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习惯的培养
应培养小学生哪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应培养小学生哪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1、预习的习惯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2、课前准备的习惯课前要自觉准备好学习用具:课本、写字笔、学具盒、计算器,最好还要备有铅笔、草稿本、作业本、练习册,并且把这些常用的用具装在一个专用文件夹里面,以便每次能迅速的拿出来。
课前还要调整好上课的状态,数学老师要善于通过课前的情景导入,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迅速进入数学思维状态。
3、勇于举手发言的习惯举手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很常见的行为,目的是希望发表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也是老师进行教学反馈的手段之一,对于学生来说,举手还有另外的作用,提醒自己注意,创造展示自我们的机会,调动上课的积极性。
举手能体现学生的精神面貌,老师应鼓励全班同学积极举手,通过举手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举手大有学问,应该提倡正确的举手姿势,举手时身体要坐正,右手放在身体的右前方,或者左手放在身体的左前方,眼睛看着老师。
当然老师应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学生觉得手没有白举,自然就想多举手了。
4、能用完整的话发言的习惯发言是学生发表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汇报交流的成果,通常有单独发言和集体发言两种形式,同学们在集体回答老师的提问时,不必高声回答,只要能说给自己听到即可,但必须简洁明了。
对于学生的单独发言要求流畅连贯完整,说话有头有尾,语速不快不慢,语调抑扬顿挫,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有力,发言时要对着同学们,说给同学们听,眼睛要充分与同学们接触。
老师应为每个学生充分提供发言的机会,数学课要求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说话,要有逻辑性,能用自己的话对概念、性质等进行有效的表述。
声音洪亮而且完整的回答问题更能让其他同学听清楚听明白,能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给人的感觉也是很自信的。
5、勤于动手的习惯勤于动手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习惯,常常见到有些学生在做一些容易的题目时,想到了,也说对了,但动手做起来就错了,最初这些学生总能给人一个感觉就是“聪明”,其实这些学生眼高手低,是非常浮躁的,如果不加以引导,让其形成动手的习惯,最终会成为不会听、不会看、不会读,只会瞎说的能力低下的人。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策略与方法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策略与方法1. 从小培养数学兴趣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是形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前提。
家长和老师应该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多给孩子创设一些有趣的数学学习环境和活动, 比如一些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
家长和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用形象化、生动化的方式传授数学知识,让学生从小就喜欢上数学。
2.适应不同学习节奏每个孩子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方式都是不一样的。
一些孩子喜欢通过听讲的方式学习,一些孩子则喜欢通过亲自动手来学习。
家长和老师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
不能强求孩子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而应该根据孩子的差异性,灵活调整教学方法。
3.建立自信心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实践的学科,很多孩子在学习数学时候感到困难和挫折。
家长和老师需要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候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懂得只要勇敢面对困难,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够掌握数学知识。
4.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家长和老师需要一起为孩子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可以适当调整家庭氛围,多鼓励孩子学习、多夸奖孩子;在学校里,老师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增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5.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保障。
家长和老师需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每天按时复习学过的数学知识,每天保持适量的数学练习,并及时纠正错误,培养孩子的耐心和细心。
6. 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数学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学科,基础知识的巩固对于后续学习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助孩子及时复习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确保掌握了基础知识后再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家长和老师也要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孩子巩固基础,并尽量简化复杂的数学知识,让孩子容易理解。
7. 和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家长和老师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学习数学的情况,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
如何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 (4)
如何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小学阶段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数学习惯对于学生成长至关重要。
在数学学习中,小学生需要培养的良好习惯有很多,包括自主学习、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细心审题、注重练习等。
本文将详细分析如何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帮助小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效果。
一、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习惯之一。
在学习中,小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答案,而不是完全依靠老师的指导。
这样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小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小学生要学会有目的地思考,发现问题,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同时也要学会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法,尝试去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
通过积极的思考和尝试,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逐步获得在学习中自主解决难题的能力。
2.善于提出问题在学习中,小学生需要善于提问,主动寻求答案,学会积极探究。
在问题的提出过程中,小学生可以借助于书本、老师或是智能设备等工具快速获取知识,同时也可以积极问同桌、同学或者家长,获取不同的解决思路和经验,进行自我反思,进而针对当前的问题和困难做出相应的行动。
3.长期坚持自主学习需要一定的坚持和耐心,如果遇到困难,小学生需要发挥自己的耐心,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尝试,逐步攻克困境,达到自己的目标。
二、认真观察认真观察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另一个重要习惯。
在数学学习中,小学生需要观察要素、模式、规律等,从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小学生在观察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识别要素学习数学,必须要先了解要素是什么。
小学生应该不断地观察问题,确定问题的各个要素,通过这个过程来获得更准确更具体的问题表述和理解,从而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注意模式和规律在数学学习中,很多题目都是基于模式和规律设计的。
因此,小学生需要注意观察模式和规律,从而了解对于每一个数学题,所对应的规律和模式。
