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课文填空
《谏太宗十思疏》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谏太宗十思疏》理解性默写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的是:,。
2.《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
3.《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质疑帝王创业守业能力不同的句子是:,,?4.《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说“知其不可”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
5.《谏太宗十思疏》中,国君不仅掌握帝王的重权,占据天地的重大地位,并且还要:,。
6.《谏太宗十思疏》开篇作者运用了排喻的手法,首先举出“,;,”两组比喻,从而引出了中心论点“,”。
7.《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指出文武群臣争相效力,君王无烦心之事,那么帝王就会:,。
8.《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强调帝王如果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就如同伐树根求树木繁茂,阻住源泉求泉流流得远。
9.《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兴建要适可而止的一句是:。
10.《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对自己喜好之物要知足的的一句是:。
11.《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谦虚有修养的一句是:。
12.《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的的一句是:。
13.《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游乐有限的一句是:。
14.《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慎始慎终的一句是:。
15.《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公平赏罚的两句是:,。
16.《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一句是:。
17.《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远离奸佞小人的一句是:。
18.《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取守天下不同是因为做法不同的句子是:,;,。
19.《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刑法威吓都无法让百姓心服的句子:,,,。
20.《谏太宗十思疏》指出所有帝王都是承受上天使命的两句是:,。
21.《谏太宗十思疏》指出帝王不必代替臣下职事的两句是:,。
22.《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君王有重大权利和地位的两句是:,。
23.《谏太宗十思疏》用设喻来说明不居安思危、戒奢行俭,就做不到积累德义的句子:,。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精品】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班级: 姓名:【习题】一)文学常识填空:魏徵, 朝谏议大夫,在历史上以能犯颜直谏著称,建议太宗广开言路,认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魏征卒后,唐太宗悲痛不已,说;“夫以铜为镜,可以 ,以古为镜,可以 ,以人为镜,可以 。
魏征殁,朕亡一镜矣”。
二)文言现象积累: 1、重点字解释: 1.臣闻求木.之长者: 2.臣闻求木之长.者: 3.必固.其根本: 4.必固其根本.: 5.欲流之远.者: 6.必浚.其泉源: 7.必浚其泉源..: 8.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9.臣虽在下愚..: 10.人君当.神器之重: 11.居域中之大.: 12.塞源而欲流长.也: 13.承天景.命: 14.善始者实繁.:15.克.终者盖寡:16.克终者盖.寡:17.克终者盖寡.:18.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19.则纵情以傲物..:20.傲物则骨肉为行路..:21.虽董.之以严刑:22.振.之以威怒:23.诚.能见可欲:24.将.有作:25.将有作.:26.则思谦冲.以自牧:27.则思谦冲以自牧.:28.惧满溢..:29.则思江海下.百川:30.乐.盘游: 31.则思慎始而敬.终:32.虑壅蔽..:33.惧谗邪..:34.则思正.身以黜恶:35.则思正身以黜.恶:36.则思无因喜以谬赏..:37.宏兹.九德:38.宏.兹九德:39.简.能而任之:2、一词多义善:①择善.而从之:②善.始者实繁:则:①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②则.智者尽其谋:虽: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②虽.董之以严刑: 长: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 ②塞源而欲流长.也:下: ①则思江海下.百川: ②必竭诚以待下.: 诚: ①诚.能见可欲: ②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以: ①纵情以.傲物: ②戒奢以.俭: ③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④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⑤虽董之以.严刑: ⑥振之以.威怒: ⑦则思知足以.自戒: ⑧则思知止以.安人: ⑨则思谦冲以.自牧: 能: ①诚能.见可欲: ②简能.而任之:3、分析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① 振.之以威怒:②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③居安.思危:④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⑤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⑥则思正.身以黜恶:⑦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⑧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⑨则思正身以黜恶.:⑩慎谗邪..:⑪宏.兹九德:⑫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⑬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⑭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4、判断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①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②而况于明哲乎: ③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④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⑤则思三驱以为度: ⑥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⑦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⑧戒奢以俭: ⑨诚能见可欲: ⑩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三)理解性默写: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境界是: 。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与答案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与答案[ 基础知识 ]1.名句默写。
