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质量标准
玉米验收标准 (2)
玉米验收标准1. 引言玉米(学名:Zea mays L.)是全世界种植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保证玉米的品质和安全,确保农民和消费者的权益,制定了一套玉米验收标准。
2. 玉米外观要求玉米外观是玉米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主要包括玉米的颗粒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
下面是对玉米外观的具体要求:•颗粒大小均匀饱满,不应出现过大或过小的颗粒;•颗粒形状应规整,不应出现畸形、短粒等情况;•颜色应呈现金黄色或浅黄色,不应出现发黑或发白的现象。
3. 玉米含水量要求玉米的含水量是衡量玉米储存和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适宜的含水量有助于防止霉菌的生长,保持玉米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以下是玉米含水量的要求:•普通玉米的含水量应控制在13%以下;•种子玉米的含水量应控制在15%以下。
4. 玉米杂质要求玉米中的杂质包括不同种类的杂质,如石头、杂草种子等。
这些杂质会影响玉米的品质和食用价值。
以下是对玉米杂质的要求:•石头、杂草种子等大颗粒杂质应控制在每千克玉米中不超过3颗;•破碎颗粒、矮粒等小颗粒杂质应控制在每千克玉米中不超过50颗。
5. 玉米霉菌毒素要求玉米霉菌毒素是玉米产生的一种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
以下是对玉米霉菌毒素的要求:•玉米霉菌毒素B1的含量应控制在每千克玉米中不超过5微克;•玉米霉菌毒素B2的含量应控制在每千克玉米中不超过5微克;•玉米霉菌毒素G1的含量应控制在每千克玉米中不超过1微克;•玉米霉菌毒素G2的含量应控制在每千克玉米中不超过1微克。
6. 玉米重金属残留要求玉米重金属残留是指玉米中可能含有的有害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
以下是对玉米重金属残留的要求:•铅(Pb)的含量应控制在每千克玉米中不超过0.2毫克;•镉(Cd)的含量应控制在每千克玉米中不超过0.05毫克;•汞(Hg)的含量应控制在每千克玉米中不超过0.02毫克。
7. 玉米检测方法为了确保玉米的质量和安全,需要使用适当的检测方法对玉米进行检测。
玉米等级的区分,与容重、水分、杂质、不完善粒、霉变粒的关系
玉米等级的区分,与容重、水分、杂质、不完善粒、霉变粒的关系玉米的容重、杂质、水分、不完善粒以及霉变粒指标是衡量玉米质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指标,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权威性。
,根据GB 1353-2018 玉米质量标准要求,为大家讲解下玉米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过程中检测的指标。
1.玉米容重(1)玉米容重作为定等的标准,代替了过去的出粮率,是反映玉米籽粒的饱满程度,容重就是一升玉米的重量,容重越大质量越好,表示空瘪的玉米少。
以东北玉米为例,由于玉米生长环境不同,辽宁、吉林比黑龙江、内蒙的玉米容重高,说明了玉米容重存在地域性的差异。
(2)玉米容重等级:一等玉米容重:≥720g/L二等玉米容重:≥690g/L三等玉米容重:≥660g/L四等玉米容重:≥630g/L五等玉米容重:≥600g/L等外玉米容重:<600g/L2. 玉米水分玉米在储存过程中,环境条件时刻影响着粮食籽粒的生理变化,如水分过高时,粮食容易发热霉变,进而导致品质劣变。
东北地区玉米收获时水分在28%-38%之间,大多数是采用烘干塔烘干的方式快速降低到14.5%水分,容易造成籽粒空瘪、容重偏低的情况。
也有一部分采用晾干方式,晾干的玉米籽粒饱满,容重高。
华北玉米收获时水分较低,几乎全部采用自然晾干方式进行降水。
3. 玉米杂质东北玉米大多数都是采用烘干塔烘干,装箱时也会进行除尘、筛选、去玉米皮,所以杂质较少,在0.5-1%之间,按照标准要求玉米杂质含量应当≤1%。
4. 玉米不完善粒(1)玉米不完善粒指的是有缺陷或受到损伤有使用价值的玉米粒,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生霉粒,热损伤粒东北玉米在烘干过程中,水分快速的下降,同时还有一些机械的操作,先烘干、然后仓储、筛选、装箱、出库等环节,会导致破碎粒增加。
(2)玉米不完善粒含量:一等玉米:≤4%二等玉米:≤6%三等玉米:≤8%四等玉米:≤10%五等玉米:≤15%5. 玉米霉变粒收割后玉米保管储存不善,极容易出现玉米生霉现象。
《玉米》国家标准修订情况说明
5、增加了检验规则
按照质量管理和监管的要求,在新标准文 本中增加了检验规则,对检验的一般规则、 检验批和结果判定作了明确解释,便于使 用操作。
6、增加了标签标识要求
增加了检验规则和标签标识的规定,提出 了应在包装物上或随行文件中注明产品的 名称、类别、等级、产地、收获年度和月 份等要求。 保障了用户和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进一步维护了三者的利益,也便于产品的 溯源和召回,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第一届七次会议
2007年4月20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粮油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第一届七次会议,各位委员对《玉米》 国家标准的送审稿进行讨论审定,并投票表决原 则通过了该标准送审稿。
07年4月23日《玉米》标准修订工作组根据专家提 出的意见,重新整理,形成《玉米》国家标准报批 稿。
玉米标准修订工作组第二次会议
2006年11月1日,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组织在长 春召开了《玉米》国家标准修订工作组第二次会议, 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河北省、河南省、内 蒙古自治区等省(区)粮食局、陕西省粮油质检站 和河南工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主要内容
