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休闲农业创新开发模式
休闲观光农庄六大开发模式和经典案例

休闲观光农庄六大开发模式和经典案例作者:山合水易研究中心 | 来源:原创 | 时间:2014-05-13 | 关键词:休闲观光农庄景观设计休闲观光农业的6大开发模式分析:一、景观休闲型以赏花经济为主导,以特色节庆为引领的开发模式。
该模式旅游发展的重点:1、规模取胜,通常大面积的同类或多种花卉,形成视觉冲击;2、景观塑形,通过地形设计、人造花卉雕塑、花卉人文景观等优化景观效果;3、节庆助推,有针对性的推出节庆活动;4、服务配套,立体交通观赏、养生美食享受、有机产品购物等保证美好体验。
案例:加拿大B u t c h a r t g a r d e n加拿大国宝级精致园林,实现四季皆有景的多彩风情园。
1、简介:坐落于加拿大温哥华岛,占地20公顷,是利用一个荒废的采石坑修建的,层次鲜明,四季可游,融汇世界园艺精华的精致花园。
2、策略:利用地势起伏构建景观层次,从单调园艺走向主题园。
3、产品:玫瑰园、日式庭院、意大利花园、低洼花园、B u t c h a r t家族陈列馆。
4、配套设施:游客中心、停车场、园艺咨询中心、种子和礼品店、餐饮厅(d i n n i n g r o o m,b l u e r o o m-温室餐厅,咖啡店)。
5、盈利模式:门票+餐饮消费+纪念品出售。
二、科普观光型这是一种以科技观光为引领,以四季花卉为特色,以考察、科普为主导的开发模式。
该模式旅游发展的重点:1、注重科技导入,从花卉苗木的组培科研到立体化展示;2、科普体验规划,科普教育相关的功能设置及活动策划,且需注重趣味性;3、创意景观设计,用花卉创作有趣味的景观小品,提升花卉的观赏性;4、其他功能导入,引入生态餐厅等项目,丰富游客体验内容。
案例:英国E D E N伊甸园植物展示+科研教育+特色活动,通过环境再生,建造一个与世隔绝的人间"伊甸园"。
1、概况:1994年英国人提姆·史密特首次提出要在一个已经受到工业污染和破坏的地区重建一个自然生态区的想法,2000年在英国南部康沃尔郡废弃的矿山上兴建的伊甸园的项目成为全球最大的生态温室。
利用温室大棚玩好创意农业、引爆休闲农业

利用温室大棚玩好创意农业、引爆休闲农业创意农业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是指有效地将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农业生产,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整合资源,把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
创意农业属于休闲农业的一个分支,随着我国近几年休闲文旅项目的落地发展,各地休闲农业园区业多了起来。
休闲农业如何经营,规划,园区如何引流、如何维护好后期的关系一直是一个难题。
北京农业嘉年华创意馆规划图现在很多的农业园区都建设有好多高中低档的温室大棚,由于产品供应链问题或者区域供求不平衡,导致很多温室大棚处理闲置状态。
尤其是一些花重金建造的一些高档的智能化玻璃温室,仅仅处于建好的状态,没有发挥其真正的本领。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将创意农业和温室大棚相结合,来引爆当地的休闲农业项目。
可以借鉴的温室大棚创意农业模式:1、德国的社会功能性创意农业,以休闲农庄和市民农园的形式向公众提供休闲式的农耕体验活动。
2、荷兰的专业性生产创意和农业生态观光功能性能的农业,将荷兰发达的设施农业技术和创意农业相结合。
3、美国创的教育和科普知识型,利用高科技生产工具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库,提供可追溯的创意农业产品。
目前总结的行业内创意农业的缺点:创意农业知识含量低,产业链条短,品牌意识薄弱。
创意农业主要被理解为郊区观光、旅游农业。
不少创意农业简单模仿,同质化严重,生产粗放、产品粗糙,品牌缺乏文化内涵和产品创新动力。
个人认为所谓的创意农业应当体现在创意二字上,我们的首要目的是做好创意,然后利用创意来吸引客流量,当一个农业园区有了客流量之后,休闲农业才会有变现的机会,才会通过一些列的服务、和特色农产品来实现盈利,从而带动周边的农业个体户致富。
休闲农业项目如同一个商场,如果没有人流会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科研。
当我们有了好的创意农业之后如何引流呢,那么各位可以借鉴互联网思维,可以付费邀请本地的公众号大V和各类本地服务号来创意农业园区来免费体验,通过增加曝光量和转发朋友圈有奖方式裂变式传播。
农业智能温室运营方案

农业智能温室运营方案一、概述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智能温室技术已成为农业生产领域的重要突破点,智能温室具备自动控制、远程监控、数据采集与分析等功能,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全新的模式和手段。
农业智能温室不仅是对传统温室的技术升级,更是一种符合科技智能化发展趋势的生产方式。
本文将就农业智能温室的运营方案做出详细探讨。
二、基本构成1. 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通风等参数监测与控制设备,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大棚内外环境数据,再通过中央控制器进行数据分析与控制,实现温室内的环境参数控制。
2. 智能远程监控系统:通过网络通讯技术与手机APP,实现对温室环境的实时监控与远程控制。
3. 智能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温室环境数据、作物生长数据、气象数据等多维度数据采集设备,实现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数据采集。
4. 智能灌溉系统:包括智能灌溉控制器、滴灌管道、喷灌设备等组成,根据土壤含水量和作物需水量自动进行灌溉控制。
5. 智能施肥系统:包括测土仪、肥料配比器、喷肥设备等组成,根据土壤养分和作物需肥量进行自动智能施肥。
三、运营方案1. 技术选型在选择农业智能温室运营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作物种类、市场需求、技术支持等因素,依据这些因素来确定智能温室的基本构成和技术选型。
一般来说,可根据温室基地的规模、作物种类、土地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智能温室设备和系统,确保温室的智能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2. 温室设计与建设在温室的设计与建设阶段,需要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地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合理布局智能温室的设备和系统。
在设计温室结构时,还需考虑光照、通风、排水等因素,确保温室内的环境和光照条件符合作物生长的需求。
另外,在温室的建设过程中,还需对智能温室的设备和系统进行合理布线和安装,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智能化种植管理在智能温室的运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作物的种植管理,包括土壤管理、灌溉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大棚栽培技术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