( 1)臣闻求木之长者,;欲流之远者,。
( 2)不念,,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3)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 4)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 5),择善而从之,则,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并用,。
2.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则思三驱以为度(限度)B、则思正身以黜恶(斥退)C 、简能而任之(精简)D、宏兹九德(此)3.下列句子断句停顿的切分,恰当的一项是()A、凡百元首,承天景命B、虽董之以严刑C、怨不在大,可畏惟人D、代百司之职役哉4.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克终者盖寡B 盖在殷忧善始者实繁C 则思慎始而敬终臣虽下愚D 虽董之以严刑不念居安思危总此十思5. 加点的词词类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A、乐盘游B、则思正身以黜恶C、宏此九德D、何必劳神苦思6.对下面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源泉不深却希望水流得远,根不牢固却要求树木生长B、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见了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想到知足以警戒自己C、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最终只能使人们苟且免于刑罚,却不会怀有仁慈之心,表面上态度恭敬,可是并不心里佩服D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仁爱的人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实的人就会奉献他们的忠诚[ 语段精读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7— 14 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谏太宗十思疏》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谏太宗十思疏》理解性默写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 。
2.《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所谓取天下易守天下难的缘由是:,。
3.《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说“知其不可”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4.《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用“求木”“欲流”引出“,”的结论。
5.《谏太宗十思疏》开篇作者运用了排喻的手法,首先举出“,;,”两组比喻,从而引出了中心论点“,”。
6.《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以三个“不”字的排比句从反面来说明问题,“,,”。
从而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政治意图。
7.《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
8.《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兴建要适可而止的两句是:,。
9.《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对自己喜好之物要知足的的两句是:,。
10.《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谦虚有修养的两句是:,。
11.《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的的两句是:,。
12.《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游乐要有限度的两句是:,。
13.《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慎始慎终的两句是:,。
14.《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不要因为自己的喜恶而赏罚不公的句子是:,;,。
15.《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两句是:,。
16.《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远离奸佞小人的两句是:,。
17.《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取守天下不同是因为做法不同的句子是:,;,。
18.《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刑法威吓都无法让百姓心服的句子:,,,。
19.《谏太宗十思疏》指出帝王是承受上天使命的两句是:,。
20.《谏太宗十思疏》用反问语句指出帝王不必代替百官职务的两句是:,,,?21.《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君王有重大权利和地位的两句是:,。
22.《谏太宗十思疏》用设喻来说明不居安思危、戒奢行俭,就做不到积累德义的句子:,,德不处其厚。
(完整版)《谏太宗十思疏》练习答案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固:使牢固本:树根)2、必浚.其泉源(浚:疏通)3、德不厚而思国之治.(治:治理得好,太平)4、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休:美好)5、凡百..而道著(凡百:大凡、所有的景:大殷忧:深忧)..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6、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实:的确克:能够)7、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傲物:傲视别人)8、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董:督责振:通“震”,震慑)9、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作:兴作,建筑)10、念高危.则思谦冲..(危:高谦冲:谦虚自牧:自我约束)..而自牧11、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壅蔽:堵塞、蒙蔽)12、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兹:这简:选拔)13、信者效.其忠(效:献出)二、实词(一)找出通假字并解释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振:通“震”,震慑)(二)古今异义1、臣闻求木之根本..(古义:树根今义:指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2、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古义:放纵情欲今义:尽情地)3、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古义:高,很高的位置今义:发生某种不良情况的危险性高)4、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义:将……作为今义:认为)(三)一词多义1、安(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形容词,安定,太平)(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形容词,安稳,安定)(3)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动词,安然,安适)(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动词,奉养)(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疑问副词,怎么)(6)沛公安在哉?《鸿门宴》(疑问代词,哪里,什么地方)2、胜(1)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谏太宗十思疏》(动词,克服,战胜)(2)沛公不胜杯勺。