通过了玉米标准修订工作方案; 明确了玉米标准修订的基本框架、修订的主要内容; 明确了各单位任务分工; 重点对《高水分玉米容重定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决定由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局和 中储粮吉林分公司、黑龙江分公司、辽宁分公司、内 蒙古分公司共同承担高水分玉米容重定等实验工作, 河南工业大学、吉林省粮食局负责数据分析汇总。
2007年3月23日,国家粮食局发文,征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 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各 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中储粮总公司、中粮集团公司、有 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全体粮标委委员及技术工作组等对 《玉米》国家标准的意见,并同时在粮标委网站公开征求全 社会的意见。 共接到反馈意见47条,其中采纳和部分采纳的有17条,部 分采纳7条,未采纳有23条。根据反馈意见,对标准进行了 修改,形成《玉米》国家标准送审稿。
《玉米》新标准GB 1353-2017与旧检验标准GB 1353-2009对比
Nov. 2017 CHINA FOOD SAFETY 49行业聚焦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关系着国计民生。
《玉米》标准的变更先后经历了《玉米》GB1353-1999、《玉米》GB1353-2009、《玉米》GB1353-2017。
《玉米》GB 1353-2017是目前最新的检验标准,是强制性标准,与GB 1353-2009略有不同。
本文主要对比了它们的技术差别。
标准的性质《玉米》GB 1353-2017与《玉米》GB 1353-2009的性质均为强制性标准。
GB 1353-2017与GB 1353-2009的主要技术差异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差异GB 1353-2017《玉米》增加了GB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增加了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增加了LS/T 6103《粮油检验粮食水分测定水浸悬浮法》;增加了LS/T 6117《粮油检验容重测定水浸悬浮法》;减少了GB 13078《饲料卫生标准》;减少了LS/T 3701 《HGT-1000型谷物容重器》。
定义有变化的术语(1)容重:按规定方法测得单位容积内玉米籽粒的质量,以克/升(g/L)表示。
(2)不完善粒:有缺陷或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玉米颗粒。
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粒、生霉粒和热损伤粒。
(3)破损粒:旧标准中是“破碎粒”,新标准中是“破损粒”,但它们的定义内容却是相同的。
(4)生芽粒:幼芽或幼根突破表皮,或幼芽或幼根虽未突破表皮但胚部表皮已破裂或明显隆起,有生芽痕迹的颗粒。
(5)热损伤粒:发热或干燥受热后籽粒显著变色或受到损伤的颗粒,包括自然热损伤粒和烘干热损伤粒。
(6)干燥热损伤粒:干燥受热引起的表皮或胚或胚乳显著变色,籽粒变形或膨胀隆起的颗粒。
(7)色泽、气味。
色泽:具有一批玉米固有的综合颜色和光泽。
气味:具有一批玉米固有的正常气味,无异味。
(8)增加了“水分含量”定义。
样品中所水分的质量占玉米总质量的百分率。
玉米的检测标准最新版本
.
03 玉米检测的行业标准
玉米的取样验收方法
取样
判断
1 卸车前取样; 2 每次取样不少于1000克; 3 取样 3 不合格及时退货。
检测
1 化验合格开验收合格单; 2 化验不合格由主管部门裁
定处理方法; 3 特殊使用要求的原料及时
提出。
.
03 玉米检测的行业标准
寇玉兰, 姜中涛. 《玉米》新标准GB 1353-2017与旧检验标准GB 1353. -2009对比[J]. 食品安全导刊, 2017(33):49-49.
02 玉米的国家标准
1 GB 1353 --2018
.
contents
目录
01 玉米的简要介绍 02 玉米的国家标准 03 玉米检测的行业标准
玉米的故乡
玉米的故乡在墨西哥和秘鲁。据考古学 家鉴定,野生玉米在这些地区至少有8 万年的历史。从墨西哥发现的7千年前 遗留下的古老玉米植株断定印第安人在 那时已经种植玉米。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后,把玉米从美洲带回西班牙,称为“ 印第安种子”,并很快传到亚非各国。
玉米的品种
目前科学家培育出了许多新 品种的玉米。
玉米的检测
----玉米的行业检测标准 2018-08-12
.
contents
目录
01 玉米的简要介绍 02 玉米的国家标准 03 玉米检测的行业标准
.
01 玉米的简要介绍
玉米的由来
玉米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又叫蜀黍、 玉蜀黍、包谷、包米、棒子、珍珠米等, 是世界上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我国不 是玉米原产地,粮食中所占比重仅次于 小麦和稻米,居第三位。
高油玉米,多为黄色,含油 量比普通玉米高1-1.5倍。
高赖氨酸玉米,其胚乳蛋白 质中的赖氨酸含量超过普通 玉米含量的60%,磨出的玉 米粉,质地细腻,口味香甜 ,是保健食品的优质原料。
国家商品玉米标准
国家商品玉米标准----------------------------------------------日期:玉米新国标研一、玉米新国标GB1353-1999中华人民XX国国家标准玉米 GB1353?999Maize 代替GB1353?9861 X围本标准规定了玉米的定义、分类、质量指标、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与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收购、贮存、运输、加工、销售的商品玉米。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5490?985 粮食、油料与植物油脂检验GB 5491?985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 5492?985 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GB/T 5493?985 粮食、油料检验类型与互混检验法GB/T 5494?985 粮食、油料检验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GB/T 5497?985 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容重粮食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以克/升(g/L)表示。
