比你想象得更为宽广和丰满,采风的旅程更像是一句永远的启示,教导我们知识和技术并不是这世界上最为重要的东西,而是真实的生活经验和与它们相互有关的人际关系。

到民间采风,其实就是带着心灵去旅行,去感悟生活的种种,探究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得到了心灵的净化和人生的提升。

所以,无论你身处何地,只要你有一颗接纳、感知的心,任何一个生命都能够成为你旅程的伙伴,去寻找内在的力量,增强对生命的感动和力量。

到民间采风,感悟世界之美,寻找生命之真。

到民间采风去

到民间采风去

到民间采风去文题呈现桃核不盈寸,刻舟泛赤壁。

民间技艺,巧夺天工。

同学们,我们也不妨到民间采风去,寻访传承者,探求那踏着历史的足迹流传下来的文化精髓。

请以“到民间采风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写作点拨本次命题意图是切合“自然美景,幸福生活,人所向往;奇绝艺人,精湛技艺,令人赞叹”单元主题,让同学们从古代的核舟雕工继而联想今朝的传统技艺,到达发现、欣赏美的目的,从而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的要求。

审题关键:紧扣“民间技艺”“民间采风”“寻访传承者”“文化精髓”等关键词审题,从“民间采风”可确定取材来自身边的生活且有个人的参与;“寻访传承者”“民间技艺”指出写作方向是民间手艺人的故事;“文化精髓”明确了中心是颂扬传统文化。

选材要旨:民间技艺,博大精深。

同学们可利用导图简列所熟知的民间技艺,并挑选最有切身体会的一项展开构思。

构思妙招:可仿照课文《核舟记》,从介绍技艺和技艺人起笔,继而叙写自己所见的传统技艺、自己所了解的技艺人的故事、自己学习传统技艺的过程等。

立意提示:中心是颂扬传统文化,但点题宜小不宜大,要有针对性。

假设重在写手艺人的技艺,应盛赞其匠人精神;假设写自己学习技艺和欣赏技艺的过程,应重在抒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期盼。

习作展示一伦教糕◎蔡梅婷“玉洁冰清品自高,甜酸爽韧领风骚”,说的就是伦教糕。

伦教糕的制作起源于广东顺德区伦教镇,是岭南典型的汉族糕点名吃。

步入现在的伦教镇,一闻到伦教糕的气味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我国的美食有千万种,伦教糕别具一格。

制作伦教糕的工序比拟复杂,这次虽未能在店内观看,但我有幸在乡下见奶奶做过一次。

奶奶先把白糖倒入清水煮沸,趁热将其直接倒入糯米粉中,搅拌到丝滑为止。

再把粉浆放在一旁“退烧”,过一会儿把酵母倒进粉浆中搅拌均匀,把粉浆盖上保鲜膜放到温暖的地方发酵。

八年级语文下册《到民间采风去》教案1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到民间采风去》教案1人教版

《到民间采风去》教案一、活动目的1、通过民间采风活动,引导学生了解黄冈历史,感悟黄冈民俗文化,学会欣赏民俗文化,增强保护文化物质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探究意识,同时提高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3、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运用美术、音乐、劳技、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收集整理民间文化,批判继承民间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4、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活动重点引导学生感悟民俗文化,了解民俗文化的历史、现状,关注民俗文化的未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过程(一)学生课前准备1、广开渠道,广泛搜集与黄冈有关民俗文化的资料。

如:文字、图片、声像等资料,可争取家长、邻里的帮助,做好相关的记录。

2、按“黄冈地貌”、“人文景观”、“民俗民风”三大板块整理归纳,有待上课交流。

(二)教师引导整理阶段1、开场白由黄冈现状,简介概况,引入一段“话黄冈”视频,以调动学生激情导入活动。

2、课件展示:“人文景观”篇①因人而成名胜之地的“某某赤壁”。

②世界军事家林彪故居。

③红色革命圣地“红安革命烈士陵园”及革命家。

④药物学家:蕲春的李时珍;发明家:英山的毕升;科学家:团风的李四光;哲学家:团风的熊十力。

⑤“某某文化”⑥自然风景区:罗田的“天堂寨”、“簿刀峰”;团风的“大崎山”;浠水的“三角山”;英山的“桃花冲”;麻城的“龟山及杜鹃花”。

(学生随着展示自己收集到的相关材料)小结综述:黄冈是名人之乡、教育之乡、创业之城。

3、课件展示:“民俗民风”篇①节日探源: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探究其习俗,来源,相关的传说、诗词等。

