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及答案
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最新7篇】
![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最新7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73510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1b.png)
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最新7篇】阅读理解及答案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雪夜星新一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
整个大地很快铺上了一条银色的地毯。
在远离热闹街道的一幢旧房子里,冬夜的静谧和淡淡的温馨笼罩着这一片小小的空间。
火盆中燃烧的木炭偶尔发出的响动,更增浓了这种气氛。
“啊!外面下雪了。
”坐在火盆边烤火的房间主人自言自语地嘟哝了一句。
“是啊,难怪这么静呢!”老伴儿靠他身边坐着,将一双干枯的手伸到火盆上。
“这样安静的夜晚,我们的儿子一定能多学一些东西。
”房主人说着,向楼上望了一眼。
“孩子大概累了,我上楼给他送杯热茶去。
整天闷在屋里学习,我真担心他把身体搞坏了。
”“算了,算了,别去打搅他了。
他要是累了,或想喝点什么,自己会下楼来的。
你就别操这份心了。
父母的过分关心,往往容易使孩子头脑负担过重,反而不好。
”“也许你说得对。
可我每时每刻都在想,这毕业考试不是件轻松事。
我真盼望孩子能顺利地通过这一关。
”老伴儿含糊不清地嘟哝着,往火盆里加了几块木炭。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寂静的气氛。
两人同时抬起头来,相互望着。
“有人来。
”房主人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蹒跚地向门口走去。
随着开门声,一股寒风带着雪花挤了进来。
“谁啊?”“别问是谁。
老实点,不许出声!”门外一个陌生中年男子手里握着一把闪闪发光的匕首。
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
“你要干什么?”“少啰嗦,快老老实实地进去!不然……”陌生人晃了晃手中的匕首。
房主人只好转身向屋子里走去。
老伴儿迎了上来:“谁呀?是找我儿子……”她周身一颤,后边的话咽了回去。
“对不起,我是来取钱的。
如果识相的话,我也不难为你们。
”陌生人手中的匕首在炭火的映照下,更加寒光闪闪。
“啊,啊,我和老伴儿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不中用了。
你想要什么就随便拿吧。
但请您千万不要到楼上去。
”房主人哆哆嗦嗦地说。
“噢?楼上是不是有更贵重的东西?”陌生人眼睛顿时一亮,露出一股贪婪的神色。
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ee24d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b.png)
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篇一歌德与席勒之间的友谊向来为人称颂,可是由于生活遭遇和性格上的不同,这两个同时代的德国大诗人的最初关系并不是融洽的。
歌德比席勒年长十岁,当席勒还是个小青年的时候,歌德已名扬天下。
但是后起之秀席勒的才华并不亚于年长的歌德,二十一岁就以剧作《强盗》一举成名,接着又写了《阴谋与爱情》等三个风靡一时的悲剧,成为有名的青年悲剧诗人。
文人难免相轻,两人相处便不如从前那样自如,感情上也产生了距离。
不过歌德毕竟具有伟大的胸怀,他钦佩席勒的长处(席勒能够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专心致志努力创作),他决心追上同时代的年轻人。
五年之后,他与席勒重新相会,并以诚挚的心灵开始深交。
他对席勒说:“你给了我第二次青春,使我作为诗人复活了。
”以后,两人在写作上多次亲密合作,成为终身好友,死后还同葬在一起。
歌德的虚心好学,克己待人,弥合了他与席勒之间的裂痕,使他们的友谊的基础打得更深更扎实。
1.是什么原因使歌德与席勒感情上产生了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歌德说自己“作为诗人复活了”,这里的“复活”有什么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歌德与席勒之间的友谊给了你怎样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答案1.席勒的创作成就使他一举成名,且影响越来越大,让歌德一时接受不了。
(意对即可)2.焕发出创作的热情,取得了创作上的丰收,成绩赶上了年轻人。
(意对即可)3.要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正确对待对他人的进步,克己待人。
(意对即可)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篇二单位有食堂,偶尔也出好菜。
所谓好菜,就是我喜欢吃的菜,例如熏鸭肉、红烧土豆、油焖茄子等。
一般情况下,我只吃一碗饭,但碰上好菜,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吃完第一碗后又去盛了一碗,我觉得饭少对不起好菜。
最新高中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50篇)
