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的生态作用精品PPT课件
土壤生态学课件 第十章 土壤生态系统与全球气候变化(共38张PPT)
当季植物提供的甲烷碳一般占生物量的3%—7%,生物量越高,甲烷排放量就越多。
土壤越粘,甲烷在土壤中排出的越多
第十章 土壤生态系统与全球气候变化
土壤水分状况影响产甲烷菌生存和功能发挥的环境
第十章 土壤生态系统与全球气候变化
由于湿地甲烷排放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化和缺乏地带性的变化规律,在排放总量估算上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第11页,共38页。
四、土壤与大气之间环境气体的交换
1、二氧化碳 碳在大气、海洋 与土壤之间在生物光合作用驱动下进行循环。 土壤库量的较小波动都将直接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土壤中有机碳的积累和分解量影响着全球碳循环,而外界条件 的变化强烈地影响着土壤中微生物对有机碳的分解
第12页,共38页。
增加。 基质在产甲烷菌的作用下被转化为甲烷,目前已知途径有二:
一是专性矿质营养产甲烷菌的参与下,以H2作为电子供体还原CO2或直接利用HCOOH
和CO形成甲烷,反应式为:
CO2 + 4 H2
4 HCOOH
CO + 2H2O
CH4 + 2H2O
CH4 + 3 CO2 + 2H2O
CH4 + 3 CO2
第8页,共38页。
二是在甲基营养产甲烷菌的参与下,对含有甲基的化合物进行脱甲基作用,基 质主要是乙酸,因为乙酸是有机物厌氧分解的主要中间产物,反应式
CH3COO— + 2H2O
(2)甲烷氧化
CH4 + 3 HCO3-
土壤中甲烷的氧化既可以发生在非淹水土壤,例如林地、旱地、沙漠、雪地等,也可发生 在湿地,例如沼泽、水稻田等。前者主要氧化大气中的甲烷,以降低大气中甲烷的浓度,
系列微生物来接力完成。 因此好氧环境中有机物分解速率远快于厌氧环境
水和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42页PPT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水和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土壤的生态作用》课件
该区域土壤的生态功能
水分涵养
该区域土壤具有良好的涵养水源 的能力,能够有效地保持水分, 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条件
。
土壤侵蚀控制
该区域土壤具有较强的抗侵蚀能力 ,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保护 地表土壤和生态环境。
生物多样性维持
该区域土壤为多种植物和动物提供 了栖息地,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维 持者。
土壤氮与植物生长
土壤中的氮是植物生长的 重要养分,植物通过根部 吸收土壤中的氮来维持正 常的生理功能。
土壤氮与水体健康
土壤中的氮也是水体的重 要来源,过量的氮会导致 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 生物的生存。
土壤在磷循环中的作用
土壤中磷的吸附与释放
01
土壤中的磷通常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通过吸附和解吸过程来
续利用。
PART 04
案例研究:特定区域的土 壤生态状况
REPORTING
该区域的土壤组成与性质
土壤类型
该区域主要分布着黄壤、 红壤和砂质壤土等不同类 型的土壤。
土壤质地
该区域土壤质地较为多样 ,既有粘土,也有砂土和 壤土。
土壤肥力
该区域土壤肥力中等,有 机质含量较高,但部分地 区存在养分不足的问题。
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
土壤中的生物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真菌、蚯蚓、昆虫等,它们共 同构成了复杂的生物群落。
土壤对生物的保护作用
土壤能够为植物提供保护,防止其被风吹倒、动物啃食等。
土壤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土壤中碳的储存和释放
土壤碳与农业可持续性
土壤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储存大量的碳,并在微生物的作 用下释放到大气中。
保水能力。
土壤的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有机物质, 包括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及其分解产物。
第6节保护土壤(PPT课件(初中科学)21张)
内容要求 ①知道防治土壤污染、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主要措 施。
学业要求
探究
第6节 保护土壤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______。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壤的___________和______已成 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
一、土壤是重要的资源
在自然界中,陆生植物的生长一般离不开土壤,许多动 物和微生物也生活在土壤中。
图4-49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我国__________现象严重。 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在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 新 疆一带,华北、西北地区大中城市的___________受到了极 大的威胁。 目前,频频出现的_________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 警告 ”。
图4-50 荒漠
土壤_________是指___________分在土壤表层_______的现象或 过程,也称_________ 。
小结:
一、土壤是重要的资源
土壤资源是_________,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对它的依赖是 必然的。 我们必须______________。
二、土壤污染与保护
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土壤的______和____________。 工农业生产和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任意排放, ______________的大量使用, 都可能导致土壤的__________, 从而__________________。 另外,某些病菌、寄生虫和病毒也会对土壤产生_____污染。 耕地被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都会造成土壤资源的流失。
那么,如此重要的资源如今的状况如何呢?
