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河流环保疏浚工程技术指南

合集下载

河道疏浚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说明

河道疏浚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说明

河道疏浚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说明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许多城市的河道逐渐被泥沙和垃圾淤积,水流受阻,水质受污染,给城市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河道疏浚工程成为必要的工作。

然而,在进行河道疏浚工程时,必须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以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进一步的破坏。

本文将详细介绍河道疏浚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一、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河道疏浚工程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设计,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具体包括:1.环境评估:对河道周边环境进行评估,确定疏浚工程对水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减轻措施。

2.可行性研究:评估疏浚工程的可行性,包括工程投资、施工难度、环境风险等方面的考虑。

3.生态保护规划:根据环境评估的结果,制定合理的生态保护规划,确保生物多样性和水生态系统的稳定。

二、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在进行河道疏浚工程时,必须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保护周边环境不受疏浚工程的负面影响。

具体包括:1.水质监测:在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进行水质监测,确保疏浚过程中不会引起水质污染。

2.施工区域隔离:将施工区域与周边环境隔离开来,防止施工过程中的噪音、震动、尘土等对周边居民和动植物造成影响。

3.垃圾处理:对从河道中疏浚出来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和处置,确保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4.施工技术措施:采用低噪音、低振动、低污染的疏浚设备和施工技术,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生态修复:在疏浚工程完成后,对受到影响的水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包括植被恢复、鱼类放流等措施,恢复河道生态平衡。

三、施工后的环境监测疏浚工程完成后,应进行环境监测,对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

同时,对河道的水质、生物多样性等指标进行监测,以确保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四、环境保护措施违规处理如果发现在河道疏浚工程中存在违反环境保护措施的行为,相关部门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确保疏浚工程不会对环境造成进一步破坏。

河道疏浚工程环境保护方案

河道疏浚工程环境保护方案

河道疏浚工程环境保护方案一、背景介绍河道疏浚工程是为了保障水域通畅、防止洪水泛滥、恢复河道功能而进行的工程。

然而,在进行疏浚工程时,我们也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河道疏浚工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环境保护问题及解决方案1. 生物多样性保护在进行河道疏浚工程时,我们应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首先,要对疏浚区域的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了解生物的分布情况。

其次,在进行疏浚操作时,应避免对水生动植物的破坏,尽量减少动植物的损失。

针对一些重要的保护物种,可以采取人工转移等方式进行保护。

此外,还应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生物灾害等问题。

2. 水质保护河道疏浚工程可能会引起水质污染。

为了保护水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在施工过程中,设立围挡以防止泥沙进入周边水域,避免泥沙对水质的污染。

(2) 在河道疏浚完成后,要进行水质监测,并进行必要的水质治理,确保水质符合相应的标准。

3. 水土保持河道疏浚工程涉及到泥沙的清理和处理,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泥沙的管理,防止泥沙对水土资源造成破坏。

具体措施包括:(1) 在进行泥沙清理时,采取合适的技术手段,避免对周边水土的影响。

(2) 对清理出的泥沙进行有效的利用或处置,可以考虑进行沉降池沉淀、沼气发酵等处理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泥沙对环境的影响。

4. 废弃物处理河道疏浚工程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疏浚出的泥沙、水生植物等。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妥善处理这些废弃物。

具体措施包括:(1) 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如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采取相应的处置方式。

(2) 针对可回收物,可以选择回收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5. 生态修复针对疏浚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应采取生态修复的措施,尽量恢复疏浚区域的生态功能。

具体方案包括:(1) 进行湿地的恢复和构建,增加湿地面积,提升生物多样性。

(2) 植被的恢复和保护,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加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河流清淤治理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研究

河流清淤治理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研究

河流清淤治理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研究河流的清淤治理工程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工程方法,对河流中的淤泥进行清除和处理,改善河道水流条件,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提高河流的防洪能力和水质。

以下是针对河流清淤治理工程的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的研究。

一、施工方案1.确定施工区域:根据河流的实际情况,确定需要清淤治理的河段,确定施工的起点和终点,划定施工区域。

2.制定施工计划:根据施工区域的大小和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确定清淤的工期和施工的顺序。

3.确定施工方法:根据河流的特点和淤泥的性质,确定采用机械清淤、人工清淤还是综合清淤的方法。

4.设备选择:根据清淤的工作量和施工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挖掘机、破碎机、运输设备等机械设备。