![最新高中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5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6713fa52ea551811a6876b.png)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附解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花朱自清生长在大江北岸一个城市里,似乎自幼就不曾听见过我们今天看花去一类话,可见花事是不盛的。
有时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
但这只是普通的点缀,不算是爱花。
家里人似乎都不甚爱花;父亲只在领我们上街时,偶然和我们到花房里去过一两回。
但我们住过一所房子,有一座小花园,是房东家的。
那里有树,有花架(大约是紫藤花架之类),但我当时还小,不知道那些花木的名字;只记得爬在墙上的是蔷薇而已。
园中还有一座太湖石堆成的洞门;现在想来,似乎也还好的。
在那时由一个顽皮的少年仆人领了我去,却只知道跑来跑去捉蝴蝶;有时掐下几朵花,也只是随意挼弄着,随意丢弃了。
以后渐渐念了些看花的诗,觉得看花颇有些意思。
但到北平读了几年书,却只到过崇效寺一次;而去得又嫌早些,那有名的一株绿牡丹还未开呢。
北平看花的事很盛,看花的地方也很多;但那时热闹的似乎也只有一班诗人名士,其余还是不相干的。
那正是新文学运动的起头,我们这些少年,对于旧诗和那一班诗人名士,实在有些不敬;而看花的地方又都远不可言,我是一个懒人,便干脆地断了那条心了。
后来到杭州做事,遇见了Y君,他是新诗人兼旧诗人,看花的兴致很好。
我和他常到孤山去看梅花。
孤山的梅花是古今有名的,但太少;又没有临水的,人也太多。
有一回坐在放鹤亭上喝茶,来了一个方面有须,穿着花缎马褂的人,用湖南口音和人打招呼道,梅花盛开嗒!盛字说得特别重,使我吃了一惊;但我吃惊的也只是说在他嘴里盛这个声音罢了,花的盛不盛,在我倒并没有什么的。
有一回,Y来说,灵峰寺有三百株梅花;寺在山里,去的人也少。
我和Y,还有N君,从西湖边雇船到岳坟,从岳坟入山。
曲曲折折走了好一会,又上了许多石级,才到山上寺里。
寺甚小,梅花便在大殿西边园中。
园也不大,东墙下有三间净室,最宜喝茶看花;北边有座小山,山上有亭,大约叫望海亭吧,望海是未必,但钱塘江与西湖是看得见的。
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理解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f7063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8.png)
阅读理解及答案阅读理解及答案精选篇1另一扇窗子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同学嘲笑的对象。
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参加班上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丽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
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什么呢?”“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
”男孩子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去看看吧。
”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外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窗外是一大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玛丽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吗?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但大家都笑我啊。
”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有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
在玛丽亚的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
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
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
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欢迎的明星之一。
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在教师里,小男孩在不同的窗子边看到怎样不同的景象?他的心情有了怎样的变化?你又怎样理解小男孩生活中那两扇窗子的含义。
2、“孩子,你开错窗户了,”联系上下问。
理解玛利亚老师的这句话。
3、读了这篇*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4、生活中你有因为遇到了不顺心的事而愁闷苦恼的时候么?谈一谈,当时你是怎么想的,怎样做的?读完这篇*,回想那件事你是否有了新的想法?参考答案1.__不同景象:从第一扇窗小孩看到的是小狗死后被埋葬的悲伤景象,从第二扇窗小孩看到的是一大片玫瑰花开得芬芳灿烂的欢快明媚的景象。
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参考
![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90e38c5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5.png)