(学生讲自己是如何过这些节日的)②民俗文化艺术(学生随时展示自己收集的材料)a、团风民间民画及特点b、手工艺品:红安木雕、黄梅挑花、麻城花垫、团风竹器……[c、饮食文化:红安绿豆粑、团风狗脚、某某东坡饼和烧梅......d、民间文艺:黄梅的黄梅戏《女驸马》、浠水楚剧《卖鸡》、罗田《善书》、某某点子(视频展示:顺序播放戏曲,不需)(学生说出戏曲名,能唱的要表演)e、讲我方言4、总结(启发学生进一步去了解家乡、热爱家乡)5、写作练笔,让真情感悟倾注笔端①对当地民俗文化提出建议,整理成建议书。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教案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教案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教案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一、教学目标借“采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试探生活、欣赏生活、酷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培育学生运用问卷调查、采访、搜集整理文献资料等方式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培育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加工分析资料的能力。

四教法设计.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依照本地情形和学生实际确信活动主题,不求大而全,务求有实效,力求充分激发学生爱好,踊跃认真投入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增加知识,增强能力,尤其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以此弥补堂教学之不足。

2.选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本单元多项活动内容(家乡素描、熟悉方言、乡土发觉、节日等)应由学生自由选定,自由组合,教师不宜强行指定。

五学法指导问卷调查查阅文献六教具利用常规七时安排一时八板书设计九教学步骤(一)前期预备:、堂上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民风风俗民间文化,启发学生对民风风俗和民间文化艺术产生爱好。

二、分组合作:能够分为民间故事搜集整理小组、谚语警语格言归纳小组、民间剪纸艺术欣赏小组、风土乡情摄制小组等,并要求各小组依照采风的内容的不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打算,预备相应的设备,对可能碰到的困难作好充分的预备。

3、各小组分头利用余时刻走村串巷到民间采风,并做好相关记录。

4、民间故事搜集小组将搜集整理出来的优秀民间故事制作成手抄报,谚语警语格言归纳小组将搜集的谚语警语归类编辑制作成电子演示文稿,民间剪纸艺术欣赏小组制作功效展现版。

(二)功效展现:教师前引导:农村的民间文化的蕴藏量是很丰硕的,许许多多的山岭、河流、古建筑、历史人物都附着美好的传奇,历尽沧桑的老人普一般通的话语里却包括着深奥的人一辈子哲理……千百年来,农村那漂亮的田园风光一直为文人所称赞,民风风俗乡音乡情是历代不朽的绝唱;那些优美的民间传奇在人民群众中普遍流传,那些闪烁着聪慧光茫的谚语警语经久不衰,今天,让咱们这些土生土长农家子弟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让咱们一路到民间去采风。

综合性学习 到民间采风去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 到民间采风去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提高对民间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 通过采风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激发学生对民间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民间文化的概念和特点2. 采风活动的目的和意义3. 采风活动的流程和方法4. 民间文化的采集和整理5. 民间文化的展示和分享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民间文化的概念和特点,认识到民间文化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进行民间文化采风的能力,掌握采风活动的流程和方法。

3. 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民间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包容性。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体验民间文化,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2. 如何培养学生进行民间文化采风的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进行采风活动。

3. 如何激发学生对民间文化的兴趣,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采风活动和分享交流。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文化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民间文化的重要性。

2.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民间文化采风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3. 分享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采风经历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

【教学导入】教师通过引入一些民间文化的例子,如民间故事、民俗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民间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讲解】教师讲解民间文化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民间文化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实际的民间文化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民间文化。

【教学实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民间文化采风活动。

在活动前,教师需要明确采风的目的和意义,并向学生介绍采风的方法和流程。

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和体验民间文化,并进行采集和整理。

【教学分享】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采风经历和感受。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民间文化现象,以及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互相学习,提高他们对民间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到民间采风去教案

到民间采风去教案

到民间采风去教案第一章:民间采风的意义与价值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民间采风的定义与意义。

