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基础知识教案培训资料
音乐基础知识教案
![音乐基础知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98bbb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9.png)
音乐基础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掌握乐谱的基本元素和常用符号;3.认识音乐的节奏和节拍。
二、教学重难点1.乐谱的基本元素和常用符号;2.音乐的节奏和节拍。
三、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黑板、彩色粉笔、PPT等;2.教学素材:乐谱示例、音乐录音等。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播放一段美妙的音乐,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2.与学生进行互动,询问他们对音乐的了解和喜好,激发思考。
步骤二: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5分钟)1.板书“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音乐的定义、音乐的分类和不同音乐类型的特点;3.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片段,让学生听出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4.与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对音乐分类的理解。
步骤三:乐谱的基本元素和常用符号(20分钟)1.介绍乐谱的基本元素:五线谱、谱号、音符、休止符等;2.逐一讲解乐谱的符号及其含义,并板书相关内容;3.通过具体示例,教学生如何读谱、演奏简单的乐曲。
步骤四:音乐的节奏和节拍(20分钟)1.板书“音乐的节奏和节拍”;2.通过节拍器或击鼓等教具,向学生展示不同的节拍和节奏;3.讲解常见的音符和休止符的时值,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节奏;4.引导学生进行节拍练习,培养对节奏感的感知和准确演奏的能力。
步骤五:小结与延伸(10分钟)1.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2.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问巩固学习成果;3.鼓励学生多听音乐、学习乐器,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五、巩固与评价1.布置音乐基础知识的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对乐谱符号的填空;2.评价学生的合作态度、参与度和能力提升情况。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能够读谱、理解节奏和节拍。
但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乐谱符号的记忆和理解,以便在将来的学习中更好地应用音乐基础知识。
《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二
![《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f458c46e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67.png)
《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二音乐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艺术形式,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还可以提高我们的修养和娱乐精神。
而想要真正地理解音乐,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
在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学中,第二节课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节音乐课的详细内容吧。
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什么是旋律、节奏、和声等基本音乐元素。
2.能够分辨不同的乐器的声音。
3.能够理解不同的音乐类型和音乐风格。
二、教学内容1.基本音乐元素在讲授旋律、节奏、和声等基本音乐元素之前,老师可以先在课堂上播放一段简单的乐曲,让学生通过听觉来感受这些基本元素。
在播放完毕后,老师可以通过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这首曲子的旋律是什么?这首曲子的节奏感强烈还是柔和?这首曲子中出现了和声吗?2.不同的乐器此部分的讲授可以采用展示不同乐器图片、视频展示或自己带着几个常见的乐器上课等方式。
通过直观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乐器的外形和发声原理,以及它们在音乐中的应用。
通过投射音乐画面或是现场演示,可以看到不同乐器的演奏方式和音响效果,让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更具体、深刻。
3.音乐类型和音乐风格不同的音乐类型和音乐风格代表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的艺术追求。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类型和风格,老师可以通过课上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不同风格和特点,并讲解各种音乐类型和风格的发展历史和特征。
三、教学实践1.课前激发兴趣在授课前要为音乐课培养学生兴趣。
这可以通过提前播放学生喜欢的音乐片段、播放精美的音乐录像展示等方式来实现。
这些游戏和音乐片段应该是年龄段相当的,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2.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尝试配合多种教学方式来讲授音乐基本知识,比如用图表以及短视频的形式来演示不同的音乐类型和风格,使用课堂互动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音乐元素,经常带一些乐器上课模拟演奏等,这样不断创新和改变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保持高度的兴趣,并且更好地理解记忆音乐知识。
音乐基础知识授课教案
![音乐基础知识授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5e67e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4.png)
音乐基础知识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本概念,如音阶、节奏、音符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3. 训练学生基本的音乐演奏技巧,如演唱、演奏乐器等。
4.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音乐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音乐的基本概念教学内容:音阶、节奏、音符、节拍等基本概念。
2. 第二课时:音阶与调式教学内容:大调、小调音阶,调式转换。
3. 第三课时:节奏与拍子教学内容:各种拍子的特点,节奏的组合。
4. 第四课时:音符与节拍教学内容: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音符的时值,以及相应的节拍。
5. 第五课时:音乐欣赏教学内容:欣赏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基本概念、理论知识。
2. 示范法:教师演奏乐器,展示演奏技巧。
3. 练习法: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奏,巩固所学内容。
4. 欣赏法: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如回答问题、参与演奏等。
