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护土著鱼类,发展特色渔业经济
保护土著鱼相关政策

保护土著鱼相关政策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土著鱼是一种珍贵的鱼类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意见-甘政办发[2014]60号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意见-甘政办发[2014]60号](https://img.taocdn.com/s3/m/2f70919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e.png)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意见正文:----------------------------------------------------------------------------------------------------------------------------------------------------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意见(甘政办发〔2014〕60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11号)和全国现代渔业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促进我省现代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发展现代特色渔业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农(渔)民增收为核心,以提高水产品质量和渔业综合效益为目标,着力调整渔业结构和布局,着力提高渔业设施装备水平和组织化水平,着力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形成绿色环保、健康安全、农(渔)民增收、平安和谐的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省渔业产业布局和结构更加优化;水产原良种体系、科研推广体系、市场营销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和渔政管理体系趋于完善;渔业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河流、湖泊、水库等大中型水域渔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农(渔)民收入持续增长,渔业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20亿元。
二、重点任务(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摸清本地养殖水域、滩涂资源现状,分析资源承载能力,制定本地水域、滩涂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和综合利用的总体规划。
省农牧厅要尽快编制全省水域、滩涂养殖规划。
逐步稳定以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渔业基本经营制度,保护农(渔)民合法权益。
云南省土著鱼类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云南省土著鱼类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摘要:通过对云南地区的土著鱼类资源的状况分析,可以对当地区域的土著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过程进行分析和阐述,在当地的水生生态保护、渔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渔民收入增加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方面都具备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基于此,本文对云南地区的土著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过程进行了分析,且提出了土著鱼类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土著鱼类; 资源保护; 开发利用引言渔业属于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云南省地区的渔业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一个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可以实现当地区域特色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促进。
在2015年的时候,云南的水产品总体产量达到了69.71万吨,高居全国第16位,在西部的12个省区内位居第3位。
云南属于内陆区域内多山的边疆民族地区,该地区的生产经济活动当中的食物来源进行分析的过程当中,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当地区域的植物和陆地动物,因此渔业的发展属于当地生产活动的重要部分和内容。
一、云南土著鱼类资源状况对于云南地区而言,其土著的鱼类资源种类非常丰富多样,云南省的地区江河水系属于较为发达的地区,其集水的面积在50km2以上的河流数量就达到了2095条,分别归属于其六大水系的范围,从东到西分别为南盘江(珠江)水系、元江(红河)水系、金沙江水系、澜沧江水系、怒江水系和伊洛瓦底江水系。
该地区的省内湖泊的河流分布中太多,其中在超过1km2面积的河流湖泊数量就有37个,其蓄水的总量可以达到302亿立方米。
在区域内的境内还分布很多的泉眼,属于冷水资源的范围,可以实现冷水鱼的生产和养殖。
由于云南地区自身复杂的生态环境,促成了生物的多样性发展,因此在该地区的鱼类资源较为丰富。
在云南省的土著鱼类资源方面所面临的环境条件较为严峻,近些年来云南省地区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得到了不断的加快和发展,其水域环境发生的生态污染事件也在逐步的加剧,河流部分的水利工程建设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再加上自然水域的捕捞过度和外来入侵生物带来的影响,造成了当地的水域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的现象,很多的土著鱼类出现了濒临灭绝的现象。
保护淡水渔业资源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浅谈

保护淡水渔业资源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浅谈在当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保护淡水渔业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淡水渔业资源是水域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我们维护水生态平衡、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保护淡水渔业资源是淡水渔业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淡水渔业资源的重要性淡水渔业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品资源之一,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水生物资源。
淡水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于保障我国水产加工业的发展和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同时,淡水渔业资源的保护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水环境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1.建立健全淡水渔业资源管理体系淡水渔业资源的保护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规范淡水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
建立淡水渔业资源管理体系需要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并且建立科学、规范的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体系,确保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和持续性。
