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终极哲学问题(话题作文:身份认同)-押题素材-2020年高考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话题40 防疫期的三个终极哲学问题(话题作文:身份认同)
(一)直击素材
【作文题目】
防疫期,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现在小区门口保安所问的,都是直击灵魂深处的终极哲学问题,1、你是谁?2、你从哪里来?3、你要到哪里去?然后给你深情一“枪”,看你是不是“头脑发热”了。
期待全民摘下口罩的日子早日到来!
其实,“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这亘古不变的疑问似乎永远伴随着人类。
西方《圣经》里的上帝创世说,中国古代神话里的盘古开天、女娲造人都可以看作是先民们对此作出的“回答”。
在每一个个体身上,也有这么一个自我身份的选择和认同的过程。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较早研究了这个问题,提出了“self identity”(身份认同)的概念。
阅读下面“典型素材”中的材料,请以“身份认同”为话题,从“国家认同、自我认同、文化认同”中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典型素材】
必须强化香港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
香港回归以来,香港青少年对国家认同感下降,令人堪忧。
据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居民身份认同感"调查,1997~2012年15年间,香港地区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或"中国的香港人"的,由1997年的40%下跌到2012年的30%;30岁以下年轻人的认同感则由1997年的32%下跌到13%。
而同时,对"香港人"的身份认同则节节攀升,年轻人更是飙升到70%。
除反对派和外部势力干扰破坏,香港人"本土意识"的建立,自由化媒体的误导,香港青年就业困难等因素外,—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香港青少年国民教育薄弱。
2014年的违法“占中”事件,进一步暴露了香港这方面教育的缺失。
强化香港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已成燃眉之急。
(节选自《政协天地》 2016年Z1期)
小s的自我身份认同
成长在离异家庭的小s,童年时期更像一个小怂包,很多时候,她自卑、懦弱、害怕自己做决定,习惯了躲在姐姐的庇佑下,只想浑浑噩噩过完自己的人生。
她说,从小到大,姐姐都是家里最受欢迎的小孩,无论走到哪里,大家都会夸奖姐姐可爱,而自己的功课非常不好,长相也不讨喜,跟人说话,嘴巴总是微微张着,像个小白痴。
报考黄冈艺校,是姐姐帮她做的决定,16岁便出道当明星,更是为了跟随姐姐的脚步。
对自我认同的缺失,是导致儿时小s随时“懵圈+不自信”的根本原冈。
由于一直不太清楚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有什么过人之处,未来想做什么,冈此,常常感觉自己没什么价值,不配得到大家的认可。
还好,之后小s在脱口秀节目《娱乐百分百》中找到了自我,她发掘出自己在表达和模仿上的独特天赋。
当那个鬼马、无厘头,有点“人来疯”的小s得到大家的喜爱后,她才恍然大晤:原来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从胆小怯懦的“卒仔”到气场强大的“巨星”,小s的转变实则是一个自我认同的过程。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认同的形成,是人在青少年时期不断探索和承诺的结果。
通过探索和承诺,个体可以在以后重要的认同领域中获得决策的能力,如果个体不能建立并保持自我认同感,则会出现自我认同危机,即不能确定自己是谁,不能确认自己的人生方向。
(节选自课堂内外(高中版) 2018年12期)
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状况,课题组特设计调查问卷,并对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青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认知现状
(一)了解、认同、满意三个向度的调查
多数学生在主观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是理性的、积极的,在问及“你是否了解传统文化”时,70.9%的学生认为自己了解传统文化,在问及“是否认同传统文化”时,99.6%的学生认同传统文化;在问及“你是否满意当前的传统文化现状”时,64.8%的学生对现状表示满意。