2.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堂练习的情况,如演唱、演奏等。
3. 音乐欣赏: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音乐基础知识教程。
2. 乐器:钢琴、吉他等。
3. 音响设备:音响、耳机等。
4. 网络资源:音乐网站、音乐视频等。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一首简单的歌曲,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讲解与示范:讲解本节课的音乐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进行示范演奏。
3. 课堂练习: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奏,巩固所学内容。
4. 音乐欣赏:播放一首相关风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和感受。
5. 总结与布置作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
七、教学案例1. 案例一:讲解音阶的概念,通过示范演奏大调和小调音阶,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奏,加深对音阶的理解。
2. 案例二:讲解节奏和拍子的概念,通过示范演奏各种拍子的节奏,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奏,掌握节奏感。
音乐教学教案二,基础模板
![音乐教学教案二,基础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5209294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3.png)
的文章。
音乐教学教案二,基础模板音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教学也是学校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你需要设计一份优秀的音乐教案,在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的同时,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技能。
本文将提供一份音乐教学教案二的基础模板,帮助你更好地进行音乐教学。
一、教学目标1、认识音乐,激发兴趣,培养音乐素养;2、学会基本的乐理知识,包括乐符、节奏、音阶、调式等;3、掌握基本的演唱和乐器演奏技能,学会使用歌谱和乐谱演奏;4、提高集体合作能力,增强个人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1、音乐基础知识的介绍,包括乐符、节奏、音阶、调式等;2、歌曲的演唱和乐器的演奏,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和乐器进行演唱和演奏;3、乐曲的分析和欣赏,学习乐曲的结构和表现方式,增强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首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
2、知识讲解(20分钟)介绍音乐的基础知识,包括乐符、节奏、音阶、调式等,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深入了解。
3、练习训练(30分钟)学生进行演唱和乐器演奏的练习,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听力训练(20分钟)通过听取不同的乐曲,学生分析乐曲的结构和表现方式,并进行欣赏。
5、课堂总结(5分钟)老师进行总结,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以及重点,为下一次的教学做好铺垫。
四、教学实施1、适合的教学环境音乐教学需要一个较为安静和优美的教学环境,以保证学生的听力和感受力。
2、合适的教学资源音乐教学需要合适的乐器、音乐材料、教学设备等资源,这些资源必须适合学生的年龄和水平。
3、适宜的教学方式音乐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包括讲解、演示、示范、练习和欣赏等,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技能。
五、教学评价1、考试通过考试来测试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技能水平,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演奏等。
2、练习根据学生练习的情况和表现,评价学生的音乐水平和技能,为学生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和训练。
管乐音乐教学培训教案模板
![管乐音乐教学培训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6915cab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6f.png)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管乐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 掌握管乐乐器的正确持握和演奏姿势。
3. 能够独立演奏简单的管乐曲目。
4. 培养学生对管乐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对象:初学者教学工具:管乐器(如长笛、单簧管、萨克斯等)、教学课件、示范视频、练习曲谱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管乐音乐的历史和发展。
2. 通过播放管乐音乐会视频,激发学生对管乐音乐的兴趣。
二、基本知识讲解1. 管乐器的种类及特点:介绍长笛、单簧管、萨克斯等常见管乐器的结构、音域和演奏技巧。
2. 音阶和调式:讲解音阶的构成、调式的划分,以及如何识别不同的调式。
三、持握和演奏姿势训练1. 演示正确的持握和演奏姿势,强调保持良好的身体姿势对演奏的重要性。
2. 学生跟随示范,练习正确的持握和演奏姿势。
四、演奏技巧训练1. 音准练习:通过吹奏练习曲,帮助学生掌握音准。
2. 呼吸技巧:讲解和示范正确的呼吸方法,提高学生的气息控制能力。
3. 音色训练:通过吹奏不同的音色,让学生感受音色的变化。
五、总结1.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演奏水平。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 学生进行演奏技巧的展示,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二、曲目演奏1. 选择适合初学者的曲目,如《小星星》、《欢乐颂》等。
2. 学生跟随示范,练习演奏曲目。
3. 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演奏错误。
三、音乐欣赏1. 播放经典管乐曲目,如《卡门》、《蓝色多瑙河》等。
2. 引导学生分析曲目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四、总结1.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演奏水平。
教学反思:1. 课后对学生的演奏情况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2.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初中音乐培训指导教案
![初中音乐培训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d3de6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b.png)
初中音乐培训指导教案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材:《音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听觉和节奏感,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知识:音阶、节奏、音符、休止符等。
2. 音乐技能:演唱、演奏、音乐欣赏等。