2.加强淡水渔业资源的科学研究与监测淡水渔业资源的科学研究与监测对于保护和利用淡水渔业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需要加强对淡水生态系统、淡水渔业资源的研究,掌握淡水生态系统和淡水渔业资源的变化趋势,为淡水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淡水渔业资源的保护需要加强管控,规范淡水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
需要加强对淡水渔业资源的保护监管,打击非法捕捞和非法交易,防止滥捕滥卖淡水渔业资源,确保淡水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推广淡水渔业资源的生态养殖推广淡水渔业资源的生态养殖是淡水渔业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有效方式。
生态养殖是指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通过优化饲料、改善养殖条件等手段,促进淡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治理,并实现淡水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需要加大生态养殖技术的研究力度,大力推广淡水渔业资源的生态养殖模式。
2.维护生态平衡淡水渔业资源的保护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
淡水生态系统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
淡水渔业资源的保护,有助于维护淡水生态系统的稳定,保护水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产种质资源现状与保护

编者按:2020年2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简称《意见》),将公众视野聚焦到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上,开启了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新篇章,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为做好宣传贯彻《意见》工作,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组织开展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征文活动。
现将部分征文在《中国水产》杂志连载刊登,以期引起社会大众讨论、关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事业,引导社会公众关心、支持、参与这项工作,为《意见》宣贯营造良好氛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产种质资源现状与保护裂腹鱼类中个体最大的一种。
由于农业灌溉引水及水利水电工程等影响,目前塔里木河中扁吻鱼的数量不及野外大熊猫的数量。
该水系还有塔里木裂腹鱼、宽口裂腹鱼、重唇裂腹鱼、厚唇裂腹鱼等,这些鱼类仅分布于新疆,极具科研价值和生态保护意义。
二、新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的主要措施(一)争取鱼类保护立法长久以来,新疆渔业人员对鱼类保护工作十分重视,通过积极争取,1988年将扁吻鱼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2004年新疆人民政府发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根据近年新疆鱼类保护的形势,2019年又对该名录进行了修订,这使得新疆鱼类保护有了法律依据(见表2)。
(二)建立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截至2020年12月,农业农村部已审定公布十一批535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其中新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有12个(见表3),初步构建出分布广泛、保护类型多样的新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格局。
(三)积极开展土著鱼类的开发表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2019年修订)中文名学名地方名保护级别ⅠⅡ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鲟科Acipenseridae裸腹鲟Acipenser nudiventris(Lovetzky)鲟鳇鱼Ⅰ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Brandt)尖吻鱼Ⅰ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Linnaeus)Ⅰ鲑形目 Salmoniformes鲑科 Salmonidae北鲑Stenodusleucichthysnelma(Pallas)大白鱼Ⅰ哲罗鱼Huchotaimen(Pallas)大红鱼Ⅰ茴鱼科Thymallidae北极茴鱼Thymallusarcticus(Pallas)花翅子,花棒子Ⅱ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湖拟鲤Rutilus rutilus lacustris(Pallas)小红眼Ⅱ高体雅罗鱼Leuciscus idus(Linnaeus)中白鱼Ⅱ丁鱥Tinca tinca(Linnaeus)黑鱼Ⅱ准噶尔雅罗鱼Leuciscus merzbacheri(Zugmayer)小白鱼Ⅰ新疆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dybowskii(Kessler)厚唇鱼,小白条Ⅰ斑重唇鱼Diptychus maculates(Steindachner)斑黄瓜鱼Ⅱ宽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eurystomus(Kessler)Ⅱ银色裂腹鱼Schizothorax argentatus(Kessler)Ⅰ伊犁裂腹鱼Schizothorax pseudaksaiensis(Herzenstein)细鳞鱼,黄鱼Ⅱ塔里木裂腹鱼Schizothorax biclolulphi(Günther)尖嘴鱼,新疆鱼Ⅱ扁嘴裂腹鱼Schizothorax esocinus(Heckel)Ⅱ重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barbatus(McClelland)新疆鱼Ⅱ厚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irregularis(Day)新疆鱼Ⅱ金鲫Carassius carassius(Linnaeus)Ⅰ吐鲁番鱥Phoxinus grumi(Berg)Ⅱ鳅科Cobitidae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Yarkandensis(Day)Ⅱ鳕形目Gadiformes鳕科Gadidae江鳕Lota lota(Linnaeus)鲇鱼Ⅱ鲈形目Perciformes鲈科Percidae粘鲈Acerina cernua(Linnaeus)鼻涕鱼Ⅱ鲉形目Scorpaeniformes杜父鱼科Cottidae阿勒泰杜父鱼Cottus sibiricus altaicus(LietHo)Ⅱ2021年第3期 / 69利用与保护工作随着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自治区渔业科技人员在全国各地的支持下开展了土著鱼类的开发利用研究与保护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十三五”科技创新发挥引领作用 助力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科技创新发挥引领作用助力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本刊讯渔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期间,渔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水产品供给充足、价格平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渔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十三五”以来,渔业科技在遗传育种、健康养殖、疫病防控、加工流通、节能环保、设施装备、资源养护与生态修复、渔业信息化等领域提供支撑保障,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国际并跑、领跑阶段,一批生态、绿色、高效渔业技术模式得到广泛应用,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5年的58%提高至2020年的63%。