可以说,青年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度极高。
(二)青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认知表现
数据统计显示,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具体认知是薄弱的,距离了解、认同、满意三个向度的满意度有着较大的距离。
对传统节日的由来是否了解、对四大名著是否熟悉、对其他优秀经典著作是否熟悉、是否掌握一门传统技艺等,这些理应被青年学生熟知,但从每个选项正向极值的选择比例不难看出青年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认知是不熟悉的。
可以说,青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较低的认知。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辐射的渠道
调查显示,青年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渠道深受新媒体的影响,以两微一端形式了解传统文化占一半以上,通过课堂了解和长辈讲解了解的分别占17.2%和14.8%,不难看出信息时代的来临给传统传播方式提出一些新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来都不缺内容,缺的只是传播渠道,与时俱进地拓宽新媒体的宣传方式,可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行走得更加久远。
调查显示,98.3%的学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自己产生了影响,只有1.7%的学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未对自己产生影响。
可以说,青年学生普遍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自我发展的积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影响深远。
(节选自《文教资料)2019年30期)
(二)类文导写
【同类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17年9月5日,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公布了一项对上千名英国家长的问卷调查结果,中文被这些英国家长选为“未来最有用”的语言。
据悉,这是四年一度的语言问卷历史上首次出现一门欧洲以外的语言“独占鳌头”的情况。
材料二:“我叫Hai Ge,含义是大海的歌声,我叫Liu Xinran,代表著欢欣和欣喜。
”2018年春节期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留学生录制的一段视频《说说我的名字》引发关注。
材料三:近来,一款H5小游戏在朋友圈火爆,它有一个特别带劲的名字叫作“看图话辉煌——有一种骄傲叫我是中国人”。
请结合材料内容和自己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导引】
文化之莲
“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如是说。
国家文化之于世界,犹如奇花异草之于植园,姹紫嫣红,争奇斗艳。
有的犹如牡丹,形状富贵,却不闻其香,只是自顾自地美艳着;有的犹如樱花,盛极一时,却抵不住时间的摧残而破败凋零……唯有中华
文化带来的民族自信,浩浩乎上下五千年之传承,犹如莲般,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盛开在世界东方。
一瓣莲,是孔孟老庄的哲学之道。
遥遥几千年后的今日,不仅是中国的黄口小儿,甚至是愈来愈多的外国人,都可朗朗诵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语;孔子学院遍布全球,向世界散发中华文化的雅香。
正因如此,文化之深远予我们自信。
一瓣莲,是唐宋元明清的诗情心绪。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乃至更久远的《诗经》《古诗十九首》,无一不为中国人积淀了更为深厚的文化情怀。
中华文化的璀璨绚烂,吸引了无数外国人穷其一生去研究。
“汉字叔叔”西尔斯、汉学家艾朗诺教授、流行音乐家马克力文叔叔……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让世界更好地了解这个充满着无限奇迹的国度。
在国内年青一代的流行乐中,“中国风”是从未遇冷的曲风,方文山一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道出了多少隱秘含蓄的心绪?正因如此,文化之绚丽予我们自信。
