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农化分析】土壤农化
土壤农化分析(教案)()
土壤农化分析(教案)(可编辑)第一章:土壤的组成与性质1.1 土壤的组成1.2 土壤的物理性质1.3 土壤的化学性质1.4 土壤的生物性质第二章: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2.1 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2.2 土壤样品的处理方法2.3 土壤样品的保存方法2.4 土壤样品的代表性第三章:土壤养分的测定3.1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3.2 土壤氮素的测定3.3 土壤磷素的测定3.4 土壤钾素的测定第四章:土壤肥力的评价与调控4.1 土壤肥力的评价方法4.2 土壤肥力的调控措施4.3 土壤改良剂的应用4.4 土壤有机肥料的使用第五章: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5.1 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5.2 土壤污染物的来源与迁移规律5.3 土壤环境质量的监测方法5.4 土壤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第六章: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测定6.1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种类与作用6.2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6.3 微量元素缺乏与过量的诊断与调控6.4 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技术第七章:土壤粒径分布与渗透性测定7.1 土壤粒径分布的测定方法7.2 土壤渗透性的测定方法7.3 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7.4 土壤结构改良与水肥管理第八章:土壤微生物活性与多样性8.1 土壤微生物的种类与作用8.2 土壤微生物活性的测定方法8.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测定方法8.4 土壤微生物生态功能的调控第九章:土壤酶活性与土壤代谢9.1 土壤酶的种类与作用9.2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方法9.3 土壤代谢产物的测定方法9.4 土壤生物化学过程的调控第十章:土壤质量与农业可持续发展10.1 土壤质量的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10.2 土壤质量保护的措施与政策10.3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土壤资源管理10.4 土壤农化分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土壤的组成与性质难点解析:土壤生物性质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难点解析:不同土壤类型和环境条件下,采样方法的适应性和准确性。
土壤农化分析(教案)
土壤农化分析(教案)第一章:土壤的组成与性质1.1 土壤的组成了解土壤的组成,包括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等。
探讨各组成部分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1.2 土壤的性质学习土壤的物理性质,如土壤质地、结构、孔隙度等。
研究土壤的化学性质,包括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
第二章: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2.1 土壤样品的采集学习土壤样品采集的方法和技巧。
探讨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采样点对样品采集的影响。
2.2 土壤样品的处理了解土壤样品的处理步骤,包括干燥、研磨、过筛等。
掌握处理过程中注意事项,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三章:土壤养分的测定3.1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学习土壤有机质的测定方法,如重铬酸钾滴定法、燃烧法等。
探讨不同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3.2 土壤养分的测定了解土壤养分(氮、磷、钾等)的测定方法,如凯氏蒸馏法、钼锑抗比色法等。
掌握不同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四章:土壤质量评价与监测4.1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学习土壤质量评价的方法,如土壤质量指数、土壤污染指数等。
探讨不同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4.2 土壤监测与管理了解土壤监测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土壤样品的定期采集、分析等。
探讨土壤健康管理的方法和措施,如土壤改良、施肥等。
第五章:土壤污染与防治5.1 土壤污染类型与来源学习土壤污染的类型,包括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等。
探讨土壤污染的来源,包括农业、工业、生活等。
5.2 土壤污染防治措施了解土壤污染防治的方法和措施,如土壤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等。
探讨不同修复技术的适用条件和效果评估。
第六章:土壤肥力与植物营养6.1 土壤肥力的概念与评价理解土壤肥力的内涵,学习土壤肥力评价指标,如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
探讨土壤肥力评价的方法和土壤肥力分级。
6.2 植物营养与土壤关系学习植物所需主要营养元素(N、P、K等)的生理功能和植物营养诊断方法。
探讨土壤供应营养元素的能力及土壤-植物营养系统的平衡。
土壤农化分析.3版
土壤农化分析.3版
土壤农化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农业领域业务,它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管理土壤,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土壤农化分析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分析土壤的化学特性,测定土壤的外部和内部条件,以便了解土壤的理化特性、生物性特性、水土环境特性和养分状况等。
具体而言,土壤农化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土壤性质分析:土壤是一种复杂的物质,它要反映土壤结构、机理和特性,还要反映土壤形成的环境条件等。
因此,土壤性质分析是土壤农化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土壤化学分析:土壤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物质,其中含有大量的元素和其它有机和无机物质。
因此,土壤化学分析是了解土壤农业意义的重要手段。
三、土壤胶体分析:土壤胶体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中有机物质含量和结构,以及其对有机物的质量降解的可能性等。
五、土壤养分分析:土壤养分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中的生物可利用营养物质,同时可以检测土壤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细微变化,从而了解土壤的综合状况。
土壤农化分析的意义不言而喻,它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掌握农田土壤性质、养分状况和生物生产潜力的过程,能够根据你的分析结果,采取有效的调节配方,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状况,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保护我们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土壤农化分析(教案)()
