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开放条件下利率—汇率联动与金融风险防范

合集下载

(新平台)国家开放大学《金融风险管理》形成性考试1-4参考答案_2

(新平台)国家开放大学《金融风险管理》形成性考试1-4参考答案_2

国家开放大学《金融风险管理》形成性考试1-4参考答案形成性考试(第一次)一、名词解释,每题 6 分,共 5 题1.汇率风险——汇率风险,又称外汇风险,是指一定时期的国际经济交易当中,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债权)与负债(或债务),由于汇率的波动而引起其价值涨跌的可能性。

2.(金融风险管理的)预防策略——是指在风险尚未导致损失之前,经济主采用一定的防范性措施,以防止损失实际发生或者将损失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以内的策略。

3.(金融风险管理的)转移策略——是指经济主体通过各种合法手段将其承受的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承担的一种策略。

4.法律风险——指交易对手不具备法律或者监管部门授予的交易权利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

5.国家风险——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由于国家的主权行为所引起的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国家风险是国家主权行为所引起的或与国家社会变动有关。

在主权风险的范围内,国家作为交易的一方,通过其违约行为(例如停付外债本金或利息)直接构成风险,通过政策和法规的变动(例如调整汇率和税率等)间接构成风险,在转移风险范围内,国家不一定是交易的直接参与者,但国家的政策、法规却影响着该国内的企业或个人的交易行为。

二、判断正误,每题 4 分,共10 题,正确打对号,错误打错号,并改正,不改正仅得 2 分1.只要是金融活动,都面临着风险(√)改正:2.程序控制不完备引发的风险被称为系统风险(×)改正:系统性风险也称宏观风险,是指于某种全局性的因素而对所有投资品的收益都会产生作用的风险,具体包括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以及政策风险等。

3.遭受国家风险的主体一定是主权国家(√)改正:4.广义的保值策略不仅包括套期保值策略,还包括其他种类的金融风险管理策略(√)改正:5.因市场价格发生变化而产生的金融风险被称为市场风险(√)改正:6.企业和个人产生的风险属于狭义的金融风险(×)改正:狭义的金融风险除了企业、个人之外的其他三个部门,特别是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产生的金融风险大。

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金融风险防范措施近年来,随着金融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金融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金融安全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高度关注的问题。

为了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和投资者的利益,各方不断加强金融风险的监管和控制。

本文将从几个关键领域展开详细论述,介绍一些重要的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一、信用风险防范信用风险是金融业务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

信用风险的主要来源包括借款人违约、债券违约和对手方违约等。

金融机构应采取以下措施来防范信用风险:1. 严格的风险评估和授信流程。

金融机构应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进行全面、客观的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授信政策。

2. 多元化的信用风险分散。

金融机构应当广泛分散信用风险,避免过度集中于某个借款人或某个行业。

3.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金融机构应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部门和流程,及时识别、评估和控制信用风险。

二、市场风险防范市场风险是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风险,包括股票价格波动、外汇汇率波动和利率波动等。

金融机构应采取以下措施来防范市场风险:1. 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

金融机构应制定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确保实时监测市场风险。

2. 多元化投资组合。

金融机构应通过投资于不同资产类别和地区,来降低市场风险对整体投资组合的影响。

3. 加强风险敞口监控。

金融机构应积极监控和管理市场风险敞口,及时调整投资组合,降低风险损失。

三、操作风险防范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操作失误、技术错误或恶意行为等引起的风险。

金融机构应采取以下措施来防范操作风险: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系统,包括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部门。

2. 培训和教育员工。

金融机构应定期举办风险管理培训和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操作技能。

3. 使用先进的科技工具。

金融机构应借助先进的科技工具,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来提高风险管理和操作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法律合规风险防范法律合规风险是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

国有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及防范措施

国有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及防范措施

国有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及防范措施国有企业是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来自金融市场的各种风险挑战,如汇率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等。

如何科学有效地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保障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国有企业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国有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1. 汇率风险由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不断增加,国有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涉及到的货币种类也越来越多,而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会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不小的冲击。

假如一个国有企业需要向国外采购原材料,一旦国外货币贬值,可能会导致企业采购成本大幅增加,从而增加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

2. 信用风险国有企业在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大量的信用交易,如果交易对方因经营不善、债务违约等原因无法按时履行合约,将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造成不小的冲击。

特别是在金融市场的交易中,国有企业通常需要和多个金融机构进行资金融通,一旦其中某家金融机构发生债务危机,可能会对企业的资金链条产生较大的影响。

3. 利率风险国有企业在开展业务活动时通常需要进行融资,而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波动将会对企业的融资成本产生直接的影响。

特别是在利率上升的情况下,企业融资成本增加将导致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甚至可能会面临还款困难。

1. 加强风险管理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进行全面的监控和分析,及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并严格执行。

通过对市场情况的深入了解和科学分析研判,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规避和化解金融风险。

2. 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国有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尽量采取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避免对单一渠道过度依赖。

比如可以通过向不同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发行债券、开展股权融资等多种方式进行融资,以分散融资风险及降低融资成本。

3. 货币市场工具的灵活运用对于面临汇率风险的国有企业来说,可以运用货币市场工具来规避汇率风险。

基于利率、汇率联动的分析

基于利率、汇率联动的分析
●刘
摘 要: 文章从 国 内外学者时 利 率汇率 关 系的 研 究 文 献 综 述 入 手 , 过 利 率 、 率 联 通 汇 动 的 理论 分 析 ,研 究 我 国金 融 市场 开放 进 程 中利率和 汇率联 动机 制的约 束机 制 , 出我 提 国金 融 市场 开 放 进 程 中利 率 与 汇 率 相 互 协 调
维普资讯
● 金 融 研 究
《 J)0 8 经济J ) 0 年第 2 /2  ̄ 期
致 利 率 下 降 。汇 率 的预 期 变化 率 取 决 于 长 期 汇 率 水 平 与 即期 汇 率 水 平 之 问 的 差 距 和 两 国
基 于利 率 、亡率联动 的 分析 ;
的。
() 本 项 目途 径 下 通 过 国 际 套 利 资 本 1资 的流 动 实现 直接 传 导 。 利 率 政 策 的调 整 利 率 利 率 和 汇 率 是 中 央 银 行 货 币政 策在 货 币 市场和 外汇市场调 节 的两个有 力调控 工具 , 在 宏观 经 济 的 调 控 中二 者 是 相 互联 动 制 约 关 系。随着我 国经济 的迅速增 长 , 济结 构的 经 不 断 完善 及 时 外 依 存 度 的 加 深 , 括 利 率 在 包 内的 货 币政 策 、 率 政 策 , 我 国宏 观 经 济 实 汇 对 现 内部 均 衡 将 起 到 日益 重 要 的 作 用 , 对 国 并 际资本 流 动 和 国 际 收 支状 况 发 挥 一 定 的 调 节 功 能 。 面对 全 球 化 的 形 势 , 取 什 么样 的 货 采 币政 策和 汇 率 政 策 进 行 宏 观 调 控 ,实现 利 率 和 汇 率的 良 性 互 动 。 中 国 经 济 乃 至 世 界 经 对 济都有重要意义。 国 内外学 者对利 率汇率 关系的研 究 文 献综 述 时利 率 汇 率 关 系 的 研 究 最 早 起 源 于 凯 恩 斯. 于 12 他 9 3年在《 论货 币改革》 中第一次 系