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参考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的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参考(共含12篇),欢迎阅读!篇1: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参考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参考[甲]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为苦李。
”取之信①然。
注:①信:确实,的确。
[乙]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尝与诸小儿游(曾经)B.徐喷以烟(用)C.树在道边而多子(果子)D.鞭数十(鞭子)【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观之,兴正浓鞭数十,驱之别院B.使之冲烟而飞鸣故时有物外之趣C.诸儿竞走取之取之信然D.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
②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小题4】、结合选文内容,分别对王戎和《童趣》中的“我”进行评价。
(4分)答案【小题1】( D )(3分)【小题2】( C )( D )(4分)【小题3】(1)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几个小孩一起游玩,看见路边有一棵李树,树上结着许多李子。
(2分)(2)把土块凸出的部分当成丘陵,低陷的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年级阅读理解及答案(精选6篇)
![年级阅读理解及答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16e7e4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2.png)
年级阅读理解及答案(精选6篇)年级阅读理解及答案第1篇1、炯脆 yǔn yāo2、略3、郎郎———琅朗——郎4、略5、生命的脆弱,是指肌体被病魔侵袭;生命又真的很顽强,则指阿明顽强的拼搏精神,不屈的昂扬斗志,阿明对生命的珍爱。
6、“闪烁的灯光”指阿明不屈的精神。
因为精神是抽象的,而用旗帜作比,就将阿明对生命的态度,对理想的追求。
这诸多精神因素,向人们展示出来了,形象而动人。
7、如:《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年级阅读理解及答案第2篇落价冰心我们家的老阿姨回安徽老家去给儿子娶媳妇的时候,对我说:“宋老师,我这次回去,可能不来了。
我总觉着在您家里干活,挺轻松、挺安逸的。
我的侄女昨天从乡下来了。
她刚念完初中,她妈妈就死了,她爹又娶了后妻,待她很不好,尽叫她下地干农活。
我听说了怪心疼的,就托同乡把她带来了,想让她顶我的缺。
她什么都会,又有文化,比我强多了。
”说着从身后拉过一个二十岁左右、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姑娘来,说她叫方玉凤,又催她说:“你快见见宋老师,她就是你的东家!”小方腼腆地向我鞠了一个深深的躬。
那时我还没有退休,我女儿小真大学刚毕业,也在中学里教书。
家中里里外外的事也不少,有小方来帮忙,我很高兴。
小方虽然瘦弱,却很利落麻利,来了不到一个月,我们就都十分喜欢她。
她也因为久已没有家庭的温暖,在我们这个简单的小家庭里,似乎又得到了和睦融洽的“家”的滋味。
小真总把自己穿过的衣服,一年四季给小方换上。
她俩就像姐妹上样地亲热。
每天晚上小真还教她英语、数学等,鼓励她去考中专。
两年过去了,忽然有一天,小方很难为情地来对我说:有个同乡介绍她到一家面铺当售货员,每月工资有一百零一九十元,奖金除外。
她几乎流着眼泪说:“我真是舍不得离开你们,可是我若想上学,不攒一点学费不行……”这时我已经退休了,足可以料理家务了,因此我和小真都连忙说:“这个我们了解而且也替你高兴,你去吧,有空常来走走。
”小方真地像回家一样,每个星期天都来。
阅读理解十六篇含答案
![阅读理解十六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11b11b561252d381eb6e6c.png)
小 学 徒 升 级 后 ,战 战 兢 兢 的 ,颇 没 自 信 ;而 许 多 老 顾 客 竟 也 绝 迹 不 来 了 ,生 意 顿 时冷落下来。小学徒忧心忡忡,老板娘脸如黑锅。
1.一 幅 难 忘 的 画
2.一 位 素 不 相 识 的 老 大 爷 ,为 了 满 足“ 我 ”的 心 愿 ,主 动 把 小 木 船 划 回 来 让“ 我 ”
画画,直到天黑“我”画完才默默离开。
3.不 是 , 从 “ 我 ” 和 老 大 爷 的 对 话 中 可 以 看 出 , 老 大 爷 是 有 意 要 帮 “ 我 ” 完 成
6.最后一句破折号的用处是
(四) 一张白纸上画着这样的景象:宽阔的云天下面,一条河,一只船,船上安 然 地 坐 着 一 位 老 大 爷 。线 条 简 单 极 了 ,色 彩 也 不 鲜 明 。老 大 爷 的 神 情 有 些 特 别 , 亲切而又陌生地盯着什么,手里拿着烟袋,嘴巴微微地张着。这样一幅简意单 的画,却被放在了我习作本的首页,是因为它有不平常的来历。 一次,妈妈带我到一个山明水秀的地方去写生。 “ 妈 妈 ,你 看 哪 ,这 儿 的 河 水 多 美 ,还 有 小 船 !”我 望 着 远 处 连 绵 的 群 山 , 身旁清澈的河水,粼粼的水波上停泊着的一只小木船,立刻高兴地画起来。 可 是 ,我 正 要 画 那 只 小 木 船 时 ,一 阵 水 波 散 开 ,小 木 船 划 走 了 。“ 真 倒 霉 ! 人家好不容易画的。缺了只船,怎么行呢?妈妈……”我急哭了。我想妈妈一 定 会 来 帮 我 出 主 意 的 。可 是 ,没 有 人 应 声 ,妈 妈 到 前 边 的 河 滩 上 拣 鹅 卵 石 去 了 。 我懊恼极了,真想把画夹子摔了。 这 时 ,就 像 一 个 奇 迹 ,船 居 然 划 回 来 了 。夕 阳 下 的 船 夫 似 乎 没 有 什 么 表 情 。 小木船准确无误地停在原来的地方了。我高兴得直想跳,赶快继续画起来。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画完了吗?”这声音很粗重,是船夫在问。 “就差一点儿了。”