5.制定安全措施: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保证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二、技术措施1.机械清淤:采用挖掘机等机械设备进行清淤作业,将河流中的淤泥挖掘出来并进行堆放或运输处理。

2.人工清淤:对于机械无法到达的狭窄河段或是淤泥较浅的地方,采用人工清淤的方法,通过人工挖掘和清理的方式进行清淤作业。

3.综合清淤:综合采用机械和人工清淤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组合清淤,既能够减少机械设备对河流生态的影响,又能够高效地进行清淤作业。

4.淤泥处理:对清淤出的淤泥进行处理,可以采用干化处理、堆肥处理或是填埋处理等方式,使淤泥达到环保标准后进行处置。

5.水流调整:通过清淤工程,加深河底槽,调整河道横断面形态,改善河道流态条件,提高水流速度和流量,改善水质和生态环境。

6.生态恢复:在清淤工程的进行河岸生态恢复工作,包括种植水生植物、修复湿地、增加鱼类栖息地等措施,保护和恢复河流的生态功能。

湖泊流域入湖河流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指南

湖泊流域入湖河流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指南

附件5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系列技术指南之五湖泊流域入湖河流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指南(试行)前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和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快对水质较好湖泊(含水库,下同)的保护,避免众多水质较好湖泊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印发了《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为推进《规划》实施,指导各地开展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与治理技术及综合示范主题等相关科研成果基础上,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的内容涵盖了河流生态环境调查与问题诊断,河流生态修复总体设计,河道形态保持、基底及岸坡修复,河道缓冲带构建,河道生态多样性修复,河道水质净化等方面,以及相关工程项目的维护与管理、投资估算方法等。

本指南有助于指导各地开展入湖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改善入湖河流生境,提高河道自净能力,为维护湖泊及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提供保障。

本指南为指导性文件,各地可参考本指南提出的湖泊流域入湖河流河道生态修复共性保护措施及技术方法,根据本地湖泊及河流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和河流生态环境特征,参考与之对应的保护措施和技术方法。

本指南为首次发布。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规划财务司组织制订。

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目录1总则 (1)1.1适用范围 (1)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1.3术语和定义 (1)2河流生态环境调查与问题诊断 (3)2.1河流概况 (3)2.2河流生态环境调查 (5)2.3河流生态环境问题诊断 (8)3河流生态修复总体设计 (10)3.1河道结构与功能定位 (10)3.2河道生态修复总体理念 (11)3.3河道生态修复原则与技术路线 (11)3.4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总体设计要求 (13)4河道形态保持、基底及岸坡修复 (20)4.1河道形态保持 (20)4.2污染基底修复工程设计 (31)4.3岸坡生境修复技术 (33)5河道缓冲带构建技术 (46)5.1缓冲带构建及布置要求 (46)5.2缓冲带植物配置及栽种技术要求 (50)6河道生态多样性修复 (53)6.1水生植物群落多样性修复技术 (53)6.2沉水植物优势种定植技术 (54)6.3沉水植物模块化种植技术 (54)6.4水生动物群落多样性修复技术 (56)7河道水质净化技术 (57)7.1原位净化技术 (57)7.2异位净化技术 (70)8维护与管理 (88)8.1维护与管理的总体原则 (88)8.2主要修复工程的维护与管理 (88)9投资估算 (94)9.1投资估算的一般要求 (94)9.2投资估算的主要方法 (94)9.3投资估算的主要内容组成 (96)9.4投资估算的编制步骤 (96)9.5投资估算编制 (97)附表1水质指标的测定 (99)附表2沉积物样品理化性质的分析方法 (100)附表4某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表(概算指标法) (104)1总则1.1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江河湖泊流域中小型河流河道的生态建设与修复工作。

湖泊治理施工技术方案

湖泊治理施工技术方案

湖泊治理施工技术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一种湖泊治理的施工技术方案,以解决湖泊环境问题,改善水体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该方案适用于各种规模的湖泊治理项目。

2. 方案概述- 2.1 目标:本方案旨在通过采用一系列工程措施来改善湖泊水质,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提供可持续的湖泊管理方法。

- 2.2 工程措施:本方案包括湖泊水质净化工程、底泥清淤工程、湖岸生态修复工程以及湖泊管理和监测措施。

3. 湖泊水质净化工程湖泊水质净化工程的目标是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提高水质质量。

主要的工程措施包括:- 3.1 水体净化:使用适当的水处理技术,如曝气池、人工湿地和生物滤池等,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营养物质。