土壤农化分析(教案)第一章:土壤的组成与结构1.1 土壤的组成1.2 土壤的质地1.3 土壤的剖面结构1.4 土壤的分类与分布第二章:土壤肥力与养分2.1 土壤肥力的概念与评价2.2 土壤养分的来源与转化2.3 土壤养分的测定与调控2.4 土壤改良与施肥技术第三章:土壤水分与土壤侵蚀3.1 土壤水分的来源与分布3.2 土壤水分的测定与调控3.3 土壤侵蚀的类型与过程3.4 土壤侵蚀的防治措施第四章:土壤污染与土壤环境质量4.1 土壤污染的类型与来源4.2 土壤污染的测定与评价4.3 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4.4 土壤环境质量的监测与保护第五章:土壤农化分析方法与技术5.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5.2 土壤养分的测定方法5.3 土壤水分的测定方法5.4 土壤污染物的测定方法第六章:土壤生物学与土壤生态学6.1 土壤生物学的概述6.2 土壤生物的分类与作用6.3 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6.4 土壤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第七章:土壤农化实验设备与操作7.1 土壤农化实验设备介绍7.2 土壤样品处理设备与操作7.3 土壤养分测定设备与操作7.4 土壤污染物测定设备与操作第八章:土壤农化数据处理与分析8.1 土壤农化数据的基本处理方法8.2 土壤养分数据的统计分析8.3 土壤污染数据的的风险评估8.4 土壤农化数据的信息化管理第九章:土壤农化研究方法与进展9.1 土壤农化研究的基本方法9.2 土壤肥力评价方法与进展9.3 土壤污染研究方法与进展9.4 土壤环境质量研究方法与进展第十章:土壤农化分析案例研究10.1 土壤养分状况调查与评价案例10.2 土壤污染调查与修复案例10.3 土壤肥力改良与提升案例10.4 土壤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案例第十一章:土壤与植物营养的关系11.1 土壤养分的植物吸收与利用11.2 植物营养诊断与土壤测试11.3 土壤-植物系统中营养物质的循环11.4 植物营养的平衡与调控第十二章:土壤改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12.1 土壤侵蚀的控制与土壤保持12.2 土壤盐碱化的改良技术与方法12.3 有机农业与土壤有机质管理12.4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土壤资源保护第十三章:土壤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控13.1 土壤环境监测的方法与技术13.2 土壤污染的生物标志物与生物监测13.3 土壤污染的风险评估与管理13.4 土壤环境保护的政策与实践第十四章:土壤农化技术的应用与管理14.1 土壤肥力提升技术及其应用14.2 土壤污染物去除与修复技术14.3 土壤水资源管理技术及其应用14.4 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应用第十五章:土壤农化分析的未来趋势15.1 土壤组学与土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15.2 土壤与数字土壤地图15.3 土壤纳米技术在土壤农化分析中的应用15.4 土壤农化分析的挑战与创新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土壤的组成与结构,包括不同质地的土壤及其剖面结构。
《土壤农化分析》
《土壤农化分析》一、谈谈你对《土壤农化分析》课程的特性及其与他课程的关系的认识;该课程在科研与生产中,尤其在指导合理施肥中有何作用?答:1、特性:土壤农化分析包括土壤分析、植物分析和肥料分析三个方面,本课程主要着重在土壤分析和植物分析两个方面。
土壤分析主要是土壤的基本化学特性分析,包括化学组成、肥力特性、交换性能、酸碱度、盐分等。
植物分析包括两方面,一是植物养分含量的分析,二是收获品质的分析,本课程着重在于植物养分含量的分析。
《土壤农化分析》是我们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重要基础,它既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又是一门应用学科。
既要学好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还要学会使用现代分析仪器;同时又要学好专业课和农学类课程,才能正确地把分析结果应用到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中去。
2、与其他课程关系的认识:本课程与《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等课程密切相关,在我们实践与应用中,《土壤农化分析》为我们提供技术指导,根据不同的背景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最终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结合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等知识来进行分析,分析土壤的肥力情况、植物营养状况等以及了解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哪些,《土壤农化分析》与我们学过的这些课程是相互交叉的,《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等课程是教我们基础理论知识,《土壤农化分析》则是教我们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做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3、作用: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摸清土壤底细,研究植物营养和作物施肥,都需要化学分析工作,土壤农化分析工作在进行土壤和作物营养诊断,指导作物施肥和提高农业生产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除此以外,土壤农化分析中土壤分析为土壤分类、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土壤改良、合理施肥等提供依据,其植物分析中研究在不同土壤、气候条件和不同栽培措施与施肥技术影响下,植物体内养分含量的变化,为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数据。
施肥的目的是为了营养植物,而植物营养又是指导施肥的理论依据。
要进行合理施肥不仅要根据植物营养的理论和植物营养的特点,还要考虑外界条件,包括气候土壤和栽培技术等因素,把他们当作一个整体,使用土壤农化分析中的技术来研究合理施肥的理论和技术,以发挥肥料增产的最大效益。
土壤农化分析 (第2版)
土壤农化分析(第2版)土壤农化分析是指对土壤的化学、物理和生物特性进行测试和评估的过程。
这些测试能够帮助农民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并确定施肥的类型和数量。
土壤农化分析的第二版(Soil Chemical Analysis)提供了一系列更精确和准确的测试方法,用于评估土壤的肥力状况。
这些测试方法包括:酸度测定:测定土壤中的酸性离子,如硫酸根和氢离子。
这些离子会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和养分的吸收。
有机质含量测定:测定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有机质是指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如腐殖质和有机废料。
有机质含量可以帮助农民确定施肥的类型和数量。
养分测定:测定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包括氮、磷和钾。
这些养分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并且对土壤的肥力状况也有很大的影响。
微量元素测定:测定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如铜、锌和镁。
这些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但是含量通常很低。
土壤农化分析的第二版还提供了一系列新的工具和技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
这些新工具和技术包括:红外光谱技术:使用红外光谱仪测定土壤中的化学物质含量。
这种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含量。
土壤生物学技术:使用生物学方法测定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农民了解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并确定改善土壤肥力的方法。
土壤遥感技术:使用遥感技术测定土壤中的化学物质含量和有机质含量。
这种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大面积土壤的肥力状况。
土壤农化分析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并确定施肥的类型和数量。
这对于提高农田产量、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都有重要意义。
土壤农化分析(完整)
土壤农化分析实验前言为了适应教学、科研和生产的需要,我们编写了这本包括土壤、肥料、植物及农产品分析的《土壤农化分析实验》,作为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和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有关专业师生的实验教材或工具书。
考虑到分析条件等原因,书中有时在同一分析项目中并列了几个方法,可根据分析项目和要求等选择应用。
本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土壤分析主要为土壤水分、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及土壤酸碱度的分析。
肥料分析主要为有机肥料、单质化学肥料及复合肥有效成分的分析。
植物分析主要为植物营养诊断、植物体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分析。
