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_澶渊之盟_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和好的范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1-01-11

作者简介:田相林(1964—),男,讲师,本科。宋辽“澶渊之盟”

———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和好的范例

田相林

(濮阳市技工学校,河南濮阳457000)

摘 要:景德元年八月,辽大举南下、宋朝野震动,宋真宗诏令且御驾亲征。双方于十二月初达成停战协议即“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战事,使边界得以长期安定,促进了双方融合交流。两族之间原有的避垒,随辽宋两个王朝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面逐渐消除,从而为中国实现牢固的统一创造了某些必要的前提,在中华民族统一和发展的历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宋朝;辽朝;澶渊之盟;民族;和盟

中图分类号:K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944(2001)04-0045-03

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至宗统和二十二年,公元1004年),宋辽“澶渊之盟”的签订,给断断续续长达26年的争战,画上了一个句号。从签盟到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的119年中,宋辽双方弥兵敦好,“两国享无事之福者且百年”(《二十二史札记》卷二十六《和论》)。这种和平局面,对于保障中原和北方人民的安定,加强相互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生产力,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以战促和盟澶渊

景德元年(1004年)八月,辽准备大举南伐,宋廷震动。宰相寇准主张必须“练帅领,简骁锐,分据要害地经备之”(《长编》卷五十七)。宋真宗在边臣“一夕五至”的告急声中,也感到形势严峻,遂诏令调兵遣将,准备“亲征决胜”。九月十六日,宋真宗召集群臣为其亲征日期出谋划策。因意见不一,真宗采纳了毕士安、王继英的意见,将进驻澶州的时间往后拖延。

宋时,黄河从今濮阳县城南穿过,河南北两岸分别筑城,时称南澶、北澶,中有浮桥相连。宋澶州澶渊郡治南城(今河南濮阳县城南)。该地为大河津要,向有“河朔屏障”之称。于是,令修葺澶州城,疏浚德清军(今河南清丰县西南)隍堑。

闰九月初八,辽军开始大举南伐。九月中旬,辽军突破宋唐河防线,进驻阳城淀之后,遂兵分东西两路,分向瀛州(今河北河间)、祁州(今河北安国)推进。十月初六日,辽军东路军进抵瀛州城下,昼夜攻城不下,伤亡惨重。十四日,辽西路军攻陷祁州。十一月十三日,辽驻军都指挥使耶律所部攻氵名州(今河北永年)不克。十四日,辽军进逼天雄军(今河北大名),久攻东门不下,遂潜师绕过城南,设下伏兵,主力继续南进。判天雄军府兼都部署王钦若即派精骑从后追击,双方在狄相庙(今河北大名南)展开激战,辽军损伤甚重,宋军存者也仅有十之三四。越过天雄军的辽军继续南进。十六日,宋真宗诏随驾军士先赴澶州。十八日,真宗以辽军既逼河上,乃再命山南东道(治今湖北襄阳)节度使李继隆为驾前东面排阵使,马军都指挥使葛霸为副使(前为驾前西面邢氵名路都部署)。

十一月二十日,辽军攻陷宋德清军(今清丰县西南),宋知军尚食使张旦及其子三班借职张利涉、都虞侯胡福等14人全部战死。同日,拖延3个多月的宋真宗御驾亲征才算付诸行动。真宗圣驾从东京(今河南开封)出发,次日进驻长垣县(今河南长垣)。二十二日进驻韦城县(今河南滑县东南),命令知滑州张乘、齐州马应昌、濮州张晟往来黄河之上,督促民夫凿开黄河的封冰,以防辽骑渡河。

同日,辽圣宗与萧太后率主力进抵澶州北城外,立即从东北西三面将北城团团围住。宋澶州守将李继隆等陈师于北城外,毁车为营,与石保吉率众将紧急分伏劲驽,控扼要害,组织守城防御。辽军亦作攻城准备,辽先锋将统军使、这次攻宋的倡导者萧挞凛恃其勇敢,率轻骑前往宋军阵前观察地形,宋掌床子弩的威虎军头张环从城上发弩,射中萧挞凛额头,使其当晚即死于辽军营帐中。辽萧太后极为悲痛,亲临痛哭,并辍朝5日,军中士气也大受损伤。但辽主秘不发丧,仍以主力围困澶州,并分兵继续南进。二十五日,辽军又攻下通利军(今河南浚县东北),大有越过澶州,进逼宋都东京(今河南开封)之势。