市场化条件下人民币汇率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市场化条件下人民币汇率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市场化条件下人民币汇率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摘要:汇率市场化已是一种趋势,而且目前我国金融业已经开始推行,汇率风险客观存在,关系到广大人民利益。

因此,对市场化条件下汇率风险防范与控制,是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

这要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和完善市场条件下我国汇率作用发挥与风险防范控制的环境与条件;二是重构我国商业银行在汇率市场化与风险防范控制进程中的内部运作机制;三是建立完善我国市场条件下汇率内生性风险防范与控制机制;四是建立和完善市场化外汇汇率体系,防范和控制汇率风险。

关键词:市场化汇率风险防范控制建立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民币汇率体系,是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加强市场条件下汇率风险防范与控制问题的研究,是金融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

一、建立和完善市场条件下我国汇率作用发挥与风险防范控制的环境与条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汇率发挥作用与风险防范控制的效果会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要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并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一)市场化的汇率决定机制市场化的汇率决定机制指汇率不是由少数银行寡头协定或政府人为决定,而是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市场上外汇供不应求,汇率就会上扬;外汇环境相对宽松,汇率就会下降。

因此,由市场因素决定的汇率能够真实灵敏地反映社会外汇供求状况,通过汇率机制促使外汇合理流动。

(二)灵活的汇率联动机制汇率体系中,各种汇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当其中的一种汇率发生变动时,另一些汇率也会随之上升或下降,进而引起整个汇率体系的变动,这就是汇率之间的联动机制。

各种汇率当中,尤以基准汇率变动引起的变化最为明显。

例如,近年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曾多次针对经济形势,调高或降低其基准汇率一再贴现汇率,由于美国具有灵活的汇率联动机制,因而再贴现率的升降引起了商业银行汇率、市场汇率的迅速变动,从而起到了紧缩信用或扩张信用的作用。

可见,汇率对经济调节作用的发挥和风险防范与控制离不开灵活的汇率联动机制。

跨境金融风险与防范研究

跨境金融风险与防范研究

跨境金融风险与防范研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跨境金融交易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金融风险也日益凸显。

跨境金融风险是指国际金融市场中,由于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和行为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因此,对跨境金融风险进行研究和防范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了解和识别跨境金融风险是防范的起点。

跨境金融风险主要包括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汇率风险是由于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波动导致的交易和投资损失。

利率风险则是由于国际利率波动导致的债务成本变化。

信用风险是指在跨境金融交易中,债务方无法按时或无法按约支付债务,从而造成债权方的损失。

流动性风险指跨境金融交易中,市场主体在满足现金流需求时面临的困难。

操作风险则是指人为因素导致的错误或失误所带来的风险。

针对不同类型的跨境金融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在全球金融市场中,市场主体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的能力来应对跨境金融风险。

例如,金融机构可以采取统一的信用评级系统,对债务方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以减少信用风险。

此外,加强金融监管和监管合作也是防范跨境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

各国监管机构可以加强信息共享和监管合作,共同监控跨境金融风险,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金融科技的发展也为跨境金融风险的防范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金融科技的创新可以增加跨境金融交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进一步降低金融风险。

例如,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金融交易的去中心化和不可逆转,提高交易的安全性。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准确地评估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另外,加强国际协调合作也是防范跨境金融风险的重要方向。

跨境金融风险往往具有全球性的特点,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应对。

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可以加强协作,建立起跨国合作的机制和平台,共同制定并执行跨境金融风险防范的政策和措施。

同时,各国政府也应加强跨境金融监管合作,通过信息共享、政策协调等方式,共同应对金融风险。

我国金融市场开放条件下利率与汇率的联动效应

我国金融市场开放条件下利率与汇率的联动效应

我国金融市场开放条件下利率与汇率的联动效应,不少于1000字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使得国内利率和汇率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联动效应。

这种联动效应是由金融市场的开放和中国经济的现状所决定的。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种联动效应。

1. 利率与汇率的基本关系利率和汇率是国际金融市场中相互制约的两个重要参数,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具体来说,利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资本的流动性,当一个国家的利率较高时,外国的资本更加容易流入这个国家,从而提高该国货币的需求,进而导致货币升值。

反之,当利率较低时,资本更容易流出,货币需求降低,导致货币贬值。

因此,利率的变化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进而引发汇率的波动。

2. 开放条件下的利率与汇率联动效应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已经逐步向外开放,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这种开放带来了国内外资本流动的密切联系,因此,利率和汇率之间会更加牢固地联动起来。

例如,当中国央行调整其利率政策时,国内的外汇市场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汇率的波动。

另外,外国投资者的流入,也会带来相应的资本流动,进而影响中国的利率和汇率。

3. 应对开放条件下的利率与汇率联动效应的措施针对上述的开放条件下利率与汇率的联动效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稳定金融体系建设,提高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力;(2)及时发布金融政策,控制利率和汇率波动的风险;(3)加强对外资本流动监管,确保资本流动稳定有序;(4)增强市场透明度,防范市场异常波动;(5)加强国际间的协调和合作,建立稳定的国际金融市场。

综上所述,我国金融市场开放条件下的利率与汇率的联动效应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在合理管理风险的前提下,积极推进金融市场的开放,加强监管,打造稳定的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开放引发金融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金融市场开放引发金融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金融市场开放引发金融风险的分析与防范金融市场的开放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机会。

然而,开放金融市场也会引发一系列的金融风险。

本文将分析金融市场开放的影响,探讨可能出现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首先,金融市场的开放可以促进资本流动和国际投资,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通过吸引外国资本的流入,国家可以获得更多的投资资源,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然而,大量的资本流动也会带来金融波动和流动性风险。

短期内的大规模资本流入或流出可能导致汇率的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为了防范此类风险,国家可以采取稳定的货币政策和资本管制措施,以控制资本流动的速度和规模。

其次,金融市场开放还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透明度不足的问题,这可能导致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受到威胁。

在开放的金融市场中,各种金融产品和交易工具不断涌现,投资者可能面临着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的产品。

然而,不同国家的监管标准和信息披露要求存在差异,投资者很难对产品的真实风险有准确的判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金融市场应加强监管力度,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制定高标准的金融监管准则。

此外,金融市场开放还可能导致金融机构的国际化,从而增加了系统性风险的传播和扩大的可能性。

在全球化的金融体系中,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紧密,一家金融机构的危机可能会传染到其他机构,引发金融系统的崩溃。

为了防范此类风险,金融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提高监管跨境机构和跨境交易的能力,加强系统性风险的监测和预警。

最后,金融市场开放还可能引发金融犯罪和洗钱等非法活动。

开放的金融市场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平台,他们可以利用金融体系的复杂性和跨境交易的便利性进行非法活动。

为了防范此类风险,国家应建立健全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制度,加强金融监管机构的执法力度,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增强金融机构的合规能力。

综上所述,金融市场开放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金融风险。

国有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及防范措施

国有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及防范措施

国有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及防范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国有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也随之增加,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围绕国有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国有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1. 利率风险国有企业通常需要借款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借款的利率是个变量,受国内外经济形势、货币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波动。