农产品分析主要为农产品中碳水化合物、糖分、淀粉、粗纤维、粗脂肪、Vc及氨基酸等的分析。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疏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目录第一篇土壤分析 (8)1—1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8)1—1.1土壤样品的采集 (8)1—1.2土壤样品的处理 (9)1—2土壤水分的测定................................................ (10)1—2.1土壤吸湿水的测定.................................... . (10)1—2.2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 (10)1—3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11)1—4土壤中氮的测定......................................................... (13)1—4.1 土壤全氮量的测定............................................... . (13)1—4.2 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 (14)1—5 土壤中磷的测定.................................................................................. .15 1—5.1 土壤全磷的测定 (15)1—5.2 土壤速效磷的测定 (17)1—6 土壤钾素的测定 (18)1—6.1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18)1—6.2 土壤全钾量的测定 (18)1—7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19)1—8 土壤可溶性盐分的测定 (21)1—8.1 待测液的制备 (21)1—8.2 水溶性盐分总量的测定 (21)1—8.3 碳酸根和重碳酸根的测定 (21)1—8.4 氯离子的测定 (22)1—8.5 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22)1—8.6 钙和镁离子的测定 (23)1—8.7 钠和钾离子的测定 (24)1—9 土壤微量元素的测定 (25)1—9.1 土壤有效硼的测定 (25)1—9.2 土壤有效钼的测定 (25)1—9.3 土壤中铜、锌、锰、铁的测定 (27)1—10 土壤酸碱度的测定 (27)1—10.1 混合指示剂比色法 (27)1—10.2 电位测定法 (28)1—11 土壤容重和孔度的测定(环刀法) (28)1—11.1 土壤容重的测定(环刀法) (28)1—11.2 土壤孔度的测定 (29)第二篇肥料分析 (31)2—1 肥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31)2—1.1 化学肥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31)2—1.2 有机肥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31)2—2 肥料含水量的测定 (31)2—2.1 常见化肥中含水量的测定 (31)2—2.2 有机肥料中含水量的测定 (29)2—3 氮素化肥分析 (32)2—3.1 氮素化肥总氮量的测定 (32)2—3.2 氮素化肥中铵态氮的测定 (33)2—3.3 氮素化肥中硝态氮的测定 (33)2—3.4 尿素中氮的测定 (34)2—4 磷素化肥分析 (34)2—4.1 磷素化肥全磷量的测定 (34)2—4.2 过磷酸钙中游离酸的测定 (35)2—4.3 过磷酸钙中有效磷的测定 (36)2—4.4 碱性热制磷肥有效磷的测定 (36)2—4.5 磷矿粉中全磷量的测定 (37)2—4.6 磷矿粉中有效磷的测定 (37)2—5 钾素化学肥料全钾量分析 (37)2—6 复合肥料的分析 (38)2—7有机肥料的分析 (38)2-7.1 有机肥料全氮量的测定(铁锌粉还原法) (38)第三篇植物分析 (40)3—1 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40)3—1.1 植物样品的采集 (40)3—1.2 植物组织样品的制备与保存 (41)3—1.3 植物微量元素分析样品的制备与保存 (41)3—2 植物营养诊断 (41)3—2.1 植株汁液和浸提液的制备 (41)3—2.2 试剂配制 (42)3—2.3 植物组织中硝态氮的测定 (42)3—2.4 植物组织中磷的测定 (43)3—2.5 植物组织中钾的测定 (44)3—3 植物水分的测定 (45)3—3.1 风干植物样品水分的测定 (45)3—3.2 新鲜植物样品水分的测定 (45)3—4 植物粗灰分的测定 (46)3—5 植物常量元素的分析 (47)3—5.1 植物全氮、磷、钾的测定 (47)3—5.1.1 植物样品的消煮 (47)3—5.1.2 植物全氮的测定 (48)3—5.1.3 植物全磷的测定 (48)3—5.1.4 植物全钾的测定 (49)3—5.2 植物全钙、镁的测定 (50)3—6 植物微量元素分析 (51)3—6.1 植物硼的测定 (52)3—6.2 植物钼的测定 (53)3—6.3 植物铁、锰、铜、锌的测定 (53)3—7 植物全碳的测定 (54)第四篇农产品分析 (55)4—1 农产品样品的采取制备与保存 (55)4—1.1 籽粒样品的采集、制备与贮存 (55)4—1.2 水果蔬菜样品的采集、制备与贮存 (55)4—2 水分的测定(植物产品) (56)4—3 蛋白质的分析 (58)4—3.1 开氏法测定粗蛋白质 (58)4—3.2 铜盐沉淀法测纯蛋白质 (59)4—4 农产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分析 (60)4—4.1 糖分的分析 (60)4—4.1.1 果蔬含糖量的测定 (61)4—4.1.2 作物可溶性糖的测定(蒽酮比色法) (62)4—4.2 淀粉的测定 (64)4—4.2.1 谷物中淀粉的测定(酸水解法) (64)4—4.2.2 酶水解法 (65)4—4.3 植物中粗纤维的测定(酸碱洗涤重量法) (66)4—5 植物中粗脂肪的测定 (67)4—5.1 油重法 (67)4—5.2 残余法 (68)4—6 植物中维生素C的测定(2%草酸浸提—2,6—二氯靛酚滴定法) (70)4—7 农产品酸度测定(滴定法) (72)4—7.1 总酸度测定(滴定法) (73)4—8 农产品氨基酸的测定 (74)4—8.1 单指示剂甲醛滴定法 (75)4—8.2 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 (75)4—8.3 茚三酮比色法 (76)4—9 果品硬度的测定 (77)4—10 果品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折射仪法) (77)附录A (79)第一篇土壤分析1—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直接影响着分析结果和结论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
土壤农化分析重点
土壤农化分析重点前言1、土壤农化分析包括:土壤分析、植物分析、肥料分析三个方面A、土壤农化分析主要是土壤的基本化学特性分析包括:化学组成、肥力特性、交换性能、酸碱度、盐分等;目的为土壤分类、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土壤改良、合理施肥等提供依据B、植物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植物养分含量的分析,研究在不同的土壤、气候条件和不同栽培措施条件影响下,植物体内养分含量的变化,为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数据;二是农产品品质分析为品种改良,产品品质改善提供理论依据C、肥料分析是确定肥料中某一营养成分的百分含量,矿质肥料的分析,检验矿质肥料或化学肥料符合于规定。
开展群众性的土壤普查,进行土壤和作物营养诊断,指导作物施肥,土壤农化分析工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定容:一定量的溶质溶解后,或取一整份溶液,在精密量器中准确稀释到一定的体积,塞紧并充分摇匀为止,这一整个操作过程称为“定容”不仅指准确稀释还包括充分混匀的意思。
第一章土壤农化分析的基本知识1、纯水的制备:蒸馏法和离子交换法A、蒸馏法:利用水和杂质的沸点不同,经过外加热使所产生的水蒸气经冷凝后制得。
优点:不容易长霉;缺点:蒸馏器多为铜制或锡制,因此蒸馏水中难免有少量的这些金属离子存在,而且耗电较多,出水速度小。
B、土壤农化分析的作用:1、土壤农化分析是土壤普查的手段;2、土壤农化分析可用于指导农作物的合理施肥;3、土壤农化分析是科学研究的手段土壤农化分析的内容:1、土壤分析:土壤的机械组成部分,肥力特征,养分的转化、迁移、农作物的布局2、职务分析:农产品品质分析,植物营养成分分析3、肥料分析:化学肥料分析,有机肥料分析实验室用水分为3个等级,土壤农化分析用手一般为3级水(也称蒸馏水,PH:6.5~7.5)试剂:到化学药品部门购买的原装化学药品试液:把试剂稀释到一定浓度的溶液定容:在一定体积的容器里加水稀释浓度到刻度线后摇匀的过程我国试剂的规格基本上按照纯度划分,共有高纯、光谱纯、基准、分光纯、优级纯、分析纯和化学纯7种国家和主管部门颁布质量指标的主要是优级纯,分析纯和化学纯3种GR优级纯,绿色标签,用于精密的科学研究和分析工作,(保证试剂)AR分析纯,红色,一般的科学研究和分析工作,(分析试剂)CP化学纯,蓝色,一般的分析工作,(化学纯)软质玻璃,又称普通玻璃,热膨胀系数大,易炸裂,破碎,多支撑不需要加热仪器,如试剂瓶,漏斗,量筒,玻璃管等硬质玻璃,耐腐蚀,抗击性能好,膨胀系数小,可制成加热的玻璃仪器,如烧瓶,事关蒸馏器等玻璃器皿洗涤要则:用毕立即洗刷,干净标准,内壁能均匀地被水润湿,不沾水滴滤纸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定性滤纸灰分多,供一般定性分析用,不用于定量分析;定量滤纸用于敬慕的定量分析,土化分析用定量滤纸采样误差:采样时,由于采样点的选取不合理所带来的误差。
土壤农化分析 教案
土壤农化分析教案第一章:土壤概述1.1 土壤的定义与重要性1.2 土壤的组成与结构1.3 土壤的分类与分布1.4 土壤的功能与特性第二章: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2.1 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2.2 土壤样品的处理与保存2.3 土壤样品的前处理技术2.4 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分析第三章:土壤理化性质分析3.1 土壤颗粒组成分析3.2 土壤水分含量分析3.3 土壤有机质含量分析3.4 土壤pH值分析第四章:土壤养分分析4.1 土壤氮素分析4.2 土壤磷素分析4.3 土壤钾素分析4.4 土壤中其他微量元素分析第五章:土壤污染与修复5.1 土壤污染的类型与来源5.2 土壤污染的影响与评估5.3 土壤修复技术与方法5.4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与监测第六章:土壤肥力评价6.1 土壤肥力的概念与组成6.2 土壤肥力评价方法6.3 土壤肥力指标与评价体系6.4 土壤改良与施肥策略第七章:土壤微生物与土壤肥力7.1 土壤微生物的种类与功能7.2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肥力的关系7.3 土壤微生物群落分析方法7.4 土壤微生物活性评价与调控第八章:土壤水分与土壤侵蚀8.1 土壤水分的分布与循环8.2 土壤侵蚀的类型与过程8.3 土壤侵蚀的影响与评估8.4 土壤保持与侵蚀控制措施第九章:土壤呼吸与碳循环9.1 土壤呼吸的概念与过程9.2 土壤呼吸的影响因素9.3 土壤碳循环的意义与过程9.4 土壤碳库管理与全球气候变化第十章:土壤环境监测与保护10.1 土壤环境监测的方法与技术10.2 土壤环境保护的政策与法规10.3 土壤环境污染的防治策略10.4 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第十一章:土壤电化学分析11.1 土壤电化学特性的重要性11.2 土壤电导率分析11.3 土壤pH电位分析11.4 土壤Eh电位分析第十二章: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分析12.1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行为12.