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_澶渊之盟_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和好的范例

合集下载

从澶渊之盟看民族融合

从澶渊之盟看民族融合

流县管辖的“牧马川”山地,乃是汉、唐时期,官府练马术之处。

其时,官府规制:马队行进城区、乡区之际,沿途民家必须关门闭户,行人必须避躲,或爬伏地面,不准站立观看。

但是,任氏出猎,则不予实施,而是任随住户、行人自便。

现今,牧马川崖壁上,存有其时人众记述任氏练骑的题刻成千方。

青神县“玉泉”山间也有。

两地更有任氏刻祀的观世音神像,尤其引人注目。

作者:四川师范大学(成都)退休教授自古以来,人类不仅要遭受天灾的侵害,自己也会因为争夺生存环境而发生战争,自相残杀。

不同的部落、部族、民族之间,常常因为争夺田地、牧场、水源,而引发战争。

每一次大流血之后,尘埃落定,战胜者成为征服者,战败者则成为任人宰割的奴隶。

因此,战争是痛苦的,各民族互相吞并是残酷的,记载战争的历史也是残酷的。

先民们在亲历过许多痛苦的战乱之后,才会逐渐产生桃花源、乌托邦的梦想与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

直到今天,战争始终是人类心中驱之不去的阴影。

不同的民族之间能够和谐共处,融洽无间还只能说是大家心向往之的梦想与许多志士仁人的理想。

不同的民族,各有专长;如能和平共处,互相帮助,必能共同发展,走向安定富足。

经过长期共存,最后融为一体,这是人类共同走向世界大同最理想的道路。

只可惜,历史上的战争是太多了,两个民族之间能够和平融合的好事是太少了。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现在有些人把“融合”这个词用错了,他们把通过战争来征服与吞并别的民族也称为“融合”。

其实征服与吞并是强迫的联合、混合,而不是自愿的和平的融合。

没有长时期的融合,达不到水乳交融的程度;即使通过吞并建立起一个大帝国,一旦天下有变,就会土崩瓦解。

在中国历史上,究竟有没有两个民族经过长期和谐共处最后融为一体的真实事例?虽然史书上无此记载,但这样的事例是有的:那就是在距今千年以前,北方的辽人(契丹族人)通过长期汉化,最后成为北方汉人。

在元代官员所管的户口登记簿上,把全国的臣民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为蒙古人,第二等为色目人也就是中亚与东欧各族人,第三等为汉人也就是北方汉人,第四等为南人也就是南方汉人以及南方各少数民族)。

《辽宋夏时期的民族关系》史料集锦

《辽宋夏时期的民族关系》史料集锦

《辽宋夏时期的民族关系》教学资源资源1:宋辽关系既有兵戎相见,相互争战的一面,又有和平相处、聘使往来、经济文化交流的一面,然而和平相处仍占主要的地位。

在宋辽关系相当的165年中,两朝和平时期为122年,其失和者仅43年而已。

宋与辽的关系可分为前期和后期,其分期的标志是澶渊之盟。

前期,宋为收复石晋以来所丧失的燕云十六州,曾多次向辽发动进攻,在屡遭挫折以后,则采取了防守的政策。

当时,辽已没有称霸中原的野心,为保住燕云地区,或履行对北汉的盟主义务,一般说来采取善宋的政策。

在双方都有和意的情况下,签订了具有历史影响的澶渊之盟。

后期,宋辽之间维持了长达百年之久的和平局面,其间也发生过一些纠纷,但都没有影响这个大局,这对双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409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资源2:大辽国祚得以延续两百余年,对幽云十六州农耕地区的掌控,是其关键幽云十六州的土地面积虽然在大过疆域内只占很小一部分,但其人口却占大辽总人口的六成还要多,从而确保了大辽稳定的中央财政。

也许还可以再加上个次要原因,即大宋的岁币,这对大辽来说更进一步补充了其中央财政。

大宋通过“澶渊之盟”向大辽购买了和平,相当于帝国对外以财政手段解决军事问题--“杯酒释兵权”则相当于帝国对内以财政手段解决军事问题。

大辽的长寿,使其成为一个大宋可与其进行稳定的长期交易的草原霸主,可以用确定的财政方案解决军事问题;大辽则反过来替大宋解决了无序的草原民族对于中原构成威胁的问题。

倘若大辽是个短命帝国,大宋将面临草原上各种无序力量的冲击,则大宋或者更早地亡国,或者只能选择大明的对社会进行高度控制以确保国家动员力的方案,也就不会有我们后来所知道的基于和平与雍容而成的“造极于赵宋之世”的中原文化了。

从这个角度看,被割走的幽云十六州,表面上是大宋的心头之病,但实际上是其安全保护伞的必要骨架。

--施展:《大宋的幽云十六州》,载《读书》,2021年第3期资源3;澶渊之盟对宋辽关系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主题06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部编版)

主题06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部编版)
2023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 变化
主题六:辽宋夏金元时期
202 2历
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辽、宋、西夏的并立与北宋强化 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的政策;
史课
通过了解宋金之战、南宋偏安和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知道中
程标
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通过准了解蒙古兴起和元朝统一,设立行省、宣政院等制度,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
4.(2022·黑龙江大庆·9)重文轻武是宋朝时期的一项重要政策,下列对此政策的解读
正确的是( C )A.文官的权力不受任何牵制
B.该政策不利于政权的
稳固和社会的安定C.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D.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
权力
5.(2022·四川自贡·3)宋太祖赵匡胤打破传统中国作风,以务实态度从事各项政治改
方向 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过程 趋势 魏晋南北朝时期
开始 唐朝中期 完成 南宋时期 表现 *南方农业、手工业和海外贸易均获得快速发展 *宋朝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国家财政,仰给东南)
影响 基本确定了我国经济南强北弱的格局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宋代《耕获图》
秧马
《清明上河图》
宋代瓷器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一一《宋史•职官志》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
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 还在各州府设立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 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 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 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 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 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北宋时期的宋辽澶渊之盟的内容是什么