- 3.2 水生植物治理:通过引入适宜的水生植物,如浮萍和凤眼莲,促进氨氮和总磷的吸收和转化,达到水体自净化的效果。

4. 底泥清淤工程底泥清淤工程的目标是去除湖底沉积的有害物质,减少湖泊富营养化和水体污染的风险。

主要的工程措施包括:- 4.1 底泥挖掘:采用合适的机械设备对湖底底泥进行挖掘,去除底泥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

- 4.2 底泥处理:对挖掘出的底泥进行处理,如筛选和稳定化处理,确保处理后的底泥符合环境和安全标准。

5. 湖岸生态修复工程湖岸生态修复工程的目标是保护和恢复湖岸带的生态系统,提高湖泊的生物多样性。

主要的工程措施包括:- 5.1 植被恢复:通过植被种植和保护措施,促进湖岸带的植被恢复,形成自然的生态环境。

- 5.2 岸线整治:采取适当的岸线整治工程,修复和保护湖岸带的自然景观和功能。

6. 湖泊管理和监测措施为了有效实施湖泊治理方案并持续管理湖泊,需要建立一套湖泊管理和监测措施。

重要的措施包括:- 6.1 湖泊管理计划:制定详细的湖泊管理计划,包括水质监测、湖泊维护和管理措施等。

- 6.2 环境监测系统:建立湖泊环境监测系统,定期监测湖泊的水质、底泥和生物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7. 结论本文档介绍了一种湖泊治理施工技术方案,通过水质净化、底泥清淤、湖岸生态修复和湖泊管理等工程措施,可有效解决湖泊环境问题,改善水质质量,并保护湖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环保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环保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环保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目次1 总则 (3)2 术语 (4)3 基本资料收集 (6)3.1 地形 (6)3.2 地质 (6)3.3 水文 (7)3.4 气象 (7)3.5 环境影响 (8)3.6 底泥处理厂 (8)3.7 施工组织条件 (9)4 现场准备 (11)4.1 施工测量放样 (11)4.2 标志与定位 (11)4.3 水位站 (12)4.4 施工船舶设备调遣 (12)4.5 陆上排泥管线敷设 (15)4.6 水上排泥管线敷设 (15)4.7 水下管线和潜管敷设 (15)5 环保疏浚设备选择 (17)5.1 一般规定 (17)5.2 挖泥船选择 (17)5.3 辅助船舶选择 (18)6 工程施工 (19)6.1 一般规定 (19)6.2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9)6.3 绞吸挖泥船施工 (20)6.4 抓斗挖泥船施工 (23)6.5 铲斗挖泥船施工 (24)6.6 水利冲挖施工 (24)6.7 接力泵施工 (25)6.8 底泥处理厂底泥接收 (26)7 工程量计量 (27)7.1 一般规定 (27)7.2 疏浚工程量的确定 (27)8 施工现场管理 (30)8.1 质量控制 (30)8.2 进度控制 (31)8.3 安全管理 (32)8.4 环境监测 (33)8.5 信息管理 (36)8.6 竣工验收 (36)本规范用词说明 (38)引用标准名录 (39)制定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总则1.0.1为统一环保疏浚工程的技术标准,提高环保疏浚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工作质量和技术水平,适应环保疏浚技术发展和工程管理的需要,制定本规范。

1.0.2环保疏浚与传统疏浚有所不同,疏浚深度相对较浅,环保疏浚多为水体水质指标提升而开展的疏浚,包括河道、湖泊、水库、水塘等,水体大小、施工条件差异巨大,环保疏浚施工应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施工方案1.0.3 环保疏浚工程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疏浚工程施工,保障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保护环境,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河道、湖泊、港口、航道等水域的疏浚工程施工。

第三条疏浚工程施工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按照合同约定和工程质量要求进行施工。

第四条疏浚工程施工应遵守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第五条疏浚工程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和技术条件,配备完善的施工设备和人员,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第六条疏浚工程施工单位应加强与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第二章施工准备第七条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对疏浚工程所在地区进行现场勘察,并制定详细的勘察报告。

第八条疏浚工程施工前,应根据勘察结果编制详细的施工图纸和方案,并交由相关部门审批。

第九条施工单位应加强与相关单位的联系,确定临时用地、材料供应以及临时交通等事宜。

第十条施工单位应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操作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做好相关手续的办理工作,获得相关部门的审批文件后方可开工。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组织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和整理,保证施工场地的整洁和安全。