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测定方法12.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评价与风险管理12.4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第十三章:土壤有机污染物分析13.1 土壤有机污染物的类型与特性13.2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技术13.3 土壤有机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13.4 土壤有机污染物的环境风险评估第十四章:土壤酶学与土壤生态学14.1 土壤酶的种类与功能14.2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14.3 土壤生态学原理与应用14.4 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系统服务第十五章:土壤农化分析实验室管理15.1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化15.2 土壤样品的预处理与分析技术15.3 现代分析技术在土壤农化分析中的应用15.4 土壤农化分析结果的报告与解读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土壤概述重点:理解土壤的定义、重要性、组成、结构、分类和分布。
土壤农化分析完整
土壤农化分析完整土壤农化分析是农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土壤中有机质、养分、微生物等方面的分析,可以准确评估土壤质量和肥力水平,为农民提供科学的土壤管理措施,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土壤农化分析的步骤和意义。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在进行土壤农化分析之前,首先要采集代表性的土壤样品。
采样区域应该相对均匀,并且不同类型的土壤要分别采样。
采集土壤样品时要避开路旁、斜坡、河边等容易受到人为污染的地方。
采样工具要干净,避免带入外来污染。
采样深度一般为0-20厘米,将不同位置的样品混合均匀后取一部分作为分析样品。
二、土壤有机质的测定有机质是土壤中的重要组分,对土壤肥力和土壤结构有着重要影响。
有机质的含量可以通过测定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来判断。
一般可以采用干燥法、酸碱滴定法、元素分析仪等方法进行测定。
三、土壤养分的测定土壤养分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要素,包括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
测定土壤养分可以采用化学分析法,如盐酸消化法、硝酸铵提取法等。
四、土壤酸碱度的测定土壤的酸碱度对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测定土壤酸碱度的方法有pH值测定法和酸碱滴定法。
pH值可以通过酚酞指示剂和pH计进行测定。
五、土壤微生物的测定土壤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养分转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测定土壤微生物量的方法有好氧培养法、快速测定法等。
六、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质对农业生产也具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测定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有土壤颗粒组成的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土壤容重的测定等。
1.评估土壤质量和肥力水平,为农民提供科学的土壤管理措施。
通过分析土壤中有机质、养分、微生物等的含量和分布情况,可以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和潜在的问题,指导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施肥和土壤改良工作。
2.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合理施肥和土壤管理,提高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结构,可以增加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率,提高产量和品质。
土壤农化分析重点
土壤农化分析重点前言1、土壤农化分析包括:土壤分析、植物分析、肥料分析三个方面A、土壤农化分析主要是土壤的基本化学特性分析包括:化学组成、肥力特性、交换性能、酸碱度、盐分等;目的为土壤分类、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土壤改良、合理施肥等提供依据B、植物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植物养分含量的分析,研究在不同的土壤、气候条件和不同栽培措施条件影响下,植物体内养分含量的变化,为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数据;二是农产品品质分析为品种改良,产品品质改善提供理论依据C、肥料分析是确定肥料中某一营养成分的百分含量,矿质肥料的分析,检验矿质肥料或化学肥料符合于规定。
开展群众性的土壤普查,进行土壤和作物营养诊断,指导作物施肥,土壤农化分析工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定容:一定量的溶质溶解后,或取一整份溶液,在精密量器中准确稀释到一定的体积,塞紧并充分摇匀为止,这一整个操作过程称为“定容”不仅指准确稀释还包括充分混匀的意思。
第一章土壤农化分析的基本知识1、纯水的制备:蒸馏法和离子交换法A、蒸馏法:利用水和杂质的沸点不同,经过外加热使所产生的水蒸气经冷凝后制得。
优点:不容易长霉;缺点:蒸馏器多为铜制或锡制,因此蒸馏水中难免有少量的这些金属离子存在,而且耗电较多,出水速度小。
B、土壤农化分析的作用:1、土壤农化分析是土壤普查的手段;2、土壤农化分析可用于指导农作物的合理施肥;3、土壤农化分析是科学研究的手段土壤农化分析的内容:1、土壤分析:土壤的机械组成部分,肥力特征,养分的转化、迁移、农作物的布局2、职务分析:农产品品质分析,植物营养成分分析3、肥料分析:化学肥料分析,有机肥料分析实验室用水分为3个等级,土壤农化分析用手一般为3级水(也称蒸馏水,PH:6.5~7.5)试剂:到化学药品部门购买的原装化学药品试液:把试剂稀释到一定浓度的溶液定容:在一定体积的容器里加水稀释浓度到刻度线后摇匀的过程我国试剂的规格基本上按照纯度划分,共有高纯、光谱纯、基准、分光纯、优级纯、分析纯和化学纯7种国家和主管部门颁布质量指标的主要是优级纯,分析纯和化学纯3种GR优级纯,绿色标签,用于精密的科学研究和分析工作,(保证试剂)AR分析纯,红色,一般的科学研究和分析工作,(分析试剂)CP化学纯,蓝色,一般的分析工作,(化学纯)软质玻璃,又称普通玻璃,热膨胀系数大,易炸裂,破碎,多支撑不需要加热仪器,如试剂瓶,漏斗,量筒,玻璃管等硬质玻璃,耐腐蚀,抗击性能好,膨胀系数小,可制成加热的玻璃仪器,如烧瓶,事关蒸馏器等玻璃器皿洗涤要则:用毕立即洗刷,干净标准,内壁能均匀地被水润湿,不沾水滴滤纸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定性滤纸灰分多,供一般定性分析用,不用于定量分析;定量滤纸用于敬慕的定量分析,土化分析用定量滤纸采样误差:采样时,由于采样点的选取不合理所带来的误差。
土壤农化分析
土壤农化分析主要是测定土壤的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和某些性质。
常见的测定项目有:土壤矿质全量测定(即测定硅、铝、铁、锰、钛、磷、钾、钠、钙、镁的含量),土壤活性硅、铝、铁、锰含量测定,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的测定,土壤有效养分(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和钾)含量测定,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和有效性微量元素(铁、硼、锰、铜、锌和钼)含量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以及土壤酸碱度、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交换性盐基的组成的测定等。
其中土壤矿质全量、有机质含量、全氮量、有效养分含量、土壤酸碱度、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组成等是必须进行测定的项目,故称土壤常规分析。
其他测定项目则可根据分析目的取舍。
20世纪30~40年代兴起的土壤测试,也可列入土壤化学分析范畴。
土壤化学分析方法很多,经典的方法有重量法、容量法和比色法。
现代实验室多采用自动化、半自动化仪器进行土壤常规分析。
这种实验室通常由4个系统组成:①样品半自动粉碎系统;②样品半自动提取系统;③由自动分析仪或流动注射分析仪、原子吸收/火焰发射光谱仪、pH自动分析仪和碳氮自动分析仪等组成的自动分析系统;④中央数据处理系统。
土壤矿质全量分析常用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法或带电粒子活化分析仪或中子活化分析仪进行。