3.2 不完善粒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颗粒,包括下列几种:3.2.1 虫蚀粒:被虫蛀蚀,伤与胚与胚乳的颗粒。
3.2.2 病斑粒:粒面带有病斑,伤与胚与胚乳的颗粒。
3.2.3 破损粒:籽粒破损达本颗粒体积五分之一(含)以上的颗粒。
3.2.4 生芽粒:芽或幼根突破表皮的颗粒。
3.2.5 生霉粒:粒面生霉的颗粒。
3.2.6 热损伤粒:受热后外表或胚显著变色和损伤的颗粒。
3.3 杂质通过规定筛层和无使用价值的物质,包括下列几种:3.3.1 筛下物:通过直径3.0mm圆孔筛的物质。
3.3.2 无机杂质:泥土、砂石、砖瓦块与其他无机杂质。
3.3.3 有机杂质:无使用价值的玉米粒、异种粮粒与其他有机杂质。
3.4 色泽、气味一批玉米固有的综合色泽和气味。
玉米质量检验方法标准
玉米质量检验方法标准1. 玉米质量检验方法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影响到玉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满意度。
2. 玉米质量检验方法标准应当包括外观、含水量、杂质、霉变、异物等方面的检测项目。
3. 有效的玉米质量检验方法标准有助于减少市场上低质量玉米产品的流通,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4. 玉米质量检验方法标准应当与国际标准接轨,以便提高国内玉米产品的竞争力和质量。
5. 合理、科学的玉米质量检验方法标准可以促进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行业的长期稳定。
6. 严格执行玉米质量检验方法标准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有助于维护农产品市场秩序。
7. 对玉米质量检验方法标准的不断完善,可以有效提升玉米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
8. 玉米质量检验方法标准的制订需要充分考虑玉米生长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特点,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9. 严格按照玉米质量检验方法标准进行检测,有助于确认玉米产品的合格率,并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10. 玉米质量检验方法标准的执行对于加强对玉米种植、加工和市场流通各个环节的管理非常重要。
11. 玉米质量检验方法标准应当注重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促进健康、有机的玉米产品生产与流通。
12. 玉米质量检验方法标准的统一执行不仅有利于企业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也有助于行业质量水平的统一提升。
13. 通过玉米质量检验方法标准的不断完善,可以促进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14. 严格执行玉米质量检验方法标准可以有效遏制低劣玉米产品的流通,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15. 玉米质量检验方法标准的制订应充分借鉴国际通行标准和先进经验,以提高我国玉米检测水平。
16. 玉米质量检验方法标准的合理设计应当兼顾不同玉米品种和种植环境的差异,具有一定适用性。
17. 完善的玉米质量检验方法标准有助于规范玉米产业的市场秩序,提升玉米产业整体形象和声誉。
18. 玉米质量检验方法标准的规范执行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管理机制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玉米质量指标新标准
玉米质量指标新标准咱老百姓过日子,玉米可是常见的宝贝呀!那你知道玉米质量指标新标准是啥不?嘿,这可重要着呢!就好比你找对象,总得有个标准不是?玉米的质量指标新标准就像是给玉米们设的一个门槛。
水分含量就是一个关键的点呀,水分太多,那玉米就容易发霉变质,就像人要是总湿漉漉的,也会生病不是?所以这水分得恰到好处,不能多也不能少。
再说说杂质,要是玉米里杂质太多,就跟一碗粥里有好多沙子似的,谁吃得下去呀?这杂质就像是生活中的那些小麻烦,得清理掉,才能让日子过得顺顺当当。
还有啊,玉米粒的饱满度也很重要呢!饱满的玉米粒就像是充满活力的人,精神头十足。
要是瘪瘪的,那可就不招人喜欢啦。
这就跟咱人一样,谁不喜欢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的呀?你想想看,要是用不符合标准的玉米去做饲料,那养出来的家畜能健康吗?就像给孩子吃不好的东西,能长得壮实吗?要是用不符合标准的玉米去加工食品,那做出来的东西能好吃吗?能让人放心吗?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呀!咱平时买玉米的时候,也得留个心眼呀!看看它符不符合这些新标准。
别光看外表好看,就像有些人长得好看但不一定靠谱一样。
咱得仔细瞧瞧,水分合适不,杂质多不多,玉米粒饱不饱满。
这样才能买到好玉米,才能吃得放心,用得安心呀!咱国家制定这个玉米质量指标新标准,那可是为了咱老百姓好呀!为了让咱能吃到更好的玉米,用到更好的玉米制品。
这就跟家长给孩子立规矩一样,都是为了孩子好,让他们能茁壮成长。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个新标准,得重视起来呀!所以说呀,玉米质量指标新标准可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东西,它跟咱的生活息息相关呢!咱得好好了解了解,让自己变成一个懂行的人。
这样以后买玉米、用玉米的时候,就不会被人忽悠啦!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咱可不能糊里糊涂地过日子,得明明白白的呀!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玉米国标三等质量标准