《鸿门宴》(动词,禁得住)(3)刑人如恐不胜,杀人如不能举《鸿门宴》(动词,尽。
完。
)(4)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文言现象、默写、翻译及答案【部编版必修15课文】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15课】班级:姓名:说明:最新部编版高中必修下册教材的两篇古文。
精心编辑了这两篇古文的文言现象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翻译、理解性默写习题,后附有答案。
一、《谏太宗十思疏/魏征》【习题】一)文学常识填空:魏徵,朝谏议大夫,在历史上以能犯颜直谏著称,建议太宗广开言路,认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魏征卒后,唐太宗悲痛不已,说;“夫以铜为镜,可以,以古为镜,可以,以人为镜,可以。
魏征殁,朕亡一镜矣”。
二)文言现象积累:1、重点字解释:1.臣闻求木.之长者:2.臣闻求木之长.者:3.必固.其根本:4.必固其根本.:5.欲流之远.者:6.必浚.其泉源:7.必浚其泉源..:8.根不固.而求..木之长:9.臣虽在下愚..:10.人君当.神器之重:11.居域中之大.:12.塞源而欲流长.也:13.承天景.命:14.善始者实繁.:15.克.终者盖寡:16.克终者盖.寡:17.克终者盖寡.:18.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19.则纵情以傲物..:20.傲物则骨肉为行路..:21.虽董.之以严刑:22.振.之以威怒:23.诚.能见可欲:24.将.有作:25.将有作.:26.则思谦冲.以自牧:27.则思谦冲以自牧.:28.惧满溢..:29.则思江海下.百川:30.乐.盘游:31.则思慎始而敬.终:32.虑壅蔽..:33.惧谗邪..:34.则思正.身以黜恶:35.则思正身以黜.恶:36.则思无因喜以谬赏..:37.宏兹.九德:38.宏.兹九德:39.简.能而任之:2、一词多义善:①择善.而从之:②善.始者实繁:则:①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②则.智者尽其谋:虽: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②虽.董之以严刑:长:①臣闻求木之长.者:②塞源而欲流长.也:下:①则思江海下.百川:②必竭诚以待下.:诚:①诚.能见可欲:②竭诚.则吴越为一体:以:①纵情以.傲物:②戒奢以.俭:③斯亦伐根以.求木茂:④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⑤虽董之以.严刑:⑥振之以.威怒:⑦则思知足以.自戒:⑧则思知止以.安人:⑨则思谦冲以.自牧:能:①诚能.见可欲:②简能.而任之:3、分析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①振.之以威怒:②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③居安.思危:④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⑤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⑥则思正.身以黜恶:⑦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⑧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⑨则思正身以黜恶.:⑩慎谗邪..:⑪宏.兹九德:⑫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⑬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⑭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4、判断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①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②而况于明哲乎:③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④载舟覆舟,所宜深慎:⑤则思三驱以为度:⑥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⑦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⑧戒奢以俭:⑨诚能见可欲:⑩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三)理解性默写: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境界是:。
《谏太宗十思疏》理解性情景默写填空
《谏太宗十思疏》理解性情景默写填空1.《谏太宗十思疏》开篇用生动的比喻推理引出正题,本文的中心论题是:,。
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提出了“用人纳谏”的策略“,”,为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打下了基础。
3.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以三个“不”字的排比句从反面来说明问题“,,”,从而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政治意图。
4.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善用喻,喻巧而理至,用十分熟悉的树木、泉源劝谏太宗在安乐时要想到危难,避免奢侈,否则,“,”,危及治国之本。
5.《劝学》用“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讲述坚持的重要性,《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也论述了同样的道理。
6.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一句向帝王表达了和诸葛亮《出师表》中“远小人”、辨善恶一样的谆谆告诫。
7.《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对比句“,”写出了团结他人与轻视他人会造成不同的结果。
8.《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指出,面对统治者的严酷刑罚和威风怒气,人们的态度是:,。
9.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劝诫君王不能不在乎百姓产生的很小的怨恨,并且以“舟”作比应当警惕的句子是:,;,。
10.《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指出,想到自己的地位高而险,就要加强自我修养的句子是:。