采用此法,土壤样品无需经任何处理即可直接测定,从而避免了因化学处理而造成土壤样品中成分的损失或杂质的掺入及对土壤样品的稀释作用等缺陷。
主要测定土壤中物质存在状态、运动形式以及能量的转移等。
常见的测定项目有:土壤含水量、土水势、饱和和非饱和导水度、水分常数、土壤渗漏速度、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比重和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结构和微团聚体、土壤结持度、土壤膨胀与收缩、土壤空气组成和呼吸强度、土壤温度和导热率、土壤机械强度、土壤承载量和应力分布以及土壤电磁性等。
土壤物理分析除经典方法外,多借助现代化仪器进行,如应用水银注入测孔仪测定土壤结构(孔径可小至5纳米);应用磨片、光学技术及扫描电镜测定土壤结构的微域变化;应用带有电子计算机的中子-γ射线联用仪在田间直接测定土壤水分和土壤比重;应用气相色谱仪和三轴剪力仪分别测定土壤空气组成和土壤力学性质等。
土壤农化分析
土壤农化分析.3版摘要:土壤农化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土壤检测方法,它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从而更好地管理土壤。
本文介绍了土壤农化分析的基本原理,以及土壤农化分析的三个版本,即1.0版、2.0版和3.0版。
本文还介绍了3.0版土壤农化分析的特点,包括更新的检测技术、更多的检测项目、更高的检测精度和更完善的报告系统。
最后,本文总结了3.0版土壤农化分析的优势,并建议农民使用3.0版土壤农化分析来更好地管理土壤。
关键词:土壤农化分析;3.0版;检测技术;检测项目;检测精度IntroductionSoil agronomic analysis is an important soil testing method, which can help farmers better understand the fertility status of soil and better manage soil.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and three versions of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namely 1.0 version, 2.0 version and 3.0 vers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are also introduced, including updated detection technology, more detection items, higher detection accuracy and more perfect report system. Finally, the advantages of 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are summarized, and it is suggested that farmers use 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to better manage soil.1. Basic Principle of Soil Agronomic AnalysisSoil agronomic analysis is a soil testing method that can help farmers better understand the fertility status of soil and better manage soil.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is to analyze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such as soil texture, soil structure, soil organic matter, soil pH, soil nutrient content, etc., and then make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fertility status of soil.2. Three Versions of Soil Agronomic AnalysisAt present, there are three versions of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namely 1.0 version, 2.0 version and 3.0 version.2.1 1.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1.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is the earliest version of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It mainly uses traditional soil testing methods to detect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such as soil texture, soil structure, soil organic matter, soil pH, soil nutrient content, etc. 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1.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is relatively low, and the detection items are relatively few.2.2 2.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2.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is an improved version of 1.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Compared with 1.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2.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has more detection items and higher detection accuracy. In addition, 2.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also uses modern detection technology to detect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2.3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is the latest version of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Compared with 2.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has more detection items, higher detection accuracy and more perfect report system. In addition, 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also uses more advanced detection technology to detect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3. Characteristics of 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3.1 Updated Detection Technology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uses more advanced detection technology to detect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For example, it uses infrared spectroscopy to detect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uses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to detect soil nutrient content. 3.2 More Detection Items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has more detection items than 2.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In addition to detecting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also detects soil heavy metal content, soil microbial content and soil enzyme activity.3.3 Higher Detection Accuracy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has higher detection accuracy than 2.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is up to 0.1%, which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2.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3.4 More Perfect Report System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has a more perfect report system than 2.