北宋时期的宋辽澶渊之盟的内容是什么

[键入文字]
北宋时期的宋辽澶渊之盟的内容是什么
澶渊之盟是在北宋真宗年间与辽国签订的盟约,从澶渊之盟的内容来看,虽然北宋做出了很大让步,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北宋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后,换取了北宋百余年的和平,为开创仁宗盛治作出了巨大贡献。

公元1005 年,北宋朝廷先后派遣王继忠与曹利用前往辽国进行谈判。

同年1 月份,北宋与辽国签订合约,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的内容共有四条,都是围绕双方的安定而展开的。

澶渊之盟的内容之一就是北宋和辽国是兄弟国,因辽国君主辽圣宗年幼,所以北宋真宗为兄长。

其次,北宋和辽国以白沟河为分界线,双方都要在此撤兵,如果以后有越界的盗贼逃犯,双方都不能藏匿。

除此之外,北宋和辽国还规定,不能在边界修城。

澶渊之盟的内容之三是北宋每年向辽国提供岁币,即银十万两,绢二十匹。

第四,北宋和辽国决定在边境设置榷场,以方便两国贸易往来,加强民间交流。

从澶渊之盟的内容来看,虽然北宋每年要向辽国进贡岁币,但作为一种妥协的方式,北宋用岁币换来了两国百余年无战事的友好局面。

自从澶渊之盟建立之后,两国依照盟约内容进行活动,从积极方面来说,促进了宋辽两国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民族融合。

后来有史学家评论澶渊之盟的内容说,它影响了中国整个历史。

我国北宋时期宋金两国澶渊之盟的影响是什么
北宋真宗景德元年,即公元1004 年,宋辽两国在檀渊城展开激战,而后,在双方共同的议和意愿下签订了“檀渊之盟”,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宋辽军事冲突,为两国带来了
之后一百二十年的和平,这便是澶渊之盟的影响。

虽然要以岁贡为代价,然而能够换得边境的长治久安,对宋真宗来说,当然还是一
1。

中国古代史民族关系

中国古代史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在中国历史的地位与作用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历史中,统一始终是一个主要趋势。

中国也曾多次分裂,分裂为很多地方和民族政权,历史上中国疆域内的各民族,不管是处于中央王朝统辖之下,还是建立独立政权时期,不管是统一时期还是分裂时期,都是中国的民族,但在这几千年中,统一的时间远超过分裂的时间,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在各民族的交往中,曾经发生多次的战争,但和平交往始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平等的。

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充满了世界史,也充满了中国史。

但我们应该必须用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来分析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中国的统一与疆域,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开发的。

中国的历史,是中国疆域内各民族历史的总和。

我们在观察和分析各民族的历史活动时,必须基于民族平等的原则。

但我们所说的民族平等,主要是指各民族所应享有权利的平等。

在历史问题上,应使用同样的标准和尺度,来评价和衡量各民族的历史活动。

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主要有战争与和平两种:一、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1.与突厥:①唐太宗大败东突厥,设都督府管辖②唐太宗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置安西都护府③唐高宗大破西突厥,西突厥灭亡④武则天置北庭都护府,管辖西突厥故地2.与回纥:①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②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③回纥兵助唐平安史之乱④唐肃宗开始,几次和亲⑤回纥人来中原经商,部分贵族开始修宫殿定居3.与靺鞨(mòhé):①8世纪前期,唐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都督府②开元初,唐玄宗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4.与南诏:唐玄宗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5.与吐蕃:文成公主和亲,金城公主和亲。

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册命"9世纪中期, 吐蕃与唐"长庆会盟"唐朝民族关系:主要有和亲,册封,会盟等措施,来处理民族关系。

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民族大融合

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民族大融合

一.民族融合是两个对等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得以最终消失,相互融合成新的民族。

民族融合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民族融合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对于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均有经济促进作用。

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从游牧经济转向定居农耕经济的过程。

从社会形态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从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从游牧经济转向定居农耕经济的过程。

从社会形态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从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1.中国历史上4次民族大融合【第一次】春秋战国时期进行于中国腹心地区,形成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

【第二次】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出现对流,一部分汉族往周边去,周边少数民族往内地来。

【第三次】宋、辽、金、元时期,进行于边疆地区,不仅少数民族融合于汉族,而且大量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

【第四次】明清二代奠定了现在中国疆域和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基础。

(*很多地方也有把第四次民族大融合归入到第三次。

)2.三次民族融合的三次高潮:①民族融合也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春秋时期,由于各族交流频繁,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在此基础上,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主干的中华民族。

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第二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其主要特点是五族内迁黄河流域,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③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三次民族融合的高潮时期,元统一前,各族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元统一后,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1、民族迁徙:中国魏晋以来,一些少数民族大批内迁(匈奴、鲜、卑、揭、氐、羌(五胡)内迁),他们和北方汉族人民杂居相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南迁江南地区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江南的开发;唐朝,黄河流域的人迁往边疆;元朝时期,各民族互相迁徙。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练习题(含解析)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练习题(含解析)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途径不包括( )A.民族迁徙B.友好往来C.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D.士族发展2.贞观初年,唐军大败东突厥,俘获东突厥可汗,草原各族尊奉唐太宗为( ) A.大可汗B.天可汗C.渤海郡王D.怀仁可汗3.我国各朝代都有管理边疆民族和国外宾客的机构,下列朝代与机构对应正确的是()A.商朝一典属国B.汉朝--理藩院C.唐朝一鸿胪寺D.清朝一宣政院4.从辽.宋.夏三者关系的发展变化中,可以看出汉族与少数民族( )A.民族间相互冲突不可避免B.政权的强弱取决于军事力量的强弱C.民族间相互交流是历史发展的主流D.民族隔阂在增大5.明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说:“而宋之南渡,其利尤溥。