一瓣莲,是年轻人的创新、探索精神。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文化不仅停留于笔墨纸砚中,更在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中。
一些资源注定被激烈竞争,但并不妨碍这个伟大的时代被充分共享。
无论是牵动国际的“亚投行建设”“一带一路”,还是便民利民甚至走出国门的“新四大发明”,无一不彰显着中国日益增强的国力与博大的大国胸怀。
100年前,36岁的青年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将文言改为白话,采用新式标点,打开了一扇从中国观察世界的窗口;100年后的今朝,32岁的胡玮炜和23岁的戴威分别创立摩拜单车和ofo共享单车,为全球180多个城市提供绿色出行服务,成为青年影响世界的典范。
当代年轻人的根本,即要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正因如此,文化之鲜活予我们自信。
中华文化,一朵亭亭净植于世界东方的莲花,承载着历史的重量和未来的展望,将伟大复兴的实现带给它植根的土地,将中通外直的君子之心带给养育它的人民,将香远益清之雅香拂过世界的文明。
【导读评析】
这三则材料共同表达的主题是国家认同、文化自信。
材料一:中文被英国家长选为“未来最有用”的语言,表明中国国家实力有了显著提升。
材料二:中国留学生的视频告诉全世界,我们的中国名字很美,表现出民族文化自信。
材料三:“爱国小游戏”火热,彰显出人们为祖国而骄傲的温情表达。
写作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审题。
首先确定材料中的主语——文化自信。
下笔前一定要追问自己:“文化自信是什么?”要明确:文化自信是对先进文化的高度认同、喜爱和自豪,绝不是文化的简单罗列。
也就是说,本次作文的写作对象不是单纯的“自信”,也不是单纯的“文化繁荣”。
换言之,出现在文中各个显眼位置的关键词一定是“文化自信”。
这次作文,学生的一大审题误区即对象理解有误,偷换对象关键词。
所以,大谈中华上下五千年灿烂文化,却只字不提“自信”的作文比比皆是,审题漏洞暴露得非常彻底。
第二,内容。
本次作文思考的切入角度仍然可以为:是什么,为什么(价值意义),怎么做。
三段论的思考方式在议论文写作中相当实用,可使分论点清晰有序,论证过程层层深入。
但是,本次作文的难点之一也在于层次,要么层次不清,要么只是在形式上生硬分层,但每层观点都大同小异。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作文内容切入角度可以类型化,比如把文化自信细分为科技文化自信、文学文化自信和生活文化自信等,这样有利于论证层次清晰,同时方便了素材运用。
第三,论证。
尽量用细化的先进文明素材证明文化自信,保证论证过程不流于喊口号,避免“空谈爱国”。
另外,素材应该多样化,不能一谈中华文化就是过去上下五千年灿烂文明,当今中国的先进文化也应信手拈来,比如我们的“新四大发明”: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网购、高铁。
古今文化相结合,才能使论据丰富、论证有力。
“文化之莲”,开篇便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摹出中华文化的高雅馨香。
文章层次清晰,语言优美,素材丰富。
最出彩的是每个分论点的论证过程,三个分论点“文化深远之自信”“文化绚丽之自信”和“文化鲜活之自信”,分别以儒道哲学、唐诗宋词和当今的文化创新为段首素材,同时又遵循时代发展顺序。
更难得的是,每一段中的素材都自成脉络,如从孔子语录到孔子学院,从唐诗宋词到中国风流行歌曲。
由此可见作者深厚的文化功底,以及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
(三)拓展积累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一生中的三次自我身份定位
埃里克森1902年出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他的生父是丹麦人,在他出生之前就抛弃了他的母亲,三年后,他母亲与一个名叫德奥多尔·霍姆伯格的犹太医生结婚。
后来的许多年里,他母亲一直告诉他霍姆伯格就是他的亲生父亲,直到步入青少年期后,他才知道真相——他是一个私生子。
埃里克森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直到68岁时才将其公开。
埃里克森的生理特征,使他的自我身份定位非常混乱。
他生活在一个犹太家庭里,但他保留了他的斯堪的纳维亚生父的许多生理特点——高个子,金发,蓝眼。
埃里克森写道:“在我父亲的教堂里,他们叫我异邦人,而在同学中间他们称我犹太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埃里克森正处在青少年前期,大战造成这个男孩的感情崩溃。
他不知道自已是该忠诚于德国还是忠诚于他的祖国丹麦。
到埃里克森从公立学校毕业时,他面临着职业选择的困惑。
他的继父建议他上医学院,但埃里克森感到他的自我认同感不接受这种期望。