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After the detection is completed, 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can generate a detailed report, which includes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soil heavy metal content, soil microbial content and soil enzyme activity.4. Advantages of 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1) It can detect more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soil heavy metal content, soil microbial content and soil enzyme activity.(2) It has higher detection accuracy, up to 0.1%.(3) It has a more perfect report system, which can generate a detailed report after the detection is completed.5. ConclusionIn conclusion, 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has more detection items, higher detection accuracy and more perfect report system than 2.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farmers use 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to better manage soil.。
土壤农化分析
一、名词解释(20分)1. 系统误差:是由分析过程中某些固定原因引起的。
例如方法本的缺陷、计量仪器不准确、试剂不纯、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分析人员恒定的个人误差等。
2.偶然误差:又称随机误差,是指某些偶然因素,例如气温、气压、湿度的改变,仪器的偶然缺陷或偏离,操作的偶然丢失或沾污等外因引起的误差。
3.加标回收率:,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度的指标。
4. 对照试验: 只是一个条件(即因素)不同,其他条件(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一组实验。
5. 土壤有效氮:包括无机氮和部分有机质中易分解的、比较简单的有机氮。
它是铵态氮、硝态氮、氨基酸、酰胺和易水解的蛋白质氮的总和,通常也称水解氮,它能反映土壤近期内氮素供应情况。
6. 粗蛋白质:粗蛋白质是含氮物质的总称。
包括真蛋白质和含氮物(氨化物)。
7 相对偏差: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
8 空白试验:用蒸馏水代替试液,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试验,称为空白试验。
9 稀释热法:直接利用浓硫酸和重铬酸钾(2:1)溶液迅速混和时所产生的热(温度在120℃左右)来氧化有机碳,称为稀释热法(水合热法)。
10 好气培养法:好气培养法为取一定量的土壤,在适宜有温度、水分、通气条件下进行培养,测定培养过程中释放出的无机态氮,即在培养之前和培养之后测定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总量,二者之差即为矿化氮。
11 厌气培养法:即在淹水情况下进行培养,测定土壤中由铵化作用释放出的铵态氮。
12 后煮:有机杂环态氮还未完全转化为铵态氮,因此消煮液清亮后仍需消煮一段时间,这个过程叫“后煮”。
13 土壤全磷:土壤中各种形态磷素的总和二、填空题(20分)1 含有机质高于50g·kg-1者,称土样0.1g,含有机质为20~30g·kg-1者,称土样( 0.3 )g,少于20g·kg-1者,称土样0.5g以上。
2 经典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方法有干烧法或湿烧法,放出的CO2,一般用苏打石灰吸收称重,或用标准氢氧化钡溶液吸收,再用标准酸滴定。
土壤农化分析
土壤农化分析
土壤农化分析包括四个方面:
土壤分析、肥料分析、植物分析和农产品分析。
其中土壤分析主要是土壤水分、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以及土壤酸碱度的分析,肥料分析主要有有机肥料、单质化学肥料及复合肥有效成分的分析,植物分析主要是植物营养诊断、植物体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分析,农产品分析主要为农产品中碳水化合物、糖分、淀粉、粗纤维、粗脂肪、Vc及氨基酸等的分析,四部分内容组成了整个土壤农化分析。
土壤农化分析在近几年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同时相应的现代化分析仪器,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
土壤分析主要分为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处理,土壤水分的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土壤中氮的测定,土壤中磷的测定,土壤钾素的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土壤可溶性盐分的测定,土壤微量元素的测定,土壤酸碱度的测定,土壤容重和孔度的测定(环刀法)。
肥料分析主要分为肥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肥料含水量的测定,氮素化肥分析,磷素化肥分析,钾素化学肥料全钾量分析,复合肥料的分析,有机肥料的分析。
植物分析包括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植物营养诊断,植物水分的测定,植物粗灰分的测定,植物常量元素的分析,植物微量元素分析,植物全碳的测定。
农产品分析包括农产品样品的采取制备与保存,水分的测定(植物产品),蛋白质的分析,农产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分析,植物中粗脂肪的测定,植物中维生素C的测定,农产品酸度测定(滴定法),农产品氨基酸的测定,果品硬度的测定,果品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折射仪法)。
土壤农化分析已经单独成书,是在《土壤肥料、植物及农产品分析》基础上,再增加一定的内容修订而成的,土壤农化分析一书将更加齐全、更加全面的介绍土壤相关的各因素的成分分析。
网络上也有不少土壤农化分析相关的资料,请读者可以自主查询。
土壤农化分析
⼟壤农化分析1、混合⼟样采集的原则和要求?(1)采样原则:具有⾼度的代表性、统⼀性。
(2)两点要求:①避免⼀切主观因素的影响,做到随机、多点取样;②⼏个相互⽐较的样品组应由同⼀时间(早春或晚秋)、同等数量(同样取样⼯具,取同样深度、宽度和厚度)的⼟样组成。
2、混合样品的采集⽬的、缺点、过程?(1)⽬的:把⼟壤不均⼀性的影响减⼩到最低限度,以减⼩采样误差,提⾼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并且⼤⼤减轻了⼯作量。
(2)缺点:是多点样品混合后的测定值,从分析结果看不出该地块⼟壤的细微变化。
(3)过程:①采样区的划分及采样点的布置;②采样路线;③采样⼯具;④采样⽅法。
3⼟样过筛的注意事项?在橡⽪垫上⽤⽊棍磨碎,或粉碎机。
*注意事项:(1)⽯跞不能碎;⼟样要逐次全部过筛,不能半途弃去。
(2)过筛孔径的⼤⼩,主要根据①分析项⽬的要求;②称样量的多少⽽定。
4、那些测定项⽬需要⽤20⽬的⼟样,那些需要100⽬的⼟样?说明原因?(分别列举三个)(1)100⽬(0.15mm或0.25mm):⼟壤全N、有机质、矿质全量、Si、Fe、Al等(2)20⽬:测定速效N、P、K。
(3)它们(全量)的测定不受磨碎程度的影响,且⼟粒愈细与试剂反应愈充分。
(减少样误差和氧化完全)5、何为⼟壤有机质?⼟壤有机质是⼟壤中各种形态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它包括⼟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物及其分解与合成的各种有机形态。
6、⼟壤有机质的测定原理?(见实验报告)重铬酸钾—硫酸溶液与有机质作⽤:2K2Cr2O7+3C+8H2SO4=2K2SO4+2Cr2(SO4)3+3CO2↑+8H2OK2Cr2O7-在H2SO4存在下,⼟壤有机C氧化成CO2,释放出的CO2可以按照上述⼲烧法测定;也可把CO2导⼊过量Ba(OH)2溶液中使成BaCO3,然后⽤已知的标准酸(HCl)滴定剩余的Ba(OH)2,由净消耗的酸量求OM含量。
(⽤过量的,⼀定量的K2Cr2O7-H2SO4溶液氧化⼟壤有机C,使Org-C氧化成剩余的K2Cr2O7,⽤标准FeSO4回滴,根据净⽤氧化剂(K2Cr2O7)量来计算有机C量,反应式为:氧化:3C+2CrO2-7 +16H+→ 3CO2+4Cr23++8H2O滴定CrO2-7+6Fe2-+14H+ →2Cr3+ +6Fe3++7H2O终点指⽰剂有邻菲罗啉,⼆苯胺等。
土壤农化分析
1)我国试剂规格是按纯度划分的,由国家主管部门颁布,常规试剂质量指标主要有优级纯(一级纯)、分析纯(二级纯)、化学纯(三级纯)三种,其中优级纯(一级纯)纯度最高。
2)油料作物种子种游离态油脂测定,直接与间接法是常规方法,二者又可称之为油重法、残余法。
3)铜还原直接滴定法测糖是在沸热条件下,用糖液滴定费林试剂。
4)配制标准系列是,线性校准曲线中标准溶液浓度值,应不少于(6)个点,求出校准曲线的回归方程式,相关系数(r)值应不少于(0.999)5)分析植物叶片中氨基酸总量,可用(茚三酮)与氨基酸在100摄氏度条件下生成紫色物质,紫色物质用(比色法)测定。
6)描述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常用(准确度)表示,而(精密度)则是表示几次重复实验结果的接近程度。
7)开氏法测定全氮所使用的混合催化剂所起的作用不同,硫酸钾为增温剂,硫酸铜为催化剂,se为催化剂8)土壤钼可采用催化极普法或NH4SCN比色法测定,其中前者灵敏度更高。