当利率上升时,企业支付的利息支出增加,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盈利能力。

国有企业在开展国际贸易或直接投资时,会涉及到外汇交易。

而汇率的波动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和收益情况。

特别是对于那些业务涉及多个货币的企业来说,汇率风险更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3. 信用风险在金融交易中,国有企业与各类金融机构打交道,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在这些交易中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即一方无法履行合约义务,导致另一方的损失。

尤其是在金融市场波动大、信用环境不佳的情况下,信用风险更加凸显。

4.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无法按时满足支付义务而导致的损失风险。

尤其是在经济环境恶化、市场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可能面临资金周转不灵、无法按时还款的情况,从而陷入困境。

5. 管理风险国有企业通常规模较大,涉及的业务范围宽广,管理复杂度较高。

在这种情况下,管理风险成为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管理层的失误、内部控制不力、缺乏有效监管等都可能导致企业出现经营困难。

6. 其他风险国有企业还可能面临着市场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的影响。

1. 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明确风险管理的责任部门和管理流程。

通过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和识别各类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的程度。

2. 多元化融资和投资渠道为了降低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国有企业应当多元化融资渠道,通过债券发行、商业票据等手段获取融资资源,避免对单一渠道过度依赖。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及防范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及防范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定义金融风险对经济活动的影响错综复杂,造成金融风险的因素不少, 金融风险的种类也多种多样目前, 国际经济金融界对系统性金融风险(systematic financial risk)尚没有一个规范公认的定义,但系统性金融风险应该包括这样几层含义第一,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一个事件在一连串的机构和市场构成的系统中引起一系列连续损失的可能性,其表现形式是因一个金融机构的倒闭,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引起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第二,金融风险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微观金融风险,是指个别金融机构在营运中发生资产和收益损失的可能性;二是中观金融风险,是指金融业内部某一特定行业存在或者面临的风险;三是宏观金融风险,是指整个金融业存在或者面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第三,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由于某种因素给所有金融机构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因此,系统性金融风险将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参预者都有影响,而且该风险通常是难以规避和消除的第四,系统性金融风险又可称之为市场风险,是指市场的全局性风险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一)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是指由于金融机构的内在脆弱性所引起的系统风险,它甚至会引起金融危机引起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种1.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风险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结构特征是导致其脆弱性的重要原因银行的负债大都是流动性极强的,而资产则往往有一定期限,资产负债有着天然的不匹配的特点, 因此,银行的首要风险是流动性风险此外, 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银行发生流动性问题时容易产生挤兑,并且一家银行的挤兑可能导致存款人对整个银行体系丧失信心,导致全面的挤兑, 引起系统性风险而且由于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的发展, 以及金融自由化使居民更容易变换银行储蓄的货币组合, 因此银行体系更容易受到攻击国际性大银行的流动资产中,除了现金资产与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储备金资产外,还有大量短期性的有价证券以及商业票据,保证了资产的流动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被动负债大量增加,而投资渠道缺乏,过多的流动性投向资金和货币市场,导致货币市场主要投资工具利率持续走低,甚至和存款利率倒挂在证券业,一些证券公司通过挪用客户保证金违规国债回购交易保底委托理财等形成大量违规负债,所得资金主要用于证券自营甚至做庄,或者被大股东占用,形成为了巨大的资金缺口,潜伏着严重的支付风险2.金融机构过度不良债权和资不抵债的风险依据IMF 的统计,从1980 年以来,发生严重金融问题的108 例中, 由于银行不良贷款引起的有72 例, 占67%;发生金融危机的有31 个国家共41 起,其中由不良贷款引起的有24 起, 占50%以上因此,威胁金融系统安全运行的主要风险仍然是不良贷款问题[1]长期以来,我国系统性风险的潜在因素主要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的巨额不良贷款截至2005 年12 月末, 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已经累计处置第一次剥离的不良资产8397.5 亿元,处置进度已完成66.74% 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重组股分制改革处置不良资产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仍然潜在较大风险,主要表现在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比率仍然偏高和盈利水平偏低2004 年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收益率(ROA)普遍低于一些国际大银行[2]此外,我国银行业贷款集中度过大, 对集团企业客户多头授信和对重点行业集中授信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利于分散经营风险和防止关联交易风险,往往会导致风险扩散和放大的负面效应,从而产生系统性风险中小金融机构资本实力较弱,存在着较大的信贷风险3.金融机构的利率风险许多国家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之间吸收存款的竞争更加激烈,使各种金融机构或者金融工具间利率水平差距缩小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执行“合同利率一年一定”的政策,而定期存款利率则执行合同利率,在这种情况下,利率的下调往往会减少银行的净利差收入目前这种风险在外币市场已浮现由于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银行自行定价, 银行将利率水平的高低作为争取市场份额的契机,从而造成存款利率上升幅度大于贷款利率的上升幅度,利差收入明显下降4.金融机构操作失误引起的风险金融机构操作失误会导致经营艰难,并有可能影响整个金融市场, 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内控机制逐步完善,但由于操作风险引起的损失也较大2003 年6 月,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发布了对2002 年以及之前年度对中国人寿总公司以及全系统3400 多个分支机构的审计结果审计发现各类案件线索28 起,涉案金额4.89 亿元2005 年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通过现场检查,共查出金融机构违规金额7671 亿元,处罚违规金融机构1205 个,违规人员6826 人,取销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325 人[3]5.金融混业经营的风险我国加入WTO 以后,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面对巨大压力积极寻求在金融业务上开展合作, 浮现了一批以银行与证券银行与保险证券与保险合作为背景的跨行业交叉性金融工具如国内证券机构和银行机构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进行短期融资,证券公司的股票质押贷款以及“银证转账”和“银保合作”等此外,我国境内已形成为了一些类似于集团混业经营子公司分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并不断创造出跨行业的交叉性金融工具跨市场跨行业的金融风险对金融系统的危害不仅体现在其风险特征的复杂性,而且风险有可能在各个市场各行业之间快速转移传播扩散,形成系统性风险,并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灾难性的冲击(二)宏观经济波动对金融体系的影响我国金融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新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与市场环境中,金融系统浮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成为影响金融稳定和安全的重要因素1.金融发展格局不协调和风险向银行集中一些学者认为,金融深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广义货币M2 和GDP 的比率上升,然而并非所有这些上升都是对银行有益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银行负债的增长相对于经济规模和国际储备的存量上升很快,而且银行负债在流动性期限和货币构成方面显著不同于银行资产,银行资本以及损失的储备不能够弥补银行资产的波动,经济也面临着重大的信心冲击等, 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将上升目前,我国M2/GDP 比例居高不下,2003 年2004 年和2005 年为别为187%,186%,164%,远高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和一些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银行业吸收了大量储蓄存款,且主要依靠发放中长期贷款来释放储蓄增长的压力,导致全社会的融资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4]从长期看,过多的货币供给可能冲击物价和资产价格的稳定,不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同时也挤压了货币政策的调控空间2.隐形赤字的货币化压力增大和通货膨胀风险增加根据历史经验,各类金融风险最终都会逐步向央行和财政集中2005 年末,我国短期外债余额为1561.4 亿美元, 比2004 年末增加329.4 亿美元, 占外债余额的55.6%,占比高于国际公认的25%警戒线我国有相当大的隐形财政赤字,这包括国有商业银行部份政策性不良贷款社会保障“欠账”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等这种财政综合负债占GDP 比例约90%,财政总债务率已超过国际公认45%的警戒线如此高的财政负债率,容易导致财政风险,最终影响币值稳定中央银行资金运用的准财政性支出增多,贷款回收率低,不良比例高,形成为了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大量占用中央银行资金的局面,容易造成中央银行财务状况恶化,削弱中央银行调控能力[5]3.宏观经济波动较大,经济的扩张和收缩,可能使企业大量债务拖欠,导致银行风险浮现的频率和强度都比较高2003 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浮现过热苗头, 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率仅次于1992- 1993 年, 成为历史上投资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我国投资增长明显过猛,使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显现,导致金融系统性风险加大(三)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由于历史体制等多种原因,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存在一些不平衡的状况,包括整个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不平衡;直接融资中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发展的不平衡;债券市场中国债金融债与企业债发展的不平衡等1.货币市场的风险我国的货币市场与发达国家的货币市场相比,其深度和广度不够, 货币市场的内在功能还有待于提升一是货币市场交易工具和品种过于单一目前在货币市场上采用的交易工具惟独拆借回购和承兑汇票,货币市场中可供交易的工具偏少票据市场惟独交易性票据,没有融资性票据在交易性票据中,银行承兑汇票所占比重远高于商业承兑汇票债券品种也惟独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发行主体过少,期限偏长,缺乏短期债券品种,不利于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形成二是货币市场流动性有待提高市场缺乏流动性既有债券供给和需求方面的原因,也有交易方式单一做市商和经纪人等竞争性市场交易中介空缺市场透明度不高等方面的原因三是货币市场中交易的集中度偏高,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竞争性和效率在拆借和回购交易中,商业银行为主要的资金融出方, 占比普通为80%以上,形成为了一定的垄断性四是票据市场一些主体行为不规范法制信用观念淡薄违规经营票据业务的现象屡禁不绝2.