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管理技术-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机电设备类——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560203

机电设备类——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560203

高等职业学校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征求意见稿)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560203)二、入学要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三、基本修业年限三年四、职业面向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装备制造大类(56)机电设备(5602)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43)通用设备制造业(34)机械工程技术人员(2-02-07)机械设备修理人员(6-06-01)机电设备安装、维护维修人员设备工程技术人员钳工电工五、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的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机械设备修理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机电设备维护、维修、管理、装调及机电设备技术改造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二)知识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3.掌握机械制图、机械测绘、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及机械加工等基础知识;4.掌握电工电子、设备电气控制与驱动、液压与气压传动基础知识;5.掌握设备精度检测、设备维护、维修基本理论、修复技术、设备故障检测与诊断等知识;6.掌握根据图纸及技术要求进行钳工装配、安装、调试的操作知识;7.掌握一般机械部件的拆装、简单零件的手工制作知识以及普通零件的车床操作知识;8.掌握选择和使用常用测试工具和仪器仪表进行设备检测和电气测试的知识,具有常用传感器的选型和应用知识;9.掌握典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编程和调试知识,具有一定的机电设备改造相关知识;10.掌握设备管理、产品营销、售后服务等相关知识;11.了解典型机电设备、自动生产线、工业机器人集成系统等的机-电-液-气联调与现场编程知识。

机电设备管理技术 课程标准

机电设备管理技术 课程标准

机电设备管理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先修课程: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工学交替实习等后续课程:毕业设计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二、课程性质该课程是机电一体化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

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在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上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部分要求。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通过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学习机电设备管理技术课程的能力。

2、与后续课程的关系为学生后续课程,如毕业设计打下基础,以及对学生今后从事机电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大修理、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等提供知识、技能支持。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结构;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改革课程内容,结合企业设备管理实际案例,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引入课程;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四、课程设计主要包括该门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行业分析、核心能力提炼、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课程设计的思路。

该课程是依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职业岗位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通过对课程内容高度归纳,以设备为中心,设备生命周期的管理和维修为主线,概括了设备前期管理、使用维护、设备修理、设备更新改造等相关知识,包含了比较全面的知识点和技能,内容的组织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基本理论知识到提高知识与技能训练。

学生通过学习,基本掌握本课程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初步具备机电一体化专业所应具备的机电设备管理的职业技能以及与设备管理有关的创新创业技能。

五、课程的目标(一)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管理技术知识,了解设备立项、购置等前期管理和使用过程的保养、维护、修理和技术改造等管理的程序及相关技能。

机电设备管理技术-教案4.1-4.2机电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

机电设备管理技术-教案4.1-4.2机电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机电设备技术管理的相关内容,这节课我将和同学们继续探讨经济管理的相关内容。
三、新课内容
1. 3. 2机电设备的经济管理
经济管理是指在社会物质生产活动中,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获得较大成果的管理工作的总称。
经济管理的内容包括:
(1)投资方案技术分析、评估;
(2)设备拆旧计算与实施;
3.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素养
教材
分析
重点
机电设备的管理规划
难点
机电设备的使用规定
关键
机电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
1、概念
2、内容
二、机电设备管理制度
1、机电设备的管理规划
2、机电设备的使用规定
(6)电气、仪表、管道和设备不得带病运转应严格按照单项安全措施进行运转时不准擦洗和修理,严禁将头伸入机械行程范围内
课堂小结:同学们须重点掌握机电设备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这对于我们以后的工作很有帮助。
认真听讲,并做就好课堂笔记。
投影辅助画面让学生了解机电设备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
联系学校的实训社专人负责制让学生了解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3.建立交接班制度
连续生产和多班制生产的设备必须实行交接班制度。交班人除完成设备日常维护作业外,必须把设备运行情况和发现的问题,详细记录在“交接班簿”上,并主动向接班人介绍清楚,双方当面检查,在交接班簿上签字。接班人如发现异常或情况不明、记录不清时,可拒绝接班。如交接不清,设备在接班后发生问题,由接班人负责。
(3)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寿命周期效益分析;