第三章施工工艺第十三条疏浚工程施工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和设备。

第十四条疏浚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有需要更换施工工艺和设备,应事先向相关部门报备,并获得批准。

第十五条疏浚工程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不得擅自变更施工内容和工艺。

第十六条疏浚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材料的性质和深度,选择合适的疏浚工具和设备。

第十七条疏浚工程施工中,应加强对施工设备和工具的检修和维护,确保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八条疏浚工程施工中,应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工作进度和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进展顺利。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九条施工单位应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浅谈河湖生态清淤疏浚施工技术

浅谈河湖生态清淤疏浚施工技术

浅谈河湖生态清淤疏浚施工技术河湖生态的清淤疏浚施工技术是一项关乎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

清淤疏浚的目的是保持河湖的持续通水能力,提高水域的水质和水生态环境,防止水患和减轻洪涝灾害的发生。

本文将从施工技术的角度浅谈清淤疏浚的重要性、施工方法和技术要点。

清淤疏浚是保障河湖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

河湖的水质与水深直接影响了河湖的水生生物生存和繁衍。

随着时间的推移,河湖底泥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会逐渐增加,导致水质恶化,水草生长和水生生物栖息的地方减少,甚至导致河湖寿命的缩短。

清淤疏浚可以有效清除底泥中的有害物质,恢复水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河湖生物群落的健康。

清淤疏浚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机械疏浚和人工疏浚。

机械疏浚是利用机械设备进行作业,主要包括吸泥船、挖泥机等。

机械疏浚可以快速高效地清除大量淤泥,适用于水体较宽、水深较深的地方。

机械疏浚对水生生物和植被的影响较大,需要合理使用,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人工疏浚是利用人工进行作业,主要包括人工挖掘和船式疏浚等。

人工挖掘可以清除较浅的底泥,并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适用于水域狭窄和水深不深的地方。

船式疏浚则是利用船只进行作业,可以较好地控制疏浚过程中对水生生物的干扰,适用于较为敏感的生态环境。

不同的施工方法可以根据河湖的实际情况和环境要求进行选择和组合,最大限度地保护河湖的生态系统。

清淤疏浚的技术要点包括施工前的调查评估、分层清淤和底泥的处置。

施工前的调查评估是为了了解河湖底质变化和淤积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分层清淤是指根据淤泥的性质和分布情况,合理安排清淤的先后顺序和深度,避免清淤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底泥的处置是指对清淤后的底泥进行有效处理,防止再次对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底泥可以进行处理,如沉淀、堆肥和填埋等,也可以进行资源化利用,如河湖生态修复、农田改良等。

清淤疏浚施工技术是保障河湖生态健康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点,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河湖持续清洁和水生生物繁衍的目标。

湖泊河流环保疏浚工程技术指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湖泊河流环保疏浚工程技术指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i
6.3 复合污染底泥环保疏浚深度确定.......................................................................................... 22
7 底泥环保疏浚施工方案 .......................................................................22
附件 8 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技术指南系列
湖泊河流环保疏浚工程技术指南
(征求意见稿)
二〇 一四年五月
目录
1 总则..........................................................................................................1
6 环保疏浚控制深度确定 .......................................................................21
6.1 营养盐污染底泥环保疏浚深度确定...................................................................................... 21 6.2 重金属污染底泥环保疏浚深度确定...................................................................................... 21
3 底泥勘测与污染状况调查 .....................................................................8

专用环保疏浚施工技术

专用环保疏浚施工技术

专用环保疏浚施工技术一、内容(1)环保疏浚的目的。

环保疏浚是针对河道、湖泊、水库等水域中受污染的底泥,按照底泥中的化学组成成分、污染程度,并结合疏浚区域周围的具体环境要求,而采取的一种能在施工过程中将水域受污染底泥的扰动控制到允许的范围和限度内,并能高精度地清除水域被污染的底泥而采取的一种不同于普通疏浚的专门的疏浚技术。

环保疏浚技术是在传统疏浚工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湖泊、河流水污染治理的系统技术。

环保疏浚的目的是相关设备和环保疏浚措施清除河道、湖泊、水库中的污染底泥及其污染物,以改善湖泊河流水质,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最终达到以下4个方面的效果。

1)使悬浮状态的污染物最少。

有很大一部分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依附在悬浮颗粒上,因此,悬浮颗粒的数量是衡量环保疏浚工程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2)较为彻底地清除底部污染物。

