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GJ08-903-2010[120320]

合集下载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条文说明2008 上海目录1 总则 (1)3 地面沉降监测 (2)4 建设工程地面沉降监测 (3)5 地面沉降防治 (8)附录A 基岩标、分层标建设 (10)附录B 地下水位监测井与地下水人工回灌井成井工艺技术要求 (17)附录C 回灌井堵塞的判别及处理 (19)附录D 回灌井的维修和保养 (24)1 总则1.0.2 导致地面沉降的自然因素主要是构造运动以及地震、火山活动等,人为因素主要是地下水和油气资源开采以及局部性荷载。

自然因素所形成的地面沉降范围大,速率小;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面沉降一般范围较小,但速率和幅度比较大。

一般情况下,把自然因素引起的地面沉降归属于地壳形变或构造运动的范畴,作为自然动力现象加以研究;而将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面沉降归属于地质灾害现象进行研究和防治。

本规程要求按照上海市相关规定进行地面沉降的监测、评估和治理。

1.0.3~1.0.4 由于上海地区地质条件的特殊性,除了大规模超采地下水引发的地面沉降外,在地下工程开挖施工期间,降排水、土体开挖卸载、动荷载对土层的扰动等人类工程活动均会在建设工程周围一定范围内引起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问题。

这不仅对建设工程本身的安全和周围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更重要的是将对地面沉降整体防治带来不利,从而影响上海地区的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根据《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目前上海市建设工程引发地面沉降的特点,本条规定的建设工程地面沉降是指基坑工程和隧道工程两种特定类型的工程。

建设工程地面沉降的监测、防治工作是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按照上海市相关规定进行地面沉降的监测、防治工作。

本条明确了基坑工程在开挖施工和降排水期间、隧道工程在盾构施工和运营期间,应在建设工程引发地面沉降的影响范围内进行地面沉降监测工作。

由人为活动诱发的地面沉降,包括建设工程地面沉降,对区域地质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必须按照上海市相关规定进行地面沉降的监测、防治工作。

DGJ08-903-2010上海市建设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参考资料-B核心要求类

DGJ08-903-2010上海市建设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参考资料-B核心要求类

DGJ08-903-2010上海市建设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参考资料-B核心要求类前言DGJ08-903-2010是上海市建设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参考资料-B核心要求类的标准,其主要针对建筑施工行业,是用于规范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的标准。

由于现场施工涉及到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贯彻执行该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及重点要求,以便施工单位和相关人员更好地掌握该标准,落实施工安全管理。

标准的主要内容DGJ08-903-2010标准主要分为五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介绍了该标准的目的、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现场施工的安全组织要求,包括施工安全组织机构、安全生产网络、安全生产目标和任务等。

第三部分重点介绍了现场施工安全防范措施的要求,包括现场施工安全的风险评估、安全防护设施的建设、施工安全资料的管理、现场施工安全监督等。

第四部分则是针对施工现场责任的要求,包括施工场地责任、施工现场安全责任、施工队伍责任等。

最后一部分是该标准的附录内容,包括建筑施工项目安全评价、安全生产标准汇编、安全生产年报等内容。

标准的重点要求一、安全组织要求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组织机构,组成施工安全领导小组、安全生产网络体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此外还需确定安全目标、安全标准和安全保障措施。

二、安全防范要求施工单位应畅通安全生产网络,进行风险评估和施工安全专项方案设计,保证现场安全生产资料完整,并明确各种风险的防范措施、应急预案和操作程序,并编写完备的安全施工操作规程,对每项作业都要严格执行。

三、安全现场监督要求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配备并制定专项监测方案,加强现场安全监测和危险源控制,开展安全评估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四、责任要求施工单位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负责任的领导必须牢记自己的责任,必须制定安全责任制度,要把安全责任制度贯彻到每一个参建人员中间,使其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性和责任感。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19)-22页精选文档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19)-22页精选文档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19)-22页精选文档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19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住宅设计标准Design standard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sDGJ08-20-2019/8/27主编单位: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化办公室批准部门: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施行日期:2019年8月1日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沪建建(2019)第0342号关于批准《住宅设计标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由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化办公室主编的《住宅设计标准》,经有关专家审查和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其中3.2.1条、3.2.2条、3.3.3条1~4款、4.1.l条、4.2.2条、4.3.2条、4.4.2条、4.7.2条、4.7.3条、5.l.1条、5.1.2条、5.2.1条、5.2.2条、5.3.2条、5.5.3条、5.6.2条、5.6.3条、6.1.2条、6.2.1条、7.1.l条、7.1.2条、7.1.3条、7.4.2条、7.4.3条、7.4.4条、9.0.3条、10.0.11条、10.0.17条、11.0.3条、11.0.8条、12.1.1条和12.4.1条为强制性条文。

该规范统一编号为DGJ08-20-2019,自2019年8月1日起实施。

原《住宅建筑设计标准(局部修订)》(DBJ08-20-98)同时废止。

该规范由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化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和解释。

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前言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住宅设计标准》(以下简称本标准)是根据沪建建(99)第0197号《关于下达2019年上海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规范和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市工程建设标准化办公室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编制完成的。

本标准围绕上海“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以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协调、以人为本、促进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为指导思想,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十五”期间住宅设计的安全、功能、环境、适用等要求作了多方面的考虑,提出了一些基本指标和基本规定。