自和好后,与金国博易。

三处榷场,其岁人百余万缗。

”榷场的设置( )A.增加了宋朝财政负担B.推动了城市发展C.结束了宋金敌对状态D.促进了民族交融6.下列关于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局势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A.地方军阀割据B.南北政权对峙C.民族政权并立D.战乱长期不息7.设置机构或职官是古代中央王朝管理边疆的重要举措。

下列机构按出现的先后,正确的是( )①西域都护府②宣政院③北庭都护府④理藩院A.①③②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②④①③8.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作出重要贡献。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②在辽夏金元统治下,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③辽、夏、金和蒙古各政权统治者都创制了文字④元朝实行“四等人制”以促进民族交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9.押蕃使,唐朝掌安抚边地少数民族的官职名。

唐朝中央政府以非本部落出身、代表朝廷使命的官员出任押蕃使旨在监督被押领部落的动向。

由此可知,押蕃使制度( )A.埋下了藩镇割据隐患B.增强了地方行政权力C.注重维护君主的权威D.加强了对边疆的统治二、填空题10.两宋时期(1)民族政权并立:先后与辽、____、金并立。

举出唐宋至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典型事例

举出唐宋至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典型事例

举出唐宋至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典型事例
典型事例:唐政府实行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和唐蕃会盟。

唐太宗与北方各族友好,被尊称为“天可汗”;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友好相处;元设宣政院管辖____藏,清朝妥善安置回归的土尔扈特部,设驻藏大臣与册封藏区的和班禅一起处理藏区事务。

积极意义: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减少战乱,加速民族融合;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长文 宋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

长文  宋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

后周显德七年(960),当赵匡胤在陈桥“黄袍加身”,从周恭帝手里接过政权时,也许当时谁也想不到他建立的赵宋王朝能够享国三百余年,是汉朝之后国运最长的一个朝代。

在陈桥兵变之前,已经有五个短命王朝(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以兵变登场,又被兵变推翻(严格来说,后晋为辽所灭),安知赵宋不会重蹈覆辙,成了五代之后的第六代?况且,宋太祖从后周接手的地盘,也不过是传统中原地区的一部分而已,周边割据军阀林立:长江中游一带有南平国、独立的马平节度使政权,四川有后蜀,岭南有南汉,江南有富庶的南唐、吴越王国,山西有北汉。

更加强悍的对手是站在北汉身后的大辽国。

辽国的前身是游牧于北方草原的契丹部落,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年,此时赵匡胤尚未出生),统一了契丹诸部的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帝国,国号契丹。

二十年后,中原为后唐清泰三年(937),军阀石敬瑭叛变,并向契丹国借兵,消灭了后唐,建立后晋政权,并割让燕云十六州给予契丹。

至此,契丹帝国的国土北至贝加尔湖,西抵中亚大漠,东临日本海,南部则跨过长城切入中原。

再过十年(947年),因石敬瑭的继任者石重贵与契丹反目,辽太宗耶律德光发兵直逼开封,灭晋,同年耶律德光将国号改称“大辽”。

赵宋建立后,赵匡胤曾于开宝二年(969)亲率大军北伐,包围北汉太原城,却由于辽国出兵助汉,宋师无功而返。

辽国之强悍,可以左右邻国后晋与北汉的存亡。

当宋太祖、宋太宗兄弟先后平定南平、后蜀、南汉、南唐、北汉各个割据政权之后,注定要跟大辽直接摊牌。

对新生的宋王朝来说,收复后晋时被割让出去的燕云故土,是太祖、太宗的夙愿。

宋太祖尝设封桩库,储备战略物资,宣称:“石晋苟利于己,割幽燕郡县以赂契丹,使一方之民独陷外境,朕甚悯之,欲俟斯库所蓄满三五百万,当议遣使谋于彼国,土地民庶倘肯归之于我, 则此之金帛悉令赍往,以为赎直。

如曰不然,朕特散滞财,募勇士,俾图攻取,以决胜负耳。

”宋太宗也计划“异时收复燕蓟,当于古北口以来据其要害,不过三五处,屯兵设堡寨,自绝南牧矣”。

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辽承天皇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南十县为名,发兵南下,连破宋军,十一月已抵达黄河边的重镇澶州城北,威胁宋都东京,宋朝野人心惶惶。

澶渊之盟宋朝大臣王钦若主张迁都升州(今江苏南京),陈尧叟主张迁都益州(今四川成都);宰相寇准则力请宋真宗亲征,宋真宗被迫北上。

这时寇准倚重的将领是在抗辽战争中屡立战功的杨延朗(杨业之子,后改名延昭)等人。

宋军在澶州前线以伏弩射杀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一作览),辽军士气受挫。

宋真宗在寇准一再催促下,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宋军士气大振。

宋、辽两军出现对峙局面。

澶州城横跨黄河两岸,宋真宗到达南城后,因契丹兵势正盛,许多人又气馁了,主张他停下来观望形势,千万不可渡河到北岸。

寇准说:“陛下不过河,人心会更加涣散,敌人的气焰压不下去,怎幺能取胜呢?”正好,寇准出行营遇见高琼,对他说:"太尉受国家的厚恩,如今国家有难,就不思报答?"高琼说:"我愿一死报国。

