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配穴
艾灸调理癌症 艾灸法
三叉神经痛(翳风、气海、血海、丰隆、风池)
面神经麻痹(四白、颧、下关、听宫、翳风)
癫痫(百会、大椎、中脘、神门、足三里)
坐骨神经痛(肾俞、次鬱、殷门、阳陵泉、足三里
疲劳综合征(关元、足三里、百会、心俞、脾俞)
肋间神经痛(肝俞、三阴交)…
艾灸之前拍打富贵包,拍打以后再艾灸,一天40个,加上中脘,神阙,气海,关元。20盒,一个月,效果请看
内庭穴~控制食欲
关门穴~解尿多
平时可以多按揉,配合艾灸效果更佳!
睡觉手麻或许你已经得了腕管综合征,也称为「鼠标手键盘腕」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腕管压力增高,压迫正中神经后引起中神经分布区域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系列症候可以这样灸哦。有需要找我
儿童艾灸,三个月以上的宝宝到100岁的大人都可以使用
感冒灸和咳嗽灸,一天灸两次,早晚各一次
风热感冒:大椎,太溪,曲池(清热解毒),神阙(补气)
感冒发热:大椎,合谷,太溪或涌泉二选一
普通感冒:身柱,天突,膻中(或者孔最,化痰去湿)
支气管炎咳嗽:身柱,曲池,太渊,丰隆,膻中(化痰祛湿)
咳嗽并伴有哮喘:身柱,神阙,列缺,足三里
扁桃体发炎:身柱,神阙,太渊(止咳),涌泉(或者太溪)
咽喉炎:身柱,神阙,足三里,涌泉(或者太溪)
宫寒对女性7大硬伤
1、痛经:会遗传给孩子,女孩痛经、男孩小儿疝气比例高三成;
2、盆腔积液(通水、造影常见问题):盆腔炎、子宫炎、附件炎最大的引起原因
3、宫外孕(冰冷的房子,没有孩子愿意呆着!)
4、不孕(冰冷的地,种子无法发芽!)
5、子宫、卵巢早衰(湿寒导致气血运行慢,子宫、卵巢养分不足)
6、提前闭经
腹泻灸灸肚脐(神阙穴)。
你们要的方法!艾灸配穴全集
你们要的方法!艾灸配穴全集用穴得当,立竿见影!治疗原则:盛则泄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下陷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凡病属虚寒者多取背部俞穴灸之。
凡病实热者多取四肢穴道灸之。
凡病在上部者,肩髃、曲池、郄门、外关、内关、合谷皆可用。
凡病在下部者,环跳、阳陵泉、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皆可用。
预防一切传染病,灸中脘、关元、足三里,经常灸更佳。
凡病属全身者,可取大椎、风门、身柱、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
常见症状及杂病【头痛】头维、上星、百会、风池、天柱、风门、合谷、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申脉,根据头痛部位适当选穴。
【偏头痛】风池、头维、通天(灸良效)、太阳、列缺、阳陵泉、丘墟,取患侧穴。
【发热】风池、大杼、大椎、曲池、三间、后溪、足三里【盗汗】百会、肝俞、阴郄穴、后溪。
【呕吐】身柱、上脘、内关、足三里。
【水肿】肾俞、三焦俞、膀胱俞、中脘、关元、水分、阴陵泉、三阴交。
【腹水】肾俞、三焦俞、水道、中脘、水分、关元、阴陵泉、足三里、水泉、公孙、太白。
【腹痛】 1、上腹部:上脘、中脘、梁门、梁丘、足三里。
2、下腹部:天枢、关元、内关、公孙。
【哮喘】大椎、肺俞、膻中、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
【咯血】肺俞、曲池、尺泽、三阳络、郄门、血海。
【衄血】大椎、上星、迎香、手三里、尺泽、温溜、孔最、合谷、少商。
【心悸】内关、膻中、心俞、足三里。
【腰背痛】大杼、肝俞、肾俞、次髎、委中、承山。
【脚跟痛】仆参、水泉、申脉、照海、局部灸。
【便秘】左腹结、天枢、神门、支沟、大肠俞、足三里。
【便血(肠出血)】天枢、温溜、合谷、大肠俞、秩边、阳陵泉、承山、梁丘。
【休克】百会、神阙、大陵、足三里、人中。
【惊厥】大椎、曲池、阳陵泉、足三里、手足十二井。
【失语】哑门、廉泉、天突、内关、通里、合谷。
【疟疾】大椎、间使、足三里、后溪。
【身体虚弱】大椎、中脘、关元、足三里。
【中毒】筑宾灸能下胎毒、药毒。
水毒取肾俞,食物中毒取大肠俞。
【输血输液反应】百会、大椎、曲池、足三里。
艾灸治病配穴一览表(附全身穴位图),终于找到了!一定要收藏!
艾灸治病配穴一览表(附全身穴位图),终于找到了!一定要收藏!科名病症常见艾灸穴位呼吸系统感冒风门、大椎、太阳、尺泽、合谷、外关、足三里专灸风门、足三里可预防流感哮喘涉及该病症的处方用穴共80多个、计777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13个穴位,依次是肺俞、膻中、足三里、大椎、定喘、天突、肾俞、风门、丰隆、膏肓俞、太渊、合谷、尺泽。
(支)气管炎、咳嗽涉及该病症的处方用穴共70多个,计387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13个穴位,依次是肺俞、膻中、肾俞、定喘、天突、足三里、大椎、风门、心俞、丰隆、膏肓俞、脾俞、鱼际。
气管炎风门、大杼、身柱、隔俞、肾俞、肺俞、中府、膻中、中脘、尺泽、丰隆(化脓灸)肺结核体温正常者:肺俞、膏盲、胃俞、中脘、列缺、足三里体温略高者:大杼、身柱、曲池、尺泽,此病亦早灸长灸循环系统高血压涉及该病症的处方用穴共80多个,计269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10个穴位,依次是足三里、曲池、百会、风池、合谷、太阳、太冲、三阴交、行间、内关。
动脉硬化大杼、大椎、肾俞、阳陵泉、足三里冠心病厥阴俞、神道、心俞、天宗、膻中、巨阙、曲池、郄门、大陵、太渊、三阴交、太溪心绞痛发作时,灸郄门、内关、膻中减肥、高血脂涉及该病症的处方用穴共60多个,计219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8个穴位,依次是三阴交、足三里、丰隆、曲池、内关、阴陵泉、内庭、天枢。
心律失常涉及该病症的处方用穴共60多个,计203穴次,其中最髙频次的8个穴位,依次是内关、心俞、神门、足三里、膻中、三阴交、厥阴俞、太溪。
风湿性心脏病心俞、灵台、肝俞、巨阙、郄门、小海、神门、足三里血液系统贫血隔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绝骨白细胞减少症大椎、隔俞、脾俞、足三里、关元白血病隔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绝骨,心俞、大椎、血海消化系统胃溃疡中脘、肝俞、脾俞、胃俞、梁丘、阳陵泉急性胃肠炎中脘、梁门、水分、大肠俞、温溜、内关、梁丘、足三里慢性胃肠炎上脘、中脘、梁门、脾俞、偏历、足三里胃酸过多中脘、不容、巨阙、膏盲、胃仓、阳陵泉、中封、地机(不用足三里)胃痉挛中脘、梁门、章门、巨阙、肝俞、胃俞、梁丘、足三里、内廷胃扩张上脘、中脘、气海、至阳、隔俞、脾俞、胃俞、足三里胃下垂涉及该病证的处方用穴共30多个,计151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8个穴位,依次是足三里、胃俞、中脘、脾俞、气海、内关、梁门、中枢。
一刻艾-对症下灸 高血压的艾灸疗法
对症下灸 | ⾼高⾎血压的艾灸疗法⾼高⾎血压的施灸⽳穴位主⽳穴:百会、曲池、悬钟、涌泉配⽳穴:⻛风池、⼤大椎(头晕头痛)、神⻔门、肾俞(健忘失眠)、外关(肢⿇麻)注:1)主配⽳穴结合,依附属症状选择施灸。
每⽳穴15-20分钟,每⽇日1-2次,15次1疗程;2)施灸顺序应遵循以下⽳穴位图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主⽳穴】百会⽳穴取⽳穴: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