阅读理解6篇含答案
![阅读理解6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07fc460b4e767f5acfce9e.png)
阅读理解(一)战胜命运的孩子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hǎo hào)绘画,想当美术家。
不幸得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突然眼睛瞎了。
两个孩子非常伤心,痛哭流涕(tìdì)埋(mái mán)怨命运对他们太不公平。
恰巧,有位老人打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埋怨。
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聋的孩子比画着说:“你的耳朵______坏了,______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又对眼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两个孩子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眼泪,开始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地感到耳聋反而更好。
因为它可以避免一切喧嚣的干扰,使精力高度专注。
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地觉得失明反倒(dào dǎo)有利。
因为它能够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孩子成了音乐家,饮誉天下。
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俩非常激动,拉住老人连连道谢。
老人笑着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留下另一条道路。
”1、划去文中词语错误的读音。
爱好(hǎo hào) 流涕(tìdì) 埋(mái mán)怨反倒(dào dǎo)2、在“____”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抱怨——( ) 闻名世界——( ) 感谢——( ) 4、为什么耳聋的孩子觉得耳聋对绘画更好,眼瞎的孩子觉得眼瞎对弹琴更有利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____”画出老人告诉两个孩子的道理的句子,并联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
15篇阅读理解及答案非常的简单
![15篇阅读理解及答案非常的简单](https://img.taocdn.com/s3/m/c5c81d9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c.png)
15篇阅读理解及答案非常的简单月影夜航的轮船前面,月影在平滑的水面上嬉戏。
它忽而泛着银色的光波,忽而闪着绿色的磷光,忽而左右扩展,忽而如游虫蜿蜒,忽而像一只蝌蚪在跳跃,忽而像一只伶俐的蜥蜴在奔窜。
我焦急地等待,我相信,轮船马上就会追上这活泼的月影,制服它,用船头劈开它……但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过了一小时又一小时,远方月亮在水面上的反光却一直向前奔跑,在轮船的前头奔跑,在紧张工作的机器前头轻快地奔跑。
这夜景与生活是多么相似啊你不是总觉得眼看就会捕捉住生活的真谛理解并揭示它永恒的奥秘吗1.给短文的最后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嬉戏:(2)真谛:3.第一自然段中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它们在文中各起什么作用?4.找出文中描写“月影”动态的词抄写在横线上。
5.这篇文章说明了什么道理?《月影》答案1.!,?2.(1)指月影跳跃、闪动的样子。
(2)真实意义和道理。
3.①拟人,生动;②比喻,形象;③排比,加强语气,增强节奏感,形象描绘月影形态变化多样。
4.嬉戏泛着闪动扩展跳跃奔窜5.在生活中,永远有着值得追求的真理之光,人的一生就要不断地有所进取,有所探索,有所追求。
日照①古人说条条江河归大海,大海是那般宏阔的胸怀,在这样的胸怀里升起一轮红日,该是什么样的景象?②现在我正走向海。
我知道有一个叫做日照的地方,日照的名字多么直白,又是多么神秘,日照香炉就会升起紫色的烟尘,日照大海会升起什么?我仰望着那个地方,我穿越齐鲁大地,走过孔子的曲阜,走过泰山沂蒙。
③大海终于展现在我的眼前,它就像中原的千里沃野,麦浪赶赶地涌,散发出浓郁的味道。
白云似一群从远方跑来的绵羊,我听到了它们的喧嚷。
很长很阔的沙滩,我小成了沧海一粟。
④我还没有看到日出,但是我知晓了这里是“勿忘在莒”的古莒国,莒同齐鲁曾构成山东的三分天下。
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也是人类最早的先祖。
他们使用的工具,同黄河流域先祖使用的没有什么两样。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f9716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6.png)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篇一」邻居阿麻①我与邻居阿麻结怨已经很久了,瞧他那副样子,够你烦心:脸麻,腿跛,背驼。
因为这副尊容,他已经四十多岁了还是个“快乐的单身汉”。
②单身汉有空闲,管闲事管到了我的头上。