如何培养小学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小学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性教育阶段,是学生的心理和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变化关键的时期,同时也是学生接受良好的品质道德、增长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最佳时期,因此老师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培养好的小学数学学习习惯一、培养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的好习惯。
兴趣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动力,要学着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求知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专心倾听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而兴趣也是专心倾听的根本。
因此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控制能力差、精神集中不持久等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尽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单纯的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教师上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力求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使课堂引人入胜,使每个学生乐意听。
学生比较容易做到专心倾听老师的语言,但是一旦指名发言或小组员讨论发言时,大部分同学又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未能做到专心倾听同学的发言。
针对这一情况,我常常利用学生喜欢表现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都来做小老师,对发言的同学作一个评价,如:说一说你认为发言的同学说得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给他什么建议等等。
很多时候,都是由于这一环节,让学生能够做到坚持专心倾听,并在专心听讲的基础上,让学生能更快更牢的掌握课堂知识,让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也得到更大的提高。
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
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良好的思维习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阅读教材中,通过分析、想象、概括、推理等有规律的思维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没有认真阅读的好习惯,会在多方面体现到其弊端:如做练习时不会审题、,读题目时只读一半,不会分析问题、不能理解概括题意,导致不能正确完整地解决他完全有能力解决的题目。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学生的行为习惯对于学习的成果和学业成绩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鼓励积极参与、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合作与分享精神、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沟通能力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一、鼓励积极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环节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演示、讨论等形式,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同时,鼓励学生在教学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促进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二、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学习成果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逐步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做作业前预习、划分任务完成时间、合理规划学习进度等,通过学习计划和行动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教师还应该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反馈,激励学生自觉复习、总结和反思,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培养合作与分享精神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分享精神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让学生互相借鉴和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在小组讨论和合作中,教师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合理分工、共同努力的合作精神。
此外,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分享学习成果的机会,如组织小班报告、班级交流会等,激发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培养学生分享的习惯。
四、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目标。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数学探究活动和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尝试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养成及规范要求
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养成及规范要求(一、二年级)一、课前准备习惯1.开学初第一节数学课时,明确课堂规则。
教他们课间应摆放好上课所需的学习用品,书本放在课桌的右上角,文具盒放在课桌的正前方,便于取放,其他东西一律不准出现在桌面上。
2.在打了预备铃并在上课铃响之前进入教室。
3.铃响进教室坐后,坐姿要求双手叠叠放,双腿并并拢,眼睛看前方,端正坐好等老师上课。
这里老师必须严格要求,需要用一定的时间管理,可以拿出一两节数学课来管理。
二、课堂学习习惯1.上课纪律一定要掌控好,可以利用对答口令。
比如“12—停下”、“123—坐端正”、“小眼睛—看黑板(看老师)”、“小嘴巴—不说话”。
老师在刚接触学生的时候,就要明确自己上课的奖罚制度,制定好自己课堂上的制度(包括怎样奖,怎样罚)。
而且必须要实施,不能放纵,这样不管是奖罚,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教学工作当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或者修改。
2.要让学生读书本的时候一定要看着所读的字,老师写在黑板上讲的时候一定要看着黑板。
3.让学生上课要专心听(包括听老师讲、听同学的发言)。
4.要该朗读的时候大声朗读,该说的时候大胆说(包括回答老师问题、评价他人发言和参加小组讨论)。
但是要注意教学生上课发言要先举手,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举左手,略高于头,不要碰撞桌子发出响声)。
发言时体态端正、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完整有序、说普通话。
5.要求学生读书时一定要指着所读的字,该写字的时候认真写,该摆一摆,做一做的时候就认真摆、认真做。
6.要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要勤于动脑,勇于发言,善于生疑。
7.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上课做小动作,玩玩具和学习用品等,这种现象再正常不过了,所以只要发现一例这样的事件,就必须严肃处理,必须是要在全班同学面前处理,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8.教学生能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并能给予积极的评价;能仔细倾听老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练习。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重要的学科,它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运用和深化。
为了让小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学习数学,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优秀的数学学习习惯将是孩子们在自我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方面的重要保障。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喜欢数学是一个人学习数学的基础。
如果孩子没有对数学产生足够的兴趣,那么他们的学习成果就会很有限。
为了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例如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或者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这将让孩子们感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学科。