大棚栽培技术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农业科技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食品安全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众多农业科技创新中,大棚栽培技术成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通过对大棚栽培技术的应用,农业生产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智能化,为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本文将从大棚栽培技术的优势、创新方式以及应用案例三个方面,探讨大棚栽培技术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大棚栽培技术的优势大棚栽培技术是一种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农作物种植的方法,与传统露天种植相比,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环境控制能力强:大棚内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参数可以通过设备进行精确控制,为作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增加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高效节水:大棚内设置灌溉系统和水分蓄积设施,能够实现精确的水分供应,减少了水分的浪费,达到节水的目的。
3. 防虫防病能力强:大棚内通过灌溉、通风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害虫和病菌的侵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4. 隔离外界环境:大棚能够隔离外界气候的影响,对于气候条件较差的地区或季节性种植的作物,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生长环境。
二、大棚栽培技术创新方式大棚栽培技术的创新主要包括结构创新、设备创新和管理创新三个方面。
1. 结构创新:大棚结构一般采用金属框架和塑料膜覆盖,未来可通过使用新型材料和改进设计来提高抗风雨雪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2. 设备创新:大棚内设备包括了灌溉系统、通风设备、温度湿度控制设备等,在未来可以引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精细化管理。
3. 管理创新:大棚栽培管理需要关注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控、施肥技术等方面。
未来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优良的栽培操作,实现科学化、规模化的管理。
三、大棚栽培技术应用案例大棚栽培技术已经在中国的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有效途径。
以下是一些案例:1. 新鲜蔬菜高效生产:大棚栽培技术可以为蔬菜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实现无季节性生产,保证了市场的稳定供应。
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与经营类型

六、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与经营类型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主要有以下七种模式29种类型:1、田园农业旅游模式即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主要类型有:1)田园农业游。
以大田农业为重点,开发欣赏田园风光、观看农业生产活动、品尝和购置绿色食品、学习农业技术知识等旅游活动,以达到了解和体验农业的目的。
如上海孙桥现代农业观光园,北京顺义“三高”农业观光园。
2)园林观光游。
以果林和园林为重点,开发采摘、观景、赏花、踏青、购置果品等旅游活动,让游客观看绿色景观,亲近美好自然。
如四川泸州张坝桂园林。
3)农业科技游。
以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重点,开发观看园区高新农业技术和品种、温室大棚内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使游客增长现代农业知识。
如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园。
4)务农体验游。
通过参加农业生产活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让游客接触实际的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和特殊的乡土气息。
广东高要广新农业生态园。
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主要类型有:1)农耕文化游。
利用农耕技艺、农耕用具、农耕节气、农产品加工活动等,开展农业文化旅游。
如新疆吐鲁番坎儿井民俗园。
2)民俗文化游。
利用居住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礼仪民俗、节令民俗、游艺民俗等,开展民俗文化游。
如山东日照任家台民俗村。
3)乡土文化游。
利用民俗歌舞、民间技艺、民间戏剧、民间表演等,开展乡土文化游。
如湖南怀化荆坪古文化村。
4)民族文化游。
利用民族风俗、民族习惯、民族村落、民族歌舞、民族节日、民族宗教等,开展民族文化游。
如西芷拉萨娘热民俗风情园。
3、农家乐旅游模式即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
温室大棚技术创新

温室大棚技术创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口增长的不断加剧,食品和农业产量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然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面临许多挑战,如不可预测的天气条件、有限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浪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温室大棚技术逐渐兴起并持续不断地进行创新。
温室大棚技术为种植者提供了一个受控的环境,使他们能够在室内种植和培育各种蔬菜、水果和植物。
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和二氧化碳水平都可以通过智能技术进行监控和调节,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作物生长和产量。
创新的第一步是大棚材料的改进。
传统的温室大棚通常使用玻璃或塑料薄膜作为覆盖材料,这些材料存在一些问题,如传热性能不佳、易破碎等。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新型材料,如聚碳酸酯和光学级塑料。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性、隔热性和抗冲击性能,可以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和保护作物安全。
其次,温室大棚技术创新还包括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应用。
随着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种植者可以使用传感器、自动化设备和人工智能来监测和控制温室大棚的环境条件。
例如,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大棚内的环境参数,然后自动调整灯光和通风系统,以保持最佳的生长条件。
此外,种植者还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监控和管理大棚,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水平。
第三,温室大棚技术创新还涉及到能源利用的改进。
传统的温室大棚通常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如电力和燃气,以维持稳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为了减少能源消耗,一些新技术被引入,如太阳能发电系统、地热能和废热利用等。
这些技术可以将自然资源转化为可再生能源,降低了温室大棚的运营成本,并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最后,温室大棚技术创新还包括种植方式和作物选择的改进。
传统的温室大棚通常种植一种或几种特定的作物,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种植者越来越注重多样化和高效利用土地的方式。
一些新兴的种植方式,如垂直种植和水耕种植,可以提供更高的作物产量和更好的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一些新型作物,如气候适应性作物和转基因作物,也被引入到温室大棚中,以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市场需求。
创意科技农业案例

创意科技农业案例创意科技农业是指利用创新的科技手段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管理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
下面是十个符合标题的创意科技农业案例:1. 无人机精准喷洒技术:利用无人机搭载的高精度喷洒设备,通过遥感和定位技术实现对农田作物的精准喷洒,不仅提高了喷洒效果,还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2. 智能温室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对温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的监测和调控,从而提高温室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 垂直农场:利用垂直层叠式的种植架构,通过人工光源、自动灌溉和气候控制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在有限的空间内大规模种植农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
4. 物联网养殖技术:将各类传感器和监测设备与养殖场相连,实时监测动物的饮食、运动、疾病等情况,提供科学精准的养殖管理。
5. 人工智能水稻识别技术:利用图像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水稻生长情况的自动监测和识别,提供精准的生长指导和管理建议。
6. 无土栽培技术:利用营养液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实现作物在无土介质中的生长和发育,减少土地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
7. 太阳能灌溉系统:利用太阳能板捕获太阳能,并通过电池储存能量,实现对农田的自动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8. 区块链农产品溯源:利用区块链技术记录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的信息,实现对农产品的全程溯源,保障食品安全。
9. 智能化果园管理系统:通过图像识别、机器学习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对果树生长情况的监测和管理,提高果园的产量和质量。
10. 生物技术驱虫技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培育和使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来控制农田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
以上是十个符合标题内容的创意科技农业案例。
这些案例展示了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积极影响,为农业提供了更高效、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大棚栽培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农业创新方案