全国渔业科研、教学、推广等机构和团队聚焦科技创新,五年来有多项渔业科技成果获奖,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发明奖)二等奖8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16项、范蠡科学技术奖33项。
育种基础研究与品种创制有新突破不断夯实水产种业理论研究基础,积极开展水产种业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
水产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基因资源发掘利用、育种技术研发及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取得突出进展,水产生物基因组、种质创制等走在国际前列,培育水产新品种61个。
初步形成了层次多样的水产种质保存技术体系,破译了牙鲆、凡纳滨对虾、刺参、栉孔扇贝、海带等的全基因组序列。
草鱼、团头鲂等大宗淡水鱼种质资源开发利用进程加速,扇贝分子育种技术突破了水产生物全基因选择育种实际应用的技术瓶颈,建成国际上第一个水产生物的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平台。
水产养殖绿色化技术模式有新进展扎实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集成创新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等一批生态、绿色、高效的养殖技术与生产模式。
草鱼、罗非鱼、河蟹、克氏原螯虾、紫菜等重点品种健康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面积不断扩大,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与模式获得国际广泛认可,饲料精准营养加工与综合利用理论与技术水平逐步提高,研发推广了一批精准投喂、收获清洗等装备,水产养殖全过程精准“十三五”时期有关渔业科技成果展示>>>第一完成人:郑斌第一完成单位:浙江海洋学院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金枪鱼是重要的渔业资源。
千岛湖土著鱼类资源增殖放流实施方案范文

千岛湖土著鱼类资源增殖放流实施方案背景介绍千岛湖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人工水库,它位于钱塘江中游、千岛环绕的山区之中,因有众多形态各异的岛屿而得名,素有“东方明珠”之称。
千岛湖水域面积达580平方公里,是全国重点淡水渔业生产基地和全国十大水上乐园之一,也是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千岛湖具有现有水资源优势,可促进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
千岛湖水体水质较好,水产资源丰富,其中以湖内土著鱼类资源最具特色。
但由于河口湖水库的建设,水体流动减慢,水文环境逐渐改变,导致土著鱼类的种群数量逐年减少,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鱼类资源,开展合理的增殖放流工作,以恢复种群数量,具有重要意义。
增殖放流目的•保护土著鱼类资源。
•在千岛湖水域内增加鱼类密度,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促进千岛湖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增殖放流种类千岛湖土著鱼类资源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特征,如下表所示:品种特征银鱼体形小,质地细嫩,口感鲜美,营养丰富石鱼肉质鲜美,既可以食用,也可以作为观赏鱼明目鲈肉质细嫩,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鲫鱼肉质鲜美,是常见的水产养殖鱼类塘鳢肉质鲜美,肉质紧实,适合蒸、煮等多种烹调方法草鱼肉质鲜美,容易消化,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针对以上土著鱼类资源,可制定相应的增殖放流方案。
增殖放流实施方案确定放流地点首先,需要对千岛湖水域进行科学评估,选定较为适宜的放流地点和具体放流方案。
在确定放流地点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水域环境:放流地点的水流条件、水深、水温等因素,对放流效果有较大的影响,要综合考虑,选择环境较好的区域。
•食物供应:鱼类需要食物来维持正常生长和活动,要选择水域中食物供应较为充足的区域。
•鱼类数量:根据不同品种的鱼类数量分布情况,选择适当的投放量,以避免影响原生种群的生态平衡。
制定增殖计划根据每个品种的生物特性,结合千岛湖现有的水质和水温等环境因素,制定合理的增殖计划。
例如,银鱼和石鱼生长快,繁殖力强,适合进行大量投放,而草鱼和鲫鱼则宜选择数量少、体型大的个体进行投放,以提高存活率。
福建淡水土著鱼类养殖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建议

福建淡水土著鱼类养殖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建议蔡荔萱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州350002摘要为了充分发挥淡水土著鱼类资源优势,在分析福建淡水土著鱼类资源状况、资源保护和养殖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总结福建省淡水土著鱼类养殖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结果表明,福建省淡水土著鱼类的养殖开发利用率较低,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淡水土著鱼类还没达到有效的养殖开发利用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从科学研究、良种选育、技术支撑和产业化发展等方面提出对淡水土著鱼类产业化开发利用的建议,为淡水土著鱼类资源保护和养殖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福建省淡水土著鱼类资源保护养殖开发利用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331(2021)04-0015-03C urrent s i t uat i on and devel opm ent sugges t i ons of f res hw at er i ndi genous f i s h cul t ure i n Fuj i anCaiLi xuan(Fr es hwat er Fi s her i es R es ear ch I nst i t ut e ofFuj i an Pr ovi nce,Fuz hou350002)A bst ract I n or der t o t ake t he advant ages of f r eshwat er i ndi genous f i s h r esour ces,t hi s paper anal ys ed t he s t at us of f r eshwat er i ndi ge⁃nous f i s h r es our ces,r es our ce pr ot ect i on and aquacul t ur e devel opm entand ut i l i z at i on i n Fuj i an Pr ovi nce.Som e pr obl em s exi s t i ng i n t he devel opm ent of f r eshwat er i ndi genous f i s h cul t ur e i n Fuj i an Pr ovi nce wer e s um m ar i z ed.The r es ul t s s how ed t hat t he ut i l i z at i on r at e of f r es hwat er i ndi genous f i s h br eedi ng i n Fuj i an Pr ovi nce was l ow;Som e val uabl e f r es hw at er i ndi genous f i s h wi t h hi gh econom i c val ue have not been ef f ect i vel y cul t ur ed,devel oped and ut i l i z ed.I n vi ew of t hes e pr obl em s,som e s ugges t i ons on t he i ndus t r i al i z at i on devel⁃opm entand ut i l i z at i on of f r es hwat er i ndi genous f i sh wer e put f or war d f r om t he as pect s of sci ent i f i c r es ear ch,br eedi ng of s uper i or var i⁃et i es,t echni calsuppor tand i ndus t r i al i zat i on devel opm ent.These sugges t i ons al so pr ovi des r ef er ence f or t he pr ot ect i on and cul t i vat i on of f r es hwat er i ndi genous f i s h r es our ces.K ey w ords Fuj i an pr ovi nce Fr es hwat er i ndi genous f i s h R esour ce pr ot ect i on A quacul t ur e D evel opm ent福建省境内江河纵横,境内主要水系有闽江、九龙江、汀江、晋江、木兰溪和交溪等,淡水鱼类资源丰富。