"寇准马上带高琼返回见真宗,大声说:“陛下如果认为我说的不是事实,请问问高琼吧!”高琼马上接着说:“寇准的意见十分正确,说的都是事实。

”寇准趁热打铁,说:“形势紧急,机不可失,请陛下立刻起驾。

于是,宋真宗在文武大臣护卫下过了河,登上北城门楼。

宋军将士看到真宗的黄龙大旗,士气高涨,欢声雷动,声闻数十里。

两军相持十多天,契丹统军挞览亲自临阵督战,宋军伏弩齐发,挞览中箭丧命。

辽军未能在战场上捡到什幺便宜,进退两难,只好派人到宋营求和,形势的发展有利于宋军而不利于契丹,战场上的主动权完全操在宋军手中。

按照寇准的意图,如果讲和,契丹必须向宋朝廷称臣,并退还幽州。

但宋真宗却缺乏信心,害怕打仗,惟求安抚契丹,尽快平息争端。

寇准只好同意求和。

辽军这次南侵,其目的只是想对宋进行一次物资掠夺和政治敲诈,因折将受挫,表示同意与宋议和。

宋真宗亦希望辽军能尽快北撤,于是遣使向辽求和。

十二月,双方达成和议,宋、辽双方互派使者,议定的和约条款规定,宋朝廷每年输送给辽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尊辽方太后为叔母。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①积极:
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②消极:
和议加重了宋朝人民的赋税负担, 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
检测提升
B 1、宋和西夏达成和议后,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 ) ①增加了中原人民的经济负担 ②促进了宋与西夏的和平交往 ③推动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④北宋获得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C 西夏政权的党项羌人的后裔。西夏政权的建立者是( )
A. 阿保机 B. 阿骨打 C. 元昊 D. 朱温
8、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搜集了“契丹的兴起”“党项族建西夏
D ”“澶渊之盟”“宋夏议和”等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导入新课
北宋时期“贵羊贱猪”成为社会饮食风尚, 羊肉地位突出。到神宗时期,宫廷每年食用 羊内高达四十三万斤之多。北宋东京市场上 以羊肉为原料的菜肴有“旋煎羊”“批切羊 头”、“软羊”等数种。
—— 《北宋东京饮食文化研究》
问题思考:北宋吃的 羊肉从哪里来?
一、契丹族与辽的建立
契丹是我国北方的游 牧民族。9世纪后期 ,契丹已经有了先进 的农耕、冶铁和纺织 等产业,开始建筑房 屋、城邑。
西夏政权信息:
时间:11世纪前期 建立者:元昊(大夏皇帝) 民族:党项族 国号:西夏 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李元昊
1003—1048年
西夏王陵 元昊
李元昊在全国上下实施剃发令、造西夏文字、 修宫室、迁新都、建官制、定兵制等一系列变 革。在政治体制上,模仿宋朝官制模式设立军 政管理组织。
西夏货币
“辽”抑或“宋”?
材料11:(宋辽之间)每年贸易总值,仅河北地区,就逼近百五十万贯,对宋 来说,每年可以获得四十余万的利润。而这种利润的收益,大致可以补偿宋在岁 币上所受的损失......

澶渊之盟宋辽两国的和平共处

澶渊之盟宋辽两国的和平共处

澶渊之盟宋辽两国的和平共处澶渊之盟:宋辽两国的和平共处澶渊之盟是宋辽两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条约,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具有意义的一次外交事件。

该盟是在北宋仁宗年间签订的,标志着宋辽两国在一段时间内实现了相对稳定的和平局面。

本文将从盟约的背景、内容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背景在认识到历史背景对于理解澶渊之盟的重要性之前,有必要简要介绍宋辽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

1.宋辽关系的发展北宋时期(960-1127年),宋辽两国相继建立,开启了一段相对稳定的统治时期。

然而,随着辽朝实力的增强和南方重臣的争权夺利,宋辽两国关系逐渐紧张。

2.澶淵之戰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紧张局势终于在北宋仁宗元佑年间(1046-1054年)爆发了战争,这场战争被称为澶淵之戰。

该战争使得宋朝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南方百姓遭受了严重的战争创伤,国力也大幅下降。

3.和平谈判的展开在战争的惨烈之后,双方都意识到持续战争将对两国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破坏。

因此,宋辽两国决定通过谈判来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并最终达成了澶渊之盟。

二、澶渊之盟的内容澶渊之盟是以澶州(今河南濮阳市)为盟主地签订的,主要内容如下:1.割地赔款盟约规定,宋朝向辽朝赔偿被征服的颖州等地,并支付了大量的黄金、银津以及其他财物。

同时,辽朝也将收回一些领土和经济利益。

2.君臣称谓盟约中界定了两国的君臣称谓,明确规定了南北方对君主的尊称。

这一举动旨在减少争端,并通过完善礼仪来维护两国的尊严。

3.通婚联姻为了进一步加强两国之间的联系,盟约规定了宋辽两国皇室成员之间的通婚联姻,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亲密关系。

三、澶渊之盟的影响澶渊之盟对宋辽两国以及整个东亚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在国内,澶渊之盟使宋朝得以摆脱战争的困扰,从而发展经济、安定社会,并开启了政治改革的先河。