玉米国标三等质量标准
根据中国农业行业标准GB/T 8967-2019《玉米》的规定,玉米国标三等的质量标准如下:
1. 形态要求:
- 外观:整齐、饱满、无霉变、无发芽、无病虫害、无。
- 色泽:金黄色。
- 杂质:不得有异物和非玉米杂质。
2. 水分要求:
- 水分含量:不超过15.0%。
3. 含杂质要求:
- 粒重含杂质率:不超过4.0%。
- 杂质含量:不超过7.0%。
- 受污染玉米:不得参与市场流通。
4. 硬度要求:
- 粒硬度:R.H.B.硬度不得低于80。
5. 极限值要求:
- 酸价:不超过2.0mg KOH/g。
- 过氧化值:不超过5.0mmol/kg。
以上是玉米国标三等质量标准的主要要求,供参考。
不同地区和生产者可能有稍有不同的细微差异,请参考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标准。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玉米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玉米标准CODEX STAN 153-1985 (1995年第一次修订)本标准附录中规定的条款,并不适用于《食品法典总则》第4.A(I)(b)条验收条款。
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供人类食用的玉米,即以包装或散装形式直接出售供消费者食用的玉米。
本标准详细规定了全谷带壳马齿型玉米(Zea mays indentata L.)和/或带壳硬粒型玉米(Zea mays indurata L.)及其杂交种的要求。
本标准不适用于加工玉米。
2描述2.1产品定义玉米指本标准范围中定义的物种的带壳籽粒。
3基本成分和质量指标3.1质量指标–一般要求3.1.1玉米应安全并适于人类食用。
3.1.2玉米应无异常味道、气味和活体昆虫。
3.1.3玉米中的污物含量不得达到危害人类健康的水平。
3.2质量指标–特定要求3.2.1水分含量:最大 15.5% m/m根据目的地的气候、运输和储存期等因素,可适当地调低水分含量限值。
采用该标准的各国政府需表明并证明其国内现行的要求是合理的。
3.2.2外来物质:指除玉米、破碎粒、其他谷物和污物以外的所有有机和无机物质。
3.2.2.1污物:指动物源杂质(包括昆虫尸体)。
最大含量为0.1% m/m。
3.2.2.2有毒或有害种子本标准中规定的产品中的有毒或有害种子含量不得达到危害人类健康的水平。
猪屎豆(Crotalaria spp.)、麦仙翁(Agrostemma githago L.)、蓖麻子(Ricinus communis L.)、曼陀罗草(Datura ssp)和其他种子为公认的对健康有害的种子。
3.2.2.3其他有机外来物质:指除食用谷类(外来种子、茎等)以外的有机成分(最大含量1.5% m/m)。
3.2.2.4无机外来物质:指任何无机成分(石头、灰尘等)(最大含量0.5% m/m)。
4污染物4.1重金属玉米中的重金属含量不得达到危害人类健康的水平。
4.2农药残留玉米应符合食品法典委员会规定的本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最大限量要求。
玉米质量的检验方法,附玉米等级区分2
玉米质量的检验方法,附玉米等级区分2如何区分玉米等级?玉米我国玉米国家级质量标准有三个,分别是最基础的玉米国标、饲料用玉米国标以及工业用金属材料玉米国标。
相互配合这四个标准既相互联系又各有特点。
玉米国标是大宗玉米的通用标准,广泛商品适用于商品玉米的收购、贮存、运输、加工以及销售。
而饲料用纤维植物玉米标准和工业用玉米标准针对性更强,在玉米国标的基础上,又有一些变化和调整。
这三个标准共同点是以湿气、杂质、不完善粒、生霉粒等作为数值衡量玉米品质的主要指标;其不同点在于饲料用玉米除保留容重等主要指标外,还增加了粗蛋白质这一技术指标,而工业用玉米则舍弃了容重这一指标项,总体看,容重、杂质、水分、不完善粒以及生霉粒指标的衡量玉米质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是指标,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权威性。
我国不同产地玉米在质量上存在以下差异:(1)容重在正常年景,东北黑龙江玉米的容重最高,通辽和阜新作物玉米的质量基本在二等以上,一等占到90%;吉林玉米70%以上为二等;内蒙古玉米质量一般,60%-70%能达到三等;辽宁玉米50%能达到二等,80%能够达到三等。
但玉米容重受年景影响较大,比如由于天气原因,导致甘蔗水分较大,容重减少。
在正常年景,华北山东和河北的玉米基本都在以下二等以上,尤以山西北部、河北邢台以北地区的玉米质量为好。
(2)水分在正常年景,沉淀物东北地区玉米收获时水分在28%-30%,年景不好时最高达到35%-40%。
内蒙玉米的水分非常低,一般在24%左右,有时会达到27%-28%。
凉爽东北地区由于冬季天气寒冷,自然晾干玉米的比例稍低,除内蒙东南通辽和辽宁西南以外,大部分是烘干玉米。
烘干主要包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直接烘干至14.5%左右,在存放过程中,水分逐渐散失至14%以下;二是先晾干至杂质20%左右,然后再烘干。
东北地区春节前上市的玉米主要采用第一种方式,由于一次降雨量幅度过大,容易造成杂粮玉米籽粒发瘪和容重偏低。
而春节后上市的玉米主要采用第二种,事先自然晾干时间较长,因此籽粒饱满,容重普遍较高。
二等玉米质量标准
二等玉米质量标准
二等玉米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农产品,为保证其质量,现将二等玉米的质量标准进行如下规定:
一、基本要求
1、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内生产的二等玉米。
2、本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应以每公斤玉米质量为准。
3、各指标检测样品取样量为1000g,检测单位为%。
1、收率:不低于82.5%;
2、水分:不超过14%;
6、保质期:在贮存温度下不少于3个月;
7、酸价:不超过2mg KOH/g米粒;
11、外观:无异物,表面光滑而整齐,玉米外观指标色泽良好,品相合格;
12、毒素:不含易毒性有毒物质和重金属的抗性总和不超过正常检出率的三倍;
13、运输过程不到现场,或不够完好时,玉米表面有少许破损、色彩淡化等,应在以下条件下,可接受。
1、收率:收率应高于80.5%,低于限值82.5%可以用折价的方式抵消;
2、水分:水分应低于14.0%,最高限值为16.0%;
6、保质期:保质期应至少为2个月;
11、外观:外观表现不良,表面应完整、整齐;。