3. 音乐作品:中外著名音乐作品欣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首优美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音乐基本知识学习(10分钟)1. 音阶:教师讲解音阶的构成,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唱音阶。
2. 节奏:教师讲解节奏的种类,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拍手节奏。
3. 音符、休止符:教师讲解音符和休止符的表示方法,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读音符和休止符。
三、音乐技能训练(10分钟)1. 演唱:教师教唱一首简单的歌曲,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
2. 演奏:教师演示一种乐器,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演奏。
四、音乐作品欣赏(10分钟)教师播放一首中外著名音乐作品,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欣赏,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教师检查学生对音乐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学生的演唱和演奏进行点评。
二、音乐技能训练(15分钟)1. 演唱:教师教唱一首稍复杂的歌曲,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
2. 演奏:教师演示一种乐器,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演奏。
三、音乐作品欣赏(10分钟)教师播放一首中外著名音乐作品,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欣赏,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四、总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音乐技能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音乐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一音乐教案音乐基础与乐理知识
![高一音乐教案音乐基础与乐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774cc84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2.png)
高一音乐教案音乐基础与乐理知识高一音乐教案:音乐基础与乐理知识作为高中音乐教学的基础年级,高一的音乐教学需要给学生们打下坚实的音乐基础,其中包括音乐基础知识和乐理知识。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们系统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活动,向学生们传递音乐基础知识和乐理知识,并培养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和艺术欣赏能力。
一、音乐基础知识1. 音乐的基本概念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声音的组合和排列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音乐具有旋律、节奏和和声等基本要素,通过这些要素的融合来营造出美妙动听的音乐作品。
2. 音符与音程音符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单位,用来表示音的高低和时值。
音符的组合形成了旋律,而音符之间的距离则构成了音程,音程分为音程的概念和音程的分类等内容。
3. 节拍与节奏节拍是音乐中的基本单位,用来组织音符的时值和强弱。
而节奏则是在节拍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艺术效果,通过音符和休止符的组合来表达音乐的节奏感。
4. 曲式与主题曲式是指音乐作品整体结构的安排和组织方式,主要包括起始部、发展部和重现部等。
而主题则是音乐作品中具有较大独立性的旋律或乐段,通过主题的展开和变化来表达音乐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5. 音乐的风格与流派音乐的风格与流派是指不同时期和地区的音乐创作中所形成的特定风格和风格特征。
通过学习和欣赏不同的音乐风格,可以丰富学生们的音乐知识,培养其对不同音乐风格的鉴赏能力。
二、乐理知识1. 音阶与调性音阶是音乐中一组按照确定规则排列的音名,调性则是基于特定音阶构建起来的音乐的整体色彩和情感。
通过学习和理解不同的音阶和调性,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音乐作品。
2. 和声基础和声是指多个音的同时发声所形成的乐音或和弦,是音乐中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
通过学习和掌握和声的基础知识,学生们可以学会进行简单的和声编排和和声分析。
3. 调式与节奏型调式是基于特定的音阶构建起来的音乐的整体音色和情感,而节奏型则是音乐中重复出现的特定节奏模式。
通过学习和分析不同的调式和节奏型,学生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的特点和内涵。
高级中学高中音乐《音乐基础知识-音符和节拍》公开课教案
![高级中学高中音乐《音乐基础知识-音符和节拍》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841e5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c.png)
高级中学高中音乐《音乐基础知识-音符和节拍》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基础知识中的音符和节拍的概念和作用。
- 能够正确辨认和写出常见的音符和节拍符号。
- 理解音符和节拍在乐谱中的表示方法,能够正确演奏简单乐曲。
2. 教学准备- 教学用的乐谱和练册。
- 白板、黑板或投影仪。
- 笔、橡皮擦、五线谱模版。
3.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 利用一段优美的音乐播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 提问学生:你们曾经见过、了解过音符和节拍吗?它们在音乐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步骤二:介绍音符- 显示音符的图像和名称,解释每个音符代表的时值。
- 引导学生观察乐谱上的音符,并询问它们的时值和对应的音符名称。
步骤三:介绍节拍- 显示节拍符号的图像和名称,解释每个节拍符号代表的时值。
- 引导学生观察乐谱上的节拍符号,并询问它们的时值和对应的节拍符号名称。
步骤四:辨认和写出音符和节拍符号- 分配练册上的练题,让学生辨认和写出给定的音符和节拍符号。
- 逐个检查学生的答案,并解释正确答案的含义和用法。
步骤五:理解乐谱中的音符和节拍- 展示一段简单乐谱,解释其中的音符和节拍符号的含义及其在演奏中的作用。
- 指导学生尝试演奏该段乐谱,以加深对音符和节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步骤六:巩固和拓展- 进行一些音符和节拍的小练,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更多复杂的音符和节拍的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4. 教学总结- 简要总结音符和节拍的概念和作用。
- 强调学生练和熟练运用音符和节拍的重要性,提高音乐表演能力。
5. 课后作业- 练册上的相关题完成。
- 自选一段简单乐曲,用音符和节拍来表示并演奏。
以上是《音乐基础知识-音符和节拍》公开课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音乐基础知识教案培训资料
![音乐基础知识教案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5e69a45dd88d0d233d46ada.png)
音乐基础知识教案音乐基本知识李晓惠教学内容:音乐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简谱的基本知识,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鉴赏音乐作品夯实基础。
2、培养学生识谱的能力,让学生在教与学、学与学的互动中获得知识。
3、通过识谱教学,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的品质,通过不断练习,熟悉简谱。