功效:各经脉⽓气会聚之处。
调节⼤大脑功能,通达阴阳脉络。
——————————————————————————————————-曲池⽳穴取⽳穴:屈肘90°肘横纹外侧端外凹陷中即是,按压有酸胀感。
功效:经⽓气运⾏行之⼤大关。
清热解表,舒经通络。
——————————————————————————————————-悬钟⽳穴取⽳穴:⼩小腿外侧,外踝尖(凸起处)上3⼨寸,腓⾻骨前缘凹陷处。
功效:泄胆⽕火,清髓热,舒筋脉;平肝熄⻛风,舒肝益肾。
——————————————————————————————————-涌泉⽳穴取⽳穴: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功效:散热⽣生⽓气,温阳补肾。
——————————————————————————————————-【配⽳穴】【症状⼀一】:头晕头痛⻛风池⽳穴取⽳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壮阳益⽓气,调神舒肝。
——————————————————————————————————-⼤大椎⽳穴取⽳穴:正坐低头,于颈部下端第7颈椎(颈背交界处椎⾻骨的最⾼高点)棘突下凹陷处。
功效:清热解表,截虐⽌止痫。
——————————————————————————————————-【症状⼆二】:失眠健忘神⻔门⽳穴取⽳穴:⼿手腕横纹处,从⼩小指延伸下来,到⼿手掌根部末端的凹陷处。
艾灸十大养生穴详细介绍
艾灸十大养生穴详细介绍艾灸安全可靠,是养生保健比较好的方法。
那么有哪些穴位适用于艾灸养生呢?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10大保健养生必知穴位:艾灸养生穴:1.足三里-延年益寿穴【定位】: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外缘一横指。
【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预防衰老、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主治】:急慢性胃肠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肝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贫血、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膀胱炎、遗尿、阳痿、遗精、月经不调、盆腔炎、头痛、失眠、神经衰弱、面神经麻痹、脑血管病、癫痫、眼疾、口腔疾病、耳鸣、耳聋等。
【艾灸疗法】温和灸:每次10到15分钟,以局部温热红晕为度,前三天每日灸,后可隔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
直接灸:在穴位涂抹凡士林,避免艾柱滚落,艾炷燃近皮肤或有灼痛感时移去,继续试第二壮,每次灸5-7壮,每日1-2次。
艾灸养生穴:2.神阙-补中益气穴【定位】:位于腹中部,脐中央。
【功能】:固本培元、回阳救逆、补益脾胃、理气和肠。
【主治】:腹痛、泄泻、脱肛、水肿、虚脱、昏厥、下痢、便秘、小便不利、失禁、淋证、不孕、身体虚弱等。
【艾灸疗法】温和灸:艾条点燃后对准神阙,以皮肤感到温热舒适能耐受为度,灸10到15分钟。
隔盐灸:将食盐放入脐中,填平脐孔,把艾柱放置在盐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有灼痛感或艾炷燃尽时立即更换艾炷,避免烫伤。
每次灸5-7壮,每日1-2次。
艾灸养生穴:3.关元-培肾固本穴【定位】: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处。
【功能】: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的功效。
能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防止衰老,主治诸虚百损,能壮一身之气。
【主治】: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子宫脱垂、盆腔炎、不孕症、遗尿、尿闭、尿失禁、膀胱炎、肾炎、尿道炎、外阴湿疹;痢疾、疝气、脱肛、高血压、糖尿病;健忘、神经衰弱;虚脱、身体虚弱。
【艾灸疗法】温和灸:距皮肤3-5cm处施灸,感到局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为宜。
艾灸配穴的原理
艾灸配穴的原理艾灸配穴,是中医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诊疗中。
该疗法主要是通过燃烧所使用的艾草,使艾灸热量作用于特定的穴位,来达到调节人体气血、调整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等治疗效果的目的。
下面将从原理、实践和效果等方面对艾灸配穴进行详细的阐述。
艾灸配穴的原理主要是基于中医的经络学说和穴位理论。
根据中医认为,人体的经络是一种特殊的通道,它贯穿整个人体,与脏腑、组织器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艾灸配穴的原理正是利用这一经络系统来治疗疾病。
艾草在燃烧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热量,这种热量可以通过穴位进入人体内部。
同时,艾草本身具有极高的艾滋因子、挥发油等成分,这些成分在燃烧时会随着烟气进入人体,对穴位和经络产生刺激作用,从而调节人体的气血流动,促进病症的疏通和康复。
另外,艾草的热量可以浸透到穴位附近的组织中,进而通过热传导作用,影响经络的功能活动。
艾灸配穴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和治疗目的来选择穴位。
中医理论中有360余个常用穴位,这些穴位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每个穴位都有其特定的作用。
比如,中医认为艾灸取穴位于足三里可以温中益气、健脾胃;取穴位于关元可以温肾保胎;取穴位于气海可以调节气血、缓解痛经等。
治疗时,艾灸师会使用适当的量和方法燃烧艾草,将艾热直接作用于穴位上,或者采用隔草罩等辅助工具,使热量透过草层传导到穴位上。
通过艾灸的刺激和热量的作用,可以达到活络通窍、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等治疗效果。
艾灸配穴的实践方法主要包括制备艾绒和灸具、穴位选择和燃烧方法等。
制备艾绒是基于艾草的药用价值,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制成的。
制备艾绒时,要选择质地细腻、颜色均匀的艾草,将其晾干,剔除杂质,然后进行晾晒和高温蒸煮等处理,最终制成细腻柔软的艾绒。
灸具的选择则要根据不同的穴位和疾病进行灵活变化,通常使用的有艾条、艾条架、艾炷、艾灸盒等。
对于穴位的选择,艾灸师需要熟悉经络的分布和穴位的作用,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进行选择。
减肥艾灸穴位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减肥艾灸穴位方法
导语:腿粗的问题是我们很多女性朋友都不能接受的一个大问题,瘦腿成为了我们很多女性朋友的梦想可,以采用针灸的方法来帮助自己达到瘦腿的效果,
腿粗的问题是我们很多女性朋友都不能接受的一个大问题,瘦腿成为了我们很多女性朋友的梦想可,以采用针灸的方法来帮助自己达到瘦腿的效果,虽然说可能会给我们自身带来很大的疼痛,但是效果是非常明显的,需要掌握科学的针灸手法,普及一下减肥艾灸穴位手法。