玉米二等粮标准
玉米二等粮标准
玉米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粮食的口感及营养价值,所以玉米的质量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具体的二等玉米质量标准如下:
首先,二等玉米的籽粒应符合各项规定,粒长3.3毫米以上,宽2.5毫米,厚度在1.2毫米以上,表皮颜色应为米色或黄色,含糖量应在14%以上。
其次,二等玉米的杂质含量应低于3.0%,其中杂质应把点小颗粒、碎粒、毛粒、变质粒及籽粒不符合规定的籽粒等统计入内。
此外,二等玉米的水分应低于14.5%,油脂含量低于4%,内存大小应为5000以上,外观应无烂粒、无发霉、无污染,玉米的抗病性、抗虫性要求也非常高。
最后,要求二等玉米的纹理紧密,颗粒大小均匀,口感细腻,熟度达到90%以上,无腐烂、发霉及有害有毒物质等,综合上述要求,才能保证二等玉米的质量符合标准。
综上所述,二等玉米质量标准是非常严格的,它要求玉米的粒长、宽、厚度、表皮颜色、含糖量、外观等要符合规定,杂质含量要低于3.0%,水分应低于14.5%,内存大小应达到5000以上,熟度达到90%以上,无腐烂、发霉及有害有毒物质等,只有玉米质量达到这些标准,才能保证玉米质量达到一定的水平。
国标玉米检测标准
国标玉米检测标准国标玉米检测标准1.引言本标准是为了规范玉米的检测工作,保证玉米的质量,促进生产、加工和市场的顺利发展。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玉米的检测和评价。
3.术语和定义3.1 玉米:玉米是玉米属(Zea mays)植物的种子,为大豆科植物。
3.2 相对湿度:空气中含水蒸气饱和度的百分比。
3.3 含水量:物料中存在的水分质量与物料干燥状态下的质量之比。
3.4 安全含水量:保证玉米质量的含水量。
3.5 酸价:单位质量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4.特性4.1 外观特性玉米应干燥、无杂质,并且无臭味。
4.2 含水量根据不同的生产和储存条件,玉米的安全含水量也不同。
在干燥的气候中,玉米的安全含水量应在13% ~ 14.5%之间;在湿润的气候中,安全含水量应在12% ~13%之间。
4.3 酸价玉米脂肪中酸价的最大值应不超过3.5mg/g。
5.检测方法5.1 含水量的测定将样品在60℃到80℃的温度下在烘箱中干燥至恒定重量,记录干重m1,再在105℃至110℃温度下再次干燥至恒定重量,记录干重m2。
计算玉米的含水量:含水量(%)=(m1-m2)/m2×1005.2 酸价的测定将样品中的脂肪提取出来,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样品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
计算样品的酸价:酸价(mg/g)=0.1×(Vc-Vb)×N/K×mVb是用氢氧化钠溶液对空白样本进行滴定所用的体积;Vc是用氢氧化钠溶液对玉米样本进行滴定所用的体积;N是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的标准浓度(mol/L);K是玉米样品中游离脂肪酸的摩尔质量;m是样品中涂料的质量(g)。
6.质量评价6.1 含水量如果玉米的含水量超过了安全含水量范围,那么它不能作为食品或者饲料,会影响玉米的保质期,甚至损害玉米的品质。
6.2 酸价如果玉米样品中的酸价超过了限定值,那么它不能作为食品或者饲料,可能会对人和动物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7.存储和运输7.1 存储玉米应该存放在干燥、通风、无污染的地方。
玉米等级标准表
玉米等级标准表玉米等级标准是根据玉米的质量、形状、含水量、纯度以及杂质等因素制定的一套评定标准,用于对玉米进行等级划分和质量管控。
下面是玉米等级标准相关的参考内容。
1. 玉米质量:高质量的玉米应具有颗粒饱满、形状完整、色泽鲜艳、无霉变或腐烂等特点。
玉米籽粒质量的优劣决定了其适合用于食品、酿酒还是饲料等不同用途。
一般来说,籽粒的色泽越黄、颗粒越饱满,品质越好。
2. 玉米形状:玉米的形状通常用于评估其成熟度和均匀性。
成熟的玉米应该具有均匀的形状,播种时大致相似的种子应该具有相似的形状和大小。
形状不匀或畸形的玉米会影响加工效率或饲料的质量。
3. 含水量:玉米的含水量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着玉米的保存和加工。
玉米的含水量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通常在13-15%之间。
过高的含水量会导致玉米发霉变质,降低质量,过低的含水量会使玉米易于破碎,在加工过程中碎渣增多。
4. 纯度:玉米纯度指的是玉米中纯正籽粒的比例,主要检测杂质的含量,如其他杂粮、石子、灰尘等。
高纯度的玉米质量更好,适用于食品和食用油等高品质产品的生产加工。
5. 杂质含量:杂质含量是指玉米中除籽粒外的其他不良物质的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常见的杂质有颗粒破碎、杂质颗粒、虫蛀粒等。
玉米等级标准规定了不同等级中的允许杂质含量的范围。
6. 水分含量:玉米的水分含量是评估玉米成熟度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过高或过低的水分含量都会影响玉米的质量和保存性能。
水分含量的测定通常通过称重法、快速水分仪或红外干燥仪等方法进行。
7. 检测方法:玉米等级标准中还规定了玉米质量评估的检测方法。
对于玉米质量的评估,常见的测试方法有目视检查、酸硷法、浸泡法、筛分法、急流波纹流动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评定玉米的质量等级。
综上所述,玉米等级标准是保障玉米质量和市场交易的重要依据,通过对玉米质量、形状、含水量、纯度和杂质含量等因素的评估,确保了玉米的质量标准化和市场竞争力。
国际准则GB玉米质量指标