3)使抽走的水量最小,即疏挖的污染底泥要有较高的浓度。

4)超挖量最小,以免伤及原生土。

(2)环保疏浚与普通疏浚工程的区别。

环保疏浚与普通疏浚工程在工程目的、对生态要求、疏浚范围、疏浚土土质、施工精度、疏浚设备、施工工艺、泥浆扩散、余水排放、疏浚土处置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

环保疏浚在工程目的和设备、技术等多个方面的要求上与一般的疏浚工程存在较大的差异,并在疏浚精度、疏浚过程的二次污染防治、污染底泥的安全处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其比较见表3-10。

表3-10 环保疏浚与普通疏浚比较表续表(3)环保性疏浚土料特性。

1)环保性疏浚土料的物理特性。

环保性疏浚的对象是受污染的底泥,其特点是颗粒细、含水量高。

一般情况下,可以按密度变化范围大致划分为浮泥、流塑状淤泥、软塑状淤泥和淤泥质土共4个层面:①细颗粒泥沙经絮凝沉落到水底后,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变得比较密实,在尚未密实之前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悬浮性,称为浮泥,浮泥的密度范围为1.0~1.2g/cm3;②浮泥经进一步沉淀固结,流动性减小,当密度达到1.2~1.5g/cm3时,便成为流塑状淤泥;③当流塑状淤泥继续沉降,内部孔隙水被排走,密度增加到1.5~1.8g/cm3时,结构趋于稳定,在水流作用下不会直接悬扬、流动,已经属于软塑状淤泥的范畴;④当密度达到1.8g/cm3以上时,已成为淤泥质土。

《河湖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程》条文说明

《河湖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程》条文说明

安徽省地方标准河湖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条文说明目次3基本规定 (45)4施工准备 (45)4.1一般规定 (45)4.3施工组织设计 (45)4.6施工技术、安全与环保交底 (45)5抛泥区建设和管理 (45)5.2围埝 (45)5.3排水口 (46)5.4抛泥区管理 (46)6疏浚施工 (46)6.1一般规定 (46)6.2绞吸挖泥船施工 (46)6.3抓斗挖泥船施工 (47)7施工现场管理 (47)7.1一般规定 (47)7.2安全管理 (47)7.3质量管理 (47)7.4进度管理 (47)7.5环境保护 (48)7.6信息管理 (48)8检测与验收 (48)8.1阶段检测 (48)8.2交工验收 (48)9土方计量 (48)9.2疏浚工程土方计量 (48)9.3舱载土方计量 (49)3基本规定3.0.1内河航道疏浚工程施工应遵循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至少有《水运工程施工通则》(JTS 201)、《疏浚与吹填工程施工规范》( JTS 207)、《航道整治工程施工规范》(JTS 224)、《内河航道维护技术规范》(JTJ287)、《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技术规范》(JTS 205)、《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131)、《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TS 257)等。

4施工准备4.1一般规定4.1.1 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可以是项目部也可以是其他组织形式,根据工程大小或建设单位要求组建。

4.1.2内河航道疏浚里程较长的工程,为了施工管理高效,宜分段设立管理机构驻点。

4.1.4 内河航道疏浚工程施工现场的关键部位主要有:挖泥船、水下潜管、抛泥区围埝、抛泥区排水口、接力泵站等。

4.3施工组织设计4.3.4 施工组织设计需对整个工程施工投入的各种资源的种类、规格、数量、投入时间进行明细策划,对资源的各项活动提出明确要求并进行明确规定。

根据工程大小和工况条件施工组织设计可按照附录 A 中的内容进行增减。

浅谈河湖生态清淤疏浚施工技术

浅谈河湖生态清淤疏浚施工技术

浅谈河湖生态清淤疏浚施工技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河湖生态环境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污染和淤积问题。

为了改善水体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健康、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河湖生态清淤疏浚施工技术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就河湖生态清淤疏浚施工技术进行浅谈,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一、河湖生态清淤疏浚的意义河湖水体是城市的重要水源,保护河湖生态环境对维护城市水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河湖水体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淤积。

水体淤积导致了水质恶化、生态系统受损、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水体的健康和生态平衡。