机电设备管理技术课程标准

机电设备管理技术课程标准

机电设备管理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后续课程:毕业设计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二、课程性质该课程是机电一体化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

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在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上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部分要求。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通过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学习机电设备管理技术课程的能力。

2、与后续课程的关系为学生后续课程,如毕业设计打下基础,以及对学生今后从事机电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大修理、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等提供知识、技能支持。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结构;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改革课程内容,结合企业设备管理实际案例,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引入课程;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四、课程设计主要包括该门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行业分析、核心能力、课程设计的思路。

提炼、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该课程是依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职业岗位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通过对课程内容高度归纳,以设备为中心,设备生命周期的管理和维修为主线,概括了设备前期管理、使用维护、设备修理、设备更新改造等相关知识,包含了比较全面的知识点和技能,内容的组织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基本理论知识到提高知识与技能训练。

学生通过学习,基本掌握本课程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初步具备机电一体化专业所应具备的机电设备管理的职业技能以及与设备管理有关的创新创业技能。

五、课程的目标(一)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管理技术知识,了解设备立项、购置等前期管理和使用过程的保养、维护、修理和技术改造等管理的程序及相关技能。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课程标准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课程标准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课程标准专业领域:机电一体化课程代码: 02021012课程名称: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所属系部:机电装备系山东职业学院教务与科研处2011年3月10日目录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三、课程设计1. 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3. 课程考核4. 教学环境及设备5. 教师队伍6. 教材选用四、实施建议《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课程代码:02021012 学分:3学时:48授课时间:第5学期授课对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分析与实践、电工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技术、液压气动系统安装与调试、PLC与检测技术、机械制造与装配后续课程:毕业设计课程性质:《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它的主要任务是基于机修钳工的工作过程来讲授机械设备管理基础知识,常用的维修知识,失效零件的测绘设计,零部件常用修复工艺,机械设备维修中常用的精度检查方法,典型机械设备拆卸、清洗、检验、修理、装配和试运转等内容以及企业设备管理常用知识。

二、课程目标总体目标:培养具有实践动手能力,能够进行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能正确进行设备精度检测;掌握机电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掌握以下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职业素质的养成。

(一)专业能力1、掌握机械设备维修工艺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

2、掌握机械设备维修中失效零件测绘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步骤,能正确选用测绘工具并使用手册资料,具有测绘设计正确机械零件工作图的能力。

3、掌握机械零部件修复技术的常见工艺和修理方法,并了解先进的修理工艺技术。

4、掌握机械设备维修精度的检验方法。

5、具有分析和解决机械设备维修作业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能正确选用设备修理中常用的工具、检具及量具。

6、熟悉典型机械设备拆卸、清洗、检验、修理、装配和试车验收等维修工艺过程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机电设备管理技术-教案6.2设备的维护管理

机电设备管理技术-教案6.2设备的维护管理
重点掌握设备状态监测的相关内容
联系生产实际,结合自己的经历,想学生讲述设备状态监测的重要性
联系已毕业参加工作同学的工作岗位让学生了解润滑管理的内容,并结合学校机电设备在维护和保养过程中对润滑管理的应
联系创新大赛,讲述设备改造革新的重要性和相关内容
3min
26min
25min
15mim
10min
教 学 设 计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第59.60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教具、资料
教材、教案、PPT
课 题
6.2设备的维护管理
教 学
目 标
要 求
知识

技能
大多数学生能说出:
一、机电设备技术管理的概念
二、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
过程

方法
1.通过教师引导,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问题导入”,让学生处于更主动地地位;
3.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素养
教材
分析
重点
机电设备技术管理的概念
难点
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
关键
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




6.2设备的维护管理
一、机电设备技术管理的概念
二、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
三、课堂小结
课 后
小 结
设备的定期维护是很有必要的,就像汽车要保养一样,本课程要体现突出维护的理念。
②对新设备的技术要求,包括对随机附件的要求;
③现有设备的处理意见;
④订货方面的商务要求及使用的时间的要求。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

专业编码:051300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前言为了落实我校“国家级中职学校示范校”创建工作,实现国家教委提出的中等职业学校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在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教学改革任务,我校编写了部分重点专业的《专业课程标准》。

