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作业(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3
A型题:1. 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是()A.暴力掠夺的产物 B.社会契约的产物 C.产品分配不公的产物 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2.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B.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3. 把宇宙中的各种物质运动归结为机械、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五种基本运动形式的是()A.马克思 B.恩格斯 C.黑格尔 D.达尔文4.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这是指()A.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自发的进化过程 B.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本质上是复杂的物质体系 C.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辩证的过程 D.社会同自然界一样,可以用精确的眼光考察研究5. 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A.伟人之言 B.吾人之心 C.众人意见 D.社会实践6.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 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 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 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1 / 87. 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
它指的是()A.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式 B.人与人之间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C.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 D.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形式8. 芹菜、韮菜、白菜、菠菜等与蔬菜的关系属于()A.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B.偶然与必然的关系 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规律A.质量互变 B.对立统一 C.世界普遍联系 D.否定之否定10. 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应当从()A.阶级斗争发展史中去寻找 B.生产劳动发展史中去寻找 C.地理环境变迁史中去寻找 D.政治制度演变史中去寻找11. 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3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三商业资本得职能就是执行得产业资本循环中(商品资本得职能)。
货币资本得职能商品资本得职能生产资本得职能流动资本得职能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股票持有者获得得股息实质上就是(雇佣工人创造得剩余价值)。
股票升值带来得收入股票收入得资本化雇佣工人创造得剩余价值股东获得得超额利润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发行股票筹集得资本资本积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与商品资本就是(产业资本循环中得三种职能形式)。
根据能否实现价值增殖划分得资本形式产业资本循环中得三种职能形式参与剩余价值分配得三种资本形式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划分得三种资本形式资本得周转时间就是指(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
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与劳动中断得时间生产时间与销售时间生产资料得储备时间与劳动时间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年剩余价值量用公式表示就就是(m'v n)。
m’v nm'vm/vm'n社会总产品得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就是(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得核心问题)。
消费资料再生产得源泉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得核心问题社会资本运动得中介社会资本再生产得理论前提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得个别资本得总与就是(社会资本)。
产业资本社会资本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垄断价格就是凭借垄断地位规定得市场价格,它(改变了价值规律得表现形式)。
否定了价值规律得作用改变了价值规律得表现形式改变了价值规律得内容改变了价值规律得作用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统治地位得实现主要就是通过(参与制).参与制个人联合资本积聚资本集中1、商品得价值由什么决定?劳动力商品得价值由生产与再生产劳动力商品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由维持劳动者生存与发展所必需得生活资料价值决定.劳动力商品得使用价值就是价值得源泉,它得使用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就是比自身价值更大得价值。
2、什么就是固定资本?什么就是流动资本?其划分依据就是什么?固定资本就就是不变资本,流动资本就就是可变资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得本质不就是物,而就是体现在物上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得外壳所掩盖得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得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原理阶段性作业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作业3(共 3 次作业)学习层次:专升本涉及章节:第6章——第7章1.简述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特征。
2.简述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内容及其作用。
3.简述“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4.联系实际,分析20世纪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基本教训。
5.如何科学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理论?6.结合实际,分析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7.为什么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8.请描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9.论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历史评价。
参考答案1.简述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特征。
(1)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科技教育落后。
(2)经济结构的二元性,即现代经济成分和传统经济成分并存。
(3)从生产关系上看,这些国家的经济成分比较复杂,既有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又有或多或少的前资本主义经济成分。
(4)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依附性,在现有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不同程度地依附于发达国家。
2.简述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内容及其作用。
(1)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通过市场、商品交换把社会主义工业经济和农民经济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牢固的工农联盟;第二,利用国家资本主义作为中间环节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三,引进资本主义的方法,在资本主义方式同社会主义方式之间进行竞赛。
(2)实行新经济政策是一种战略上的退却,这种退却的本质是使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回到客观规律所允许的道路上来,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扭转了国家的严重危机,使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活跃了苏维埃的城乡经济,发展了生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大大加强了苏维埃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同时也改善了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
3.简述“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1)马克思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同时也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东大15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3满分答案
15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
1. 《诗经》上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就是说,高的堤岸可以变为深谷,深谷也可以变成丘陵。
这是一种()
A. 朴素辩证法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 形而上学观点
D. 相对主义观点
?