渔业资源养护及生态修复实施方案

渔业资源养护及生态修复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渔业资源养护及生态修复是保护渔业资源和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渔业资源的增值利用,修复和改善渔业生态环境,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二、关键措施1. 渔业资源保护措施(1)建立健全渔业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渔业资源的监测和管理。
(2)划定渔业资源保护区,设立禁渔区域,严禁非法捕捞和使用不合规的渔具。
(3)加强对渔业资源养护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渔民素质和意识。
2. 渔业生态修复措施(1)加强渔业水域的生态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污染等问题。
(2)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重建湿地生态系统,提供鱼类繁殖和栖息的场所。
(3)加强渔场的生态环境治理,减少废弃渔具和漂浮物等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3. 渔业可持续发展措施(1)推广渔业科学养殖技术和集约化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效益和渔产品质量。
(2)鼓励发展生态渔业,减少对野生渔资源的损害,促进生态经济发展。
(3)加强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渔业行为,维护渔民合法权益。
三、实施方案1.建立渔业资源监测系统,定期对渔业资源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
2.完善渔业资源保护法律法规,设立渔业资源保护基金,用于资助资源保护工作。
3.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设立海洋生态保护基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4.加强渔民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渔业资源保护的意识和自觉性。
5.加强渔业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重建受损湿地,改善水域生态环境。
6.推广生态渔业养殖技术和模式,引导渔民转变发展思路,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
7.加强对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督,建立健全渔业资源管理和监管机制。
四、预期效果通过本实施方案的实施,预计可达到以下效果:1. 渔业资源保护水平显著提高,渔业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
2. 渔业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和生物多样性增加。
3. 渔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渔业经济效益和渔民收入稳定增长。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湖南省生态环境厅、湖南省林业局关于推进全省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湖南省生态环境厅、湖南省林业局关于推进全省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湖南省生态环境厅,湖南省林业厅•【公布日期】2021.02.04•【字号】湘农联〔2021〕5号•【施行日期】2021.03.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渔业资源正文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湖南省生态环境厅湖南省林业局关于推进全省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湘农联〔2021〕5号各市州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林业局: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林草局《关于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科学利用我省湖泊、水库等大水面资源,促进水域生态保护、渔业生产和渔民生活协调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按照生态优先、合理开发的原则,在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大水面渔业生态功能,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强化科技支撑,促进渔业资源合理利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渔民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水面生态渔业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二、发展目标到2023年,全省建成5-10个大水面生态渔业示范基地,形成水域生态有效保护、管理制度完善、经营机制高效、产业融合发展、利益联结紧密的大水面生态渔业标准化发展模式。
到2025年,全面实施大水面生态渔业标准化发展,大水面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生态渔业效益明显提升,同时开展大水面渔业水产品牌创建,打造3-5个大水面水产品牌,全省大水面生态渔业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三、重点任务(一)依法保障发展空间。
统筹水域生态保护与渔业资源利用,按照农业农村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农渔发〔2019〕1号)要求,落实水产养殖业发展空间,实现“一水多用、多方共赢”,防止一刀切、不加区分地禁止所有大水面渔业活动。
我省水库渔业经济发展的探讨

四、实现《 鱼类学》 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建议
在《 鱼类学 》 课程教学 中 , 实现多媒体教学 与传 统教学方法 的最优结合 , 在多媒体教学方式和传统教 学方式 中
适 时切换并使其互补 , 对重点和难点内容 以及 问题 的推理过程 , 教师仍需要进行必要 的板书 , 教师要有一定的时间
天然绿色水产品产地的首选水域 。 2 、 水库鱼类资源情况
水库养鱼经科技工作者多 年的耕耘 , 从简单 的 自然鱼类繁衍 , 到人工 投放 鱼种增殖 , 再到名优 新品种 的移植 , 鱼类组成 已达到了多样 性 , 体现了一代水利 人的艰辛 。我省水库 中鱼类 , 经调查 , 现有鱼类 1 7 科5 3属 6 1种 , 其 中 鲤科鱼种居多。这些鱼类分 为人工移植投放种群和 自然土著鱼类种群两大类 。 3 、 水库养鱼经济状况 几十年来 , 水库鱼类结构及种群优势在不断的发 生变化 , 适宜大中水面增养殖 的名优 品种 比例逐年 提高 , 品牌 产 品逐步形成 , 资源 总量稳 中有升 。 2 0 1 2年水库养鱼捕捞量达到 3 0 0 0多万 k g , 比2 0 0 5年 翻一番 , 水库养鱼经济效 益逐年提高 , 已成为黑龙江省水产养殖业新 的经济增 长点 。
