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外实践活动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大纲【模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的开展方式为教师组织、指导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
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理论性、抽象性、思辨性很强,很容易让学生因为枯燥生涩而不愿听且听不进。
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使学生不仅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丰富思想、理论深度和逻辑魅力,也体会到了经典著作的文本美,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读原著的习惯和能力,其人文素养和欣赏力得到提升。
如此哲学思辨和文学审美活动相结合,可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实现课程开设的内在诉求,提高教学效果。
三、实践教学形式以“原著读书小组”为主体开展实践教学。
小组人数6~8人,从教学大纲的阅读书目中选择本组阅读的名著或名篇,本小组成员均读同一名篇或名著,每人精读2000字以上,泛读10000字以上,提交小组研读会记录和小组读书报告。
四、组织实施1.第1周,占用课内1学时,教师要详细讲解“品读经典”这一实践教学活动的目的、要求、操作程序、成果形式及考核方式等,其中,教师要重点讲解成果形式,即小组读书报告(5000字以上)的格式和写法。
2.第1~3周,学生自愿分组,推选小组负责人,小组负责人召集小组成员开会协商并制定本小组实践活动计划安排(含阅读书目),并与任课教师交流,修改定稿。
小组负责人上交本小组成员及联系方式,教师建立起与小组负责人通畅的联系渠道,建议建立网络交流群(飞信群或QQ群等)。
3.第4~12周,依据教学大纲和小组实践教学计划,小组开展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2学时的集体读书研讨活动。
每次活动都要有集体参加活动的照片、录音、会议记录(手写,至少 200字以上)等资料。
完成小组读书报告的撰写。
小组长应提前2天把小组读书活动的时间、地点告知教师,教师可以随机抽查,并至少完整地参加2次小组读书活动。
4.第9周,教师要召集小组负责人召开会议,各小组负责人要介绍本小组实践活动的进展情况,教师与负责人充分交流并指导。
马原课外实施方案
马原课外实施方案一、方案背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立志报国、明辨是非、掌握科学方法等方面的重要基础课程。
然而,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对于马原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马原课外实施方案,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素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方案。
1. 制定学习计划。
针对马原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周学习的章节和内容,每日学习的时间安排等。
学生可以根据学习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 提供学习资源。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马原课程,可以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如教材、参考书、课外阅读资料等。
同时,可以建立线上学习平台,提供视频讲解、在线答疑等服务,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3. 组织学习活动。
可以组织马原课程的学习小组,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学术讲座、讨论会等活动,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讲解,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4. 进行实践活动。
马原课程要求学生要结合实际进行学习和思考,因此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社会调研、参观实地、参与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进行考核评估。
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包括笔试、论文、课堂表现等形式,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提高。
三、实施效果。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马原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有力支持。
四、总结。
马原课外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素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共同推动马原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理论联系实际,将思想付诸行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理论联系实际,将思想付诸行动一、前言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首先,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一句非常不错的指导思想,理论和实际之间的关系亦应该如此。
理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没有完整的科学理论支撑,我们就无法发展各类实业,实业就没有指导方向。
所以系统性地掌握理论原理对于我们指导具体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它给我们提供的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论,是方向,由此我们才能不盲目蛮干。
实践活动中,我们会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和理论差别很大,比如因为人的能力有限,我们无法实现通过复杂理论和计算来解决问题。
物体在空气中的运动有摩察力,而我们往往以理想状况来大致评估一下物体在空气中的运动。
还有在工业活动中,考虑公差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理想上可能是标准件,但是实际上会有误差,而正是那些误差造成了所谓不同的标准件之间存在着匹配性不一的问题。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学会去理解这种难处,要学会认识不同情况下,理论和实际可能存在什么区别,这些区别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去消除这种出入,怎么才能满足现实需求?这些都是我们在实践之中要不断去提高的本领。
一切从实际出发,问题从实际中来,经过理论的分析,再到实际中去,我们就能够真正地把握实践的真理,才不会变成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马谡”,才能够真抓实干,干出一番事业来。
因此,身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勇于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关注社会现象,关心生活本身,以便更好地认识了解社会,同时完善自己,为未来的美好生活打下基础。
二、活动内容随着社会注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此相关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
其中尤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突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切实有效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实效,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特制定本学期本课程实践教学方案。
一、本课程实践教学的目的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原理课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际效果,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使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 加深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原理、方法的理解,掌握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本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立足“面向全体、人人参与,分层指导、形式多样,注重实效”,通过课内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完成。
1、课内实践:即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实践。
主要形式包括课堂发言、时事热点与理论难点讨论、个人或小组展示等。