正确答案:A
2. 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提高了,而从价值量考察则()
A. 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提高
B. 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提高
C. 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不变
D. 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不变
?
正确答案:C
3. 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
这说明()
A.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B. 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
C.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
D. 事物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
?
正确答案:A
4.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 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 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 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 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
正确答案:C
5.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 科学技术
B. 劳动对象
C. 劳动者
D. 管理方式。
北语网院20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3答案
北语网院20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3答案(单选)1: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A:否认物质的客观性B: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C:否认物质的可知性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正确答案:B(单选)3: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D: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正确答案:C(单选)4: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正确答案:A(单选)5: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A:内部联系B:本质联系C:全部联系D:外部联系正确答案:D(单选)6: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只有与劳动者的创造活动结合起来,才能获得自身的生产力意义,才能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这说明()A:劳动资料不能离开劳动者B:劳动工具不能离开劳动者C:生产资料不能离开劳动者D: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正确答案:D(单选)7: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A:黑格尔和费尔巴哈B:康德和黑格尔C:康德和费尔巴哈D:谢林和费希特正确答案:A(单选)8: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的两种属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正确答案:B(单选)9:生产力是指()A: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力量B:人们解决相互之间矛盾的实际力量C: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客观物质力量D:精神气力和物质气力的总和正确答案:C(单选)10: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C: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答案:C(单选)11:感性熟悉的基本形式是()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C:抽象性、间接性D:形象性、直接性正确答案:B(单选)12:熟悉的客体是指()A:客观物质世界B:客观事物C:客观自然界D:主体实践所指向的客观对象正确答案:D(单选)13: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是()A:相互排斥的B:相互矛盾的C:多样性以统一性为前提D:统一性以多样性为前提正确答案:D(单选)14: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并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社会基本经济规律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正确答案:D(单选)15: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正确答案:B(多选)16: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过程()A:体现了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B:经过两次转化达到对立面的统一C:表现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完善D:产生了仿佛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正确答案:BCD(多选)1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这是因为这两对矛盾() A:制约和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矛盾B: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C:决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D:囊括了人类社会的一切矛盾正确答案:ABC(多选)1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熟悉史上的巨大变革,因为它()A: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创建了历史唯物主义C:使哲学发展到了顶峰D: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正确答案:ABD(多选)19: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A:理性熟悉依赖于感性熟悉B: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认识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D: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正确答案:ABCD(多选)20:下列各项属于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的缘故原由的有()A:新事物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形式C:新事物抛弃了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D:.新事物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正确答案:CD(判断)21:理性熟悉都是正确的熟悉正确答案:错(判断)22:资本集中汇导致社会总资本增加正确答案:错(判断)24:社会主义改革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种革命正确答案:对(判断)25:商品的使用代价和代价是相互排斥和对峙的,两者不可兼得正确答案:对(单选)1: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A:承认物质的客观性B:把天然科学的物质布局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C:承认物质的可知性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正确答案:B(单选)3: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生产部门进步劳动生产率的结果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D:延长事情日长度的结果正确答案:C(单选)4:对峙统一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正确答案:A(单选)5: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A:内部联系B:本质联系C:全部联系D:外部联系正确答案:D(单选)6: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只有与劳动者的创造活动结合起来,才能获得自身的生产力意义,才能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18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_3(附答案)
B.生产资料的总和
C.物质要素的总和
D.生产关系的总和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9.(4分)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C)
A.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的统一体
B.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统一体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D.经济体制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0.(4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A)
A.生产关系的发展
B.生产力的发展
C.上层建筑的发展
D.经济基础的发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二、多选题
1.(4分)对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的态度,应该是()
A.满腔热情支持和扶植
B.为它的成长鸣锣开道
C.全面肯定,完全支持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8.(4分)国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具体形式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9.(4分)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0.(4分)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失业现象的根源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4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贡献包括()
A.把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B.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位
C.在过渡时期不能人为取消商品经济,而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马克思实践教学作业(3篇)
马克思主义认为,住房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我们要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推进住房制度改革,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
四、结论
通过对我国当前社会矛盾的实践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现实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将其应用于解决我国社会矛盾,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
3. 探索马克思理论在当代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作业内容