相反,他决定要做一个艺术家,并在后来的几年中在欧洲游历。
他最后到了维也纳,并结识了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她也是一个著名的精神分析家。
除了获得蒙台梭利教学证书外,他从安娜那里接受的精神分析培训是他离开家乡后接受的惟一的正规教育。
在这几年中,
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埃里克·霍姆伯格·埃里克森,这反映出他的自我认同感的改变。
1933年,埃里克森为逃避纳粹迫害,到美国波士顿定居。
他在许多大学任教,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等。
他的第一部著作《儿童期与社会》一直没能出版,直到1950年他将近50岁生日时才出版发行。
就像埃里克森描述的成熟的成年人那样,在后来的年岁里,他的人格和专业一直没有改变。
埃里克森一生中遇到了三次自我身份定位的危机。
首先是“自己是犹太人还是异邦人?”,其次是二战的时候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忠于德国还是丹麦,后来是职业选择的困惑,当医生还是艺术家?对他来说,每一次选择都是痛苦的。
“危机”,说明这一过程既是危险的,又蕴含着机会。
鲁迅的自我身份认同
如果一个人既积极探索,又确定了自己的选择,那么他就处于认同获得状态。
这样的人已经找到了自我认同,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了教育、职业或个人行为的决定。
例如鲁迅早年学医,在日本留学期间痛感医学虽能解除国人生理的病痛,却医治不了国人蒙昧的心灵,于是弃医从文,而后一生都没有改变。
如果一个人积极探索了,但还没有确定自己的选择,他处于认同延缓状态。
国内外许多研究发现在高中大学期间很多人都处于这一状态,由于当代社会转型剧烈,职业选择、价值观变迁都要青少年独立去面对并做出选择,因而增加了认知延缓期的时间。
许多名人在确定自己的选择前都经过长时间的迷茫和探索过程,鲁迅在《藤野先生》中这样写道:
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映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剌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如果一个人没有经过积极探索,但似乎已确定自己的选择,他可能处于过早自认状态。
例如黄波同学很早就确定将来读医科大学,但如果他只是因为满足父母的愿望,而没有充分思考过他是否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职业,这样的选择可能在将来并不稳定。
我们和他们
在学校里找20个互相不认识的同学,做一个小实验:先给他们看徐悲鸿和齐白石的两幅画,依据他们
最喜欢哪一幅分成两组。
这时候假设每个人有权力分配200元钱给除自己之外的其他人,请问他给哪一组的人会更多些?
答案你可能已经猜到了,虽然他和其他19个人并不认识,但他还是会把更多的钱分给自己一组的人。
这称作“群体内偏好”。
即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联系(徐悲鸿和齐白石的画都很美,更喜欢哪一个人的画能说明什么呢?),也会让个体产生某种倾向性,因为当人们发现自己所属群体比其他群体更好时感觉会更好。
如果群体间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种感受就更强烈了。
每个人其实都有着多重身份,比如男生,理科生,上海人,郊区农村的,复旦大学学生等等。
在和他人交往中往往会在不同的情境下选用不同的身份,这种选择常常利于个体维护和提升他的自尊。
例如一位现任职于一家不见经传企业的复旦大学毕业生为例,他自认为复旦的毕业生,而不太认同自己所属的单位,因为他所属的工作单位不能让他感到光荣。
反之,复旦的社会声望高,作为复旦毕业生,他感到出类拔萃。
与生俱来需满足的归属感
群体的归属认同对于“我”的发展非常重要。
没有群体归属的人是孤独的。
现在有足够的研究证据表明,孤独的人往往心理不健康。
特别是,家庭、家乡、祖国这些群体归属是与生俱来,不可选择的。
与生俱来的归属需求是入之本能,需要得到满足。
这是人之基本价值感的依托,也是人生追求的一种内在动力。
中国把长期离乡晚年回归称作“叶落归根”。
家乡、祖国是做人的根基。
根是植物存活的根基,血缘、民族、祖国是人安身立命的根基。
失去血缘、民族、国家的归属感,像树失去了根,无法立足大地。
乡土归属给人以民族文化根源滋养。
对一个民族的深层认同来源于对文化、价值观的认同。
我们从小到大,总是在关系中形成自己的身份定位:家庭、伙伴、班级、学校、家乡、民族、国家、世界。
随着长大、随着走出家门,自我定位的关系视角越来越大。
一个人_旦有了民族、国家、世界的视角,在更加开阔的关系背景下确立自我身份和发展的方向,可以在大文化背景下丰满自我,有更大的自我责任感,获取强大的不断发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