2、课外实践:课外实践形式有三大类,每个学生须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其中某种形式开展,并完成8个学时的实践任务。
(1)观读心得体会类(个人独立完成,每个计算4学时)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资本论》、《论持久战》等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观看《青年马克思》、《马克思与恩格斯》、《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等相关电影视频,或者参观思政实践教育基地等,撰写1篇不少于1500字左右的读书心得或观后感。
(2)调研报告类(小组合作完成,每个计算8学时)自由组合,小组分工完成,每组2-6个人。
小组结合课程学习要求,针对(但不限于)下列实际问题展开调研,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并撰写提交1篇不少于3000字的调研报告。
A.大一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和认识的调查。
B.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调研并分析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因素。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调查具体实施方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共14学时,社会调查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依据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内容要求,走出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教学形式。
要求同学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哲学或经济学原理来进行分析,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提升理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一、社会调查目的社会调查是大学生在任课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利用实践教学时间,围绕课程实践教学目标,开展调查活动,从社会现实中收集有关信息资料,形成调查成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调查时间安排1.第4周,教师做好学生社会实践调查的动员工作,学生自主组建调查小组(人数不超过4人),确定调查题目,拟定调查方案。
选题与调查方案必须经过指导教师同意方可实施调查;2.第5-10周,各调查小组开展调查,撰写并提交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必须按照规定格式撰写,各项内容填写完整);3.第11周,交流总结调查成果,上交调查报告。
三、社会调查评分原则1.总分为100分2.成绩评定办法(1)调查方案拟定(20分);(2)调查活动开展(30分);(3)调查报告撰写(30分);(4)成果总结交流(20分)。
注:凡未参加社会调查活动的同学,成绩以0分计;调查过程中有弄虚作假等情节,以0分计算。
附件一:社会调查参考题目附件二:调查报告格式规范附件三:调查报告封面附录一:社会调查参考选题:一、生活中的哲学1、生活中的唯物论与唯心论的调查(1)身边的人是否相信命运?是否会去算命?是否会去求神拜佛?(2)身边的人如何看待星座?如何看待看手相等问题?(3)在唯物论与唯心论问题上老年人和青年人的对比调查——以XXXX 为例。
(4)唯心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式调查(5)唯物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式调查(6)XX地区农村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2、生活中的辩证法(1)南京晓庄学院大学生矛盾问题调查(2)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调查——以XXXX为例(3)身边的同学、朋友辩证分析问题能力的调查——以XXXX为例(4)现实生活中质变、量变规律的案例调查分析二、生活中的经济学1、对某种商品价格波动的调查分析2、对南京晓庄学院生活服务区经营者收入与支出情况,利润有多大的调查分析3、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调查——以XXXX商品为例4、南京晓庄学院大学生的经钱观或消费观调查分析5、南京晓庄学院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调查分析6、南京晓庄学院学生兼职收入的调查分析7、XX地区农民人均年收入的调查8、XX行业员工上班时间和薪金情况的调查分析9、三、社会主义信仰调查1、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信仰与困惑问题之调查分析2、当代大学生有没有信仰,如果有,是什么?请就此类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马概实践教学活动过程(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马概”)是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我校决定开展马概实践教学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活动目标1.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三、活动内容1. 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专题讲座,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有更深入的了解。
2. 读书分享会:组织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分享读书心得,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3.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地、红色教育基地等,让学生亲身感受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
4.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主题演讲比赛:组织学生参加主题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口才和表达能力。
6. 课题研究:鼓励学生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开展课题研究,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活动过程1. 准备阶段(1)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和总结等工作。
(2)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
(3)联系专家学者、红色教育基地等,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 实施阶段(1)开展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授课,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2)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分享读书心得,提高理论素养。
(3)安排社会实践,带领学生参观革命纪念地、红色教育基地等,让学生亲身感受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
(4)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5)举办主题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口才和表达能力。
课堂实践教学方案 ——马克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
课堂实践教学方案
——马克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
《马克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理论化程度相当搞的课程。
有相当多的大学生坦言:看不懂,听不懂。
理由是“太枯燥乏味了,实在提不起兴趣来”。
作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教人“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它的开设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其自身素质的提高具有极大影响。
如何才能激发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寓学于思呢?我组认为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方案一:
课堂上分组进行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辩论赛和知识抢答。
以老师为主持人,提出辩题,并将同学们分组开展辩论,各组设主辩手和副辩手,充分调动双方组员积极性。
知识抢答亦可参照前面开展。
对获胜一方以及参与辩论或知识抢答的同学可进行适当加分奖励,老师同时也是裁判,并做最后总结。
方案二:
组织同学观看相关影片。
老师在选定影片,选定时间地点后,组织大家一道观看影片。
这既可加深大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同时也能有效做到寓学于思。
观看影片后还可组织同学们写观后感或体会。