艾灸刺激穴位,调整全身经络气血、脏腑功能的平衡,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脂肪的吸收、增加其排泄、达到瘦身功效。
一、艾灸之一:隔姜灸
(一)取穴
主穴:阳池、三焦俞。
配穴:地机、命门、三阴交、大椎。
(二)治法
每次选主穴及配穴各1个,用隔姜灸法。
艾炷高1厘米,炷底直径0.8厘米。
鲜姜片厚2毫米,直径1厘米。
每次灸5~6壮。
每日1次,30次为一疗程。
二、艾灸之二:悬灸
(一)取穴
主穴:足三里、中极、关元。
配穴:天枢、丰隆、太溪、脾俞。
(二)治法
患者取半卧位,暴露施灸穴位,点燃艾条,间接灸施治。
距离穴位的高度,以穴区皮肤温度患者能忍受为度。
用雀啄灸法或旋转灸法。
艾炙疗法汇总+ 主要穴道的艾灸及功效 +多种疾病艾灸法(转)
7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可以艾炙治疗,用四眼艾炙盒在腹部的胃经大面积艾炙,还有用单眼炙盒在足三里和梁丘艾炙。
8 糜烂性胃炎:用四眼艾炙盒在腹部的胃经大面积艾炙,还有用单眼炙盒在足三里和梁丘艾炙。
16 十二指肠溃疡:艾炙的话以中脘、关元、天枢、足三里和胃俞、脾俞、肝俞这些辅助穴位为主。
17 肩周炎:可以艾炙或直接炙更好,还可以炙后按摩。可以在天柱、肩井、肩髎、中府、曲池、外关和局部压痛点。
18 腰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艾炙和通窜部位艾炙。
(4)关元穴:关元也称丹田,属任脉经,为保健要穴,具有温肾固经、补气回阳、通纳冲任之功效。常用温和灸、隔姜灸和附子灸。孕妇禁用。
(5)身柱灸:清心宁神,降逆止呕之效。多采用温和灸法,用烟卷大小的艾条,每次5~10min,隔日1次,每月不超过10次。
三、保健灸法
保健灸法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灵枢·经脉》说:“灸则强食生肉”。说明灸法有增进食欲,促进机体生长的作用。“若要安,三里莫要干”。这一养生名言至今仍脍炙人口。灸法之所以保健,主要在于它能补气助阳、温益脾肾。灸法是以经络、脏腑等理论为指导,利用某种易燃材料或药物,在穴位上或患处烧熏,借其温热性效能,通过经络的作用来调整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外治方法。《灵枢·经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针、灸、药各具特点,各有其局限性,而灸法的特点在于弥补针、药之所不及。其对于使用针、药等方法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的病或用于保健方面,往往奏效乃至神效。正如明代李延《医学入门》中曰:“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艾灸取穴:主穴是阳池、三焦俞。
配穴:地机、命门、三阴交、大椎。
操作:每次选主穴与配穴各一个,用隔姜灸扎针。
2.美容灸
二十四节气灸时间表及配穴
二十四节气灸时间表及配穴2015-04-22 09:20:03什么是节气灸“节气灸”是根据二十四节气,选择各节气对人体脏腑功能有影响的腧穴进行艾灸,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根据节气的不同,对应治疗和预防的疾病也不同,如立春、小满、芒种时正好灸治消化性疾病,而立秋、立冬、春分时则是预防治疗中风的好机会。
艾灸为何择节气?根据中医“天人合一”思想,“天”的变化自然影响人体,而节气对人体影响有两个方面:1、由于节气前后气候变化比较大,一个人如果有旧患或宿疾,他的适应能力和机体抵抗力就弱,往往会在这个时候发病或病情加重。
据医学统计,心脏病、中风、哮喘等疾病多发于节气前后和半夜。
因为当外界气候条件的变化超过身体的应变能力时,人就会生病。
这正是《黄帝内经》所讲的“邪之所腠,其气必虚”。
2、由于宇宙能量在节气前后变化较大,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运用一些特殊的方法进行干预,把宇宙能量转化为我所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节气灸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成功把宇宙能量转化为我所用的典范。
通过做节气灸不但可以起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力。
这样,当外界环境及气候等因素发生变化时,人就不容易生病,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形象地道出了大自然阴阳交替的特征。
因四季阴阳的消长变化而产生了寒、热、温、凉及昼夜温差,人们生活在这样的自然秩序之中,自然界的规律变化无疑会对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换而言之,人的健康与自然界的规律变化密切相关。
古语有“顺四时者昌,逆之则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人不去遵循这个法则而与之相违背,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
这便如同交通规则,当你违背了交通规则时,不一定会出事故,显然会大大提高发生危险的几率。
那么何谓节气呢?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地面气候演变的次序、节段,称为“节”,气候在演变过程中的气象和气候的变化,称为“气”。
中医针灸艾灸各科治疗穴位配方
《中医针灸艾灸各科治疗穴位配方》 ,艾灸治疗产后风(一)中风⑴中经络半身不遂取肩髑,外关三里谷曲池;环跳昆仑足三里,陵泉风市与解溪。
主症:症见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言语不利,口眼歪斜,脉弦滑。
治法:调以及气血,通经活络。
处方:上身肢体:肩髑、外关、手三里、合谷、曲池;下肢:环跳、昆仑、足三里、阳陵泉、风市、解溪。
方义:风病多犯阳经,气血阻滞于经络,故取多气多血的手足阳经俞穴,以疏通经络,调以及气血。
随症选穴:上身肢体病可以选加阳池、后溪、大椎、肩外俞。
下肢可以选加阴市、悬钟、腰阳关、白环俞。
拘挛者:肘部加曲泽;腕部加大陵;膝部加曲阜;踝部加太溪;手指加八邪;足趾加八风;言语不利加廉泉、通里。
(2)中脏腑①闭证:中风闭证证多凶,卒倒神昏窍不通;丰隆人中十二井,太冲百会与劳宫。
主症:突然昏仆,神态不清,牙关紧闭,两手握固,面赤气粗,喉中痰鸣。
治法:启闭开窍。
处方:人中、十二井、太冲、百会、劳宫、丰隆。
方义:肝阳化风,与瘀血痰浊壅闭神明而致病,故速刺人中以启闭开窍、苏厥醒脑;十二井穴决壅塞之经气;刺太冲以泻肝火;泻劳宫以降心火、安神;泻丰隆以祛痰浊;百会平肝熄风,醒脑宁神,清热开窍。
随症选穴:牙关紧闭加地仓、颊车;失语加哑门、通里;呕逆加天突。
②脱证:脱证阴阳彼此离,口开手撒汗淋漓;关元神阙当施灸,气海命门阴郄需;阴交水道疗遗尿,三里涌泉纳阳虚。
主症:昏迷不醒,目合口开,手撒尿遗,冷汗淋漓,脉微欲绝。
治法:回阳固脱。
处方:关元(灸)、神阙(灸)。
方义:元阳外脱,需补阴以救阳,关元为足三阴与任脉之会穴,为上焦中焦下焦元气所聚,是阴中有阳的要穴,能温阳益气;神阙为真气所系,能培元固本,回阳救逆,重灸二穴能回阳以固脱。
阴郄能固表而止汗;命门补肾温阳,气海补气而运阳,涌泉可交济心肾;足三里可扶正培元,水道温经散寒、通利上焦中焦下焦,三阴交调补肝肾而理水道,尿失禁可止。
随症选穴:虚汗不绝加阴郄;虚阳浮越重灸命门、气海、涌泉;小便不禁加水道、三阴交、足三里。
咳嗽胸闷气短艾灸 这些部位艾灸有疗效!
