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2019全国高三统一联合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卷4
河北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一调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一调考试文科综合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 周王称呼比自己年长的同姓贵族为"伯父”,比自己年轻的同姓贵族为“叔父";称呼比自已年长的异姓贵族为"伯舅”,比自己年轻的异姓贵族为"叔舅”。
他们之间并不一定就真正存在那样密切的亲属关系。
这说明周王朝()A.淡化君臣之义,提倡万民平等B重视血缘关系,用于治国理政B制定礼乐制度,规范贵族关系 D.讲究礼贤下士,广泛网罗人才25. 《续封泥考略》所收汉朝齐鲁封泥(古代用泥团制作的印章)中,有"左市”“右市”“南市”“西市”等封泥。
由此可知,汉朝()A.城市建设有明确的设计规划B.各地城市的布局规格完全一致C.对商业活动进行区域化管理 D 政府限制商业活动的发展空间26. 宋末元初人金履祥提出:“国,天下之国;家,天下之家也。
君之者,长之而已,固非其所得私也,况可专其利以自私哉?"南宋思想家叶适也说;“有民而后有君,有天下而后有国。
有国有君而后有君与国之用”这些思想主张是()A.宋朝经济新气象的反映B不同学派对程朱理学的严厉抨击C.社会各界思想大解放的体现D.文人学士对家国命运的深度思考27.据历史记载,南京的明孝陵除了明太粗朱元璋的陵墓之外,还有12座臣子墓.由于长期没有发现12座臣子墓,人们多怀疑其真实性,直到20世纪30年代,人们陆续找到9座,尽管无法确定墓主人的身份,但鲜有人再怀疑"12座臣子墓”之说了。
这说明()A.古代史书的记载多是真实可信的B.来自考古的历史认识最为可靠C.考古发掘可为历史记载提供佐证D.历史认识必须经过考古的检验28.有学者指出,近代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2019届衡水金卷押题卷高三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一)第I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试室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自孔子建构儒学理论以后,儒分为八,战国时孟子、荀子两派最显,“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
孟子、荀子“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主要体现在A.关注对自然规律的认识B.以人的本性为学说基础C.发展了仁礼和民本思想D.形成礼法并施的治世观25. 贞观初年,唐朝与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有密切往来。
“远方诸国来朝贡者甚众,服装诡异”,颜师古“请图写以示后”,唐太宗命阎立本作《王会图》(下图,局部)。
这反映A.实行平等的民族政策B.成为国际贸易中心C.对外文化交流较频繁D.国家影响力的增强26. 下表是宋代和汆粮食(政府收购民间粮食的官买制度)的有关史料。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宋代A.C.政府重视粮食安全D.政府维护重农抑商政策27有论者指出,《尼布楚条约》的签订虽然清朝在细节上吃了很大的亏,但却牢牢控制住了东北部边界,为将外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地完全纳入版图奠定了基础。
据此可知,《尼布楚条约》的签订A.有利于清朝控制北部的边疆地区B.反映出清朝维护国家统一的智慧C.消除了来自沙皇俄国的安全威胁D.使清朝有效控制了东北广大地区28. 1861年,英国怡和洋行在上海建成机器缥丝厂,其产品在欧洲广受欢迎。
2019届衡水金卷全国高三大联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道小题。
1.孔祥熙在给蒋介石的密电中汇报会议进展:“英、美暗斗颇剧,美对基金必需掌握,英对国际银行颇欲主持”“现正进行商讨中”“弟复告我国久战八年,损失严重,此项摊额有关将来复兴建设”。
此次会议()A.是二战后大国间争夺世界领导权的产物B.解决了南京国民政府的通货膨胀问题C.明确了削减关税和贸易壁垒的基本原则D.有利于二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体系化2.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欧洲民族主义情绪上升。
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
随后,意识形态的前哨国家西德也违反美国意愿,缓解了与东德的关系,实施“新东方政策”。
这表明当时()A.法德外交政策已脱离冷战轨道B.西欧离心倾向冲击了两极格局C.法德两国已足以与美国相抗衡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3.初唐科举考试分为“秀才”“明经”“明法”“明书”“明算”和“进士”六科,除了最后的进士一科外,皆可以上溯至汉代,只是以前是察举,现在改用考试登进而已。
汉唐的这些科目设置()A.反映出汉唐的选材标准较为宽泛B.说明了科举制对察举制的完全继承C.印证了古代选官标准重专业技能D.体现了政权的社会基础在不断扩大4.19世纪七八十年代,总理衙门大臣文祥、两广总督张树声都在奏议中言及过西方政体。
前者说:“中国天洋分严,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