二、注重数学基础的打牢数学的基础部分极为重要,这对后面的学习产生了关键的作用。
学习数学要从基础做起,如果没有打好基础,就不可能建立起对数学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从小学阶段开始,打牢孩子的数学基础。
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注重数学基础的讲解和练习,让孩子们在打好基础的同时,建立起对数学知识的信心。
三、在数学实践中掌握知识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仅仅是空洞地理解和记忆,还需要在实践中多加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们足够的练习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数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编制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或者让孩子们在生活中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计算来掌握数学知识。
四、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的学习方法对于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应该培养孩子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例如做题时注重思路清晰、详细记录计算过程等。
这样,孩子们才能在学习中建立起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方式,并且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经验。
五、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良好的自学能力对于孩子们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极为重要。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让他们懂得如何自我学习和自我练习。
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及培养方法
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及培养方法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既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根本,又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今后乃至终身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及培养方法一、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1、阅读课本的习惯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因此,教师要逐步训练学生养成仔细、认真、完整地阅读课本的习惯。
阅读课本时,做到边读边想,重点内容反复琢磨、仔细推敲、弄清知识间的前后联系,来龙去脉。
并且,阅读课本的能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而应该把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能力与课前预习习惯结合起来,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在每次授课之前,把预习内容布置给学生,提出适当的预习要求,指导看书的方法,并进行必要的预习看书检查,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2、专心听讲、独立思考的习惯小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是通过听讲获得知识的,听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
课上学生听得是否专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数学知识具有渐进性、连续性,某些知识听不懂,就影响后面的学习。
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搞好组织教学,使学生始终能聚精会神地听讲。
“学而不思则罔”,通过思考得来的知识,才能真正掌握,灵活运用。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学生思考的情境和氛围,激发起学生思考的兴趣,锻炼学生思维的能力。
同时,教给他们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类比、对应、假设、转化等思维方法。
独立思考是学生学习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3、踊跃发言的习惯教学过程中,师生间信息输出与输入的多向交流,主要以提问与发言为媒介,学生的课堂发言既是衡量学生掌握新知识的重要尺度,又是教师实行教学调控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经常启发和鼓励学生勇于讲自己的所思、所疑、所惑。
小学数学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且重要的学科,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更是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方法。
一、培养认真听讲的习惯认真听讲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通过讲数学故事、做数学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及时提醒走神的学生。
对于学生来说,要做到眼睛看着老师或黑板,耳朵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举手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培养仔细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数学课本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工具。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数学课本,让他们明白课本中的概念、定理、例题等都是学习的重点。
在阅读时,要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理解每一个数学术语和符号的含义,对于不懂的地方要做上记号,以便在课堂上请教老师或同学。
家长也可以在家中陪伴孩子一起阅读数学课本,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独立思考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问题,不要急于给出答案。
当学生遇到难题时,要鼓励他们自己动脑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例如,在解决数学应用题时,让学生先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再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对书本上的知识和老师的讲解提出自己的疑问,通过思考和讨论找到答案。
四、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检验。
教师要布置适量的、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在做作业时,学生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书写工整,计算准确。
做完后要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改正。
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监督孩子按时完成作业,不要让孩子边做作业边玩。
五、培养整理错题的习惯错题是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
让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把平时作业和考试中的错题整理出来,分析错误的原因,写出正确的解法。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一、学习转化为生活习惯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首先需要将学习转化为生活中的习惯。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通常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授课中,教师要把课本中的内容讲得比较生动而且易于理解,因此,要将学习内容贴近到生活中,让学习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这样,孩子们就能通过自然的生活过程来掌握学习技巧,习惯于在生活中应用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
1.1 提供数学实践活动教师可以提供许多数学实践活动,帮助孩子们习惯于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例如,让孩子们到菜市场帮助购物,他们需要计算商品的价钱,如何支付以及如何找零等等。
在公共汽车站,教孩子们数字与时间的关系,让他们计算公交车到达时间,还有乘客数量与时间的关系等等。
当孩子们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时,他们可以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同时,他们也能够建立起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觉得数学是实用且充满趣味的学科,而不是晦涩难懂的学科。