9)土壤筛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以“mm孔径”表示,另一种用目表示,换算关系是筛孔直径(mm)=16/目(或1英寸孔数)10)土壤有机物分为三类:1动植物残体2动植物残体的半分解产物及微生物代谢产物3腐殖酸类物质,分析土壤有机质仅包括2,311)速效磷测定,一般偏酸性的土壤采用NH4F—HCL溶液,中性的和石灰性的用碳酸氢钠溶液。
12)铵态氮肥测定方法蒸馏滴定法和甲醛法。
13)土壤全B量的常规分析方法是碳酸钠熔融,溶解后用甲亚胺或姜黄素比色法测定。
14)邻啡罗啉指示剂:称取邻啡罗啉(AR)1.485g与FeSO4.7H2O 0.695g溶于100ml水中。
15)2-羧基代二苯胺:称取C13H11O2N 0.25g研细加0.1M NaoH 12ml,加热溶解,冷却后定容至250ml,澄清取上清液。
16)甲基红-溴甲酚绿:0.5g溴甲酚绿和0.1g甲基红溶于100ml乙醇中。
17)采样(土壤)遵循的原则:代表性、典型性、对应性、适时性、防止污染。
土壤农化分析(完整)(两篇)
引言概述:土壤农化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技术,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了解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营养状况,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本文将从土壤采样方法、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土壤养分分析、土壤酸碱度分析和土壤肥力评价等五个大点阐述土壤农化分析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一、土壤采样方法1.确定采样地点:在农业生产中,应根据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作物需求,选择具有代表性且有代表性的采样地点。
2.采样工具选择:采样工具包括土壤钻孔器、铁锹、塑料袋等,应根据采样目的和土壤类型选择合适的采样工具。
3.采样深度:根据不同作物根系分布深度及养分分布情况,制定合理的采样深度。
4.采样数量:根据采样地块总面积和不同土壤类型的覆盖情况,确定合适的采样点数量。
5.采样方法:采用“Z”字形或螺旋形采样法,保证土壤样品的代表性。
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1.土壤质地分析:通过测定土壤颗粒组成比例,确定土壤质地类型,包括砂壤土、壤土和粘土等。
2.土壤含水量分析:通过测定土壤湿度和水分的含量,了解土壤水分的分布和利用情况,为合理施肥和灌溉提供依据。
3.土壤含气量分析:通过测定土壤孔隙度和空气含量,了解土壤通气情况,为根系呼吸和微生物活动提供充足的氧气。
4.土壤有机质分析:通过测定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了解土壤的肥力水平和有机质的分解速度,为有机肥的施用提供依据。
5.土壤酸碱度分析:通过测定土壤的pH值,了解土壤的酸碱性,为土壤调理和肥料选择提供指导。
三、土壤养分分析1.全量养分分析:通过测定土壤中总氮、有效磷、速效钾等主要养分的含量,了解土壤的整体养分状况,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2.速效养分分析:通过测定土壤中速效态氮、磷、钾等养分的含量,了解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和及时调控的需要。
3.微量元素分析:通过测定土壤中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等的含量,了解土壤的微量元素状况,为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提供依据。
4.养分比例分析:通过计算土壤中主要养分的比例,了解土壤养分平衡性,为优化施肥方案和调整土壤肥力提供依据。
土壤农化分析
《土壤农化分析》是2000年1月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鲍士旦。
该书适用于资源与环境学院有关土壤、农业化学、植物营养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
目录第一章土壤农化分析的基本知识第二章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第三章土壤有机质的测定第四章土壤氮和硫的分析第五章土壤中礏的测定第六章土壤中钾的测定第七章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测定第八章土壤阳离子交换隆能的分析第九章土壤水溶性盐的分析第十章土壤中碳酸钙的测定第十一章土壤中硅、铁、铝等元素的分析第十二章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与水分测定第十三章植物灰分和各种营养元素的测定第十四章农产品中蛋白质和氮基酸的分析第十五章农产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分析第十六章籽粒中油脂肪酸的测定第十七章有机酸和维生素的分析第十八章无机污染(有害)物质的分析第十九章无机肥料分析第二十章有机肥料的分析第二十一章分析质量的控制和数据处理附表前言为了适应教学、科研和生产的需要,我们编写了这本包括土壤、肥料、植物及农产品分析的《土壤农化分析实验》,作为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和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有关专业师生的实验教材或工具书。
考虑到分析条件等原因,书中有时在同一分析项目中并了几个方法,可根据分析项目和要求等选择应用。
本书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土壤分析主要为土壤水分、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及土壤酸碱度的分析。
肥料分析主要为有机肥料、单质化学肥料及复合肥有效成分的分析。
植物分析主要为植物营养诊断、植物体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分析。
农产品分析主要为农产品中碳水化合物、糖分、淀粉、粗纤维、粗脂肪、Vc及氨基酸等的分析。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疏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
土壤农化分析各章复习要点
土壤农化分析各章复习要点土壤农化是研究土壤中的化学性质、生物活性和物理性质的科学,它对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土壤农化分析各章复习要点:第一章:土壤农化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1.土壤农化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土壤农化的学科内容,主要包括土壤中的肥料、水分、有机质、微生物、微量元素等;3.土壤农化的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室内实验、分析测试等;4.学习土壤农化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章:土壤肥料1.土壤肥料的种类和分类;2.土壤肥料的作用和使用方法;3.常见的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特点和应用;4.土壤肥料的施用原则和注意事项。
第三章:土壤水分2.土壤水分的储存和运移特性;3.影响土壤水分的因素,包括降水、温度、风速等;4.土壤水分的测定方法和管理技术。
第四章:土壤有机质1.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和作用;2.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和分解过程;3.添加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4.土壤有机质的测定方法和管理原则。
第五章:土壤微生物1.土壤微生物的类型和功能;2.土壤微生物对土壤肥力的影响;3.土壤微生物的生态位和生长条件;4.土壤微生物的测定方法和管理技术。
第六章:土壤养分1.土壤养分的类型和循环过程;2.土壤养分的供应和缺乏的症状;3.土壤养分的施肥原则和管理方法;4.土壤养分的测定方法和监测技术。
第七章:土壤微量元素1.土壤微量元素的种类和特点;2.土壤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方式;3.土壤微量元素的供应和缺乏的症状;4.土壤微量元素的施用原则和管理技术。
第八章:土壤评价与肥料利用1.土壤评价的目的和方法;2.土壤肥料利用效率的评价与提高措施;3.土壤肥力因子的积累与消耗;4.土壤改良和肥料利用的综合管理策略。
以上是土壤农化分析各章的复习要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复习,可以加深对土壤农化的理解,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性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第一章 土壤化学分析的基本知识 一、化学分析用水纯水制备:1、蒸馏法----蒸馏水(蒸馏器有玻璃、铜、石英等) ( 交换原理 交换性能影响因子) 高温处理,不易长霉。
但存留痕量金属离子;工厂、浴室——副产品蒸馏水,质量差,必须检查后才能使用。
2、离子交换法----去离子水(市售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必须经检验合格才能使用,实验室中应配备相应的提纯装置。
制备的水量大、成本低、除去离子的能力强,质量较高; 但未经高温灭菌易长霉。
中国实验室用水标准:一级水用于有严格要求的 分析测定,如液相色谱分析 用水等。
二级水用于无机痕量分析, 如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用水 等。
三级水用于一般化学分析 实验。