大棚栽培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农业创新方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乎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
然而,传统的露天农业存在着生产周期长、产量低、受气候影响大等问题。
大棚栽培技术作为一种农业创新方案,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探讨大棚栽培技术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为此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一、大棚栽培技术简介大棚栽培技术是一种控制气候条件的农业生产方式。
通过搭建设施,如温室或网室,可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为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相比传统露天农业,大棚栽培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 延长农作物生长期:大棚栽培技术可以为作物提供恒温和光照,从而延长其生长周期,增加产量。
2. 提高作物品质:在大棚中,可以更好地控制水源、肥料和灌溉,从而使作物的饮水和养分摄取更均衡,提高作物的质量。
3. 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大棚栽培技术可以保护作物不受自然灾害(如冰雹、暴雨等)的侵害,减少农作物损失。
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大棚栽培技术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不同方面探讨其具体影响。
1. 提高单产水平大棚栽培技术提供了一个控制生长环境的良好平台。
在大棚中,可以精确控制光照、温度和湿度等因素,最大限度地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从而提高单产水平。
例如,在温暖季节,大棚可以提高温度,使作物在较高的温度下生长,加快生长速度。
2. 实现无季节限制的生产大棚栽培技术打破了季节限制,使农作物能够在全年都能进行种植和生长。
通过调节大棚内的环境参数,可以创造出适宜生长的条件,使农作物能够在非传统的季节进行生产。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 提高种植密度相比露天种植,大棚栽培技术可以更高密度地种植。
在大棚中,我们可以使用垂直种植、水平层叠等方式,将农作物种植在三维空间内,从而增加单位面积的生产数量。
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提高种植面积的利用率和产量。
三、大棚栽培技术创新方案为了更好地发挥大棚栽培技术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创新方案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温室休闲开发的几种依托形式

栽培 、 营养液滴灌 、 产要 素全 自动调配 然 生 态 , 随 时 提 供 t 雅 的 自然 景 观 生 态 生 } 亡
百
等大众 游客难 以接触 到的前沿现代农 业 结合、 舒适惬意 的环境 氖围 , 富有 田园 技术作为 核心吸 引物 ,配套提供旅 游服 景 观 文 化 , 集 生 态 观 光 与餐 饮 休 闲等 功 务设施 与活动项 目,将 科普教育与 高科 能 于 一 体 , 包 括 生 态 温 室餐 厅 、温 室 洗
究农业旅游 的基 本特点。一般 认为农
业旅游具有 以下基本特点 :
娱 乐特 性 旅游农 业除 了具有 优 美的 生态环境 外 , 还应具 有一定程
游 客 。娱 乐性 主要 体 现 在 观 光 、农 业
农业特性 旅 游农业是在农业 生 度 的 娱 乐性 ,否 则 也 不 能吸 引 大 量 的
为温室休闲开 发有 以下几 种依 托形式 :
1. 产 依 生
托 型观 光 温 室 这 一 类 型
的 温室 主 要 用于 农业 生 产 ,是 温
筑 ,温 室本 身 也通 过新 的 技
术 手 段 诠 释 了
室旅游发展的最
初模 式 。此 类 温
人 类 与 自然 、
室 主要 用 于 生 产
经 闲旅 游事业 , 然后 逐步过渡到旅 、 、 标之 一是调整人和 自然 , 济发展 与 农 生态环境 之 间的 矛盾 。旅游农业 的兴
旺也 要 得 益 于 宁静 优 美 的 生 态环 境 、
无 法 与 之 媲 美 的 农 业 旅 游 景 观 特 色 。 天 然 的 自然 景 观 以及 纯 朴 的 乡村 生 活 根 据 系统 设 计 的 指 导 思 想 ,为 了在 农 方式、民族文化等 。因此 ,在 开发建
玻璃温室大棚农业观光园,让你尽情享受田园生活

玻璃温室大棚农业观光园,让你尽情享受田园生活现代的农业不像原来传统农业只具有生产性的功能,最重要的是智能玻璃大棚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满足了人们对于在田野的森林中漫步、郊野露营,并进行采摘等休闲娱乐活动的追求,让人的心理回归了自然,很好的缓解了城市带来的压力。
文章由广源温室张经理整理编辑,专注温室工程技术,服务现代农业。
于是,农业与景观交叉产生的新型产业——乡村旅游就应运而生。
玻璃温室大棚观光果园又是农业生态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集旅游、采摘、休憩、生态等功能于一体,为城镇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活动场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近年来,我国的各类农业生态园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玻璃温室观光型农业园上千个。
玻璃温室大棚农业观光果园是把果品和景观旅游开发融合成的一项绿色产业,它可以将果树的花、果、叶与景观全方位有机结合,玻璃温室观光果园的出现是经济社会发展这是人类旅游品位开拓的结果。
玻璃温室观光果园就是将果园作为旅游度假、观光休闲的场所,它是以果树资源为主的绿色产业。
他强调,在为游客提供观赏、品尝、参观、购买的同时,兼顾了生产、科普、艺术等方面的功能,是物质与精神文明结合的新体现。
玻璃温室观光农业是在果园的基础上,依据园林规划设计理论设计园区,设置各景点。
并根据不同果树的观赏点,合理布局植物生态景观,并结合园林小品建筑等,打造一个集果品生产、科普展览、观光旅游、休闲健身、娱乐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
玻璃温室大棚观光果园的雏形是农家乐的采摘园,尽管采摘园出现已久,但对于果树的观赏特点认识不足,没有能从观赏果树的角度对采摘园做景观规划,传统的采摘园对于果树资源的利用仅限于采摘新鲜果实,娱乐活动单一。
21世纪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相较于树木、蔬菜来说,果实对于人更具有吸引力,于是玻璃温室大棚农业园中采摘园的面积得到增加。
在全面推进果树产业化的同时,观赏果树作为一个新知识点和新兴产业应当被重点开发,并且在果树资源收集和生理研究方面加大研究.把果园建成玻璃温室大棚空中果园、可移动果园、微型果园的观点,形成了果树与园林之间新的结合点,为观光果园的发展构建了一个新方向。
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农业观光温室