项 渔业 经济 活动 , 是水 管单位依托水资源发展多种经营 的优势项 目。 目 前, 部分水库养鱼 的现行体制与不科学的
养捕方式是制约水库渔业经济发展 的要 害 , 严重 阻碍 了水 库渔业资源效应的发挥 , 造成 了水库渔业资源 的严重浪 费, 导致水库纯天然绿色的水产 品产量一直不高 , 使水库 渔业 产出能力大大低于实际生产能力 。 笔者结合本人多年 水库渔业 的实践 与对全省水库渔业情况的调研 , 解析水库渔业现行体制与短期行为对渔业 资源和水库渔业生产 的 负面影响 , 谋求水库渔业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开发利用 , 探 索水 库渔业经济发展途径 。
开展渔业资源养护 建设“生态”黄河

展增 殖技术研究 ,规 划放流水域 ,保证放流 质量 。同
时加 强增 殖放流效果 调查 ,建立增 殖放流监 测评价体 系 ,科 学评价放流效 果 。加 强放 流水域 的渔政 管理工
作 ,确 保 放 流 效 果 。
挥 检验 、检 疫部 门的作用 ,加 强对 所有增养殖苗种 的
鉴定和检验 、检疫 ,对 引入 的外来 物种 ,开展 生态 评
亏染 、工程建 设 以及过 度捕捞 等 因素 ,
纪 八十 年代 国家 组 织进行 黄 河水 系渔 业 资源调 查 以
勺 渔业 资源 严重衰退 ,渔业 生产 受到了 来 ,再没有组 织大范 围黄河渔业资源调查活动 , 目前 根据2 0 年底召开 的 “ 09 黄河渔业 生态 黄河流域渔业 资源状 况 已发生 了很大变化 ,原有基础
法行动 ,稳步推进 黄河禁渔及 “ 退捕 ”工作 。重 点做 好 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
( )大 力 开 展 水 生 生 物 增 殖 放 流 工作 。 黄 河 流 一
群体 ,依靠人工饲养 和繁育保 存濒危动物 ,并在适 当 时机放流 ,恢 复种 群 。
( 加 强黄河流域 生态监 测。根据渔业 生态系统 六)
探 讨 了黄 河渔 业 面 临 的 问题 和 困难 , 数 据 不 能 很 好 适应 现代 渔 业 管理 的 需要 。
可流域渔 业 生态 养 护工 作 的重 点和 设
( ) 三 外来 物种 入侵 严 重 。据黄 河 水产研 究 所 调
查 ,黄河流域现有外 来水生生物4 种 ,其 中从 国外引 1 入2 种 ,从 国内其它水 系引入1 种 。主要是 由于不科 6 5
的 动 态 特 点 , 开 展 水 生 生 物 动 态 监 测 ,充 分 发挥 省 级
云南省土著鱼类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云南省土著鱼类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孙海清;田树魁【摘要】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status of indigenous fish resources,this paper further explains that the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indigenous fish resourc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tection of aquatic ecology,the adjustment of fishery structure,the increase of fishermen's incom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dietary structure.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Yunnan indigenous fish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from the aspects of system construction,habitat protection,investment mechanism,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ization and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on indigenous fish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ndigenous fish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use of Yunnan province.%在对土著鱼类资源状况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土著鱼类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对于水生生态保护、渔业结构调整、渔民收入增加和人们膳食结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总结了云南土著鱼类资源保护和开发中取得成绩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制度建设、栖息地保护、投入机制、技术支撑和产业化等方面提出了对土著鱼类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所应采取的对策建议,为云南土著鱼类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借鉴.【期刊名称】《中国食物与营养》【年(卷),期】2017(023)005【总页数】4页(P25-28)【关键词】土著鱼类;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作者】孙海清;田树魁【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81;云南农业大学,昆明650201;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昆明650034【正文语种】中文渔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云南渔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于推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渔业发展现状和建议思考

渔业发展现状和建议思考摘要:甘南州境内冷水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长江、黄河上游地区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对维护长江、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甘南州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实现了渔业增效、农民增收。
本文概述了甘南州渔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渔业工作建议,旨在推进甘南州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甘南州;渔业;现状;建议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长江、黄河上游,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界处,境内冷水资源十分丰富,水质良好,具有“中华水塔”和“黄河蓄水池”之称,适宜开展水产养殖。
1甘南州渔业概况目前,甘南州在玛曲、舟曲、临潭3县共有池塘流水养殖场4个;网箱养殖基地2处,分布在卓尼县藏巴哇、洮砚乡境内库区;省级良种场1个,健康养殖示范场4家,渔业养殖龙头企业1家,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39家。
全州办理水域滩涂养殖证25家。
年生产虹鳟、金鳟、鲟鱼等商品鱼80余t,生产虹鳟鱼苗30万尾,生产黄河上游土著鱼类苗种40余万尾[1]。
甘南州主要水生野生动物资源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水獭、厚唇裸重唇鱼、极边扁咽齿鱼、重口裂腹鱼等,省列重点保护的有山溪鲵、岷山蟾蜍,省列经济价值较高的有花斑裸鲤、黄河裸裂尻等。
近年来,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甘南州作为保护黄河、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十分重视野生土著鱼类资源保护,在全州境内建立了7个部级和1个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达3.99万hm2[2]。