空调水系统化学处理设计规程

空调水系统化学处理设计规程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空调水系统化学处理设 计 规 程D e s i g n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c h e m i c a l w a t e r t r e a t m e n t f o r H V A Cw a t e r s y s t e m sD G/T J08-2081-2011J11830-20112011 上海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空调水系统化学处理设 计 规 程D e s i g n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c h e m i c a l w a t e r t r e a t m e n t f o r H V A Cw a t e r s y s t e m sD G/T J08-2081-2011主编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施行日期:2011年5月1日2011 上海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文件沪建交[2011]168号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批准‘空调水系统化学处理设计规程“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的‘空调水系统化学处理设计规程“,经市建设交通委科技委技术审查和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统一编号为D G/T J08-2081-2011,自2011年5月1日起实施㊂本规范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负责管理㊁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㊂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二○一一年二月二十八日前 言本标准根据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沪建交[2008]470号”文的要求,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在努力贯彻节能国策㊁认真总结工程经验㊁吸收国内外先进理念与技术以及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㊂本规程的主要内容有:1总则;2术语;3一般规定;4水系统基础处理;5缓蚀阻垢处理;6微生物控制;7药剂投加;8监测与控制;9药剂储存㊂在执行本规程过程中,如认为内容需修改㊁补充或有其他任何建议,请告知主编单位(地址:上海市汉口路151号,电话: 63217420×6006,邮编:200002),以便修订时参考㊂主编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上海洗霸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上海北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杨国荣 马伟骏 王 炜 寿炜炜 唐广奎胡仰耆 杨彦敏 周文林 朱学锦主要审查人:卢 琦 朱乃钧 徐章法 柯 浩 张 兢郭常义 方 伟 赵 磊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二○一一年三月三十日C o n t e n t s1 G e n e r a l p r o v i s i o n s (1)…………………………………………2 T e r m s (2)………………………………………………………3 G e n e r a l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5)……………………………………4 B a s i c t r e a t m e n t o fw a t e r s y s t e m (10)………………………5 C o r r o s i o na n d s c a l e i n h i b i t i o n (12)…………………………6 M i c r o o r g a n i s mc o n t r o l (14)…………………………………7 M e d i c i n e a d d i n g (15)…………………………………………8 S u p e r v i s i o na n d c o n t r o l (17)…………………………………9 M e d i c i n e s t o r i n g (18)…………………………………………E x p l a n a t i o no fw o r d i n g i n t h i s s pe c if i c a t i o n (19)………………N o r m a t i v e r e f e r e n c e s (20)………………………………………E x p l a n a t i o no f t h e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21)……………………………1 总 则1.0.1 水处理技术是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项目之一,该技术在空调水系统中的应用是必然的选择㊂为了有效地控制水系统中的设备㊁管道和部件由于水质而引起结垢㊁腐蚀和微生物生长,确保系统安全㊁高效,更好地实现节能降耗和节水减排目标,使空调水系统化学水处理设计与操作更规范㊁可靠㊁先进,特制定本规程㊂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㊁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中采用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空调水系统,包括冷却水系统㊁冷水系统㊁热水系统㊁供热锅炉水系统㊁乙二醇系统㊁蒸汽凝结水系统和空气冷凝水系统㊂1.0.3 空调水系统化学处理应符合安全㊁卫生㊁环保㊁节能和减排的要求,并便于操作与管理㊂1.0.4 空调水系统化学处理应立足于国内技术条件,吸取国际先进经验,宜采用新技术㊁新工艺㊁新设备㊁新药剂㊂1.0.5 空调水系统化学处理除应按本规程执行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㊁规范中的有关规定㊂12 术 语2.0.1 化学水处理c h e m i c a lw a t e r t r e a t m e n t广义上是指通过化学药剂的作用使水质达到使用要求的水处理方法㊂在本规程中是指通过化学药剂的作用来控制腐蚀㊁结垢和微生物危害的水处理方法㊂2.0.2 冷却水c o o l i n g w a t e r用于冷却冷凝器㊁吸收器(吸收式溴化锂机组)中的制冷剂,自身又通过冷却装置被冷却㊁再循环使用的水㊂2.0.3 循环水r e c i r c u l a t i n g w a t e r是指空调系统中循环运行的水,包括冷却水㊁冷水㊁热水等㊂2.0.4 补充水m a k e-u p w a t e r用于补充循环水系统运行时损失的水㊂2.0.5 锅炉给水b o i l e r f e e dw a t e r直接进入锅炉中的水㊂2.0.6 锅水b o i l e rw a t e r在锅炉中吸收热量并产生蒸汽或热水的水㊂2.0.7 软水s o f t e n e dw a t e r去除全部或大部分钙㊁镁离子后的水㊂2.0.8 除盐水d e m i n e r a l i z e dw a t e r通过有效的工艺处理,去除水中全部或大部分悬浮物和无机阴㊁阳离子等杂质后所得成品水的总称㊂2.0.9 化学清洗c h e m i c a l c l e a n i n g向循环水系统中投加化学清洗剂,以清除系统中的水垢㊁腐蚀产物㊁生物粘泥等污物的工艺过程㊂22.0.10 化学镀膜c h e m i c a l c o a t i