随着中国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温室设施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温室种类的不断发展与功能的不断延伸,各类以温室设施为载体,以恒温环境为卖点,以全时休闲度假为理念的温室产品正在成为乡村旅游休闲化发展的一个新的引擎。
温室休闲开发的五种依托形态温室为乡村旅游与农业休闲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农业观光项目的建设,对于发展农业高科技,推广作物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而建设观光休闲型温室,更兼有科普教育、休闲体验的功能。
目前温室设施在我国已经广泛应用,我们认为可以依托以下五种形态进行升级开发。
一、生产依托型观光温室这一类型的温室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是温室旅游发展的最初模式。
此类温室主要用于生产高附加值的花卉、种苗、特种蔬菜等种植温室及水产养殖,主要以设施农业经济收益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农业观光旅游收益只是补充。
如长城葡萄酒生产基地的葡萄种植园、各类花卉苗圃等。
二、高科技试验基地型观光温室依托农业科技园、特种植物培养基地等研究机构形成的观光温室。
这一类型的温室主要用于新奇特品种动植物培育、科技研发等用途,与生产依托型观光温室一样,观光旅游只是辅助产业。
主要利用试验基地中的新奇特产品以及无土栽培、营养液滴灌、生产要素全自动调配等大众游客难以接触到的前沿现代农业技术作为核心吸引物,配套提供旅游服务设施与活动项目,将科普教育与高科技农业观光紧密结合,如农科院太空种子试验种植温室观光园。
三、大型观览及休闲温室大型展览温室的旅游吸引力与观赏价值主要体现在各种专类植物景观、特殊观赏品种上,同时,作为花园中的绿色建筑,温室本身也通过新的技术手段诠释了人类与自然、动植物和栖息地间的动态关系,生动展现园林艺术的动感美。
如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上海植物园展览温室等;此外,依托大空间温室打造的室内水游乐与康体休闲项目也在逐步兴起,北京的摩锐水世界、温都水城和乔波室内滑雪场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休闲农业的7种模式与30种类型

外拓 展 基地 。
2 0 1 4 年 国务 院 已经 放 开 了低 空 飞 行 的 限 制 . 开放1 0 0 0 m 以下 的低 空 领 域 。项 目地 有 山谷 、有
平 地 ,有 开 展 的 条 件 ,可 以搞 几 个 特 色 项 目 ,如 动 力 三 角 翼 、热 气 球 、滑 翔 伞 等 ,是 一 个 高利 润
酒 店 和 民宿客栈 。 就 是 要 形 成 一 种 美 宿 的概 念 ,要 充 分 利 用 当
地 的资 源 条 件 ,乡 村 自然 就 是 景 观 ,乡村 老房 屋
如北 京小 汤 山现代 农业 科 技 园。 ( 4 ) 务农 体 验 游 通过 参 加农 业 生 产 活 动 .与农 民同 吃 、同住 、同 劳 动 ,让 游 客 接 触 实 际 的农 业 生 产 、农 耕 文 化 和特 殊 的 乡 土 气 息 。如 广 东 高 要 广新 农业 生 态 园。
的项 目。
修 建渝北 第 一骑行 绿道 ,作 为 吸引人 气 、提 升
品牌 的项 目,以开放来 撬 动市场 ,不 指望 这个 项 目
武 装 农 业 、改 造 农 业 的 技 术 体 系 。农 业 科 技 创 新 就 是创 造新 的旅 游资 源 。
赚 钱 ,主要 用来 提升人 气 。结合 路段 设计 路 线 ,在
也 是 景 观 。项 目地 将 来 要 做 的就 是 乡村 美 宿 ,而 且 单 纯 的改 造 一 下 也 完 全 是 不 够 的 。我们 要 做 的
是 主 题化 改造 。
3 . 3 . 2 乡村 体 育 运 动 增 强 吸 引 力
2 民俗 风情 旅 游模 式 即 以农村 风 土 人情 、民俗 文化 为旅 游 吸引 物 ,
光伏+农家乐+农业+大棚,一种全新的农村创收模式

光伏+农家乐+农业+大棚,一种全新的农村创收模式“光伏+农业大棚”,是当下一种火热的农村创收模式。
一.光伏大棚的类型常见的光伏棚型及种植类型如下:1)玻璃温室:以农业科技展示、休闲观光为主。
设置展示、采摘、餐饮、生产四个区域,结合当地农业特色,灵活选择四个区域的主打种植品种。
2)双膜双网棚:用于食用菌生产,以香菇、黑木耳。
秀珍菇为主,双孢菇、猴头菇、灰树花、姬松茸适当搭配。
3)砌砖冬暖棚:以错季蔬菜(西红柿、黄瓜、西兰花、樱桃番茄);彩叶苗木及花卉(彩叶复叶槭、金叶马褂木、红叶皂荚、金叶水杉、彩色马蒂莲、切花月季、非洲菊)。
4)冬暖阴阳棚:阴棚以食用菌(香菇、秀珍菇、木耳等);特色蔬菜等为主;阳棚以错季蔬菜(西红柿、黄瓜、西兰花、樱桃番茄);彩叶苗木及花卉(彩叶复叶槭、金叶马褂木、红叶皂荚、金叶水杉、彩色马蒂莲、切花月季、非洲菊)为主。
5)春秋棚:果类、蔬菜类、花卉、苗木、茶叶、特种养殖(如蚯蚓)等都适合。
6)草药棚:以中草药铁皮石斛、天麻、西洋参、太子参等为主。
7)联排棚:果类、蔬菜类、花卉、苗木、茶叶、特种养殖(如蚯蚓)等都适合。
二.光伏大棚的优点与收益光伏农业大棚是集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温控系统、现代高科技种植为一体的温室大棚。
大棚上覆盖太阳能光伏组件,在保证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同时还能满足整个大棚农作物的采光需求,既可以节省耕地、缓解人地矛盾、制造清洁能源,又可以支持大棚的灌溉系统、对植物进行补光、解决温室大棚冬季供暖需求、提供大棚温度并促使农作物快速生长。
建设光伏大棚,除了上述这些优点以外,电池板发的电可以并入国家电网,赚取一部分收益。
在光伏大棚,电池板相间搭设,留出了可以采光的“天窗”,保证棚内蔬菜生长所需。
在棚内种植各种经济作物是利用光伏农业大棚的一种常用方式。
在光伏大棚内种植农作物,可以显著促进作物增收,拔高经济收入。
三.光伏农家乐大棚现在,在光伏农业大棚的常规形式上加以拓展,又推出了一种全新的光伏农家乐大棚。
温室休闲升级打造