并将优秀作品予以公示,充分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方案三:
组织同学分组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来配合老师的课堂教学。
由老师布置任务,同学们分组进行。
在实践活动过程,老师可要求每组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活动方案,活动总结。
这既让大家学到了知识,同时也能锻炼大家的课外实践能力。
以上三个方案是我组讨论后得出的几点关于实践教学方案的建议,参与此次讨论的同学包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方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实施细则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一、活动目的本课程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切实落实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方法,使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立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这一环节,要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认识社会、认识自身、指导人生实践,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分析国情的思维方法,提高政治理论素养,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投身于现代化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学时、分数分配本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时数为16课时,实践教学活动不占用课堂讲授时间。
本课程的分数分布为:平时成绩.....60%...,期末考试...。
......20%..............20%...,社会实践三、活动方式开展理论及成就宣讲、学业辅导、科技支农、企业帮扶、支教扫盲、志愿服务、助教、勤工俭学、读书会、文艺演出、社区服务、灾区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应利用课外时间,可以个人活动,也可以小组为单位。
小组活动一般以10..人以下..上交。
..撰写报告或活动总结,打印...为主,分别四、实施步骤1、准备阶段:①教师提出选题及参考文献设计实施方案。
②教师讲授社会实践的方法、要领和具体要求,学生阅读原著或文献、查阅资料,拟定实践计划、调查提纲,设计调查问卷。
2、实施阶段:布置调查任务,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10人以下为一组,)每组从老师布置的社会调查题目中任选一题结合实际进行社会调查。
教师则参与其中为学生提供具体指导和力所能及的帮助。
3、总结阶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写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参与实践教学过程的调查报告、态度或其他表现综合评定学生总成绩。
[知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课教学安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社会实践教学安排用实践提供的真实情境对学生进行独立思维能力的训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指导研究现实、解决问题的行动指南。
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实践教学的成绩在学生的最终成绩中占20分。
本学期实践教学安排采取自主选择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其中一项实践课题,按要求完成。
一、社会实践内容:1,围绕“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到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周围企业、校内以及周边中小学高校等进行调研、参观。
包括收集数据、发放问卷等形式。
2,感受农村和城市社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生的巨大变化,深刻领会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和谐建设方面取得的伟大意义。
重点调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好做法、好经验,以及问题和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议。
3.学校生活调研,可与专业相结合。
4.风筝会、菜博会、花博会的经验和教训对当下文化体制改革的启示二,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安排:要求大学生带着理论深入社会调查研究同学们须从本“安排”公布之日起的1周之内在课堂大班的范围内以小组形式组合并确定选题。
并在任课教师处备案。
3周之内完成作业。
从第四周起,任课教师根据学生上报选题选择1-2个小组在每次课程课堂讲解前做课堂展示。
展示时,所在小组成员可选3-4位代表站上讲台,由一人或多人结合小组的课件进行讲解,其他人进行补充或者回答问题(具体形式可以自拟)。
三,社会实践报告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写出3000字以上调研报告一份,交电子版、纸质版(用A4纸打印或用横格信纸誉写,字迹要清晰)、ppt电子文档各一份。
在调研过程中最好是图文并茂,图片可作为PPT展示内容,从而使报告更加生动。
2、内容翔实,反映问题客观,材料充分,书写规范,逻辑清楚。
3、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理性思考分析水平,洞察力和研究能力水平。
4、所有小组共同完成的作业,在作业的封面写清楚小组成员的班级、学号、姓名和每个成员承担的工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课实施方案样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实行方案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构成某些和重要环节, 是培养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增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有效途径。
为了认真贯彻贯彻共青团中央、教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意见》精神,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校决定从级学生开始, 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同步, 增长实践教学内容考核, 即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三门课各抽出16学时, 运用两个暑假和寒假时间, 结合各自教学内容, 分别安排社会实践内容。
为了贯彻上述精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组, 通过认真研讨, 制定本课程实践教学实行方案。
一、实践教学指引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课程, 通过实行社会实践教学, 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诲与社会锻炼结合起来, 使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过程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理解, 协助大学生树立对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确立科学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 培养服务社会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实践教学目社会实践是理论教学重要补充, 也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有效途径。
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实行, 重要是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 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 通过调查分析社会现象, 达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上学习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一步理解、消化、吸取、内化, 进一步确立唯物辨证科学世界观和办法论, 从而增强广大学生执行党基本路线和基本大纲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实践教学时间安排1. 社会实践动员活动学时: 2学时内容: 社会实践动员大会, 明确社会实践活动意义、筹划安排、规定等事项。
2. 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时: 10学时内容: 学生可以参照教师指定选题, 也可以自主设计社会实践题目, 详细实行参观、学习、考察等活动, 运用各种方式办法收集、获取社会实践资料。
