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坏账准备的核算和分录
小企业会计准则坏账损失分录

小企业会计准则坏账损失分录坏账损失指的是企业发生的因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而无法收回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项而产生的损失。
对于小企业来说,坏账损失是一项常见的风险之一,会计师需要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进行相应的分录和准确的记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坏账损失的处理规定。
根据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文件的规定,对于坏账损失,应当在确认无法收回的时候计提坏账准备,同时将实际已计提的坏账损失列入损益。
那么,在实际操作中,会计师需要完成以下分录:1.计提坏账准备:借:坏账准备(资产类科目)贷:坏账损失(损益类科目)2.确认坏账损失:借:坏账损失(损益类科目)贷:应收账款(资产类科目)以上是一般情况下的坏账损失分录,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比如,如果企业对于不同类型的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项设置了不同的坏账准备比例,则需要根据实际比例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分录也会有所不同。
另外,坏账损失的计提和确认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有明确依据:坏账损失必须有明确的依据,比如债务人宣布破产、失踪等。
2.无法收回的判断:必须判断该笔应收款项是否存在无法收回的风险,比如债务人连续逾期未付款。
3.确定金额合理性:坏账损失的计提金额必须合理,即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估计。
需要注意的是,坏账损失的计提和确认是会计师的核心职责之一,需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有全面的了解,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准确判断。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催账效果来降低坏账风险,减少坏账损失的发生。
记账实操-核销坏账的分录

记账实操-核销坏账的分录在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当中总是能碰见一下坏账核销的工作,这也是在会计工作中比较难处理的一个问题。
一般来说坏账主要是有两种核销的方法。
如果是直接转销法:借: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贷:应收账款如果是备抵法:每年计提坏账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贷:坏账准备确实无法收回应收款项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销售时:借:银行存款(应收帐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
另外,开具红字发票会计分录摘要要根据你的业务类型写,可以写:更正前期销售收入;可以写:冲减之前的销售收入;可以写:退货。
企业销售货物商品会计分录怎么写?1、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借:银行存款(或现金、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工业企业为主营业务收入的6%,商业企业为主营业务收入4%)字串72、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借:银行存款(或现金、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主营业务收入的17%)实际案例:2020年11月16日,甲公司销售商品的价款为350000元,增值税额为59500元,成本为182000元,增值税发票已交对方,款项未收回.针对这项经济业务,我们可以做以下会计分录:1.实现销售时借:应收账款409500贷:主营业务收入350000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595002.结转成本时借:主营业务成本182000贷:库存商品-某产品1820003.收到货款时借:银行存款409500贷:应收账款4095004.消费税时,可根据你的消费税率来计算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会计实务: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

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坏账准备是企业对预计可能无法收回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应收预付款项所提取的坏账准备金。
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根据历史经验,债务单位财务情况及相关信息,合理估计,提出目录和提取比例经企业董事会批准执行。
计提坏账准备金是通过“坏账准备”账户进行核算的,企业在年度终了时,应对应收账款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其账务处理如下:1.企业在提取坏账准备时,应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
(1)如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大于坏账准备账面余额的,应当按其差额计提‚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
(2)如应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小于“坏账准备”账面余额,应按其差额作相反会计分录,借记“坏账准备”账户;贷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账户。
2.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处理,转销应收款项,借记“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账户。
3.已确认坏账损失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全部或部分收回时,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等账户;贷记“应收账款”等账户。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天道酬勤嘛!。
解读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

解读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导读】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根据历史经验,债务单位财务情况及相关信息,合理估计,提出目录和提取比例经企业董事会批准执行。
计提坏账准备金是通过“坏账准备”账户进行核算的,企业在年度终了时,应对应收账款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其账务处理如下:1.企业在提取坏账准备时,应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
(1)如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大于坏账准备账面余额的,应当按其差额计提‚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
(2)如应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小于“坏账准备”账面余额,应按其差额作相反会计分录,借记“坏账准备”账户;贷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账户。
2.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处理,转销应收款项,借记“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账户。
3.已确认坏账损失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全部或部分收回时,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等账户;贷记“应收账款”等账户。
只要净利润为正数就要提取盈余公积吗如果未分配利润为负也要提取吗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为负数,年末扣除所得税后为正数,即:净利润为正数,本年仍要提取10%的盈余公积吗? 谢谢!请问提取盈余公积不是从本年净利润中提取吗?1、盈余公积是按照当年实现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的,提取基数不包括年初未分配利润。
由于本年净利润为-78万元,本年没有盈余,可不提取盈余公积。
2、年末可供分配的利润:1134-78=10563、应付股利:1056*60%=633.6万元一、假如甲方2008年初未分配利润是1134万元,盈余公积是156万元,2008年的净利润是负78万元,那么如果今年用以前年度的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可以吗?1、首先,盈余公积可以弥补亏损。
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如何编制