教学重难点:对音高、音值和休止的理解与实践。
教法与手段: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音和音符:一切发音物体如声带、琴弦、簧片等经过物理振动、共鸣以后产生的结果都称为"音",用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进行的符号叫做音符。
1、音符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
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它们的写法是:1 2 3 4 5 6 7读法为: do re mi fa so la si(多来米发梭拉西)。
音符是和音高紧密相连的,没有一个不带音高的音符。
2、音高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 2 3 4 5 6 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
在钢琴键盘上可以很直观及对应的音符和音高。
现在重点看黄线框里面的音符---七个白键和五个黑键。
搞懂了这12个音符和位置规律就可以将所有88 个键盘掌握了。
黄线框里面的音符上下都不带圆点的一般叫中音区音符。
如果您记忆的话先将中央1(C)牢记在心---这可以说是所有88个键盘位置的基础。
至于说为什么还叫C您可以参考有关调式的解释。
这7个白键的就是如我们通常唱的1 2 3 4 5 6 7 这七个音符。
那么5 个黑键呢?请看下面有关半音/全音的解释。
黄线右面的音符上边出现有圆点的,则表示要将该音升高一个音组,行话说“高8 度”。
如出现加两个圆点就表示将该音升高两个音组,余类推。
在音符下边出现有圆点的,则表示要将该音降低一个音组,即“低8 度”。
如出现加两个圆点就表示将该音降低两个音组,余类推。
用手依次弹上面各组键盘,你会直观地感到音的“高低”了。
3、音符的长短(时值)与休止符音符的长短(时值)音符们各有不同,音符有不同的长度,如下表。
音乐基础知识授课教案
![音乐基础知识授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14afa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9.png)
音乐基础知识授课教案音乐基础知识教案(初级)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来提高孩子的美的感受,最终实现为审美而教、为情操而育的目标。
然而,大多数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研究还停留在它是器乐研究的辅助和捎带课程的认识上。
常规的研究方法是由乐器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每节课抽出很短的时间进行讲解,内容主要局限于所学乐曲的谱面知识、简单的背景介绍等等。
这样做的弊端在于学生对音乐产生和形成的基础体系和框架结构缺乏系统认知,缺乏研究兴趣,不能将音基的研究成果转化成更为音乐化的表达。
音基课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识谱,顺利攻克初学者识谱慢、基础不扎实的障碍,为演奏奠定良好的基础。
音基课可以为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音乐感觉,如准确的音高、节奏,对音乐速度、术语、表情符号、演奏法记号等正确的理解和应用。
音基课可以带领学生领略多种多样的音乐美,聆听到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掌握丰富的音乐知识。
总之,音乐的研究是一个需要坚持和付出的过程,而音基是研究音乐的维他命,提供必要的营养,使学生研究音乐之路更加顺畅。
学情分析:各个学生所学乐器不同,年龄也不同,每个学生所学音乐的程度也不同,学情复杂,使授课难度加大。
这使得在教授过程中,要有整体性,也要有个别性。
课时安排如下:音乐基础知识:10课时音乐常识:5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研究五线谱,认识“Do”和“Sol”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熟悉五线谱。
2.掌握“Do”和“Sol”在五线谱中的位置。
教学重点:五线谱。
教学难点:1.音名的写法。
2.“Do”和“Sol”在五线谱中的位置。
教学准备: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讲授音乐的四个基本要素。
导入:问题导入:音乐有什么特点?什么样的声音才能叫音乐呢?教师给出答案:音乐有四个特点:音高、节奏、强弱、音色。
【设计意图:对音乐有更深的理解。
】四、新授1.中央“C”的名称的由来。
【设计意图: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五线谱】2.五线谱的认知。
幼儿园教师基本乐理知识培训教案
![幼儿园教师基本乐理知识培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a4107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a.png)
幼儿园教师基本乐理知识培训教案一、培训背景音乐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一环,而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是提高教学能力的关键。
因此,本次培训旨在帮助幼儿园教师掌握基本乐理知识,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二、培训目标通过本次培训,参训教师将会:1.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包括音符、节拍、音阶等;2.了解幼儿乐器基本知识和演奏方法;3.能够及时发现幼儿在音乐方面的困难,帮助和指导他们进行学习和练习。
三、培训内容1.音乐基础知识(120分钟)•音符:介绍音符的种类和表示方法,让教师掌握如何读取、理解和使用音符。
•节拍:引导教师了解节拍的概念和种类,并学习如何在教学中应用节拍。
•音阶:介绍音阶的概念和种类,了解不同的音阶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2.幼儿乐器基本知识和演奏方法(120分钟)•介绍幼儿常见的乐器种类,如钢琴、吉他、小提琴等。
•演示幼儿乐器的正确握法、手法和演奏方式。
•练习幼儿常见的歌曲,并教授常见的节拍和和声知识。
3.幼儿音乐课教学实践(60分钟)•用前面所学知识,实践教授一节基本的幼儿音乐课,包括如何选择歌曲、练习幼儿节奏,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
四、培训方法1.理论讲解:对音乐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和阐述,让教师全面了解乐理知识。
2.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演奏和观察,让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幼儿乐器的学习和教学方法。
3.个人指导:在课堂上,针对教师出现的疑问和问题,可以给予个人指导和解答。
五、培训效果评估及反馈1.评估方法:•通过测验,检查参训教师对乐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观看教师授课录像,对教学实践表现进行评估。
2.反馈:•教师可以针对此次培训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以后的培训改进有所帮助。
六、总结本次培训旨在帮助幼儿园教师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通过培训,教师能够更加熟练掌握和教授音乐技能,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进一步促进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改善。
音乐基础知识 教案
![音乐基础知识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027d92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2.png)
音乐基础知识教案教案标题:音乐基础知识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音乐的基础概念和术语。