让学生认识到民间采风对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民间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1.2 教学内容民间采风的定义与意义民间采风的历史与现状民间采风的价值与作用1.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民间采风的照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民间采风的兴趣。

讲解:讲解民间采风的定义与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民间采风对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民间采风的价值与作用,分享自己的看法与体验。

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准确地解释民间采风的定义与意义。

学生能够认识到民间采风对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民间采风的看法与体验。

第二章:民间采风的方法与技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民间采风的方法与技巧。

培养学生进行民间采风的能力与素养。

引导学生运用民间采风的方法与技巧,发现并挖掘民间文化的宝藏。

2.2 教学内容民间采风的方法与技巧民间采风的步骤与流程民间采风的注意事项2.3 教学活动讲解:讲解民间采风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进行民间采风的基本能力与素养。

示范:通过展示一些成功的民间采风案例,让学生了解民间采风的步骤与流程,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民间采风,运用所学的method and skill,发现并挖掘民间文化的宝藏。

2.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民间采风的方法与技巧。

学生能够运用民间采风的方法与技巧,进行有效的民间采风。

学生能够根据民间采风的步骤与流程,完成一次民间采风任务。

第三章:民间采风的目标与主题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确定民间采风的目标与主题。

培养学生进行民间采风的目标与主题意识。

引导学生根据民间采风的目标与主题,有目的地进行民间采风。

3.2 教学内容民间采风的目标与主题确定民间采风的目标与主题的方法与技巧民间采风的目标与主题的作用与意义3.3 教学活动讲解:讲解民间采风的目标与主题的定义与作用。

综合性学习活动《到民间采风去》案例论文

综合性学习活动《到民间采风去》案例论文

综合性学习活动《到民间采风去》案例摘要:了解齐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感知潜江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热爱齐河、热爱家乡的感情,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爱家乡就是爱祖国。

关键词:齐河;家乡;活动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030-01一、活动目的:1、通过了解齐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感知潜江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热爱齐河、热爱家乡的感情,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爱家乡就是爱祖国。

2、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合作。

4、学会欣赏、尊重民俗文化,增强继承、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

二、实施过程:1、广开渠道、广泛搜集与齐河有关的资料,如文字、图片、声像等资料,可争取家长、邻里的帮助,做好相关记录。

2、按板块分组分配任务,组内再进行分工合作,科代表及主持人负责全面协调,教师可以参与指导学生对资料的交流、整合、归类工作。

3、各组及时交流、反馈信息,师生共同协商相关事宜,必要时教师给予指导。

三、成果展示:1、导入。

“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迷迷茫茫一村又一庄;看夕阳,落下去又回来,地不老天不荒,岁月长又长……”(播放歌曲《走四方》)走四方,可揽祖国名胜的风情;走四方,可饱民族风俗的眼福;走四方,可聆听山水的足音;走四方,可感受人文情感的底蕴。

走四方,使你人生的阅历丰厚;走四方,使你徜徉于山水而荡涤心胸;走四方,使你亲近自然明确人之责任;走四方,使你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走四方,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走四方,不是盲目的走马观花;走四方,不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走四方,不是目空一切眼中无物……走四方,跋山涉水展豪情;走四方,餐霞饮露写风姿;走四方,探幽寻胜增储备;走四方,生花妙笔著华章。

让我们打点行装,到民间采风去!2、闪亮登场:谁不说咱的家乡美。

师简介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

《到民间采风去》语文教案

《到民间采风去》语文教案

《到民间采风去》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民间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通过民间故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1.2 教学内容通过阅读和分析民间故事,了解民间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学习民间故事中的成语和俗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训练。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民间文化。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2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展示民间文化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民间文化的兴趣。

讲解:对课文中的民间故事进行讲解,解释其中的成语和俗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民间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实践:通过写作、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第三章:教学评估与反馈3.1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作业、学生表现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关注学生在口语表达、写作等方面的进步,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3.2 教学反馈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估结果,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拓展4.1 教学资源课文文本:《到民间采风去》及相关民间故事文本。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用于展示民间文化的事物和场景。

学习工具:字典、词典等辅助学习工具。

4.2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到民间文化景点进行采风,增加对民间文化的直观了解。