1.2 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数学学习习惯,同时也需要建立起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室得舒适明亮,没有过度的噪音或解决方式,教室里的色彩和布局都应该是让小孩感到愉快的。
因为环境的质量和舒适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集中度和学习效果。
一些艺术品、图表或玩具制品也有助于营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氛围,而这些可以慢慢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根据年龄段的差异,教师也需要制定适合的学习策略来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授复杂的数字概念时,可以使用不同颜色或尺寸的数学材料,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概念。
二、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2.1 打基础小学低年级的数学学习的关键在于扎实的基础。
很多的概念和技能都是基于前一章份的理解所建立的。
因此,教师需要花费足够的时间与耐心来教授这些基本的概念。
实践可以帮助巩固基础知识。
若想孩子能够在实际情况下运用所学的概念,需要通过数学词法游戏或者词法接龙等,来加深孩子们的理解和记忆。
2.2 练习和评估数学需要时间和精力的积累。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数学学习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来谈谈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方法。
一、培养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基础。
教师和家长应该从小引导孩子建立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数学时不觉得枯燥乏味。
可以通过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实际应用问题和数学故事等方式,使孩子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掌握基础知识数学属于一门基础学科,学习数学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
小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就必须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如数的认识、大小比较、相同与不同、简单的加减法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更深层次的知识。
三、勤于练习数学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所以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一定要勤于练习。
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完知识点后,学生可以通过课本上的练习题和参考书上的习题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家长也要在家鼓励孩子多做数学题,提高孩子的练习量,同时也要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
四、培养好的解题习惯数学核心是解题,所以小学生必须要培养好的解题习惯。
在解题时可以尝试用图形、图表等形式来表达、分析问题,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
还要学会使用适当的解题方法,如列式解题、归纳法解题等等。
只有养成了良好的解题习惯,才能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注重思维训练数学学习注重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所以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要注重思维训练。
可以通过参加数学俱乐部、参加数学比赛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还可以通过一些思维训练题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六、学会自主学习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要学会自主学习,不能总是依赖老师和家长。
可以通过看数学教学视频、阅读数学教材以及参加数学学习小组等形式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七、勇于克服困难数学学习中常常会遇到困难,小学生要学会勇于克服困难。
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五个好习惯
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五个好习惯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包括:专心听讲的匀惯,主动提问的习惯,认真阅读的习惯,严守纪律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正确运用课堂语言的习惯等。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五个好习惯,供大家参考!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五个好习惯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以成为学习的主人,就会主动地去学,主动地思考,主动地去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其综合素质也将得到全面提高。
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我认为,作为教师必须了解低年级学生的行为特征,研究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要因材施教,善于引导启发,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正面引导,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好习惯。
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辨别是非能力差。
我的做法是坚持从正面启发诱导,教会学生应该怎样—做,并使他们明白简单的道理,从而调动他们积极主动地、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要等学生出现了不良习惯时再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因为对习惯来说,培养正确习惯总比纠正不良习惯容易得多。
我们在教学中就经常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歌谣形式表达老师对他们的期望,对他们进行认知指导,使他们自觉愉快地去朝着我期望的方向去努力。
一年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要演示教具,或提一些要求,我就把看老师演示教具的要求编成:定睛看,侧耳听,言语动作记心中。
需要时,我问学生:“现在,我要演示教具了,你们应该……”,学生就齐声回答:“定睛看,侧耳听,言语动作记心中。
”适时适度地运用,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目的。
《常规歌》的使用,一定要适时、适度。
还要注意有节奏,最后一个字必须上扬,如果平平淡淡,无精打采地背诵就没意义了。
对学生的认知指导,也不能全用儿歌,“讲故事说道理”的方法也不错。
讲解格言警句、名人名言也是对孩子进行认知指导的好方法。
我经常对孩子说的名人名言有:“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好三年,学坏三天”;“语言是心灵的镜子,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
小学生数学习惯养成计划
小学生数学习惯养成计划第一部分:培养学生的兴趣数学是一门抽象、逻辑性强的学科,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此,在数学学习的初期,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1. 利用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利用简单的数学知识来解释周围的现象。
2. 利用数学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数独、数学竞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3. 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数学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数学游戏等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发现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第二部分:建立学生的自信心自信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因素,只有建立起学生的自信,才能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不畏难,敢于挑战。
下面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1. 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多多尝试,不怕犯错。