一、为何要计提坏账准备一般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
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
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损失。
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
二、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分录编制)既然是会计处理,所以在此以案例的形式为大家展示。
案例1:甲公司采取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提取坏账准备,坏账提取比例为应收账款的10%,甲公司2018年初应收账款余额为1000万元,已提坏账准备为100万元,当年发生与应收款项有关的四笔业务:1.新增赊销额200万元;2.收回应收款项300万元;3.发生坏账50万元;4.收回以前的坏账200万元。
2018年甲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算步骤和会计处理如下:(一)计算过程1.2018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000+200-300-50+200-200=850(万元);2.2018年末坏账准备调整前的账面余额=100-50+200=250(万元);3.2018年末应提足的坏账准备=850×10%=85(万元);4.2018年应计提坏账准备=85-250=-165(万元)。
(二)会计处理1.核销坏账(发生坏账)时:借:坏账准备500000贷:应收账款5000002.核销后又收回应收账款,应作与核销坏账的相反处理:借:应收账款2000000贷:坏账准备2000000借:银行存款2000000贷:应收账款20000003.反冲坏账准备:借:坏账准备1650000贷:资产减值损失1650000以上案例中没有计提坏账准备的分录,实际上计提的分录与反冲的分录正好相反,所以在此就不在重复举例了。
坏账准备的余额是根据应收账款的期末余额确定的,所以要先计算应收账款的期末余额。
按照应收账款的期末余额计算出期末的坏账准备,再与年初的坏账准备相比较,之后进行坏账准备的补提或者冲回。
冲回原计提坏账准备会计账务处理分录

冲回原计提坏账准备会计账务处理分录
借:坏账准备
贷:信用减值损失
信用减值损失是企业因购货人拒付、破产、死亡等原因无法收回,而遭受的损失。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年)应用指南,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预期信用损失应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核算,不再通过“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
坏账准备属于哪个会计科目?
坏账准备属于资产备抵科目,为资产备抵账户。
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
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
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
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
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相关会计分录
提取坏账准备时: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确实无法收回应收款项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
已确认坏账损失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全部或部分收回时:
借: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
贷:坏账准备
同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
会计实务: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与纳税调整

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与纳税调整资产负债表日,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
1.计提坏账准备【例1】某企业2008年共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000贷:坏账准备 100000纳税调整: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不允许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2.转回坏账准备【例2】某企业2008年坏账准备年初余额为50万元,当年共转回坏账准备30万元。
其中,20万元在计提当年允许税前扣除,10万元不允许税前扣除。
借:坏账准备 300000贷:资产减值损失 300000纳税调整:计提时允许在税前扣除的20万元坏账准备,转回时不调减应纳税所得额;计提时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的10万元坏账准备,转回时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3.确认坏账损失企业发生坏账损失,应按规定向税务机关履行报批手续,由税务机关审批确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坏账损失能否在税前扣除,其纳税调整应区别对待。
【例3】某企业2008年发生坏账损失15万元,其中10万元可以在税前扣除,5万元不能在税前扣除。
借:坏账准备 150000贷:应收账款 150000纳税调整:允许税前扣除的10万元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不能税前扣除的5万元不作纳税调整。
4.收回坏账对于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其纳税调整要区分其在确认坏账损失时是否允许在税前扣除。
【例4】某企业2008年收回坏账25万元,其中20万元在确认坏账时允许税前扣除,5万元在确认坏账时不允许税前扣除。
借:应收账款 250000贷:坏账准备 250000借:银行存款 250000贷:应收账款 250000纳税调整:收回的坏账25万元中,确认时允许在税前扣除的20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不允许税前扣除的5万元不作纳税调整。
注意事项:在进行纳税调整时,不能仅以坏账准备的计提数与转回数的差额作为纳税调整额,也不能仅以期末与期初的余额差额作为纳税调整额,而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有区别地进行纳税调整。
提取坏账准备会计分录_坏账准备应该如何计提