地球上陆地面积仅占地表总面积的______ 。 除了湖泊、河流、裸露岩石等, 有土壤覆盖的土地就更 _____。由于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和含水 量______或______等原因,陆地面积中 _____的土地目前尚 _________农业生产,如图 4-43 所示。
《保护土壤》PPT课件
典例3 如图是海洋和陆地在地球上的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地球上的土壤资源十分丰富B.土壤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土壤的污染不妨碍土壤的正常功能C.地球上适宜农业生产的土地仅占地表总面积的 D.地球上适宜农业生产的土地占地表总面积的
[解析] 地球上陆地面积仅占地表总面积的 <m></m> ,土壤资源并不丰富,A错误;虽然土壤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是土壤资源的再生速率非常缓慢,土壤的污染是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之一,B错误;地球上适宜农业生产的土地占地表总面积的 </m> ,C正确,D错误。
分布
我国的盐渍化土地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
特点
分布范围广业减产
4.保护土壤针对土壤污染和土壤流失等问题,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土壤综合治理。
(1)为了治理水土流失,我国在重点地区实施了多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
(2)在土壤沙漠化区域,我国进行了治沙种草、治沙造田等一系列治理措施,治理区生态状况得到了整体改善,植被覆盖度普遍提高。
2.我国土壤资源概况我国陆地面积 米 ,其中湖泊面积 米 。耕地、林地、牧草地只占陆地面积的 。耕地面积为 米 ,其中高产耕地仅 米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壤占有量远远低于其他国家。所以我们周围的土壤资源并不丰富,而且是有限的。
3.土壤的作用
土壤资源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对土壤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人类对土壤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使土壤资源不断减少。因此,我们必须保护好土壤。
典例2 下列关于土壤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随意丢弃的塑料袋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污染B.大量施肥可使土壤肥力增加,不会造成土壤污染C.土壤污染直接影响植物,但不会危及人类健康D.将废旧电池深埋地下,防止重金属污染
土壤的保护-植物生活的土地精品PPT
梯田
黄土高坡
受污染的土壤
稻田
1.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 物质。
土壤孕育着生命
小组讨论
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呢?
1.土壤为植物提供 了养料、水,分为动物提供 了生存的栖,息也地为人类提供了住 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 ……土 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乱扔垃圾
2.我们小学生可以通过 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回收、环保宣传 等来保护土壤。
6.作为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的认同 在维护 民族团 结和和 睦之中 具有最 根本的 作用, 因此就 要建设 好各民 族共同 的精神 家园, 培养中 华民族 的共同 体意识 。
•
7.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维系中国社会人 际关系 的重要 感情纽 带。在 节日里 ,人们 尽享天 伦之乐 ,亲朋 好友、 邻里乡 亲互赠 节礼, 使节日 洋溢着 浓浓的 人情味 。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有大小不相等的颗粒,土质疏松。 • 很粗糙 • 感觉很粘手 • 属于黑土壤,有很多的腐殖质。 • 很适合种植庄稼和瓜果蔬菜。
• 四1.答:植物的根可以广泛的深入 土壤,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
8.如今,我国的传统节日已基本失却 了早先 的信仰 内核, 但许多 传统节 俗活动 仍存活 在民众 的生活 中,在 传承中 发展变 化,从 内容到 形式都 更加丰 富多样 。
•
9.人们借助历史上留存下来的汉代画 像石可 以对汉 代社会 ,甚至 对先秦 文化也 有所了 解,可 以直观 感受伏 羲女娲 的神话 传说和 荆轲刺 秦王的 历史故 事。
12.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 的阳光 ,它蕴 涵着一 种神奇 的力量 ,可以 使人世 间所有 的烦恼 都焕然 冰释。
土壤生态PPT整理 新
One of the last great frontiers in biologicaland ecological research is in the soil.Science, 2004, 304 “Fundamentals of Soil Ecology.” 2004.某些主要术语的界定土壤生态学土壤生物之间及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土壤生物学相对于土壤物理和土壤化学,以生物个体本身为研究重点的学科.土壤生物化学主要研究包括土壤内的微生物过程、土壤酶及土壤内有机质形成和周转的研究.土壤微生物学研究土壤微生物及其生态过程的传统学科.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生境包括土壤、植物、动物、淡水和海洋及沉积物,它包含了部分土壤生物学和土壤生态学的内容.第一节土壤生态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土壤的概念生态学家: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物地球化学的能量交换、物质循环最活跃的生命层;环境学家:土壤是重要的环境因素,环境污染物的缓冲带和过滤器;土壤学家: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结构表层。
第一节土壤生态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一、土壤生态学的概念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流动并执行特定功能的统一体。