在数学学习中,错误是难免的,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尝试,不怕犯错,这样才能够建立起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2. 在学生取得成绩时,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当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一定的成绩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从而建立起自信心。
3. 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向同学分享自己的体会和心得。
通过向同学分享自己的数学学习体会,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觉得自己在数学学习中是有能力的。
第三部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下面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 建立良好的学习计划。
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等,让学生养成对数学学习有条不紊的习惯。
2. 培养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
学生要养成每天都要坚持学习数学的习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从而养成对数学学习的习惯。
3. 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如何在五年级数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在五年级数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小学五年级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于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乃至其他学科的学习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一些在五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方法和策略。
一、培养认真听讲的习惯认真听讲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课堂上,教师应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够全神贯注地听讲。
比如,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或者通过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提问、小组讨论等活动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避免他们走神。
对于那些容易分心的学生,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提醒和关注,帮助他们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
二、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的学科,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至关重要。
在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问题,不要急于给出答案。
例如,在讲解一道数学难题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思考,然后再进行引导和启发。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
当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即使不太正确,教师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敢于独立思考。
三、培养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提出明确的要求,包括书写规范、格式正确、按时完成等。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布置一些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作业,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同时,要及时批改作业,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反馈和指导。
对于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要了解原因,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四、培养预习和复习的习惯预习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针对性地听讲,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预习时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标记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复习则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记忆。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复习,通过回顾知识点、做练习题等方式,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小学生学好数学应培养哪些好习惯
小学生学好数学应培养哪些好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我认为小学阶段应养成以下一些良好习惯:
一、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课时精力要集中,课堂上不要东张西望,不做上课无感的动作,老师讲到哪里注意力集中到哪里,学生的思维就跟哪里。
同时听课时要目标明确,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转化过程,公式、法则的推导过程等重点、疑点去听课,既能听出“门道”,又能学的轻松,从而提高听课效果。
二、独立作业的习惯
独立完成作业,既有利于掌握学过的基础知识,养成刻苦钻研、勤奋踏实的优良品质,又有利于老师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以便对症下药,因此,作业时,不要跟别人对算式和结果,更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
三、仔细计算的习惯
做题时,不仅要会方法,懂算理,还要养成仔细计算的习惯。
如抄题不要抄错数字列竖式进位不漏,退位不忘,能简算的要简算,做到一步一回头,步步可检查。
四、解题之后及时小结的习惯
解题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完成答案只能完成了解题任务的一半,这是因为每道题的分析与解答过程中都蕴含着大量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解题技巧,因此学生做完一类题或某些典型
题之后要有意识地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及时总结、提炼、升华并加以应用,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敢讲敢问的习惯
要敢于讲出自己的见解,讲出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路,即使错了,也可以作为一次教训,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要大胆地问老师或同学,要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勇气。
小学生只要坚持不懈地养成以上好的学习习惯,就一定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怎么对小学数学学习习惯进行培养
怎么对小学数学学习习惯进行培养小学是一个人学习的起始阶段,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这一阶段学习质量的好坏,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过程,而良好习惯的养成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辅导。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方法1.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成习惯。
只有熟练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表现……一辈子受用不尽。
叶老的话阐明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关系:良好的学习习惯既是学生形成学习方法的基础,又是他们具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的集中体现。
因此,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要的培养途径有:(1)课前预习。
预习的方法:明天要学习什么内容,是否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去解决它;在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尝试地做一二道题,看哪里有困难……上课伊始,教师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把上面的预习方法经常交代给学生。
学生预习后就可带着问题投入新课的学习,上课时就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这样做对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养成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都有积极作用。