温室休闲升级打造温室设施的应用,一般以农业生产与研发为主要功能,脱离季节限制与气候影响是温室的最大特点。
当前我国的温室设施主要以玻璃温室、塑料棚温室、塑料日光温室、活动屋面温室等形式为主,也有各种异型温室或功能型温室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涌现。
温室已经不仅仅是农业设施和生产基地,温室通过休闲化升级完全有条件打造成为新的旅游亮点和特色吸引物。
休闲温室打造要点温室的主体化定位温室主题化定位的核心是凸显“差异”。
温室的主题定位应当与生产类型相结合,分析市场受众需求,形成具有独特性吸引力的主题定位。
温室的休闲改造温室的休闲化改造是基于温室内部空间优化与外部空间拓展的一种方式,将休闲活动与温室环境恰当的结合,通过游线的串联,形成温室内部的休闲接待基础。
同时结合温室的外部空间,打造具有乡土园艺景观特色的休闲环境。
结合项目的整体定位,休闲化改造可以按照整体大景观、大特色来打造,也可以形成“一区一景,一棚一品”的发展布局。
温室的景观化提升作为休闲空间,温室的景观化提升应当满足三方面的需求:一、本底景观的打造,应当结合种植结构配置,进行合理搭配,形成整体效果;二、要通过人工手段增加温室的景观意境,特别是与水系、喷泉、造雾相结合的动态景观小品,能够大大增加游客的体验感受;三、必须注重对于游客观赏体验的视线规划,引导游客在最佳的观景区域停留或休憩,并且能够形成具有主题特色的“景点”。
温室的艺术化升级建筑景观与游憩节点的艺术化升级是凸显主题特色,提升休闲品味的重要支撑。
温室作为生产基地,必须遵循科学性,具有产品生产功能;而作为游憩区,又必须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满足人们视觉亲历和心灵感受。
温室的艺术化表达,应既具有园林景观的共性,又具有自己特有的个性。
温室的游憩化设计温室游憩化功能的设计,主要是通过互动、体验、游乐的方式让游客能够更好的参与其中,形成快乐休闲氛围。
可以结合温室片区专门设置以引导游客参与体验及游乐互动为核心功能的体验区或游乐区,形成围绕采摘的果酱加工体验或果酒酿造;围绕蔬菜瓜果观光的加工制作体验;或与生产生活方式向关联的农具体验、农事活动、民俗互动等内容,在不同时间推出不同的特色活动主题。
农业智能温室种植模式创新与实践

农业智能温室种植模式创新与实践第一章智能温室概述 (3)1.1 智能温室的定义与发展 (3)1.1.1 定义 (3)1.1.2 发展 (3)1.2 智能温室的优势与挑战 (3)1.2.1 优势 (3)1.2.2 挑战 (3)1.3 智能温室种植模式的发展趋势 (4)1.3.1 向高度集成化发展 (4)1.3.2 向多样化发展 (4)1.3.3 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 (4)1.3.4 向智能化、网络化发展 (4)第二章智能温室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 (4)2.1 环境监测技术概述 (4)2.2 环境控制技术概述 (4)2.3 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的集成与应用 (5)第三章品种选育与智能种植技术 (5)3.1 品种选育的创新方法 (5)3.1.1 基因工程技术 (6)3.1.2 转基因技术 (6)3.1.3 杂交育种技术 (6)3.1.4 育种信息化技术 (6)3.2 智能种植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6)3.2.1 原理 (6)3.2.2 应用 (6)3.3 品种选育与智能种植技术的结合 (6)第四章设施结构设计与优化 (7)4.1 设施结构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7)4.2 设施结构优化的技术手段 (7)4.3 设施结构优化与智能温室种植模式的关联 (8)第五章智能温室种植模式与管理体系 (8)5.1 智能温室种植模式的特点与分类 (8)5.1.1 特点 (8)5.1.2 分类 (9)5.2 智能温室种植模式的实施与管理 (9)5.2.1 实施步骤 (9)5.2.2 管理体系 (9)5.3 智能温室种植模式的效果评价 (10)5.3.1 经济效益评价 (10)5.3.2 社会效益评价 (10)第六章资源循环利用与节能减排 (10)6.1 资源循环利用的原理与技术 (10)6.1.1 原理概述 (10)6.1.2 技术手段 (10)6.2 节能减排的技术措施 (11)6.2.1 节能技术措施 (11)6.2.2 减排技术措施 (11)6.3 资源循环利用与节能减排在智能温室中的应用 (11)6.3.1 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 (11)6.3.2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1)6.3.3 节能减排技术应用 (11)第七章智能温室病虫害防治 (12)7.1 病虫害监测与识别技术 (12)7.1.1 病虫害监测技术概述 (12)7.1.2 病虫害监测技术种类 (12)7.1.3 病虫害识别技术 (12)7.2 病虫害防治方法的创新 (12)7.2.1 生物防治方法的创新 (12)7.2.2 物理防治方法的创新 (12)7.2.3 化学防治方法的创新 (13)7.3 智能温室病虫害防治体系的构建 (13)7.3.1 体系构建原则 (13)7.3.2 体系构建内容 (13)7.3.3 体系构建实施 (13)第八章智能温室种植模式推广与应用 (13)8.1 智能温室种植模式的推广策略 (13)8.2 智能温室种植模式的应用案例分析 (14)8.3 智能温室种植模式的发展前景 (14)第九章智能温室种植模式政策与法规 (14)9.1 智能温室种植模式政策环境分析 (14)9.1.1 国家层面政策支持 (15)9.1.2 地方政策推动 (15)9.1.3 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 (15)9.2 智能温室种植模式相关法规与技术标准 (15)9.2.1 相关法规 (15)9.2.2 技术标准 (15)9.3 政策与法规对智能温室种植模式的影响 (15)9.3.1 政策引导产业发展方向 (15)9.3.2 政策激励企业创新 (15)9.3.3 政策保障农民利益 (16)9.3.4 法规规范市场秩序 (16)9.3.5 技术标准提升产品质量 (16)第十章智能温室种植模式创新与实践展望 (16)10.1 智能温室种植模式的创新方向 (16)10.2 智能温室种植模式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16)10.2.1 发展机遇 (16)10.2.2 面临的挑战 (17)10.3 智能温室种植模式实践的未来展望 (17)第一章智能温室概述1.1 智能温室的定义与发展1.1.1 定义智能温室,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对温室内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与调控,以实现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条件,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一种现代化农业设施。
创新大棚蔬菜种植模式:如垂直种植、层叠种植等