2. 学生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的音符、音程和节奏。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音乐基础知识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和表演。
教学重点:1. 音乐的基础概念和术语。
2. 音符、音程和节奏的识别和区分。
3. 音乐创作和表演的基础技巧。
教学准备:1. 音乐教材和乐器。
2. 音乐示范录音和视频资源。
3. 白板、黑板或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可以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或展示一些音乐相关的图片。
2. 提问学生对音乐有什么了解,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二、讲解音乐的基础概念和术语(15分钟)1. 介绍音乐的定义和作用,以及音乐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解释音乐中常用的术语,如旋律、和声、节拍、节奏等,并给出具体例子进三、音符和音程的识别和区分(20分钟)1. 展示不同音符的符号和名称,让学生逐个认识并模仿发出对应的音。
2. 介绍音程的概念,包括半音和全音的区别,让学生通过示范和练习来理解和区分不同的音程。
四、节奏的学习和练习(20分钟)1. 介绍节奏的概念和常见的节奏图形,让学生通过模仿和齐奏来感受不同的节奏。
2. 给学生分发节奏器材,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节奏练习,逐渐提高对节奏的掌握能力。
五、音乐创作和表演(20分钟)1.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音乐基础知识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可以让他们编写简短的旋律或节奏。
2.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将自己的创作进行表演,可以使用乐器或身体打击等方式。
六、总结和反馈(10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音乐基础知识,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总结和归纳。
2. 针对学生的表现和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和反馈,鼓励他们继续学习和探索音乐。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音乐社团或乐团,提供更多的音乐学习和表演机会。
2. 推荐学生阅读音乐相关的书籍或文章,拓宽他们的音乐知识和视野。
初中乐理基础知识教案
![初中乐理基础知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80ce8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10.png)
初中乐理基础知识教案第一章:音乐与生活1.1 音乐的概念与特征理解音乐的定义: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声音的和谐组合表达情感和思想。
探讨音乐的基本特征: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等。
1.2 音乐与生活的关系分析音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娱乐、表达情感、文化传承等。
举例说明音乐在不同场合中的应用:如婚礼、庆典、电影配乐等。
第二章:五线谱与音符2.1 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学习五线谱的构成:五条平行线和四个空格。
掌握五线谱上的基本符号:音符、休止符、附点、连音线等。
2.2 音符的读写与演奏学习音符的命名和读法: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练习音符的书写:包括音符的形状和时值标记。
初步尝试演奏简单的音符组合。
第三章:节奏与拍子3.1 节奏的概念与分类理解节奏的定义:节奏是音乐中时间安排的方式。
学习不同节奏的分类:如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等。
3.2 拍子的表示与感知学习拍子的表示方法:如数字拍号、字母拍号等。
通过练习感知拍子的强弱规律:如2/4拍、3/4拍、4/4拍等。
第四章:音阶与调式4.1 音阶的基本知识学习音阶的定义:音阶是按照一定音高顺序排列的一组音符。
掌握大调音阶和小调音阶的构成:包括主音、半音、全音等。
4.2 调式的概念与转换理解调式的定义:调式是一种特定的音阶形式,决定了音乐的色彩和情感。
学习大调和小调调式的区别和特点。
练习不同调式的转换和感知。
第五章:和弦与和声5.1 和弦的基本概念学习什么是和弦:和弦是三个或更多音符的和谐组合。
掌握和弦的构成:根音、三音、五音等。
5.2 和弦的和声应用学习不同类型的和弦:如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和弦、减和弦等。
练习和弦的转位和和声进行:如和弦的根音转位、三音转位等。
通过简单的乐曲分析,理解和弦在和声中的作用。
第六章:旋律与曲式6.1 旋律的基本概念理解旋律的定义:旋律是一系列音符的顺序组合,是音乐的核心部分。
学习旋律的构成要素:旋律线、节奏、动机等。
音乐教案(湖南文艺)全册[资料]
![音乐教案(湖南文艺)全册[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f57835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7.png)
音乐教案(湖南文艺)第一册第一章:音乐基础知识1.1 音乐的基本概念1.1.1 音高:音的高低,由声波的频率决定。
1.1.2 音长:音的持续时间,由声波的振幅决定。
1.1.3 音色:不同乐器或声部的音质特点。
1.1.4 节奏:音乐中时间安排的方式,包括拍子、速度等。
1.2 五线谱的基本知识1.2.1 五线谱的构成:五条平行线和四个空格。
1.2.2 音符和休止符:表示音长和音高的符号。
1.2.3 谱号:确定五线谱上音符音高的符号。
1.2.4 拍号:表示每小节有多少拍子和拍子的强弱的符号。
第二章:湖南文艺特色2.1 湖南文艺简介2.1.1 湖南文艺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2.1.2 湖南文艺的特点和风格。
2.2 湖南民歌2.2.1 湖南民歌的分类和特点。
2.2.2 湖南民歌的代表作品。
2.3 湖南戏曲2.3.1 湖南戏曲的种类和特点。
2.3.2 湖南戏曲的代表作品。
2.4 湖南民间音乐2.4.1 湖南民间音乐的种类和特点。
2.4.2 湖南民间音乐的代表作品。
第三章:湖南文艺音乐分析3.1 湖南民歌《茉莉花》的分析3.1.1 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3.1.2 歌曲的音乐结构和形式。
3.1.3 歌曲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3.2 湖南戏曲《刘海砍樵》的分析3.2.1 戏曲的唱腔、曲调和表演。
3.2.2 戏曲的故事情节和角色设定。
3.2.3 戏曲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3.3 湖南民间音乐《赛马》的分析3.3.1 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演奏方式。
3.3.2 音乐的音乐结构和形式。
3.3.3 音乐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第四章:湖南文艺音乐实践4.1 湖南民歌《茉莉花》的演唱4.1.1 学唱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4.1.2 分析歌曲的音乐结构和形式,理解歌曲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4.1.3 进行演唱实践,提高演唱技巧和表现力。
4.2 湖南戏曲《刘海砍樵》的表演4.2.1 学习戏曲的唱腔、曲调和表演技巧。
4.2.2 分析戏曲的故事情节和角色设定,理解戏曲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初中音乐培训教案
![初中音乐培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f7859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0.png)
