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详细全面精华)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负数:比 0 小的数正数:比 0 大的数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注意:①字母 a 可以表示任意数,当 a 表示正数时, -a 是负数;当 a 表示负数时, -a是正数;当 a 表示 0 时, -a 仍是 0。
(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 +a,-a 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 +”省略不写。
所以省略“ +”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零上 8℃表示为: +8℃;零下8℃表示为: -8 ℃3.0 表示的意义⑴0 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 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⑵0 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0 表示一个确切的量。
如:0℃以及有些题目中的基准,比如以海平面为基准,则0 米就表示海平面。
1.2 有理数1. 有理数的概念⑴正整数、 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 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⑶正整数, 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
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
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3,整数也能化成分数,也是有理数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 -2,-4,-6,-8 ⋯也是偶数,-1,-3,-5 ⋯也是奇数。
2. 有理数的分类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⑵按正、负来分正整数正整数整数0 正有理数负整数正分数有理数有理数0 ( 0 不能忽视)正分数负整数分数负有理数负分数负分数总结:①正整数、 0 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②负整数、 0 统称为非正整数③正有理数、 0 统称为非负有理数1④负有理数、 0 统称为非正有理数3.数轴⒈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苏教版初一上册知识点整理
例1邮政编码由6个阿拉伯数字组成,它的前两位数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三位数表示邮区代号,第四位数表示市(县)代号,最后两位数代表邮件投递局(所)代号。请你说出你学校所在地的邮政编码,并说出它的含义。
例2据广东省防总最新统计,2005年6月18日以来暴雨洪水灾害造成54人死亡和直接经济损失23.58亿元,大约有20万人的生活受到影响,而且各地水情、雨情、险情、灾情的威胁依然没有解除,可能要持续一个月。请推断:大约需要组织多少顶帐篷?多少千克救灾粮食?
知识点四:利用数轴处理简单实际问题
【典型例题】
例1已知A、B是数轴上的点。
(1)若点A表示-3,从点A出发,沿数轴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达B点,则B点表示的数是。
(2)若将点A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这时点A表示的数是0,那么点A原来表示的数是。
例2小明家、学校、书店在同一条笔直的东西走向大街。一天下午,小明从学校(记作O点)出发,向西走30m到了家里(记为A点),拿钱后从家向东走80m来到了书店(记作B点)买书,当他从书店出来向家走了65m时(记为C点)遇到了小红。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典型例题】
例1以下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5.8,46%,-,,0.2,-0.001.
例2有理数-7,10.1,-,80,0中,正数有,整数有,非负数有,正分数有。
知识点二:相反意义的量
基本知识:(1)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如上升3m与下降2m可以表示成+3m与-2米;
例2长方形旧羊圈长70米,宽30米,想拆旧羊圈扩大面积,但没有多余的篱笆,怎么围可使面积更大?说说你的方法。
1.2活动思考
知识点一:根据图形寻找规律。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归纳汇总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归纳汇总知识框图考点一、1、下列语句:① 带“-”号的数是负数;② 如果a 为正数,则-a 一定是负数;③ 不存在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④ 00C 表示没有温度,正确的有( )个A.0B.1C.2D.3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数轴是一条直线;B.表示-1的点,离原点1个单位长度;C.数轴上表示-3的点与表示- 1的点相距2个单位长度;D.距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3或3。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5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5;B. 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C. 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不是负数;D.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一定相等.4、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比b 大B.b 比a 大C.a 、b 一样大D.a 、b 的大小无法确定5、若|a +b|=-(a +b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 +b ≤0B.a +b<0C.a +b=0D.a +b>06、下列说法:① 一个数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一定是负数;② 只有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③ 正数和零的绝对值都等于它本身;④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错误的个数是( )A.3个B.2个C.1个D.0个7、如果a 表示有理数,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 与-(-a)互为相反数B. +a 与-a 一定不相等C.-a 一定是负数D. -(+a)与+(-a)一定相等8、已知字母、表示有理数,如果+=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a b A.、中一定有一个是负数 B.、都为0 a b a b C.与不可能相等 D.与的绝对值相等a b a b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一定是负数B. 只有两个数相等时,它们的绝对值才相等C. 若|a|=|b|,则a 与b 互为相反数D. 若一个数小于它的绝对值,则这个数为负数10、给出下面说法:①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② 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这个数不是负数;③ 若|m|>m ,则m<0;④ 若|a|>|b|,则a>b ,其中正确的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考点二、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有理数的分类等概念1、某项科学研究,以45分钟为1个时间单位,并记每天上午10时为0,10时以前记为负,10时以后记为正,例如9:15记为-1,10:45记为1等等,以此类推,上午7:45应记为2、在时钟上,把时针从钟面数字“12”按顺时针方向拨到“6”,计做拨了“+”周,那么,把时针从“12”开始,拨12了“”周后,该时针所指的钟面数字是 143、若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下列式子:①a+b=0;②a=-b ;③|a|=|-b|;④a=b ,其中一定成立的序号为4、数轴上到数-1所表示的点的距离为5的点所表示的数是5、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是 ;绝对值最小的整数是;| 3.14 -π|= _________6、写出所有不小于-4并且小于3.2的整数:7、绝对值小于6且大于3的整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8、下面关于0的说法:① 是整数,也是有理数;② 是正数,不是负数;③ 不是整数,是有理数;④ 是整数,也是自然数,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9、在15,,0.15,-30,-12.8,-,-1.010010001,,-3.12112111211112……,-3.141414……中,负38-227π7-分数的个数是( )A.3个B.4个C.5个D.6个10、一滴墨水洒在一个数轴上,根据图中标出的数值,判断墨迹盖住的整数点的个数是(1)判断墨迹盖住的整数共有多少个?并说明理由。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数学与我们同行知识点1 数字与生活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很多数字都蕴含着很多的数学问题,数学已成为人们表达与交流的工具。