通过《专业课程标准》的实施,实现学生的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三者融为一体的教学改革活动,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高。

与之相配套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及“高效课堂”的实现是落实《专业课程标准》教学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

我们将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该项工作,促进我校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目录一、专业名称二、产业与职业岗位分析三、招收对象及学制四、培养目标及规格1. 培养目标2. 人才规格五、课程(项目)体系六、核心课程(项目)设置七、教学进程安排八、课程(项目)学时分配九、专业教师与实训(实验)装备要求十、核心课程(项目)课程标准(一)电工工艺技术(二)机械与电气识图(CAD)(三)机床电气控制技术(四)PLC与传感器技术应用技术(五)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六)机械维修技术(七)机床设备维修技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一、【专业名称】机电技术应用二、【产业与职业岗位分析】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现代制造业加速发展,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领域的高技能型人才非常紧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已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过学校调研分析发现,我国机械制造业机电设备维修类复合型人才奇缺,仅机电设备维修类一线工人在我国的年需求量就达10万人。

随着我市滨海新区的不断发展和建设,以汽车行业、模具制造业、电梯安装维修业、机械加工业、飞机制造等为主的高新技术机械加工制造领域,在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岗位上均出现较大缺口,同时各大企业对于机电设备维修一线工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课程标准1 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系统掌握机电设备维护修理与安装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建立在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与计算机制图》、《机械制造技术》、《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数控技术与应用》等基础上,为学生就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2 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2.1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表1-1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2.2课程目标根据课程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1〕了解机械设备的维护的概念和原理,机械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的基本原理.2〕对原有就专业知识的应用于巩固.3〕常用的维修与检测设备仪器的原理等基本知识.〔2〕技能目标1〕机械设备的维护与检修技能.2〕机械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技能.3〕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态度目标1〕培养良好的劳动纪律观念, 遵守工作制度;2〕养成积极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良好习惯和细心、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养成爱护和正确使用仪器设备的习惯;3〕培养认真做事,细心做事的态度.养成收集、整理资料,总结工作经验,进行工程文件归档等良好的工作习惯;4〕培养与别人和谐相处、互帮互助、相互信任和有效沟通等团队协作意识.3 教学组织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使学生系统掌握机电设备维护修理与安装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基本思路以重应用为基础,考虑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原理到应用的原则,设计学习项目和任务,设计了基于工作过程的6个学习项目,在项目的教学实施中,进一步分解成12个学习型工作任务.教学组织表4 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4.1 项目一机械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1〕项目概述该项目主要介绍磨损规律、方式与零件变形,其中包含3个任务,共需4个学时来完成.〔2〕项目的任务任务1 机器的磨损规律任务2 常见的磨损类型任务3 零件的变形〔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磨损规律.2〕技能目标掌握能力:分析磨损类型能力3〕态度目标养成认真思考、自我学习和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爱护教学设备,坚持打扫卫生,培养良好的劳动纪律观念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4〕项目的教学实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网上调查研究、收集相关知识.〔5〕项目教学内容磨损规律、方式与零件变形.〔6〕工作方法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教师布置项目任务,讲解基础知识,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任务,最后总结,实现"教、学、练一体化"教学方法.〔7〕工作成果知识的理解程度.〔8〕考核评价作业批阅与学习态度.4.2 项目二机械设备的润滑〔1〕项目概述该项目主要介绍润滑原理、方法、装置、典型零部件的润滑,其包含2个学习任务,需要4个学时来完成.〔2〕项目的任务任务1 润滑原理、方法、装置.任务2 典型零部件的润滑.〔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润滑原理.2〕技能目标掌握能力:典型零部件的润滑的能力.3〕态度目标养成认真思考、自我学习和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爱护教学设备,坚持打扫卫生,培养良好的劳动纪律观念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4〕项目的教学实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网上调查研究、收集相关知识.〔5〕项目教学内容润滑原理、方法、装置、典型零部件的润滑.〔6〕工作方法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教师布置项目任务,讲解基础知识,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任务,最后总结,实现"教、学、练一体化"教学方法.〔7〕工作成果知识的理解程度.〔8〕考核评价作业批阅与学习态度.4.3 项目三机械设备维护和修复〔1〕项目概述该项目主要介绍设备的维护、故障诊断技术、零件的修复技术、机械设备的大修理等,其包含4个学习任务,需要12个学时来完成.