预习数学内容会显得较枯燥,所以,教师要经常表扬自觉预习的学生,以激励全体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2)课后整理。
要养成先复习当天学习的知识,再做作业,最后,把学习内容加以整理的习惯。
(3)在课内,要求学生:一要仔细看教师的操作演示、表情、手势;二要全神贯注地听老师的提问、点拨、归纳以及同学的发言;三要积极思考、联想;四要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有困惑应发问,敢于质疑。
(4)要养成检查验算的习惯。
检查验算的过程既是一种培养学生负责态度的途径,又是学生对自己思维活动的再认识过程。
2.尝试活动。
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具有同化作用,这是学生能进行尝试活动的心理支撑点。
因此,学生具有了某一认知结构后,接着学习相应的后面知识时,教师可让学生去尝试学习。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素质教育不断叫响的今天,我们小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就应该自觉养成一些学习的良好习惯。
那么我们小学生学习数学到底应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又怎样才能养成这些习惯呢?1.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①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都能听得懂。
③注意调动和保持学a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讲刺激学生的语言,教态和蔼可亲。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可以从三方面入手:①对教师讲的主要部分关键问题一定要提醒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养成注意听课的习惯。
②要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边听边想的习惯,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举手,向老师提出来,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把疑难问题放在课堂中解决。
③边听边记。
听课必须有手的活动,随时听到的重点随手记到本上或书上,养成这种听写同步进行的习惯对今后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
此外,教师讲课时要善于察看学生听课的表情,如果学生对所讲内容反应淡漠,就应及时调整讲课内容方法;如有个别学生思想“开小差”,要及时提醒。
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
一方面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善于捕捉学生的注意,善于巧妙提问,启发思维,引起兴趣。
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和进行常规训练,注意提出明确的专心听讲的具体要求,逐条落实。
上课专心听讲,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认真听教师讲课并注意观察教师的教具演示过程,板书内容,讲课的动作及表情等,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
二是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听,边听边想,同学回答得对或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
此外,还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是学生“听懂”数学课的关键。
2.动脑多思习惯的培养教师应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精力集中、专心听讲、勇于钻研、肯于动脑、大胆发言并逐步养成习惯。
小学一年级数学习惯的培养与养成
小学一年级数学习惯的培养与养成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小学一年级的阶段,培养和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重点探讨如何培养和养成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培养数学学习习惯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数学课堂上使用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给予学生正面的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信心。
二、定期巩固和复习数学知识数学是一个递进的学科,掌握基础知识对于后续学习的成功至关重要。
因此,在小学一年级阶段,教师应该定期巩固和复习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巩固和复习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践运用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通过定期的巩固和复习,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动手实践、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数学思维,并积极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提供适宜的数学学习环境提供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对于培养和养成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在教室中布置数学相关的装饰和展示物,营造出浓厚的数学氛围。
另外,教师还可以建立一个互助学习的氛围,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合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
五、鼓励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数学学习习惯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小组活动和讨论,让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策略小学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学习数学有益,也对学生的整体发展和未来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不仅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引导,也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和配合。
下面,我们将探讨一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策略。
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而小学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场所。
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按时上课、做作业、复习的习惯,帮助他们培养自觉地按时完成任务的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规划时间,合理安排学习任务,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老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思考、探索、实践,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鼓励学生勤奋学习、不怕困难的学习态度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常常会遇到各种难题,而怎样面对困难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关键。
老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着手,告诉学生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只有勇敢面对,才能取得成功。
鼓励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不要轻言放弃,而要勇敢地克服困难,勤奋地学习,培养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
老师还应该赞扬学生在克服困难时的努力和进步,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支持,让学生从小树立自信心和勇气。
三、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方法的培养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环节,因为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节约时间、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而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也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合理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老师还可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老师还可以教导学生如何利用书本、资料和网络等各种资源,提高他们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鼓励学生课外拓展、多角度学习在数学课堂中,有时会出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等情况,而为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需要从多角度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小学数学习惯的培养