邀请民间艺术家或文化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民间文化。

组织学生进行民间故事表演,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5.1 教学计划本章共安排4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第一课时:引入民间文化,讲解课文内容。

《到民间采风去》说课稿

《到民间采风去》说课稿

《到民间采风去》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课本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内容:《到民间采风去》。

我的说课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及课文特点《到民间采风去》是一节“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课程,这一话题的设定,既概括了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民俗,又号召了学生们关注民族文化失落的现状,兼具审美价值和时代意义。

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运用所得资料,提高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当地的民族风俗习惯,能够与他人进行探讨和交流并且能够形成流畅的、优美的语言文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能够根据主题需要,搜集、筛选、整理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运用所得资料。

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小组的交流与合作当中,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了解传统民族文化,感知当地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传统民族文化的感情。

让家乡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我的家乡,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3.重点难点通过感知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与当前传统文化备受冷落的现状形成对比,引起学生对传统民族和风俗文化的关注。

二、教法说明合作探究法、引导发现法。

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交流激发学生感知传统文化和风俗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觉探索文化的魅力。

组织学生搜集、整理材料,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分享,为学生搭建起展示自己的平台。

三、学法指导1.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2.探究法:在探究中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一)游戏互动、激情导入设计一个智力抢答游戏,以一些传统文化元素作为描述对象,不断增加描述条件,直到有人最先猜出答案为止。

例:“它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陈列花果、女工、各式家具,祈祷福禄寿;因主要参与者是少女,又称“少女节”、“女儿节”:它在农历七月初七,因牛郎织女的传说,现被认为是“中国的情人节”;因这一天的主要活动为穿针乞巧,故称之为“乞巧节”,又名七夕节。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教案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教案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一、活动目标:1.借“采风”引导学生了解岷县的历史、风俗、文化乃至我国的民俗文化。

2.培养学生运用问卷调查、采访、搜集整理文献资料等方法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加工分析资料的能力。

二、活动重点:引导学生感悟民俗文化,了解民俗文化的历史、现状,关注民俗文化的未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准备:(两周)1、教师动员: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一些岷县民俗民间文化,启发学生对民风民俗以及民间文化艺术产生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认真地完成调查活动。

2、搜集不同资料:岷县基本情况(自然、地理)、旅游景点、古迹遗址、名人介绍、风俗特产;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知识(起源,故事传说,意义,相关古诗词,谜语等);中国各民族民俗风情介绍。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运用以下几种调查方式:采访录音、摄影录音、查找资料等)3、一名主持人,课下联络各组,了解同学们活动准备情况。

4、组将收集整理的资料进行归类编辑。

四、活动时间:2节课五、活动过程:主持人导入:哲学家常说,一滴水中见大海,一粒沙中见世界。

的确如此,即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常小事,例如逢年过节的风俗,吃饭穿衣的习惯,细心探究起来,几乎每一件事都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蕴藏着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

到民间去“采风”,关注我们平常习焉不察的民风民情,探寻日常生活背后的“学问”,一定会有许多惊喜的发现。

最近,我们对“民间采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展开两周的实践调查、搜集整理,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收获多多,受益多多。

现在就让我们赶快走入今天的综合性学习课!(一)家乡知多少:——在主持人的主持下,各小组分别展示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可由本组直接介绍、也可以提问的形式鼓励别的小组参与、或采用竞猜的方式全班参与,形式尽量多样。

1、地理环境岷县隶属甘肃定西市。

位于甘肃省南部、定西市西南部,洮河中游,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西秦岭陇南山地接壤区,地处东经103°41′29″-104°59′23″,北纬34°07′34″-34°45′45″。

《到民间采风去》语文教案

《到民间采风去》语文教案

《到民间采风去》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到民间采风去》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民间文化的热爱。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掌握描写人物和景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学会从文中提取有用信息,了解民间文化的魅力。

(2)通过小组讨论,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实践,提高描写人物和景物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民间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珍惜和传承民间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到民间采风去》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民间文化的热爱。

2.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 掌握描写人物和景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描写人物和景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到民间采风去》及相关资料。

2. 生字词卡片。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到民间采风去》的作者和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民间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民间文化的魅力。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

(2)学生组内交流,巩固生字词。

(3)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间文化的珍贵和传承的重要性。

5.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心中的民间文化”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六、教学延伸1.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民间文化主题,如民间故事、民间艺术等,进行调查和研究。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采访等方式,了解相关民间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现状。