n g向循环水系统中投加化学药物,使金属设备和管道表面形成均匀㊁致密保护膜的工艺过程㊂2.0.11 置换r e p l a c e m e n t在化学清洗或化学镀膜结束后,采用大量排污与补水,用清洁的补充水逐步代替系统清洗后产生的污水或含高浓度镀膜剂的水的过程㊂2.0.12 浓缩倍数t i m e s o f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冷却水在开式冷却塔中蒸发,使水的含盐浓度增加,冷却水与补充水含盐浓度的比值称浓缩倍数,它反映了冷却水中含盐量增加的程度㊂2.0.13 污垢热阻f o u l i n g r e s i s t a n c e换热设备传热面上由污垢造成的热阻,单位m2㊃K/W㊂2.0.14 腐蚀速率c o r r o s i o n r a t e是指金属在腐蚀环境中单位时间内所损耗的量,它反映腐蚀过程进行的快慢㊂表示腐蚀速率的方法有深度法和重量法两种,其单位分别为mm/a和g/(m2㊃h)㊂2.0.15 生物粘泥s l i m e由微生物及其分泌的粘液与水中杂质粘集在一起所形成物质的总称㊂2.0.16 闭式循环水系统c l o s e d r e c i r c u l a t i n g w a t e r s y s t e m不与空气接触,也不与冷却或被冷却(加热或被加热)介质直接接触,在封闭管路内通过间接方式传递冷(热)量的循环水系统㊂2.0.17 乙二醇系统g l y c o l s o l u t i o n s y s t e m利用乙二醇水溶液冰点低的特点,以乙二醇水溶液作为传递3冷量的循环系统㊂2.0.18 蒸汽凝结水s t e a mc o n d e n s e dw a t e r蒸汽冷凝后形成的水㊂2.0.19 空气冷凝水a i r c o n d e n s a t e当空气温度低于其露点温度时从空气中冷凝析出的水㊂2.0.20 阻垢s c a l e i n h i b i t i o n通过向水中投加阻垢剂,防止成垢物质在金属表面沉积的处理过程㊂2.0.21 缓蚀c o r r o s i o n i n h i b i t i o n通过向水中投加缓蚀剂,抑制或减缓金属被腐蚀的处理过程㊂2.0.22 微生物控制m i c r o o r g a n i s mc o n t r o l通过向水中投加杀生剂,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处理过程㊂2.0.23 分散作用d i s p e r s i o n使水中的微粒处于悬浮分散状态而不会沉积的作用㊂2.0.24 旁流s i d e s t r e a m从循环水系统分流,经过滤处理后再在系统内汇合的这部分水㊂43 一般规定3.0.1 空调水系统化学处理方案设计应具有下列资料:1 补充水源的水质与水量;2 系统的水质㊁水温㊁水压㊁循环水量和系统水容量;3 系统管道与换热设备的材质;4 加药设备的型号㊁配置与技术参数;5 系统排水要求及节能减排指标㊂3.0.2 空调水系统化学处理技术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1 基础处理(化学清洗㊁化学镀膜等)的技术要求㊁控制条件与操作方法;2 日常处理(阻垢㊁缓蚀㊁微生物控制等)的技术要求㊁控制指标及现场管理的内容与方法;3 系统季节性停运期间的维护措施;4 系统异常情况时的处置措施㊂3.0.3 空调水系统的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补充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的通水能力宜在4h~6h内使水充满系统,或使系统排空;2 在管道系统中应设置水质分析取样点㊁加药装置和在线监测仪表的接口;3 管道系统的最低点或局部低点应设置泄水阀,最高点或局部高点应设置排空气部件;4 在建筑物地面层宜加设排污口与相应的排水管道㊂3.0.4 空调水系统中换热设备的腐蚀速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碳钢设备传热面的水侧腐蚀速率应小于0.1mm/a;52 铜合金和不锈钢设备传热面的水侧腐蚀率应小于0.005mm/a㊂3.0.5 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水循环量大于1000m3/h时应设旁流过滤装置,旁滤水量宜为循环水量的1%~5%;旁通过滤装置宜能自动反冲洗㊂3.0.6 水系统中的水泵㊁换热设备前应设置过滤器㊂3.0.7 乙二醇系统应设置加药设备㊁乙二醇补加设备及旁流过滤器㊂3.0.8 蒸汽凝结水回收系统宜设置除铁过滤器与加药设备㊂3.0.9 空气冷凝水的集水盘内宜投放杀菌剂㊂3.0.10 主要换热设备宜设旁通管道,供系统清洗时隔离换热设备用㊂3.0.11 冷凝器㊁蒸发器等换热设备的进㊁出口管道应设置清洗接口,供单独化学清洗用㊂3.0.12 空调水系统的水质应符合下列规定:1 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水质应符合表3.0.12-1中的指标要求㊂表3.0.12-1 开式冷却水系统水质指标项 目单 位指标值p H值(25℃) 7.5~9.5电导率(25℃)μs/c m≤4000钙硬度+总碱度(以C a C O3计)m g/L≤1500细菌总数个/m L≤105军团菌个/m L不得检出总铁m g/L≤1.56续表3.0.12-1项 目单 位指标值铜离子m g/L≤0.2氯离子m g/L≤1000浊度N T U≤302 冷水㊁热水水质应符合表3.0.12-2中的指标要求㊂表3.1.12-2 冷水、热水系统水质指标项 目单 位指标值p H值(25℃) 8.0~10.0细菌总数个/m L≤103总铁m g/L≤2.0铜离子m g/L≤0.2浊度N T U≤203 乙二醇系统水质应符合表3.1.12-3中的指标要求㊂表3.0.12-3 乙二醇系统溶液指标项 目单 位指标值p H值(25℃) 8.0~10.0细菌总数个/m L≤103总铁m g/L≤2.0铜离子m g/L≤0.2冰点℃按设计要求浓度g/m L按设计要求74 供热锅炉水质应符合表3.0.12-4或表3.0.12-5中的指标要求㊂表3.1.12-4 蒸汽锅炉水质指标项 目单位锅外水处理仅纯锅内加药处理给水锅水软水除盐水软水除盐水给水锅水浊度N T U≤5.0≤2.0 ≤20.0 总硬度mm o l/L≤0.030≤0.030 ≤4.0 总碱度mm o l/L 6.0~26.0≤10.0 8.0~26.0酚酞碱度mm o l/L 4.0~18.0≤6.0 6.0~18.0 p H(25℃) 7.0~9.08.0~9.510.0~12.010.0~12.07.0~10.010.0~12.0油m g/L≤2.0≤2.0 ≤2.0 总铁m g/L≤0.30≤0.30 溶解氧m g/L≤0.10≤0.10 注:1.锅炉额定蒸汽压力小于1.0M P a;2.水处理药剂的指标由水处理服务商提供;3.若蒸汽还用于食品加工等生活用途时,水处理药剂应符合卫生要求㊂8表3.0.12-5 热水锅炉水质指标项 目单 位锅外水处理仅锅内加药处理给水锅水给水锅水浊度N T U≤5.0 ≤20.0 总硬度mm o l/L≤0.6 ≤6.0 p H(25℃) 7.0~11.09.0~11.07.0~11.09.0~11.0油m g/L≤2.0 ≤2.0总铁m g/L≤0.30 溶解氧m g/L≤0.1 注:水处理药剂的指标由水处理服务商提供㊂5 蒸汽凝结水水质应符合表3.0.12-6中的指标要求㊂表3.0.12-6 蒸汽凝结水水质指标项 目单 位指标值p H值(25℃) ≥7.0总铁m g/L≤1.06 空气冷凝水水质指标应符合表3.0.12-7的要求㊂表3.0.12-7 空气冷凝水水质指标项 目单 位指标值余氯m g/L≥0.194 水系统基础处理4.0.1 空调冷却水㊁冷水㊁热水㊁乙二醇等系统应进行基础处理,使系统达到清洁状态,并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性保护膜㊂基础处理包括化学清洗和化学镀膜㊂4.0.2 化学清洗与化学镀膜处理应在以下情况下进行:1 系统初次运行(或开机调试)前;2 运行中的系统因腐蚀㊁结垢或微生物的影响而工况恶化时;3 停运期间未采取保护措施或保护效果不好的季节性运行系统在换季运行前㊂4.0.3 水系统化学清洗㊁化学镀膜宜采用如下程序:1 新系统:水冲洗→除油脱脂清洗→除锈清洗→镀膜;2 既有系统:水冲洗→杀菌剥离→除锈除垢清洗→镀膜㊂4.0.4 新系统的水冲洗要求如下:1 管道内的冲洗水流速宜大于1.5m/s;2 