2.3.【参考答案】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3.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4.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5.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6.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7.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8.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9.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10.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4.《谏太宗十思疏》理解性默写(新课标必背72篇)
4.《谏太宗十思疏》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海纳百川”的道理来告诫唐太宗不要骄傲自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网开一面”的典故告诫唐太宗要有好生之德,不要过度狩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的要求和弘扬“九德”,并且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管理好这个国家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
4.在中国古代,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常常根据个人喜恶而奖罚臣民,针对这一点,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向唐太宗建议:君王在向臣民施恩时应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而在动用惩罚时应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要赏罚得当。
5.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比喻告诉唐太宗要以民为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文章一开篇,魏征就用生活中的木与水作类比,其目的是为了向唐太宗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一国之君如果不能做到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不能保持宽厚,不能克制欲望,就好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不可能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的。
8.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直接指出古代很多帝王不能做到善始善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一针见血地指出古代很多帝王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谏太宗十思疏》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谏太宗十思疏》理解性默写1. 《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 。
2.《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所谓取天下易守天下难的缘由是:,。
3.《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说“知其不可”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 ,.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4. 《谏太宗十思疏》中, 作者用“求木”“欲流”引出“,”的结论。
5.《谏太宗十思疏》开篇作者运用了排喻的手法,首先举出“,;,”两组比喻,从而引出了中心论点“,”。
6.《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以三个“不”字的排比句从反面来说明问题,“,,”。
从而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政治意图。
7.《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
8.《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兴建要适可而止的两句是:,。
9.《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对自己喜好之物要知足的的两句是:,。
10. 《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谦虚有修养的两句是:,。
11. 《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的的两句是:,。
12. 《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游乐要有限度的两句是:,。
13.《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慎始慎终的两句是:,。
14.《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不要因为自己的喜恶而赏罚不公的句子是:,;,。
15.《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两句是:,。
16. 《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远离奸佞小人的两句是:,。
17.《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取守天下不同是因为做法不同的句子是:,;,。
18.《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刑法威吓都无法让百姓心服的句子:,,,。
19.《谏太宗十思疏》指出帝王是承受上天使命的两句是:,。
20.《谏太宗十思疏》用反问语句指出帝王不必代替百官职务的两句是:,,,?21. 《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君王有重大权利和地位的两句是:,。
22. 《谏太宗十思疏》用设喻来说明不居安思危、戒奢行俭,就做不到积累德义的句子:,,德不处其厚。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班级: 姓名:【习题】一)文学常识填空:魏徵, 唐 朝谏议大夫,在历史上以能犯颜直谏著称,建议太宗广开言路,认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魏征卒后,唐太宗悲痛不已,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征殁,朕亡一镜矣”。
二)文言现象积累:1、重点字解释:1.臣闻求木.之长者:树木 2.臣闻求木之长.者:长得高 3.必固.其根本:使……稳固 4.必固其根本.:树根 5.欲流之远.者:流得远 6.必浚.其泉源:疏通,深挖 7.必浚其泉源..:水的源头 8.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稳固,扎实 9.臣虽在下愚..:最愚昧无知的人 10.人君当.神器之重:主持,掌握 11.居域中之大.:重要地位 12.塞源而欲流长.也:远 13.承天景.命:大 14.善始者实繁.:多15.克.终者盖寡:能够16.克终者盖.寡:大概17.克终者盖寡.:少18.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深切的19.则纵情以傲物..:看不起别人20.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路人21.虽董.之以严刑:监督22.振.之以威怒:通“震”,威吓23.诚.能见可欲:如果,果真24.将.有作:打算,计划25.将有作.:兴建宫殿26.则思谦冲.以自牧:虚27.则思谦冲以自牧.:动词,约束,修养28.惧满溢..:指骄傲自满,听不进别人意见29.则思江海下.百川: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30.