咳嗽胸闷气短艾灸这些部位艾灸有疗效!咳嗽还感觉胸闷气短怎么办?告诉你如何艾灸调理!一、配穴方一穴位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天突: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中府:两手叉腰正立,锁骨外侧端下缘有三角窝,由此窝正中垂直向下平第1肋间隙处膻中: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巨阙: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微屈肘取穴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神门: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丰隆: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灸法1.用艾炷无瘢痕灸,每次取3~5穴,取麦粒大的艾炷,各灸3~5壮,隔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7日,再行下一个疗程。
2.用艾炷隔姜(或附片)灸,每次取3~5穴,取小艾炷各灸3~5壮,隔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
急性发作时,在百会穴灸3~5壮,每日灸1次。
3.用艾炷隔盐灸,急性发作时在神阙穴隔盐灸3~7壮,每日灸1次。
4.用艾条温和灸,每次取3~5穴,各灸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7日。
主治肺源性心脏病引起的咳嗽胸闷气短。
临床用之有一定效果。
二、配穴方二穴位一组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微屈肘取穴丰隆: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心俞: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膻中: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穴位二组厥阴俞: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巨阙: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中府:两手叉腰正立,锁骨外侧端下缘有三角窝,由此窝正中垂直向下平第1肋间隙处天突: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神门: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灸法1.每次取1组穴,交替施灸。
艾灸治疗大全(超全)
艾灸治疗大全(超全)家庭常见病艾灸穴位对照表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对于家庭常见病有一定的疗效。
下面是一份艾灸穴位对照表,供大家参考。
艾灸说明艾灸的原则是哪里不舒服就灸哪里,再配合灸一些常用的穴位。
艾灸无需精准的穴位定位,只要知道大概的位置即可。
艾灸方法推荐使用艾灸器具配合艾条、艾绒、艾粒艾灸,方便、安全。
不推荐使用艾条直接灸,因为艾条燃烧的灰烬容易掉在身上烫伤皮肤,而且长时间拿着艾条手臂易抖动也容易烫伤皮肤。
艾灸时间每个穴位20-30分钟。
内科艾灸篇感冒:凤池、大椎、风府、合谷。
急性支气管炎:肺腧、定喘、合谷。
慢性支气管炎:肺腧、膻中、脾腧、膏肓腧、太渊。
咳嗽:膻中、肺腧、膏肓、天突、风门、列缺。
支气管哮喘:定喘、肺腧、膻中。
支气管扩张:孔最、尺泽、膻中。
肺结核:肺腧、太渊、三阴交、膏肓腧、足三里、太溪。
胸膜炎:肺腧、内关、期门、阴陵泉、侠溪、膻中。
膈肌痉挛:中脘、足三里、内关、巨阙。
急性胃肠炎: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
腹痛:气海、中脘、内庭、脾腧。
胃下垂:XXX、足三里、中脘、梁门、XXX。
胃痉挛:天枢、中脘、梁丘、幽门。
消化性溃疡:中脘、梁门、足三里、胃枢。
肠梗阻:足三里、天枢、支沟、下巨虚。
便秘:足三里、天枢、大横、大肠腧、支沟。
失眠:三阴交、内关、足三里、XXX。
贫血:足三里、XXX。
高血压:足三里、绝谷、曲池、血海。
心绞痛:心腧、至阳、厥阴腧、膻中、少海、内关。
无脉症:心腧、内关、太渊、厥阴腧。
糖尿病:关元、太溪。
脱肛:长强、XXX、足三里。
胆囊炎:阳陵泉、期门、日月、胆腧、太冲、足临泣。
肝硬化:期门、中脘、足三里、水分、三阴交。
遗尿:关元、足三里。
尿潴留:三阴交、中极、膀胱腧。
前列腺炎:阴陵泉、三阴交、气海、中极、会阴、腰阳关。
前列腺增生(肥大):关元、曲谷、肾腧、命门。
阳痿:中极、XXX、肾腧、命门。
男性不育:气海、XXX、三阴交、命门、足三里。
遗精:中极、肾腧、三阴交、XXX、志室。
艾灸穴位大全,附高清大图!