初中音乐培训教案【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过程与方法】通过集体合作、小组讨论、个人展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音符、节奏、音阶等,并能运用到实际演奏中。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演奏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学生的热情。
然后,教师播放一首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跟随节奏摇摆,感受音乐的韵律。
2. 音乐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符、节奏、音阶等,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同时,教师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将所学的音乐知识运用到实际演奏中。
每个小组选择一首简单的歌曲,讨论并展示如何在演奏中体现音符、节奏、音阶等知识。
4. 个人展示(10分钟)每个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用所学的音乐知识进行演奏。
教师和其他学生作为观众,对演奏者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小组讨论的表现、个人展示的演奏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进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兴趣。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音乐知识讲解、示例演示等。
2. 教学乐器:如钢琴、吉他等。
3.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乐和录音。
4. 小组讨论材料:如白板、彩笔等。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展示。
2. 教师要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讲解音乐知识,便于学生理解。
3. 鼓励学生在个人展示中发挥创意,将所学的音乐知识运用到实际演奏中。
音乐乐理基础知识教案
![音乐乐理基础知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ce5a6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3.png)
音乐乐理基础知识教案一、引言音乐乐理是理解和分析音乐的基础。
本教案将介绍音乐乐理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音乐结构和表演的理解。
二、音乐元素1. 音符和音高音符是表示音乐时长的符号,常见的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而音高则是音符所代表的音的高低程度,使用乐谱上的音高线来表示。
2. 节拍和节奏节拍是音乐中有规律的重复的脉动,可以理解为音乐的心跳。
节奏则是在节拍的基础上,安排音符和休止符的不同时值,形成多样的音乐韵律。
3. 音程音程指的是两个音高之间的距离,可分为纯音程和变化音程两种。
常见的音程有纯一度、小二度、大三度等。
4. 音色和乐器音色是由乐器或人声产生的独特音质,每个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特点。
常见的乐器有钢琴、吉他、小提琴等。
三、调性和音阶1. 调性调性是音乐中基本的音乐结构,是音乐的“主题”。
常见的调性有C 调、D调、G调等,每个调性都有其特定的音阶和和弦。
2. 音阶音阶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音高集合。
常见的音阶有五声音阶(大调音阶和小调音阶)和七声音阶(和声音阶和自然音阶)等。
四、和弦1. 和弦构成和弦是由三个或更多音音高同时演奏或听到的组合。
和弦由根音、第三音和第五音构成,可以是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属七和弦等。
2. 和弦进行和弦进行是指和弦之间的连续变化和演奏顺序。
常见的和弦进行有I-IV-V、II-V-I等,不同的进行方式会为音乐带来不同的情感和层次感。
五、音乐符号和标记1. 谱号谱号是乐谱上标记音高的符号,最常见的有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
高音谱号标记的是中央C以上的音符,而低音谱号标记的是中央C以下的音符。
2. 谱表谱表是乐谱上标记音符和休止符时值的符号,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通过谱表可以清晰地读出乐谱上的音乐时长。
3. 声部和和声声部是乐曲中的独立音乐线,可以是主旋律或伴奏。
而和声是指多个声部同时演奏或唱出的组合,为乐曲增加了丰富的层次感。
六、节奏训练节奏训练是培养学生对节拍和节奏感知能力的方法,可以通过打拍子、口语节奏、乐器伴奏等形式进行训练。
音乐启蒙教案:引导幼儿认识音符、音阶等基础知识
![音乐启蒙教案:引导幼儿认识音符、音阶等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d10555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7.png)
音乐启蒙教案:引导幼儿认识音符、音阶等基础知识音阶等基础知识一、引言幼儿时期是人类思维和知识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音乐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方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语言表达、情感和社交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一项系统的音乐启蒙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快更好地掌握音乐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旨在通过音乐启蒙教案,引导幼儿认识音符、音阶等基础知识,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认识。
二、基础知识普及1.音符:表示音高和音长的符号,常见的有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和全音符等。
2.音阶:按照一定的音高次序排列的音符序列,通常由8个音符组成一个八度,常见的有Do-Re-Mi-Fa-So-La-Ti-Do等。
3.旋律:利用不同音符排列出来的连续的听觉形象,通俗地说就是一段歌曲。
4.节奏:音符按照特定的时间规律排布所构成的音乐形式。
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幼儿学会基本的音符、音阶、旋律和节奏等基础知识,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认识。
2.教学内容:(1)认识音符:带领幼儿认识不同的音符符号,如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等,并根据音符时值进行练习。
(2)认识音阶:通过幼儿歌曲教唱,让幼儿认识音阶的概念、音高和音名,并通过铜片等乐器进行示范。
(3)学习旋律:选择简单的歌曲,通过唱、跳、画等多种形式加强幼儿对旋律的印象,教孩子们唱起来。
(4)学习节奏:教授节奏基本单元,逐步增加难度,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节拍和节奏。
3.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自主学习。
(2)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如唱、跳、画,让幼儿在动态环境中学习,增强兴趣并帮助记忆。
(3)小组学习: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相互协作和交流,互相学习提高。
四、教学实施1.歌曲教唱:选择适合幼儿的歌曲,如《小星星》、《一闪一闪小星星》等,带领幼儿进行儿歌或儿童歌曲的唱歌。
2.音乐元素识别:逐步引导幼儿认识音符、音阶、旋律和节奏,在练习中熟悉音乐元素,理解音乐的基础知识。
音乐基础知识授课教案
![音乐基础知识授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0484d0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e.png)