”后者说:“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这反映出当时()A.部分官员实现了从洋务派到维新派的转变B.对西学的探索由格致之学而进入哲理学说C.“中体西用”的内在矛盾推动了观念嬗变D.洋务派坚持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广泛批判5.新中国实行各版护照中,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版、19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期因私护照几乎为零;1980版将19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2005年签发的400万本护照中,80%是因私护照。
河北衡水金卷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合质量测评(12月)文科综合试卷及答案
衡水金卷2018—2019年度高三第三次联合质量测评文科综合试题 2018.12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期,美国对中国向其出口的商品不断增加关税,中美间的贸易争端由此展开。
下图为某国外机构预测的我国部分省市经济可能受贸易战影响的程度(港澳台不在评测之列)。
据此完成1~2题。
1.该机构预测的依据最可能是A.对外贸易的数额B.经济发达程度C.出口占GDP的比重D.当地美资企业的多少2.为应对中美贸易争端,当前国家层面可采取的最佳措施是A.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B.拓展国内市场,尽可能减少对外出口C.积极倡导和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扩大对外开放D.优化重组相关企业,对高关税产品限制生产荷兰全年平均降水量与蒸发量分别为760mm和550mm,降雨量年内分布较为均匀,而蒸发量则集中于4至9月期间。
荷兰1/4土地海拔不到1m,筑堤拦海和排涝在1000多年的荷兰治水历史中成为整个国家的重要活动,开始时雨水完全可以依靠重力排放入海,后来则需依靠动力。
下图为公元1000年以来荷兰西部区域陆地下沉与海平面上升情况。
据此完成3~5题。
3.荷兰需要依靠动力才能排水入海的时间大约起始于A.1100年B.1400年C.1600年D.1900年4.为防涝,荷兰一年中雨水排放的旺季往往是A.每年9月至来年3月B.每年5月至9月C.每年上半年时间D.每年下半年时间5.目前荷兰又将围垦的一些低地退陆还海,其主要目的是A.增加海域,开发海洋资源B.维护沿海湿地生态系统C.减少风暴潮对沿海低地侵害D.大力发展沿海旅游业地质学家冯景兰曾对某地地理景观作如下表述:“深厚坚固相间互之块状砂岩与砾岩,侵蚀之后,绝崖陡壁,直如人造之坚固伟岸之堡垒,而不知其为天造地设也。
衡水金卷2019全国高三统一联合考试历史卷
衡水金卷2019全国高三统一联合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卷24、在中国古代各王朝建立初期,统治者多会采取强硬措施,迫使各地富商大贾向王朝政治中心迁移。
历朝政府采取此类措施的主要意图是A缩小人口地域分布的差异B促进政治中心的经济发展C削弱地方动乱的经济基础D缓和各地尖锐的社会矛盾25、公元前121年,匈奴昆邪王率领数万人归服汉朝。
汉武帝为了显示“八方来仪”的盛况,派车两万乘前往迎接,投降者皆衣食同县官,以至于耗尽租赋,汉武帝只得动用内帑。
这反映了A当时社会经济尚未完全恢复B协调民族关系是当时重要国策C巨额开支动摇王朝经济基础D内帑成为财政支出的主要来源26、北宋中叶,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如宋仁宗在位期间人才济济,文官群体享有崇高的政治地位,出现“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
这种现象A激发士人的社会责任意识B加快了新贵族政治的形成C促使崇文抑武政策的出现D导致书院讲学的日臻发达27、明后期,泰州学派代表人物王艮长期在小生产者阶层中讲学,从者云集。
他曾经提出“明哲保身论”,“知保身者则必爱身如宝,能爱身,则不敢不爱人。
能爱人,则人必爱我。
人爱我,则吾身保矣”。
这种思想A从人文角度开启近代启蒙思想B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消极避世观C因弘扬了个性而迅速成为主流D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理想和诉求28、晚清外交家郭嵩焘建议,与西方各国交往最好的方式是“德”,其次是“略”,以“威”,以“恩”,“而信与义贯乎四者之中而不能外”;在既有中外关系中,要遵守条约。
这表明郭嵩焘A受到传统伦理道德的束缚B具有对外妥协的倾向C已突破“中体西用”的思想D具有近代化国际视野29、张謇在中法战争后认为:“中国须有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
甲午战争后,他目暏国势日非,毅然辞官,以状元身份投身近代工商业。
同时期,仅川沙一县就出现过好几个从事工商业的“诸生”。
这一现象表明A新式知识分子投身工商业B旧式商业向近代工商业转化C社会价值观念处于转型期D科举制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30、1936年创办的《中国妇女》发刊词称:“企图对于动员和组织二万万二千五百万妇女大众,积极参加抗战建国大业工作,尽一份绵薄的力量。
2019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试卷(解析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章亊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超时,选出每小超符案后,用2B铅笮把答题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或答翅卡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得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毎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表内容是春秋时期关于君主的几段记述。