艾灸⽳位⼤全,附⾼清⼤图!⽬前,艾灸已⾛⼈寻常百姓家都与它简便的操作、显著的治疗功效、经济实惠和就地取材是分不开。
艾灸不但可以治病,还可以起到养⽣保健的作⽤,这是其它⽅式所不具备的强势功效和⽆副作⽤,正因如此,艾灸成为千百年来⼴⼤患者⾸选的⽅式,流传⾄今。
为了让⼤家更好的掌握⽳位,结合⽳位、取⽳⽅法和主治病症等⽅⾯相互结合,取⾝上的重要的30个重要⽳位,艾灸验⽅(附⽳位图),⾝上重要的30个艾灸⽳位全在这!供各位对艾灸感兴趣的朋友了解学习。
【命门⽳】:位于腰部,背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也就是肚脐的正后⽅。
取⽳⽅法:取⽳时采⽤俯卧的姿势,命门⽳位于⼈体的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主治疾病:腰痛、遗尿、泄泻、遗精、阳痿、早泄、⾚⽩带下、⽉经不调、胃下垂、前列腺炎、肾功能低下等。
【⼋髎⽳】:⼋髎就是⼋个⽳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对,所以叫做“⼋髎”,这是⼀个区域,也就是盆腔所在之处,邻近胞宫。
取⽳⽅法:可以俯卧,在脊椎正中线和膀胱俞之間,第⼆骶后孔凹陷处取⽳;取⽳時,以⾷指按在⼩腸俞与脊椎正中线之中間,⼩指按在骶⾓(尾⾻上⽅⿈⾖⼤⼩的园⾻突起)上⽅,中指和⽆名指相等的距离分开按放,侧中指尖所按之处。
主治疾病: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神经痛、下肢痿痹、⼩便不利、⽉经不调、⼩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腰俞⽳】:位于⼈体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取⽳⽅法:取⽳时采⽤俯卧姿势,腰俞⽳位于腰部,臀沟分开处即是腰俞⽳。
主治疾病:腰脊强痛、腹泻、便秘、痔疾、癫痫、⽉经不调、下肢痿痹。
====================================我是北京世纪仁康疼痛医学研究院的梁⼦赫。
我院主要从事:新九针疗法、美式整脊⼿法、⼩⼉推拿、针⼑⼫体解剖、微创⽳位埋线、中医脉诊、刺⾎疗法、刃针、新型膏药、液体膏药、三伏贴、乳膏剂及美容涂膜剂制作等医学技术培训班。
艾灸的正确方法
艾灸的正确方法实用的艾灸养生法①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施灸方穴】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方穴功用】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脾肾双补、化水利湿、调和营卫。
【方穴主治】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
②五脏俱补艾灸养生方【施灸方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方穴功用】补五脏、调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方穴主治】为背部膀胱经穴位,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体质衰弱。
还可治疗心悸气短、腰酸乏力、中风后遗症及一切虚劳损伤。
③独灸关元养生方【施灸方穴】关元。
【方穴功用】补元益气、温肾健脾、补肾固脱、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理气止痛、补肾纳气、温阳利水、补血调经、温暖下元、补虚泻实、延年保健。
【方穴主治】可用于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中风及一切虚劳损伤。
关元还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阴交艾灸,男子可配合足三里艾灸。
关元作为常用的保健穴同足三里一样重要。
古有春灸气海,秋灸关元,口生津液。
若伤寒后,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虚劳,当灸关元三百壮。
中年以上之人,腰腿关节作痛,乃肾气虚惫,风邪所乘之症,灸关元三百壮。
老人气喘,乃肾虚气不归海,就关元二百壮。
《类经图翼》云:“关元主诸虚百损,。
但是积冷虚乏,皆宜灸,多者千余壮,少亦不下二三百壮。
活人多亦。
然虚频次灸之,乃下兼三里,故曰:若要丹田安,三里不曾干。
”宋代窦材说:“。
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五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余五十常灸关元五百壮。
遂得老年健康。
”由此可见,关元不但能够治疗诸虚百损,真阳欲脱等证,而且还可以保健延年。
艾灸常用腧穴
灸疗最常用的几个穴位其他常用配穴【百会】:慢性病患者的体质多为下寒上热,下虚上实,卒灸百会等头部穴,某些患者可出现头晕,口干,耳鸣等反应,且必觉头脑轻松,灸量20-25分钟。
【风池】:偏头面痛,用于降高血压较好,治严重的眩晕宜配悬钟灸量20-25分钟。
【曲骨】:治各种妇科病,如子宫下垂,子宫肿瘤等,宜治尿频,灸量30-60分钟。
【神阙】:使脑溢血昏迷及脑血栓昏迷患者复苏,须长时间灸此穴。
慢性病,不论何症,多宜灸此,治急证宜效,以其助护元气尔。
灸量30-60分钟。
脑溢血及脑血栓昏迷患者,可灸至苏醒止。
【章门】:所治甚广。
因脾虚,脾气呆滞所致症宜灸之,无论痞、症瘕、肝积肥气,及各种肝胆病症皆宜灸之。
灸量30分钟。
【期门】:所治甚广。
如肝气盛、肝炎、肝硬化、肾炎、肋膜炎、脾肿大、伤寒不解。
热入血室及喘息等症。
大凡各脏腑有淤滞,治须调肝者,宜灸此穴配太冲。
灸量30分钟。
【灵台】:哮喘发作时速灸灵台配身柱、太溪。
灸量30分钟。
【风门】:配阳陵泉治四时感冒,初觉有异便急灸之,往往立愈;能退感冒等引起的高热。
【照海】:高血压、半身不遂、关节炎、便秘、水肿、癫痫昼夜发及夜发均可用。
灸量25-30分钟。
【悬钟】:高血压及各种属于上热下寒,上实下虚症,灸量25-30分钟。
其他穴位头颈部常用穴位百会:位于前发际线正中直上5寸,两耳尖连线与头部正中线交点处,主治头痛,头晕,中风,失眠,健忘,脱肛,子宫脱垂等。
卤会:位于发际正中直上2寸,主治头痛,目眩,鼻息肉,鼻窦炎,鼻疮,面肿,嗜睡,小儿惊风等。
上垦:位于发际线正中直上1寸,主旨头痛,鼻塞,鼻衄,眼疾面肿等。
神庭:位于发际线正中直上0·5寸,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鼻流清涕,神经病等。
头维:位于额角发际,前发际正中旁开4·5寸,主治头痛,偏头痛,面瘫等。
鱼腰:位于瞳孔直上,眉毛中央,主治目赤肿痛,眼睑下垂,麦粒肿。
口眼歪斜。
眉棱骨痛,面痛,呃逆等。
印堂:位于两眉头连线中间,主治:头痛、眩晕、鼻塞、感冒、高血压、失眠、小儿惊厥等。
艾灸治疗处方速查表(艾灸人士必备)
艾灸治疗处方速查表(艾灸人士必备)艾灸治疗处方速查表,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具体艾灸穴位还得根据自身身体状况来具体配穴。