例如,身份证号码、学生的学籍号、火车的列次等。
知识点2 图形与生活生活中充满了图形,多姿多彩的图形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生活,还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和数学知识。
知识点3 动手操作动手操作主要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设计相关的图形及制作相关图案。
这类题病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动手操作包括折叠、裁剪、拼图等各种活动。
知识点4 找规律这类问题主要是通过一些数字或图形信息,寻求其内在的共同之处,也就是具有规律性的问题。
知识点5 统计知识在进行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时,往往需要收集数据,并把数据加以分类、整理,需要求出数据的平均数,或者制成统计表、统计图,用来反应所了解的情况,这样的工作就是统计。
第二章有理数2.1正数与负数正数:大于零的数,正数前面可以放“+”来表示(通常省略不写)。
正数可分为正整数和正分数。
负数:小于零的数,负数前面放上“-”来表示。
负数可分为负整数和负分数。
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同时,0属于偶数、整数、非正数、非负数、非正整数、非负整数。
我们把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
2.2 有理数与无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我们把能够写成分数形式mn(m、n是整数,n≠0)的数叫做有理数。
实际上,有限小数和循环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它们都是有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有理数有理数知识点提示: (1)有理数可按不同标准分类,标准不同,分类也不同。
(2)在分类时,要注意0的地位和意义。
(3)有理数的分类方法有很多,不论采取哪种分类方法,在对有理数分类时,都要做到不重不漏。
(4)习惯上,把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把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正数和负数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
(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 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
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3.0表示的意义⑴0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如:有理数1.有理数的概念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
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
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⑵按正、负来分正整数正整数整数 0 正有理数负整数正分数有理数有理数 0 (0不能忽视)正分数负整数分数负有理数负分数负分数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数轴⒈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意:⑴数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⑵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⑶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要统一;⑷数轴的三要素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一)》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掌握直线、射线、线段、角这些基本图形的概念、性质、表示方法和画法;2.初步学会应用图形与几何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空间想象力.【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直线、射线、线段1.直线,射线与线段的区别与联系2. 基本性质(1)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要点诠释:①本知识点可用来解释很多生活中的现象. 如:要在墙上固定一个木条,只要两个钉子就可以了,因为如果把木条看作一条直线,那么两点可确定一条直线. ②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度量法:可用直尺先量出线段的长度,再画一条等于这个长度的线段. (2)用尺规作图法:用圆规在射线AC 上截取AB =a,如下图: 4.线段的比较与运算(1)线段的比较: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常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度量法;一种是叠合法.(2)线段的和与差:如下图,有AB+BC =AC ,或AC =a+b ;AD =AB-BD.(3)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如下图,有:12AM MB AB ==.要点诠释:①线段中点的等价表述:如上图,点M 在线段上,且有12AM AB =,则点M 为线段AB 的中点.②除线段的中点(即二等分点)外,类似的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如下图,点M,N,P 均为线段AB 的四等分点,则有AB PB NP MN AM 41====. PNMBA(4)线段的延长线:如下图,图①称为延长线段AB ,或称为反向延长线段BA ;图②称为延长线段BA ,或称为反向延长线段AB. 图中延长的部分叫做原线段的延长线.要点二、角1.角的概念及其表示(1)角的定义: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边;此外,角也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2)角的表示方法:角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一是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二是用角的顶点的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三是用一个小写希腊字母或一个数字表示.例如下图:要点诠释:①角的两种定义是从不同角度对角进行的定义.②当一个角的顶点有多个角的时候,不能用顶点的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 2.角的分类3.角的度量1周角=360°,1平角=180°,1°=60′,1′=60″. 要点诠释:①度、分、秒的换算是60进制,与时间中的小时分钟秒的换算相同. ②度分秒之间的转化方法:由度化为度分秒的形式(即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化)时用乘法逐级进行;由度分秒的形式化成度(即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化)时用除法逐级进行. ③同种形式相加减:度加(减)度,分加(减)分,秒加(减)秒;超60进一,减一 成60.4.