资本市场的风险我国资本市场是在经济转轨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新兴市场,转轨时期的体制问题与新兴市场的基础缺失相互关联,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结构性缺陷和风险隐患,影响了市场稳定运行,使得资本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不协调一是市场信息不彻底和不对称证券市场整体上发展滞后,除了交易工具和结构性问题外,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上市公司披露的经营业绩与其承诺或者其注册会计师预测的指标相去甚远,其业绩往往不会维持很长,而且也难以作为投资者投资的依据二是投资者结构不合理以及投资者违规操作行为造成的风险我国证券市场主要以中小投资者为主,缺少多元化的具有竞争性和互补性的拥有长期稳定资金以及长期投资理念的机构投资者,不利于抑制证券市场的短期投机行为提高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和有效控制系统性风险三是市场融资功能萎缩,产品结构和监管制度等存在缺陷股票发行监管仍存在较多问题,发行和上市审核体制分工与衔接不合理新股发行和再融资渠道不畅通,优质上市资源外流, 直接影响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四是市场交易和结算制度不能满足市场迅速发展和控制风险的需要,缺乏对投资者直接保护的制度五是监管机构缺乏管理经验而对证券市场干预不及时不果断或者进行不正常干预而造成的证券市场的震荡3.保险市场的风险目前我国保险业务快速增长,但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风险一是保险业的偿付能力较低占市场份额超过70%的国有保险公司长期以来偿付能力处于不足的状态二是保险业在快速发展中存在着道德风险当前我国保险业在社会上的信誉度不高,保险公司诚信状况存在着不少问题少数保险公司培训和管理代理人不严格,存在唆使误导代理人进行违背诚信义务的活动保险公司缺乏诚信记录披露制度,消费者无法考查保险人的承保能力赔付实力资产质量经营状况风险管理发展前景等与诚信相关的信息,投保人购买保险时缺乏充足的诚信信息支持三是保险产品的结构风险当前我国保险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比较突出,保费收入主要来自少数险种,而且各家保险公司险种结构的相似率达90%以上四是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目前,保险可用资金已超过1 万亿元,但由于资本市场还不成熟,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仍偏小,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难度较大寿险业资产负债匹配风险较高,5 年以上中长期资产与负债不匹配的程度已超过50%,且期限越长,不匹配程度越高,有的高达80%,资产平均期限与负债平均期限相差10- 15 年,在偿付高峰到来时期可能集中爆发流动性风险(四)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开放经济条件下,许多国家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管制,导致市场波动幅度剧增,金融机构大量涉足高风险的业务领域,风险资产明显增加,游资的冲击有时也会造成巨大的危害1.开放经济中的汇率风险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的均衡公式为:Y=AD=A(Y,I)+NX(Y,Y*,ePF/P),式中, 国内总需求A 取决于国民收入Y 与利率水平I;净出口NX 作为国内收入Y 国外收入Y*与实际汇率ePF/P 的函数汇率变动对内在均衡和外在均衡的影响是很大的2005 年7 月21 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浮动有可能增大进出口企业以及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首先,此次调整将对热钱的流向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间接地冲击国内经济如果国际游资认为我国央行在短期内将继续调整人民币汇率他们很有可能会加大流入我国的速度;如果他们的预期不是这样,则有可能撤离部份热钱,将导致资本大量和快速流动,影响国内经济金融的稳定其次, 由于人民币汇率调整而引起的外贸出口企业利润的受损将间接地影响银行业的经营,银行在这一行业的不良贷款有可能增加最后,企业和居民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也将对银行经营产生影响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有可能会导致结售汇的大量增加,银行一方面获得的中间业务收入会上升,但另一方面外币存款会因此而大量减少此外,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还可能导致外币贷款的增加,从而对银行外币头寸产生较大压力由于存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国内企业和金融机构可能过度举借外债进行低效投资如果短期外债用于长期的国内投资, 由于企业的收入是人民币,容易浮现币种和期限的双重搭配问题,一旦汇率预期逆转,汇率大幅波动,容易引起债务危机2.开放体系中资本流动的风险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许多国家的资本账户逐步开放,资本大量和迅速地流入与流出,导致金融体系浮现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增加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浮现较大顺差,资本净流入占国际收支顺差的比重加大到2005 年12 月末, 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8189 亿美元, 同比增长34.3% [6]我国实行汇率改革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但国际收支的双顺差的局面仍然存在一是国际收支“双顺差”可能给货币政策安排带来压力从而使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灵便性和有效性面临巨大挑战二是外汇占款的增加, 引起中央银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 造成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形成通货膨胀压力三是持有巨额外汇储备增加了机会成本和外汇管理的风险外汇储备的数额越大,这些风险越大,外汇储备的收益越不确定四是给进一步资本项目开放带来艰难在“双顺差”的情况下,当资本项目逐步开放时,资本流入的规模和速度快速增长,可能带来资产泡沫,形成一定金融风险三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措施我国维护金融稳定的任务还非常艰巨,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深化改革加强调控强化监管改进服务优化环境,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一)建立和完善金融法律框架我国将进一步完善金融业内部的法律体系,理顺银行业和证券业信托业的法律边界, 明确不同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分清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的特征,对有关法规中的金融各行业禁止性规定和肯定性规定进行统一,并与各行业的法规保持协调金融监管部门应进一步简化对创新的审批程序,建立高效的审批制度,及时提示承办此类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具有的基本条件(二)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从各国的相关实践来看,资本账户的开放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即“渐近模式”和“激进模式” 相关研究显示, 目前我国除了外汇储备充裕对外贸易自由化可在未来几年内基本实现外,其他条件均未充分具备因此,需要继续实施“渐进模式”的资本账户开放策略,稳步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一些学者认为,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的理想顺序安排是:首先推动强制结售汇制向意愿结售汇制过渡;其次先放宽对资本流入的限制,再放松对资本流出的控制;再次先放开债市,后放开股市(即A.B 股并轨),但要求非居民必须申报购股数量,并严格执行申报制度;最后在外汇市场上,逐步扩大交易主体, 由指定银行扩大到大企业,再到非居民,但限制交易品种我国将根据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不断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三)加强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经济金融界的研究表明,在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一国可以通过加强货币和财政政策的纪律约束来减少波动我国目前开放经济的特点是准固定汇率制度资本管制和持续的“双顺差” 这些特点的组合造成为了我国经济金融宏观调控的复杂性我国为了保持内外政策的平衡,除了采用传统的财政货币和外汇政策外, 还可以考虑选择其他一些政策工具用于政策组合一是可以采取增大汇率浮动区间的政策, 以减少外汇储备的积累,减缓资本流入对货币供给的扩张效应二是推动远期外汇市场建设中央银行对远期人民币汇率的干预不仅可以稳定远期汇率水平,而且有助于稳定即期汇率三是发行储备债券储备债券指的是中央银行为吸收外汇资金而发行的一种以人民币计值的债券之中央银行需要控制基础货币的发行, 而为稳定汇率防止人民币汇率升值又必须在外汇市场上吸纳外汇资金时,可以在国内债券市场上发行储备债券,将发行所获人民币资金用以收购外汇四是可以考虑征收“托宾税” 征收“托宾税”的积极意义在于中央银行不需要调整利率或者介入货币和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就可以影响资本交易的流动方向与规模,从而影响到市场汇率近年来, 中国人民银行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加强总量调控,调节货币供给, 同时积极配合国家产业政策加强信贷投向引导,促进信贷结构改善,支持了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然而, 中央银行需要特殊注意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进一步推进货币政策决策的民主化,增强透明度,提高货币政策的决策水平; 提高金融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有效性;加大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力度,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充分发挥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在金融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四)完善市场和加强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能力一是加快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我国将大力发展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在内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加强金融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健全金融市场的登记托管交易清算系统,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完善市场功能,满足不同主体投融资需求,加强市场透明度建设和规范化运作,推动金融市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促进金融机构改革和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我国需要进一步推进国有金融企业和国有工商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 通过股分制改革,使国有部门产权实现多元化,解决出资人缺位的问题, 增强出资人的经济理性,发挥应有的作用从建立责权分明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明确的经营发展战略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先进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职业操守等五个方面着手,逐步建立现代化金融企业有必要在有效实施金融监管的前提下,主要通过金融控股公司和其他适合我国国情的综合经营组织形式,发展综合类金融业务通过设立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的方法,将防范金融风险和鼓励金融创新有机结合,通过金融创新调整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结构;鼓励金融业在制度机构产品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推动金融企业面向市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意识,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和盈利能力;加强金融机构的产品定价能力重视发展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开发证券公司的卖方业务,加快保险产品结构调整,哺育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实力(五)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可以进行研究和开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其主要由指标体系预警界限数据处理和预警显示四部份组成首先是选择一套能够科学合理敏感地反映金融风险状况的监测指标体系,并要遵守实用性系统性全面性规范性原则;然后根据经济金融发展的历史经验, 以及参考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确定各指标的预警限值;再用事先确定的数据处理方法或者模型,对各指标的取值进行综合处理,得出风险的综合指数和相应的风险等级,最后显示风险状态(六)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我国需要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制定和颁布有关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法规,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成。