2渔业工作开展情况甘南州坚持依法治渔、依法兴渔,认真贯彻执行渔业法律法规,加快调整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加大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力度,全州渔业经济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2.1积极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一是发挥职能,加强监督。
渔业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工作职能,严格落实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巡护制度,全州自然河道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未发现违法开展电、炸、毒鱼及生产性垂钓行为。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内政发[2014]72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内政发[2014]72号](https://img.taocdn.com/s3/m/6f8d685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a.png)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内政发〔2014〕72号)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11号)和全国现代渔业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我区渔业资源优势,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坚持生态优先、以养为主发展方针,以渔业增产、增效和农牧(渔)民增收为首要任务,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夯实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科技支撑能力,保护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强化渔政和渔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建设绿色水产品生产基地,保障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加快现代渔业建设步伐,促进我区渔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区渔业生产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体系和运行机制趋于完善,渔业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形成生态良好、生产发展、装备先进、产品优质、农牧(渔)民增收、平安和谐的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
二、主要任务(一)大力发展水产健康养殖。
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引导和鼓励发展池塘健康养殖、湖泊水库生态养殖、稻田养殖等。
发展地方名优特色优势水产养殖,抓好水产品牌创建。
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
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旗、县)建设,推广水产良种良法、标准化生产、节水节地设施渔业、先进渔机渔具和节能减排技术。
黔沪联手拯救贵州土著鱼人工养殖芝麻剑

过度捕捞与非法捕捞
缺乏保护意识
当地居民和相关部门对土著鱼保护的 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保护措 施。
部分土著鱼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甚至 面临灭绝的风险。
芝麻剑的濒危状况
数量锐减
由于过度捕捞和生态环境恶化, 芝麻剑的数量大幅减少,已处于
濒危状态。
生态价值
芝麻剑作为贵州土著鱼的重要种类 ,在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方 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资金支持与筹措
政府投入
黔沪两地政府共同投入资金,支持芝麻剑人工养殖项 目的开展。
资金筹措
通过申请国家项目资金、社会捐赠、企业投资等多种 渠道筹措资金,确保项目资金充足。
资金监管
建立资金监管机制,确保资金使用透明、规范,专款 专用。
市场推广与销售
品牌建设
加强芝麻剑的品牌宣传和推广,提高其知名度 和美誉度。
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芝麻剑是贵州土著鱼类,其保护和恢复可以促进 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和稳定性。
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通过保护和恢复芝麻剑等土著鱼类,可以防止外 来物种入侵,避免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和危 害。
对当地经济的推动
促进渔业发展
芝麻剑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其人工养殖和销售可 以促进当地渔业的发展,增加渔民的收入。
与国际机构和组织合作开展芝麻 剑鱼人工养殖项目,共同推进芝 麻剑鱼人工养殖技术的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芝麻剑的养殖技术要求高,需要 解决繁殖、饲养、疾病防治等方 面的技术难题。
突破方法
引进专家和技术团队,加强与科 研机构的合作,开展技术攻关, 提高养殖成功率。
资金短缺问题
资金投入不足
人工养殖芝麻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养殖设备、种苗 引进等。
保护和发展土著鱼的思考

嗣 篷 鎏 _
. 专 家 视 点
保护和发展土著鱼的 霸 9 年, 玉溪 市各 类 导 , 以增 强 群 众 的 法律 知 识 , 提 高 广 大 水域 内有鱼类 2 0 0 余种 , 其中 本地种 类 1 0 { ) 群众学法 、 知法 、 懂法 、 守 法 的 自觉 余种。但如今, 不少土著鱼 已经有多年未 性。 同时 , 还要加 大渔政 管理力度 , 严 g - A. 4 r l 视线 中出现 , 部分 已濒 临灭绝 厉 打 击 非 法捕 捞 行 为 抗浪鱼在上个世纪9 ( ) 年代 以前, 年 其次 要做 好土 著鱼 的收 集工作 。 产5 ( ) 万公 斤 以上 , 之 后 由于抚仙 湖 的生 把 星 云 湖 里 性 状 较 好 的 大 头 鲤 、 星 云 态 环境 改 变和 过度 捕 捞 , 抗 浪 鱼 的 产量 白鱼 , 抚仙湖里的野生抗浪鱼 、 云 南倒 逐年 递减 , 最低 年 产量 不到 1 吨, 种群 数 刺 童 巴 、 抚仙 湖四须鱼 巴 、 抚仙 湖杞麓 鲤 、 量也 大大减 少 。 甚至 面临灭绝 的危 险。 花鲈 鲤 , 及元 江中的野 生元江鲤 等土 历 史 上 大 头 鲤 年捕 获 量 曾 占 星云 著鱼 收集起 来 , 保 证繁 育亲本 能保持 湖渔 获物的 5 0 %以上 , 然 而 到 了上 个 较 好 的 种 质 。 同 时 , 也 便 于 水 产 科 技 世纪 9 0年 代 中后 期 , 星 云 湖 的 大 头 鲤 人 员开展 人 工繁 殖 工作 。 已经 濒 临绝 迹 。 最 后 还 要 强 化 土 著 鱼 类 的 科 研 工 面临如 此严 峻的 形势 , 如 何 有 效 作 。一 方面 , 要 加 强土著 鱼的人 工驯 养 、 保护 和 开发 土 著鱼资 源?我认 为 , 目 繁殖、 苗种培育、 成鱼养殖、 病害防控和 前 应 该从 以 下几 方 面努 力。 大水 面增 殖技 术 等 方 面的 试验 研 究 , 为 首先 要 加 强 渔 业 法 律 法 规 普 法 宣 大面积推广养殖及 湖泊增殖放流提供技 传 。 提 高广 大干 部 群 众保 护 渔 业 资 源 术 支撑 。 另一 方面 , 还应 扩 大抗 浪 鱼、 大 和 渔业 生态环境 的法律 意识 , 增 强 遵 头鲤 增 殖放 流 的规模 , 拯 救 这 两种 濒 I 临
对哈尔滨市寒地特色水产养殖产业开发的几点建议

[] 4 张建东 , 玉新 , 等 . 省渔业 经济 现状 与 可持 续发 展 浅析 [ ]中 国渔业 经济 . 0 王 吴君 山东 J. 2 4 0
() 7—1 . 4: l 9
[ ] 笑波 . 经济 学 [ ]中 国农业 出版社 , 9 . . 5胡 渔业 M . 1 51 9 0
[] 6 中国海洋 统计 年鉴 . 0  ̄ 0 . 2 8 09 0 2
对 哈 尔 滨 市 寒 地 特 色 水 产 养 殖 产 业 开 发 的 几 点 建 议
陈佳 陈栋
( . 尔滨 渔 业 集 团有 限 责任 公 司 黑龙 江 1 哈 2哈 尔滨 市 水 产技 术推 广 总站 黑龙 江 . 哈 尔滨 10 3 50 0 哈 尔滨 10 7 ) 50 6
7825 —27 9 2.