(马原课程)学生社会实践实施方案(学生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学生社会实践(社会观察)实施方案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社会实践(社会观察)的意义社会实践(社会观察)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对于促进大学生深入实际、了解和服务社会,将所学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实践(社会观察)的时间和学分社会实践(社会观察)活动安排在10-15周,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分小组完成,每组3-5人(每组设一个小组长),相关实践(社会观察)活动后提交作业,通过后获0.5学分。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社会实践的目的、内容、基本形式、要求及考核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所阐述的内容,联系实际,展开校内与校外实践。
考察的标准主要看学生进行活动的联系、组织情况,达到的效果。
具体内容和基本形式见下表:社会实践(社会观察)的考核分数为平时成绩的40%。
考核成绩由指导教师以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情况和所完成的相关报告为依据综合评定。
四、社会实践(社会观察)计划书和社会实践(社会观察)报告的写作要求(一)学生社会实践(社会观察)计划书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概要,内容应当包括实践项目、参加人员、活动安排、所要达到的目标等(300字左右)。
(二)社会实践(社会观察)是学生对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包括参观考察报告、访谈报告、社会调查报告,在报告后注明小组每个成员在社会实践集体项目活动中承担的工作。
社会实践(社会观察)报告以文字稿为基本形式,每篇2000字左右,可附上在实践过程中采集到的图片和影像资料以及被考察对象对此次实践活动的证明或评价(如果有)。
教学第15周由学习委员收齐社会实践(社会观察)报告,交指导老师。
如未按时完成的,成绩下降一个等级。
(三)社会实践(社会观察)报告的格式1.封面:包括报告题目和作者姓名、班级、学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校内课外实践项目表
2.项目实施中: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晚上、其他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课前指导, 布置讨论主题,
提出讨论要求,交代注意事 项。叫学生分组进行 讨论,小组长进行课 外讨论总结,每一小组 准备制作 PPT,准备课堂讨论汇报。 3.项目实施后 :在专题教 学时间,让学 生做讨 论汇报,教师 点评,给发 言学生和 小组讨论 情况进 行成绩评定,评定情况记入平时成绩。 4.对相关资料归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校内课外实践项目表
课程代码
19010031
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校内课外实践项目信息
校内实 践学时
14
开课 学期
2014.1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学时
1
“寻找生活中的哲学”微电影制作方法培训
2
“寻找生活中的哲学”微电影制作大赛预赛
2
3
“寻找生活中的哲学”微电影制作大赛决赛
完成项目所需物品及购置物品经费:(以 40 人为单位计算) 1、 学校需提培训场所及相应设备设施; 2、 聘请微电影制作专家; 预算如下:培训费及场地使用费 400 元
项目二: “寻找生活中的哲学”微电影制作大赛预赛
1
项目描述:(含项目内容、项目目标、项目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其它项目的关系等) 1、教师督促学生及时完成微电影拍摄制作 2、任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预赛 3、任课教师与学生一起评选出参加决赛作品,为学校决赛做准备。 项目实施时间:第十一周至十六周
完成项目所需物品及购置物品经费:(以 40 人为单位计算) 1.课前讨论指导计划;2.课前讨 论指导资料;3.课前讨论汇报记录本.资料打印和记录本约 100 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在教学中开展并加强实践性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也是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改革、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
社科部原理与概论教研室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精神,为加强本课程的实践环节,紧紧围绕本课程教学目标,并结合本课程考试模式改革方案,制定如下实践教学方案。
一、实践教学目的1、制订本方案,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本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使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使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增强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分析国情的思维方法,提高政治理论素养。
二、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既要求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又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科本身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因此,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性认识,并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始终遵循以下原则:(一)针对性:教学实践活动的选择,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来确定,不搞形式主义。
(二)时效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以及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显露,各种思潮涌入国内,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课程实施计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课程教学计划一、实践教学总体要求1、实践教学的目标和意义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为主要内容,以多样化的教育教学和学习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实践教学中感知和认识社会现实问题、关注人类解放与前途;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共同理想的信念;促进大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理论指导和行动引领作用。
2、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第一、坚持育人为本、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观念,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课程的根本任务。
第二、坚持教学的理论体系与大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相结合,提高社会实践的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坚持课内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参加社会实践,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的全过程。
第四、坚持整合资源,努力形成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良好局面。
3、方式方法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目标要求及当代大学生的情感思维、身心发展特点进行设计安排。
第一,开展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邓小平等经典原著的学习活动,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和理解,进而通过教师读书点评和学生的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的形式。
结合教学内容中绪论和第一章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第二,开展社会调查。
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认识身边发生的事情、通过调研的方式理性的认识社会现实,进而撰写调查报告,要求能够发现问题,思考和分析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社会调查报告的优秀成果和建言献策向相关部门提交.结合教学内容中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第三、借助多媒体、校园网络等手段开展实践活动活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一、制定本方案的依据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根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和《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要求,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特点,制定本方案。