●土壤生态学是研究土壤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功能过程的学科。
●土壤生态学是研究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调控规律的学科。
●土壤生态学是研究土壤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二、土壤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土壤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两部分①土壤生物与非生物组成份的数量、构成及时空分布;②土壤生物的相互作用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关系;③土壤生物群落、土壤生态系统的发展和演替;④土壤生物多样性、群落组成与土壤生态功能的关系;⑤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⑥土壤生态系统的退化与生态恢复;⑦土壤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课件-4.6保护土壤
1 2
建立土壤监测网络
通过建立覆盖全国的土壤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土 壤质量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制定土壤治理标准
制定严格的土壤治理标准,明确土壤污染物的排 放标准和土壤修复标准,为土壤治理提供依据。
3
实施土壤治理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污染,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如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等,以恢复土 壤健康。
生态平衡
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 起着重要作用。
休闲娱乐
土壤还是人们休闲娱乐的 场所,如野餐、露营等户 外活动。
02 土壤污染及其影响
土壤污染的来源
工业生产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 水、废渣等污染物,未经处理或 处理不当直接排放,导致土壤污
染。
农业生产
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和地膜等农业 化学品,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 式,如污水灌溉和污泥施用等,都 会导致土壤污染。
城市生活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如垃圾填 埋、焚烧等,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液 体泄漏,会污染土壤。
土壤污染的类型
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如汞、镉、铅等在工农业生产 和城市生活中的排放,导致土壤重金 属污染。
有机物污染
放射性污染
核设施、核实验和核废料处理等产生 的放射性物质,可能导致土壤放射性 污染。
有机废弃物和农药等有机化学品的滥 用,导致土壤有机物污染。
05 土壤保护的未来展望
土壤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土壤修复技术
利用生物、化学和物理方法修复受损土壤,恢复 其生态功能和生产能力。
土壤质量监测技术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实现土壤质量实 时监测和预警。
土壤生态修复技术
通过生态工程和生物技术手段,恢复受损土壤的 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小学科学保护土壤资源课件ppt
精准施药
03
采用现代化的精准施药技术,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在土
壤中的残留。
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
01
02
03
发展有机农业
鼓励农民种植有机作物, 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推广生态农业模式
通过生态农业模式,实现 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减少废弃物对土壤的污 染。
加强土壤质量监测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土壤资源保护的认 识和重视程度。
推广环保科普知识
向公众普及环保科普知识,引导公众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壤资源。
鼓励公众参与环保活动
积极组织各种环保活动,鼓励公众参与土壤资源保护工作。
04
校园内保护土壤资源实践案 例
校园绿化中保护土壤做法
破坏生态平衡
土壤污染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破坏生态平衡。
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
直接危害
间接危害
人们通过食物链摄入被污染土壤中的有害 物质,引起健康问题,如重金属中毒、癌 症等。
被污染的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可能挥发到空 气中,或通过地下水进入饮用水源,从而 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长期危害
遗传危害
一些有害物质在人体内具有累积效应,长 期暴露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和远期健康影响 。
定期对土壤进行质量监测 ,及时发现土壤问题并采 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加强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监管
1 2
严格工业废弃物排放标准
制定严格的工业废弃物排放标准,限制废弃物中 的有害物质排放。
加强工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建设完善的工业废弃物处理设施,确 保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
2021年《土壤的保护》植物生活的土地PPT课件文档
梯田
黄土高坡
受污染的土壤
稻田
1.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 物质。
土壤孕育着生命
小组讨论
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呢?