一、国际标准GB1353-2009玉米质量指标等级容重/g/L不完善粒含量%杂质含量%水分含量%色泽、气味总量生霉粒量1≥720≤4.0 ≤2.0≤1.0≤14.0正常2 ≥685 ≤6.03≥650 ≤8.04≥620≤10.05 ≥590 ≤15.0等外<590—注:“—”为不作要求;二、玉米霉菌毒素一、玉米及其副产物DDGS中的霉菌含量和毒素1.1玉米霉菌种类和含量玉米是我国传统的大宗农产品,其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在国际上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玉米的生产和贮存过程中,由于不当的生产方式和环境条件,导致霉菌在玉米中污染和繁殖;玉米中大量霉菌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玉米的品质,同时由于霉菌产生的多种真菌毒素对人类健康带来直接和潜在的危害;玉米是饲料和养殖业主要大宗原料,我国玉米主要产地在北方地区,如山东、河南、山西、内蒙和东三省等;不同地区,同一季节收获的玉米所带菌属有较大差别,同一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年份的玉米所带菌属也不一样;玉米受霉菌感染的程度也与玉米的成熟度、玉米粒的完整度等有较大关系,成熟度差及破损粒较多的玉米易受霉菌的侵染;有人对筛出的玉米破碎粒和整粒谷物中串珠镰孢菌B1毒素的含量研究表明,碎粒及其它谷物废料中的霉菌毒素是整粒谷物的30-500倍;这主要是因为整粒谷物有起保护作用的外层果皮;所以饲料厂和养殖场对玉米的选择要建立严格的检测指标主要有水分、容重、霉变、胚变、破碎度、杂质和虫蛀等指标;玉米副产物主要有DDGS、DDG、玉米蛋白粉、玉米蛋白饲料、玉米胚芽粕等;这些副产物在美国和欧洲能够被很好的利用,且使用价值很高;但在国内,由于我们的玉米在收获和储存过程中感染较多的霉菌,这些被感染的玉米大多被用来生产玉米副产物,且由于霉菌产生的霉菌毒素化学性质较稳定,不受玉米加工过程的影响,这些霉菌毒素大多存留在玉米副产物中,甚至被浓缩,含量是普通玉米的三倍以上;粮食在收获期间遭受连阴雨天气,很容易产生霉变;霉变后的粮食如小麦、玉米、花生、大麦、大豆等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有毒有害物质;霉菌对玉米的污染途径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玉米本身传带;寄附在玉米种子上的霉菌,常随播种而传至田间,成为玉米霉害的来源,重新导致作物带菌,而这种带菌的玉米在收获后,又从田间回到仓库;二是自然媒介的传播;霉菌孢子广泛存在于空气之中,植物从生长到收获、储藏,与各种自然物广泛接触,霉菌可随气流、雨水、尘埃、以及昆虫等有害动物传播到玉米上来;三是储藏环境的感染;粮库、堆栈的内外境,常存在一个相对平衡的霉菌区系,常常造成谷物的感染;二、霉变玉米的危害粮食在收获期间遭受连阴雨天气,很容易产生霉变;霉变后的粮食如小麦、玉米、花生、大麦、大豆等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有毒有害物质; 黄曲霉毒素是由一组真菌黄曲霉、曲霉等产生的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真菌毒素,目前已分离鉴定出12种;其基本结构为二呋喃环和香豆素,前者为基本毒性结构,后者与致癌性有关;试验证明,黄曲霉素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损害肝脏,故它是一类肝毒素;哺乳动物的细胞培养液中含有微量黄曲霉毒素时,便可使细胞致死,所以它又是一类细胞毒素;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认定黄曲霉毒素为致癌物,许多科学家甚至认为,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已知的致癌性最强的生物代谢产物;我国粮食及食品中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是:20μg/kg玉米、花生仁、花生油、玉米胚油B1,10μg/kg大米、其他食用油,5μg/kg其他粮食、豆类、发酵食品B1,不得检出婴儿代乳食品;霉变玉米中还往往同时存在呕吐霉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DON是单端孢霉稀族真菌毒素中一种分子量较小的代谢物,是由各种镰刀菌,尤其是禾谷镰孢菌产生的;其产毒菌株适宜在阴凉、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当谷物的水分含量为22%时,在很短的时间内,谷物即可产生大量的呕吐毒素;呕吐毒素养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人中毒后会产生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腹痛、腹泻,还可有全身无力、口干、流涎,少数患者有发烧、颜面潮红等症状;畜禽呕吐毒素中毒后一般表现为厌食、呕吐、腹泻,影响免疫和繁殖机能,并导致血磷和碱性磷酸酯酶的活性下降;我国建议供人食用的谷物DON含量不得超过1mg/kg,小麦、面粉、玉米、玉米粉均应≤1000μg/kg; 玉米赤霉烯酮简称ZEN是由在潮湿环境下生长的镰刀菌群主要是真菌禾谷镰刀菌产生的一种雌激素真菌毒素;它首先是从赤霉病玉米中分离出来的,主要存在于玉米和玉米制品中,小麦、大麦、高梁、大米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分布;它具有较强的生殖毒性和致癌作用,可引起动物发生雌激素中毒症;我国粮食卫生标准中规定小麦、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为60μg/kg;可见,人畜食用毒素含量超标的玉米后,会出现霉毒素中毒现象,能够诱发肝癌、免疫和生殖机能下降等疾病,急性中毒还能产生恶心、呕吐、头疼、头晕、腹痛、腹泻等症状;人畜长期食用低剂量的霉变玉米,毒素会在体内沉积;特别是对动物而言,毒素会在动物肌肉组织有很高含量的残留,而正常烹饪过程不会对它有破坏,也就是说,它可以通过动物组织对人类健康构成危害,并且这种有害物质的残留远远比药物残留危害严重得多;因此,产生霉变的玉米应集中收购、专仓储存、及时送质检机构检测,经检验毒素含量超标的玉米,只能作为工业用粮定向销售,严防流入口粮市场和用于饲料加工;三、如何鉴别和处理玉米中的霉菌及其毒素3.1鉴别玉米中的霉菌及其毒素发霉玉米的特征是玉米胚芽部变黑或变暗,有明显发霉气味;玉米发霉后经水洗有时不易轻易看出,且霉味不浓,但其胚芽部颜色发暗,破开外皮可以发现内部发黑,这种玉米一般出现在夏秋季节;霉玉米鉴别方法一般可以参考如下:1、发霉后的玉米表现玉米皮特别容易分离;2、观察胚芽,玉米胚芽内部有较大的黑色或深灰色区域为发霉的玉米,在底部有一小点黑色为优质的玉米;3、在口感上,好玉米越吃越甜,霉玉米放在口中咀嚼味道是很苦的;4、在饱满度上,霉玉米比重低,籽粒不饱满,取一把放在水中有漂浮的颗粒; 