坏账准备应该如何计提?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以下简称《政府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坏账准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需要计提坏账准备的政府会计主体。
《政府会计制度》规定,只有事业单位需要计提坏账准备,行政单位不需要计提坏账准备。
第二,计提坏账准备的对象。
根据《政府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应该计提坏账准备的对象包括两个:收回后不需上缴财政的应收账款以及其他应收款。
第三,计提坏账准备的时点。
从操作时点上看,事业单位应该在每年年末进行坏账准备计提工作,对收回后不需上缴财政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进行全面检查,分析其可收回性,对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第四,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
《政府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计提坏账准备可以采用的方法包括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个别认定法等。
坏账准备计提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如需变更,应当按照规定报经批准,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在实际应用中,这三个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组合使用。
例如,单位可以首先对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采用个别认定法,在年末对其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按照预计的减值金额确定期末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对未达到个别认定法标准的应收款项(其他应收款),可以按照账龄区间进行分组,对不同账龄区间设置相应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采用余额百分比法,按各分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合计余额计算期末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这一方式下,单位需要设置合理的单项金额重大的标准,并在附注中对其进行披露。
第五,计提坏账准备的分录。
《政府会计制度》规定了期末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公式原理是期末在坏账准备科目当期余额的基础上,将其余额调整为单位期末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因此,在具体的会计期间期末,可能需要补提坏账准备(当坏账准备科目的当前余额小于应计提金额时),此时,会计分录借记“其他费用”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也可能是需要冲减坏账准备(当坏账准备科目的当前余额大于应计提金额时),此时,会计分录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其他费用”科目。
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与纳税调整

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与纳税调整 资产负债表日,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
1.计提坏账准备 【例1】某企业2008年共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000 贷:坏账准备 100000 纳税调整: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不允许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2.转回坏账准备 【例2】某企业2008年坏账准备年初余额为50万元,当年共转回坏账准备30万元。
其中,20万元在计提当年允许税前扣除,10万元不允许税前扣除。
借:坏账准备 300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0000 纳税调整:计提时允许在税前扣除的20万元坏账准备,转回时不调减应纳税所得额;计提时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的10万元坏账准备,转回时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3.确认坏账损失 企业发生坏账损失,应按规定向税务机关履行报批手续,由税务机关审批确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坏账损失能否在税前扣除,其纳税调整应区别对待。
【例3】某企业2008年发生坏账损失15万元,其中10万元可以在税前扣除,5万元不能在税前扣除。
借:坏账准备 150000 贷:应收账款 150000 纳税调整:允许税前扣除的10万元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不能税前扣除的5万元不作纳税调整。
4.收回坏账 对于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其纳税调整要区分其在确认坏账损失时是否允许在税前扣除。
【例4】某企业2008年收回坏账25万元,其中20万元在确认坏账时允许税前扣除,5万元在确认坏账时不允许税前扣除。
借:应收账款 250000 贷:坏账准备 250000 借:银行存款 250000 贷:应收账款 250000 纳税调整:收回的坏账25万元中,确认时允许在税前扣除的20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不允许税前扣除的5万元不作纳税调整。
注意事项:在进行纳税调整时,不能仅以坏账准备的计提数与转回数的差额作为纳税调整额,也不能仅以期末与期初的余额差额作为纳税调整额,而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有区别地进行纳税调整。
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

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与纳税调整坏账准备在借方,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数额坏账准备在贷方,反映企业已预提但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数额.1、提取坏账准备:借:管理费用-计提的坏账准备贷:坏账准备2、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冲销提取: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3、已确认并转销的损失,如果以后又收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贷:坏账准备同时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按照《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清理,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很明显,计提坏账准备的最短时间是一个会计年度,也就是每年年度终了。
坏账准备计提的范围:1.应收账款(不包括其贷方余额,即相当于预收账款的部分)2.应收票据:业到期不能收回的应收票据和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所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3.其他应收款------说明见附4.预付账款: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或其他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5.预收账款里的借方余额。
资产负债表日,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
1.计提坏账准备【例1】某企业2008年共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100000贷:坏账准备100000纳税调整: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不允许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2.转回坏账准备【例2】某企业2008年坏账准备年初余额为50万元,当年共转回坏账准备30万元。
其中,20万元在计提当年允许税前扣除,10万元不允许税前扣除。
借:坏账准备300000贷:资产减值损失300000纳税调整:计提时允许在税前扣除的20万元坏账准备,转回时不调减应纳税所得额;计提时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的10万元坏账准备,转回时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小企业会计准则计提坏账分录