金融经济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分析

金融经济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分析

金融经济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分析随着金融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膨胀,金融风险日益凸显。

金融风险是指在金融活动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损失,其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

本文将针对各类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防范措施。

一、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金融资产价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股票价格风险等。

具体来说,当市场利率、外汇汇率、商品价格或股票价格出现变化时,资产价值随之发生波动,可能导致金融机构或个人遭受损失。

防范措施:金融机构或个人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策略,包括分散化投资、风险控制、市场盈亏管理等,同时在进行投资之前,需要全面了解市场情况,及时预警并制定应对措施,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投资组合的调整。

二、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指债务人或合约方无力按照合约约定履行义务而导致的风险,主要表现为资产质量下降和违约风险。

信用风险是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因为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是存贷款,而这种业务本身就具有信用风险。

防范措施:金融机构在进行贷款业务时,应当进行科学、全面、细致的风险评估,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财务状况等情况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并建立完善的逾期催收系统。

在这个基础上,加强对借款人的贷后管理,及时发现风险,采取合理措施加以应对。

三、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或个人因无法在规定时间内转换为现金而带来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可能导致资产无法变现或变现价格下降,从而导致资产价值受到损失。

防范措施:金融机构或个人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流动性管理策略,包括平衡资产负债表、维持充足的现金储备、建立有效的流动性监控系统等,从而在风险出现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避免流动性问题带来的损失。

四、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人为或技术原因引起的错误或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主要包括管理风险、人为失误风险、技术风险等。

操作风险是金融机构和个人面临的难以预测、难以识别和难以控制的一种风险。

利率汇率联动机制

利率汇率联动机制

因素分析
二是当国内资本大量流出时,经常项目的盈余无法抵补资本项目下的赤字,国际收支逆差,本币 贬值压力增大,为了维持汇率稳定,便要采用利率政策,提高利率,减少国内资本的外流,同时 吸引国外资本的注入,利率上升,由于乘数作用又会进一步影响到投资和产出,这样对货币的外 部冲击就直接影响到了国内经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就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在资本自由流动 条件下实行固定汇率制非常容易受到货币投机的冲击。
因素分析
在利率自由化条件下,市场的发育程度良好,市场主体对利率变动的反映非常敏感,同样其他情 况保持不变,这时如果货币当局增加货币供给,市场迅速做出反应,供大于求,利率下降。由于 利率下降,对本币及其资产的需求减少,对外币及其资产的需求增加,从而使得本币汇率水平上 升。本币汇率上升意味着本币贬值,导致资本外流,从而市场上货币供应量减少,资金供不应求, 利率上升。 综上所述,在利率管制和利率自由化条件下,利率-汇率联动机制的作用过程是不一样的,主要 区别在于:在利率管制条件下,需要货币当局的及时干预才能维持宏观货币市场、本币资产市场 和外汇市场的稳定,进而保证宏观金融的稳定;而利率自由化条件下,市场本身的传导机制就可 以维持宏观金融的稳定,基本不需要货币当局的干预。
因素分析
(2)利率市场化程度对利率-汇率联动机制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程度对均衡市场利率的形成方式有着深刻的影响,也因此严重影响着利率汇率间的联 动关系。也就是说一国利率的形成是在政府控制下形成的还是由市场供求关系确定的,对利率汇 率间的传导渠道顺畅程度有重要影响。接下来考察利率市场化程度对利率-汇率联动机制的影响, 我们按利率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利率管制和利率自由化。 1.利率管制下的利率汇率联动 所谓利率管制,指的就是国家为了限制银行间的恶性竞争,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对资金利率 进行限制的一种政策措施,属于价格管制的一种。按管制的范围分为单项管制和多项管制:单项 管制仅对存、贷款利率实施管制,多项管制增加了对贴现率和中间业务服务价格的管制。