我和我的伙伴们在玩的方面个都是天才。
下雪天,我们拆别人的篱笆学大人烧炭,他提起一桶水,“噗”的一声,将炭窑冲得稀烂:“烧了镇上的房屋,你们去坐牢?”秋天,我们有土炸药炸别人家菜园的南瓜,炸得“瓜肉横飞”,我们高兴得直翻跟斗。
正当得意忘形之时,阿麻的手钳住我:“看我不告诉你们爷娘!”回家后,我们都挨到一顿打,皮肉受苦,奇痛难忍。
我们奈何不了阿麻,只能编歌谣泄恨:“麻子麻叮当,骑马上洪江,听到锣鼓响,麻子脸上痒。
”这时,阿麻便要追击,我们“哗”的`一声跑散,望着他一跛一跛的样子,我们开心得像喝了“可口可乐”。
③我们不喜欢他,小镇上的大人们也不怎么喜欢他。
这中间有个缘故。
④小镇的西边有一条河,是学生上学和大人外出的必经之路,河上有座年久失修的桥,桥上桥板朽了,常常跌倒人;木桥墩烂了,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像荡秋千。
www.终于,一场大雨,猛然的山溪水将它冲走,还带走了我的一个好伙伴春山。
我庆幸那天贪玩旷课,拣得了一条小命。
阿麻请人做了个小木船,干起了摆渡的行当。
第一天过渡免费,镇里的人都说他在积德。
可是,第二天收费1角,后来竟然涨价到了4角。
阿麻“发”了,腰包胀鼓鼓,有人骂他“黑良心,赚昧心钱”,但他默默地忍受了。
⑤风里来,雨里去。
阿麻摆渡六年,操劳过度,脸色蜡黄,日渐消瘦。
人们担心,他总有一天会栽倒在小河里。
⑥后来,小河上砌起了一座石拱桥,小巧玲珑,像一把小金锁,锁住了放荡不羁的小河。
从此,小镇的人们过河如履平地,都说修桥人泽被后世。
⑦小桥落成的前两天,阿麻死了。
医生说他患的是癌症。
⑧小桥落成那天,正逢小镇赶集,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桥上没有彩灯,没有横幅,没有红绸。
一挂20xx响,响过以后,镇长讲话了:“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小桥落成典礼暨阿麻同志追悼会。
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5篇含答案
![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5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5d796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3.png)
现代文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风景①从这个角度望出去,拇指和食指框住的镜头里,左边是小区里栉比的高楼,右边是起伏的群峰,刚下了一些小雪,灰秃秃的山顶上,多了些白色的点缀。
好一幅美丽的水墨素描!小翠陶醉在这美丽的风景中。
②妈妈的责骂声把小翠从沉醉中惊醒,仔细一听,是骂热力公司的,这么冷的天,居然一大早就没了暖气。
小翠伸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拿起桌上的报纸,一则启事吸引了她,市里要举办“泉市好人”西展,获奖作品将雕刻进广场的“泉市好人碑林”里。
小翠怦然心动,立即决定参加这次比赛,画谁呢?她想了想,一时半会儿没有理想的人选。
③她继续构思她的画作,忽然,一高一矮两个人,从远处径直走进了她手指框住的风景里。
她有些气恼,她想画一幅雪景,送给福利院的佳佳。
那是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去福利院做公益时认识的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他特别喜欢画画,从那时起,小翠就常常去教他,有好一阵子没去了,正好送一幅雪景图给他。
④两人走到窗外,钩开地上的井盖。
猫着腰向井里看,矮个子回身打开工具包,取出一条皮裤子,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矮个子穿上了那条肥肥的裤子,下到井里,高个子拿着手电朝里照着,吆喝着,和井下的矮子联络着。
⑤过了一会儿,矮个子从井口探出了头,和高个子交流着井下的情况,然后又钻下去了。
高个子从背包里取了几样工具,一件一件递给井下的矮子个,那矮个子也一会儿探出头来取工具。
一会儿又探出来放工具,矮个子终于从井下爬上来了,那条皮裤已经湿到膝盖以上,小翠惊讶地发现,皮裤上,丝丝粪便往下流淌,小翠感到一股恶臭从胃里猛地冒上来…⑥矮个子脱下皮裤,那高个子在一旁帮忙,两人讨论着什么,他们把那些工具装入口袋里,走出了小翠的视野,那幅“素描”再一次跃入小翠的眼帘,朝阳柔柔的抚慰着远处的山、美丽的楼。
⑦“热力公司的人要挨家挨户供热冲洗管道!真是的,自己供不好暖,居然麻烦我们!” 妈妈骂骂咧咧进了屋,小翠没有回应妈妈,皮裤的湿冷和恶臭,又浮现在他脑海。
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理解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41eae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1.png)
阅读理解及答案篇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选出下列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项为之强――脖子。
B.以虫草为林――树林。
C.方出神――方才,刚刚。
D.驱之别院――驱赶。
2.选出下列意义相同的一项( )A.以: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B.之: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驱之别院C.为:项为之强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D.观:昂首观之作青云白鹤观3.运用加字的方法解释下面的词语。
1果()如鹤唳云端2观之,兴()正浓4.写出文中保留至今的两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翻译下列句子。
