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叉尾斗鱼的饲养与繁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叉尾斗鱼的饲养与繁殖
1名称与原产地
中国叉尾斗鱼又称天堂鱼,俗称花手巾,隶属于鲈形目,攀鲈亚目斗鱼科斗鱼属。
中国叉尾斗鱼生长在我国长江以南的湖沼、稻田等水流缓慢水域,个体小,色彩大方朴实。
让人啧啧称奇的是其好斗的特性,雄鱼之间为了抢占地盘,争夺配偶,经常“大打出手”,甚至“血洒滩头”。
由于中国叉尾斗鱼好斗,人们就利用它们的这种特性让其进行搏斗以寻求乐趣,这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
人们从野外捕捉,并通过饲养和繁殖逐步改变中国叉尾斗鱼的品行,提高其战斗力,使之呈现缤纷多彩的体色以及完美的尾型,透出独特的魅力,从而获得众多原生玩家和国外朋友的青睐,成为独领风骚的观赏鱼。
2形态特征
中国叉尾斗成鱼体长8-10厘米,呈长圆形,稍侧扁,眼眶为金黄色,体色呈咖啡色夹杂部份红色条纹,呈红蓝绿三色,体侧有11条蓝色横向条纹相间,额头部分有黑色条纹,两侧鳃盖后方边缘各有一块蓝绿色斑块。
背鳍和臀鳍都有亮蓝色镶边,鳍上有深蓝色斑点,背鳍、臀鳍均呈尖形,尾鳍基本呈红色深叉形。
中国叉尾斗鱼生性好斗,还主动攻击和撕咬其它品种的热带鱼,所以叉尾斗鱼只能单独饲养。
3观赏价值
3.1外观习性观赏价值
中国叉尾斗鱼是常见的中国原生观赏鱼之一,形色俱佳,英姿飒爽、晓勇善斗。
此鱼环境适应性强,能很容易地与饲主建立良好的感情。
训练有素的中国叉尾斗鱼甚至能跃出水面抢夺主人手中的小虫。
在繁殖期鱼鳍变长,鱼体颜色加深,雄鱼为吸引雌鱼,体色变得鲜艳无比;同时,性情也变得极度凶猛,对待别的鱼毫不留情。
当两条雄鱼相遇时,有如仇人狭路相逢,非斗到头破血流才肯罢休。
在展开决斗之前,双方全力张开鳃盖和胸、腹、背、臀、尾鳍,并发出有规律的颤动;在充分展示自己威武的体态后,来回摆动身体,伺机撕咬对方。
其中一尾首先发动攻击扑向对方,另一尾奋起反抗。
它们时而左右追逐,时而上下翻滚,直斗得水花四溅,宛如游龙戏凤,水中芭蕾,令人眼花缭乱。
经过几个回合,当两尾鱼感到疲劳,各自把头伸出水面吸氧。
稍歇片刻,再继续激斗,直到一条鱼败北,被追得到处乱跑,甚至跳出水面。
3.2中国叉尾斗鱼文化及现状
在中国,侍养斗鱼有着悠久的历史,著名学者胡曦《兴宁竹枝杂咏》有道:锦鳞五色喜盆居,笑托萍蒲癞(斗鱼俗称萍蒲癞)自如。
水暖掀翻葵扇尾,坚牢铁嘴斗双鱼。
”客家学大师罗香林教授在《先考幼山府君年谱》提到:“同治十年辛未…..在侠坡乡。
喜畜彭菩萨鱼(斗鱼)。
……其状形小口巨,长者可二寸,鳞富彩色,腹作条纹。
尾形张之作葵扇状者曰:…葵扇尾‟。
雄者悍捷好斗。
粤东畜彭菩萨者,春夏之交趋陇亩沟涧,视其沫舀取之,置之瓦盆,饲之蚊、蝇、沙虫、浮萍之属,待其壮,使与他童所畜相搏,视其驰逐水际、奋勇冲啮以为乐。