冲洗水应从换热设备(冷凝器㊁蒸发器㊁板式换热器等)的旁路通过;3 水冲洗应达到目测水质干净,清洗后应拆洗相关过滤器㊂4.0.5 化学清洗药剂与清洗方式应根据系统实际情况选择,化学清洗结束后宜在24h内使水质置换合格㊂4.0.6 化学清洗后应立即进行化学镀膜处理㊂4.0.7 化学镀膜剂配方和镀膜操作条件应根据系统材质㊁水质㊁水温等因素由试验或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镀膜时间不宜小于36h㊂014.0.8 新锅炉在投入运行前应进行化学清洗或煮炉处理㊂4.0.9 乙二醇管路在清洗镀膜结束后,宜立即加入抑制性乙二醇(含缓蚀剂㊁杀菌剂)溶液㊂4.0.10 清洗㊁镀膜㊁煮炉等处理工艺应采用低毒㊁易生物降解㊁无环境污染的药剂;排放水质量应达到排放标准㊂115 缓蚀阻垢处理5.0.1 空调水系统均应进行缓蚀处理,开式冷却水系统应同时进行阻垢处理,其它系统的阻垢处理要求应根据水质和工艺条件确定㊂5.0.2 空调水系统缓蚀㊁阻垢处理的药剂与配方宜通过试验或根据类似系统的运行经验确定㊂5.0.3 缓蚀剂应能对系统中的各种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㊂5.0.4 阻垢剂应能适应冷却水高浓缩倍数运行,能有效地抑制碳酸钙㊁硫酸钙㊁磷酸钙㊁硅酸镁等盐类生成,并能对氧化铁㊁氧化硅等悬浮物有很好的分散作用㊂5.0.5 阻垢㊁缓蚀应采用低磷或无磷的环保型药剂,具有高效㊁低毒㊁易生物降解的性能㊂5.0.6 蒸汽锅炉的补给水应采用软水或除盐水,且宜进行除氧处理㊂热水锅炉和蒸汽锅炉应投加锅水处理药剂㊂5.0.7 乙二醇溶液应采用除盐水或软水配制,按设计规定的浓度加入乙二醇㊁缓蚀剂和杀菌剂并混合均匀,或直接使用抑制性乙二醇溶液㊂5.0.8 未加缓蚀剂的乙二醇溶液不得直接注入系统㊂5.0.9 蒸汽凝结水系统宜采用气相防腐化学方法处理㊂5.0.10 季节性运行的水系统(与锅炉)在停运期间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㊂5.0.11 水系统中的缓蚀㊁阻垢剂投加量可按以下方法计算:1 首次加药量及清洗㊁镀膜加药量计算:21G f=V㊃g1000(5.0.11-1) G f 首次加药量,(k g);V 系统水容量,(m3);g 系统水中应保持的药剂浓度,(m g/L)㊂2 开式冷却水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加药量计算:G r=(Q b+Q w)㊃g1000(5.0.11-2) G r 系统运行时的加药量,(k g/h);Q b 排污水量,(m3/h);Q w 蒸发和飘逸等损失水量,(m3/h);g 系统水中应保持的药剂浓度,(m g/L)㊂3 闭式循环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加药量计算:G r=Q m㊃g1000+G0(5.0.11-3) G r 系统运行时的加药量,(k g/h);Q m 系统运行中的补水量,(m3/h);g 系统水中应保持的药剂浓度,(m g/L);G0 药剂自身衰减量,(k g/h)㊂316 微生物控制6.0.1 冷却水㊁冷水㊁水温低于50℃的热水㊁空气冷凝水和乙二醇系统均应投加杀生剂进行微生物控制㊂6.0.2 季节性运行的系统在停运期间系统中有水存在时,应投加杀生剂处理㊂6.0.3 氧化性杀生剂宜用次氯酸钠㊁二氧化氯或有机氯㊁溴化合物等强氧化剂;非氧化性杀生剂应具有杀菌效果好㊁低毒㊁广谱㊁能有效剥离粘泥㊁p H值适应范围广㊁与缓蚀阻垢配方相容性好㊁易于降解㊁对环境无影响等性能㊂6.0.4 冷却水系统的微生物控制药剂宜以氧化性杀生剂为主,非氧化性杀生剂为辅㊂氧化性杀生剂投加方式可采用连续投加或冲击式投加㊂连续投加时,可控制冷却水中的余氯(溴)浓度为0.1m g/L~ 0.5m g/L;冲击式投加时,每周不少于三次,每次控制水中的余氯(溴)浓度为0.5m g/L~1.0m g/L㊂非氧化性杀生剂投加频率宜为:夏季每月不少于2次;冬季每月不少于1次㊂投加浓度应根据药剂性能和现场情况确定㊂6.0.5 冷水系统㊁乙二醇系统等闭路循环系统不宜使用氧化性杀生剂㊂非氧化性杀生剂的投加频率和浓度应根据药剂性能和现场情况确定㊂417 药剂投加7.0.1 水处理药剂的投加量应满足水系统中的药剂浓度要求㊂7.0.2 水处理药剂的投加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1 冷却水和蒸汽锅炉系统宜连续均匀投加;2 闭式循环系统,包括冷水㊁热水㊁热水锅炉及乙二醇系统,宜采用间歇投加方式;3 需要冲击式投加的药剂(如非氧化性杀生剂),在投加时应尽可能缩短加药时间㊂7.0.3 液体药剂宜采用计量泵投加,固体杀生剂宜直接投加㊂7.0.4 药剂应投加在能与水体迅速混合的部位,不同药剂的投加点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㊂7.0.5 加药桶的容积可按循环水量和药剂性能而定,一般选择如下:1 循环水量小于1000m3/h时,加药桶容积约为180L;2 循环水量在1000m3/h到2000m3/h时,加药桶容积约为500L;3 循环水量大于2000m3/h时,加药桶容积约为1000L㊂7.0.6 加药桶和加药管道应采用耐腐蚀材料㊂7.0.7 水系统的药剂投加宜采用全自动智能控制在线加药系统㊂7.0.8 全自动智能控制在线加药系统宜包括以下部件和功能:1 加药桶;2 加药计量泵;3 加药用管线及配件;514 自动控制系统及相关配件;5 自动控制软件及水质分析软件;6 电气㊁仪表控制柜;7 电导率在线监测与排污水量联锁控制;8 p H值在线监测与p H调节剂投加量联锁控制;9 O R P(氧化还原电位)在线监测与氧化性杀生剂投加量联锁控制;10 污垢热阻在线监测与阻垢剂投加量联锁控制;11 腐蚀率在线监测与缓蚀剂投加量联锁控制;12 补充水量与缓蚀阻垢剂投加量联锁控制㊂7.0.9 加药泵及相关监测仪表应满足水系统压力等级的要求㊂618 监测与控制8.0.1 水系统的水质应定期监测㊁分析以下内容:1 水质指标值;2 水处理药剂的实际浓度;3 金属材料的腐蚀率㊂8.0.2 水系统宜根据需要选用下列在线监测仪表:1 电导率在线监测仪;2 p H值在线监测仪;3 O R P在线监测仪;4 污垢热阻在线监测仪;5 腐蚀率在线监测仪;6 循环水㊁补充水流量计;7 供㊁回水温度计㊂8.0.3 化学清洗过程应进行腐蚀率监测㊂水系统清洗时,碳钢试片腐蚀率(20#碳钢)应小于3g/(m2㊃h),不锈钢和铜材试片腐蚀率应小于0.5g/(m2㊃h);锅炉清洗时,用腐蚀指示片测量的金属腐蚀率应小于8g/(m2㊃h),且腐蚀总量应小于80g/m2㊂8.0.4 化学镀膜效果应进行检查㊂经镀膜后的碳钢试片对硫酸铜溶液液滴反应的变色时间应大于10s㊂719 药剂储存9.0.1 水处理用化学药剂应有一定大小的储存间,能存放60~ 90天的药剂用量,其面积可为6m2~10m2㊂9.0.2 药剂储存间应安全,且便于运输㊁操作㊂9.0.3 储存间内的药剂必须有标识,并应分类堆放㊂9.0.4 存放药剂的环境温度应为5℃~40℃㊂9.0.5 药剂储存间应有冲洗水源和排水设施㊂9.0.6 药剂储存间的地面及附近水沟应具有防腐蚀性能㊂9.0.7 药剂储存间宜邻近加药设备㊂9.0.8 封闭的药剂储存间应有通风设施,机械通风换气次数不宜小于10次/h㊂81引用标准名录1㊁‘建筑给水设计规范“(G B50015)2㊁‘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 B50050)3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 B8978)4㊁‘工业锅炉水质“(G B1576)5㊁‘冷却水系统化学清洗㊁预膜处理技术规则“(H G/T3778) 6㊁‘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D L/T794)91本规程用词说明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 必须”,反面词采用 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 应”,反面词采用 不应”或 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 宜”,反面词采用 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㊂2 条文中指定应按其它有关标准㊁规范执行时,写法为 应符合 的规定”或 应按 