宋真宗驻韦城,见辽有渡河之势,群臣中有的重提徙都之事,有的说应该避辽锋芒,再作它计。真宗迟疑不决,召寇准商讨对策。在寇准等主战派的力陈下,真宗才下了进驻澶州的决心。是月二十四日晨从韦城出发,晚上到了卫南县(今滑县东)。遂遣翰林侍读学士潘慎修先赴澶州,下诏澶州北寨(即北城,今濮阳县城)将帅及知州,不得擅离屯所迎驾,恐给辽师可乘之机(《续资治通鉴长编五十八》)。

二十六日,宋真宗自卫南至澶州南城,准备驻跸。寇准坚持请真宗前往北城,于是殿前都指挥高琼命卫士推车辇疾进。至浮桥,真宗又令停下。琼见此,遂用挝槌打辇夫的后背,说:“何不急行,今已至此,尚何疑焉!”真宗只好乘辇继续北进。到了北城,宋真宗登上城北门楼,张黄龙旗,全军将士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顿增百倍。

辽宋在澶州摆开决战之势的同时,双方的和谈也在紧张地

 第18卷 第4期2001年11月

平原大学学报

Journal of Pingyuan University

Vol.18 No.4

Nov.2001

进行着。闰九月二十四日,辽就指使王继忠(原为宋臣,咸平六年四月,辽军第三次南下时兵败被俘)写信给宋真宗,通报辽朝愿与宋朝重修“旧好”;宋真宗亦以“常思息战以安人,岂穷兵而黩武”(《续资治通鉴》卷二十四)的手诏相答复。十月二十六日,王继忠又给宋真宗写信说:“契丹已领兵攻围瀛州,盖关南乃其旧疆,恐难固守,乞早遣使议和为好。”(《长编》卷五十八)宋真宗遂派殿直曹利用为宋和义使臣。十一月下旬,辽军越过天雄军,进逼澶州城外时,曹利用则到达辽营,见到了萧太后和辽宰相韩德让,双方正式商谈了和约之事。由于辽坚持索取关南之地,而宋坚持地不可归,只许金帛的意见,所以未能谈成。后经反复磋商,曹利用又严肃说明:“若北朝(指辽朝)不恤后悔,恣其邀求(归关南之地),地固不可得,兵亦未易息也!”(《长编卷》五十八)辽圣宗和萧太后权衡利敝之后,同意了宋的条件,遂于十二月初达成了宋朝每年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辽国主“愿兄事南朝(指北宋)”的停战协议,史称“澶渊之盟”。历经近4个月的澶渊之战至此即告结束。

二、百年安定同发展

辽朝与五代同始,与北宋同终。它雄踞长城内外,与中原王朝兵连祸结之时虽不少,但化干戈为玉帛之日则更多。辽的动向,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当时中原王朝的盛衰乃至兴亡。澶渊之盟,集中地显示了宋辽双方的优劣。辽朝的力量,扰宋有余,灭宋不足;宋朝的力量,事辽有余,击辽不足。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促成了辽宋双方以和为贵的思想。与辽相比,宋主要的优势在于财力雄厚。宋真宗认为,只要能在原有疆界不变的条件下与辽达成和议,即使每年用上300万也再所不惜,及至获悉每年只用30万时,竟喜出望外了。

宋朝为输纳岁币蒙受的损失,据《三朝北盟会编》卷八说:“盖祖宗时赐予之费,皆出于榷场所得之息,取之于虏,而复予以虏”,这是有些夸大的说法。宋祁《景文集》卷四四说,宋朝从榷场贸易中可获得相当于岁币十分之六的收入,这是大致近实的估计。欧阳修任河北都转运使时,曾在上宰相书中说,河北的官吏和官兵“岁支粮钱帛二千四百四十五万(缗),而非常之用不与焉”(庄绰《鸡肋编》卷下)。与河北平时的岁支相比,宋给辽的岁币,确实算不得财政的重负。所以,澶渊之盟订立不久,宋太子太师吕蒙正说:“远人请和,弥兵省财,古今上策。”(《宋史》卷二五六)