〔2〕项目的任务任务1 设备的维护任务2 故障诊断技术任务3 零件的修复技术任务4 机械设备的大修理〔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设备的维护原理与故障诊断技术.2〕技能目标掌握能力:零件的修复技术与机械设备的大修理技能.3〕态度目标养成认真思考、自我学习和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爱护教学设备,坚持打扫卫生,培养良好的劳动纪律观念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4〕项目的教学实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网上调查研究、收集相关知识.〔5〕项目教学内容绍设备的维护、故障诊断技术、零件的修复技术、机械设备的大修理.〔6〕工作方法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教师布置项目任务,讲解基础知识,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任务,最后总结,实现"教、学、练一体化"教学方法.〔7〕工作成果知识与技能.〔8〕考核评价作业批阅与学习态度.4.4 项目四典型设备的维护与检修〔1〕项目概述该项目主要介绍典型设备的维护与检修方法、原理、技能等,其包含3个学习任务,需要12个学时来完成.〔2〕项目的任务任务1减速机漏油的处理任务2 桥式起重机主梁下挠的处理任务3 电气设备维修〔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典型设备的维护与检修方法、原理.2〕技能目标掌握能力:典型设备的维护与检修技能.3〕态度目标养成认真思考、自我学习和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爱护教学设备,坚持打扫卫生,培养良好的劳动纪律观念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4〕项目的教学实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网上调查研究、收集相关知识.〔5〕项目教学内容典型设备的维护与检修方法、原理、技能.〔6〕工作方法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教师布置项目任务,讲解基础知识,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任务,最后总结,实现"教、学、练一体化"教学方法.〔7〕工作成果知识与技能.〔8〕考核评价作业批阅与学习态度.4.5 项目五设备维修制度〔1〕项目概述该项目主要介绍设备维修制度,其包含3个学习任务,需要4个学时来完成.〔2〕项目的任务任务1 机械设备的巡回检查计划修理任务2设备的点检定修制任务3设备故障管理〔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机械设备的巡回检查计划修理、设备的点检定修制、设备故障管理.2〕技能目标掌握能力:量规的结构设计与技术要求.3〕态度目标养成认真思考、自我学习和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爱护教学设备,坚持打扫卫生,培养良好的劳动纪律观念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4〕项目的教学实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网上调查研究、收集相关知识.〔5〕项目教学内容机械设备的巡回检查计划修理、设备的点检定修制、设备故障管理.〔6〕工作方法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教师布置项目任务,讲解基础知识,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任务,最后总结,实现"教、学、练一体化"教学方法.〔7〕工作成果知识与技能.〔8〕考核评价作业批阅与学习态度.4.6 项目六机械的装配与安装〔1〕项目概述该项目主要介绍机械的装配与安装方法、技能,其包含4个学习任务,需要12个学时来完成.〔2〕项目的任务任务1 齿轮、联轴节的装配任务2 轴承的装配任务3 密封装置的装配任务4 机械设备安装〔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常见机械的装配与安装方法.2〕技能目标掌握能力:机械的装配与安装技能.3〕态度目标养成认真思考、自我学习和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爱护教学设备,坚持打扫卫生,培养良好的劳动纪律观念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4〕项目的教学实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网上调查研究、收集相关知识.〔5〕项目教学内容机械的装配与安装方法、技能.〔6〕工作方法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教师布置项目任务,讲解基础知识,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任务,最后总结,实现"教、学、练一体化"教学方法.〔7〕工作成果方法与技能的掌握.〔8〕考核评价作业批阅与学习态度.5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中应运用教学与练习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运用多媒体和各种形象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所学内容.学习和掌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与相关国家标准的查阅,启迪思维模式,建立科学性的课程框架,给予学生正确而有益的启发和指导,以收事半功倍之效.注重发展学生思维、应用能力,使其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概括和阐释,善于从多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采用讲解、讨论、答疑等方式,通过课堂讲授、实验,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6 考核与评价课程考核与评价从两个方面进行考核,汇总得出课程整体成绩.课程整体成绩表7 说明与建议推荐教材和参考资料〔1〕推荐教材:《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袁晓东主编理工大学《机械维护修理与安装》陈于萍主编机械工业《实用设备维修技术》湖南科学技术11 / 1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专业课程设置方案 及 课程标准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专业课程设置方案 及 课程标准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专业课程设置方案及课程标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一门涉及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技术专业,培养具备机电系统设计、调试和管理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为了确保该专业的培养质量和教学效果,制定相应的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1.课程设置方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应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相关政策和要求,结合行业需求和就业前景,合理安排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环节等。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课程设置方案的示例:(1)专业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测量技术(2)专业核心课程:-机电系统设计与集成-电机与传动控制-机械制造技术-电气传动与控制技术-自动化系统设计与集成-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工业控制网络与通信-机电产品质量管理(3)实践环节:-实验课程:包括机电系统实验、电气控制实验、自动化设备调试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习实训:通过参加企业或研究机构的实习实训,学生能够接触实际工作环境,了解行业发展和相关技术应用。