执行”㊂02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空调水系统化学处理设 计 规 程D G/T J08-2081-2011条文说明2011 上海C o n t e n t s………………………………………1 G e n e r a l p r o v i s i o n s(23)……………………………………3 G e n e r a l r e q u i r e m e n t s(24)………………………4 B a s i c t r e a t m e n t o fw a t e r s y s t e m(32)…………………………5 C o r r o s i o na n d s c a l e i n h i b i t i o n(35)…………………………………6 M i c r o o r g a n i s mc o n t r o l(38)…………………………………………7 M e d i c i n e a d d i n g(39)…………………………………8 S u p e r v i s i o na n d c o n t r o l(41)…………………………………………9 M e d i c i n e s t o r i n g(42)1 总 则1.0.1 本条说明编制本规程的目的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8年5月公布了‘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一批)“,其中序号44 锅炉防腐阻垢水处理技术”的适用范围规定为 工业㊁采暖锅炉以及中央空调㊁工业冷却循环水处理”㊂由此可见,空调水系统化学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㊂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暖通空调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空调系统的用水量和能耗在迅速增加,因水质处理不当而影响系统安全运行的情况也时有发生㊂因此,为了节水减排和节能降耗,为了延长系统使用寿命,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特制定本规程㊂水处理的方法有化学法和物理法,两者相比,化学法更为成熟㊁有效㊂本规程是在总结现行空调水系统化学处理技术的基础上编制的,以求化学处理过程更规范㊁可靠㊂1.0.2 本条说明本规程的适用范围㊂1.0.3 本条提出了空调水系统化学处理的原则和要求㊂1.0.4 这些年来,国内水处理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空调水系统化学处理领域中,许多技术已接近或达到国外先进水平㊂因此,它的设计与操作应既立足于国内技术条件,又不排斥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空调水系统化学处理技术不断进步㊂1.0.5 本规程未尽事宜可参照其他规范㊁标准,如‘建筑给水设计规范“(G B50015)㊁‘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 B50050)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 B8978)㊁‘工业锅炉水质“(G B1576)等㊂323 一般规定3.0.1 本条提出了在设计空调水系统化学处理方案时应掌握的基础资料㊂3.0.2 本条提出了空调水系统化学处理技术方案应包含的内容㊂3.0.3 本条提出了对水系统管道设计的一些要求,它包括:1 化学水处理中的有些工艺过程(如化学清洗㊁化学镀膜后期的置换过程)需要大量排水和大量补水,其目的是要将通过清洗而变污的水尽快地排出系统,避免污物重新沉积,防止设备和管道受到腐蚀㊂因此,要求系统有足够的补水和排水能力,一般按4h~6h内使水充满系统或使系统排空考虑㊂管道的通水能力与管径和水压有关,既有循环系统的管径与水压是已知的,这样可以根据系统水容量来设计补充水和排污水的管径㊂此外,补水口与排水口可采用一个或多个㊂2 水质分析取样点应选择在水流动性好㊁与水处理药剂混合均匀的位置,使所取水样能代表系统整体水质㊂开式冷却水系统取样点一般可设在循环水泵的出口管上;闭式循环水系统取样点一般可设在集水器或分水器上㊂取样水管的管径宜为D N20㊂加药装置和监测仪表的接口位置应预留在近加药设备处,且应便于安装和日常维护㊂接口管径一般为D N25或D N32㊂3 在系统低处设泄水阀是为了使管道内的水放尽;在系统高处设排空气部件是为了使系统内不积存空气,保持系统水循环良好㊂4 有些空调水系统的最低点在地下室,排污点也只设在地42下室内㊂由于地下室的排水能力常有限,故需大量排水时非常困难,影响了水处理工艺(如清洗㊁镀膜)的预期效果㊂在建筑物地面层设排污口利于系统水快速排放,即利于水处理效果㊂3.0.4 水处理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控制设备的腐蚀速率㊂‘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 B50050)1995版中规定,碳钢腐蚀速率应小于0.125mm/a,而在2007版中,将腐蚀速率减小到0.075mm/a㊂关于空调水系统的腐蚀速率,目前尚无规定㊂该条文中的指标值是根据空调水系统化学处理的经验并参考工业循环水的指标值确定的㊂3.0.5 开式冷却水系统中的水与环境空气密切接触,很容易受到灰尘等杂质的污染,加上系统内微生物生长㊁腐蚀㊁结垢等因素的作用,长期运行后系统内的污物会越来越多,造成危害㊂水中污物常用两种方法将它从系统中清除:一是采用过滤装置;二是加大排污量㊂加大排污量不利于节水,采用过滤装置是最常用的方法㊂循环水量越大,越易受污染,所以本条文提出循环水量大于1000m3/h的系统应设旁流过滤装置㊂循环水量小于1000m3/ h的系统,可根据现场情况设置旁流过滤装置,这有利于提高水质和确保水处理效果㊂旁滤水量宜为循环水量的1%~5%的规定是参照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 B50050-2007)的要求㊂3.0.6 为使水泵和换热设备安全㊁高效运行,在其入口管道上应设置孔径适当的过滤器㊂过滤器应有拆卸空间,以便定期清洗㊂3.0.7 无论是从经济因素还是从环境因素考虑,均不允许乙二醇溶液直接排放,于是,乙二醇系统长期运行所产生的污物就不能排除,因此需设置旁流过滤器㊂乙二醇系统的旁流过滤可采用布袋式过滤器,它只需定期清洗㊁更换滤袋,不需要进行反冲洗㊂523.0.8 蒸汽凝结水中的含铁量一般较高,若直接回收使用,不利于锅炉及其给水系统安全运行,因此需设置除铁过滤器进行处理㊂降低蒸汽凝结水中的含铁量应遵循 以防为主”的原则㊂蒸汽换热系统中应在 初凝”点前增设加药点,添加 中和胺”,将饱和蒸汽(凝结水)的p H值提高到8.5~9.2,防止凝结水系统腐蚀㊂中和胺可采用 汽液分配系数(K d)较小的有机胺类㊂3.0.9 空气冷凝水系统因微生物大量繁殖而产生生物粘泥,常引起排水不暢或管道堵塞,故宜进行杀生处理㊂冷凝水的杀生处理宜采用缓释性固体杀生药物㊂药物应放在集水盘的适当位置,通过缓慢溶解起杀生作用㊂3.0.10 新建工程水系统的管道中会有安装过程产生的残留垃圾㊂为防止这些垃圾在清洗时沉积㊁堵塞在换热设备内,故要求设置旁通管道㊂这样,在清洗时可使水不流经换热设备排出系统㊂3.0.11 冷凝器㊁蒸发器等主要换热设备在经过长期运行后总会有沉积物㊂水处理效果好的系统,沉积物形成速度缓慢;水处理效果较差的系统,沉积物的形成速度较快㊂当设备内的沉积物到达一定程度时,就会严重恶化传热性能,甚至影响系统安全运行㊂这时就需要对设备进行单独化学清洗,恢复其换热能力㊂在换热设备的进㊁出口处设置清洗接口,可方便对其进行单独化学清洗㊂接口的管径一般为D N50㊂3.0.12 本条文规定了空调水系统的基本水质指标,在进行水处理方案设计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补充其他指标㊂1 开式冷却水系统水质指标此水质指标参照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62。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报批稿)定稿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报批稿)定稿