” 这些说明中国斗鱼文化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德国著名的观赏鱼专家弗兰克•舍费尔在《迷鳃鱼大全》一书中对中国叉尾斗鱼的评价是:“最早的热带观赏鱼,也是迄今为止最美丽的鱼种之一。
”在西方国家,中国叉尾斗鱼是最受欢迎的观赏鱼种之一,被称为天堂鱼。
但现状是中国虽然是这些斗鱼的故乡,但它们的在国内的地位与在国外相比却有天壤之别。
很多观赏鱼爱好者对中国叉尾斗鱼不屑一顾,甚至很多野生斗鱼被作为饲料鱼出售,同时野生斗鱼的生存环境也越来
越恶劣,水质的不断恶化,池塘水田沼泽地的大量减少使野生种群也在不断的减少。
种种原因造成中国叉尾斗鱼正在从中国的观赏鱼市场上消失。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4饲养
中国叉尾斗鱼比较容易饲养,其呼吸器官除了鳃以外,在鳃盖内部还有褶鳃(辅助呼吸器官),可以直接从空气中吸取氧气,因而可在含氧量少,甚至在溶氧量不足的水体中生存。
野外中国叉尾斗鱼喜栖息于水流缓慢,水草丰富,水温温暖的水域。
饲养中国叉尾斗鱼的水族箱,水深最好保持在10-15cm。
此鱼原栖息水域的底质为粘土,水质为软性水,pH值不低于6.8。
虽然它对水质并不苛求,但是不太合适的水质常会影响其繁殖力。
中国叉尾斗鱼的食性为杂食性偏肉食性,主要摄食鱼虫、水蚤、昆虫幼体,短期内可食用配合饲料。
饲养中国叉尾斗鱼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1.应避免于水流湍急处饲养,否则无法繁衍,最好是在静止的水域。
2.避免置于阳光直射的地方。
3.切勿以水直接冲击其鳃盖,以免伤及其呼吸用褶鳃。
4.水族箱或池塘内应养殖自然水草,如水蕴草、水芙蓉等,以便其繁殖与躲藏。
5.繁殖期间应另外准备数个容器,同样内置水草养生,以便必要时移居小鱼与隔离其它斗鱼用。
6.注意养殖的水面是否布满浮萍等水生植物,一定要让斗鱼有探出水面换气的空间。
7.用较小容器饲养时,要注意斗鱼探出水面换气的动作是否会有跳出容器的危险。
5繁殖
5.1雌雄鉴别
雄鱼鱼体较长,腹鳍、臀鳍、背鳍、尾鳍均长而宽大,体色鲜艳绚丽;雌鱼体短,各鳍也相对短一些,色彩逊于雄鱼,发情期腹部会明显膨胀。
5.2繁殖前的准备工作
5.2.1亲鱼的选择中国叉尾斗鱼约8月龄即达性成熟,选择体长5cm以上者作为亲鱼,雄鱼的规格要稍大于雌鱼,至少应与雌鱼相等。
雄鱼达到,性成熟时常以筑巢的行为来向雌鱼“求爱”;雌鱼是否达性成熟可根据其腹部的膨胀程度来判断。
此时,应每天喂给亲鱼充足的水蚤等优质活饵。
交配繁殖时,选择的雌鱼一定要性成熟,否则如果雄鱼发情而雌鱼不发情,雄鱼就会追咬它,甚至会将其咬伤至死。
5.2.2繁殖条件取一个60cmx30cmx30cm的水族箱,洗净后在箱底栽植一些能形成草丛的水草,水面上还可敷设一些浮性水草,使雌鱼可藏身其中,又可使雄鱼筑巢容易些。
发情期雄鱼会将嘴伸出水面吸气,在水草下方吐沫筑巢,直到泡泡巢形成。
产卵箱内不可敷设砂砾,便于雄鱼用嘴衔起掉落在箱底的鱼卵,并将其送进浮巢粘着孵化。
交配前,用一块玻璃隔板将水族箱隔成两部分。
产卵箱内的光线不应过强,但应该是明亮的。
根据科学家的报告,当水温在2