1.土壤为植物提供 了养料、水,分为动物提供 了生存的栖,息也地为人类提供了住 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 ……土 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乱扔垃圾
2.我们小学生可以通过 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回收、环保宣传 等来保护土壤。
• 2.答:因为土壤可以为植物提 供养料和水分,为动物提供栖 息地,为人类提供生存的原料 等。
77.你不怕困难,困难就怕你。——英国 20.火把倒下,火焰依然向上。 15.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失眠是无可奈何的,所以不要着急,不要烦躁,心平气和地接受。躲不开就接着,晚上睡不着那就白天睡。 45.可以失败。可以哭闹。但是不能失去对自己的勇气和信心。 58.只要你相信,奇迹一定会实现。 66.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25.世间之事,有难有意,有成功也会。古往今来,但凡做事懒惰,不思进取之人,想要取得成功,根本就是天方夜谭而勤劳 的人,付出艰辛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往往能够取得成功。
草丰林茂
3.失去植被的保护,土壤的蓄水能力将下降。
寸草难生
有的地方寸草难生是因为生态环 境恶化造成土地荒漠化,不能适宜 植物的生长。有的地方草丰林茂是 因为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土地肥沃 能适宜很多植物生长。
说一说
有哪些动植物及人类离不开土壤的事例?
植物生长
北方窑洞
鼹(yǎn)鼠的家
制作陶器
35.生活从未变得容易,只不过是我们变得更加坚强,你若不想做,总会找到借口,你若想做,总会找到方法,当你勇敢跨出第一步的时候你就已经赢了,犹豫一千次都不如实践一次,所有的努 力和付出一定会有收获。
农田土壤生态与保护课件
▪ 土壤(酸性土壤、碱土和盐土)要借助化学改良剂和灌溉施肥等手段进 行改良,消除障碍因素,以提高肥力水平。此外还要进行合理的耕
▪ 作和轮作,以调节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防止某些养分亏缺和水气失调; 防止土壤受重金属、农药以及其他污染物的污染;因地制宜合理
▪ 安排农、林、牧布局,促进生物物质的循环和再利用;防止水土流失、 风蚀、次生盐渍化、沙漠化和沼泽化等各种退化现象的发生,保护
▪ 实的工作基础。
▪ 3、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配方施肥。目前化肥利 用率较低(仅30%左右,比发达国家低10—15%),造成了 资源的浪费,增加
▪ 了农业成本,加重了农民负担。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的关 键,就是要推广配方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行“测、 配、产、供、施”
▪ 一体化服务,推进化肥使用向复合化、专用化、多元化方向 发展。实现氮磷钾三要素的配方和中、微量元素的配方,就 能大幅度提高化肥
▪ 有惊人的相似。二是时间上,不顾土壤养分的变化,作物施 肥长期一贯制。三是小麦春季追肥不足,拔节期出现脱肥现
象。13-5-19 土壤地力培肥的主要措施--打印文章
▪ /Article/Print.asp?ArticleID=2736 2/2
▪ 有惊人的相似。二是时间上,不顾土壤养分的变化,作物施 肥长期一贯制。三是小麦春季追肥不足,拔节期出现脱肥现
▪ 林、草,维护生态配方等。
▪
二、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问题
▪ 1、有机肥投入逐年下降。耕亩有机肥用量由90年代初的 2300公斤降至1700公斤,有机养分投入比重由80年代的 50%降至30%。
▪ 2、施肥存在盲目现象。一是作物施肥具有一定的模式化倾
向。农户之间在肥料投入量、施肥结构甚至肥料品种、施肥 方法等方面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层次(B层),湿时膨胀粘重,干时坚硬板结,水分难渗透,根系不 能通过,种子不易出土。
盐碱土植物
• 盐土植物对盐分的适应:
形态上: • 植物体干而硬,叶子不发达,蒸腾表面强烈缩小,气
孔下陷; • 表皮具厚外壁,常具灰白色绒毛; • 细胞间隙强烈缩小,栅栏组织发达; • 叶肉中有特殊贮水细胞。 生理特征上: • 具有一系列抗盐特性,根据适应特点不同分为3类。
盐碱土对不同土壤的生态适应特性
• 盐碱土及其危害 • 盐土和碱土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 植物对盐碱土的适应
盐碱土及其危害
• 盐碱土:盐土和碱土以及各种盐化、碱化土的统称。盐 土 指土所壤含胶的体盐中类吸主要附为有相Na当Cl数、量Na的2SO交4,换呈性中钠性。;一而般碱交化换过性程 钠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CEC)总量20%以上土壤称为碱土, 其pH>8.5,通透性和耕作性极差。
• 壤质土壤主要特性:
土壤质地比较均匀,通气透水性良好,并具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是比较 理想的农作土壤。
• 土壤结构—土壤中团聚体的排列组合。