2.在国际上,澶渊之盟为东亚地区的和平共处提供了重要的范例,为后来的和平条约奠定了基础。

3.澶渊之盟通过共同解决矛盾,增进互信与交流,为两国之间的互利合作提供了契机,促进了两国之间的文化与贸易的交流。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宋辽澶渊之盟造就百年和平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宋辽澶渊之盟造就百年和平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宋辽澶渊之盟造就百年和平从敌国打成了兄弟之邦---宋辽澶渊之盟造就百年和平辽国立国一共才209年,一直都在和宋王朝打交道。

其中从公元916年到1004年,双方是处在战争状态或者磨擦状态,断断续续,打打停停的时期;从1004年到1125年,是处于已经签订和约的和平状态,基本上相安无事。

两国作为敌对国家互相对峙了80多年;作为兄弟国家,和平处了100多年。

辽国建国之初,正值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五代时期,中原大乱了好几十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乱,纷纷逃到辽国管辖的地方去。

这样,就造成了一种特殊现象,辽国的人口一开始就以汉人居多,契丹人只占少数。

汉人的文化又远远高于契丹人,所以辽国虽是契丹人统治的国家,一开始就已经全盘汉化,接受了汉人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

宋辽两国实际上都是依照中华文化的模式建立起来的,只是在契丹人的内部还保留了一点本民族的生活习惯而已。

由于两国的文化相同,更容易成为兄弟之邦。

到了元代,官方甚至分不清楚汉人和辽人(契丹人)有何分别,他们在划分族别的时候,把汉化了的辽人(契丹人)认为是北方汉人,而把南方的汉人称为南人。

正因为宋辽两国有许多共同之处,所以双方在订立合约之后比较容易沟通,容易遵守。

辽国建国之后,不少契丹人都以中华文化的继承人自居。

所以《辽史》中自豪地说:“秦汉以来,帝王文物,尽入于辽,周(柴荣)宋(赵匡胤)按图更制,乃非故物。

”他们认为从秦汉以来的真东西都让我们辽国搬来了,你们现在按照图纸新做的,都是冒牌货。

后来他们发现,中国的东西确实是好。

但是光要中国的死宝还是不行,还要活宝(人才)。

所以就采用两种办法齐头并进,一是引进人才,包括引进知识分子和各种工匠;二是他们契丹人努力读中国书学中国文化。

外交使节到了辽廷,双方人员全用汉语交谈,就是辽国民间市场也用汉语,因为许多商品都是中国货,还是使用汉语方便。

据说有一次对对子,宋使在辽庭上还出了丑。

辽金元时期的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与文化交融

辽金元时期的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与文化交融

辽金元时期的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与文化交融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辽金元时期被认为是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与文化交融最为显著的时期之一。

这个时期涉及到辽朝、西夏、金朝和元朝这四个朝代,每个朝代都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辽朝建立于10世纪初,由契丹族人耶律阿保机创建。

辽朝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汉族人口占较大比例。

辽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领域与汉族有着广泛的接触和交流。

一方面,耶律阿保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汉族士人引入政府机构,推行奴婢制度,这使得汉族人得以与契丹族人融合在一起。

另一方面,辽朝的官府也推广了契丹族的乐舞、语言和风俗习惯,这些文化元素得到了汉族人的接受和传承,从而促进了两个民族之间的融合与交流。

西夏是辽朝的西边邻国,由党项族人李元昊所建立。

西夏政权的建立,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融合与文化交融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西夏的统治者提倡汉字文化,并广泛采用汉文字为官方文字。

在西夏时期,汉族士人在政府和学校里得到了重用,这促进了汉族和党项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同时,西夏还保留了部分党项族的习俗和文化,这使得两个民族共同继承和传承了彼此的文化遗产。

金朝是由女真族人完颜阿骨打建立的,其统治地区主要位于今天的东北地区。

金朝在政治和军事上对汉族实行歧视政策,但在文化交流上,汉族和女真族之间的融合却是不可忽视的。

在金朝统治下,女真族统治者开始学习汉字,使用汉语进行行政管理。

与此同时,金朝政府也大力推广女真族的习俗、服饰和文化习俗,这使得汉族和女真族之间逐渐形成了文化交融的局面。

元朝是蒙古族人成吉思汗所创立的大一统王朝。

成吉思汗在征服汉地后,开始实行汉化政策,以促进各民族的融合和交流。

元朝统治者继续使用汉字作为官方文字,推行汉式官制,吸纳大量汉族士人到政府机构中。

此外,元朝还鼓励各民族之间的通婚,以加强民族间的融合。

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元朝文化以蒙古族为主导,却融合了各个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元朝文化。