2.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了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学分等方面的规范。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课程标准的示例:(1)课程名称:机电系统设计与集成(2)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机电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机电系统集成的过程和技术要点,具备进行机电系统设计与集成的能力。

(3)教学内容:-机电系统概述-机电系统设计流程-机电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分析-机电元器件选型与配套-机电系统集成技术与方法-机电系统设计案例分析(4)教学方法:-讲授课堂理论知识,介绍机电系统设计与集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和演示展示机电系统设计与集成的过程和技术要点。

《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课程标准

《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课程标准

《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代码: 101167参考学时: 48学分: 4课程类型:(职业核心课)20XX年 9 月编一、适用专业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数控设备维修与管理二、开课时间第 3 学期。

三、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及机械制造大类各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依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机电设备装调维修工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而设置的。

本课程采用基于“机电设备生产、销售和服务”职业工作过程的“做”中“学”教学模式,培养从事机电设备机械部件、电气系统和整机的装配、故障排查等机电设备制造和机械加工的关键性岗位能力,并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使学生成为合格的机电设备从业人员2、教学任务主要针对机电设备维护维修、数控设备维护维修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设备维修工作岗位的理论和动手能力,要求学生掌握机电设备、数控设备维护维修的基本技能。

四、课程培养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2、能运用电脑、网络等现代学习工具,有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3、具有安排任务与解决现场问题能力。

4、能自觉评价学习效果,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5、具有方案设计和开拓创新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1、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3、有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

4、良好的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5、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3、专业能力目标1、熟悉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相关职业标准。

2、了解设备老化、失效、故障、维修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内容,对设备维修与故障诊断有较完整地认识。

3、了解传统的和现代的主要的故障诊断技术和方法,能正确运用故障诊断参数和标准等对实际故障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和诊断。

4、深入理解设备的拆卸与装配原则,能进行典型零部件的装配。

5、熟悉机械零件的各种修复方法,能进行机械修复、焊接、热喷涂等操作。

6、熟悉设备精度检验中常用的工具,能正确进行常用设备的精度检验。

6《机电设备维修》课程标准

6《机电设备维修》课程标准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机电设备维修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1、前言1.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机电技术综合应用的入门课程。

学生通过学习能整体认识机电设备的机械系统维修,达到“机电技术应用工”职业资格“四级”标准中的相关模块要求,具备从事机械设备维修的职业能力。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通过社会调研邀请行业专家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所涵盖的岗位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本课程的结构,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确定本课程的内容,课程内容涵盖职业资格“四级”标准中的“机电设备维修与系统调整”能力考核模块。