创新大棚蔬菜种植模式:如垂直种植、层叠种植等创新大棚蔬菜种植模式:如垂直种植、层叠种植等在现代都市化进程中,空地越来越少,为了满足人们对新鲜蔬菜的需求,创新种植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大棚蔬菜种植领域,垂直种植和层叠种植模式是两种备受关注的创新模式。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模式。
垂直种植模式是一种以二维和三维空间为载体,将蔬菜栽培层叠而上的种植方式。
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单位地面积蔬菜产量,减少对土地的依赖。
垂直种植模式通常采用立体式大棚,通过垂直空间的合理规划和利用,将蔬菜种植在不同高度,从而实现多层次种植。
比如,可以将黄瓜、番茄等蔬菜种植在较高的层数上,而将茄子、青椒等作物种植在较低的层数上。
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光照资源,又保证了作物之间充分的空间和通风,有效防止了病虫害的传播,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垂直种植模式的优势在于,有效利用了垂直空间,提高了产量,并且节省了土地使用。
通过科学的种植布局和管理,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达到环保、无公害的种植效果。
此外,垂直种植模式还具有季节性调控优势,可以通过调整灯光、温度等手段,提前或延迟蔬菜的生长期,实现全年种植和供应。
层叠种植模式是一种将不同种类的蔬菜,按层层分布种植的创新模式。
层叠种植模式通常借助于立体耕作技术,将蔬菜的空间分区明确化,通过分层的方式,充分利用垂直空间。
在层叠种植模式中,一般将根系较矮小的蔬菜种类种植在较底层,而将根系较发达的蔬菜种类种植在较高层,使得不同层级的蔬菜根系不会相互干扰。
例如,可以将胡萝卜、马铃薯等根类蔬菜种植在较低的层次上,而将菜心、小白菜等叶菜类种植在较高的层次上。
层叠种植模式的优势在于,充分利用了空间,提高了种植密度,增加了蔬菜的产量。
不同种类蔬菜的不同生长周期、不同养分需求可以互补利用,减少了种植的单一性,有效避免了连作障碍,提高了土壤的养分利用效率。
此外,层叠种植模式利用了垂直空间,使得阳光和空气更好地分布到各层次蔬菜中,降低了病虫害传播的风险,增加了蔬菜的抗病能力。
冬至与温室农业的技术创新

冬至与温室农业的技术创新农业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在不同的季节里都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和创新。
冬至作为农历的重要节点之一,与温室农业的技术创新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温室农业的发展背景、冬至的意义和技术创新方面进行探讨。
一、温室农业的发展背景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农业生产面临着土地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等多重压力。
传统的露天农业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而温室农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迅猛发展。
温室农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构建透明的温室结构,营造出适宜的生长环境,以实现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
相比于露天农业,温室农业具有节约土地、调控气候、增加产量等优势。
而冬季是温室农业最为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冬至更是冬季耕作中的一个重要时刻。
二、冬至的意义1. 冬至的定义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2月21日至12月23日之间。
它标志着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短,夜晚最长,也是冬季的开始。
冬至之后,白天逐渐变长,阳光逐渐增暖,农作物的生长环境逐渐改善,因此,冬至在温室农业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冬至的影响冬至是温室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随着冬至的到来,夜晚开始减少,白天逐渐增加,这意味着光照时间的延长,温室内的温度也会随之升高。
这对于一些适应低温环境的作物来说,是一个生长的好时机。
同时,一些冬季瓜果蔬菜的种植也可以在冬至之后开始,通过加强保温措施,使得这些作物能够在温室内正常生长。
三、1. 光源技术的创新冬至之后,光照时间的延长对温室农业生产有着积极的影响。
然而在冬季,由于天气阴沉,日照时间不足,对于一些光照要求较高的作物来说,仍然会面临光照不足的问题。
因此,温室农业需要借助光源技术的创新来解决这一难题。
目前,LED光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温室农业。
LED光源具有光谱可调节、能量利用率高、寿命长等优点,可以根据作物的光合作用需求进行光谱定制,提供适宜的光照环境。
另外,光源的配备和布局也是技术创新的一部分,通过合理规划光源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
农业新技术智能化温室的设计与运营

农业新技术智能化温室的设计与运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领域也在积极应用新技术,其中智能化温室成为了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本文将探讨农业新技术智能化温室的设计与运营方面的重要考虑因素,并提供一些建议。
一、设计要素1. 温室选址温室选址是设计的首要问题。
首先,需要选择日照充足、通风条件良好的地点,便于植物的生长。
其次,要考虑地势、水源和土壤质量等因素,确保温室内的环境能够满足作物的需求。
2. 温室结构智能化温室的结构设计应符合耐候性和抗风能力的要求。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形式,可以提高温室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例如,使用钢结构和防紫外线材料可以增强温室的稳定性,并有效防止紫外线对作物的伤害。
3. 温室通风系统温室内的通风系统对于温室的正常运营至关重要。
智能化温室可以通过传感器来监测温室内外的气温、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根据预设条件自动调节通风窗口的开闭程度,以维持温室内的理想环境。
4. 温室灌溉系统智能化温室的灌溉系统应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成长阶段进行设计。
可以利用自动灌溉系统,根据土壤湿度以及天气情况自动控制灌溉的频率和水量,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同时减少成本和劳动力的投入。
5. 温室光照系统光照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智能化温室可以利用人工光源来弥补自然光的不足,提供连续的光照条件,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利用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光照的自动调节,以适应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二、运营管理1. 温室监测系统智能化温室应配备较为完善的监测系统,可以实时感知温室内外的环境参数,并向农民提供相关数据。
例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可帮助农民及时调整温室内的环境条件,以达到最佳的作物生长效果。
2.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温室的运营管理可以实现更为精确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通过对温室内各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农民可以了解作物的生长情况,并根据数据结果调整管理策略,提高种植效率和产量。
休闲农业景观温室大棚还可以这么玩?休闲农业指南