1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章写童趣,写了哪几件童年趣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果然、果真;2兴致、兴趣4.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答出两个即可,答“夏蚊成雷”“怡然称快”也可)让思绪在其中神游,愉快而又满足。
2忽然有个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6.作者一共写了三件趣事,一是夏日戏蚊之趣,一是神游土墙花台之趣,一是见蛤蟆吃虫的乐趣。
现代文阅读理解30篇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理解30篇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f68401de80d4d8d15a4fac.png)
一、动物冬眠之谜动物的冬眠是一种奇妙的现象。
人们观察了若干种动物冬眠,发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现象。
在加拿大,有些山鼠冬眠长达半年。
冬天一来,它们便掘好地道,钻进穴内,将身体蜷缩一团。
它们的呼吸,由逐渐缓慢到几乎停止,màibó()也相应变得极为微弱,体温更直线下降,可以达到5℃。
这时,用脚踢它,不会有任何反应,简直像死去一样,事实上它却是活的。
松鼠睡得更死。
有人曾把一只冬眠的松鼠从树洞中挖出,它的头好像折断一样,任人怎么摇撼都始终不会张开眼,更不要说走动了。
把它摆在桌上,用针也刺不醒。
只有用火炉把它烘热,它才悠悠而动,而且还要经过颇长的时间。
刺猬冬眠的时候,简直连呼吸也停止了。
原来,它的喉头有一块软骨,可将口腔和咽喉隔开,并掩紧气管的入口。
生物学家曾把冬眠中的刺猬提来,放人温水中,浸上半小时,才见它苏醒。
动物的冬眠真是各具特色,蜗牛是用自身的黏液把壳密封起来。
绝大多数的昆虫,在冬季到来时不是“成虫”或“幼虫”,而是以“蛹”或“卵”的形式进行冬眠。
熊在冬眠时呼吸正常,有时还到外面溜达几天再回来。
雌熊在冬眠中,让雪覆盖着身体。
一旦醒来,它身旁就会躺着1一2只天真活泼的小熊,显然这是冬眠时产下的仔。
动物冬眠的时间长短不一。
西伯利亚东北部的东方旱獭和我国的刺猬,一次冬眠能睡上200多天,而苏联的黑貂每年却只有20天的冬眠。
动物的冬眠,完全是一项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动。
引起动物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环境温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
科学家们通过实验证明,动物冬眠会引起甲状腺和肾上腺作用的降低。
与此同时,生殖腺却发育正常,冬眠后的动物抗菌抗病能力反而比平时有所增加,显然冬眠对它们是有益的,使它们到翌年春天苏醒以后动作更加灵敏,食欲更加旺盛,而身体内的一切器官更会显出返老还童现象。
由此可见,动物在冬眠时期神经系统的肌肉仍然保持充分的活力,而新陈代谢却降低到最低限度。
今天医学界所创造的低温麻醉、催眠疗法,便是因此而得到的启发。
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参考
![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0ec75f7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5.png)
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参考下面是作者整理的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参考(共含11篇),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和答案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和答案精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共24分)王崑玉先生季羡林王崑玉老师是国文教员,是山东莱阳人。
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文士,也写古文,所以王先生有家学渊源,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特别是古文写作方面更为突出。
他为文遵桐城派义法,结构谨严,惜墨如金,逻辑性强。
我不研究中国文学史,但有一些胡思乱想的看法。
我认为,桐城派古文同八股文有紧密的联系。
其区别在于,八股文必须代圣人立言,“四书”以朱子注为标准,不容改变。
桐城派古文,虽然也是“文以载道”,但允许抒发个人感情。
两者的差别,实在是微乎其微。
王老师有自己的文集,都是自己手抄的,从来没有出版过,也根本没有出版的可能。
他曾把文集拿给我看过。
几十年的写作,只有薄薄一小本。
现在这文集不知到哪里去了。
惜哉!王老师上课,课本就使用现成的《古文观止》,不是每篇都讲,而是由他自己挑选出来若干篇,加以讲解。
文中的典故,当然在必讲之列,而重点在文章义法。
他讲的义法,正如我在上面讲的那样,基本是桐城派,虽然他自己从来没有这样说过。
《古文观止》里的文章是按年代顺序排列的。
不知什么原因,王老师选讲的第一篇文章是比较晚的明代袁中郎的《徐文长传》。
讲完后出了一个作文题目一一《读徐文长传书后》。
我从小学起作文都用文言,到了高中仍然未变。
我仿佛驾轻就熟般地写了一篇“书后”,自觉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不想竞获得了王老师的青睐,定为全班的压卷之作,评语是“亦简劲,亦畅达”。
我当时很高兴。
我不是没有虚荣心的人,老师这一捧,我就来劲了,于是就拿来盐:韩、柳、欧、苏的文集,认真地读过一阵儿。