金融风险防范问题的研究

金融风险防范问题的研究

金融风险防范问题的研究【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业不断发展,对经济稳健、快速、健康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的金融市场已经迈进国际化轨道,很大程度上与世界金融市场接轨,面临的金融风险也日益加重。

如何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防范和规避金融风险,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议题。

本文中,我们将了解到金融风险的成因、分类,以及如何防范金融风险。

【关键词】金融风险;风险规避“金融风险”是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决策失误,客观情况变化或其他原因使资金、财产、信誉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一家金融机构如果发生金融风险,其带来的后果往往不仅仅是对自身的生存构成威胁,还有可能会威胁到整个金融体系。

一旦发生系统风险,金融体系遭到破坏,必然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进而引发一系列危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的稳定关系着经济的稳定,社会的稳定。

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和与世界接轨,我国面临的金融风险种类越来越多,程度也日益加重。

为了使经济能够快速稳定的发展,促进社会稳定,防范和规避金融风险成为了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

一、金融风险的成因造成金融风险的原因有很多,笔者认为,主要分为以下3个方面。

1.金融环境差是形成金融风险的外部原因。

在我国,政府对金融的控制、干预十分严重。

在计划经济时期,银行遵照国家的指令办事,作为政府的“出纳”,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银行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转变为商业银行,需要拥有自己经营的自主权。

但是,一些政府强制商业银行贷款,直接干预银行业务的现象还是十分严重的。

另外,企业对信贷资金依赖性强,约束不强的现象木有根本改变。

企业需要扩张,需要从银行借入大量的资金,长期依靠银行贷款维持企业运转。

但又由于企业经济效益不好,还债能力不强,对于银行而言,就产生了恶性循环。

2.金融机构自身没有形成有效的防范金融风险的机制是形成金融风险的内部原因。

从目前金融机构运行和管理的情况来看,其内部控制的机制十分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内控机制,权力与权力之间不能有效的互相制约,使得贷款质量下降。

国有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及防范措施

国有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及防范措施

国有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及防范措施近年来,国有企业在金融风险方面面临了诸多挑战。

虽然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其金融风险问题一直是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障碍。

本文将介绍国有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以期为国有企业的金融风险防范提供一些参考。

国有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市场风险是因为市场价格波动引起的资产价值的损失,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不能按约定履行义务,利率风险是指利率变动引起的债务成本的增加,汇率风险是因为汇率波动引起的资产负债的价值损失,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在遇到资金紧张时无法及时获得足够的资金。

这些金融风险给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国有企业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防范金融风险。

国有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金融风险管理政策。

金融风险管理政策应该包括金融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不同的金融风险,国有企业应该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并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对于市场风险,国有企业可以采取多元化投资组合,减小单一资产对企业的风险影响;对于信用风险,国有企业可以建立健全的信用评估体系,严格控制信贷风险;对于利率风险,国有企业可以根据市场利率情况灵活调整债务结构,降低利率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对于汇率风险,国有企业可以采取外汇保值工具来对冲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对于流动性风险,国有企业可以建立健全的流动性管理制度,提前做好资金安排,以应对资金紧张的情况。

通过制定专门的金融风险管理政策,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国有企业还应当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内部控制是保障国有企业金融风险管理有效实施的基础。

国有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框架,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问题及时进行反省和制度的修补,提高公司内部的合规、透明能力。

国有企业还应当在公司治理结构上不断加强,增加对企业管理的监督和制约,加强内部外部的监管力度,降低企业内部人为操作引起的风险。

开放条件下的金融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开放条件下的金融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建立健全金融 风险 的防范机制 , 维护 国家金融安全 , 不断 提高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 已经成为我 国需要重点研究和
解 决 的课 题 。
金 融 风 险及 其 类型
促使金融企业采用 网络开展业务 ,金融服务实现 了安全 、 及时 、 便捷 、 多功能和全球一体 化的趋势。 现代信息技术与
击 的目标。 另外 , 由于网络技术的专业性 , 金融机构的网络 业 务开展支持 系统依靠外部市场 的技术 支持解 决内部的
比其他资源配置都要高 , 金融风险 已经成为金融业稳健经
营的严重障碍 。能否正确认识和有效 防范并化解金 融风 险, 是确保金融安全的关键。
按 照传 统 的 巴 塞尔 银 行 有 效监 管 的核 心 法 则 , 融 风 金
蔽 了当前 的 金融 风 险 。在 金融 资本 国际 化 的浪 潮 中 , 何 如
计业 ,三大评级机构在 中国的经济积极展业如人无人之 境 ,国际投行 对中资企业境外上市的咨询承销 已形成垄 断, 国际战略投资者的引进使 中资金融机构 的投资经 营活
动 近乎 无 密 可保 。 、 金 融技 术风 险。2 纪 9 0世 0年代 网络技 术 的广 泛运 用
同所 有 者 之 间 的重 新 分配 。 国金 融信 息 安 全集 中表现 在 中 世 界 四大 会 计 事 务 所 已经 控 制 并 试 图垄 断 中 国 的会 计 审
革的突破性进展 , 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和 内部机制性改
革稳步推进。随着金融创新步伐 的加快 , 资本市场基础性
制度得到加强 , 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顺利实施 。金 人 融系统的改革在取 得成绩的同时 ,人 民币升值 的外部压 力、 海外债券市场的剧烈震荡造成外汇储备 中的债券 资产 缩水 、 中国内地 民间资本脱离银行体系以各种方式进入资 本市场寻求增值或保值的诱导 因素 , 使金融改革的成绩蒙

国际金融的风险与防控措施

国际金融的风险与防控措施

国家层面金融监管机构
负责监管本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并与全球和区域性金融监管机构保持联系。
联合调查和执法
当出现跨国金融违规行为时,各国监管机构可以开展联合调查和执法行动,共同打击跨境金融犯罪。
信息共享机制
各国监管机构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交流监管信息,加强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合作。
共同标准和准则
02
CHAPTER
市场风险
利率风险的定义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变动而给金融机构或投资者带来损失或收益的可能性。
03
汇率风险的防控措施
对于汇率风险的防控,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选择稳定的货币、使用外汇远期合约、购买外汇保险等。
01
汇率风险的定义
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动而给国际贸易或跨国投资带来损失或收益的可能性。
制定共同的金融监管标准和准则,以便各国监管机构遵循相同的监管要求,确保金融市场的公平和稳定。
巴塞尔委员会
巴塞尔委员会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金融监管组织之一,其目标是确保国际银行体系的稳定和透明。该委员会制定了著名的巴塞尔协议,为银行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指导。
金融市场稳定论坛(FSF)
FSF是一个由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组成的合作机制,旨在协调全球金融监管,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透明。
总结词
在国际金融市场中,资产流动性风险的表现尤为突出。当金融机构持有的资产无法在需要时以合理的价格迅速出售时,就会面临资产流动性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源于市场环境的变化、资产价格的波动以及市场参与者的风险偏好等因素。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负债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面临压力时,由于负债的不可靠或无法按照合理利率借入资金,导致其无法满足债务或流动性需求的风险。

金融风险防控措施

金融风险防控措施

金融风险防控措施引言金融风险是指由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及金融活动所引发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金融损失的潜在风险。

为了保护投资者和金融机构,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金融风险防控措施,以帮助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更好地应对金融风险。