[ ] C n e, . Sh b RM . h p c o vrn nargli ni ut lct n 2 Mc onl VD, wa, . T ei at f n i met u t no d s oai l c m e o le ao n r y o
的情况 。实践表 明 , 去常 为人们 所忽 视 的地 产 土著 鱼类 , 恰 是 最 具产 业 化 发 展潜 力 的新 品 过 恰 种开发 的一个最 重要 的方面 。在市 场 的认 知 以及 对本 地生 态条 件 的适 应 上 , 土著 品种具 有 外 引 品种无 可 比拟的先 天优 势 。而新 品种开 发必须 依托 资源 优势 , 出地域 特 色 , 突 规模 化 开发 , 专业 化生产 。只有形 成产业 , 能取 得大 的效益 。 才 哈尔 滨市地处 祖 国东北边 陲 , 丰富 的水 域 资源 与 较少 污 染 的水 质 条 件 , 特别 是寒 温带 的 自 然 地理环 境 , 繁衍 生息 了一大批 独具北 方寒 地特色 的 鱼类种 群 , 它们 风 姿风 味各 异 , 肉质 鲜美 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农技推广 2013,1(7):47-49经验交流Grass-root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47·科学养护土著鱼类,发展特色渔业经济李 军(辽宁省淡水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辽阳 111000;联系人E-mail: lj_nwafu@)摘 要:我国土著鱼类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经济价值。
由于土著鱼类的栖息地不断减小,其种群数量也不断减少,野生资源破坏严重,所以有必要进行科学养护。
保护栖息地以及建立保护区;在科学养护的基础上,进行土著鱼类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土著品种的弊端。
关键词:科学养护 土著鱼类 渔业经济引言“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这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此诗道出了渔民劳作的艰辛,但同时也反映了土著河鱼—松江鲈鱼的鲜美。
赞誉土著鱼类美味的诗文颇多,唐代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写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清人徐鹄庭在《汉口竹枝词》也写道:“不须考究食单方,冬月人家食品良。
米酒汤圆宵夜好,鳊鱼肥美菜苔香。
”自古以来,土著鱼类就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久负盛名,这些赞美之词,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随同这些名家名篇而千古流传。
土著鱼类属于土著品种范畴,土著品种也称本地物种或当地物种,顾名思义,是指出现在其自然分布区及其自然传播范围内(即在其自然占领的或无需人类直接或间接引种也能占领的分布区内)的物种,亚种或更低的分类单元。
我国具有丰富的淡水资源,按水系分主要有珠江水系、长江水系、黄河水系、淮河水系、辽河水系、海河水系和松花江七大水系,另外有内陆河流塔里木河和主要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和灵渠。
辽阔的水域蕴藏着丰富的鱼类资源,鱼类因其特殊的生活史和栖息环境,生活习性不同,演化成品种众多的土著鱼类,如我国长江、黑龙江水系和钱塘流域的蒙古红鲌,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流域的白斑狗鱼,黄河水系的黄河鲶、黄河鲤和黄河裸裂尻鱼,澜沧江下游叉尾鲇、云南抚仙湖的抗浪鱼、澜沧江水系的丝尾鳠、云南滇池的滇池金线鲃、斑鳜、拉氏鱥、松江鲈鱼、兴凯湖翘嘴鲌、云南陆良鲇鱼、渭河上游及其支流和汉水北侧支流湑水河、子午河的上游的溪流中秦岭细鳞鲑、长江鲥鱼、盛产于嘉陵江的中华倒刺鲃、我国长江中、下游干流及附属湖泊中的似刺鳊鮈、瓯江刺鲃等等。
1 土著鱼类生态效益和社会价值1.1 生态效益土著鱼类是庞大生物网络中重要的一员,是在特定的自然水域生态环境中长期进化的结果,在生态系统中占有一定的生态位,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青海湖是以水生生物—鸟类—草原为主的湖泊生态,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构成了独特的高寒生态系统。
土著鱼类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中唯一的优势种类,青海湖裸鲤每年5~8月洄游到河流中产卵,为食鱼鸟提供了丰富食物条件,形成了青海湖独特的鱼—鸟共栖生态系统,其种群对鸟类群体繁衍、青海湖生态环境和青海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生态系统中,一个物种不仅仅作为一种生物资源,更重要的是会对生态系统中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整体影响。
经验交流 基 层 农 技 推 广 第1卷·48·1.2 经济效益土著鱼类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独特的风味,符合当地饮食习惯,有特定的消费群体,产生良好的品牌效应和巨大经济效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并不满足于温饱水平和大众消费,而是追求高营养价值和特色风味的食品,而土著鱼类正满足了人们的这一消费观念。
由于土著鱼类特殊的生活史和栖息环境,其营养成分独特,除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外,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营养成分分析表明,土著鱼类肌肉中富含蛋白质、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微量元素。
根据FAO/WHO 的理想模式,土著鱼类肌肉氨基酸平衡效果较好,属于优质蛋白质;同时土著鱼类的鲜味氨基酸含量高,赋予土著鱼类肉味鲜美,风味独特;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使土著鱼类除具有食用价值外,还具有保健作用。
2 土著鱼类养护、资源开发和利用2.1 土著鱼类养护近年来由于酷渔滥捕、人工移植、水利工程以及天然水域的环境污染,土著鱼类的栖息地不断减小,导致其种群数量不断减少,野生资源破坏严重,自然资源日益减少,所以有必要进行土著鱼类养护、资源开发和利用。
土著鱼类养护就是通过限制捕捞强度、实行休渔制度、开展渔业增殖和建立各种土著鱼类保护区来恢复和增殖土著鱼类资源。
这是土著鱼类资源开发和利用特质基础,对修复河道生态和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我们也要看到这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国家政策扶持、资金和科技的投入。
进行土著鱼类养护、资源开发和利用,首先要开展地区土著鱼类资源调查和评估,以实地采样、走访和查阅有关资料的形式确定土著鱼类品种和划分其栖息地。