2. 展示活动:鼓励学生将小组的研究成果以PPT、手抄报等形式进行展示,其他同学在欣赏和学习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各种民间文化的魅力。

《到民间采风去》(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到民间采风去》(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到民间采风去》(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湖北省黄梅县白湖中学徐少华【活动目标】1.让学生认识家乡,感受家乡,从而热爱家乡。

2.让学生写一篇赞美家乡的文章。

【活动过程】一、读一读家乡文章我的故乡—太白湖“太白湖水波连波,太白野鸭舞婆娑,太白湖景美如画,太白渔歌飞心窝”……一望无际的湖水,碧波荡漾;湖畔的红瓦白墙。

倒影水中;随风而动的水荻,像一幅幅水墨山水画,把湖的四周打扮得丽质天成。

太白湖跟诗仙李白有关,这湖也因李白而得名。

相传唐天宝年间,如今太白湖的位置上有一条许家街。

那年夏天,诗仙李白夜宿黄梅蔡山江心寺,见蔡山独立江中,一寺高耸入云,不由诗兴大发。

令人拿酒来,准备饮酒赋诗。

话刚出口,便意识到江心寺乃佛教寺庙,不敢违规。

第二天一早,李白使让船主以最快的速度顺风顺水向黄梅县城划去。

十几里后,便到了许家街。

李白在街东头的一家酒店里,一口气喝了八大碗之后,醉眼朦胧中在酒店的墙壁上写下了著名诗篇《夜宿江心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语声,恐惊天上人。

从此后“许家街”就被人称做“太白街”了。

若干年后,由于地陷,太白街沉下去了,变成了现今风景如画的太白湖。

清人石灿《太白湖晚渡》有诗为证:“波光如镜接遥天,极目平湖万顷连。

断续渔歌随岸转,清闲鸥鸟聚沙园。

淡烟斜抹舒城柳,夕照频催濯港船。

更有隔山山色好,几回搔首水云天。

”从车水马龙的都市抽身出来,一进入湖区,那满湖碧波透露出的幽韵,那临水民居间的娴雅风情,蓦然使我浮躁的心灵沉静下来,仿佛进入一个悠远的梦境。

如果说江南的许多湖泊虽山美水美,但却因商业化而沾染了大都市的喧嚣,那么鄂东的太白湖绝对是清心寡欲者的最好去处。

与其它湖泊不同,太白湖氤氲的水气里保持着它宁静的面容。

最理想的方式是找个农家歇脚,然后不管不顾地住上个十天半个月,迎着清凉的风,听船上大嫂悠远辽阔的歌声,尽情享受太白湖淳淳的古韵和水乡的清凉,让长久积累的疲惫和烦恼一扫而空!独特的自然风貌,迷人的湖光山色,纯朴的风土人情,丰富的人文资源,还有神奇的美丽传说。

到民间采风去

到民间采风去

到民间采风去【导语】有句话说得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情。

”祖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

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走向广阔的生活大观园,我们会惊喜地发现:民间是艺术的宝库,蕴藏着数不尽的宝藏,需要我们去开掘。

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是一棵永远不老的常青树,这棵树上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精髓,同时,这棵常青树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浇灌,使之茁壮成长。

【活动内容】主持人:最近两周的采风活动,我们上网查资料,进图书馆翻阅书籍,还有的走村串巷,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穿行于古老的民间文化中,陶醉在丰富的民间艺术里,收获很多。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分享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吧!1.传统节日及文化本组主持人:我国的传统节日从远古走来,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每一个节日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与憧憬,每个节日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精彩一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指农历的五月初五。

相传古代诗人屈原在这一天自投汨罗江,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一天当做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唐代文秀的《端午》写道:“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明代边贡《午日观竞渡》:“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2.美丽的民间故事本组主持人:大家对民间故事并不陌生,《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

但我们搜集的下面这些民间故事,却鲜为人知。

精彩一瞥:河北省安国市药王庙门前有两根铁旗杆,高达24米,每根重约15吨。

旗杆上铸有两条盘龙,三重吊斗,中部挂有一副铁铸对联:“铁树双旗光射斗,神庥普荫德参天。

”在铁旗杆的顶端各有一个托盘,上面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金凤凰。

这个造型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许多到药王庙参观的游客都不禁会问:“为什么铁旗杆的造型是凤在上龙在下?”据说,原来铁旗杆的设计是龙在上凤在下。