1.市场风险防控市场风险是由于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的风险,包括市场价格波动、利率变动、汇率风险等。

为了防范市场风险,金融机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风险管理制度: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明确风险管理职责和权限等。

•定期风险评估:金融机构应定期对市场风险进行评估,识别潜在风险因素,并进行风险测算和风险预警。

•多元投资组合:金融机构应采取多元化投资策略,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的资产类别和市场,以降低整体风险。

•使用金融衍生品:金融机构可以使用金融衍生品,如期货、期权和互换等工具,对冲市场风险。

•严格风险控制:金融机构应制定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限制投资金额、设定风险警戒线等,以确保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2.信用风险防控信用风险是由于借款人或债务人违约而导致的风险,将给金融机构造成潜在损失。

为了防范信用风险,金融机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严格的征信审核:金融机构在进行贷款、信用卡审批等业务时,对借款人进行详细的征信审核,了解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记录。

•贷前调查:金融机构应在发放贷款之前进行充分的贷前调查,包括调查借款人的收入、资产状况和负债情况等,以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风险定价:金融机构在设定贷款利率和额度时,应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进行风险定价,以确保贷款利率和额度与风险相匹配。

•担保品要求:金融机构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物或第三方担保,以降低信用风险。

•催收措施: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催收机制,对逾期借款进行及时催收和追讨,以减少信用风险。

3.操作风险防控操作风险是由于内部操作失误、人为疏忽或技术故障等因素导致的风险。

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

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

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金融风险也随之增加。

金融风险不仅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经济损失,也对整个社会和经济体系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一、金融风险的类型金融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其中,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当交易对手不能履行其在金融市场上的承诺时的损失;汇率风险是指由于国际汇率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变化导致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市场流动性供需不平衡所带来的风险等。

二、金融风险防范的措施为了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工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和监管规则。

监管部门应该严格监管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和风险管理。

其次,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

金融机构应该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等的管理和控制。

第三,提高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

金融机构和个人应该从自身出发,增强对风险问题的敏感性和防范意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和技巧,从而有效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

三、金融风险化解的措施对于已经出现的金融风险,应该采取有效的化解措施。

首先,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化解风险。

市场化的化解方式可以通过发行信托产品、措施金融资产证券化等方式降低风险。

其次,采取政策性的方式化解风险。

政策性的化解方式可以通过降低利率、出台贷款和债券贴息等措施来减少风险。

最后,采取多方配合的方式化解风险。

多方配合的化解方式可以通过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间的联合来共同承担风险,从而分散风险并降低损失。

四、结语在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体系下,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只有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和监管规则,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提高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从而为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做出重要贡献。

利率市场化下的金融风险与防范

利率市场化下的金融风险与防范

利率市场化下的金融风险与防范利率市场化是指国家放开对金融机构利率的干预,让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利率水平的一种金融政策。

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必须面对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金融风险也变得更加突出。

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防范,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1. 利率风险利率市场化意味着银行的融资成本将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利率的波动性将增加,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将变得更加困难。

一旦利率发生大幅变动,银行将面临着因资产和负债利率敞口不匹配而产生的风险,尤其是对银行资产端长期贷款和负债端短期存款的银行来说,这种风险更为突出。

2. 流动性风险利率市场化下,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也将增加。

一方面,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金融机构可能会面临着短期内无法满足资金需求的情况;金融机构的客户可能会在利率变动下调整其资金配置,导致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受到挑战。

3. 信用风险利率市场化将使得资金流向更加市场化和自由化,金融机构可能会面临着更大的信用风险。

特别是在市场利率剧烈波动的情况下,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金融机构的信用贷款风险将增加。

利率市场化也将使得金融机构的外汇业务面临更大的风险。

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汇率波动,进而影响金融机构的外汇头寸价值,增加汇率风险。

1. 加强资产负债管理金融机构应加强资产负债管理,确保资产和负债的敞口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通过进行利率敏感度分析和压力测试,及时发现和应对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做好风险的防范工作。

2.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利率、流动性、信用、汇率等风险的监测和控制。

通过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部门等机构,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和科学化。

3. 提高风险定价能力金融机构应提高风险定价能力,根据客户的风险水平和市场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利率水平和风险溢价,提高风险定价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4. 加强监管和合规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加强对利率市场化下风险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隐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开放条件下利率—汇率联动与金融风险防范汪振洋,金镝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系,大连(116024)E-mail:ailv16@摘要:本文站在金融开放的角度,研究利率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汇率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资本项目进一步开放下,我国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联动配合在防范金融风险中应有的作用,并给出政策主张。

关键词:金融开放;利率—汇率联动;货币政策;金融风险1. 引言利率和汇率分别代表了货币在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上的价格,二者都是调节宏观经济、引导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是货币当局对内对外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

金融开放条件下,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二者之间的协同配合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内外均衡、防范金融风险的有力手段。

多年来,我国利率和汇率一直处于政府管制状态之下,其形成机制脱离市场,严重阻碍着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之间的联动,金融市场也因此积聚着金融风险。

尽管近年来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稳步推进,2005年7月21日正式实施的新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也使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有了一定提高,但现在看来,货币政策执行中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冲突仍十分显著。

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进程不断加快,这意味着国内经济受国际经济波动冲击的可能性增大,金融风险也相应增大。

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金融市场的开放也正给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同配合带来契机——利率和汇率之间的联系将更为密切,二者的联动机制在防范金融风险中的作用将更为突出。

因此,如何在金融开放条件下,合理利用利率—汇率联动机制,积极防范金融开放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是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

2. 当前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矛盾及金融风险的积聚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在资本账户开放和货币可自由兑换前提满足时,货币的升(贴)水率将等于国内外利率之差,这一理论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利率和汇率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

其后的Mundell—Fleming模型、Domhusch模型、麦金农—大野健一模型等也从不同侧面揭示了金融开放条件下利率和汇率间的联动机制。

利率—汇率联动机制在中国又体现得如何呢?众多学者,如张萍(1996),易纲、范敏(1997),魏巍贤(1999),向东,薛宏立(2004),熊鹏(2005),刘淄、仪垂林(2006)等早已分别对此从各种角度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大致相同。

基本观点是,人民币利率与汇率之间的联动关系弱,二者之间缺乏灵活的反应机制,利率平价实现的制度前提在中国不具备,利率平价在中国发生了变形。

据此,本文认为对人民币利率与汇率之间关系的实证已无需再做更多研究,笔者将力图究其本质,分析当前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由此产生的金融风险的积聚。

2.1 人民币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矛盾冲突1.利率政策的顺周期性和经济内外均衡的矛盾冲突长期以来,我国的利率政策是:在经济出现通涨时提升利率,而这易使人们产生通货膨胀将高居不下的预期,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通货膨胀将加剧;在经济出现紧缩时,央行开始下调利率,又易使人们产生通货紧缩将持续的预期,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通货紧缩难以摆脱。

这种“顺经济周期性的利率政策”实际上并不利于经济的内外均衡。

以2003年~2005年中期为例,中国经济面临人民币升值和物价上涨的双重压力,然而央行依然选择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

为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央行被迫购入美元,致使货币供应量增加,为使货币供应量回落,央行就必须在人民币公开市场上回笼货币,因而使得外汇储备的增加恰好等于国内信贷的减少。