澶渊之盟和谐发展短文

澶渊之盟和谐发展短文

澶渊之盟和谐发展短文
檀渊之盟是一个历史性的盟约。

无所谓签约的好处与坏处,因为关于檀渊之盟的影响自古以来都是众说纷纭。

但是对于檀渊之盟的原因来讲,许多人都说是澶渊之盟因北宋军事积弱。

订立澶渊之盟的导火索还得从公元1004年,辽国南下入侵北宋开始说起。

当时辽国不断骚扰北宋边境,当北宋由积极攻击转变为被动抵御时,辽圣宗亲自率兵攻入北宋境内。

辽军势如破竹,并俘虏了北宋朝廷云州观察使王继忠。

宋真宗得知战事后,想要南下逃亡,当朝宰相寇准得知后,劝告宋真宗北上鼓舞士气。

这时寇准想让杨嗣和杨业的儿子杨延昭等人率兵抗战,但是宋真宗没有采取杨延昭攻敌的建议。

宋军在宋真宗鼓舞下,在澶州射杀了辽军首领萧挞凛,大大挫灭了辽军的士气。

此时,辽军陷入两难境地,虽然他们这次行军非常顺利,但是战线拉的太长,以致干粮食供给不足。

再加上辽军深入北宋境地,万一败给了宋军,那么辽军的损失不可估量。

在辽圣宗和萧太后的考虑下,他们想和宋军议和,恰好宋直宗也有议和之心,辽圣宗便让降将王继忠前往澶州表明辽国议和的决心。

接下来,宋真宗便派遣朝廷官员曹利用前往辽国进行谈判。

因为双方都有和解之心,于是澶渊之盟过程只持续了不到半年时间,便签订成功。

宋直宗贪图安定,为了和辽国议和不惜花费重金,在曹利用的谈判之下,公元1005年1月份,宋辽两国正式签订澶渊之盟,盟约内容共有四条。

在澶渊之盟的约束下,宋辽两国和平相处百余年。

澶渊之盟是在北宋真宗年间与辽国签订的盟约,从澶渊之盟的内容来看,虽然北宋做出了很大让步,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北宋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后,换取了北宋百余年的和平,为开创仁宗盛治作出了巨大贡献。

唐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200字小短文

唐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200字小短文

唐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200字小短文
今天学习了古代历史,知道了唐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辽太宗时期,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宋太宗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

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之后,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辽与宋朝约为兄弟之国,宋朝给辽岁币。

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

此后很长时间里,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列举一例这一期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议和的史实

列举一例这一期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议和的史实

列举一例这一期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议和的史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两宋与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全面认识宋代的积贫积弱。

解题过程:
澶渊之盟:
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双方维持旧疆,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各守边界;宋方每年向辽提供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称为岁币。

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是宋朝“守内虚外”政策的必然产物,宋朝的妥协使辽国得到很多好处。

但是,“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出现了平稳的局面。

宋与辽的和战:
1004年,契丹军队大举南下,双方在澶州议和,双方维持旧疆,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各守边界;宋方每年向辽提供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称为岁币。

澶渊之盟后,宋辽的对峙局面形成。

在一个世纪中,双方基本维持了和平的局面。

宋辽边疆的安定,双方贸易兴旺,使者往来不断,加强了汉族和契丹族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宋与西夏的和战:
元昊称帝都,与宋朝不断交兵,双方损失都很严重,于是元昊请和。

1044年,双方订立和议:元昊取消帝号,北宋封元昊为夏国主,
夏对宋称臣;送每年给西夏岁币;重开边境贸易。

澶渊之盟和谐发展短文

澶渊之盟和谐发展短文

澶渊之盟和谐发展短文
在现代人看来,澶渊之盟是在战争期间签订的城下之盟,誓书规定,宋纳辽岁币三十万,对宋朝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平等条约。

然而当时的人们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宋辽约为兄弟之国,没有侮辱性的名份。

所以岁输辽三十万银绢既不是藩属国的朝贡,更不是战败国赔款,对于庞大的军费而言,三十万不过九牛一毛,还不及开战所需军费的百分之一。

澶渊之盟后,北宋的茶、瓷器、漆器等商品源源不断的输入辽,辽朝的盐、玉器也大批出现于大宋的集市上,自此,边疆人民放下干戈拾起锄头,躬耕于垄亩,辽宋之间的大道上使者络绎不绝。

澶渊之盟换来了两国一百多年的和平,但澶渊之盟也带来了消极影响。

使得当权者片面认为,通过用金钱赎买就可以换来边疆和平,宋朝当权者在国防策略有所调整,从“守战虚外”变成了“忘战去兵”。

澶渊之盟的订立,使得宋朝君臣从此羞言武备,奢谈太平。

以屈己讲和为最高目的,在与金议和时,甚至不惜丧失国格与民族尊严,这是后人必须警惕的。

古人云,能战方能言和,战争与和平总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寇准的力排众议,如果没有真宗的御驾亲征,如果没有将士们的浴血奋战,和平不可能那么快到达。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历史事实证明,既不穷兵黩武,又注重加强国防,增强国力,这才是强国卫邦之道。

值得一提的是,澶渊之盟后,杨延昭又驻守边疆近十年,维护者边境的安全和平,最后,马革裹尸,杨家将的历史与传说交相辉映,
在不断的丰富与演义中,原本只是浴血沙场的铁血男儿,又融入了不让须眉的杨门女将,历史创造了英雄,后人更用传说来缅怀那段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1-01-11 作者简介:田相林(1964—),男,讲师,本科。

宋辽“澶渊之盟”———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和好的范例田相林(濮阳市技工学校,河南濮阳457000)摘 要:景德元年八月,辽大举南下、宋朝野震动,宋真宗诏令且御驾亲征。

双方于十二月初达成停战协议即“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战事,使边界得以长期安定,促进了双方融合交流。

两族之间原有的避垒,随辽宋两个王朝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面逐渐消除,从而为中国实现牢固的统一创造了某些必要的前提,在中华民族统一和发展的历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宋朝;辽朝;澶渊之盟;民族;和盟中图分类号:K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944(2001)04-0045-03 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至宗统和二十二年,公元1004年),宋辽“澶渊之盟”的签订,给断断续续长达26年的争战,画上了一个句号。

从签盟到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的119年中,宋辽双方弥兵敦好,“两国享无事之福者且百年”(《二十二史札记》卷二十六《和论》)。

这种和平局面,对于保障中原和北方人民的安定,加强相互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生产力,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以战促和盟澶渊景德元年(1004年)八月,辽准备大举南伐,宋廷震动。