休闲农业景观温室大棚还可以这么玩?休闲农业指南温室大棚起初作为反季节蔬菜生产的农业大棚,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其用途的功能也变的多样化起来。
今天给大家展示的是休闲农业农业嘉年华里面的景观温室大棚。
景观温室大棚常见的有连栋温室大棚和日光温室大棚,其内部设计理念主题会根据当地的特色产业、风景古迹、当代大事件为主题设计。
一、温室景观大棚设计的要素内部自然景观设计、游览规划路线、环境控制系统设计和外环境协调设计二、农业景观设计农业景观是景观温室的主体部分,是景观设计的重点,在规划布局和表达方式上都以特色农业产业为主,在农业景观的塑造中,应力求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为人们创造出自然、独特的胜景来。
农业景观设计主要包括展示主题的分区与布局、地形地貌的塑造、植物景观、动物景观。
三、农业园区游览体验设计游览体验设计是以旅游规划学、旅游心理学和旅游文化学为理论依据,对展览温室的功能导向、景点设置和旅游线路等进行科学规划,使农业景观温室的内容和形式、景观和功能满足人们观光休闲的旅游需求,以及科普教育的功能需求。
主要包括展览温室的游人容量与交通面积的规划、展示主题及景点规划、游览活动的策划、游览服务设施规划、游览线路设计和场景氛围设计。
四、景观温室环境控制系统设计景观温室大棚内部的环境控制参数包括温、光、水、汽、肥等几个方面。
我们的环境控制系统的设计依据是在能耗最低的程度下,满足室内一年四季如春,都能够达到游客正常游览的标准。
农业景观温室是休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重要体现。
关注温室工程技术、服务现代农业。
了解景观温室建设成本点击下方扩展链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室休闲农业创新开发模式——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解读温室休闲农业创新开发模式——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解读温室设施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温室种类的不断发展与功能的不断延伸,各类以温室设施为载体,以恒温环境为卖点,以全时休闲度假为理念的温室产品正在成为乡村旅游休闲化发展的一个新的引擎。
一、温室休闲开发的五种依托形态温室为乡村旅游与农业休闲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农业观光项目的建设,对于发展农业高科技,推广作物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而建设观光休闲型温室,更兼有科普教育、休闲体验、休憩、游乐的功能。
目前温室设施在我国已经广泛应用,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认为,可以依托以下五种形态进行升级开发。
1、生产依托型观光温室这一类型的温室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是温室旅游发展的最初模式。
此类温室主要用于生产高附加值的花卉、种苗、特种蔬菜等种植温室及水产养殖,主要以设施农业经济收益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农业观光旅游收益只是补充。
2、高科技试验基地型观光温室依托农业科技园、特种植物培养基地等研究机构形成的观光温室。
这一类型的温室主要用于新奇特品种动植物培育、科技研发等用途,与生产依托型观光温室一样,观光旅游只是辅助产业。
主要利用试验基地中的新奇特产品以及无土栽培、营养液滴灌、生产要素全自动调配等大众游客难以接触到的前沿现代农业技术作为核心吸引物,配套提供旅游服务设施与活动项目,将科普教育与高科技农业观光紧密结合。
3、大型观览及休闲温室展览温室的旅游吸引力与观赏价值主要体现在各种专类植物景观、特殊观赏品种上,同时,作为花园中的绿色建筑,温室本身也通过新的技术手段诠释了人类与自然、动植物和栖息地间的动态关系,生动展现园林艺术的动感美。
如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上海植物园展览温室等;此外,依托大空间温室打造的室内水游乐与康体休闲项目也在逐步兴起,北京的摩锐水世界、温都水城和乔波室内滑雪场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4、休闲场所型温室这一类型的温室是将休闲场馆与温室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模式,以高端温室技术为主要结合点模拟大自然生态,随时提供优雅的自然景观生态结合、舒适惬意的环境氛围,富有田园景观文化,集生态观光与餐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包括生态温室餐厅、温室洗浴、庭院温室、养生温室、温室会所等。
5、综合型农业生态园温室综合型温室是在温室中人为制造大自然环境,山水、瀑布、花草、果木等映入眼帘,是以上几种温室开发模式的综合。
包括以旅游接待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各种温室,由于温室内环境的可控制性,可种植不同气候地区的以及反季节植物,提供田园农业游、园林观光游、水果蔬菜的采摘等务农体验游活动,以及以现代高科技农业展示、科普教育等主题的农业科技游。
综合型温室通常以乡村环境、田园风光为大背景,内部空间的功能设置可以由农业向复合型休闲、会议度假、康疗体检等延伸,形成一站式温室休闲综合体的概念。
二、温室设施休闲化升级的六要素温室设施的应用,一般以农业生产与研发为主要功能,脱离季节限制与气候影响是温室的最大特点。
在城郊或乡村,常见的温室主要用于种植各种蔬菜、花卉,也可以开展水产养殖、果树种植、菌类繁殖等生产活动。
当前我国的温室设施主要以玻璃温室、塑料棚温室、塑料日光温室、活动屋面温室等形式为主,也有各种异型温室或功能型温室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涌现。
无论类型,温室设施的功能转换都应当在不改变农业用途但增加市场受众、不影响农业生产但提高附加价值的前提下进行。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认为,温室已经不仅仅是农业设施和生产基地,温室通过休闲化升级完全有条件打造成为新的旅游亮点和特色吸引物。
在此基础上,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认为,对于单体或片区的温室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可以遵循“休闲温室六要素”的理念,通过温室的主题化定位、休闲化改造、艺术化升级、景观化提升、游憩化设计与品牌化包装实现开发突破。