1.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观点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阶级斗争: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3)共产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阶段。
2. 当代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4. 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引发社会矛盾。
5. 住房问题
我国住房问题突出,一线城市房价持续上涨,普通百姓购房压力巨大。农村地区、中小城市住房条件相对较好,但人口流动导致城市住房需求增加,住房问题成为社会矛盾之一。
(3)阶级斗争理论: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阶级斗争的主要表现形式。
3.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的应用
(1)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许多国家在马克思理论的指导下取得了巨大成就。
(2)国际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国际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解决国际争端,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3)文化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有助于推动人类文化繁荣。
四、作业实施
大工21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3答案
大工21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3答案大工21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3试卷总分:100得分:100一、单选题(共5道试题,共20分)1.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依据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答案:D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A.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B.实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根本变革C.代表个别垄断资本的特殊利益D.符合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答案:D3.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A.目标B.结论C.前提D.基石答案:C4.在金融资本形成的根蒂根基之上,产生了()A.金融寡头B.货币C.垄断利润D.剩余价值答案:A5.自由王国是指人们()。
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干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干系主人的状态答案:D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60分)6.空想社会主义者()。
A.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B.揭露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客观必然性C.对将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D.发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答案:AC7.把持形成的原因()A.生产高度集中的必然产物B.资本分散C.少数大企业为避免两败俱伤D.规模经济效益促使少数大资本走向垄断答案:ACD8.经济全球化表现的方式是多样性的,主要表现为()。
A.生产的全球化B.贸易的全球化C.金融的全球化D.企业经营的全球化答案:ABCD9.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
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B.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C.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快速的过程D.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答案:CD10.人民民主专政实际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原因是它们的()。
东师20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3答案_65775
(单选题)1: 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是()
A: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 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C: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 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2: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 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3: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 社会资本的周转速度问题
B: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问题
C: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
D: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4: 概念、判断、推理是()
A: 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B: 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C: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5: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A: 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
B: 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
C: 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
D: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6: 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 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 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 采取了支付的形式
D: 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7: 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是()
A: 社会总商品资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综合作业3
综合作业31. (单选题) 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 )(本题5.0分)A、同一性B、普遍性C、绝对性D、客观性标准答案:B2. (单选题) 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 )(本题5.0分)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标准答案:B3. (单选题) 概念、判断、推理是( )(本题5.0分)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标准答案:D4.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感性认识的特点的是哪个( )(本题5.0分)A、形象性B、间接性C、全面性D、主观性标准答案:A5. (单选题) 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本题5.0分)A、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B、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C、真理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D、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标准答案:A6. (单选题)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 )(本题5.0分)A、主体与客体的统一B、自然与社会的统一C、生产与消费的统一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标准答案:D7. (单选题) 生产关系概念反映的是( )(本题5.0分)A、人们在物质生产中的经济关系B、人们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C、人们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D、人们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标准答案:A8.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 )(本题5.0分)A、维护社会安定的机关B、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机关C、阶级统治的工具D、管理社会各项事业的机关标准答案:C9. (单选题)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对矛盾中( )(本题5.0分)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D、上层建筑各部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立即发生变化标准答案:C10. (单选题) 阶级斗争根源于不同阶级之间( )(本题5.0分)A、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B、物质利益上的根本对立C、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D、社会分工中的不同角色11. (单选题) 从本质上看,科学是( )(本题5.0分)A、知识的理论体系B、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反映C、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D、一切知识的总汇标准答案:B12. (单选题) 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就必须坚持历史主义的观点,这是因为( )(本题5.0分)A、杰出人物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B、杰出人物的出现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C、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D、杰出人物既有功绩又有错误标准答案:C13. (单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静止,是指运动的( )(本题5.0分)A、必要准备B、外在表现C、一种特殊状态D、一种必然结果标准答案:C14. (单选题) 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都认为( )(本题5.0分)A、世界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原B、世界万物的本原是主观精神C、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物质D、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客观精神标准答案:A15.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是( )(本题5.0分)A、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B、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16.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内容与形式关系的是( )(本题5.0分)A、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C、实践与理论的关系D、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标准答案:D17. (单选题) 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本题5.0分)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标准答案:C18.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感性认识的特点的是( )(本题5.0分)A、形象性B、间接性C、全面性D、客观性标准答案:A19. (单选题) 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可以( )(本题5.0分)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C、决定社会进步的发展D、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标准答案:D20. (单选题) 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是( )(本题5.0分)A、阶级性B、继承性C、社会性D、主观性标准答案:B。