科 名病 证常见灸治穴位 呼 吸 系 统 感冒 风门、大椎、太阳、尺泽、合谷、外关、足三里。
专灸风门、足三里可预防流感。
肺炎 风门、心俞、肺俞、尺泽、孔最、足三里。
支气管哮喘 风门、身柱、肺俞、灵台、脾俞、肾俞、天突、中脘、中府、膻中、尺泽、内关、足三里。
天灸大椎穴。
气管炎 风门、大杼、身柱、隔俞、肾俞、肺俞、中府、膻中、中脘、尺泽、丰隆。
(化脓灸) 肺化脓症 大椎、肺俞、孔最、足三里。
肺结核 体温正常者:肺俞、膏盲、胃俞、中脘、列缺、足三里。
体温略高者:大杼、身柱、曲池、尺泽,此病亦早灸长灸。
胸膜炎 肩井、风门、至阳、隔俞、肝俞、期门、中脘、支沟、郄门、阳陵泉、外丘。
肺癌 肺俞、膏盲、中府、孔最、足三里。
循 环 系 统 高血压 百会(轻灸)、风驰、人迎、肝俞、肾俞、曲池、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风门。
(足三里、绝骨瘢痕灸)。
动脉硬化 大杼、大椎、肾俞、阳陵泉、足三里。
冠心病 厥阴俞、神道、心俞、天宗、膻中、巨阙、曲池、郄门、大陵、太渊、三阴交、太溪。
心绞痛发作时,灸郄门、内关、膻中。
心功能亢进 心俞、膻中、巨阙、郄门、内关、阴郄、神门、足三里。
预防中风 1、风池、天柱、肩井、手三里、神门、阳陵泉、风市、足三里,凡八穴,左右两侧灸,隔2日午前空腹各灸7壮。
2、膝眼灸,艾炷亦稍大。
3、百会、肩井、大椎、曲池、手三里、间使、足三里,七穴同用,双侧灸。
4、足三里、绝骨。
心律失常 同冠心病。
风湿性心脏病 心俞、灵台、肝俞、巨阙、郄门、小海、神门、足三里。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俞、脾俞、肾俞、郄门、内关、中脘、足三里。
无脉症 心俞、曲池、尺泽、内关、通里、太渊、列缺。
血 液 系 统 贫血 隔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绝骨。
白细胞减少症大椎、隔俞、脾俞、足三里、关元。
紫癜 风门、隔俞、中脘、曲池、风市、足三里、筑宾。
艾灸足三里保健的操作及配穴
、艾灸足三里保健的操作及配穴一般进行温和灸,操作时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足三里,距约0.5-1.0寸左右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灸感即可,一般每侧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稍呈红晕为度,隔日施灸一次,一个月十余次左右。
老年人可于每日临睡前30分钟左右施灸。
还有一种方法是化脓灸,每天灸足三里穴一次,灸时采用艾条,一次约15分钟或更长时间。
穴位处出现小水泡后停止艾灸,并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待水泡自行吸收。
在应用化脓灸时应严格消毒,以防止感染。
在灸足三里的同时,可以有选择的配伍一些穴位,以便到达更理想的效果。
一般强壮灸可以配伍关元,肾俞:消化系统加灸脾俞、胃俞、中脘:神经系统配伍大椎、身柱、肾俞:呼吸系统可配伍肺俞、身柱、风门。
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可加风门、曲池、阳陵泉:冠心病配伍身郄门、三阴交、膻中。
泌尿生殖系统加肾俞、关元、三阴交。
芳香疗法精妙指法,艺指独秀!——导引推拿,精油按摩,中西交融独树典范!按、摩、推、拿、揉、捏、颤、打八大中医推拿手法与精油按摩手法巧妙融合,从而达到调气理滞,舒经活血,调理脏腑,养生怡神,放松心情,抒解压力的功效!推拿八大手法:一、按法利用指尖或指掌,在患者身体适当部位,有节奏地一起一落按下,叫作按法。
通常使用的,有单手按法、双手按法。
临床上,在两肋下或腹部,通常应用单手按法或双手按法。
背部或肌肉丰厚的地方,还可使用单手加压按法。
也就是左手在下,右手轻轻用力压在左手指背上的一种方法;也可以右手在下,左手压在右手指背上。
二、摩法摩,就是抚摩的意思。
用手指或手掌在患者身体的适当部位,给以柔软的抚摩,叫作摩法。
摩法多配合按法和推法,有常用于上肢和肩端的单手摩法,和常用于胸部的双手摩法。
在前用力推动叫推法。
临床常用的,有单手或双手两种推摩方法。
因为推与摩不能分开,推中已包括有摩,以推摩常配合一起用。
象两臂两腿肌肉丰厚处,多用推摩。
四、拿法用手把适当部位的皮肤,稍微用力拿起来,叫作拿法。
艾灸及穴位
下面还要老生常谈艾灸的穴位:艾灸的穴位有:中脘,神阙,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足三里和三阴交。
时间可以循序渐进,自己适应为度,腰腹部总体时间不要低于40-1个小时,肢体每穴10-15分钟。
八髎穴需要40-1个小时。
一定要循序渐进的艾灸,不要急于求成。
中脘: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神阙: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归来: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
子宫: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八髎:后腰足三里:三阴交:取穴时,患者迎正坐或仰卧。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三指宽,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
一、输卵管不通:艾灸妇科常用穴:中脘,神阙,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背部穴位一共30-40分钟,可以移动艾灸,腹部穴位也是30-40分钟,肢体可以10-20分钟。
二、卵泡发育我这次就是要告诉大家,卵泡成熟并不难,您可以艾灸,可以锻炼,加上饮食和良好的心态,再加上积极地艾灸,那么不用雌激素,照样会有成熟的卵泡。
因为卵泡的正常发育成熟需要一个时间和过程,更需要一定温化作用.生殖系统也一样,卵泡在没有正常发育成熟之前。
短期内硬行强制其排卵,就象拔苗助长,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所以往往西医的强行在短期内运用促排卵药,强制其排卵,虽然卵子也能排出,但由于这样排出的卵子发育不成熟,所以不能正常的受孕。
即便精卵结合,也会容易出现流产,死胎等情况。
从中医讲,主要就是肾虚宫寒,胞宫,胞脉失于温煦气化,濡养不足。
致使卵巢功能低下,卵泡发育不良,出现上述的情况。
我们使用艾灸来调整,往往就会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那么上面的两个网友反应的也正是这个问题,他们在艾灸一段时间后,就有了成熟的卵泡。
当然艾灸取穴还是那些穴位:中脘,神阙,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男女各种生殖系统疾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艾灸对于这样的患者平时尽量避免饮食生冷寒凉,辛辣燥腻之品,很容易耗损精血,适当饮食一些温润,温和,温养性食品。
腰疼艾灸什么位置图 根据症状选对艾灸方法才是关键!