速效磷: 钼锑抗试剂二、试剂标准与规格、取用及保存 (一)试剂标准试剂:市售包装的“化学试剂”或“化学药品”; 试液:用试剂配制成的各种溶液。
级别 一级水 二级水 三级水外观 无色透明液体 pH------ 5.0-7.5 电导率(μs/cm.25℃) ≤0.1 ≤1 ≤5 可氧化物质(mg/L ) ---<0.08<0.40吸光度(254nm ) ≤0.001 ≤0.01 --- SiO 2 ( mg/L )<0.01 <0.02 ---试剂标准:✌默克标准:化学家克劳赫编著,1971年出版,伊码纽尔·默克--德国伊默克公司(德文);✌罗津标准:美国化学家约瑟夫·罗津,世界最著名的学者标准;✌ ASA规格:1986年(7版),美国化学学会分析试剂委员会编撰,美国最有权威的一部试剂标准。
✌我国标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企业标准3种(二)试剂规格与选用我国试剂基本按纯度分为:高纯、光谱纯、基准、分光纯、优级纯、分析纯和化学纯7种(三)试剂的取用(1)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
→使用时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
不能手摸、嘴尝,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气味(特别是气体)。
→注意节约药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
(3)液体药品的取用:取很少量液体时用胶头滴管。
取较多量时用直接倾注法: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试剂瓶,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
一般往大口容器或容量瓶、漏斗里倾注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注意:标签应对着手心,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四)试剂的保存21.一般原则:贮存时应按酸、碱、盐类、指示剂、有机试剂、元素等分别存放。
盐类中又可按阳、阴离子顺序排列存放2. 区别对待:①强酸(浓硫酸、硝酸等)、强碱、强氧化剂、易燃品和挥发性试剂应单独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之处;②易变质的试剂(易氧化、吸湿而潮解、见光易分解),按试剂性质妥善保管。
⇩易氧化的试剂:硫酸亚铁等—盖紧,或封蜡;⇩易潮解的试剂:氢氧化钠等—盖紧,或封蜡;⇩见光易分解的试剂:浓硝酸、硝酸银等——棕色瓶装、放在阴凉避光处。
三、常用器皿的洗涤、规范使用(一)常用洗涤液的种类和适用范围1、铬酸洗液:(重铬酸钾-硫酸洗液,简称为洗液),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对玻璃仪器又极少有侵蚀作用。
所以这种洗液在实验室内使用最广泛。
2、盐酸:(工业用),可洗去水垢或某些无机盐(碳酸盐、SiO2)沉淀3、碱性洗液:碱性洗液用于洗涤有油污物的仪器,用此洗液是采用长时间(24小时以上)浸泡法,或者浸煮法。
从碱洗液中捞取仪器时,要戴乳胶手套,以免烧伤皮肤。
常用的碱洗液有:碳酸钠液(Na2CO3,即纯碱),碳酸氢钠(Na2HCO3,小苏打),磷酸钠(Na3PO4,磷酸三钠)液,磷酸氢二钠(Na2HPO4)液等4、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乙醚等可用于洗去油脂、脂溶性染料等污痕。
二甲苯可洗脱油漆的污垢。
只有无法使用刷子的小件或特殊形状的仪器才使用有机溶剂洗涤,如活塞内孔、移液管尖头、滴定管尖头、滴定管活塞孔、滴管、小瓶等。
5、其他:碱性酒精、王水、0.5%草酸、肥皂水、去污粉等(一)常用洗涤液的种类和使用范围总之:✐肥皂,肥皂液,洗衣粉,去污粉,用于可以用刷子直接刷洗的仪器,如烧杯,三角瓶,试剂瓶等;3✐洗液多用于不便用于刷子洗刷的仪器,如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蒸馏器等特殊形状的仪器,也用于洗涤长久不用的杯皿器具和刷子刷不下的结垢。
用洗液洗涤仪器,是利用洗液本身与污物起化学反应的作用,将污物去除,因此需要浸泡一定的时间使其充分作用。
(二)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1、玻璃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洗涤要则:“用毕立即洗刷”清洁标准:加水倒置,水顺器壁流下,内壁上附着的水膜均匀,且不挂水珠。
(1)初用玻璃仪器的清洗新购买的玻璃仪器表面常附着有游离的碱性物质,可先用洗涤灵稀释液、肥皂水或去污粉等洗刷再用自来水洗净,然后浸泡在1%-2%盐酸溶液中过夜(不少于4小时),再用自来水冲洗,最后用纯水冲洗2-3次。
(2)使用过的玻璃仪器的清洗◆一般玻璃仪器:如试管、烧杯、锥形瓶等(包括量筒),先用自来水洗刷至无污物;再选用大小合适的毛刷沾取洗涤灵稀释液或浸入洗涤灵稀释液内,将器皿内外(特别是内壁)细心刷洗,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纯水冲洗2-3次❖量器:如移液管、滴定管、量瓶等。
使用后应立即浸泡于凉水中,勿使物质干涸。
工作完毕后用流水冲洗,去附着的试剂、污物等,晾干后浸泡在铬酸洗液中4-6小时(或过夜),再用自来水充分冲洗、最后用纯水冲洗2-4次。
2、玻璃仪器的干燥(1)空气晾干,叫又风干:是最简单易行的干燥方法,只要将仪器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即可。
(2)烤干:将仪器外壁擦干后用小火烘烤,并不停转动仪器,使其受热均匀。
该法适用于试管、烧杯、蒸发皿等仪器的干燥。
(3)烘干:将仪器放入烘箱中,控制温度在105℃左右烘干。
待烘干的仪器在放入烘箱前应尽量将水倒净并放在金属托盘上。
此法不能用于精密度高的容量仪器。
(4)吹干:用电吹风吹干。
4(5)有机溶剂法:先用少量丙酮或无水乙醇使内壁均匀润湿后倒出,再用乙醚使内壁均匀润湿后倒出。
再依次用电吹风冷风和热风吹干,此种方法又称为快干法。
(三)常用玻璃仪器的规范使用1、量筒的使用(0.1 ml )根据不同的需要,量筒的容量有10毫升、100毫升、1000毫升等等,分析中可根据所需溶液的容量的不同来选用。
量取液体时,使视线与量筒内液面的弯月形最低处保持水平,偏高或偏低都会造成误差。
2、移液管的使用(0.01ml)(1)润洗(3ml左右)。
(2)吸取液体时,左手拿洗耳球,右手拇指及中指拿住移液管的上端标线以上部位,使管下端伸入液面下约1cm,(3)左手用洗耳球轻轻吸上液体,眼睛注意管中液面上升情况,移液管则随容器中液体下降而往下伸当液体上升到刻度线以上时,迅速用食指堵住上部管口。
(4)将移液管从液体内取出,靠在容器壁上,然后稍微放松食指,同时轻轻转动移液管,使标线以上的液体流回去。
当液面的弯月形最低点与标线相切时,就按紧管口,使液体不再流出。
(5)取出移液管移入准备接受液体的容器中,仍使其出口尖端接触器壁,让接受容器倾斜而移液管保持直立。
抬起食指,使液体自由地顺壁流下。
待液体全部流尽后,约等15s,取出移液管。
3、容量瓶的使用容量瓶是用来配制具有准确浓度的溶液时用的(20℃)。
(1)严密性检查:容量瓶在洗涤前应先检查一下瓶塞是否漏水。
瓶中放入自来水,放到标线附近,盖好盖后,左手按住塞子,右手把持住瓶底边缘,把瓶子倒立片刻,观察瓶塞有无漏水现象。
为避免打破塞子,应该用一根皮筋把塞子系在瓶颈上。
(2)转移溶液:应先把秤好的固体试样在烧杯中溶解后转移到容量瓶中。
用纯水多次洗涤烧杯,把洗涤液也转移入容量瓶中,以保证溶质全部转移。
?(3)定容:缓慢地加入纯水,接近标线1厘米处。
等1-2min,使附在瓶颈上的水流下。
然后用洗瓶或滴管加入蒸馏水至标线(小心操作,勿过标线)。
加水时,视线平视标线。
水充满到标线后,盖好瓶塞。
将容量瓶倒转,等气泡上升后,轻轻振荡。
再倒转过来。
重复操作多次,就能使瓶中溶液混合均匀。
54、滴定管的使用(1)类型:滴定管分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两种。
➢酸式滴定管可装放除了碱性以及对玻璃有腐蚀作用的溶液以外的溶液,酸式滴定管下端有一玻璃活栓,用以控制滴定过程中溶液的流出速度。
➢碱式滴定管的下端用橡皮管连接一个带有尖嘴的小玻璃管。
橡皮管内装一个玻璃珠,用以堵住溶液。
(2)严密性检查:滴定管在洗涤前应检查是否漏水,玻璃活塞是否转动灵活。
若碱式滴定管漏水则需要更换玻璃珠或橡皮管。
( 滴定管装满水后,20分钟内滴漏体积不超过0.1ml )滴定管中灌水至最高标线,10 分钟后观察是否漏水(3)活栓涂油方法:在擦干活栓和活栓槽内壁之后,用手指沾少量凡士林擦在活栓粗的一端,沿圆周涂一薄层,尤其在孔的近旁,不能涂多。
涂活栓另一端的凡士林最好是涂在活栓槽内壁上。
涂完以后将活栓插入槽内,插时活栓孔应与滴定管平行。
若发现仍转动不灵活,或活栓内的油层出现纹路,表示涂油不够。
如果有油从活栓缝隙溢出或挤入活栓孔,表示涂油太多。
遇到这些情况。
都必须重新涂油。
(4)出口管中气泡的清除:∙滴定溶液装入滴定管时,出口管还没有充满溶液。
此时将酸式滴定管倾斜约30°,左手迅速打开活栓使溶液冲出,就能充满全部出口管。
∙碱式滴定管,则把橡皮管向上弯曲,玻璃尖嘴斜向上方。
用两指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出口管喷出,气泡随之逸出,继续一边挤橡皮管,一边放下橡皮管,气泡便可完全除去。
(5)滴定管读数方法:◆读数时滴定管必须保持垂直状态。
❖注入或放出溶液后稍等1~2min,待附着于内壁的溶液流下后再开始读数。
♦常量滴定管读数应读到小数点后第二位毫升数值,如23.82 ml,18.20 ml等。
⌧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液面保持在同一水平。
⍓对于无色或浅色溶液,读它们的弯月面下缘最低点的刻度;对于深色溶液如高锰酸钾,碘水等,可读两侧最高点的刻度。
6(6)滴定:(润洗---10ml)◆将滴定管夹在滴定管夹上(左边),酸式滴定管的活栓柄向右。
滴定管保持垂直。
在驱赶出下端玻璃尖管中的气泡,调整好液面高度,并记录了初读数之后,还要将挂在下端尖管出口处的残余液滴除去才能开始滴定。
❖将滴定管伸入烧杯或锥形瓶内,左手三指从滴定管后方向右伸出,拇指在前方与食指及中指操纵活塞,使液滴逐滴加入。
如果在烧杯内滴定,则右手持玻璃棒不断轻轻搅动溶液;如果在锥形瓶内滴定,则右手持瓶颈不断转动。
♦每次滴定最好都是将溶液装至滴定管的“0.00”毫升刻度上或稍下一点开始。
这样可以消除因上下刻度不均匀所引起的误差。
四、滤纸、试纸的性能与选用(一)滤纸的性能与选用1、类型:定性滤纸、定量滤纸(色带标志:白-快、蓝-中、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