马克思-计分作业3(1)
阶段性测验三一、单项选择题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罗伯特·欧文)《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两个“必然”)的科学判断揭示了共产主义到来的必然性。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阶级矛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发展股份公司、吸收工人参与企业管理、推行职工持股计划、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等方式属于(调整生产关系)(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共产主义社会消灭了三大差别,即工农之间差别、城乡差别和(脑力体力差别)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的真正主体是(人民群众)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的,首先是因为未来社会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发现的。
马克思认为,在社会主义阶段应当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
1992年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导致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呈现多样性特点的因素不包括(苏联模式的影响)从根本上决定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期性特征的原因是(社会主义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1936年,苏联正式向世界宣告社会主义在本国基本建成,其标志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的诞生)1927年12月,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农业集体化的决议,提出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下列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是修正主义在苏俄蔓延的结果)农民、士兵和工人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分不满,在这紧要关头,新经济政策应时而生,包括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小工业企业发展。
除此以外,还有(引进外国资本)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迅速集结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的势力不包括(布尔什维克)关于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实现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二月革命爆发的原因不包括(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推动)二、多项选择题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研究的内容包括(ABCDE)各种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有(蒲鲁东;拉萨尔;巴枯宁)以下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劳动”的理解正确的有(劳动不再是单纯的谋生手段;劳动会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不再是固定僵化的旧式分工中的劳动)对于“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三大差别”的说法正确的有(三大差别的发展是以某种程度地牺牲农业、乡村和体力劳动者的利益为代价的;在阶级社会中,这三大差别发展成为三种严重对立的社会现象;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三大对立归于消失;城乡对立的消灭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以下对共产主义的理解正确的有(ABCDE)以下说法中,能解释“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是科学的”的是(ABCDE)以下对于“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句话的理解中,正确的是(资本主义通过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依旧保持着一定的生命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共产主义的到来将经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以下对于“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这句话的理解中,正确的是(这一判断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科学发现的基础之上的;资本主义不是永恒的、绝对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无法克服的;资本主义内在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所替代)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ABCDE)1825年,空想社会主义学家罗伯特·欧文带着他自己绘就的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蓝图来到美国,在印第安纳州南部的沃巴什河岸边创建了他理想中的乌托邦社区——“新和谐公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三专题 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三专题作业一、单项选择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B.每个人的认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D.书本上的知识不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正确答案是】:C2、“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句话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A.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正确答案是】:B3、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
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B.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C.环境和资源状况决定的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正确答案是】:D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主体头脑中固有的D.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正确答案是】:A5、感性认识的形式是( )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像C.分析和综合D.总结和概括【正确答案是】:B6、理性认识的形式是( )A.感觉、知觉、表像B.感觉、分析、综合C.概念、判断、推理D.识记、联想、判断【正确答案是】:C7、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各项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B.深人思考,形成理论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正确答案是】:D8、一个认识的相对完整过程是(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B.实践—认识—实践C.认识—实践—认识D.概念—判断—推理【正确答案是】:B9、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整个人类的认识是( )A.有限与无限的统一B.理论与实践的统一C.感性与理性的统一D.正确与错误的统一【正确答案是】:A10、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D.能动的反映论与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正确答案是】:C11、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 )A.指出物质是可以通过感觉感知的B.指出感性认识可以上升到理论认识C.指出人的认识可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D.指出社会实践可以证明人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正确答案是】:D12、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C.相互依存的关系D.相互作用的关系【正确答案是】:A13、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B.真理是不变的,谬误是可变的C.真理来源于实践,谬误是主观自生的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正确答案是】:D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13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3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1. 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A.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 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C.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D. 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满分:2 分2.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A. 通过“个人联合”实现的B. 通过“参与制”实现的C. 通过工业垄断实现的D. 通过银行垄断实现的满分:2 分3.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 社会资本的周转速度问题B.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问题C.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D.