1 总则1.0.1为了进一步落实工程监理单位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促进项目监理机构安全监理工作规范化,提高安全监理工作水平和效果,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在上海市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理工作。

1.0.3安全监理工作除应执行本规程外,还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行业和上海市现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安全监理safety supervision工程监理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及委托监理合同,在所监理的工程中落实安全生产监理责任所开展的活动。

2.0.2安全监理人员safety supervisor经安全监理业务知识教育培训合格,持证上岗,负责项目监理机构日常安全监理工作实施的专业工程师或监理员。

2.0.3专业工程师speciality engineer经过监理业务培训,经总监理工程师授权,负责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监理工作,具有相应监理文件签发权的工程师。

2.0.4安全监理方案safety supervision plan项目监理机构编制的用于开展安全监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0.5安全监理实施细则safety supervision implementation regulation结合施工现场的场所、设施、作业等安全活动,由项目监理机构编制的安全监理工作操作性文件。

2.0.6危险性较大工程more dangerous work具有一定规模的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拆除爆破工程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工程。

2.0.7专项施工方案speciality construction plan针对危险性较大工程,由施工单位编制并按照规定程序审批,包括安全技术措施、监控措施和安全验算结果的施工文件。

2.0.8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fulltime safety management personnel经有关主管部门安全生产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的,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专职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人员。

DGJ08-903-2010《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DGJ08-903-2010《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为方便叙述,根据《建设工程 安 全 生 产 管 理 条 例》关 于 安 全 生 产管理对象的界定,如 无 特 定 说 明,本 规 范 以 下 条 文 中 “危 险 源暠 一 词 都 包 含 了 2灡0灡1 所 指 的 “环 境 因 素 暠。 2灡0灡3暋风险 risks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结合。 2灡0灡4暋 危 险 性 较 大 分 部 分 项 工 程 divisionalwork & subdivi灢 sionalworkwithhigherrisk
本规范内容分为:1灡 总则;2灡 术 语;3灡 管 理 职 责;4灡 策 划;5灡 实施和检查;6灡 审核和改进;7灡 资料和记录和3个附录。
本 规 范 以 黑 体 字 标 志 的 为 强 制 性 条 文 ,必 须 严 格 执 行 。 各单位对本规范在执行中有 何 意 见 和 建 议,请 及 时 函 告 上 海 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地 址:上 海 市 小 木 桥 路 683 号,邮 政 编 码 :200032),以 便 今 后 修 订 时 参 改 。
3暋班组应遵 守 安 全 生 产 规 章 制 度,结 合 工 种 实 际 落 实 相 关 的安全施工措施和要求;
4暋 作 业 人 员 应 服 从 班 组 管 理 ,遵 守 操 作 规 程 和 劳 动 纪 律 。 3灡0灡3暋 项 目 负 责 人 员 的 主 要 安 全 职 责 为 :
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 二〇一一年一月
Contents
1暋Generals …………………………………………………… (1) 2暋Terms ……………………………………………………… (2) 3暋ManagementResponsibility ……………………………… (4) 4暋Planning …………………………………………………… (6) 5暋ImplementationandInspection ………………………… (8) 暋5灡1暋EducationandTraining …………………………… (8) 暋5灡2暋ControlofSubcontractor …………………………… (8) 暋5灡3暋 ExplanationofSafetyTechnology ………………… (9) 暋5灡4暋SafetyCheckandAcceptance ……………………… (9) 暋5灡5暋SafetyInspection …………………………………… (10) 暋5灡6暋DynamicMonitoring ……………………………… (11) 暋5灡7暋Rectifyandrecheck ………………………………… (11) 暋5灡8暋EmergencyandAccidentTreatment……………… (11) 暋5灡9暋AppraisalandRewards& Punishment ………… (12) 6暋ReviewingandImproving ……………………………… (13) 7暋InformationandRecords ……………………………… (14) AppendixA暋ResponsibilityDistributionSheetofConstruction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规范资料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规范资料

附录A项目部职能部门(或岗位)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要求职责分配表注:★---主管领导☆---强相关领导●---主管职能部门(或岗位)○---强相关职能部门(或岗位)无标记的均为一般相关附录B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资料和记录分类表注:★---主管领导☆---强相关领导●---主管职能部门(或岗位)○---强相关职能部门(或岗位)无标记的均为一般相关附录C表C.0.1 工程项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及重大危险源清单制表人:审核人:年月附录C工程项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其他存在重大危险源的部位/环节(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表C.0.2 B2/C5 安全交底记录年月日附录C工程项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其他存在重大危险源的部位/环节(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验收记录表C.0.3 B2/C5 专业分包或劳务班组名称验收日期:年月日附录C表C.0.4 B2/C5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记录表填表日期:项目章或企业章):注:1、本表由工地总包单位填写每周检查或节前、后检查和专项检查的情况,也作为工地总包单位所属企业对工地进行月度检查时使用。

2、带队检查负责人须为总包项目经理或项目分管安全负责人,当作为企业对工地每月检查时则为企业检查人员。

3、根据JGJ59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对包括危险性较大分项分部工程在内的安全管理和实物状况、以往日、周检查发现的隐患整改情况等进行检查4、隐患代号1~6类(即:1管理:包括制度、人员配置、持证上岗、方案、教育交底等;2机械设备;3用电;4安全设施;5个人防护用品;6其他)。

4、日、周检查中隐患整改不力的,则在“旧”栏中打“√”。

4、总包单位对责任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复查、确认,对整改复查结论栏中填写日期和打“√”。

附录C表C.0.5 B2/C5 工程项目整改措施记录表注:本表由隐患责任单位填写,完成后报总包单位验收并签字。

上海市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实施办法()(带表格)

上海市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实施办法()(带表格)
5
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工地月(季)度考核评分表
表一
施工 单位
工程 名称
监理 单位
企业编码: 项目经理: 总监姓名:
安全生产 许可证编
号 开工日期
证书编号
序号 项目
考核内容
应得分
未正常开展日、周、月安全检查(隐患
排查),扣 5~40 分
隐患(实物、管理)识别不全,每处扣 3

依据
隐患(实物、管理)整改不力的,每处扣 2
外审认证:企业新成立一年内承接的工程或者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件规定的超 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现场应通过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 外审认证。
4、考核结论
月评定、季度确认和竣工确认等级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
月评定:根据《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工地考核评分表》(详见附 表一)打评分,80 分及以上为“优良”,70 分及以上 80 分以下为“合格”,70 分以下为“不合格”。
2
竣工:分包工程竣工后,分包企业应及时进行竣工自评,并报总包单位企业进行 竣工确认评定(详见附表五);
整个工程整体工程施工竣工结束后,总包企业应及时在网上进行安全竣工确认自 评(详见附表五)。
总包、分包单位企业的竣工确认评定结果应经监理核准签证后,由总包单位企业 统一报受监安监站确认。受监安监站根据日常监督情况,提出确认意见,并对施 工安全进行销项。。
2、《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GJ08-903)贯标情况;
3、《建设工程班组安全管理标准》贯彻执行情况;
4、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监控情况。
具体详见附表一。
(二)建筑施工企业
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等相关标准。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G/T J08-40-2010【2.1.12】水泥土搅拌法:以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将固化剂和地基土强制搅拌,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桩体的地基处理方法。

【2.1.13】深层搅拌法(简称湿法):使用水泥浆作为固化剂的水泥土搅拌法。

【2.1.14】粉体喷搅法(简称干法):使用干水泥粉作为固化剂的水泥土搅拌法。

【10.1】一般规定【10.1.1】水泥土搅拌法分为深层搅拌法(简称湿法)和粉体喷搅法(简称干法)。

【10.1.2】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粉性土、素填土、粘性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

当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大于70%或地下水的PH值小于4时不宜采用干法。

条文说明:存在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中施工水泥土搅拌法,固化剂在尚未硬结时易被流动的地下水冲掉,加固效果受影响,施工质量较难控制。