6.6℃时,雄鱼的筑巢行为发生得最多。
此时雌鱼的卵巢亦快成熟,因此繁殖水族箱的水要保持该温度,pH值6.8-
7.0,水的硬度9-11O,繁殖前将选好的一对亲鱼分别置于水族箱玻璃隔板的两侧,让其互相认识数日,避免雌鱼被雄鱼啄伤。
在产卵和幼鱼生长过程中要尽量保持水质稳定。
5.3 繁殖
5.3.1交配与产卵筑巢后,雄鱼会改变自己的模样:各鳍充分展开,色彩异常鲜艳、闪烁耀眼鱼体也变得五彩缤纷,从头到尾遍体金光焕发,并时近时远地围绕雌鱼来回游动,以各种姿态招引雌鱼游近浮巢。
一般来说,在雄鱼的全力追求下雌鱼都会乐意
地跟随雄鱼游至浮巢附近,双双贴近并旋转游动,雄鱼频频从下方将身体弯曲成"C”形,“搂”住雌鱼的腹部挤压卵子。
经几次激烈的“拥抱”翻滚之后,雌鱼在兴奋中将卵产在浮巢里,雄鱼则随即射精,使卵受精。
受精卵呈圆形,直径约1mm左右,比重稍大于水。
产卵过程中必然有部分卵子沉向箱底,雄鱼立即会用嘴衔起并将其送进浮巢里。
这一切做完后,雄鱼又开始向雌鱼发情,重复上述交配过程。
每次产卵大约可持续2
小时,并有15-60次的“搂抱”现象,每次“搂抱”交配大约可产卵1-10粒。
根据亲鱼个体大小及鱼龄不同,一对亲鱼可产卵50-500粒。
5.3.2护卵当产卵接近尾声时,雄鱼将雌鱼赶离浮巢,雌鱼便藏身于水草丛中。
此时应将雌鱼捞出另养,否则它会吞食鱼卵;同时要往产卵箱中添加青霉素,以预防卵子*变质。
尽管雄斗鱼在相斗时非常凶猛,然而它对自己的后代却关爱备至,承担起守护浮巢和卵子孵化的责任。
此时雄鱼不断在浮巢旁用胸鳍轻微扇动水流,为受精卵发育孵化增加溶解氧。
当个别鱼卵从浮巢里掉下来时,它会立即用嘴将其衔起送回浮巢,而且还不断择食未受精的卵子,以免死卵霉变殃及受精卵。
如果发现浮巢有破损时,它还会立即用唾沫修补好。
5.3.3育苗一般孵化48小时后仔鱼破膜而出,初孵仔鱼软弱无力,不能从外界摄食。
再经2天后,仔鱼变得结实,并开始游离鱼巢,在外界寻觅食物。
此时应将雄鱼移出,否则它会因急于收集大批离巢、开始独立觅食营生的仔鱼而慌慌张张地将它们吞到口中,使仔鱼被挤死。
将雄鱼移出之后,应对刚开食的仔鱼精心喂养。
饵料可通过添加绿水而供给,因绿水中含有很多的纤毛虫类。
第一周供给纤毛虫类,第二周供给刚孵出的丰年虾或水蚤,并注意投饵时量少次多;同时要注意饵料大小适合仔鱼的口径大小。
在一窝仔、稚鱼中,个体生长速度是不一样的,故仔、稚鱼的饵料应从小型往大型过渡,搭配一些小饵料,这样有利于提高其成活率。
稚鱼在两周后,其鳃上的附属呼吸器官才开始发育,约需5天的时间才能发育完全,因此在这段时间里可根据需要用充气机向产卵箱通气,以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同时要注意水面上的温度一定要与水温一致,否则稚鱼会因其褶鳃受寒以致感染细菌而发病死亡。
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大约经过3个月,中国叉尾斗鱼的体色就可呈现出来,再经过5-6个月即可达到性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