1、温室的主题化定位温室主题化定位的核心是凸显“差异”。
北方地区的大部分休闲温室项目以“绿色生态”作为基调,但大多内容过多,主题不足。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认为,温室的主题定位应当与生产类型相结合,分析市场受众需求,形成具有独特性吸引力的主题定位。
如“阳光大堡礁”作为热带鱼养殖销售温室的定位;“飞船2046”作为太空植物温室的定位;“蔬菜森林”作为立体种植温室的定位等等,在蓝调庄园项目的规划中,我们把蓝莓与蓝调有机结合,成为代表蓝色浪漫情怀的载体,从而成为一个具有文化内涵和郊野韵味的主题农庄。
2、温室的休闲化改造温室的休闲化改造是基于温室内部空间优化与外部空间拓展的一种方式,将休闲活动与温室环境恰当的结合,如设置茶艺、棋牌、休闲吧、休憩节点等,通过游线的串联,形成温室内部的休闲接待基础。
同时结合温室的外部空间,打造具有乡土园艺景观特色的休闲环境。
结合项目的整体定位,休闲化改造可以按照整体大景观、大特色来打造,也可以形成“一区一景,一棚一品”的发展布局。
3、温室的景观化提升作为休闲空间,温室的景观化提升应当满足三方面的需求,首先是本底景观的打造,应当结合种植结构配置,进行合理搭配,形成整体效果;其次要通过人工手段增加温室的景观意境,特别是与水系、喷泉、造雾相结合的动态景观小品,能够大大增加游客的体验感受;最后,必须注重对于游客观赏体验的视线规划,引导游客在最佳的观景区域停留或休憩,并且能够形成具有主题特色的“景点”。
4、温室的艺术化升级建筑景观与游憩节点的艺术化升级是凸显主题特色,提升休闲品味的重要支撑。
温室作为生产基地,必须遵循科学性,具有产品生产功能;而作为游憩区,又必须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满足人们视觉亲历和心灵感受。
所以,温室的艺术化表达,应既具有园林景观的共性,又具有自己特有的个性。
包括泥土的气息、新鲜的绿色食品、淳朴的民风以及壮观亮丽的温室群体等,围绕整体风格进行立面设计或改造,形成独具特色的景观建筑,成为“被大地收藏的田园艺术品”。
5、温室的游憩化设计温室游憩化功能的设计,主要是通过互动、体验、游乐的方式让游客能够更好的参与其中,形成快乐休闲氛围。
因此,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建议,应结合温室片区专门设置以引导游客参与体验及游乐互动为核心功能的体验区或游乐区,形成围绕采摘的果酱加工体验或果酒酿造;围绕蔬菜瓜果观光的加工制作体验;或与生产生活方式向关联的农具体验、农事活动、民俗互动等内容,在不同时间推出不同的特色活动主题。
6、温室的品牌化包装温室的品牌化包装不仅仅针对项目本身,同时应当围绕温室休闲项目,对温室科普、温室产品、温室加工等系列产品进行整合,进而形成以“生态休闲环境、绿色有机食品、乐活体验方式”的品牌推广体系。
三、温室休闲是乡村休闲产业聚集的新动力当前休闲型温室的主要类型一般包括生态餐厅、温泉洗浴中心、温室会所等,特别是具有一定规模特色的综合型休闲温室,已经成为了不少地方聚合休闲产业的新动力。
在诸多温室型产品中,生态餐厅作为温室休闲的代表性产品的聚合能力最强,带动效应最大。
目前比较普遍的主要有会议度假型和康体休闲型两种带动模式。
这两种带动模式的核心载体一般都是“生态餐厅+温室大棚”的结构。
“生态餐厅+温室大棚”通常以生态餐厅为核心,形成“生态养殖—大棚采摘—现场加工—直接销售”的服务模式,游客在体验的同时,享受新鲜菜品。
会议度假型模式是通过与生态餐厅的联动,形成特色餐饮体验配套的结构,同时配置高尔夫练习、垂钓、夜间休闲等相关项目,形成以生态采摘、餐饮为特色,以会议度假为形式的会议度假型模式;康体休闲型模式是以生态餐厅和生态洗浴为核心特色,重点服务于本地化的休闲消费群体,同时配置小球运动、K TV、S PA康疗等室内康体型项目。
这类项目往往是一个大型综合体,通过餐饮休闲为带动,逐步形成对周边商业和相关服务行业的整合。
四、规模化设施农业的景区化升级对于一些已经具备规模化条件的区域,通过对整体农业示范园区或设施农业基地的改造提升,形成大景区化发展的理念,也是乡村旅游目的地打造的重要手法之一。
由于目前大多数设施农业基地是完全与农业化生产为导向的规划结构,因此必须通过结构优化和功能升级来实现景区化发展的目标。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认为,规模化设施农业的景区化升级可以通过“三步走”的形式实现:第一步:以旅游为导向的主题策划与规划设计首先,必须明确大温室景区的旅游发展思路与理念,通过主题策划形成发展目标,解决如何配置“吃、住、行、游、购、娱、体、学、疗、悟”十要素的问题,并结合定位思路在不改变生产种植结构与园区性质的前提下对大景区进行重新规划设计。
第二步:基础设施完善与服务设施配套依据容量分析合理配置基础设施,解决游客进入与停留的问题,同时前期必须按照景区化运营的需要,将大门、围栏、集散演艺广场、游客中心、餐饮购物节点、特色商铺商业街、游乐体验空间等设施进行完善。
在此基础之上,还可以针对部分温室进行功能调整,形成基本接待(售票)的能力。
第三步:主题园区强化与项目招商围绕主题引进符合园区餐饮休闲、体验游乐、康体拓展的特色项目,利用游线串联形成的节点或预留空间进行项目招商,形成农业本底与旅游内容互动的持续发展结构。
通过旅游带动,原有的农业基地或园区,将能够大大提升地块及区内农副产品的附加价值,不仅自身蔬菜瓜果等产品能够实现就地销售,更能够通过旅游项目的带动,促进园区产业机构的优化,解决更多农民就业与农民致富的问题。
五、创新乡村郊野环境的生态化全时休闲空间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认为,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将不仅仅有条件形成景区化的发展模式,实际上将对城市消费人群的生活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形成依托郊野田园环境,以绿色生态回归为目的的社区化参与模式,而温室设施的创新发展正是为这种社区化休闲度假提供了可能,以“恒温空间”为载体的“全时休闲”理念,将成为都市休闲与乡村度假的核心板块。
因此,温室设施的休闲化转化既要围绕自身特色形成吸引力,同时必须与新农村的旅游建设紧密结合,形成以新农村为服务中心和特色小镇,带动温室采摘与体验的发展方式,或者围绕精品温室产品与生态餐厅,整合带动周边乡村接待与特色农家乐经营的双向互动模式。
六、小结温室休闲项目具有可操作、适用范围广、可塑性强等优点,空间体量可以根据项目需求设置,有非常好的市场发展空间。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认为,现有的各类温室产品全部具有提升附加价值,实现休闲化升级的基础条件。
在这个基础上,遵循科学发展,实践创新的理念,结合农业生产与旅游发展的双重目标,将温室休闲作为“全时引擎”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一定会有一批精品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