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例如:如下图,因为OC 是∠AOB 的平分线,所以∠1=∠2=12∠AOB ,或∠AOB =2∠1=2∠2. ∠β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范围0<∠β<90°∠β=90°90°<∠β<180°∠β=180°∠β=360°类似地,还有角的三等分线等.5.余角、补角、对顶角(1)余角、补角:若∠1+∠2=90°,则∠1与∠2互为余角.其中∠1是∠2的余角,∠2是∠1的余角. 若∠1+∠2=180°,则∠1与∠2互为补角.其中∠1是∠2的补角,∠2是∠1的补角. 结论: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要点诠释:①余角(或补角)是两个角的关系,是成对出现的,单独一个角不能称其为余角(或补角).②一个角的余角(或补角)可以不止一个,但是它们的度数是相同的.③只考虑数量关系,与位置无关.④“等角是相等的几个角”,而“同角是同一个角”.(2)对顶角:对顶角相等.要点三、平行与垂直1.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 平行用符号“∥”表示.要点诠释:只有一个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直线,这个公共点叫做交点.2.垂线(1)垂线的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垂直用符号“⊥”表示,如下图.(2)垂线的性质:①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垂线段最短.(3)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典型例题】类型一、概念或性质的理解1.(2016春•永登县期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分别是相交、平行、垂直B.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C.两条直线的铁轨是平行的D.我们知道,对顶角是相等的,那么反过来,相等的角就是对顶角【思路点拨】根据直线的关系,平行线的定义,可得答案.【答案】C【解析】解:A、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分别是相交、平行,故A错误;B、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故B错误;C、两条直线的铁轨是平行的,故C正确;D、我们知道,对顶角是相等的,那么反过来,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D错误;故选:C.【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注意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举一反三:【变式】(2015春•通辽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任意一点可作已知直线的一条平行线B.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平行线C.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解:A中,若点在直线上,则不可以作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而是与已知直线重合,错误.B、C、D是公理,正确.故选【答案】A.类型二、角的度量2.钟表分针的运动可看作是一种旋转现象,一只标准时钟的分针匀速旋转,经过15分钟旋转了________度.【思路点拨】画出图形,利用钟表表盘的特征解答.【答案】90【解析】根据钟表的特征;整个钟面是360°,分针每5分钟旋转30°,所以经过15分钟旋转了90°.【总结升华】在钟表问题中,常利用时针与分针转动的度数关系:时钟上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分钟时的度数为6°,时针一分钟转过的度数为0.5°;两个相邻数字间的夹角为30°,每个小格夹角为6°,并且利用起点时间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关系建立角的图形.举一反三:【变式】100°-60°52′10″=【答案】39°7′50″类型三、利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有关线段或角的计算1.方程的思想方法3. 如图所示,在射线OF上,顺次取A、B、C、D四点,使AB:BC:CD=2:3:4,又M、N 分别是AB、CD的中点,已知AD=90cm,求MN的长.【思路点拨】有关比例问题,可设每一份为x,列方程求解,再利用中点定义,找出线段的【答案与解析】解:设线段AB,BC,CD的长分别是2x cm,3x cm,4x cm,∵AB+BC+CD=AD=90 cm,∴ 2x+3x+4x=90,x=10,∴AB=20 cm, BC=30 cm, CD=40 cm,∴MN=MB+BC+CN=12AB+BC+12CD=10+30+20=60(cm).【总结升华】当已知某线段被分成的几条线段的长度比时,可根据比设未知数x,用x的式子表示相关的线段的长度,列方程求出x的值,进而求出线段的长.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已知∠AOC=∠BOD=100°,且∠AOB:∠AOD=2:7,求∠BOC和∠COD 的度数.【答案】解:设∠AOB的度数为2x,则∠AOD的度数为7x.由∠AOD=∠AOB+∠BOD及∠BOD=100°,可得7x=2x+100°.解得x=20°,所以∠AOB=2x=40°.所以∠BOC=∠AOC-∠AOB=100°-40°=60°,∠COD=∠BOD -∠BOC=100°-60°=40°.2.分类的思想方法4.以∠AOB的顶点O为端点的射线OC,使∠AOC:∠BOC=5:4.(1)若∠AOB=18°,求∠AOC与∠BOC的度数;(2)若∠AOB=m,求∠AOC与∠BOC的度数.【答案与解析】解:(1)分两种情况:①OC在∠AOB的外部,可设∠AOC=5x,则∠BOC=4x得∠AOB=x,即x=18°所以∠AOC=90°,∠BOC=72°②OC在∠AOB的内部,可设∠AOC=5x,则∠BOC=4x∠AOB=∠AOC+∠BOC=9x所以9x=18°,则x=2°所以∠AOC=10°,∠BOC=8°(2)仿照(1),可得:若∠AOB=m,则∠AOC=59m,∠BOC=49m,或∠AOC=5m,∠BOC=4m.【总结升华】本题中的已知条件没有明确地说明OC在∠AOB的内部或外部,所以两个问题都必须分类讨论.【变式1】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3cm,求线段AC的长.【答案】解:分两种情况:(1)如图(1),AC=AB-BC=8-3=5(cm);(2)如图(2),AC=AB+BC=8+3=11(cm).所以线段AC的长为5cm或11cm.【变式2】下列判断正确的个数有 ( ) .①已知A、B、C三点,过其中两点画直线一共可画三条.②过已知任意三点的直线有1条.③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三个交点.A.0个 B.1个 C.2个 D.3个【答案】A3.类比的思想方法【图形认识初步章节复习399079 类比思想例5】5.(1)如图,线段AD上有两点B、C,图中共有______条线段.(2)如图,在∠AOD的内部有两条射线OB、OC,则图中共有个角.【答案】(1)6;(2)6.【解析】(1)以A为端点的线段有3条,同样以B,C,D为一个端点的线段也各有3条,又因为所有线段均重复了一次,所以共有线段条数:3462⨯=(条).(2)以射线OA为一边的角有3个,同样以OB,OC,OD为一边的角也各有3个,又因为所有角均重复一次,所以共有角的个数:3462⨯=(个).【总结升华】用同样的方法解决了不同的问题,用已知的知识类比地学习未知的内容.类型四、平行与垂直6.(2015春•印江县期末)如图,点B在点A的南偏东60°方向,点C在点B的北偏东30°方向,且BC=12km,则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是.【答案】12km.【解析】解:∵AD∥BE,∴∠EBA=∠A=60°,∴∠ABC=∠ABE+∠CBE=90°,∴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是BC,即12km,故答案为:12km.【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方位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正确理解方位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梯形中,()是平行的.A.上底和下底 B.上底和腰 C.两条腰【答案】A【变式2】已知:如图,在△ABC中,∠ACB=90°,AB=13cm,BC=5cm,AC=12cm ,且CD⊥AB于D.则CD的长.【答案】60 13cm。
苏版初一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小结