到民间采风去作文500字

到民间采风去作文500字

到民间采风去作文500字下面是由出guo作文栏目的《到民间采风去作文500字》,欢迎查看。

“到民间采风去?什么风啊?”也许你会有些疑问,不过看了下面,你就会明白了。

人情风这第一风自然是要采这人情风了。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咱这诺大的中国若是没了这乡里互相帮助的人情风,恐怕是安宁不了了。

乡亲之间你帮我、我谢你,和睦融洽,何乐而不为?所以人情风就是这民间最亮丽的风景线了。

节日风家乡的节日多的很!虽不比那“洋”节排场、但也是这泱泱大国的传统啊!“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是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亲人的不舍与牵挂。

对于现在的90后来说,比较潮的就是情人节了,不过他们只晓得二月十四日的情人节,哪里知道七月七日的牛郎与织女啊!特产风说到这特产风咱安徽最出名的便是那徽菜与茶了。

徽菜咱天天都吃,虽不知其详也略知一二。

茶叶最好的应是那黄山毛峰了吧!自己虽然没能有幸品尝,其盛名却已久闻了。

这特产就先聊到这了,别的我也不知道了。

习俗风家的习俗到现在也剩不了多少了。

除了那一两样重要的,便都被科学现代化潮流给冲跑了。

清明节‘踏青’也是大家都知道的。

其用意就是以祭奠祖先,顺带告诫后生小子要好好读书。

其实家乡的风也挺多的只是本人才疏学浅写不忘家乡的本色风韵,只能在大家面前写写皮毛。

采民风采不完民间的万种风情,看家乡看不尽家乡种种俗事。

我的家乡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但它却用甘甜的泉水和肥沃的土地养育了祖祖辈辈的家乡人。

春天,是个充满生气的季节,我的家乡也不例外,人们背着农具去上地,新的农忙生活又开始了。

路旁的柳树发了芽,在春风的吹拂下,拂着人们的脸,村头几座红砖瓦房里传来了琅琅的读书声。

夏天,天很热,农民们顶着烈日在干活,汗水一滴一滴流入土地,这可真是“汗滴禾下土”啊! 河边,一群孩子在玩耍、嬉戏。

有的在钓鱼,有的在游泳,有的在打水仗……这时,做一顶柳条帽戴上好不惬意啊。

秋天,一个丰收的季节。

秋高气爽、景色迷人。

去山上走走是少不了的事。

到民间采风去教案新部编本

到民间采风去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到民间采风去》教学流程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幅画面,你们是否了解这是哪里的民风民俗:(观看画面后回答:云南的歌会;闽浙一带的赛龙舟;云南的篝火节;藏舞;傣族的泼水节;广东的舞龙会)同学们了解的还真不少,请问对我们家乡的民风民俗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到民间采风去感受魅力金乡带给我们的自豪吧!(出示课题:到民间采风去明确本节课的活动目标;学生齐读)一、金乡素描我来“话”请欣赏美景收集小组带给大家惊喜,指名读课件中的金乡概况文字材料;并分享金乡风景画。

二、金乡特产我来汇三、金乡的风景美不胜收,她更有富饶的物产闻名遐迩,瞧!特产探寻小组更是满载而归,一起来分享他们的收获吧!学生介绍金乡特产。

(学生1:介绍金乡白皮大蒜,后播放音频文件,依次介绍,学生2:白梨瓜,学生3金谷,学生4红三刀等)四、金乡方言我来讲:金乡的特产名扬全国,金乡的方言更具特色,正打算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呢!听,同学们说起来还真地道呢。

(请方言小组把收集到的金乡方言说给大家听激发学生的收集热情。

)五、金乡人文历史我来赞我们刚刚领略了令人捧腹大笑的家乡方言,还有更令我们自豪地人文历史文化,请跟随人文历史探寻小组来领略一下吧(学生介绍羊山军事文化和诚信文化吧)六、金乡赞歌我来写播放课件抒写金乡赞歌:5—8分钟后,侯玉玉表演快板。