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满分:2 分4. 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A. 矛盾的同一性B. 矛盾的普遍性C. 矛盾的斗争性D. 矛盾的特殊性满分:2 分5. 划分阶级的标准是()A. 人们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态度B. 经济收入的多少C. 人们在生产中起的不同作用D. 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所造成的不同满分:2 分6.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 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 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 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满分:2 分7. 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静止,是指运动的()A. 必要准备B. 外在表现C. 一种特殊状态D. 一种必然结果满分:2 分8.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A. 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B. 能使自身价值发生转移C. 能保存资本价值D. 能转移资本价值满分:2 分9.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实质是()A. 促使资本主义稳定增长B. 消除经济危机C. 改善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条件D. 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满分:2 分10. 资本循环三种职能形式是()A. 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满分:2 分11. 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是()A.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B. 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C.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D. 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满分:2 分12. 资本的周转速度()A. 同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B. 同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C. 同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D. 同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满分:2 分13. 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A.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 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C.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D. 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满分:2 分14. 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 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C.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D. 统治阶级内部各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满分:2 分15.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 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B. 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C.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 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场所的变更满分:2 分16. 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是的依据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的()A. 价值周转方式不同B. 物质存在形态不同C. 价值转移方式不同D. 在生产中的作用不同满分:2 分17.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 生产扩大与价值增殖的矛盾C. 生产扩大与市场实现的矛盾D.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满分:2 分18.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A. 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B. 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C. 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D.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满分:2 分19. 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A. 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 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C.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 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满分:2 分20.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云南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秋)形考作业3-答案
云南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秋)形考作业3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1.“没有理性,眼睹是最坏的见证人”这句话强调的是[A.]仅同事物的现象相符合的不一定是真理[B.]只要同事物的现象相符合的就是真理[C.]只要观察事物的外部联系就能获得真理[D.]只要观察事物的偶然联系就能获得真理[提问:认真对上述试题分析,并进行相应作答]参考答案:A2.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B.]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D.]事物发展的童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提问:认真对上述试题分析,并进行相应作答]参考答案:B3.事物内部否定方面和肯定方面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事物周期性的变化过程,其表现形式是( )[A.]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不断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提问:认真对上述试题分析,并进行相应作答]参考答案:C4.现代西方哲学的两股主要思潮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D.]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提问:认真对上述试题分析,并进行相应作答]参考答案:C5.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A.]否认物质的客观性[B.]否认物质的可知性[C.]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提问:认真对上述试题分析,并进行相应作答]参考答案:C6.( )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A.]实践的观点[B.]联系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D.]否定的观点[提问:认真对上述试题分析,并进行相应作答]参考答案:A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A.]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值[B.]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C.]货币投入流通带来剩余价值[D.]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提问:认真对上述试题分析,并进行相应作答]参考答案:C8.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人的本质不是后天的而是先天的[B.]人的本质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C.]人的本质不是变化的而是永恒的[D.]在阶级社会里人的本质是有阶级性的[提问:认真对上述试题分析,并进行相应作答]参考答案:D9.20世纪初,( )对物质的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的规定[A.]列宁[B.]马克思[C.]恩格斯[D.]黑格尔[提问:认真对上述试题分析,并进行相应作答]参考答案:A10.资本的价值构成是()[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率[C.]购买原材料价值和购买劳动力价值的比例[D.]劳动者转移生产资料和新创造价值的比例[提问:认真对上述试题分析,并进行相应作答]参考答案:A11.马克思说,资本主义“不自觉地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物质条件”,它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是[A.]发明创造新科技成果[B.]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C.]生产先进的机器设备[D.]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提问:认真对上述试题分析,并进行相应作答]参考答案:B1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 ),这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A.]周期性[B.]长期性[C.]相对性[D.]绝对性[提问:认真对上述试题分析,并进行相应作答]参考答案:A13.认为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的观点是()[A.]宿命论观点[B.]天命论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提问:认真对上述试题分析,并进行相应作答]参考答案:D14.在对外经济侵略中,最具新殖民主义特点的做法是[A.]高价推销工业品和高科技产品[B.]低价收购初级产品和原材料[C.]实行“对外援助”[D.]大量对外输出“过剩资本”[提问:认真对上述试题分析,并进行相应作答]参考答案:C15.在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B.]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D.]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提问:认真对上述试题分析,并进行相应作答]参考答案:B16.当代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C.]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提问:认真对上述试题分析,并进行相应作答]参考答案:D17.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表达是[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创新、包容、开放、进取[提问:认真对上述试题分析,并进行相应作答]参考答案:C18.实践高于理论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性[B.]绝对性[C.]客观实在性[D.]直接现实性[提问:认真对上述试题分析,并进行相应作答]参考答案:D19.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两个阶级之间[A.]物质利益的对立[B.]政治立场的不同[C.]思想观念的对立[D.]社会分工的不同[提问:认真对上述试题分析,并进行相应作答]参考答案:A20.唯心主义把世界本原归结为( )[A.]物质[B.]科技[C.]精神[D.]规律[提问:认真对上述试题分析,并进行相应作答]参考答案: C。