乐.盘游:以……为乐31.则思慎始而敬.终:谨慎32.虑壅蔽..:指耳目被堵塞、蒙蔽33.惧谗邪..:形容词作名词,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34.则思正.身以黜恶:使……端正35.则思正身以黜.恶:排斥36.则思无因喜以谬赏..:不恰当地奖赏37.宏兹.九德:此38.宏.兹九德:弘扬,扩大39.简.能而任之:选拔2、一词多义善:①择善.而从之:好的人或事,名词②善.始者实繁:做得好,动词则:①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就,连词②则.智者尽其谋:那么,连词虽: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虽然,连词②虽.董之以严刑:即使,连词长:①臣闻求木之长.者:长得高,动词②塞源而欲流长.也:流得远,动词下:①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下,动词②必竭诚以待下.:下面的群臣,名词诚:①诚.能见可欲:如果,果真,连词②竭诚.则吴越为一体:诚心,诚意,名词以:①纵情以.傲物:连词“而”,表并列②戒奢以.俭:连词“而”,表并列③斯亦伐根以.求木茂:表转折,连词④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表修饰,连词⑤虽董之以.严刑:用,介词⑥振之以.威怒:用,介词⑦则思知足以.自戒:来,连词⑧则思知止以.安人:来,连词⑨则思谦冲以.自牧:来,连词能:①诚能.见可欲:能够,副词②简能.而任之:有能力的人,名词3、分析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①振.之以威怒:通假字,通“震”,威吓②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形容词用作名词,有才能的人;好的意见③居安.思危:形容词用作名词,安定的环境④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使动用法,使……安宁⑤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通假字,通“勿”,不要⑥则思正.身以黜恶:使动用法,使……端正⑦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动词用作名词,指兴建宫室之类的事情⑧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形容词用作名词,重权;重要地位⑨则思正身以黜恶.:形容词用作名词,邪恶小人⑩慎谗邪..:形容词用作名词,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⑪宏.兹九德:使动用法,使……发扬光大⑫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形容词用作动词,看不起⑬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动词用作名词,想要的东西⑭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使动用法,使……稳固,扎实4、判断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①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宾语前置,戒自,警戒自己②而况于明哲乎:省略句,省宾语“君王”③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宾语前置,牧自,意译为“对自己加强道德修养”。
谏太宗十思疏课文填空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翻译:)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句式:),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翻译:)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翻译:)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2、《谏太宗十思疏》
小结: 君当思!
为何思?
固本思源 (比喻)论证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提出问题
总结历史 为什么 (对比)论证
善始实繁
克终盖寡 分析
思
反面 载舟覆舟
问题
引出警告
所宜深慎
9
研读第二段:
概括其主要内容,思考它与论点的 关系。
指出人君有始无终,天下易取难守
谏太宗十思疏
(唐)魏征
疏通第2段字词、文意。9
1
第二段
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 而凡百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 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 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 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 ,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难道他们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当 初取得天下时能力有余,现在守天下就显得能 力不足,什么原因呢?
“岂……乎”是固定句式, 一般译为“难道是……吗?
之:代词,指代天下。
4
④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
以傲物。⑤竭诚则吴越为一体,物则骨肉为 行路。
翻译:大凡在深重忧患当中必须竭尽诚心对
心) ;(他们像水一样)能负载船只,也能颠 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
人:应该是“民”,避讳 覆: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倾覆 “所宜深慎”,无标志判断句
7
分析第二段
1 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
答: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 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 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
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
..(),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
..()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翻译: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
则纵情
....()以傲物.()。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句式:),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翻译:
)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翻译:
)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
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
..
()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
..(),
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
..(),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
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
..()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