七、师总结:弱水三千,我们只取一瓢饮;满园春色,今天只窥一斑。

所以我们今天的民俗活动只能算是“一瞥”。

金乡民俗还有很多未涉及到,他值得我们更深入的去了解去探寻,更长久的去回味。

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次活动打开民间探访的大门,为挽救民间文化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播放教师寄语)今天同学们表现很出色送给大家一首优美的歌曲(播放歌曲:金乡我的故乡)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民间采风去》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民间采风活动,了解农村民间文化,拓宽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2.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探究意识,同时提高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3.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运用美术、音乐、劳技、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收集整理民间文化,批判继承民间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二、参加人员
李万一中七年级四班全体学生。

全班共分四组,组长别为史娟、李丽圆、芦建中、郭晖。

二、实施过程
(一)前期准备:
1、课堂上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些民风民俗民间文化,启发学生对民风民俗以及民间文化艺术产生兴趣。

2、分组合作:可以分为民间故事收集整理小组、谚语警句格言归纳小组、民间剪纸艺术欣赏小组、风土乡情摄制小组等,并要求各小组根据采风的内容的不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准备相应的设备,对可能遇到的困难作好充分的准备。

3、各小组分头利用课余时间走村串巷到民间采风,并做好相关记录。

4、民间故事收集小组将收集整理出来的优秀民间故事制作成手抄报,谚语警句格言归纳小组将采集的谚语警句归类编辑制作成电子演示文稿,民间剪纸艺术欣赏小组制作成果展示版,风土乡情小组拍摄制作“李万乡村风情”录相片。

(二)成果展示:
主持人导入:近期,我们走村串巷,流连于乡村的田野风光,穿行于古老而优秀的民间文化之中,开展了“民间采风”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

今天,各个小队来进行成果展示和活动汇报。

1.妙手加工,独放异彩
由民间故事收集小组介绍收集整理“李万乡村民间故事”的情况。

小主编(学生a):介绍小队组建过程、收集整理及制作手抄报的整个过程。

小编辑(学生b):给大家讲二至三个自己收集整理的优秀的民间故事。

小美编(学生c):介绍手抄报整体设计及艺术加工。

小主编(学生d):介绍收集民间故事的经验和感受。

每篇习作都各有特色,各有魅力,由此可以看出同学们不同的审美观和创造性。

古老的传说,经过我们的妙手加工,焕发了时代的色彩。

2、谚语警句,寓理其中
由“谚语警句”小组汇报收集“谚语警句格言”制作电子演示文稿情况。

学生:我们实地考察,我们网上搜索。

组长介绍收集资料的方法、组员简要汇报各自收集的内容以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谚语警句或采集中最感动的一件事;全组制定电子演示文稿,展示制作成员。

3、剪刀生花,美化生活
民间剪纸艺术欣赏组出示成果展示版,并当场演示简单的剪纸工艺。

剪纸在民间的流行,往往伴随着生辰、婚嫁、喜庆节日和日常生活。

屋里院内都要进行装饰,
窗户上贴得花蓬蓬、门画楹联红彤彤,色鲜花艳,迎风飘拂的五彩门笺更增加了节日的气氛。

4、乡村风情,乐而忘返
乡村风情小组介绍“李万乡村风情”录相片的制作情况。

小制片人(学生A):介绍小队组建过程及外景拍摄活动情况。

小摄影师(学生B):播放中解说自拍的李万风光景点录相“李万乡村风情”。

小导游(学生C):出示展板;介绍展板上的景点照片及特点。

焦作山水美不胜收,云台山水天下独绝。

焦作近几年的山水旅游让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变得更靓更丽,也让焦作人的生活更美更甜。

不必说奇妙无比的神农山,美仑美奂的青天河;不必说奇绝险峻的青龙峡谷,也不必说走向世界的云台山水……来到小小的李万乡村,领略一番这里的乡村风情,也会让你流恋忘返。

位于塔南路腰部地带的李万乡,在创建山水旅游城市中,借助她特有地理和区位优势,似乎一夜之间变成了江南水乡。

这时有鱼米水乡的阵阵蛙鸣,也有碧波万顷映日荷塘,陶渊明笔下的良田美池在这里不再是幻想,飘然欲仙的花之君子更让心驰神往,一个又一个美丽而古老的传说故事久久难以忘怀……
主持人:走出三味书屋,来到生活的百草园,我们发现,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是一棵永远不老的常青树,这棵树上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精华,这棵常青树也需要我们不断地时代之水去浇灌……
有关资料:1、李万乡村民间故事手抄小报;
2、民间剪纸作品图片;
3、“谚语警句”电子演示文稿;
4、“李万乡村风情”录相照片。