3.2处理玉米中的霉菌及其毒素一、物理脱毒法1、水洗法:将发霉的玉米磨成碎粉,倒进缸中,加入3-4倍的水,然后进行搅拌静置浸泡,每日搅拌换水2次,直至浸泡的水由茶色变成无色为止;2、脱胚去毒法:将玉米磨成1.5-4.5毫米的小颗粒,加5-6倍的清水后进行搅拌、胚部碎片因轻而浮在水面上,将其捞出或随水倒掉,如此反复数次,即可达到脱胚去毒的目的;3、用石灰水浸法;将发霉玉米粉碎成直径1.5-5毫米的小颗粒,然后将过120目筛后的石灰粉按0.8-1%的比例掺入发霉玉米中,最后将掺入石灰粉的料和水按1:2的比例倒入容器中搅拌1分钟,然后静止0.5-5小时,将水倒出,再用清水冲洗2-3次,一般去毒率可达91%以上;二、化学脱毒法1、碱煮处理法;按每1000克发霉玉米加入清水3000克,再加入500克苏打粉或1000克石灰共煮,待煮到饲料裂开时,让其冷却,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到没有碱味时即可使用;2、中草药熏蒸法;用含芳香油的中草药如山苍子油在60℃条件下熏蒸发霉玉米,对黄曲霉毒素有解毒去毒的作用;栓皮能加速黄曲霉毒素的氧化而解其毒性;四、国家对玉米中霉菌毒素含量的最大允许量根据中国国家有关规定,上述各种毒素的最高限量分别为:黄曲霉毒素 20μg/kg,烟曲霉毒素500μg/kg,赭曲霉毒素20μg/kg,T-2毒素80μg/kg,呕吐毒素500μg/kg,玉米赤霉烯酮 100μg/kg;中国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01要求玉米中黄曲霉毒素的允许量为≤50μg/kg,而我国粮食及食品中对玉米的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是:20μg/kg;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01中规定,玉米霉菌总数允许量为<40×103个/克,但是霉菌总数并不能代表玉米被霉菌毒素污染的程度;最准确的方法是检验各种毒素的含量;在中国,玉米生霉粒比重南方高于北方,黑龙江重于辽宁和吉林;年景不好的时候,大部分玉米生霉粒都会超过2%;2007年秋季,东北、河北、山东等地在玉米收获期间都普遍降雨,可以预计霉菌毒素的污染程度比较普遍和严重;我国建议供人食用的谷物DON含量不得超过1mg/kg,小麦、面粉、玉米、玉米粉均应≤1000μg/kg;同时我国也遵循国际上的标准制定了我国的霉菌毒素含量标准,分别是:黄曲霉AFB1:5ppb、呕吐霉素DON:1000ppb、赤霉烯酮:500ppbppb是什么意思μg/kg;。
现行玉米标准各等级容重
现行玉米标准各等级容重
一等级玉米的容重,以大于或等于750千克/立方米为标准。
一等级
玉米的颗粒较大,形状整齐,质地坚实,营养丰富。
它适合作为食用玉米、饲料玉米和玉米加工产品的原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二等级玉米的容重,以700-749千克/立方米为标准。
二等级玉米的
颗粒较大,形状较整齐,质地较坚实,营养较为丰富。
它适合作为食用玉米、饲料玉米和玉米加工产品的原料,在市场上有一定的销售价值。
三等级玉米的容重,以650-699千克/立方米为标准。
三等级玉米的
颗粒较小,形状较不规则,质地稍软,营养含量较低。
它适合作为饲料玉
米和玉米加工产品的原料,在价格上略低于一、二等级玉米。
不合格等级的玉米容重,以小于650千克/立方米为标准。
不合格等
级的玉米颗粒较小,形状不规则,质地松软,营养含量较低,不适合作为
食用或饲料玉米的原料。
它的经济价值较低,通常被用于非食用或非饲料
用途。
以上是现行玉米标准各等级容重的介绍。
不同等级的玉米容重与玉米
的品质、用途和经济价值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合理选择和分类玉米,可
以确保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满足市场需求。
玉米新国标
玉米新国标
(原创版)
目录
1.玉米新国标的概述
2.玉米新国标的主要内容
3.玉米新国标的意义和影响
正文
一、玉米新国标的概述
近日,我国正式发布了一项关于玉米的新国家标准,该标准对于玉米的质量、规格、检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作为我国粮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玉米的生产和消费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新国标的出台,意味着我国对于玉米产业的监管将更加严格和规范,有助于提升玉米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二、玉米新国标的主要内容
玉米新国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规定:
1.质量等级:新国标将玉米分为一、二、三、四级,每个级别都有具体的质量要求,包括水分、杂质、不完整粒等。
2.规格:新国标规定了玉米的颗粒大小、形状、颜色等物理特性,以及脂肪酸值、蛋白质含量等化学指标。
3.检验方法:新国标明确了检验玉米质量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感官检验、仪器检验等。
三、玉米新国标的意义和影响
玉米新国标的实施,对于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保障粮食安全:新国标对于玉米的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有
助于减少不合格玉米流入市场,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2.提高产品质量:新国标鼓励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玉米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
3.规范市场秩序:新国标对于玉米的检验和监管提供了明确的依据,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4.促进产业升级:新国标将有助于推动玉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提高整体产业链的效益。
总之,玉米新国标的实施对于提升我国玉米产业的质量、安全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霉粒与卫生标准中霉变粒的区别?
• “生霉粒”指粒面生霉的颗粒。《粮食卫生标准》中的“霉变
粒”为粒面明显生霉并伤及胚和胚乳(或子叶)、无食用价值的 颗粒。
• 生霉粒与霉变粒有本质区别,检验中关键要观察霉变现象是否
伤及胚或胚乳,未伤及胚或胚乳的是生霉粒,伤及胚或胚乳的 是霉变粒;
• 两个指标的归属不同,生霉粒归属不完善粒,霉变种皮下 有明显青色霉菌的颗粒如何归属?