苏版初一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小结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1.有理数:(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差不多上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①②(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专门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4)自然数0和正整数;a0则a是正数;a0则a是负数;a≥0则a是正数或0,a是非负数;a≤0则a是负数或0,a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依旧0;(2)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3)相反数的和为0a+b=0a、b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绝对值可表示为:或;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3)|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注意:|a|·|b|=|a·b|,。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那个数越大;(2)正数永久比0大,负数永久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a≠0,那么的倒数是;倒数是本身的数是±1;若ab=1a、b互为倒数;若ab=-1a、b互为负倒数。
7.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那个数。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10、相反数:符号不同,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在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表示的点,分居在原点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只有0.在一个数前面添上“+”号还表示这个数,在一个数前面添上“—”号,就表示求这个数的相反数。
二、实数大小的比较11、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12、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三、实数的运算13、加法:(1)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任何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14、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5、加减法运算统一为加法后,可以省略加号。
也可以使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任意把两个数相加,不过移动位置时一定要连同加数的符号一起移动。
16、乘法:(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2)n个实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若n个非0的实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当负因数为奇数个时,积为负。
(3)乘法可使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4、除法:(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不等于0的数都等于0,(2)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3)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0没有倒数,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有的面是平面、有的面是曲面。
我们知道,面与面相交成线,在棱柱与棱锥中,面与面的交线叫做棱。
(edge)其中,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棱柱的棱与棱的交点叫做棱柱的顶点(vertex)棱锥的各侧棱的公共点叫做棱锥的顶点。
棱柱的侧棱长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是相同的多边形,直棱柱的侧面都是长方形。
棱锥的侧面都是三角形图形都是由点(point)、线(line)、面(plane)构成。
七年级上数学各章知识点第一章
第一章:有理数
1.1自然数和整数的平方根
-平方根的定义和性质
-平方数
-二次方程
-平方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1.2有理数
-有理数的定义和性质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和乘除运算
-有理数的比较和排序
-有理数的绝对值
-小数和有理数的表示方法
-实数的概念和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1.3数轴及其应用
-数轴的定义和性质
-有理数和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
-数轴上的有理数运算
-数轴上的加法和减法
-数轴上的乘法和除法
-数轴上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1.4运算律的应用
-结合律、交换律和分配律的定义和性质
-运算律在有理数计算中的应用
-有理数运算中的应用问题
1.5有理数的乘方
-乘方及其运算法则
-幂次运算法则
-乘方的应用和问题
-有理数的开方
-有理数乘方的应用和问题
1.6有理数应用问题
-有理数的应用问题:交通运输、财务管理等实例
-有理数的实际应用问题解决方法和步骤
总结: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包括平方根、加减乘除运算、比较和排序、绝对值、小数表示、实数的概念和数轴表示等内容。
此外,还学习了运算律的应用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以及有理数的应用问题解决方法。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有理数的基本运算和应用,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完整版)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详细全面精华),推荐文档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负数:比0 小的数正数:比0 大的数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注意:①字母 a 可以表示任意数,当 a 表示正数时,-a 是负数;当 a 表示负数时,-a 是正数;当a 表示0 时,-a 仍是0。
(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 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
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3.0 表示的意义⑴0 表示“ 没有”,如教室里有 0 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⑵0 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0 表示一个确切的量。
如:0℃以及有些题目中的基准,比如以海平面为基准,则 0米就表示海平面。
1.2有理数1.有理数的概念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 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
①π 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
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3,整数也能化成分数,也是有理数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⑵按正、负来分正整数正整数整数0 正有理数负整数正分数有理数有理数0 (0 不能忽视)正分数负整数分数负有理数负分数负分数总结:①正整数、0 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②负整数、0 统称为非正整数③正有理数、0 统称为非负有理数④负有理数、0 统称为非正有理数3.数轴⒈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章 小结与复习 教学课件
自然数集{
1, 25, 0, 200%
…}
有理数集 {1, -0.1, -789, 25, 0, -20, -3.14, 200%…,}6/7
非负整数集{
1, 25, 0, 200%,
…}
3:有理数的分类
判断:
(1)整数一定是自然数×( ) (2)自然数一定是整数√( )
填空:
最小的自然数是 0 , 最大的负整数是-1 , 最小的正整数是 1 , 最大的非正数是0 .