在此基础上,加强保护亲鱼、产卵场和仔幼鱼,为它们的生长和繁殖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必要时建立自然保护区。
栖息地的保护涉及到水域环境的治理、监测和保护,要求相关的管理机构、监测和执法部门通力合作,互相配合,共同出台相应的政策,保护土著鱼类的栖息地。
为保护黄河干流的土著鱼类种质资源,黄河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于2011年下,组织陕西、山东、河南三省渔业主管部门、水产研究院(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相关领导和专家,实地勘察了黄河灵宝风陵渡至三门峡市湖滨区王官村段和三门峡天鹅湖,为壶口至三门峡黄河干流土著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区建立收集资料,论证可行性,实现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
在土著鱼类栖息地要严格控制人工移植和放流其它鱼类品种,要保护土著品种的栖息地、水域环境和生态系统,不能进行随意的放流和移植其它鱼类,否则会打破原有生态系统,破坏食物链,危及到土著鱼类的生存。
有资料表明,塔里木河水系经过多次移植后进入其水系的鲤鱼、鲫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和团头鲂等适应当地环境,大量繁衍后代,成为主要经济鱼类,而塔里木河原有的土著鱼类塔里木河裂腹鱼,新疆大头鱼等数量急剧减少,甚至到了濒危程度,所以在土著品种栖息地要合理地放流和人工移植其它鱼类品种,保护土著品种的栖息地。
2.2 土著鱼类资源开发和利用松江鲈鱼堪称土著鱼类养护、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典范。
因酷渔滥捕、水利工程和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松江鲈鱼栖息环境,其产量越来越少,到70年代基本上捕不到鲈鱼了。
为了挽救和保护这一濒危品种,从上世纪开始,我国科研工作者就开始对松江鲈鱼进行研究,历经几代科研工作者的不懈钻研和试养,复旦大学于1987年攻克了松江鲈鱼繁育技术难关,于2006年进行松江鲈鱼产业化,成立上海四鳃鲈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技术体系、亲鱼储备和发展规划,实现国内定点、定量经营松江鲈鱼。
为保护松江鲈鱼资源,促进野生种群的恢复,2009年在上海长江口区涉渔工程水生生态修复活动中,首次在长江口放流1 000尾松江鲈鱼苗。
为达到松江鲈鱼健康养殖的目的,基于生态模拟进行系统构建、工艺处理及水质调控,2010年采用封闭式自循环、自净化、健康养殖、系统养殖,提出松江鲈鱼健康养殖的理第7期 李 军:科学养护土著鱼类,发展特色渔业经济 经验交流·49·念。
松江鲈养护、资源开发和利用保护松江鲈鱼资源,促进野生种群的恢复,对保护其它濒危鱼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同时松江鲈鱼的养护、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成功启示我们,在有效保护土著鱼类的基础上,选择1~2个具有高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品种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探索建立人工增养殖、良种的选育、开发和利用的新模式,保护生态系统,促进野生种群的恢复。
由于栖息地的不同,土著鱼类的生活习性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强弱也不相同,其生活水域的生态环境、生长、营养需求、繁殖习性、鱼苗和鱼种的培育、成鱼的饲养管理都有自身的特点和特性,所以在进行土著鱼类增养殖研究时,用一般概念的养殖方法养殖土著鱼类成活率极低。
鸭绿沙塘鳢是分布于辽河水系和鸭绿江水系中的一种濒危名贵鱼类。
在进行鸭绿沙塘鳢人工繁育技术研究中,王声权等根据其生活和繁殖习性,修建河道形土池塘,采用加大水流量的方法,提高水流速,同时在池塘内设置扁平石板、瓦片材料搭建的鱼巢,模仿其自然产卵环境,雌鱼产卵正常,卵在水温18~20℃下,经20~22天孵育,孵出鱼苗8 550尾。
催产剂对鸭绿沙塘鳢催产效果表明,HCG (鱼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DOM (地欧酮)催产效果较好,用淡水鱼常用的催产剂催产可引起大批死亡。
初孵仔鱼2~3天后开口摄食,鱼苗口裂大,开口后可直接摄食水丝蚓。
在成鱼养殖中,由于鸭绿沙塘鳢属于小型凉水性鱼类,喜栖于泥沙、石砾、杂草和碎石相混杂的浅水区,养殖水温要求在21~27℃,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无污染,底质是砂石底,在水质调控方面,养殖过程中控制池水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不要过肥,溶解氧在5毫克以上,pH 值7.0左右,采用活鱼和鱼糜拌鳗鱼料的方法进行驯化,生长速度较快,摄食旺盛。
由沙塘鳢繁养殖研究可以得出,土著鱼类繁养殖必须因地制宜,了解其对水环境的生态要求,对土著品种的生长、繁殖、索饵、越冬及栖息地的水域环境、洄游的水域进行全面科学的考查,充分考虑土著品种的生长、繁殖限制因子,利用当地资源,根据土著品种生长和繁殖的特性,制定缜密的科学研究计划。
在养殖研究过程中,还要了解各种养殖场水域生态环境的变化规律及彼此间的关系,有效地调控生态因子,加强增养殖水域水环境监测,密切关注水质变化,提高安全预警和应急应对能力,有效控制养殖水域环境(生物性环境和非生物性环境),实行科学、健康养殖。
从健康、科学养殖角度考虑,当然在进行土著品种养殖时,为合理充分利用饵料,合理利用水体空间,发挥鱼类之间的互利关系,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根据鱼类的生物学特性,要进行配养一定品种和数量的其它鱼类,但要考虑配养殖品种和数量。
3 土著鱼类生产存在的问题土著鱼类养护、资源开发和利用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土著品种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许多土著鱼类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如唇鱼骨和葛氏卢塘鳢仅仅是对其繁养殖进行了初步摸索,在产业化养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其次是土著品种独特的风味和较高的营养价值与其生活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性具有一定的关系。
如果任意在其它地区进行引种、扩繁,盲目进行扩大生产,可能会影响其品质,如营养价值和风味,损害其品牌。
再次是部分土著品种消费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其生产规模要与消费水平相适应,可以将主导渔业的产业化生产作为参考,但不能像渔业主导产业那样搞规模化、产业化,不宜盲目乐观地扩大化生产。
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一旦造成供大于求,不但伤害养殖户的利益,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破坏当地的生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