从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春秋时期A. 君民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B. 君民一体的国家观念增强C. 以民为本的意识日益浓厚D. 忠君爱国的观念不断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三则材料都强调君主在治理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民众对君主的臣服和敬畏,表明春秋时期军民一体的国家观念增强,故B选项正确;第三则材料强调君民之间的相互关爱,不能说明君民关系日益紧张,故A选项错误;前两则材料都着重突出君主的地位,不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意识,故C选项错误;“苟主社稷,国内之民其谁不为臣”“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两则材料强调了君主的地位,无法体现忠君爱国的观念,故D选项错误。
2.《汉书·货殖传》载:“吴楚兵之起,长安中列侯封君行从军旅,赍(ji)黄(同贷)子钱家(中国古代商业银行雏形),子钱家以为关东成败未决,莫肯予。
唯毋盐氏出捐千金贷,其息十之。
三月,吴楚平。
一岁之中,则毋盐氏息十倍,用此富关中。
”上述材料说明当时A. 金融活动比较活跃B. 政府财政比较困难C. 民间普遍支持平叛D. 关中地区经济繁荣【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显示出汉朝初期存在从事货币借贷的金融活动,毋盐氏以此致富,说明当时金融活动比较活跃,故 A 项正确。
从事借贷的是列侯封君,不是政府,不能说明当时政府财政比较困难,故B选项错误;材料显示的是借贷者通过权衡平叛结果来决定是否借贷,不能说明民间普遍支持平叛,C错误;材料显示的是毋盐氏因放贷获利成为关中富户,不能说明关中地区经济是否繁荣,D 项错误。
2019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的争霸.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等现象出现根源于( )A .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B .地方割据势力不断膨胀C .中央集权遭到削弱D .民族矛盾尖锐 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走向哀落。
据此回答17-20 题。
2.下列为某收藏家的藏品,据此判断该收藏家的生存年代不早于( )①唐朝官字款白瓷盘 ②元青花梅瓶 ③南北朝瓷器 ④定窑白瓷孩儿枕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清朝3.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
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
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
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
”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 )。
A 、不畏权贵,忠君爱国 B 、自我克制,廉洁奉公 C 、格物致知,自我修行 D 、有所为有所不为4.对下表经济数据的分析解读,正确的是( )A .农产品产量出现峰值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B .推行农业生产合作社严重损害农民生产积极性C .“左”倾错误导致农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D .中共“八字方针”的出台立即收到了明显效果5.卢沟桥的炮火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
由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 (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百团大战 6.从经济近代化角度看,以下四幅图片使人类由传统经济活动过渡到近代经济活动的是( )7.1960年1月28日,中缅两国总理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之间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
中缅边界条约是新中国与亚洲邻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为今后解决类似问题树立了良好范例。
这表明()A.中国开始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方针B.中国开始重视发展与周边邻国的关系C.中国与邻为善,首次打开了与亚洲国家友好交往的大门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8.“我们应该竭尽全力使我国(苏联)成为经济上独立自主而依靠国内市场的国家,成为能把其他一切逐渐脱离资本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经济轨道的国家吸引到自己方面来的基地。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一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 届高三放学期一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周王称号比自己年长的同姓贵族为“伯父”,比自己年青的同姓贵族为“叔父”;称号比自己年长的异姓贵族为“伯舅”,比自己年青的异姓贵族为“叔舅”。