2.有理数的分类
(1)按定义分类
(2)按符号分类
正整数 自然数
整数 零
正有理数有理数分数源自负整数 正分数负分数
有理数
零 负有理数
3.数轴
(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2)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正整数 正分数 负整数 负分数
4.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先确定商的符号,再把 绝对值相除
注意:1.底数是带分数时, 要先将带分数化成假分 数.2.区分-24与(-2)4.
(4) (24 ) (2 2 )2 5 1 ( 1 ) (0.5)2
3
2
6
=16 (8)2 11 ( 1 ) ( 1 )2
3
2
6
2
=16 64 11 1 9 12 4
2、2016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9.7万人,用科学记数法 表示为 2.4197×107人.
8:近似数
1、2016年我国全年出境旅游人数达1.22亿人次.这里的 1.22亿精确到 百万 位.
2.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2.349×105精确到 百 位,如果精确到万位可写成 2.3×105 .
初一数学上册苏教版知识点
初一数学上册苏教版知识点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理论理解1、若Y随X的变化而变化,则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自变量是主动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3、若等腰三角形顶角是y,底角是x,那么y与x的关系式为y=180-2x.2、能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式:相关公式①路程=速度×时间②长方形周长=2×(长+宽)③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④本息和=本金+利率×本金×时间。
⑤总价=单价×总量。
⑥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二、列表法:采用数表相结合的形式,运用表格可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列表时要选取能代表自变量的一些数据,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列出,再分别求出因变量的对应值。
列表法的特点是直观,可以直接从表中找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值,但缺点是具有局限性,只能表示因变量的一部分。
三.关系式法:关系式是利用数学式子来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等式,利用关系式,可以根据任何一个自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因变量的值,也可以已知因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自变量的值。
四、图像注意:a.认真理解图象的含义,注意选择一个能反映题意的图象;b.从横轴和纵轴的实际意义理解图象上特殊点的含义(坐标),特别是图像的起点、拐点、交点八、事物变化趋势的描述:对事物变化趋势的描述一般有两种:1.随着自变量x的逐渐增加(大),因变量y逐渐增加(大)(或者用函数语言描述也可:因变量y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大)而增加(大));2.随着自变量x的逐渐增加(大),因变量y逐渐减小(或者用函数语言描述也可:因变量y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大)而减小).注意:如果在整个过程中事物的变化趋势不一样,可以采用分段描述.例如在什么范围内随着自变量x的逐渐增加(大),因变量y逐渐增加(大)等等.九、估计(或者估算)对事物的估计(或者估算)有三种:1.利用事物的变化规律进行估计(或者估算).例如:自变量x每增加一定量,因变量y的变化情况;平均每次(年)的变化情况(平均每次的变化量=(尾数-首数)/次数或相差年数)等等;2.利用图象:首先根据若干个对应组值,作出相应的图象,再在图象上找到对应的点对应的因变量y的值;3.利用关系式:首先求出关系式,然后直接代入求值即可.初一数学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类型(1)探索规律型问题;(2)数字问题;(3)销售问题(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利润进价×100%);(4)工程问题(①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②如果一件工作分几个阶段完成,那么各阶段的工作量的和=工作总量);(5)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6)等值变换问题;(7)和,差,倍,分问题;(8)分配问题;(9)比赛积分问题;(10)水流航行问题(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2.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首先审题找出题中的未知量和所有的已知量,直接设要求的未知量或间接设一关键的未知量为x,然后用含x的式子表示相关的量,找出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作答,即设、列、解、答。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11、正数:比0大的数是正数;2、负数:比0小的数是负数;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
5、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它包括三个方面: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2)数轴是一条直线,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
3)原点的选定、正方向的取向、单位长度大小的确定都是根据需要“规定”的。
现在是不是觉得学期学习很简单啊,希望这篇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辅导可以帮助到大家。
努力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2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乘,或省略不写;(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乘,也不能省略乘号;(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a×应写成a;(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写成的形式;(6)a与b的差写作a-b,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b时,则应分类,写做a-b和b-a.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3射线:1、射线的定义:直线上一点和它们的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
2、射线的特征:“向一方无限延伸,它有一个端点。
”线段:1、线段的定义:直线上两点和它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点叫做线段的端点。