教学实施通过把本课程所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按工作过程分解成若干项目并创设工作情景,借助实训引入相关的专业知识,倡导学生在“做中学”,在维修工作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技能应用,使学生具备进一步学习机电技术综合应用的基础,并养成文明生产的习惯,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拓展的后劲,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2、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和项目教学,使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掌握常用机电设备的维修工艺方法以及机电设备的调试技术和相关理论知识,具备对典型机电设备结构的分析能力以及对常见故障现象的认识能力、维修调试能力,树立使用机电设备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为提高学生专业化方向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能力目标:安全文明操作规程1、会正确使用常用工量具、做好设备维修准备工作2、会阅读相关的技术文件3、读懂机电设备装配图4、熟悉机电设备机械结构5、能正确调整传动件的配合精度6、能正确判别及排除机电设备故障7、会调整恢复机电设备整机精度3、课程内容和要求4、实施建议4.1教材编写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打破传统的教材学科体系模式,以任务引领与职业能力分析和职业技能考证为主线来框架教材体系。

机电专业学习导航课程标准

机电专业学习导航课程标准

机电专业学习导航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有一个感性认知,了解机电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对机电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及机电技术专业的概况等,对学生就业岗位及职业面向形成初步认识;使学生明确从事机电技术应用工作所必需的机电设备基本知识,初步具备一定的对机电设备的工作原理、主要结构的分析能力及对常见故障现象的认识能力;使学生对本专业所需知识和技能明朗化,激发学习欲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对将来就业充满信心。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项目教学,使学生了解本专业概况和从业岗位,了解机电设备的构成,掌握对典型机电设备进行常规调整、维护和保养的知识,明确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知晓企业所需本专业人才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观念,能够借助产品说明书查阅、分析设备功能、性能及主要技术参数,能规范操作机电设备,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及良好的道德意识。

(一)知识和德育目标1.了解机电技术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企业对机电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

2.明确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主要从业岗位及所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3.了解机电设备发展概况、分类、用途、型号及主要技术参数。

4.了解常见典型机电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安全使用常识。

5.培养学生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人格和良好的从事心态,形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具有安全、效益和创新等意识。

(二)能力目标1.培养专业认知和专业分析的能力。

2.能借助产品说明书,查阅和分析常见机电设备功能、性能及主要技术参数等。

3.能分析典型机电设备的结构,初步认识电气驱动及控制系统。

4.初步具备典型机电设备常规调整、维护与保养的基本技能。

三、参考学时64学时四、课程学分4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1.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认知课程。

《机械设备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机械设备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机械设备控制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学习的必修课。

学时:108学时开课学期: 第2、3学期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作用、型号、电路符号和主要参数。

2.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电动机常用控制电路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保护环节。

4.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电路符号和字母标注。

5.了解常见机床控制电路的分析方法。

6.了解机械设备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

(二)能力目标1.能正确选用常用的低压电器。

2.能正确绘图控制电路图的技能。

3.学会控制电路安装接线图的绘制。

4.能对简单控制电路进行检测和故障排除。

(三)素质目标1.具有团队协作的意识,良好的小组成员协作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2.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处理能力,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3.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养成负责任的工作习惯。

4.有良好的节约与保护环境的意识。

5.具备整体与创新思维能力,能够自主正确分析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设计(一)课程教学设计说明: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讲授法、启发法、案例法、演示法、示范法、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练习法、实操法等教学方法。

(二)训练项目设计本课程训练项目包括:项目一:常用低压电器;项目二: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运转控制电路;项目三:三相异步电动机异地控制;项目四:三相异步电动机顺序控制;项目五: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项目六:三相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控制电路;项目七:三相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项目八:三相异步电动机调速控制;项目九:典型机床控制电路。

教师根据产业特点和就业岗位需求,参照训练项目示例合理设计训练项目和方法。

训练项目一示例:接触器作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安装图1 接触器辅助触点作联锁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1、训练内容在规定时间内,按规范操作要求正确安装该控制电路并进行检测与调试。

机电设备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机电设备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机电设备控制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机电设备控制技术计划学时:42学时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设学期:第五学期制订:审定:一、前言1.课程性质《机电设备控制技术》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个专业核心课程,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讲授练习一体化、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一体化”的专业学习领域。