团粒结构体不仅总孔隙度大,而且内部有多级大量的大小孔 隙,团粒之间排列疏松,大孔隙较多,兼有蓄水和通气的双 重作用。
总结:土壤中的各种组分以及土壤的质地、 结构共同影响着土壤的性质和肥力,从而 影响着生物的生长。
• 聚盐性植物(真盐生植物):体内可吸收大量盐分且 不受伤害。特点:对盐抗性特别强,细胞液浓度特别 高,有极高的渗透压。如盐节木、海蓬子等。
• 泌盐性植物:根细胞对盐类的透过性很大,但并不积 累在体内,而通过茎、叶表面上的分泌腺(盐腺)把 过多的盐分排出体外。如滨海的一些红树植物。
• 不透盐性植物(抗盐植物):根细胞对盐的透过性非 常小,几乎不吸收或很少吸收土壤中的盐类。特点: 渗透压也很高,但不是由于体内高浓度的盐类引起, 而是体内含有较多可溶性有机物质(如有机酸、糖类、 氨基酸等)。如盐地紫菀、盐地风毛菊等。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6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土壤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一、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 土壤的物理性质对生物的影响 土壤的化学性质对生物的影响
二、植物对土壤因子的适应
一、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
• 为陆生植物提供基底,为土壤生物提供栖息场所; • 提供生物生活所必需矿质元素和水分; • 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热肥气; • 维持丰富的土壤生物区系,如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原生动
• 土壤有机元素
大量元素—C、H、O、N、P、K、Ca、S、Mg、Fe 微量元素—Mn、Zn、Cu、B、Mo、I、Co 超微量元素—Ra、U、Th、La
土壤中必须含有植物所必需的各种元素及这些元素的适当 比例,才能使植物生长发育良好。
二、植物对土壤因子的适应
• 以土壤为主导的植物生态类型: —根据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反应分为: 酸性土、中性土和碱性土植物生态类型; —根据植物对土壤矿质盐类的反应分为: 钙质土植物和嫌钙植物; —根据植物对土壤含盐量的反应分为: 盐土和碱土植物; —根据植物和风沙基质的关系分为: 抗风蚀沙埋、耐沙割、抗日灼、耐干旱、耐贫瘠 等生态类型。
• 盐类对植物的危害程度: MgCl2>Na2CO3>NaHCO3>NaCl>MgSO4>Na2SO4 阳离子:Na+>Ca2+ 阴离子:CO32->HHale Waihona Puke O3->Cl->SO42-
盐碱土对植物的危害
盐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 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 伤害植物组织; 引起细胞中毒; 影响植物的正常营养; 气孔保卫细胞的淀粉形成过程受到妨碍,气孔不能关闭,植物易干旱枯
物、轮虫、蚯蚓、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少数高等动物(如鼹鼠 等); • 生态系统的许多很重要的生态过程都是在土壤中进行。
1、土壤的物理性质对生物的影响
土壤的物理性质指土壤的组成、质地、结构等。
• 土壤质地
根据固体颗粒的大小,可以把土粒分为以下几级: 粗砂(直径2.0—0.2mm)、细砂(0.2—0.02mm)、 粉砂(0.02—0.002mm)、粘粒(0.002mm下)。
2、土壤的化学性质对生物的影响
• 土壤的化学性质包括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和有机元素的含量等。
在pH6—7的微酸条件下,土壤养分有效性最高,最有利于植 物生长。
土壤酸碱度的肥力意义: 直接影响植物生长; 影响养分的转化和有效性; 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 影响土壤物理性质
• 土壤有机质
土壤非特异性有机质(普通有机质、非腐殖质物质) 包括动植物残体的组成部分以及有机质分解的中间产物,他们均为有机
土壤质地:各种粒级土粒的配合比例,或各粒级土粒占土壤重量 的百分数,也叫土壤机械组成。
土壤质地可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
• 砂质土壤主要特性:
1—0.05mm砂粒大于50%; 通气透水性良好,但养分少,不保水肥; 易耕,温度变化快。
• 粘质土壤主要特性:
小于0.001mm颗粒高于30%; 通气透水不良; 保水保肥,养分含量高。
化学中已知的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木质素、糖、有机酸等,占有机质总 量的35%—50%。
土壤特异性有机质(土壤腐殖质) 土壤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类型,约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50%—65%。
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质基础 土壤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从 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