北语20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3答案44621
20.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 A.能转移资本价值 B.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C.能保存资本价值 D.能使自身价值发生转移 答案:B
多选题 1.在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与完善中要 A.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B.完全按照发达国家模式发展
6.质和属性的区别在于 A.质是绝对的,属性是相对的 B.质是稳定的,属性是多变的 C.质是客观存在的,属性是人的主观感受 D.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属性是质的外在表现 答案:D
7.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采取了支付的形式 B.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4.新生事物是 A.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事物 B.有远大前途的事物 C.新出现的事物 D.形式新奇的事物 答案:AB
5.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它的价值 A.由工人的生产中重新创造出来 B.由工人的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C.由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D.一次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并随产品出售一次收回 答案:ABC
3.下列选项中,具有可能性的是 A.水滴石穿 B.水中捞月 C.化水为油 D.以砖磨镜 答案:A
4.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是 A.阶级性 B.继承性 C.社会性 D.主观性 答案:B
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A.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B.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C.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D.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答案:C
17.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是 A.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B.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C.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答案:A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在线作业_3交卷时间:2016-04-23 20:22:54一、单选题1.(5分)• A. 生产方式 •B. 地理条件• C. 社会意识 •D. 人口因素纠错得分:5知识点:3.1.1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2.(5分)•A. 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 B. 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政治活动和科学实验能力的范畴 •C. 人类改造旧的社会制度、创建新的社会制度能力的范畴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标志()。
•D. 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与外部物质世界能力的范畴纠错得分:5知识点:3.1.2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3.(5分)•A.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 C. 只有不断变革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D.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物质基础纠错得分:0知识点:3.1.2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展开解析答案B 解析4.(5分)•A. 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 B. 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 •C. 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是指()。
•D. 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纠错得分:0知识点:3.1.3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5.(5分)•A. 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 •B. 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 •C. 生产力的不同水平 •D. 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纠错得分:知识点:3.1.4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展开解析 答案D解析6.(5分)•A. 先进与落后、革新与守旧之间的矛盾• B. 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C. 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这种划分法所依据的标准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三)一、单选题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A.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劳动力成为商品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用者2.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3.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大大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4.货币的本质是()A.商品价换的媒介物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C.流通手段D.价值的表现形式5.支付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A.价值尺度职能B.流通手段职能C.支付手段职能D.价格标准职能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在流通中购买到()A.生产资料B.劳动力C.劳动资料D.劳动对象7.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8.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A.生产绝对剩余价值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C.降低劳动力价值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9.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A.剩余价值B.可变资本C.资本积累D.剩余劳动10.资本的价值构成是()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D.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比例11.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A.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B.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C.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D.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人口过剩12.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A.议会制B.三权分立制C.民主共和制D.普选制13.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A.实用主义B.利己主义C.自由主义D.民主主义14.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A.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B.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C.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转移方式不同D.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15.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的目的是()A.提高平均利润率B.提高年剩余价值率C.提高剩余价值率D.提高资本积累率1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生产相对过剩B.需求绝对减少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17.一般情况下,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顺序是()A.萧条——危机——高涨——复苏B.复苏——高涨——萧条——危机C.危机——萧条——复苏——高涨D.高涨——萧条——危机——复苏18.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是()A.剩余价值率等于利润率B.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C.剩余价值率是利润率的转化形式D.都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19.超额利润是()A.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B.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格的差额C.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D.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市场价格的差额20.利息的本质是()A.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B.使用借贷资本支付的报酬C.借贷资本的所有权的产物D.具有自身特殊的运动形式21.股份公司本质上是()A.资本民主化的形式B.消灭了劳动与资本的界限C.劳动者通过购买股票而成为资产者D.大资本控制小资本的形式22.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A.优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B.中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C.劣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D.各类土地的平均条件决定的23.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A.土地自然条件好坏B.土地的地理位置不同C.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D.土地的私有制垄断24.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大体形成于()A.16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以后B.