进行河湖生态清淤疏浚工作,清除淤积物、恢复水体生态功能,已成为当务之急。

1.机械清淤机械清淤是利用各种清淤机械设备对河湖水体进行淤泥、底泥、漂浮物等沉积物的清除。

通常采用挖掘机、吸沙船、清淤船等设备进行清淤作业,重点清除河床和河岸的淤泥,使水体恢复原有的水深和通行能力。

机械清淤的优点是作业速度快、效率高,可以大面积清淤,同时可以配合其他技术手段,如抽水、输沙等,进一步改善水体环境。

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清淤机械对水体造成的干扰较大,对水体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2.生物清淤生物清淤是利用水生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技术手段对水体沉积物进行降解、分解、转化。

通过引入适合水体环境的生物种类进行修复,促进水体生态系统自净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清淤效果。

生物清淤的优点是对水体生态环境影响小、对水体生物有益,有利于提高水体的生态功能。

但受限于水体环境条件、生物生长周期等因素,生物清淤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效果也相对较慢。

3.植被清淤植被清淤是利用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等植物手段,通过植被的吸收、积累和固定功能,对水体沉积物进行清除和固定。

植被可以有效减少水体中底泥、悬浮物等沉积物的量,提高水质和水量,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1.环境影响评价在进行河湖生态清淤疏浚工程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充分了解水体环境、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情况,评估施工对水体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湖泊河流环保疏浚工程技术指南

湖泊河流环保疏浚工程技术指南
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技术指南系列之四
生态修复类 湖泊河流环保疏浚工程技术指南二〇一四年一月


第 1 章 总则...............................................................................................................................1 1.1 编制目的 .............................................................................................................................................. 1 1.2 适用范围 .............................................................................................................................................. 1 1.3 编制依据 .............................................................................................................................................. 1 1.4 术语和定义 ......................................................................................................................................... 3 第 2 章 环保疏浚工程的工作思路...........................................................................................4 2.1 环保疏浚工程的指导思想 ............................................................................................................. 4 2.2 环保疏浚工程设计的技术路线 ................................................................................................... 4 2.3 环保疏浚工程设计要求.................................................................................................................. 6 第 3 章 底泥勘测与污染状况调查...........................................................................................8 3.1 底泥勘察与污染状况调查的主要内容 ..................................................................................... 8 3.2 底泥层次划分及特征描述 ............................................................................................................. 8 3.3 采样设备 .............................................................................................................................................. 8 3.4 定位设备 .............................................................................................................................................. 9 3.5 调查采样点位与布设 ...................................................................................................................... 9 3.6 分析测试项目................................................................................................................................... 10 第 4 章 污染底泥分类及等级划分.........................................................................................13 4.1 污染底泥分类................................................................................................................................... 13 4.2 污染底泥等级划分 ......................................................................................................................... 13 4.3 污染底泥分类环保疏浚要求 ....................................................................................................... 15 第 5 章 环保疏浚范围确定.....................................................................................................17 5.1 概述...................................................................................................................................................... 17 5.2 控制指标的选择 .............................................................................................................................. 17 5.3 疏浚范围确定的步骤 .................................................................................................................... 18 第 6 章 环保疏浚控制深度确定.............................................................................................19 6.1 营养盐污染底泥疏浚深度确定 ................................................................................................. 19 6.2 重金属污染底泥疏浚深度确定 ................................................................................................. 19 6.3 复合污染底泥疏浚深度确定 ...................................................................................................... 19

疏浚工程施工技术(3篇)

疏浚工程施工技术(3篇)

第1篇一、引言疏浚工程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清除河道、港口、航道等水域的淤积物,保证水域的通航、排洪、蓄水等功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疏浚工程在交通运输、水利防洪、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疏浚工程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疏浚工程施工技术概述1. 疏浚工程分类根据施工方法,疏浚工程可分为机械疏浚、爆破疏浚、化学疏浚等。

(1)机械疏浚:利用挖泥船、挖泥机等机械设备进行水下疏浚作业。

(2)爆破疏浚:利用爆破技术将淤积物炸碎,再通过机械设备进行清理。

(3)化学疏浚:利用化学药剂溶解淤积物,然后通过机械设备进行清理。

2. 疏浚工程施工流程(1)前期准备:包括工程地质勘察、设计、招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等。

(2)疏浚施工:根据施工方案,选择合适的疏浚方法,进行水下疏浚作业。

(3)泥土处理:对疏浚出的泥土进行堆放、处理或利用。

(4)工程验收:对疏浚工程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三、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要点1. 机械疏浚技术(1)挖泥船选择:根据工程需求、泥浆性质、水深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挖泥船。