宰相寇准主张必须“练帅领,简骁锐,分据要害地经备之”(《长编》卷五十七)。

宋真宗在边臣“一夕五至”的告急声中,也感到形势严峻,遂诏令调兵遣将,准备“亲征决胜”。

九月十六日,宋真宗召集群臣为其亲征日期出谋划策。

因意见不一,真宗采纳了毕士安、王继英的意见,将进驻澶州的时间往后拖延。

宋时,黄河从今濮阳县城南穿过,河南北两岸分别筑城,时称南澶、北澶,中有浮桥相连。

宋澶州澶渊郡治南城(今河南濮阳县城南)。

该地为大河津要,向有“河朔屏障”之称。

于是,令修葺澶州城,疏浚德清军(今河南清丰县西南)隍堑。

闰九月初八,辽军开始大举南伐。

九月中旬,辽军突破宋唐河防线,进驻阳城淀之后,遂兵分东西两路,分向瀛州(今河北河间)、祁州(今河北安国)推进。

十月初六日,辽军东路军进抵瀛州城下,昼夜攻城不下,伤亡惨重。

十四日,辽西路军攻陷祁州。

十一月十三日,辽驻军都指挥使耶律所部攻氵名州(今河北永年)不克。

十四日,辽军进逼天雄军(今河北大名),久攻东门不下,遂潜师绕过城南,设下伏兵,主力继续南进。

判天雄军府兼都部署王钦若即派精骑从后追击,双方在狄相庙(今河北大名南)展开激战,辽军损伤甚重,宋军存者也仅有十之三四。

越过天雄军的辽军继续南进。

十六日,宋真宗诏随驾军士先赴澶州。

十八日,真宗以辽军既逼河上,乃再命山南东道(治今湖北襄阳)节度使李继隆为驾前东面排阵使,马军都指挥使葛霸为副使(前为驾前西面邢氵名路都部署)。

十一月二十日,辽军攻陷宋德清军(今清丰县西南),宋知军尚食使张旦及其子三班借职张利涉、都虞侯胡福等14人全部战死。

同日,拖延3个多月的宋真宗御驾亲征才算付诸行动。

真宗圣驾从东京(今河南开封)出发,次日进驻长垣县(今河南长垣)。

二十二日进驻韦城县(今河南滑县东南),命令知滑州张乘、齐州马应昌、濮州张晟往来黄河之上,督促民夫凿开黄河的封冰,以防辽骑渡河。

同日,辽圣宗与萧太后率主力进抵澶州北城外,立即从东北西三面将北城团团围住。

宋澶州守将李继隆等陈师于北城外,毁车为营,与石保吉率众将紧急分伏劲驽,控扼要害,组织守城防御。

辽军亦作攻城准备,辽先锋将统军使、这次攻宋的倡导者萧挞凛恃其勇敢,率轻骑前往宋军阵前观察地形,宋掌床子弩的威虎军头张环从城上发弩,射中萧挞凛额头,使其当晚即死于辽军营帐中。

辽萧太后极为悲痛,亲临痛哭,并辍朝5日,军中士气也大受损伤。

但辽主秘不发丧,仍以主力围困澶州,并分兵继续南进。

二十五日,辽军又攻下通利军(今河南浚县东北),大有越过澶州,进逼宋都东京(今河南开封)之势。

宋真宗驻韦城,见辽有渡河之势,群臣中有的重提徙都之事,有的说应该避辽锋芒,再作它计。

真宗迟疑不决,召寇准商讨对策。

在寇准等主战派的力陈下,真宗才下了进驻澶州的决心。

是月二十四日晨从韦城出发,晚上到了卫南县(今滑县东)。

遂遣翰林侍读学士潘慎修先赴澶州,下诏澶州北寨(即北城,今濮阳县城)将帅及知州,不得擅离屯所迎驾,恐给辽师可乘之机(《续资治通鉴长编五十八》)。

二十六日,宋真宗自卫南至澶州南城,准备驻跸。

寇准坚持请真宗前往北城,于是殿前都指挥高琼命卫士推车辇疾进。

至浮桥,真宗又令停下。

琼见此,遂用挝槌打辇夫的后背,说:“何不急行,今已至此,尚何疑焉!”真宗只好乘辇继续北进。

到了北城,宋真宗登上城北门楼,张黄龙旗,全军将士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顿增百倍。

辽宋在澶州摆开决战之势的同时,双方的和谈也在紧张地 第18卷 第4期2001年11月平原大学学报Journal of Pingyuan UniversityVol.18 No.4Nov.2001进行着。

闰九月二十四日,辽就指使王继忠(原为宋臣,咸平六年四月,辽军第三次南下时兵败被俘)写信给宋真宗,通报辽朝愿与宋朝重修“旧好”;宋真宗亦以“常思息战以安人,岂穷兵而黩武”(《续资治通鉴》卷二十四)的手诏相答复。

十月二十六日,王继忠又给宋真宗写信说:“契丹已领兵攻围瀛州,盖关南乃其旧疆,恐难固守,乞早遣使议和为好。

”(《长编》卷五十八)宋真宗遂派殿直曹利用为宋和义使臣。

十一月下旬,辽军越过天雄军,进逼澶州城外时,曹利用则到达辽营,见到了萧太后和辽宰相韩德让,双方正式商谈了和约之事。

由于辽坚持索取关南之地,而宋坚持地不可归,只许金帛的意见,所以未能谈成。

后经反复磋商,曹利用又严肃说明:“若北朝(指辽朝)不恤后悔,恣其邀求(归关南之地),地固不可得,兵亦未易息也!”(《长编卷》五十八)辽圣宗和萧太后权衡利敝之后,同意了宋的条件,遂于十二月初达成了宋朝每年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辽国主“愿兄事南朝(指北宋)”的停战协议,史称“澶渊之盟”。