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C.19世纪末20世纪初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5.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的融合形成()A.万能垄断者B.金融资本C.国家垄断资本D.金融寡头26.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A.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B.通过“个人联合”实现的C.通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实现的D.通过自由竞争实现的27.垄断资本家制定垄断价格的根本目的在于()A.创造更多的商品价值B.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C.获得高额垄断利润D.实现其政治上的统治28.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控最主要是采取()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D.计划手段29.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A.一般都是无偿的B.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方式C.对发展中国家是完全不利的D.是发展中国家的内在要求30.经济全球化本质上()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资本全球化D.资源配置全球化31.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是()A.生产力自身运动的规律决定的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运动的规律决定的C.价值规律决定的D.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32.资产阶级造就的置自身于死地的社会力量是()A.工人阶级B.社会化的生产力 B.科学技术 D.巨大的社会财富3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A.通过国家调节经济生活、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B.通过国家调节经济生活、创办国有企业、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过渡C.通过国家实行经济计划化、促进社会生产协调稳定发展D.通过国家财政和信贷政策、进行有利于整个社会和全体劳动者的国民收入再分配34.公式W…P…W’表示的是产业资本循环的()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实现阶段35.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处于垄断地位的大银行()A.只是一般的借贷中介人B.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万能垄断者C.已控制了整个国民经济D.已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二、多选题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A.自然分工B.劳动分工C.社会分工D.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2.商品二因素是指()A.价值B.交换价值C.使用价值D.价格3.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4.剩余价值()A.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B.是生产资料的自然报酬C.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D.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5.资本主义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依靠()A.延长工作日B.缩短必要劳动时间C.增加劳动强度D.提高劳动生产率6.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主要表现在()A.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B.竞争的压力C.垄断的需要D.市场经济的要求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A.政党制度B.国家制度C.民主制度D.三权分立制度8.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A.个别劳动B.社会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9.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货币资本B.可变资本C.生产资本D.商品资本10.货币资本是()A.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B.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种职能形式C.用来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做准备的资本D.一定数量的贵金属货币1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下的剩余价值()A.全部用于积累或全部用于消费B.用于消费的部分作为资本家的个人消费C.划分为积累和消费两个部分D.用于积累的部分划分为追加C和追加V两部分12.生产成本的形式()A.表明了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B.使剩余价值表现为全部所费资本的增加额C.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D.混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13.商业资本的作用是()A.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B.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C.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D.可以缩短流通时间14.影响利息率高低的因素是()A.商品市场的供求状况B.平均利润率的高低C.习惯和法律传统D.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15.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A.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B.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C.在同一土地上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D.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16.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未否定价值规律,因为()A.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B.按垄断价格进行买卖仍然是等价交换C.全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D.垄断价格改变的只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17.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A.垄断是在竞争的基础上产生的B.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C.垄断使竞争更加剧烈和复杂D.垄断与竞争并存1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A.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B.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C.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D.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结合19.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包括()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C.必要的行政手段D.计划手段20.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A.生产的全球化B.贸易的全球化C.销售的全球化D.资本的全球化三、问答题(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简述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2.简述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3.试述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
4.简述货币的本质及职能。
5什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6.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
7.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8.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9如何理解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10.怎样认识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实质和后果?11.试述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2.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1.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2.试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3.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4.简述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
5.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本质。
6.试述资本主义商业资本的本质、职能与作用。
7.简述商业利润的形成于来源。
8.简述借贷资本的形成和本质。
9.试述利息率及其决定因素。
10.试述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11.简述级差地租两种形态的形成条件及本质。
12.试述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简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2.简述垄断的形成及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3.简述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4.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竞争与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有什么不同?5.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哪些基本形式?7.试述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是什么?主要机制是什么?9.试述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输出资本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对经济落后的资本输入国的影响。
10.试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主要内容。
11.简述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原因。
12.试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原因及实质。
13.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