学生通过42学时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学习,初步掌握机电设备控制的相关技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团队工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课程设计思路(1)该学习领域的设计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首先深入调查企业岗位,进行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行动领域要求,转换后确定学习领域内容,进而设计学习情境并实施教学(2) 教学内容的规划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出发,结合企业生产的职业岗位要求把教学内容规划为液压与气压传动基础的认知、常用低压电器的认知、继电器接触器基本控制线路的分析、机-电-液联合控制实例的介绍四个并行的学习情境。

(3)学习情境的设计以工学结合为依托、能力递进为核心、认知规律为基础,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每个学习情境设计若干个子学习情境。

(4)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六步法实施课程教学:资讯:根据学习子情境确定的工作任务,通过教师讲授,学生查阅、搜集相关资料积累完成工作任务必备的讯息和相关技能;决策:在获取相关资讯的基础上由学生小组集体充分讨论并确定作业方法;计划:在决策的基础上拟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并小组间、师生间汇报交流并修改;实施:小组成员间密切协作共同完成作业过程;检查:学生自查、互查,教师督查作业过程和结果;评估:由学生对工作任务完成的结果自评、小组互评、教师对过程和结果进行点评。

对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改,或重新制定计划实施,结合以上评价教师确定每个学生的阶段学习成绩。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课程标准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课程标准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课程标准1.课程概述1.1课程性质关键词:课程地位、主要功能、与其他课程关系《机电设备维修技术》课程以典型机电设备----数控机床维修工的岗位技能需求为核心,以数控机床机械部件的结构组成、电气控制原理、机床的基本操作及故障为主要教学内容,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课堂教学与实训场所”、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在数控机床生产企业从事产品生产与技术服务,在数控机床使用企业从事数控机床的调整、维护与管理能力。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安装与调试、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与安装技术、常用量具的使用能力;培养学生数控机床机械装配、电路识图与装配的能力以及机电联调的能力;使学生在数控车床安装、数控铣床装配以及加工中心装配等方面具有相应的岗位职业能力,能适应现代先进机械装配技术的工作要求,培养“会识图、会装配、会调试”的数控机床装配高技能人才。

本课程以《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机应用技术》、《PLC控制技术》、《液压气动技术》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为以后顶岗实习、毕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2设计思路关键词:课程设置依据、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选择标准、项目设计思路、学习程度用语说明该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数控机床机械安装与调试;数控机床电气安装与调试;数控系统参数设置;数控机床PMC;数控机床机电联调和故障诊断。

内容设置依据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职业及岗位的技能要求,结合数控机床维修技术领域的特点,让学生在数控装调实训室---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训练,以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养该课程是依据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职业标准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结合数控机床维修技术领域的特点,课程设置的总体思路是,对于内容选取,以工作任务开展过程中的特点划分实施环节,结合实际工作岗位,确定了四个项目,二十一个工作任务。

机电设备管理技术 课程标准

机电设备管理技术 课程标准

机电设备管理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先修课程: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工学交替实习等后续课程:毕业设计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二、课程性质该课程是机电一体化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

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在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上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部分要求。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通过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学习机电设备管理技术课程的能力。

2、与后续课程的关系为学生后续课程,如毕业设计打下基础,以及对学生今后从事机电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大修理、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等提供知识、技能支持。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结构;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改革课程内容,结合企业设备管理实际案例,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引入课程;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四、课程设计主要包括该门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行业分析、核心能力提炼、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课程设计的思路。

该课程是依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职业岗位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通过对课程内容高度归纳,以设备为中心,设备生命周期的管理和维修为主线,概括了设备前期管理、使用维护、设备修理、设备更新改造等相关知识,包含了比较全面的知识点和技能,内容的组织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基本理论知识到提高知识与技能训练。

学生通过学习,基本掌握本课程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初步具备机电一体化专业所应具备的机电设备管理的职业技能以及与设备管理有关的创新创业技能。

五、课程的目标(一)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管理技术知识,了解设备立项、购置等前期管理和使用过程的保养、维护、修理和技术改造等管理的程序及相关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设备管理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后续课程:毕业设计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二、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机电一体化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

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在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上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部分要求。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通过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学习机电设备管理技术课程的能力。