2、线段的性质(公理):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常数、变量和代数表达式1.常数:不变化的数值,如2、3、-5等。
2.变量:表示未知数的字母,如x、y、a等,可以表示任何值。
3.代数表达式:由常数、变量和运算符(如加减乘除)组成的表达式。
例如,2x+3、4y-7等。
4.同类项:指具有相同变量指数的代数式中的项。
例如,在2x+3y+4z中,2x、3y和4z都是同类项。
5.代数式的简化:合并同类项并进行合适的运算,简化代数式。
例如,将3x+2x简化为5x。
第二章:正数和负数1.数轴:用于表示数值的直线,通常在左侧用负数表示,右侧用正数表示。
2.正数:大于0的数,表示向右移动。
3.负数:小于0的数,表示向左移动。
4.绝对值:一个数字的距离原点的距离,永远是非负数。
如|-5|=5。
5.数的相反数:与某个数绝对值相等但符号相反的数。
如,5的相反数是-5,-3的相反数是3。
6.加法规则:-正数加正数,结果为正数,例如2+3=5。
-负数加负数,结果为负数,例如-2+(-3)=-5。
-正数加负数,结果的符号由两个数的大小决定,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例如3+(-2)=1。
-负数加正数,结果的符号由两个数的大小决定,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例如-2+3=1。
7.减法规则:减去一个数等价于加上它的相反数,例如7-5=7+(-5)=2。
8.同号相减:减去两个相同符号的数,结果的符号与数的绝对值有关,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例如7-5=2,-7-(-5)=-2。
第三章:有理数1.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的集合。
包括正整数、负整数、零以及正分数和负分数。
2.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3.分数:由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非零整数得到的数。
分子表示数的一部分,分母表示总体的几等分。
4.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如1/2、2/3等。
5.假分数:分子大于等于分母的分数,如3/2、5/4等。
6.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一个数的相反数的绝对值与原数的绝对值相等,例如|-5|=5。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整数1.1 整数的概念整数是由自然数、0以及它们的负数组成的数集,用来表示有向量的数量。
1.2 整数的比较与运算比较整数大小时,可以通过数轴上的位置来判断。
整数的加减法遵循符号相同则相加,符号不同则相减的规则。
二、有理数2.1 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
2.2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有理数的加减乘除遵循相同大小的数加减得到的结果仍然是同符号的数,相乘相同符号得正,相乘不同符号得负的规则。
有理数的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
三、代数3.1 代数表达式代数表达式是由数字、代数符号和运算符组成的式子,可以包括单项式、多项式等。
3.2 代数式的加减乘除代数式的加减乘除遵循相同项相加减、同底数指数相乘、指数相除的规则。
四、方程与方程组4.1 方程的概念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通过求解可以得到未知数的值。
4.2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形如ax+b=0的方程,可以通过逆运算求解出未知数的值。
4.3 解方程的基本原则解方程时,可以通过逐步化简、消去分母、合并同类项等步骤来求解未知数的值。
五、比例和比例方程5.1 比例的概念比例是两个等量的比值关系,可以表示为a:b=c:d。
5.2 比例的性质和运算比例的性质包括等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的运算包括比例乘除的运算法则。
六、百分数6.1 百分数的概念百分数是每百份之一的比例,可以表示为百分数/100=实际比例。
6.2 百分数的应用百分数可以用来表示比例关系、增减量等,应用广泛。
七、不等式7.1 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式是含有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等符号的数学式子。
7.2 不等式的性质和解法不等式可以通过加减消去、移项、乘除等方法求解未知数的范围。
八、数据的收集和整理8.1 统计数据的方式统计数据可以通过调查、观察、抽样等方式进行收集。
8.2 统计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可以通过频数、频率、累积频数等方式进行整理和分析。
九、图形的认识和绘制9.1 基本图形的认识和性质基本图形包括直线、线段、射线、角等,具有各自的特点和性质。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数学与我们同行知识点
第一章数学与我们同行本章一共两节内容,没有新的知识;主要是认识生活中的数学。
涉及的以下内容:一.质量问题:(1)标准质量;如:某产品标识质量为10±0.5克,求质量的范围?答案:5.10≤x;(2)物品的毛重和净重:毛重是物5.9≤品和包装的总重量,净重只是物品的重量;二.规律:①每一行从左向右依次大1;每一列从上向下依次大7;②每一行相邻三个数的和除以3的结果为中间那个数;每一列相邻三个数的和除以3的结果为中间那个数;类推:相邻5个数的和除以5也是中间那个数;③红字部分的和除以5也是中间的数,紫色部分对角和相等;三.数列的找规律题的解题方法:1.基本方法……看增幅(1)如增幅相等(此实为高中数学中的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
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相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6=6n-2(2)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
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
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2、求出第1位到第n位的总增幅;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举例说明:2、5、10、17……,求第n位数。
分析:数列的增幅分别为:3、5、7,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
那么,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是:3+2×(n-2)=2n-1,总增幅为:[3+(2n-1)]×(n-1)÷2=(n+1)×(n-1)=n2-1所以,第n位数是:2+ n2-1= n2+1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凑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七年级数学上第一章的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上第一章的知识点总结随着七年级学习的逐步深入,第一章的数学知识点渐渐展开,包括数和运算、代数式、方程和不等式、形状与空间,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等。
在这些知识点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规则、方法和技巧,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点。