腰疼艾灸什么位置图根据症状选对艾灸方法才是关键!许多人都有腰疼的老毛病,而艾灸是现在备受推崇的中医养生治病方式,那么腰疼艾灸什么位置呢?一、常用艾灸位置:阿是穴阿是穴就是指疼痛的部位,也就是哪里疼痛就艾灸哪里,这也叫阿是穴局部艾灸,且在调理疼痛类毛病时作用尤其明显。
阿是穴一般是随病而定的,多位于病灶的附近,但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故阿是穴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穴,“有痛便是穴”。
阿是穴(痛点)是由于经病灶部位的气血不通而致,也就是说,只要阿是穴存在,就会影响经络功能,阻塞经气运行。
所以要想缓解疼痛,疏通经络,激发气血运行,充分发挥经络作用,最重要的就是艾灸阿是穴。
二、腰冷痛艾灸位置症状: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剧,痛处喜温,得热则减,苔白腻而润,脉沉紧或沉迟。
配穴:肾俞、命门、腰阳关、大肠俞、阳陵泉、委中。
艾灸方法:采用温热灸,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
初始每穴艾灸15分钟,适应后逐渐延长时间,直止肢体每穴20分钟,躯干每穴30-40分钟,一周内休息1-3天。
三、腰酸痛艾灸位置症状:腰部以酸软疼痛,喜按喜揉,腿膝无力,遇劳则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
配穴:膈俞、气海俞、志室、三阴交、太冲。
艾灸方法:采用温热灸,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
初始每穴艾灸15分钟,适应后逐渐延长时间,直止肢体每穴20分钟,躯干每穴30-40分钟,一周内休息1-3天。
四、肾虚腰痛艾灸位置症状:腰部以酸软疼痛,喜按喜揉,腿膝无力,遇劳则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
偏肾阳虚者,则少腹拘急,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乏力,舌淡;偏肾阴虚者,则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
配穴:关元、命门,肾俞、太溪、然谷。
艾灸方法:采用温热灸,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灸配穴一览表——初学者可现用现查艾灸配穴参考表科名病名主穴配穴用法内科高血压涌泉、百会、曲池、足三里、悬钟头痛头晕:风池、大椎;健忘失眠:神门、肾俞;肢麻:外关。
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1-2次,15次1疗程。
脑动脉硬化足三里、悬钟头痛头晕:风池、大椎;肢麻:外关。
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1次,15次1疗程。
中风后遗症1.百会、天窗、肩与、曲池、足三里;2.百会、承灵、曲鬓、悬钟、阳陵泉软瘫:气海、肝俞、脾俞硬瘫:中脘、巨阙、肝俞口角歪斜:地仓、颊车肢麻: 隐白、神庭温和灸:每灸15-20分钟,每日1次,15次1疗程。
两组主穴交替使用. 头痛通天、悬钟、太冲、痛点合谷、太阴、阳陵泉、涌泉.温和灸:每穴灸15-30分钟每日1次,15次一疗程.冠心病内关、心俞、膻中、厥阴俞、曲泽天突、中脘、神堂、鸠尾.温和灸:每穴灸15-30分,每日1-2次,10次1疗程。
低血压百会、足三里心慌: 心俞、内关.头晕易疲劳: 关元、气诲;直立性低血压: 中脘、脾俞、肝俞温和灸:每穴灸20-30分每日1次,10-15次1疗程。
感冒大椎、肺病、风门、足三里鼻塞: 迎香发热: 曲池头痛: 太阳、印堂咳嗽: 天突温和灸:每穴灸15-30分钟每日1次,3-6次一疗程支气管炎大椎、肺俞、膻中、天突急性: 风门、身柱慢性: 膏肓、脾俞、肾俞、足三里痰多: 丰隆、喘息: 定喘发热: 曲池温和灸:每穴灸10-20分,每日1-2次,10次1疗程. 肺结核肺俞、膻中、膏肓潮热盗汗: 阴郄、太溪喀血: 孔最遗精: 肾俞温和灸:每穴灸15-30分,每日1次,7-10次1疗程胃痛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上腹饱胀: 上脘、梁门恶心呕吐: 内关大便稀溏: 神阙、天枢消疫乏力: 关元发热 : 曲池大便潜血: 隐白、肝俞胃酸过多: 阳陵泉、公孙、太冲、肝俞温和灸:每穴灸15-30分,每日1次,7-10次1疗程内科胃下垂1.中脘、胃上、神阙2.脾俞、胃俞、气海、足三里胃溃疡: 左侧华佗夹背压痛点(胸6-12棘突旁)十二指肠溃疡: 右侧华佗夹背压痛点(胸6-12棘突旁) 温和灸或回旋灸:每次15-30分钟,每日1次,15次1疗程溃疡性结肠炎1.关元、神阙、足三里2.脾俞、肾俞、命门食欲差: 中脘、胃俞腹痛: 天枢、大肠俞温和灸:每穴灸10-20分,每日2次,15次1疗程痢疾神阙、天枢、上巨虚、气海或关元发热: 曲池、合谷脓血便: 命门、三阴交便次多、水样便: 阴陵泉慢性: 关元、中脘、足三里、脾俞温和灸:每穴灸10-20分,每日2次5次1疗程,慢性者,每日1次,15次1疗程肝炎足三里、太冲、阳陵泉、肝俞慢性肝炎: 脾俞、三阴交乙肝: 脾俞、大椎、至阳、期门、中脘、气海、大椎黄疸: 胆俞便溏: 关元、阴陵泉温和灸:每穴灸10分,隔1日1次,7次1疗程阳痿中极、次寥、三阴交、命门、肾俞失眠心悸: 心俞、脾俞、神门惊悸失眠: 气海、早泄: 次寥、大敦不射精: 曲泉、大敦、太冲、曲骨温和灸:每穴灸20-30分每日1次,10次1疗程。
泌尿系感染中极、三阴交、肾俞、膀胱俞尿道炎: 太冲、照海、次寥膀胱炎: 三阴交、神阙肾盂肾炎: 三焦俞、次寥、足三里反复发作: 气海发热: 外关、合谷温和灸:每穴15-20分,急性期每日2-3次; 慢性期每日1次,7次1疗程.白血病大椎、膏育、四花、神阙、关元食欲差: 中脘、足三里脾大: 阿是穴贫血: 心俞、悬钟、血海出血: 天枢、三阴交、八寥、腰阳关隔姜灸:每穴20分钟,每日1次,10次1疗程糖尿病关元、气海、胰俞(既胃管下俞)、三焦俞、阳池、足三里、三阴交多饮: 肺俞多食消疫: 中脘、足三里、胃俞多尿: 命门、肾俞、中极温和灸:每穴15-20分钟,每日1-2次,10次1疗程.失眠症百会、神门、安眠、三阴交头晕脑胀: 风池、印堂心烦多梦: 心俞、肾俞急燥焦虑: 太冲、阳陵泉顽固失眠: 涌泉、华佗夹背体质虚弱: 关元易惊醒: 足窍阳温和灸:每穴15-20分,每日1次,睡前施灸,5-7次1疗程. 风湿性关节炎大椎、足三里、阴陵泉、阿是穴血沉快: 隔俞、阳陵泉急性期: 至阳、灵台、督脉上压痛点肩关节痛: 肩禺、肩寥肘关节痛: 曲池、手三里、少海腕关节痛:阳池、合谷、外关髋关节痛: 环跳、风市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10次1疗程. 内科类风湿性关节炎大杼、曲池、血海、大椎至腰俞段可参照风湿性关节炎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10次1疗程. 外科冻疮局部阿是穴为主、气海、膈俞、血海腰膝酸软: 肾俞、腰阳关、大肠俞少食乏力: 脾俞、胃俞、足三里大蒜捣烂,敷患处,隔蒜灸,每穴反复5次.