• 这种颗粒是在玉米脱粒、烘晒、过筛、整
理等环节,将玉米粒面的霉菌“擦”掉了, 按照《粮食卫生标准》中的霉变粒的定义 霉菌已经伤及胚和胚乳,该玉米颗粒应归 属霉变粒。
• 3.2.6热损伤粒:受热后籽粒显著变色或受到损伤的颗粒,
GB/T 5498 粮食、油料检验 容重测定法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LS/T 3701 HGT-1000型谷物容重器
• 3 术语和定义
•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 3.1 容重 • 玉米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以克/升(g/L)表示。
3.2 不完善粒
• 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玉米颗粒。包括下列几种:
包括自然热损伤和烘干热损伤粒。 3.2.6.1自然热损伤粒:储存期间过度呼吸,胚部或胚乳显 著变色的颗粒。
• 3.2.6.2 烘干热损伤粒:加热烘干时引起的表皮或胚或胚
乳显著变色,籽粒变形或膨胀隆起的颗粒。
• 不完善粒检验是在检验过小样杂质的样品(100g
左右)中,按标准规定逐项检出不完善粒,合并称 量。
指标。卫生标准强调无食用价值,质量标准强调使用价值,不 符合卫生标准的玉米虽不能供人食用,但还可以作饲料或工业 用原料。
• 注意:当依据GB1353-2009《玉米》进行全项目检验时,应
包括标准中所规定的内容,那么霉变粒必须检测。当依据 GB1353-2009《玉米》进行质量指标检验时,无食用价值, 但有使用价值的霉变粒归属为不完善粒,无使用价值的霉变粒 归属为杂质。
9 包装、储存和运输
• 9.1 包装 • 包装应清洁、牢固、无破损,缝口严密、结实,不
得造成产品撒漏。不得给产品带来污染和异常气味。
• 9.2 储存 • 应储存在清洁、干燥、防雨、防潮、防虫、防鼠、
无异味的仓房内,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或水分较高 的物质混存。
• 9.3 运输 • 应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运输工具和容器运送,运输
• 各类玉米质量要求见表1.其中容重为定等指标,3等为中。
表1玉米质量指标
等级
1 2 3 4 5
等外
容重g/L
≥720 ≥685 ≥650 ≥620 ≥590 <590
不完善粒含量/ %
总量 其中:生霉粒
≤4.0
≤6.0
≤8.0 ≤10.0
≤2.0
≤15.0
——
杂质% 水分% ≤1.0 ≤14.0
色泽、气味 正常
• 3.2.6.2 烘干热损伤粒:加热烘干时引起的表皮或胚或胚乳显
著变色,籽粒变形或膨胀隆起的颗粒。
• 3.2.1 虫蚀粒:被虫蛀蚀,并形成蛀孔或隧道
的颗粒。对于只受虫蚀,但未形成蛀孔或隧道, 仅仅在颗粒表面有轻微的虫蚀痕迹,而且没有 虫尸、虫网,应作为完善粒。
•
3.2.2病斑粒:粒面带有病斑,伤及胚或胚 乳的颗粒。
• 注意:检验热损伤粒、病斑粒、生芽粒不能准确
鉴别时应剖粒检验。
• 比如:胚部热损伤的籽粒不能准确鉴别时,应用
刀尖将表皮剥离观察。粒面无霉但胚部明显变色 的籽粒,应用刀尖将表皮剥离观察。
• 3.3 杂质
除玉米粒以外的其他物质,包括下列几种: 筛下物:通过直径3.0mm圆孔筛的物质。 无机杂质:泥土、砂石、砖瓦块及其他无机杂质。 有机杂质:无使用价值的玉米粒、异种粮粒及其 他有机杂质。
• 3.2.3破损粒:籽粒破碎达本颗粒体积五分
之一(含)以上的颗粒。
• 3.2.4生芽粒:芽或幼根突破表皮,或芽或幼
根虽未突破表皮但胚部表皮已破裂或明显隆起, 有生芽痕迹的颗粒。
• 3.2.5生霉粒:粒面生霉的颗粒。 • 粒面生霉的颗粒。检验时应注意肉眼可见粒面生霉即归属生霉粒。
其他各类不完善粒与生霉粒兼项时按生霉粒归属。
6.3 类型及互混检验:按GB/T 5493执行。
• 6.4 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按GB/T 5494执行。 • 6.5 容重检验:按附录A执行。水分不高于18.0%的玉米
直接测定容重,高于18.0%的应按照附录B的规定降水后 再测定容重。
•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的一般规则按GB/T 5490执行。
3.4 色泽、气味:一批玉米固有的综合颜色、光 泽和气味。
• 4 分类
4.1 黄玉米
• 种皮为黄色,或略带红色的籽粒不低于95%的玉米。
4.2 白玉米
•
种皮为白色,或略带淡黄色或略带粉红色的籽粒不低
于95%的玉米。
4.3 混合玉米
•
不符合4.1或4.2要求的玉米。
•
• 5 质量要求和卫生要求
5.1 质量要求
注:“——”为不要求
• 5.2卫生要求 • 5.2.1 食用玉米按GB2715及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 5.2.1 饲料用玉米按GB13078及国家有关规定执
行。
• 5.2.3 其他用途玉米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 5.2.4 植物检疫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 6 检验方法 • 6.1 扦样、分样:按GB 5491执行。 • 6.2色泽、气味检验:按GB/T 5492执行。
过程中应注意防止雨淋和被污染。
• 7.2 检验批为同种类、同产地、同收获年度、同运输单元、
同储存单元的玉米。
• 7.3 判定规则:容重应符合表1中相应等级的要求,其他
指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 8.标签标识 • 8.1 应在包装物上或随行文件中注明产品的名称、类别、
等级、产地、收获年度和月份。
• 8.2 转基因玉米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标识。
GB 2715 粮食卫生标准 GB/T 5490 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 一般规则 GB 5491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 5492 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
GB/T 5493 GB/T 5494
粮食、油料检验类型及互混检 验法 粮食、油料检验杂质、不完善
粒检验法 GB/T 5497 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
3.2.1 虫蚀粒:被虫蛀蚀,并形成蛀孔或隧道的颗粒。 3.2.2 病斑粒:粒面带有病斑,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3.2.3 破损粒:籽粒破碎达本颗粒体积五分之一(含)以上的颗粒。
• 3.2.4 生芽粒:芽或幼根突破表皮,或芽或幼根虽未突破表皮
但胚部表皮已破裂或明显隆起,有生芽痕迹的颗粒。 3.2.5 生霉粒:粒面生霉的颗粒。 3.2.6 热损伤粒:受热后籽粒显著变色或受到损伤的颗粒,包 括自然热损伤和烘干热损伤粒。 3.2.6.1 自然热损伤粒:储存期间过度呼吸,胚部或胚乳显著 变色的颗粒。
《玉米》
GB1353-2009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的定义、分类、质量指
标、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以及包装、 运输、储存和运输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用于收购、贮存、运输、加工、 销售的商品玉米。
本标准 不适用于本标准分类规定以外的特 殊品种玉米。
2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 款。凡是注日期哦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 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 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其最新版本使用于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