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时,干法施工不能使水泥地基土充分水化,影响加固效果。

【10.1.3】水泥土搅拌法用于处理有机质土、塑性指数I p大于25的粘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时以及无工程经验的地区,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在建筑工程中不应采用干法。

条文说明:水泥与有机质土搅拌会阻碍水泥水化反应,影响水泥土的强度增长。

在有机质地基土中采取水泥土搅拌法,一般需采取提高水泥渗量,添加磷石膏等措施。

当粘土的塑性指数IP大于25时,施工中容易在搅拌头叶片上形成泥团,无法使水泥和土拌和。

在粘土的塑性指数IP大于25的地基土中采取水泥土搅拌法,一般需调整钻头叶片、喷浆系统和施工工艺等。

地下水的pH值小于4的时,水中的酸性物质与水泥发生反应,对水泥土具有结晶性侵蚀,会出现开裂、崩解而丧失强度,水泥土的加固效果较差。

在地下水的pH值小于4的地基土中采取水泥土搅拌法,一般需采用掺加石灰没选用耐酸性水泥等措施。

DGJ08-70-2006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物、构筑物拆除规程》

DGJ08-70-2006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物、构筑物拆除规程》

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文件沪建交[2006]184号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批准《建筑物、构筑物拆除规程》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由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主编的《建筑物、构筑物拆除技术规程》,经有关专家审查和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其中1.0.3、3.0.2(1、2、3、4、5、6、10)、3.0.3、3.0.8、5.0.1(1、2、3、4、5、6)、6.0.2、6.0.5、6.0.12、7.0.7、7.0.10、7.0.11、8.0.14条(款)为强制性条款。

该规范统一编号为DGJ08-70-2006,自2006年6月1日起实施。

原《建筑物、构筑物拆除技术规程》(DBJ08-70-98)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市建设交通委负责管理,市房地资源局负责解释。

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二○○六年三月二十九日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物、构筑物拆除规程Code for demolishing constrcutionDGJ08-70-2006J10677-20062006 上海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物、构筑物拆除规程Code for demolishing constrcution主编单位: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批准部门: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施行日期: 2006年6 月1 日2006年上海前言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物、构筑物拆除技术规程》(以下简称本规程)是根据沪建建[2003]第87号的要求,由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主编并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修订完成的。

随着上海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本市各类建、构筑物的年拆除量已接近或超过千万平方米。

原上海市标准《建筑物、构筑物拆除技术规程(试行)》(DBJ08—70—98),自1998年市建委沪建建(98)0276号文批准实施以来,使建筑物、构筑物拆除技术有了规范,在本市和全国范围内都是首次。

拆除技术规程的实施,为保证拆除安全生产,为控制和减少伤亡事故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DGJ08-903-2010上海市建设工程现场施工_安全生产管理参考资料_B核心要求类

DGJ08-903-2010上海市建设工程现场施工_安全生产管理参考资料_B核心要求类

B 核心要求类××××××工程项目经理部目录B1危险源管理 (3)B1-1重大/一般危险源及控制措施 (4)B1-2重大/一般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 (13)B1-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及重大危险源清单 (15)B2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管理 (22)B2-1★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0B2-2★方案专家评审报告 0B2-3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交底 (23)B2-4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 (24)B2-5危险作业的监控 (62)B1 危险源管理B1-1重大/一般危险源及控制措施 (4)B1-2重大/一般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 (13)B1-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及重大危险源清单 (15)重大/一般危险源及控制措施B1-1 单位:××××公司工程名称:××××工地5678910控制措施包括:a、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b、执行运行控制程序;c、教育与培训;d、监督检查;e、制定应急预案重大/一般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B1-2控制措施包括:a、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b、执行运行控制程序;c、教育与培训;d、监督检查;e、制定应急预案工程项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及重大危险源清单制表人:×××审核人:×××××年××月B1-3重大危险源控制目标和管理方案B1-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及其重大危险源公司名称:××××建筑公司工程名称:××××工程注:项目设及项在“□”内打“√”B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B2-1★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0B2-2★方案专家评审报告 0B2-3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交底 (23)B2-4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检查、验收 (24)B2-5危险作业的监控 (62)专项方案交底记录项目名称:×××××项目部B2-3B2-4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编制:×××审核:×××批准:×××编制日期:××年××月××日目录B2-4-1模板工程安全验收表 (26)B2-4-2落地式钢管扣件脚手架搭设验收表 (27)B2-4-3悬挑式脚手架验收表 (28)B2-4-4门型脚手架验收表 (29)B2-4-5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验收表 (30)B2-4-6吊篮式卸料平台验收表 (34)B2-4-7悬挑式卸料平台验收表 (35)B2-4-8落地式卸料平台验收表 (36)B2-4-9移动式操作平台验收表 (37)B2-4-10安全防护设施验收表 (38)B2-4-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验收表 (39)B2-4-12桩工机械安装验收记录表 (40)B2-4-13物料提升机验收表 (41)B2-4-14施工升降机验收表 (42)B2-4-15塔式起重机验收表 (50)B2-4-16施工机具验收记录表 (58)B2-4-17起重吊装验收表 (60)模板支撑系统验收记录表B2-4-1 模板工程名称:砼、梁、柱、楼板模板工程施工部位:3#房结构八层施工单位:××××××公司支撑材料:钢管落地式脚手架搭设验收记录表B2-4-2 工程名称:×××××花苑单位名称:×××××××公司悬挑式脚手架验收表(含钢结构)B2-4-3门型脚手架验收记录表B2-4-4 工程名称×××××××花苑单位名称×××××××公司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首次安装完毕及使用前检查验收表B2-4-5(续表)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报,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租赁单位、安拆单位各存一份。

2019-2020年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公司内审资料DGJ08-903-2010.doc

2019-2020年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公司内审资料DGJ08-903-2010.doc

上海汇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受控状态:锦江车库项目部施工现场安管体系内审文件审核方:上海汇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被审核方:锦江国宾外事接待用车专用车库工程项目部审核依据:DGJ08-903-2010及国家、地方建设工程有关规范、标准、规程、文件审核日期:2013年03月19日目录上海汇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申请证明单内审申请报告内审通知书(附件:企业内部安全审核员证,内审组长及人员任命书)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审核计划安管体系内审会议签到单(首次会议)安管体系内审会议纪要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内审不合格项纠正措施通知单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审核不合格报告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合格分布表安管体系内审会议签到单(末次会议)施工现场安管体系内审末次会议纪要项目施工安全监理评估报告内审申请报告公司内部安全管理体系审核领导小组:为了使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的水平,以期获得更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工程项目部编制了《锦江国宾外事接待用车专用车库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目前我项目部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都围绕安全管理体系各要素实施运行,为确保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并对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施运行阶段的情况进行检查、检验和内部审核评价、验证和指导,特此提出申请,敬请公司内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审核领导小组来我工程项目部对《锦江国宾外事接待用车专用车库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并对现场实际运行情上海汇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况作指导。

致礼!锦江国宾外事接待用车专用车库工程项目部2013年03月12日上海汇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内审通知书锦江国宾外事接待用车专用车库工程项目部:已收到工程项目部关于《锦江国宾外事接待用车专用车库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编制及运行情况的审核申请报告。