二、制定本方案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概括出来的,是体现马克思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
因此,只有老老实实读原著,原原本本悟原理,才能深切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和发展的内在逻辑过程,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三、实践教学安排(一)内容实践教学主题围绕“经典阅读”展开,任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见附件一)。
学生可以就某一方面内容联系实际进行学习思考。
(二)时间与进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贯穿整个学期。
任课教师可结合理论教学安排指导学生研读。
课程结束前提交读书报告。
(三)组织与形式1、教师在开学初对每一个教学班级进行分组(建议10人一组),小组成员围绕选定经典文本各自撰写一份读书报告,字数不少于1000字;学期末小组成员围绕一学期以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特别是对经典文献阅读的感受、困惑、收获等,共同讨论写作完成一份《读书小组期末“经典阅读”总结》,字数不少于20XX字。
2、任课教师可以在教学班内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在每学期末向教研室推荐优秀实践论文(读书报告)若干篇。
(四)考核与评价1、教师负责对实践活动的开展及论文(报告)撰写给予必要的组织和指导,并对学生读书报告进行认真批改。
根据学生完成的实践成果的过程和质量评定每个学生的成绩。
考核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
2、实践教学经典文献阅读评价标准A:(90-100)对文章理解准确,表达流畅;B:(80-90)对文章理解较为准确,表达清楚;C:(70-80)对文章认真阅读,理解不全面,表达不清楚;D:(70分以下)阅读了,但没有理解;E:特殊给零分,所写内容和布置作业没有任何关联或其他。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习实践报告范文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习实践报告范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习实践报告范文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报告书前言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
为了贯彻落实好这一改革精神,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
为了贯彻落实好这一改革精神,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环节的规范性,避免形式主义及随意性,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
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特设计、制作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报告书》。
希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达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理解、传播和践行国家方针政策的能力,同时还达到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本《实践报告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著作选读二、社会调查三、热点讨论本《实践报告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定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
请每位学生积极配合任课教师的实践教学安排,认真完成本《实践报告书》规定的内容。
要么由任课教师指定其中一项来完成,要么由学生自己在以上三个部分当中任选一项来完成,具体要求根据各课程情况来决定。
实践报告分数即实践课成绩。
《实践报告书》的填写须实事求是、诚实守信,一旦发现抄袭、剽窃、作弊等不诚信行为,该《实践报告书》涉及的考核成绩以零分计。
本《实践报告书》主要在每学期课程的最后两周左右集中完成,共计16学时。
一、原著选读基本要求:选取下面所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参考书目中的某1篇著作进行认真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包括其年代背景、基本内容、历史意义、读后的感受或体会等)。
2015年修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设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2015年修订)一、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类别:必修学时:54 (课堂教学36学时实践教学18课时)学分: 3二、课程目的、任务和要求课程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其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本课程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论》是从整体上来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要求学生要掌握和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在实践中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各种社会实际问题,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本质、社会发展动力和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三、本课程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本门课程任课教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始终做到“三个结合”:第一,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第二,结合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最新理论成就进行教学;第三,结合学生的学科和专业特点,组织教学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可信度。
在具体的教学中,主要是运用到以下的十种教学方法:第一、讲授法;第二,互动式教学法;第三问题教学法;第四,讨论式教学;第五,案例教学法;第六,情感教学法;第七,专题教学法;第八,研究式教学法;第九,多媒体教学法;第十,心理咨询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目前,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对于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他们对社会的了解,提高自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把握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问题,才能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二,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三,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四,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网上的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一共发放纸质调查问卷100份,回收纸质问卷90份,网上调查问卷收到472份,有效问卷400份。
五,调查结果六,调查结果分析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
有52%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0%;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20%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0%;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4%)、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76%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2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相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有关加强社会实践教学的精神,依据南昌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实践教学计划,特制定本实践教学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拓展教学空间,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全面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