2、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为学生后续课程,如毕业设计打下基础,以及对学生今后从事机电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大修理、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等提供知识、技能支持。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
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结构;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改革课程内容,结合企业设备管理实际案例,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引入课程;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四、课程设计
主要包括该门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行业分析、核心能力、课程设计的思路。

提炼、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
该课程是依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职业岗位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通过对课程内容高度归纳,以设备为中心,设备生命周期的管理和维修为主线,概括了设备前期管理、使用维护、设备修理、设备更新改造等相关知识,包含了比较全面的知识点和技能,内容的组织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基本理论知识到提高知识与技能训练。

学生通过学习,基本掌握本课程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初步具备机电一体化专业所应具备的机电设备管理的职业技能以及与设备管理有关的创新创业技能。

五、课程的目标
(一)总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管理技术知识,了解设备立项、购置等前期管理和使用过程的保养、维护、修理和技术改造等管理的程序及相关技能。

(二)具体目标:
1、知识:
(1)了解设备前期管理和资产管理的内容;
(2)掌握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的知识;
(3)了解设备状态管理的目的、内容;
(4)掌握设备修理的计划、准备、实施和归档的知识;
(5)了解设备改造和更新的知识;
(6)了解动力设备和能源管理基本知识;
(7)学习国外先进设备管理知识;
(8)探索设备管理创新创业相关知识。

2、能力
(1)能制定简单的设备规划;
(2)能进行设备分类、建立设备台账和进行初步评估;
(3)能制定简单的设备保养标准、设备完好标准和点检表;
)能进行故障、事故分析处理;4(.
(5)初步具备使用诊断工具进行设备状态管理;
(6)初步具备编制修理计划和跟踪修理全过程的管理能力;
(7)初步具备动力设备管理和节能措施制定的能力;
(8)能制定简单的设备更新与改造计划;
(9)初步具备运用5S、TPM等国外先进的设备管理知识的能力;
(10)初步具备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

3、素质
(1)热爱本专业技术工作;
(2)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
(3)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
(4)具有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5)具有创新创业精神。

六、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6 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2 设备的润滑管理8 设备的状态管理 2
第二单元6 设备的修理
2 备品备件管理
3
动力设备与能源管理
第三单元3
3 设备的更新改造
5
七、教学实施
(一)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程重视学生在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传授知识,课堂训练与课后作业相结合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手段主要有PPT课件、图片、动画及视频、企业设备管理制度汇编及创新创业案例分析等。

(二)学习方法建议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注意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建议多参考教师推荐的主流设备管理网站的知识及书籍,收集多种行业和设备的相关资料,特别是针对职业生涯意向的行业和设备方面的资料。

八、教材选取的原则
1、以项目或任务为载体,将知识、技能、态度三者融入教材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教材与行业标准及工艺要求结合、操作与管理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建议使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2、推荐教材
《设备管理》郁君平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3、参考的教学资料
(1)《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张映红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设备管理与维修》刘宝权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3)《工业设备管理》刘林祥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4)《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李葆文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九、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1、本课程以多媒体课堂讲授为主,配合教学适当地安排实物演示、案例讲解和小组讨论。

对于学习场地和设施,应满足多媒体教学需要;
2、校外资源可选择校企合作单位的场所及设施;
3、网络教学环境资源方面可选用中国设备网等著名设备管理网站资源。

十、教师能力要求
担任本课程教师应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老师,有较强的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能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

1、专业理论方面,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相关专业高级职称和双师素质;、专业社会实践方面,应拥有多企业工作经验或长期参与企业设备管理,积累丰2.
富设备管理实践知识和经验;
3、教学能力方面,应有较强的教学能力,适应本课程教学要求;
4、职业道德方面,应具有良好职业道德。

十一、考核方式
为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本课程主要以过程考核为主。

课程考核涵盖项目(学习情境)任务全过程,主要包括项目计划制定、项目实施过程、项目实施结果等几个方面。

每一项目的各考核点应综合反映学生的知识理论水平、实际操作或运用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表现掌握情况。

本课程共45学时,2.5学分,考核方式如下:
1、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完成堂上及课后作业情况、考勤及遵守纪律情况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