音乐基础知识授课教案第一章:音乐的基本概念1.1 音乐的定义: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声音和节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1.2 音乐的元素:音高、音长、音色、节奏、旋律、和声。
1.3 音符和节奏:音符的种类(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节奏的表示方法(拍号)。
第二章:音阶与调式2.1 音阶:大调音阶、小调音阶、五声音阶。
2.2 调式:自然调式、和声调式、旋律调式。
2.3 调性:调性的定义,调性的表示方法(调号)。
第三章:和弦与和声3.2 和弦的类型: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和弦、减和弦等。
3.3 和声进行:和声进行的定义,和声进行的类型(二五一进行、三四六进行等)。
第四章:旋律与节奏4.1 旋律的定义:旋律是音乐中最具有表现力的部分,由一系列音符组成。
4.2 旋律的要素:旋律的起伏、节奏、音色、动机等。
4.3 节奏的定义:节奏是音乐中时间间隔的长短和强弱。
4.4 节奏的要素:拍号、节奏模式、速度等。
第五章:音乐的表现手法5.1 音乐的动态:音量的变化,音色的变化。
5.2 音乐的表情: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变化。
5.3 音乐的节奏:节奏的快慢,强弱的变化。
5.4 音乐的结构:曲式的构成,和声的变化。
第六章:乐理常识与记谱法6.1 五线谱的基本构成:五线谱的线条与间,音符与休止符。
6.2 音符与休止符的时值: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6.3 音高的标记:音名(Do, Re, Mi 等),音高字母(C, D, E 等)。
6.4 节拍与节奏:拍号(2/4, 3/4, 4/4 等),节奏的组合与变化。
第七章:乐曲分析与欣赏7.1 乐曲的结构:主题、副题、过渡、尾声等。
7.2 乐曲的形式:单乐章乐曲、多乐章乐曲、组曲等。
7.3 乐曲的风格:古典、浪漫、现代、爵士、流行等。
7.4 乐曲的欣赏:从旋律、和声、节奏、音色等方面进行欣赏。
第八章:乐器知识与演奏技巧8.1 乐器的分类: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等。
乐理基础知识教案
![乐理基础知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823c9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9.png)
乐理基础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音乐元素和音乐基础概念,如音高、音长、音域等。
2. 了解音乐符号的表示方法和音乐记号的使用规则。
3. 能够运用音乐理论知识读谱演奏简单的乐曲。
4. 提高音乐欣赏和音乐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元素和基础概念1.1 音高:包括音阶和音名的概念,通过声音的高低区分音高。
1.2 音长:指音符的时值,例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1.3 音域:指声音的范围,如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
1.4 节拍:指音乐中的强弱节奏感,通过拍号表示。
2. 音乐符号的表示方法和音乐记号的使用规则2.1 基本符号:包括五线谱、谱号、音符和休止符。
2.2 延音线和连音线的使用方法。
2.3 音符和休止符的时值关系,如附点音符和附点休止符。
2.4 乐器指法和演奏技巧的表示方法。
3. 乐曲演奏和音乐欣赏3.1 使用音乐理论知识读谱演奏简单的乐曲。
3.2 进行音乐欣赏,分析乐曲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3.3 学习乐曲的基本演奏技巧,提高演奏水平。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音乐理论知识,介绍音乐元素和基础概念。
2. 实践法:通过实际演奏乐曲,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3. 对话互动法:与学生进行互动,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流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简单的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探究:介绍音乐元素和基础概念,如音高、音长、音域等,通过示范演奏来具体说明。
3. 讲解:详细介绍音乐符号的表示方法和音乐记号的使用规则,如五线谱、谱号、音符和休止符等。
并结合实例进行解析。
4. 实践: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读谱演奏练习,巩固所学的音乐理论知识。
5. 欣赏:播放一段经典乐曲,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6. 演奏:学生根据教师指导,演奏一首简单的乐曲,展示他们的演奏技巧。
7.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音乐基础知识,并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音乐领域。
幼儿教师音乐基础知识培训教案
![幼儿教师音乐基础知识培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a2196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f.png)
幼儿教师音乐基础知识培训教案引言:音乐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智力、情感和创造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我们需要具备扎实的音乐基础知识,并能够将其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当中。
本教案旨在帮助幼儿教师系统地掌握音乐基础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 音乐基础知识的重要性a) 音乐对幼儿发展的积极影响i) 激发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ii)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iii) 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b) 幼儿教师的角色与责任i) 成为音乐的引路人ii) 开发幼儿的潜能和创造力2. 音乐基础知识的重点内容a) 音符与节拍的基本概念i) 音符的种类与记谱法ii) 节拍的定义与演奏方式b) 节奏与节拍的关系i) 正常节奏与变化节奏ii) 节拍的强弱变化c) 音阶与音域的认知i) 常见的音阶类型及其特点ii) 幼儿音域的发展与培养d) 声乐表达与儿歌教唱i) 歌唱姿势与共鸣发声方法ii) 儿歌教唱的技巧与方法3. 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策略a) 情景教学法i) 创设生活场景,引发幼儿兴趣ii) 结合故事情节,让幼儿参与其中b) 游戏教学法i) 制定音乐游戏规则,激发幼儿积极性ii) 创造多样性的游戏环境,提高幼儿的参与度4. 音乐基础知识课堂教学设计a) 教学目标i) 确保幼儿掌握音符与节拍的基本概念ii) 培养幼儿良好的节奏感和节拍感b) 教学内容i) 利用故事情节介绍音符与节拍的概念ii) 运用游戏形式帮助幼儿感知节奏与节拍的变化c) 教学过程i) 导入:通过唱一首儿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ii) 情景创设:用小动物故事引入音符与节拍的概念iii) 游戏设计:设计音乐游戏让幼儿感知节奏与节拍的变化iv) 结束:唱一首欢快的歌曲,巩固所学内容d) 教学评价i)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ii) 配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给予简单肯定或建设性批评结论:通过本教案,幼儿教师可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并且能够运用教学策略设计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音乐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基础知识教案