小企业会计准则计提坏账分录1. 概述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坏账是指企业因客户无力偿还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项而导致的损失。
为了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需要按照一定规定进行坏账的计提和核销。
2. 计提坏账的原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于计提坏账有以下原则:2.1 主观认定原则根据主观认定原则,企业应根据客观证据判断是否存在坏账的可能性。
常见的客观证据包括客户破产、长期逾期未付款等情况。
2.2 可量度性原则根据可量度性原则,企业应能够合理估计坏账损失的金额。
通常情况下,可以使用历史经验法、比例法等方法进行估计。
2.3 谨慎性原则根据谨慎性原则,当存在不确定因素时,企业应按照较为保守的方式进行处理。
即在有可能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要尽早计提坏账准备。
3. 计提坏账的方法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两种常用的计提坏账的方法,分别是直接法和间接法。
3.1 直接法直接法是指在发生坏账时,直接通过借记坏账费用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来进行分录。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少的客户和较小的金额。
例如,某企业发现客户A无力偿还1000元应收款项,根据直接法进行分录:借:坏账费用 1000贷:应收账款 10003.2 间接法间接法是指通过建立坏账准备科目来进行计提。
首先,在期末结转时,根据一定比例计提坏账准备;其次,在发生实际坏账时,再通过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来进行核销。
例如,在期末结转时,某企业根据历史经验决定计提2%的坏账准备。
如果企业在年末发现客户B无力偿还2000元应收款项,则进行如下分录:借:坏账费用(或营业成本) 40贷:坏账准备 40当最终确认客户B为坏账时,进行如下分录:借:坏账准备 40贷:应收账款 404. 坏账的核销当企业确认某笔应收款项为坏账时,需要进行核销。
核销时,应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例如,某企业确认客户C无力偿还500元应收款项为坏账,则进行如下分录:借:坏账准备 500贷:应收账款 5005. 坏账准备的调整在每个会计期末,企业需要对已计提的坏账准备进行调整。
【会计实操经验】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与所得税调整

【会计实操经验】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与所得税调整资产负债表日,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
1.计提坏账准备【例1】某企业2008年共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000贷:坏账准备 100000纳税调整: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不允许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2.转回坏账准备【例2】某企业2008年坏账准备年初余额为50万元,当年共转回坏账准备30万元。
其中,20万元在计提当年允许税前扣除,10万元不允许税前扣除。
借:坏账准备 300000贷:资产减值损失 300000纳税调整:计提时允许在税前扣除的20万元坏账准备,转回时不调减应纳税所得额;计提时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的10万元坏账准备,转回时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3.确认坏账损失企业发生坏账损失,应按规定向税务机关履行报批手续,由税务机关审批确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坏账损失能否在税前扣除,其纳税调整应区别对待。
【例3】某企业2008年发生坏账损失15万元,其中10万元可以在税前扣除,5万元不能在税前扣除。
借:坏账准备 150000贷:应收账款 150000纳税调整:允许税前扣除的10万元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不能税前扣除的5万元不作纳税调整。
4.收回坏账对于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其纳税调整要区分其在确认坏账损失时是否允许在税前扣除。
【例4】某企业2008年收回坏账25万元,其中20万元在确认坏账时允许税前扣除,5万元在确认坏账时不允许税前扣除。
借:应收账款 250000贷:坏账准备 250000借:银行存款 250000贷:应收账款 250000纳税调整:收回的坏账25万元中,确认时允许在税前扣除的20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不允许税前扣除的5万元不作纳税调整。
注意事项:在进行纳税调整时,不能仅以坏账准备的计提数与转回数的差额作为纳税调整额,也不能仅以期末与期初的余额差额作为纳税调整额,而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有区别地进行纳税调整。
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与所得税调整【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企业发生坏账损失,应按规定向税务机关履行报批手续,由税务机关
审批确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坏账损失能否在税前扣除,其纳税调整 应区别对待。 【例 3】某企业 2008年发生坏账损失 15万元,其中 10万元可以在税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前扣除,5 万元不能在税前扣除。 借:坏账准备 150000 贷:应收账款 150000 纳税调整:允许税前扣除的 10万元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不能税前扣 除的 5 万元不作纳税调整。 4.收回坏账 对于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其纳税调整要区分其在 确认坏账损失时是否允许在税前扣除。 【例 4】某企业 2008年收回坏账 25万元,其中 20万元在确认坏账时 允许税前扣除,5 万元在确认坏账时不允许税前扣除。 借:应收账款 250000 贷:坏账准备 250000 借:银行存款 250000 贷:应收账款 250000 纳税调整:收回的坏账 25万元中,确认时允许在税前扣除的 20万元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不允许税前扣除的 5 万元不作纳税调整。 注意事项:在进行纳税调整时,不能仅以坏账准备的计提数与转回数 的差额作为纳税调整额,也不能仅以期末与期初的余额差额作为纳税调 整额,而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有区别地进行纳税调整。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与所得税调整【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资产负债表日,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 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 。 1.计提坏账准备 【例 1】某企业 2008年共计提坏账准备 1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000 贷:坏账准备 100000 纳税调整:计提坏账准备 10万元不允许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 额。 2.转回坏账准备 【例 2】某企业 2008年坏账准备年初余额为 50万元,当年共转回坏账 准备 30万元。其中,20万元在计提当年允许税前扣除,10万元不允许 税前扣除。 借:坏账准备 300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0000 纳税调整:计提时允许在税前扣除的 20万元坏账准备,转回时不调减 应纳税所得额;计提时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的 10万元坏账准备,转回时应 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3.确认坏账损失
坏账核算管理办法