自从订立了澶渊之盟,辽宋之间的和好关系延续了近120年,这样长久的和好关系,在我国古代边疆王朝与中原王朝、边疆民族与中原民族相互关系的历史上,是罕有其匹的。

辽宋双方立盟之后,尚能信守誓约。偶有毁盟败约之事,也以议和通好结束。如重熙十一年(1042年)辽以重兵压宋境,宋朝请和,许诺每年向辽增纳绢10万匹,银10万两。这时,辽朝的南院枢密使萧孝穆就说:“我先朝与宋和好,无罪伐之,其曲在我。”(《辽史》卷九三)。

契丹贵族在战争中掳掠了不少汉人,同时有许多汉人为了避难求生,也投奔到了契丹,双方的融合交流,使辽朝的创立者以汉族文明的爱慕者和吸收者的姿态,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通汉语,熟知中原的风土人情。他对俘获、流入、来降的汉人,通常是“建城筑寨以居之”(《辽史・龙化县、顺州》、

《大金国志》卷四)。这些汉人得以“分地耕种”(《辽史》卷三七),且“各有配偶”(《资治通鉴》卷二六九)。他们在颠沛流离之余,能重新着地为农,纵然艰难,毕竟获得了安家立业的机会。欧阳修和司马光也承认,流入辽境的汉人“不复思归”(新五代史》卷七二),“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资治通鉴》卷二六九)。耶律阿保机对汉族官吏、儒生、医师和工匠尤为看重,汉人韩延徽、康默记、韩知古等入辽后,都成为“佐命之臣”(《契丹国志・太祖大圣皇帝》、

《辽史》卷七四)。

契丹文的创制,也与汉人的帮助分不开。“汉人教之以隶书之半增损之,作文字数千,以代刻木之约”(《新五代史》卷七二),这是大字。小字比大字晚出数年,相传是仿照回鹘文创制的,但是也由汉字的笔画构成。辽朝还采用中原的历法,早在辽太宗时,就引进了乙未元历。到辽圣宗时,又引进了大明历。就是税制,也是由汉人参与制定的(《辽史》卷五九)。

《儒林公论》卷下说:“自开运(944-946年)中光乱华,尽得吾朝帑实、图书、服器、工巧,事多摹拟中国,久而益盛矣。”由于与中原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以及汉人的大量流入,契丹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状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契丹社会封建化进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辽实行的“因俗而治”的策略,是协调民族关系的良策。即设立北面官,治理部落、宫卫和主管军国要务的职官;南面官,即治理州县和主管并非军国要务的朝廷公务的职官。就主要方面来说,北面官是“以国制治契丹”,南面官是“以汉制待汉人”(《辽史》卷四五)。北面官多数是契丹人,南面官多数是汉人。与官制分为北面、南面相适应,辽朝的法律分为蕃律和汉律。

宋辽之间长期的和好交往,使契丹与汉人之间联合的成分越来越多,而争斗的成分越来越少了。南北息兵讲和,契丹贵族不再南下俘掠汉人,这对中原人民的安定和契丹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趋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随着契丹社会封建化程度的加深,汉人在辽朝的境遇有了进一步的改善。辽朝为了骑兵活动的便利,曾在南京道实行军行要地不得种稻的禁令。然而,和平的环境使南京道汉人的种植业,得以免受游牧的契丹人的冲击,禁种令也随之取消。苏辙使辽返宋后说:“契丹之人,每冬月多避寒于燕地,放牧住坐,亦止在天荒地上,不敢侵犯税土。”(苏辙《栾城集》卷四一)

澶渊之盟订立以后,辽朝的立法制礼、施政行事,更加注意模仿宋朝了。承天皇太后提高了汉律的地位,并且使汉人在法律上得到了与契丹人较为平等的待遇。苏颂使辽返宋后说:“彼讲和日久,颇窃中国典章礼仪。”(《宋史》卷四三)辽朝摹拟宋朝,有时达到了力求媲美的程度。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建中京大定府于故王牙帐地(即今宁城县西南大名城)。择良工于燕、蓟,董役二岁,郛郭、宫掖、楼阁、府库、市肆、廊庑,拟神都之制。实以汉户,号曰中京,府曰大定。城中有祖庙,景宗、承天皇后御容殿。(《辽使》卷三九)此后,中京大定府常为辽帝驻跸之地。在辽的后期,中京取代上京,成为辽的政治中心。后人说:“辽人嗜学中国,先朝建天章、龙图阁,置待制学士,以宠儒官;辽亦立乾文阁,置待制学士,以命其臣。典章文物,仿效甚多。政和壬

 46

 平原大学学报2001年11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