这种利率政策的选择虽能够维持汇率稳定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但国内信贷收缩的结果是人民币利率上升压力增加,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利率政策实施和汇率稳定之间的冲突。

目前,在全球利率升息的背景下,人民币利率却始终处于低位,这不能不说是为了缓和当前巨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

可见,利率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让位于汇率改革,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超低的资本成本加剧了国内经济过热,利率政策对经济调控的杠杆效应失灵。

2.汇率制度的相对刚性和利率—汇率联动的矛盾冲突2005年7月21日,新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开始实施,汇率弹性较之前已有所增强,但与完全浮动相比仍显刚性。

汇率制度的改革,使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增强,大量投机资本流入境内,央行为维持外汇市场均衡,必须不断进行外汇干预,大量买进外汇资产,进而导致外汇储备相应快速增长。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2月,中国官方外汇储备已达8536亿美元,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年末,外汇储备已突破万亿,达10663亿美元。

面对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央行不得不采取公开市场业务,发行票据进行冲销干预,而在冲销干预下货币的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大,利率有上升压力而其预期却不上升,利率-汇率内在传导的机制被相对刚性的汇率制度所隔断,利率汇率不能有效协调。

正是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这种矛盾冲突,造成2005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持续过热,货币供应量超标,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3.利率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矛盾冲突我国的货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必须致力于维持汇率稳定,为做到这一点,央行经常被迫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然而这种干预的操作会对基础货币的投放量产生影响,进而对利率产生或升或降的压力,如此看来,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汇率制度,其独立性不强(这一点也可以在本文第三部分分析中得到解释)。

同时,执行冲销性货币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冲销干预的效果受公开市场业务规模、财政赤字承受能力、资本管制程度、微观经济主体的资产调整等因素制约,同时外汇市场上失衡的经常性和方向的不确定性也使央行冲销干预十分困难,货币政策独立性更是受到严重冲击。

2.2 当前金融风险的积聚我们认为,在当前制度下,积聚着金融风险,这主要体现在:1.汇率的相对刚性减少了国际投机资本的汇率风险。

去年汇率制度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削减央行作为外汇市场唯一造市者的“隐性义务”[1],央行仍要为维持汇率的相对稳定进行外汇市场干预,这使得国际投机资本并不必为汇率变动付出高昂的成本。

2.国际投机资本的不断进入隐含着汇率失调风险。

我们认为,当前央行对汇率的干预并不能消除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事实表明,大量国际投机资本依然在以各种途径不断进入境内,这隐含着较大的汇率失调风险。

3.利息计算的非分段性1和利率的管制保证了国际套利资本利差收益的稳定。

此种计息方式的实行,使国际套利中的利率风险几乎被完全消除,而风险则转嫁给了国内。

3. 金融市场开放后金融风险的放大资本账户的开放,使得资本流入、流出的规模、速度、频率都有相当程度的提高。

这一方面有利于助推我国金融创新、改进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效率,增强我国金融业的竞争性;但另一方面,也潜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并且是对之前积聚的金融风险的一种放大。

具体地分析可以从资本流入和流出两个角度入手。

3.1 资本流入角度的分析1.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

在资本账户开放后,中国若要不受通涨的压力,就必须有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而我们认为,就目前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来看,大量资本流入仍会带来不小的通货膨胀压力。

2.金融动荡产生的可能性增加。

大规模的外资流入,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入银行体系,增加银行可贷款资金(各类存款和准备金)。

如果国内信贷决策对风险评价和控制能力不足,以及银行监管体系不完备,则必然导致不良贷款增加。

此外,大量的外国证券投资资本的流入也可能对金融系统产生冲击,因为国内和国际证券市场的联系将更加密切。

而由于目前国内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证券市场不成熟等多种原因,国际证券市场上的价格波动会引起国内证券市场上更大的波动,甚至演变为急剧的金融动荡。

3.受国际游资冲击的可能性增加。

开放资本账户后,由于资本管制的放开,国际游资更容易挟资金不断涌入境内,汇率失调风险将更为严重,国际游资对人民币的攻击将更成为可能。

国际游资攻击一国货币的通常手法就是挟资金不断涌入该国,兑换成该国货币,如果该国金融当局强行维持现行汇率水平,就要向市场投放大量货币,这必然加大了该国货币供应量,最终导致该地区的通货膨胀。

3.2 资本流出角度的分析资本账户开放后,我们要防止外资的持久性流出,尽一切可能杜绝大量资本在短期内的流出和外资集中撤资,因为这对我国经济和金融安全带来巨大隐患:1.对经济增长的危害。

资本大量持久流出,导致国内资源的流失,减少政府的税收收入;同时,会降低国内储蓄,造成国内资金的短缺,从而危害经济增长。

2.对金融安全的威胁。

短期内大量资本的流出,会使外汇储备急剧下降,金融机构对外清偿能力因而减弱,货币贬值预期增强,投机者大量抛售货币,引起全面恐慌,从而导致货币乃至金融危机发生。

上世纪末拉美、东南亚金融危机就证实了这一点。

3.对外债务负担加重。

资本外流曾经是上世纪80年代初国际债务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不少拉美国家陷入“债务十年”重负难以自拔的关键原因。

资本大量流出会加重对外债务负担毫无疑问[2]。

可见,随着资本流入和流出规模、速度、频率的加大,金融风险的威胁将较之前更为紧迫。

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呢?我们认为,利用利率—汇率联动不失为好的手段之一。

1依据1999年颁布的《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目前只有邮政储蓄转存款遇利率调整分段计息,其余除出现罚息情况,否则一律不分段计息。

4. 利率—汇率联动在金融风险防范中的作用金融开放条件下,尤其是资本账户开放下,资本的自由流动和货币的自由兑换将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融为一体,此时,央行的调控政策效果不仅仅取决于利率或汇率某个单方面的变动,更是取决于利率—汇率联动引起的变动,“蒙代尔三角”1就说明了这一点。

同时,此理论也提示我们,在资本账户开放条件下,可以从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两个角度分析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同作用,我们也将同时分析其与金融风险防范的关系。

4.1 固定汇率制下,利率—汇率的联动作用固定汇率制下,即期汇率不变,远期汇率和国外利率由国际市场确定,一国可调控的对象只有国内利率。

下面,我们就从利率的上调和下调两个角度来分析利率汇率二者的联动。

首先,分析国内利率上调时的情况。

当一国经济过热时,货币当局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上调利率以抑制经济增长,这使得短期资本流入增加,给本币带来升值压力,为维持汇率稳定,货币当局被迫在外汇市场上购入外币,卖出本币,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进而导致国内利率回落,经济过热程度反而加剧。

当然,假设经济处于衰退期,此时的政策将有助于经济增长,然而,我们又应注意到,国内利率的上调通常只是发生在经济过热时期的,因此这一假设在现实中是几乎不会出现的。

上述过程在关系图1中清晰可见。

图1 固定汇率制下国内利率上调的政策效果其次,分析利率下调时的情况。

当一国经济衰退时,货币当局会下调国内利率以刺激经济复苏,这一举措将带来资本流出的增加,此时,国内可贷资金减少,国内利率回升,扩张性货币政策失效;同时,汇率贬值压力增加,在固定汇率制下,货币当局为维持汇率稳定,不得不购入本币,卖出外币,然而这使国内资金不足状况更加严重,扩张性货币政策失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