坏账核算管理办法一、总则1、为了规范企业的坏账核算,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国家相关财务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2、本办法适用于本企业及其所属各单位的坏账核算管理。
二、坏账的定义及确认标准1、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
2、确认坏账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债务人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遗产清偿后,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
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并有足够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
三、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1、本企业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
2、账龄划分及计提比例如下:账龄在 1 年以内(含 1 年)的,计提比例为 5%。
账龄在 1 2 年的,计提比例为 10%。
账龄在 2 3 年的,计提比例为 20%。
账龄在 3 4 年的,计提比例为 40%。
账龄在 4 5 年的,计提比例为 60%。
账龄在 5 年以上的,计提比例为 100%。
四、坏账准备的计提和转回1、企业应在期末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按照上述计提比例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2、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为: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坏账准备3、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应收账款贷:坏账准备同时,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4、当有确凿证据表明原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不恰当,应予以转回,冲减当期资产减值损失。
五、坏账的核销1、企业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经管理层批准后,作为坏账予以核销。
2、核销坏账的会计分录为: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六、坏账核算的职责分工1、财务部门负责坏账准备的计提、转回和核销的核算工作,定期进行账龄分析和坏账风险评估。
2、销售部门负责及时催收应收账款,提供客户信用状况和还款情况的信息。
3、内部审计部门负责监督坏账核算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七、坏账核算的监督与检查1、财务部门应定期对坏账核算情况进行自查,确保核算方法的正确执行和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计提坏账准备的核算和分录

1.第一年年终,应收款项余额为300000元.2.第二年6月,确认坏账大明厂18000元,建材厂3000元.3.第二年年终,应收款项余额400000元.4.第三年9月,收回大明厂18000元坏账损失.5.第三年年终,应收款项余额450000元.第一年:借:资产减值损失 (300000*5%)15000贷:坏账准备 15000第二年6月:借:坏账准备 (18000+3000)21000贷:应收账款 21000第二年末:借:资产减值损失 (400000*5%-15000+21000)26000贷:坏账准备 26000第三年9月:借:应收账款 18000贷:坏账准备 18000借:银行存款 18000贷:应收账款 18000第三年末:450000*5%-15000+21000-26000-18000=-15500借:坏帐准备 15500贷:资产减值损失 15500(1)的情况是在"坏帐准备"帐户的无余额 , (2)确认发生坏帐 (3)计提时要依据"坏帐准备"帐面余额和"应收张款"帐面计算应提数(也可以理解调整"坏帐准备"张面余额) (4)收回已例支的坏帐 ,注意"坏帐准备"张面余额发生变化 (5)在"坏帐准备"帐户有余额的情况计提坏帐准备金,企业应设置“坏账准备”会计科目对坏账准备进行核算与账务处理。
“坏账准备”科目核算企业提取的坏账准备。
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
企业应当列出目录,具体注明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并且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公司所在地,以供投资者查阅。
坏账准备转回、核销分录