二、实践教学目的和原则(一)目的1、通过实践教学,加深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内容、观点和方法的理解,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意义。
2、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发现实际问题、分析实际问题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认识能力、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增长大学生的才干,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3、通过实践教学,使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4、通过实践教学,深化教学改革,拓展教学空间,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5、通过实践教学,使大学生亲身体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和成就,坚定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不断增强大学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树立正确的社会理想。
(二)课程安排的原则1、针对性原则针对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高职学校的教育规律、高校思政课的建设规律、当前国际国内社会热点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外实践活动方案
2016年8月
一、实践活动目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施课外实践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认识社会,认识自身,指导人生实践,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掌握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分析国情的基本思维方法,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从而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实践活动要求
1、活动对象:2015级本科生
2、活动时间: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3、活动形式:可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每小组成员不得超过5人)
4、最终成果:
(1)实践报告一式1份:要求学生在所列选题中任选其一完成一份不少于2500字的实践报告,以A4打印稿形式交任课教师。
(纸质版材料要求左侧装订)。
(2)实践报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检测报告一式1份:实践报告须经“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检测,重合度不得大于30%。
5、考核方式:教师负责对实践活动的选题、活动过程和报告撰写给予必要的组织和指导,并对学生实践报告进行认真批改,根据学生完成实践报告的过程和质量评定每个学生的成绩。
考核成绩计入该课程成绩,占该课程总成绩的20%。
三、实践活动选题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着力点,运用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经典”来滋养我们的大学生,使他们成为一个健康、健全发展的人为目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理论和实践活动,开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系列实践活动。
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激发大学生读书学习意识,培养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习惯,从深层次传递时代、民族文化结晶正能量,助推思想政治理论武装工程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为振兴辽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书目: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马克思:《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
马克思:《资本论》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
恩格斯:《反杜林论》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致约布洛赫的信》
列宁:《国家与革命》、《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论十大关系》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二)经典影视赏析
影视作品对大学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把经典影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载体,可以摆脱“黑板加书本”的灌输式教学,使信息突破文本的束缚,借助声、光、色以及图像、声音和文字,从视觉、听觉方面触及人的认知系统,克服文本教学情景化不强,与学生生活状态脱节的弊病,可以带给学生直观的视觉感受,实现教学情境的动态化、生活化、社会化,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从学习中得到启迪。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大国崛起》
2、《东方主战场》
3、《卡尔•马克思在青年时代》
4、《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诞生》
5、《思想的历程》
6、《苏菲的世界》
7、《宇宙与人》
8、《人工智能》
9、《我的长征》
10、《摩登时代》
11、《百万英镑》
12、《建国大业》
13、《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
14、《百年潮·中国梦》
(三)时事评论
运用马克思主义某一原理解读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以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塑造正确价值取向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特点。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2、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3、环境污染问题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进展和新成效
4、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发展计划给大学生未来创业就业带来的机遇
5、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
6、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7、大国关系演变态势:美国继续推进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俄与美欧的博弈;我国同主要大国关系良性互动的趋势
8、全球经济增长态势
9、“一带一路”战略和建设
10、2016年中国外交战略布局
11、2016年G20杭州峰会
12、纪念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
(四)问题探讨
1、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在当今面临的挑战?
2、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的哲学维度。
4、“四个全面”的哲学思考
5、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6、劳动价值论的当代发展——科技、信息、咨询等创造价值与否?
7、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及社会主义进程中的挫折和失误中,说明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8、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统一。
附件:课外实践报告模版
成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外实践报告
题目: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题目(宋体、小二号,加粗,居中)
正文(小四号字,宋体,每段首行空两格,行间距:固定值,20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