活动收获
学生感悟1:我发现,我成功,我创造,我快乐
第一次感受到我们生活中充满了这么多的文化和艺术,第一次感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如此美丽,想想灵泉陂那位须发皆白的老人仍声如洪钟地给我们讲述灵泉的传说,灵泉寺的来历,灵泉寺蕴育的历史和文化,真让人感动。

再想想,我们为了让这个美丽的故事,我们几易其稿,将故事讲给父母听,讲给老人听,直到人人满意为止。

我们编印的手抄报获得全校师生的认可,其间流下了多少心血和泪水,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史娟)
学生感悟2: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兴旺
看到中央电视台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总幻想将来自己也能走进中央电视台。

这次我们拍摄的10分钟的镜头,10个人整整用了两周时间,其间矛盾、困惑、泪水,真的是爱恨交织。

制作电视节目,最重要的是合作,难怪中央电视台经常播放这个广告: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兴旺。

(张豆)
收获3:采风如同蜜蜂酿蜜,不仅要付出辛劳,而且要付出智慧。

工作是辛苦的,同时又是快乐的。

收获4:整理材料不仅训练表达力,还培养了想象力;
收获5:蕴于生活中的美要我们亲自去挖掘。

教师手记:
一、课前引导:
农村的民间文化的蕴藏量是很丰富的,许许多多的山岭、河流、古建筑、历史人物都附着美妙的传说,饱经风霜的老人普普通通的话语里却蕴含着深奥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农村那美丽的田园风光一直为文人所称颂,民风民俗乡音乡情是历代不朽的绝唱;那些优美的民间传说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那些闪烁着智慧光茫的谚语警句经久不衰,今天,让我们这些土生土长农家子弟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让我们一起到民间去采风。

二、实施指导:
通过课前引导激发学生兴趣之后,学生能自主结合然后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采风计划是取得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成功的关键。

教师可以给出学生一些范例,或让学生学生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指导每一个小组都制定出一个详细、周密、针对性强而又有创意的采风计划。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分组分类指导。

可以重点指导民间故事收集整理小组的学生强化耳听心记能力,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判断能力。

有的学生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民间故事听起来津津有味,写出的却干瘪枯燥。

这时要引导学生合理布局谋篇、选词造句,让学生展开联想的双翅,作出合乎情理的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

谚语警句格言难于收集,教师和学生一起不厌其烦、不耻下问地探访“能人”可以激励学生克服畏难情绪,避免半途而废。

真正从艺术的角度鉴赏剪纸艺术,可能一时学生无从下手。

引导学生归类、比较后学生会豁然开朗。

摄制小组最吸人注目,难度也最大。

他们按计划跑了整整两天,拍了很多镜头,回去一看,却无从下手,结果一切又从头作起。

家用摄像机无法剪裁,必须周密地计划好摄制的每一个景点、路线、角度、时间,然后再配上恰当的解说。

三、课后感悟
一个乡村会有多少民间文化?学生带着好奇与疑惑到民间采风,他们在名不见经传的剪纸艺人精湛的技艺面前叹为观止,他们面对那些大字不识几个却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出一串一串优美动听的故事的老人面前全身心地折服,进而深深地爱上了民间文化。

一张散发着墨香的小报,一幅剪纸艺术展版,一个简单的电子演示文稿,学生平生第一次像电视工作者那样选景、拍摄、解说……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探索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民间采风活动实现了综合性语文学习生活化的目标。

学生或独立整理一个美丽的传说,或合作编辑一张小报,从被动走向了主动,由个体转向了合作,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这样,突破农村语文教学的封闭状态,是农村的语文教育一次新的革命。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型,为我国的语文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教学领域,为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发展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环境空间。

在活动中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创设大学校、大课堂、大学科的大语文教育环境,走大语文教育之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