【摘要】培根曾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让人事半功倍,受益一生。
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道出了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的教师,深深感到养成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是其学好数学的保证。
结合自己多年实际教学,向大家浅谈一下小学数学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习惯;培养
一、小学数学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1、《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
可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
认为低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应从培养学习习惯开始。
2、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的逐步养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开发学生个体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做到动力系统与情感系统,智慧系统与行为系统相整合,从而提高学生修养,完善学生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都具有终大的意义。
3、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凡是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孩子,都是从小培养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文学家巴金说过: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的培养开始。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
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家吴正宪曾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让学生养成好习惯!”孔子云: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可见,习惯对人的一生影响之大万万不可忽视。
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习惯培养的途径
1、要从思想上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数学习惯
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教育工作者,首先思想上要重视良好数学习惯的重要性。
我们老师思想上一定要清晰地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不仅对小学生练习、解题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而且有益于学生的一生。
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实际教学及生活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用苦良心培养学生的良好数学思维习惯。
2、要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
都能听得懂。
此外还要注意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讲刺激学生的语言,教态和蔼可亲。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①对教师讲的主要部分关键问题一定要提醒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养成注意听课的习惯。
②要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边听边想的习惯,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举手,向老师提出来,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把疑难问题放在课堂中解决。
③边听边记。
听课必须有手的活动,随时听到的重点随手记到本上或书上,养成这种听写同步进行的习惯对今后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
此外,教师讲课时要善于察看学生听课的表情,如果学生对所讲内容反应淡漠,就应及时调整讲课内容方法;如有个别学生思想“开小差”,要及时提醒。
听课的习惯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需要我们老师反复练习,及时提醒和评判。
同时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以建立起良好的听课习惯。
3、要培养动脑多思的习惯
教师应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精力集中、专心听讲、勇于钻研、肯于动脑、大胆发言并逐步养成习惯。
其做法是:①激疑启思法。
教师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善于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其产生探索求知,解决问题的积极要求。
②情境激励法。
从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根据新授知识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
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钻研动脑习惯。
③操作悟理法。
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教师一方面应利用形象的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另一方面应充分让学生有操作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领悟算理,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4、要培养质疑问难的习惯
从低年级开始,先要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
低年级学生还比较敢问,对不懂就问的学生要表扬。
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由于心理上的原因,怕问,因此教师一旦发现学生练习中的错误,要耐心询问学生哪里不懂,要以鼓励、诱导、启发等尊重、爱护学生的方法,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切忌责怪。
对学有所长的学生,则还要鼓励他们提出不同见解。
如果学生不会质疑,教师则要设疑。
通过经常训练,学生就从无疑到有疑,从不会质疑到会质疑。
5、要培养完成作业的习惯
培养学生细心的作业习惯,首先要求要具体明确。
作业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准确、完整。
其次要树立作业榜样。
在作业前,有意识地把做得好的作业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向典型看齐的向上心理。
还要及时反馈、认真纠错。
6、要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的习惯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每个学生都应积极参与,与人合作。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进而带着问题去动手操作,组织讨论,发表意见,进行练习,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此外,通过教师点拨,学生自学,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加以迁移运用,深化提高。
7、教师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数学行为习惯
小学生的身心具有可塑性。
这就要求我们长期坚持规范学生的行为活动,以此达到可以内化成为学生习惯的一种能力行为。
无规矩不成方圆。
课堂上要求学生两手平放在桌面,腰杆要坐直,其实也是一种对学生内化优秀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方式。
“严师出高徒”说得也就是这个道理。
在班上某学生经常上课开小差,说悄悄话,扰乱其他同学上课,这就要必须严格规范,甚至要下些“苦功夫”。
可以通过课后谈话,成绩对比,与同学间的比拼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使眼色与其进行交流,约束其开小差行为。
对其约束行为目的要求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并长期与其行之,让其真正内化成为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
总之,我们要通过一系列有意识,系统安排数学的课程,让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逐渐形成,从而解决生活的数学问题,达到了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的目的,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