他们之间其实不必定就真切存在那样亲密的家属关系。
这说明周王朝A.淡化君臣之义,倡议万民同等B.重视血缘关系,用于治国理政C.拟订礼乐制度,规范贵族关系D.讲究礼贤下上,宽泛收罗人材【答案】 B【分析】【详解】从对同姓和异姓贵族的不一样称号能够看出周王朝特别着重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由此周人成立了一个以“尊尊”“亲亲”为原则的等级社会,西周王朝创造出了一种“家国同构”的政治构造,应选 B 。
宗法制下社会有严格的等级区分,不行能倡议万民同等, A 清除;资料与礼乐制度没关,清除C;资料并未说起周王对人材的广发收罗,清除D。
【点睛】本题观察西周的宗法制,解题的要点是要从资猜中周王对同姓贵族和异姓贵族的不一样称号看出血缘关系在此中所起到的要点作用。
2.《续封泥考略》所收汉朝齐鲁封泥(古代用泥团制作的印章)中,有“左市”“右市”“南市”“西市”等封泥。
由此可知,汉朝A.城市建设有明确的设计规划B.各地城市的布局规格完整一致C.对商业活动进行地区化管理D.政府限制商业活动的发展空间【答案】 C【分析】【详解】由资料‘左市’‘右市’‘南市’‘西市’等封泥可知,政府对商业活动推行地区性的区分,以便更好地进行管理,应选C。
资料仅波及“市”的区分,这不代表整个城市有明确的规划,清除 A ;仅从齐鲁封泥无从得悉各地城市能否完整一致,清除 B ;地区化的管理是为了规范商业活动,而不是限制它的发展空间,假如是限制,也就没有必需设置这么多个不一样的“市”了,清除D。
【点睛】“由此可知”提示考生必定要尊敬资料,切不行自己联合书籍知识任意发挥想象。
3.宋末元初人金履样提出:“国,天下之国;家,天下之家也。
君之者,长之而已,固非其所得私也,况可专其利以自私哉?”南宋思想家叶适也说:“有民尔后有君,有天下尔后有国。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四月大联考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四月大联考试卷(含解析)1.他认为各种各样的学派和论争都是没有价值的。
他还主张应该抛弃万物相对性的差异,而去把握永恒性、绝对性的统一。
由此可知,“他”A. 阐述了万物平等观念B. 阐述了辩证法观念C. 反对现有制度与秩序D. 强调认识的客观性【答案】A【解析】【详解】由所学知识和材料“应该抛弃万物相对性的差异,而去把握道永恒、绝对性的统一”可知,这符合庄子的“齐物论”思想,即万物平等观念,A项正确。
材料抛弃相对性,强调绝对性,与辩证法相悖,B项排除;材料信息未谈及庄子对现有制度和秩序的态度,C项排除;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未强调认识的客观性,D项错误。
经济政策(部分)2.如表是西汉时期先后推行由表格信息可知,西汉时期A. 经济政策不利于增加中央财政收人B. 重农抑商政策影响了经济正常发展C. 商业政策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包容性D. 经济政策的着眼点发生了重大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由所学知识和表格中高祖、文帝时期的经济政策内容可知,政府经济政策的着眼点是恢复经济,而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内容是加强对经济控制,着眼点是充实国库,打击商业资本,故D项正确。
汉武帝推行的经济政策有利于增加中央财政收入,排除A项;文帝时期的措施并非抑商,排除B项;材料中商业政策无法体现很强的适应性和包容性,排除C项。
3.杜甫在赠与好友曹霸的诗《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为显示对曹霸特别的敬意,开头的第一句就是“将军魏武(魏武帝曹操)之子孙。
”苏轼说:“在酒馆里,会有许多说评书的说到三国,听到曹操胜利,人们会哭。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A. 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不同B. 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C. 历史真相随时代变迁日益清晰D. 普通民众对官修史书缺乏信任【答案】A 【解析】【详解】由材料“杜甫……为显示对曹霸特别的敬意,开头的第一句就是‘将军魏武(魏武帝曹操)之子孙’”可知杜甫非常尊敬曹操及其后世子孙;而据材料苏轼说“听到曹操胜利,人们会哭”可知,宋代民众对曹操没有好感,原因是不同时期人们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存在差异,故A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水金卷2019全国高三统一联合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卷(四)24、据统计,《论语》全书引用五十四例关于自然的材料,“无一则的结论不是在政治道德等方面导出其意义和价值”。
这说明儒者A高度注重伦理政治秩序B鼓励发展自然哲学和科技C肯定人与自然的相通性D积极宣扬社会变革的意义25、两汉时期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涉及方田、方程等范畴,运算技巧高超。
魏晋时期《九章算术注》则推证了原书各面积、体积公式的正确性,并提出了“以盈相补”原理来贯通各公式间的关联。
这一变化表明A科技发展彰显经验性特征B科技理念的的探讨受到排斥C魏晋科技实用性特征突出D魏晋科技具有反传统倾向26、《文献通考》载:“五代承唐藩镇之弊,兵骄而将专,务自封殖,横猾难制。
祖宗(宋太祖)初定天下,惩创其弊,分遣禁旅,戍守边地,率一二年而更。