实际上全班国文最好的是一个叫韩云鹄的同学,可惜他别的'课程成绩不好,考试总居下游。
王老师有一个习惯,每次把学生的作文簿批改完后,总在课堂上占用一些时间,亲手发给每一个同学。
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5篇含答案)
![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5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5bfc86763231126fdb1121.png)
现代文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风景①从这个角度望出去,拇指和食指框住的镜头里,左边是小区里栉比的高楼,右边是起伏的群峰,刚下了一些小雪,灰秃秃的山顶上,多了些白色的点缀。
好一幅美丽的水墨素描!小翠陶醉在这美丽的风景中。
②妈妈的责骂声把小翠从沉醉中惊醒,仔细一听,是骂热力公司的,这么冷的天,居然一大早就没了暖气。
小翠伸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拿起桌上的报纸,一则启事吸引了她,市里要举办“泉市好人”西展,获奖作品将雕刻进广场的“泉市好人碑林”里。
小翠怦然心动,立即决定参加这次比赛,画谁呢?她想了想,一时半会儿没有理想的人选。
③她继续构思她的画作,忽然,一高一矮两个人,从远处径直走进了她手指框住的风景里。
她有些气恼,她想画一幅雪景,送给福利院的佳佳。
那是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去福利院做公益时认识的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他特别喜欢画画,从那时起,小翠就常常去教他,有好一阵子没去了,正好送一幅雪景图给他。
④两人走到窗外,钩开地上的井盖。
猫着腰向井里看,矮个子回身打开工具包,取出一条皮裤子,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矮个子穿上了那条肥肥的裤子,下到井里,高个子拿着手电朝里照着,吆喝着,和井下的矮子联络着。
⑤过了一会儿,矮个子从井口探出了头,和高个子交流着井下的情况,然后又钻下去了。
高个子从背包里取了几样工具,一件一件递给井下的矮子个,那矮个子也一会儿探出头来取工具。
一会儿又探出来放工具,矮个子终于从井下爬上来了,那条皮裤已经湿到膝盖以上,小翠惊讶地发现,皮裤上,丝丝粪便往下流淌,小翠感到一股恶臭从胃里猛地冒上来…⑥矮个子脱下皮裤,那高个子在一旁帮忙,两人讨论着什么,他们把那些工具装入口袋里,走出了小翠的视野,那幅“素描”再一次跃入小翠的眼帘,朝阳柔柔的抚慰着远处的山、美丽的楼。
⑦“热力公司的人要挨家挨户供热冲洗管道!真是的,自己供不好暖,居然麻烦我们!”妈妈骂骂咧咧进了屋,小翠没有回应妈妈,皮裤的湿冷和恶臭,又浮现在他脑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书是知识的宝库。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
当你打开五彩缤纷的图书,你便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动人的小说,美丽的诗歌,感人的童话……让你爱不释手,给你带来无穷的快乐。
书不仅是知识的宝库,而且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一位大文豪说过:“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
”寂寞时,它会给我们以安慰;有疑难时,它会给我们解答;遇到挫折时,它会给我们鼓舞和力量;迷失方向时,它会指引我们向光明的前程迈进。
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4分)
开卷有益:
爱不释手:
2、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3、用“‖”在文中把这段话分成两层,并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每层的意思。
(4分)
第一层:
第二层:
4、为什么说“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4分)
5、短文中有这么一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
”你能再写出两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或谚语吗? (4分)
①
②
(二)
鸵鸟分布于非洲和阿拉伯半岛,主要生活在沙漠地区,是现代鸟类中体形最大的鸟。
鸵鸟的双翅已经退化,不会飞翔,但在顺风及拐弯奔跑时,双翅展开,起着像帆一样的作用,能保持平衡,又能借助强劲风力,加快奔跑速度。
鸵鸟善于奔跑,一步可以跨出7米远,时速可达60千米。
当然它们不能一天到晚都跑得这么快,但即使在它们跑得疲倦时,也能胜过一匹快马。
提到鸵鸟,人们往往认为,鸵鸟遇到危险的时候,如果来不及逃跑,就会把自己的头和颈平贴地面,钻进沙堆,以为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就会平安无事。
其实,这是人们误解了鸵鸟。
经过研究人员多次观察,从来没见过鸵鸟把头藏进沙里。
实际上,鸵鸟不会这样愚蠢,因为把头埋进沙里,很快就会窒息死亡。
有时鸵鸟把头贴近地面,是为了听远处的声音,或者是为了放松一下颈部的肌肉。
年幼体弱的小鸵鸟,遇到敌害逼近时,常把身体紧贴地面。
由于它们身上羽毛的颜色和黄草、黄沙相似,很容易瞒过敌害,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小鸵鸟的头颈也不钻进沙堆,而是两眼紧紧盯住敌害,做好随时逃离的准备。
1.文章介绍了鸵鸟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鸵鸟真的会把头藏进沙里吗?为什么?