(2)挖泥船定位:确保挖泥船在预定位置进行疏浚作业。

(3)挖泥船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挖泥作业,保证疏浚深度和质量。

(4)泥土处理:对疏浚出的泥土进行堆放、处理或利用,避免污染环境。

2. 爆破疏浚技术(1)爆破设计:根据工程需求、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爆破设计。

(2)爆破施工:严格按照爆破规程进行爆破作业,确保安全。

(3)清淤作业:利用机械设备将爆破后的淤积物清理干净。

3. 化学疏浚技术(1)药剂选择:根据淤积物性质、施工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

(2)药剂投放:按照设计要求,将化学药剂均匀投放至淤积物中。

(3)反应时间:根据药剂反应速度,确定反应时间。

(4)清淤作业:利用机械设备将溶解后的淤积物清理干净。

四、疏浚工程施工质量控制1. 工程设计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设计合理、可行,满足工程需求。

01河湖生态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范02

01河湖生态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范02

ICS27.140P58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DB 32/ T XXXX—XXXX河湖生态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river and lakeecological dredging engineering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报批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一般规定 (2)5 现场查勘 (3)5.1 基本要求 (3)5.2 工程地形复测 (3)5.3 施工条件调查 (3)5.4 环境影响预评估 (4)6 船舶调遣 (4)6.1 基本要求 (4)6.2 水上调遣 (4)6.3 陆上调遣 (4)7 围堰填筑 (5)7.1 基本要求 (5)7.2 围堰布置 (5)7.3 围堰设计 (5)7.4 填筑作业 (6)8 疏浚施工 (6)8.1 基本要求 (6)8.2 施工放样 (6)8.3 管线架设 (7)8.4 疏浚作业 (7)8.5 泥浆输送 (8)8.6 污泥堆放与余水处理 (8)9 施工质量 (8)9.1 基本要求 (8)9.2 项目划分 (9)9.3 质量检验与评定 (9)10 施工安全 (10)10.1 基本要求 (10)10.2 人员安全 (10)10.3 船舶安全 (10)11 验收准备 (11)附录A(规范性附录)污泥堆场及沉淀池容积与围堰高度计算方法 (12)附录B(规范性附录)泄水口余水与排水口尾水流量计算方法 (13)附录C(规范性附录)疏浚施工记录 (14)附录D(规范性附录)生态疏浚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15)前言本规范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l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进行编制。

本规范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范由江苏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河道疏浚施工专业技术方案.

河道疏浚施工专业技术方案.

河道疏浚施工方案一、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简况1.1工程性质及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设计桩号0+000+2+6600,全长21600M。

1.2主要工程结构本工程主要结构断面形式:河床底宽55M,底标高为0.0M,河床两侧边坡1:3,河平台高程4.2M。

(二)施工准备工作2. 1技术准备熟悉设计文件、了解现场地形变化情况,掌握当地的水文和相河道疏浚施工方案二、施工技术方案(三)工程简况1.1工程性质及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设计桩号0+000+2+6600,全长21600M。

1.2主要工程结构本工程主要结构断面形式:河床底宽55M,底标高为0.0M,河床两侧边坡1:3,河平台高程4.2M。

(四)施工准备工作2. 1技术准备熟悉设计文件、了解现场地形变化情况,掌握当地的水文和相关的各项技术资料。

在工程经理的领导下,组织工程部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根据设计文件技术要求,施工现场的踏勘与调查结果,认真仔细地编制好专项施工方案,掌握本工程施工中的难点,与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明确安全施工,质量控制,文明施工规范制度,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施工进度控制,工地环境卫生,并落实到每个施工人员。

2.2组织准备在公司经理室的领导下,组织工程施工工程经理部,挑选组织能力强、施工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工程经理。

(五)主要工艺施工技术方案及施工方法3.1施工工艺流程图工程进场、搭设临时设施通水、通电、通路及平整场地工程导线、测量、控制点设置河道定线放样填筑施工围堰排泥场的设置修整平台水力冲挖土方整坡拆除施工围堰清理场地、验收3.2施工测量3.2.1开工前应根据施工图纸指定的国家水准点,将高程准确引接至施工现场,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段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的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的引接闭合差不得超过+12LMM。