宋太祖此举A避免了中央出现权臣擅权现象B形成了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局面C采用分权手段铲除了割据局面D改变了宰相机构事无不统的状态27、据学者研究,明太祖时期实行了以六科给事中监察百官的制度,六科职权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明太祖时期六科职权基本情况表由此可知,明太祖时期的六科给事中制度A体现了监察制度的专业化B确立了直属六部的监察机关C沿袭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D促进了中央集权体制的健全28、甲午战争后,洋务派在举办铁路、船舶、电报、矿冶等大型方面,出现了“因缺乏资金面热衷于招徕商股”的情况。
这种情况A给了外国资本合法进入中国的机会B表明清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办企业C有助于洋务企业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并行发展D意味着洋务运动在甲午战争后逐渐走向破产境地29、民国初年,社会生活出现“男人剪辫、女人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的局面。
这些状况表明,当时A移风易俗借助官方的权威B传统价值观受到了严重的冲击C民族危机冲击传统社会观念D国人普遍接受了西方文化观念30、1941年初,日本《对华长期作战指导计划》称:“必须迅速解决中国事迹。
为此不要单纯考虑南方,要确立以中国的北方问题为主的方针”,此后日军不得不从华东下面战场抽调兵力到华北,同时推迟了南进太平洋诸国的计划。
这反映了A日军无力维持对下面战场的攻势B百团大战极具战略和政治意义C日军试图阻止中国军队入缅甸作战D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30、图5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宣传海报。
该海报反映了当时我国A开始独立探索经济发展道路B中苏结盟保证了工业化实现C经济发展深受国际因素影响D经济建设出现急于求成倾向32、古希腊神话中,神是自然力的化身,或者说是人格化的自然物,同时也是自然力的支配者。
这反映出古希腊人A从自然界本身寻找万物的本原B认为神具有人的情感和弱点C希望化解人和自然的主要矛盾D从事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33、16世纪,英国农村采用租佃制的地主形成了一个富有的大租佃农场主阶段,而手工工场主和商人则成为新兴的资产阶级贵族。
据此可知,价格革命A推动了社会阶级结合的变化B导致所有商品价格同等上涨C加强了封建地主势力的力量D提高了城乡劳动生活水平34、上表源自《德意志帝国宪法》。
它反映了德意志帝国A分裂割据局面尚未完成结束B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据主导地位C资产阶级能够分享较多权力D普鲁士掌握帝国的最高行政权3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A美国逐渐失去全球经济的主导地位B经济一体化进程顺利发展C新技术革命打破了东西方经济均势D经济全球化和民族化并存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清末现代农业未能有效发展,粮食生产并不足以充分供养庞大的人口。
虽然现代农业在西方至19世纪上半叶始具规模。
但日本1870年代即展开一连串的农政改革。
类似日本的农政改革,在中国一直到1898年农工商总局成立后才着手进行,而透过地主实施的品种改良从未大规模推展。
清末开始推行现代农政之后,农业仍不如工商之受朝野重视。
---摘编自黄克诚《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材料二在看到小麦价格未下跌后,麦农自然增加了小麦种植面积,到1930年春天产品的剩余问题反而加重了。
此外,当美国阻止小麦投入市场时,它也失去了先前在国际小麦交易中占有的问题。
而几个月过去了,小麦价格还是一路下跌,1930年种植面积的增加更是加速了这一下跌。
在农业集团的压力下,胡佛建立了谷物稳定公司(GSC)以取代农民国家公司,并加强稳定价格的作用。
---摘编自(美)罗斯巴德《美国大萧条》材料三据中国农业部有关部门统计,到1990年,承包经营农户占农村总户数的96.3%家庭承包的土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8.6%;农村第一产业收入的95.4%来自家庭经营;在农村各经营层次中,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8.6%。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现代农业未能有效发展的原因。
(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胡佛建立谷物稳定公司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其影响。
(10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实行家庭承包的意义。
(6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在周初统治者“敬德”“保民”的道德意识中,已经洋溢着浓厚的忧患意识,这也成为统治者家园情怀的重要内容。
伴随着古代文明的演进,家国情怀与忧患意识一起,成为知识精英成具有的核心思想,并通过教化系统影响普通民众。
《教经》、《大学》等经典中建构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体系是对传统家国情怀的凝练表达。
这种家国情怀在传统社会中,满足了国家稳定,社会发展的需要。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内忧外患的挤圧之下、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与整合之中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中国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也开始反省自身,开始自觉不自觉地更新文化传统。