3.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描写鸵鸟善于奔跑?举例说一说。
(1)方法一:例句:
(2)方法二:例句:
(3)方法三:例句:
阅读理解。
(25分)
(一)
书是知识的宝库。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
当你打开五彩缤纷的图书,你便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动人的小说,美丽的诗歌,感人的童话……让你爱不释手,给你带来无穷的快乐。
书不仅是知识的宝库,而且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一位大文豪说过:“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
”寂寞时,它会给我们以安慰;有疑难时,它会给我们解答;遇到挫折时,它会给我们鼓舞和力量;迷失方向时,它会指引我们向光明的前程迈进。
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4分)
开卷有益:打开书本,总有益处。
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得益。
可以得到有用的知识。
爱不释手:喜欢的东西舍不得放手,形容极其喜爱。
2.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排比)
3.用“‖”在文中把这段话分成两层,并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每层的意思。
(4分)
第一层:书是知识的宝库。
第二层:书带给我们无穷的快乐。
4.为什么说“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4分)
寂寞时,它会给我们以安慰;有疑难时,它会给我们解答;遇到挫折时,它会给我们鼓舞和力量;迷失方向时,它会指引我们向光明的前程迈进。
5、短文中有这么一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谈
话。
”你能再写出两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或谚语吗?(4分)
①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②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
——莎士比亚
(二)
鸵鸟分布于非洲和阿拉伯半岛,主要生活在沙漠地区,是现代鸟类中体形最大的鸟。
鸵鸟的双翅已经退化,不会飞翔,但在顺风及拐弯奔跑时,双翅展开,起着像帆一样的作用,能保持平衡,又能借助强劲风力,加快奔跑速度。
鸵鸟善于奔跑,一步可以跨出7米远,时速可达60千米。
当然它们不能一天到晚都跑得这么快,但即使在它们跑得疲倦时,也能胜过一匹快马。
提到鸵鸟,人们往往认为,鸵鸟遇到危险的时候,如果来不及逃跑,就会把自己的头和颈平贴地面,钻进沙堆,以为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就会平安无事。
其实,这是人们误解了鸵鸟。
经过研究人员多次观察,从来没见过鸵鸟把头藏进沙里。
实际上,鸵鸟不会这样愚蠢,因为把头埋进沙里,很快就会窒息死亡。
有时鸵鸟把头贴近地面,是为了听远处的声音,或者是为了放松一下颈部的肌肉。
年幼体弱的小鸵鸟,遇到敌害逼近时,常把身体紧贴地面。
由于它们身上羽毛的颜色和黄草、黄沙相似,很容易瞒过敌害,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小鸵鸟的头颈也不钻进沙堆,而是两眼紧紧盯住敌害,做好随时逃离的准备。
1.文章介绍了鸵鸟的哪些特点?(3分)
鸵鸟双翅的作用鸵鸟为什么把头埋进沙里。
2.鸵鸟真的会把头藏进沙里吗?为什么?(2分)
不会。
因为把头埋进沙里,很快就会窒息死亡。
3.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描写鸵鸟善于奔跑?举例说一说。
(6分)(1)方法一:列举数字例句:一步可以跨出7米远,时速可达60千米
(2)方法二:对比例句:但即使在它们跑得疲倦时,也能胜过一匹快马。
(3)方法三:比喻例句:但在顺风及拐弯奔跑时,双翅展开,起着像帆一样的作用,能保持平衡,又能借助强劲风力,加快奔跑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