(式中L中为水准引接距离,单位:公里)3.2.2工程导线采用苏州一光全站仪,按设计提供的坐标控制点进行计算放样,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尽量符合设计要求,但需选择优良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达到经济实用、美观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3 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系列技术指南之三
湖泊河流环保疏浚工程技术指南
(试行)
前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和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 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快对水质较好湖泊(含水库,下同) 的保护,避免众多水质较好湖泊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环境保护部、国 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印发了《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 (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为推进《规划》实施,指导各地开 展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湖泊富 营养化控制与治理技术及综合示范主题等相关科研成果基础上,制定本指南。
i
5.3 疏浚范围确定的步骤.................................................................. 23 6 环保疏浚控制深度确定......................................................................... 24
目录
1 总则............................................................................................................1 1.1 适用范围.........................................................................................1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1.3 术语和定义.....................................................................................3
5 环保疏浚范围确定................................................................................. 21 5.1 概述...............................................................................................21 5.2 控制指标的选择.......................................................................... 21
本指南为指导性文件,各地可参考本指南提出的技术方法,根据具体湖泊/ 河流的自然地理、地质及污染状况等特征,参考制定适用于具体湖泊的污染底泥 环保疏浚工程方案。
本指南为首次发布。 本指由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规划财务司组织制订。 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 有限公司、中交天津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港集团疏浚技术重点实验 室。
3 底泥勘测与污染状况调查....................................................................... 9 3.1 调查的主要内容............................................................................ 9 3.2 底泥层次划分及特征描述.......................................................... 10 3.3 采样设备.......................................................................................10 3.4 定位设备.......................................................................................11 3.5 调查采样点位与布设.................................................................. 11 3.6 分析测试项目...............................................................................13
6.1 高氮、磷污染底泥环保疏浚深度确定...................................... 24 6.2 重金属污染底泥环保疏浚深度确定.......................................... 24 6.3 复合污染底泥环保疏浚深度确定.............................................. 24 7 环保疏浚施工方案................................................................................. 24 7.1 方案制定基础...............................................................................25 7.2 疏挖区划分...................................................................................25 7.3 疏浚设备.......................................................................................26 7.4 疏浚施工方式...............................................................................26 7.5 疏浚施工量计算方法.................................................................. 27 7.6 设计施工水位确定...................................................................... 27 7.7 设计允许超深、超宽值的确定.................................................. 27 7.8 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27 7.9 污染底泥输送方式...................................................................... 28 8 堆场选择与设计..................................................................................... 28 8.1 堆场选择.......................................................................................28 8.2 堆场设计.......................................................................................29 8.3 堆场外排水通道设计.................................................................. 32 8.4 堆场的后处理...............................................................................33 9 堆场的余水处理..................................................................................... 34 9.1 余水处理标准确定...................................................................... 34
2 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5 2.1 设计原则与技术路线.................................................................... 5 2.2 设计要求.........................................................................................7
本指南还可用于指导其他类型湖泊或河流的以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为目标 的环保疏浚工程建设。
本指南在对湖泊河流环保疏浚工程设计提出总体要求的基础上,从底泥勘测 与污染状况调查、污染底泥分类及等级划分、环保疏浚范围确定、环保疏浚控制 深度确定、环保疏浚施工方案、堆场选择与设计、堆场余水处理、工程二次污染 防治、浚后污泥的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工程监理与环境监测、工程效益评估、 环保疏浚工程成本、及工程招投标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对湖泊/河流环保疏浚工 程全过程进行了说明并提出技术方法。本指南有助于科学指导湖泊/河流重污染 底泥环保疏浚工程方案的编制和工程实施,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健康生态系统 的恢复,提高相应的自净能力,为维持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状态提供保障 。
ii
9.2 余水处理设施与措施.................................................................. 35 9.3 其他余水处理技术...................................................................... 36 10 工程二次污染防治方案....................................................................... 37 10.1 防细颗粒扩散方案.................................................................... 37 10.2 疏浚过程中的防臭.................................................................... 38 10.3 堆场的防二次污染措施............................................................ 40 10.4 管理措施.....................................................................................40 11 浚后污泥的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41 11.1 无害化技术.................................................................................41 11.2 资源化利用技术........................................................................ 42 11.3 其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技术................................................ 42 12 工程监理与环境监测........................................................................... 42 12.1 工程监理.....................................................................................43 12.2 环境监测.....................................................................................45 12.3 污泥堆场环境监测.................................................................... 48 13 工程效益评估....................................................................................... 48 13.1 环境效益.....................................................................................48 13.2 社会效益.....................................................................................48 13.3 经济效益.....................................................................................48 14 环保疏浚工程成本............................................................................... 49 14.1 成本组成.....................................................................................49 14.2 特有成本.....................................................................................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