在这个过程中,深厚绵长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在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中互相支援,互相影响,均衍生出新的内容,可以称为“近代互构”。
---摘编自张倩《家国情怀与忧患意识》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和“家国情怀与忧患意识”相关的一种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简要出出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史论结合。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地方官制改革必各省学政为提学使司,掌管一省的教育行政、稽核学校规程等。
三十三年,改各省按察司为提法使司,专管地方之司法行政。
增设各级审判庭,专司审判。
三十四年,增设巡警、劝业2道,以分管警政及农工商业之事。
原设的分守分巡各道,一律裁撤。
由东三省先行开办,其余各省,分年请旨办理,统限15年一律通行。
宣统元年九月(1909年10月),各省咨议局成立,当选议员中资产阶级上层的政治代表立宪派占据多数,许多立宪派头面人物被选为咨议局议长。
官制改革拟定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方案,虽没有付诸实施,但试办了司法独立的方案。
作为议院基础的资政院和咨议局的设立,在议决国家预算、决算、税法、法典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立法权和监督权。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地方官制改革的特点。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地方官制改革的意义。
(9分)47、(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鄂尔泰,满洲镶蓝旗人。
雍正三年,鄂尔泰出任云南巡抚,深感对土司蹈袭旧法难于治理,思虑筹措一劳永逸之法。
雍正四年九月,他上奏折提出推行改土归流的建议,土司相杀相劫,“汉民被其摧残,夷人受其荼毒,此边疆大害,必当解决者”。
“改流之法,计禽为上策,兵剿为下策;命自投献为上策,勒命投献为下策”。
对于投献者,“但收其田赋,稽其户口,仍量予养赡,授以职衔冠带终身,以示鼓励”。
雍正帝全部批准他的建议,并为支持实行改土归流,于当年十月实授他的云贵总督官职,以提高其威望和事权。
鄂尔泰不仅在当地设官建制,还在雍正帝支持下废除土司的苛征暴敛、实行内地的赋税征收办法。
雍正七年冬至至八年春,鄂尔泰自昆明出发,经贵州到广西,视察重要地区。
鄂尔泰的频频出行,促进改土归流的迅速实现,并为云贵广西的经济恢复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鄂尔泰能够在西南迅速实现改土归流的原因。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鄂尔泰在西南改土归流的意义。
(6分)全国精准备考原创模拟试卷(三)24-35 ADBAC BBCCA BD41、原因:现代农业的起步较晚;对现代农业未予以应有重视;甲午战争后清末经济思想由传统重农或农商并重转向重商轻农。
背景:经济危机爆发,粮食生产相对过剩,粮价下跌;胡佛政府面临着强大压力,急需调整农业生产。
影响:有助于稳定农业产品价格;维护了农业集团的利益;借助政权力量干预经济,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
意义: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家庭农业与市场的结合,顺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
42:示例:历史现象: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推动中国现代国家观念的兴起2分概述:中国素有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传统;鸦片战争后,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梁启超等维新思想家吸收西方国家观念,提出了近代国家观念;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成为中国现代国家的开端6分评价:面对近代的内忧外患,儒家理论更新传统家国情怀的资源;民族危机--民族救亡--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家国情怀演变的逻辑线索,而忧患意识则始终贯穿其中;在民族危难之际,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激发个体以身报国的态度和担当,释放出巨大的凝聚力,鼓舞全体民众共赴国难;忧患意识奠定家国情怀的人文底蕴,蕴含着“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深刻影响了中国作为后发追赶型现代国家的精神特质。
4分45、特点:分化事权,职能明晰;先进行试点,而后推广;过程持续渐进。
(6分)意义:顺应了近代化的历史潮流;为立宪派参政提供了合法的阵地;承认了三权分立原则;对君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9分)47、原因:符合客观形势的要求;方针与办法切实可行;雍正帝的支持;鄂尔泰的策略适当。
(9分)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对西南地区的管辖;维护了西南地区的社会安定和国家统一;促进了西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