下面,我们来简要总结一下七年级数学上第一章的重要知识点。
一、数和运算1.自然数:数学中最基本的数,包括1、2、3、4、5……。
2.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的总称。
3.有理数: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商的数,包括正、负整数、分数和小数。
4.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如根号2、pi等。
5.加减乘除法则:基本的运算法则。
6.绝对值:一个数与0的距离,如|-3|=3。
二、代数式1.代数式:用数字和字母代表数的式子,一般用字母表示未知数。
2.表达式的化简:化简代数式的过程,指将其变为最简单的形式。
3.合并同类项:含有相同未知数的项,可以合并为一项。
三、方程和不等式1.方程:带有未知数的等式。
2.解方程:通过变形等方法,找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
3.一元一次方程: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
4.不等式:左右两边的数值不相等的式子。
5.解不等式:找到使不等式成立的数值范围。
四、形状与空间1.平面图形:二维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矩形等。
2.立体图形:三维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
3.算面积:计算平面图形面积的方法。
4.算体积:计算立体图形体积的方法。
五、实际问题的解决1.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2.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确定未知量,列方程,解方程,得出答案。
以上是七年级数学上第一章知识点的基本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如整体把握、自我思考、积极思维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点,才能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知识点总结归纳正数和负数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
(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
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3.0表示的意义⑴0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如:有理数1.有理数的概念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
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
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⑵按正、负来分正整数正整数整数 0 正有理数负整数正分数有理数有理数 0 (0不能忽视)正分数负整数分数负有理数负分数负分数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数轴⒈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意:⑴数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⑵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⑶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要统一;⑷数轴的三要素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
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⑴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0用原点表示。
⑵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也就是说,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如,数轴上的点π不是有理数)3.利用数轴表示两数大小⑴在数轴上数的大小比较,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⑵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⑶两个负数比较,距离原点远的数比距离原点近的数小。
4.数轴上特殊的最大(小)数⑴最小的自然数是0,无最大的自然数;⑵最小的正整数是1,无最大的正整数;⑶最大的负整数是-1,无最小的负整数5.a可以表示什么数⑴a>0表示a是正数;反之,a是正数,则a>0;⑵a<0表示a是负数;反之,a是负数,则a<0⑶a=0表示a是0;反之,a是0,,则a=06.数轴上点的移动规律根据点的移动,向左移动几个单位长度则减去几,向右移动几个单位长度则加上几,从而得到所需的点的位置。
相反数⒈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注意:⑴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⑵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若一个为正,则另一个为负;⑶0的相反数是它本身;相反数为本身的数是0。
2.相反数的性质与判定⑴任何数都有相反数,且只有一个;⑵0的相反数是0;⑶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和为0的两数互为相反数,即a,b互为相反数,则a+b=03.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在数轴上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点表示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0除外)在原点两旁,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0的相反数对应原点;原点表示0的相反数。
说明: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4.相反数的求法⑴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它的前面添上负号“-”即可求得(如:5的相反数是-5);⑵求多个数的和或差的相反数是,要用括号括起来再添“-”,然后化简(如;5a+b的相反数是-(5a+b)。
化简得-5a-b);⑶求前面带“-”的单个数,也应先用括号括起来再添“-”,然后化简(如:-5的相反数是-(-5),化简得5)5.相反数的表示方法⑴一般地,数a 的相反数是-a ,其中a是任意有理数,可以是正数、负数或0。
当a>0时,-a<0(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当a<0时,-a>0(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当a=0时,-a=0,(0的相反数是0)6.多重符号的化简多重符号的化简规律:“+”号的个数不影响化简的结果,可以直接省略;“-”号的个数决定最后化简结果;即:“-”的个数是奇数时,结果为负,“-”的个数是偶数时,结果为正。
绝对值⒈绝对值的几何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a的绝对值,记作|a|。