公司决定,将于03月19日派审核组到你处进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规范DGJ08-903-2010备案号J11761-2010主编单位: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工程质量安全专业委员会批准部门: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施行日期:2011年3月1日2011.上海上海市《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备案建标标备[2010]219号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你委《关于上报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现场施工安全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备案内容的请示》(沪建交[2010]1161号)收悉。

经研究,同意该标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备案,其备案号为:J11761-2010。

其中,同意将第3.0.1、5.1.1、5.4.2、5.5.4、5.6.1、5.8.3、7.0.1条作为强制性条文。

该项标准的备案公告,将刊登在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

附件:上海市地方标准《现场施工安全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强制性条文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附件:上海市地方标准《现场施工安全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强制性条文3.0.1 项目部应针对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并落实现场施工各层次、各职能部门(或岗位)的安全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5.1.1 项目部所有从业人员应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培训,项目部须禁止未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未具备与其工作相适应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意识、知识和技能的从业人员上岗。

5.4.2 安全验收应分阶段按以下要求实施:1 施工作业前,对安全施工的作业条件进行验收;2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其它重大危险源工程以及设施、设备施工过程中,对可能给下道工序造成影响的节点进行过程验收;3 物资、设施、设备和检测器具在投入使用前进行使用验收;4.建立必要的安全验收标识。

未经安全验收或安全验收不合格,不得进入后续工序或投入使用。

5.5.4 项目部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责令相关单位整改,并分类记录,作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依据;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情况,还应要求采取纠正措施。

5.6.1 项目部应依据风险控制要求,对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部位、环节的作业活动实施动态监控。

5.8.3 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配合查清事故原因,处理责任人员、教育从业人员,吸取事故教训,落实整改和防范措施。

7.0.1项目部应及时、真实的形成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活动的资料和记录,并有效保存至工程竣工之日起以后1年。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文件沪建交[2011]59号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批准《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规范》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由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和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主编的《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规范》,经市建设交通委科技委技术审查和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统一编号为DGJ08-903-2010,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0.1条.5.1.1条.5.4.2条.5.5.4条.5.6.1条.5.8.3条.7.0.1条为强制性条文。

原《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GJ08-903-2003)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负责管理.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负责解释。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九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2008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设计编制计划》(沪建交[2008]470号),由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和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工程质量安全专业委员会会同部分相关单位进行修编的。

本规范在总结《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GJ08-903-2003贯标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国家标准的要求,以《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国家和上海市现行法规.文件为依据,经调查研究.专题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对规范内容和文字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性修订。

并按照系统安全性思想和工程现场施工特点,重点规定了对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策划.实施和检查.审核和改进.资料和记录的13项具体要求。

本规范内容分为:1.总则;2.术语;3.管理职责;4.策划;5.实施和检查;6.审核和改进;7.资料和记录和3个附录。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各单位对本规范在执行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函告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地址:上海市小木桥路683号,邮政编码:200032),以便今后修订时参改。

主编单位: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工程质量安全专业委员会参编单位:上海市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第一审核认证中心上海市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第二审核认证中心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上海市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驻上海办事处主要起草人:姜敏陶为农叶伯铭戚耀齐徐福康吴晓宇史佰祥汤学权徐春光蔡崇民阎松川主要审查人:邬明亮高欣俞恩泽吴继亭周力成孙景强毕绍伯胡军朱跃斌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二〇一一年一月1 总则1.0.1为了规范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施工生产正常开展,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施工企业项目部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以及对其检查.评价或审核认证的相关活动。

1.0.3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应围绕安全管理目标,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协调施工现场各参建方,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组织,遵循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模式循环运行。

1.0.4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环境因素enviromental element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对人与环境造成危害和污染的,与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振动和施工照明相关的要素。

2.0.2危险源hazards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问题.管理缺陷。

为方便叙述,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关于安全生产管理对象的界定,如无特定说明,本规范以下条文中“危险源”一词都包含了2.0.1所指的“环境因素”。

2.0.3风险risks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结合。

2.0.4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divisional work & subdivi sional work with higher risk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

2.0.5事故accidents造成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境环破坏或超出规定要求的不利环境影响的意外情况。

2.0.6安全隐患potential hazards未被事先识别或未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行为和状态。

以下简称为“隐患”。

2.0.7审核review & approve依据本规范和安全策划的要求,对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进行检查,获取相关证据,评价并确定其符合性和有效性的活动。

审核活动必须按管理体系审核相关国家标准规定,系统.独立地实施并形成文件。

2.0.8不合格unqualified (or reject)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偏离安全职责、管理体系要求,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事故的管理行为。

2.0.9相关方related parties与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业绩有关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3 管理职责3.0.1项目部应针对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并落实现场施工各层次.各职能部门(或岗位)的安全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3.0.2现场施工各层次的主要安全职责为:1.总承包项目部应统一负责建立并完善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2.专业分包项目部应根据分包专业工程的范围.特点,负责建立和实施该专业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劳务分包项目部直接纳入相应发包单位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3.班组应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结合工种实际落实相关的安全施工措施和要求;4.作业人员应服从班组管理,遵守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

3.0.3项目负责人员的主要安全职责为:1.项目经理应对本项目安全生产负总责,并负责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活动的组织.协调.考核.奖惩;2.项目副经理(包括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对分管范围内的职能部门(或岗位)安全生产管理活动负责。

3.0.4各职能部门(或岗位)应负责实施分管业务范围内相关的安全管理活动,并配合其他职能部门(或岗位)安全管理活动的实施,其主要安全职责分别为:1.技术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安全技术的归口管理,提供安全技术保障,并控制其实施的相符性;2.施工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安全生产的归口管理,组织落实生产计划.布臵.实施活动的安全管理;3.材料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物资和劳防用品的安全管理;4.动力设备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机具设备和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5.安全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安全管理的检查.处理的归口管理;6.其它管理部门(或岗位)分别负责对人员.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以及安全宣传教育.安全生产费用、消防、卫生防疫等的管理。

项目部职能部门(或岗位)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要求职责分配表见附录A。

3.0.5项目部安全职责应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沟通,履职过程应留有相应的资料和记录。

3.0.6项目部应依据安全职责,制定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办法,明确考核权限.考核周期和奖惩标准。

4 策划4.0.1项目部应针对工程施工和风险特点,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并形成文件。

项目安全管理目标内容应包括:1.生产安全事故控制指标;2.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达标目标。

4.0.2对施工过程.人员活动.设施设备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应参与或组织进行识别.风险评价,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1.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基础上,应按规定单独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针对其重大危险源,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2.对其它危险源,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明确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需要时也可单独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4.0.3风险控制措施应按规定进行审批,实施专家论证。

4.0.4风险控制措施必须明确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验收.检查.动态监控.相关方沟通活动的内容.权限.程序和要求。

4.0.5项目部应依据安全管理目标和风险控制措施,制定下列相关资源配臵计划: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2.施工技术和工艺;3.技术.管理人员,分包单位和作业班组;4.物资.设施.设备.检测器具和劳防用品;5.安全生产费用。

4.0.6法定要求.工程设计或施工条件变化时,项目部应及时对安全管理目标.风险控制措施,以及资源配臵计划的充分性与适宜性进行评价,进行必要的修订和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