前列腺炎中极、关元、会阴、气海急性: 三阴交、阳陵泉、复溜慢性: 肾俞、足三里、太溪、大敦遗精: 精宫、命门温和灸:每穴灸20-30分,每日1欠,10次1疗程痔疮长强、承山、二白、陶道、患处合谷、太阴、阳陵泉、涌泉温和灸:每穴15-30分钟,每日1次,10次1疗程.风疹曲池、血海奇痒: 风池、膈俞温和灸: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1次,6次1疗程. 湿疹1.大椎、曲池、血海、患部2.膈俞、委中、三阴交(两组换用)剧烈刺痒: 风池、阴陵泉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7次1疗程. 神经性皮炎曲池、血海、患部痒甚: 阴陵泉、三阴交血虚: 隔俞、足三里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7次1疗程. 痤疮合谷、曲池、内庭、阳白、四白生疮、便秘: 阴陵泉、天枢支向月经不调生疮:血海、三阴交雀啄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10次1疗程. 妇科月经不调关元、血海、三阴交月经先期: 归来、中极月经后期: 气海、足三里月经先后不定期: 行间温和灸:每穴15-20分钟,每日1次,5次1疗程. 痛经地机、关元、三阴交疼痛按拒按: 合谷、中极乳房胀痛: 归来、太冲腹痛喜按: 肾俞、气海温和灸:每穴15-20分钟,每日1次,5次1疗程. 闭经关元、归来、三阴交腰膝酸软: 脾俞、肾俞、足三里情志抑郁、易怒: 太冲、肝俞温和灸:每穴15-20分钟,每日1次,5次1疗程. 崩漏隐白、大敦、关元、三阴交血紫有块:血海、太冲身倦无力: 百会、气海血虚:膈俞、脾俞腰膝腿软: 肾俞、太溪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7次1疗程. 带下病隐白、气海、带脉、次白带清稀: 脾俞、命门、足三里带下黄稠: 阴陵泉、行间温和灸:每穴灸15-30分,每日1次,7次1疗程. 产后少乳乳根、膻中、少泽乳房肿痛: 期门、太冲体质虚弱: 气海、足三里温和灸:每穴灸15-30分,每日1次,5次1疗程. 妇科不孕症关元、肾俞、足三里、三阴交月经量少、色淡: 气海、膈俞经前乳房胀痛: 内关、太冲形体肥胖: 丰隆、阴陵泉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7次1疗程.胎位不正至阴、隐白、三阴交每穴温和灸15-20分,每日1次,10次1疗程,灸至胎位转正为止.绝经前后肾俞、心俞、三阴交、脾俞五心烦热: 太溪、然谷浮肿便溏肢冷: 关元、命门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10次1疗程.艾灸的现代应用:实践证明,人们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加人体抗病能力,以抵制病邪的侵袭。
《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由于灸能益气温阳,而人身的阳气有"卫外而为固"的作用,若能使阳气保持常盛,正气充足,则病邪不易侵犯,身体就会健康。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可以通过经络调整人体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防病能力。
中医认为其主要作用是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补气益血,协调脏腑,从而达到预防早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老年人多阳气衰退,应宜施艾灸起到补火助阳,振奋精神的作用。
正如《扁鹊心书》云:"年四十气衰而起居乏,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六十阳气大衰,阳痿,九窍不利,上实下虚,涕泣皆出矣,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著名医学家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说"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
阳气逐渐衰弱,所以三里下气也。
"这是说三十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灸三里可补气壮阳,不然会出现气短两眼昏花等衰弱现象。
由此可见,艾灸确为延缓衰老,防病保健的好方法。
艾灸足三里可增强人体脾胃消化功能、常灸肺俞和增强肺的功能,并可预防感冒和肺结核。
常灸气海,可以补气。
常灸大椎、管元、命门可以壮阳等。
常灸膏盲,则可防百病,甚至具有抗癌、防癌作用。
艾灸药辛温,归肝、脾、肾经,内服可治疗宫寒,痛经;外用能灸治百病。
艾灸有通经活络,散寒止痛,回阳救逆等非凡的疗效。
艾草燃烧后,其特殊的对人体有益的药用成分,比如有解热止血作用的苦艾醇、苦艾酮,还有抗自由基增强免疫力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抗菌作用的艾叶油等等,都会挥发出来,借着热力,可以很好的渗透入皮肤肌肉深层的经脉中,与此同时,艾草燃烧会产生特殊的波长和频率的场,就象我们平时理疗用了红外波一样(只是红外范围太大,没有集中作用于穴位,因此效果不如艾灸明显),在其作用下,把因寒而造成的冻结,淤血都化掉,同时很好的改善局部的经络和穴位的共振状态,使微循环状畅通,气血供应增加,从而达到除旧迎新,治病强身的目的。
早期艾灸治疗是用“壮”来纪录治疗的时间,因为艾灸治疗,用的是艾绒做的圆锥型的艾灸柱,一壮就是指这种艾灸柱从点燃到烧完的时间。
现在用的是加工好、规格标准的艾灸条。
因此,现在治疗所需要的时间也改成用分钟来计算了。
一般都是灸10-15分钟左右。
还可以在卖中医治疗器材的地方,看到很多用来艾灸的罐,它可以用在一些不好操作的部位的治疗,如背后膀胱经的穴位。
这些艾灸罐可把艾灸条弄成段,放进去,戴在穴位上,十分方便。
当您点燃艾灸条,感受它那特有的温暖抚慰的时候。
不用多说,您也知道它主要是用来治疗“寒”病的!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的脾、肾虚寒,用艾灸治疗都能大显神通。
脾、肾阳虚,素体虚寒的人,有可能是从娘胎里带来的,按西医的话,叫做遗传。
怕冷、痛经的情况,多数是身体自身阳气不够,按老百姓的俗话“火力不够”!火力来自于肾,其中,命门更是一身元阳之气的发源地,只有命门火旺,人才会温暖、脾胃才能得到温煦。
用艾灸经常灸命门,关元,中极,曲骨,足三里,中脘几个穴位,每个穴位10分钟。
命门:在背后督脉上,与肚脐对应高度。
中医谓之为“生命之门”,是因为它与肾气相通,经常灸治这里,具有补肾壮阳之功。
在现代医学看来,命门的位置正好在脊柱调节肾上腺功能的神经节段范围,灸治可以温通督脉,调节与改善对肾上腺的气血供应,肾上腺可是人体内分泌的重要指挥部之一,主宰能量分配与使用是它的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