历经近4个月的澶渊之战至此即告结束。

二、百年安定同发展辽朝与五代同始,与北宋同终。

它雄踞长城内外,与中原王朝兵连祸结之时虽不少,但化干戈为玉帛之日则更多。

辽的动向,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当时中原王朝的盛衰乃至兴亡。

澶渊之盟,集中地显示了宋辽双方的优劣。

辽朝的力量,扰宋有余,灭宋不足;宋朝的力量,事辽有余,击辽不足。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促成了辽宋双方以和为贵的思想。

与辽相比,宋主要的优势在于财力雄厚。

宋真宗认为,只要能在原有疆界不变的条件下与辽达成和议,即使每年用上300万也再所不惜,及至获悉每年只用30万时,竟喜出望外了。

宋朝为输纳岁币蒙受的损失,据《三朝北盟会编》卷八说:“盖祖宗时赐予之费,皆出于榷场所得之息,取之于虏,而复予以虏”,这是有些夸大的说法。

宋祁《景文集》卷四四说,宋朝从榷场贸易中可获得相当于岁币十分之六的收入,这是大致近实的估计。

欧阳修任河北都转运使时,曾在上宰相书中说,河北的官吏和官兵“岁支粮钱帛二千四百四十五万(缗),而非常之用不与焉”(庄绰《鸡肋编》卷下)。

与河北平时的岁支相比,宋给辽的岁币,确实算不得财政的重负。

所以,澶渊之盟订立不久,宋太子太师吕蒙正说:“远人请和,弥兵省财,古今上策。

”(《宋史》卷二五六)自从订立了澶渊之盟,辽宋之间的和好关系延续了近120年,这样长久的和好关系,在我国古代边疆王朝与中原王朝、边疆民族与中原民族相互关系的历史上,是罕有其匹的。

辽宋双方立盟之后,尚能信守誓约。

偶有毁盟败约之事,也以议和通好结束。

如重熙十一年(1042年)辽以重兵压宋境,宋朝请和,许诺每年向辽增纳绢10万匹,银10万两。

这时,辽朝的南院枢密使萧孝穆就说:“我先朝与宋和好,无罪伐之,其曲在我。

”(《辽史》卷九三)。

契丹贵族在战争中掳掠了不少汉人,同时有许多汉人为了避难求生,也投奔到了契丹,双方的融合交流,使辽朝的创立者以汉族文明的爱慕者和吸收者的姿态,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通汉语,熟知中原的风土人情。

他对俘获、流入、来降的汉人,通常是“建城筑寨以居之”(《辽史・龙化县、顺州》、《大金国志》卷四)。

这些汉人得以“分地耕种”(《辽史》卷三七),且“各有配偶”(《资治通鉴》卷二六九)。

他们在颠沛流离之余,能重新着地为农,纵然艰难,毕竟获得了安家立业的机会。

欧阳修和司马光也承认,流入辽境的汉人“不复思归”(新五代史》卷七二),“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资治通鉴》卷二六九)。

耶律阿保机对汉族官吏、儒生、医师和工匠尤为看重,汉人韩延徽、康默记、韩知古等入辽后,都成为“佐命之臣”(《契丹国志・太祖大圣皇帝》、《辽史》卷七四)。

契丹文的创制,也与汉人的帮助分不开。

“汉人教之以隶书之半增损之,作文字数千,以代刻木之约”(《新五代史》卷七二),这是大字。

小字比大字晚出数年,相传是仿照回鹘文创制的,但是也由汉字的笔画构成。

辽朝还采用中原的历法,早在辽太宗时,就引进了乙未元历。

到辽圣宗时,又引进了大明历。

就是税制,也是由汉人参与制定的(《辽史》卷五九)。

《儒林公论》卷下说:“自开运(944-946年)中光乱华,尽得吾朝帑实、图书、服器、工巧,事多摹拟中国,久而益盛矣。

”由于与中原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以及汉人的大量流入,契丹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状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契丹社会封建化进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辽实行的“因俗而治”的策略,是协调民族关系的良策。

即设立北面官,治理部落、宫卫和主管军国要务的职官;南面官,即治理州县和主管并非军国要务的朝廷公务的职官。

就主要方面来说,北面官是“以国制治契丹”,南面官是“以汉制待汉人”(《辽史》卷四五)。

北面官多数是契丹人,南面官多数是汉人。

与官制分为北面、南面相适应,辽朝的法律分为蕃律和汉律。

宋辽之间长期的和好交往,使契丹与汉人之间联合的成分越来越多,而争斗的成分越来越少了。

南北息兵讲和,契丹贵族不再南下俘掠汉人,这对中原人民的安定和契丹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趋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随着契丹社会封建化程度的加深,汉人在辽朝的境遇有了进一步的改善。

辽朝为了骑兵活动的便利,曾在南京道实行军行要地不得种稻的禁令。

然而,和平的环境使南京道汉人的种植业,得以免受游牧的契丹人的冲击,禁种令也随之取消。

苏辙使辽返宋后说:“契丹之人,每冬月多避寒于燕地,放牧住坐,亦止在天荒地上,不敢侵犯税土。

”(苏辙《栾城集》卷四一)澶渊之盟订立以后,辽朝的立法制礼、施政行事,更加注意模仿宋朝了。

承天皇太后提高了汉律的地位,并且使汉人在法律上得到了与契丹人较为平等的待遇。

苏颂使辽返宋后说:“彼讲和日久,颇窃中国典章礼仪。

”(《宋史》卷四三)辽朝摹拟宋朝,有时达到了力求媲美的程度。

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建中京大定府于故王牙帐地(即今宁城县西南大名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