坏账准备转回、核销分录
坏账准备转回是指将以前计提的坏账准备从负债账户中转回到资产账户中。
通常,在计提坏账准备时,公司为未来可能发生的坏账而预留一定的金额,如果这些债权最终得到了收回,则之前计提的坏账准备就可以转回到资产账户中。
假设某公司在2017年计提了3000元的坏账准备,在2018年,其中1000元的坏账得到了收回,此时需要将这1000元的坏账准备转回到资产账户中。
分录如下:
借:坏账准备 1000元
贷:应收账款 1000元
通过这个分录,公司将之前计提的坏账准备从负债账户中转回到了资产账户中,同时也减少了应收账款的金额。
核销是指将一笔已经长期未收回的应收款项或其他资产记录消除掉。
通常情况下,当某笔应收账款超过一定时限(如3年)仍然未收回,公司就会将其核销。
下面是核销的分录示例:
假设某公司在2015年向一家客户出售了一批货品,金额为5000元。
然而,客户一直没有偿还该笔货款,经过3年多的催收仍然没有结果,公司决定将其核销。
分录如下:
通过这个分录,公司将不可能收回的应收账款核销掉,并计提了5000元的坏账损失,以反映该账款对公司的经济损失。
总之,坏账准备转回和核销分录是财务会计中非常基础的操作,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坏账准备转回和核销操作时,公司应充分考虑合理性和合规性,并合理披露相关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第一年年终,应收款项余额为300000元.
2.第二年6月,确认坏账大明厂18000元,建材厂3000元.
3.第二年年终,应收款项余额400000元.
4.第三年9月,收回大明厂18000元坏账损失.
5.第三年年终,应收款项余额450000元.
第一年:
借:资产减值损失 (300000*5%)15000
贷:坏账准备 15000
第二年6月:
借:坏账准备 (18000+3000)21000
贷:应收账款 21000
第二年末:
借:资产减值损失 (400000*5%-15000+21000)26000
贷:坏账准备 26000
第三年9月:
借:应收账款 18000
贷:坏账准备 18000
借:银行存款 18000
贷:应收账款 18000
第三年末:
450000*5%-15000+21000-26000-18000=-15500
借:坏帐准备 155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5500
(1)的情况是在"坏帐准备"帐户的无余额 , (2)确认发生坏帐 (3)计提时要依据"坏帐准备"帐面余额和"应收张款"帐面计算应提数(也可以理解调整"坏帐准备"张面余额) (4)收回已例支的坏帐 ,注意"坏帐准备"张面余额发生变化 (5)在"坏帐准备"帐户有余额的情况计提坏帐准备金,
企业应设置“坏账准备”会计科目对坏账准备进行核算与账务处理。
“坏账准备”科目核算企业提取的坏账准备。
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
企业应当列出目录,具体注明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并且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公司所在地,以供投资者查阅。
坏账准备提取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如需变更,仍然应按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企业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应当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地估计。
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款项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债务单位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以及应收款项逾期三年以上),下列各种情况一般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1)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
(2)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
(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
(4)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证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企业对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
对有确凿证据表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如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等,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办公会或类似机构批准作为坏账损失,冲销提取的坏账准备。
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
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大于“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应按其差额提取坏账准备;如果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小于“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应按其差额冲减己计提的坏账准备;如果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为零,应将“坏账准备”科目的余额全部冲回。
企业提取坏账准备时,借记“管理费用——计提的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本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提取;应提数小于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管理费用——计提的坏账准备”科目。
企业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经批准作为坏账损失,冲销提取的坏账准备,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
已确认并冲销的坏账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
“坏账准备”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提取的坏账准备。
(1)提取坏账准备,其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计提的坏账准备
贷:坏账准备
应提数小于坏账准备账面余额的差额,其会计分录为:
借:坏账准备
贷:管理费用——计提的坏账准备
(2)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经批准作为坏账损失,冲销提取的坏账准备,其会计分录为: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
(3)已确认并冲销的坏账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其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
贷:坏账准备
同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