2.绝对值的代数定义⑴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⑵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⑶0的绝对值是0.可用字母表示为:①如果a>0,那么|a|=a;②如果a<0,那么|a|=-a;③如果a=0,那么|a|=0。
可归纳为①:a≥0,<═> |a|=a (非负数的绝对值等于本身;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非负数。
)②a≤0,<═> |a|=-a (非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的数是非正数。
)3.绝对值的性质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也就是说绝对值具有非负性。
所以,a取任何有理数,都有|a|≥0。
即⑴0的绝对值是0;绝对值是0的数是0.即:a=0 <═> |a|=0;⑵一个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即:|a|≥0;⑶任何数的绝对值都不小于原数。
即:|a|≥a;⑷绝对值是相同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即:若|x|=a(a>0),则x=±a;⑸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绝对值相等。
即:|-a|=|a|或若a+b=0,则|a|=|b|;⑹绝对值相等的两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即:|a|=|b|,则a=b或a=-b;⑺若几个数的绝对值的和等于0,则这几个数就同时为0。
即|a|+|b|=0,则a=0且b=0。
(非负数的常用性质: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有且只有这几个非负数同时为0)4.有理数大小的比较⑴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数轴上的两个数相比较,左边的总比右边的小;⑵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异号两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负数。
5.绝对值的化简①当a≥0时, |a|=a ;②当a≤0时, |a|=-a6.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求这个数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一般地,绝对值为同一个正数的有理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绝对值为0的数是0,没有绝对值为负数的数。
有理数的加减法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⑴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⑵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⑶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和为零;⑷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⑴加法交换律:a+b=b+a⑵加法结合律:(a+b)+c=a+(b+c)在运用运算律时,一定要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以达到化简的目的,通常有下列规律: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先相加——“相反数结合法”;②符号相同的两个数先相加——“同号结合法”;③分母相同的数先相加——“同分母结合法”;④几个数相加得到整数,先相加——“凑整法”;⑤整数与整数、小数与小数相加——“同形结合法”。
3.加法性质一个数加正数后的和比原数大;加负数后的和比原数小;加0后的和等于原数。
即:⑴当b>0时,a+b>a ⑵当b<0时,a+b<a ⑶当b=0时,a+b=a4.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用字母表示为:a-b=a+(-b)。
5.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在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可以将减法转化成加法后,再按照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在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如:(-8)+(-7)+(-6)+(+5)=-8-7-6+5.和式的读法:①按这个式子表示的意义读作“负8、负7、负6、正5的和”②按运算意义读作“负8减7减6加5”6.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运用结合律时的一些技巧:Ⅰ.把符号相同的加数相结合(同号结合法)(-33)-(-18)+(-15)-(+1)+(+23)原式=-33+(+18)+(-15)+(-1)+(+23) (将减法转换成加法)=-33+18-15-1+23 (省略加号和括号)=(-33-15-1)+(18+23) (把符号相同的加数相结合)=-49+41 (运用加法法则一进行运算)=-8 (运用加法法则二进行运算)Ⅱ.把和为整数的加数相结合 (凑整法)(+6.6)+(-5.2)-(-3.8)+(-2.6)-(+4.8)原式=(+6.6)+(-5.2)+(+3.8)+(-2.6)+(-4.8) (将减法转换成加法)=6.6-5.2+3.8-2.6-4.8 (省略加号和括号)=(6.6-2.6)+(-5.2-4.8)+3.8 (把和为整数的加数相结合)=4-10+3.8 (运用加法法则进行运算)=7.8-10 (把符号相同的加数相结合,并进行运算)=-2.2 (得出结论)Ⅲ.把分母相同或便于通分的加数相结合(同分母结合法) -53-21+43-52+21-87 原式=(-53-52)+(-21+21)+(+43-87) =-1+0-81 =-181Ⅳ.既有小数又有分数的运算要统一后再结合(先统一后结合) (+0.125)-(-343)+(-381)-(-1032)-(+1.25) 原式=(+81)+(+343)+(-381)+(+1032)+(-141) =81+343-381+1032-141 =(343-141)+(81-381)+1032 =221-3+1032 =-3+1361 =1061Ⅴ.把带分数拆分后再结合(先拆分后结合) -351+10116-12221+4157原式=(-3+10-12+4)+(-51+157)+(116-221) =-1+154+2211 =-1+308+3015 -307Ⅵ.分组结合2-3-4+5+6-7-8+9…+66-67-68+69原式=(2-3-4+5)+(6-7-8+9)+…+(66-67-68+69)=0Ⅶ.先拆项后结合(1+3+5+7...+99)-(2+4+6+8 (100)有理数的乘除法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法则一: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专指“两数相乘”的情况,如果因数超过两个,就必须运用法则三)法则二: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法则三: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法则四: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则积等于0.2.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倒数,用式子表示为a ·a 1=1(a ≠0),就是说a 和a 1互为倒数,即a 是a 1的倒数,a1是a 的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