音乐基本知识
李晓惠
教学内容:音乐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简谱的基本知识,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鉴赏音乐作品夯实基础。
2、培养学生识谱的能力,让学生在教与学、学与学的互动中获得知识。
3、通过识谱教学,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的品质,通过不断练习,熟悉简谱。
教学重难点:对音高、音值和休止的理解与实践。
教法与手段: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音和音符:一切发音物体如声带、琴弦、簧片等经过物理振动、共鸣以后产生的结果都称为"音",用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进行的符号叫做音符。
1、音符
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
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它们的写法是:
1 2 3 4 5 6 7
读法为: do re mi fa so la si
(多来米发梭拉西)。
音符是和音高紧密相连的,没有一个不带音高的音符。
2、音高
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 2 3 4 5 6 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
在钢琴键盘上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音符和音高。
广义上说音乐里总共就有7个音符。
钢琴上的琴键由黑键和白键组成,共有88个键盘。
上图标示出这88键盘以
及对应的音符和音高。
现在重点看黄线框里面的音符---七个白键和五个黑键。
搞懂了这12个音符和位置规律就可以将所有88个键盘掌握了。
黄线框里面的音符上下都不带圆点的一般叫中音区音符。
如果您记忆的话先将中央1(C)牢记在心---这可以说是所有88个键盘位置的基础。
至于说为什么还叫C您可以参考有关调式的解释。
这7个白键的就是如我们通常唱的1 2 3 4 5 6 7 这七个音符。
那么5个黑键呢?请看下面有关半音/全音的解释。
黄线右面的音符上边出现有圆点的,则表示要将该音升高一个音组,行话说“高8度”。
如出现加两个圆点就表示将该音升高两个音组,余类推。
在音符下边出现有圆点的,则表示要将该音降低一个音组,即“低8度”。
如出现加两个圆点就表示将该音降低两个音组,余类推。
用手依次弹上面各组键盘,你会直观地感到音的“高低”了。
3、音符的长短(时值)与休止符
音符的长短(时值)
音符们各有不同,音符有不同的长度,如下表。
音符名称写法时值
全音符 5 ———四拍
二分音符 5 —二拍四分音符 5 一拍八分音符半拍
十六分音符5
=
四分之一拍
三十二分音符八分之一拍
上例可以看出:横线有标注在音符后面的,也有记在音符下面的,横线标记的位置不同,被标记的音符的时值也不同。
从表中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就是:要使音符时值延长,在四分音符右边加横线“—”,这时的横线叫延时线、延时线越多,音持续的时间(时值)越长。
相反,音符下面的横线越多,则该音符时间越短。
休止符
音乐中除了有音的高低,长短之外,也有音的休止。
表示声音休止的符号叫休止符,用“0”标记。
通俗点说就是没有声音,不出声的符号。
休止符与音符基本相同,也有六种。
但一般直接用0代替增加的横线,每增加一个0,就增加一个四分休止符时的时值。
4、半音与全音
音符与音符之间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是一个相对可计算的数值。
在音乐中,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叫半音,两个半音距离构成一个全音。
表现在钢琴上就是钢琴键盘上紧密相连的两个键盘就构成半音,而隔一个键盘的两个键盘就是全音。
白键位置上的3和4音、7和音之间构成半音;而1和2之间,2和3之间,以及4和5、6和7之间构成是全音。
而1和2之间隔着一个黑键,1和2与这个黑键都构成半音。
5、变化音
将标准的音符升高或降低得来的音,就是变化音。
将音符升高半音,叫升音。
用“#”(升号)表示,一般写在音符的左上部分,如下所示:
标准的音降低半音,用“ b "(降号)表示,同样写在音符的左上部分:
基本音升高一个全音叫重升音,用“x"(重升)表示,这和调式有关。
基本音降低全音叫重降音。
用“ bb”(重降)表示。
将已经升高(包括重升)或降低(包括重降)的音,要变成原始的音,则用还原记号“”表示
6、附点音符
附点就是记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表示增加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例如:四分附点音符:
八分附点音符:
二、音阶
1、调式音阶
按照一定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几个音(一般是七个音左右)组成一个有主音(中心音)的音列体系,构成一个调式。
把调式中的个音,从主音到主音,按一定的音高关系排列起来的音列,叫音阶。
如C调:1 2 3 4 5 6 7
2、大调式
凡是音阶排列符合全、全、半、全、全、全、半结构的音阶,就是自然大调。
这是使用的最广泛的调式。
至于为什么是自然大调以后会有讲解。
一般来说,一首音乐作品的开始音符是使用1、3或5的,而结束在1上的就是大调音乐。
比如国歌就是大调音乐。
要想真正搞懂大调音乐,必须要学习和声知识。
3、小调式
小调式也有三种形式:
a:自然小调:凡是音阶符合全、半、全、全、半、全、全结构的音阶,叫自然小调。
b:和声小调:升高自然小调音阶的第VII级,叫和声小调.
注: 4是半音5是一个全音加在一起就等于和声小调。
c:旋律小调:在自然小调音阶上行时升高它的4、5,而小行时还原5、4叫旋律小调。
小调音乐一般第一个音符是从6 或3 开始,而结束在6上。
比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就是小调音乐。
同大调一样,要想真正搞懂小调音乐,必须要学习和声知识。
三、常见简谱符号
1、反复记号,装饰音
,表示记号内的曲调反复唱(奏)。
如果从头反复,前面的可省略。
例如:
A B C D E F 实际唱(奏)为: A B C A B C D E F D E F
反复跳跃记号:记在曲调的结尾,表示这段曲调的两次结束不相同:实际唱(奏): A B C A B D
(3)D.C.记在乐曲的复纵线下。
表示从头反复,然后到记在 Fine 或处结束。
注:“Fine”是结束。
“”是无限延长号,如果放在复纵线上则表示终止。
装饰音
装饰音的作用主要是用来装饰旋律。
它们用记号或小音符表示,装饰音的时值很短。
(1)倚音:指一个或数个依附于主要音符的音,椅音时值短暂。
有前倚音、后倚音之粉。
例如:前倚音,实际唱(奏),中的 5 要唱(奏)得非常短促,一带而过。
实际唱(奏) ,仍然唱(奏)很短促。
(2)颤音:由主要音和它相邻的音快速均匀地交替演奏,颤音的标记用tr 或
tr~~~~~例如:
tr~~~~~
- 实际演奏:
(3)波音:由主要音和它上方或下方相邻的音快速一次或两次交替而成.
波音唱(奏)时一般占主要音的时间.波音分上波音(顺波音)和下波音(逆波音)两种.
例如:实际唱 (奏)。
上波音实际唱(奏)下波音
(4)滑音:主要音向上或向下滑向某个音.欢音分上滑音下滑音两种.滑音除声乐能演唱这一技巧外.一切弦乐器都可演奏.但钢琴等键盘乐器是无法演奏这一技巧的.
2、顿音记号,连音线,重音记号
用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要唱(奏)得短促、跳跃。
例如:
1 3 5 3 演奏成:
连音线
用标记在音符的上面,它有两种用法:
(1)延音线:如果是同一个音,则按照拍节弹奏完成即可,不用再弹奏,如下面的2的连线;
(2)连接两个以上不同的音,也称圆滑线。
要求唱(奏)得连贯、圆滑。
下面的第二个连线就表示两个
重音记号
用 > 或或 sf 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要唱 (奏) 得坚强有力. 当 > 与
两个记号同时出现时,表示更强.
例如:
3、保持音记号,延长线,小节线
持音记号
用 - 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在唱 (奏) 时要保持足够的时值和一定的音量. 例如:
延长号
用标记.(1) 延长记号表示可根据感情情和风格的需要,自由延长音符过休止符的时值.
例如:
小节线:用竖线将每一小节划分开线叫小节线。
四、师生视唱《卖汤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