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农化分析》

合集下载

土壤农化分析(教案)

土壤农化分析(教案)

土壤农化分析(教案)第一章:土壤的组成与性质1.1 土壤的组成了解土壤的组成,包括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等。

探讨各组成部分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1.2 土壤的性质学习土壤的物理性质,如土壤质地、结构、孔隙度等。

研究土壤的化学性质,包括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

第二章: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2.1 土壤样品的采集学习土壤样品采集的方法和技巧。

探讨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采样点对样品采集的影响。

2.2 土壤样品的处理了解土壤样品的处理步骤,包括干燥、研磨、过筛等。

掌握处理过程中注意事项,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三章:土壤养分的测定3.1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学习土壤有机质的测定方法,如重铬酸钾滴定法、燃烧法等。

探讨不同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3.2 土壤养分的测定了解土壤养分(氮、磷、钾等)的测定方法,如凯氏蒸馏法、钼锑抗比色法等。

掌握不同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四章:土壤质量评价与监测4.1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学习土壤质量评价的方法,如土壤质量指数、土壤污染指数等。

探讨不同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4.2 土壤监测与管理了解土壤监测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土壤样品的定期采集、分析等。

探讨土壤健康管理的方法和措施,如土壤改良、施肥等。

第五章:土壤污染与防治5.1 土壤污染类型与来源学习土壤污染的类型,包括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等。

探讨土壤污染的来源,包括农业、工业、生活等。

5.2 土壤污染防治措施了解土壤污染防治的方法和措施,如土壤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等。

探讨不同修复技术的适用条件和效果评估。

第六章:土壤肥力与植物营养6.1 土壤肥力的概念与评价理解土壤肥力的内涵,学习土壤肥力评价指标,如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

探讨土壤肥力评价的方法和土壤肥力分级。

6.2 植物营养与土壤关系学习植物所需主要营养元素(N、P、K等)的生理功能和植物营养诊断方法。

探讨土壤供应营养元素的能力及土壤-植物营养系统的平衡。

《土壤农化分析》课件

《土壤农化分析》课件

土化分析的步骤
1、确定分析项目: 、确定分析项目: 根据生产及科研的需要, 根据生产及科研的需要,应有针对性的选择测定 项目,即选项目的目的性要明确, 项目,即选项目的目的性要明确,不盲目追求大量 数据。 数据。 选分析项目应目的明确,少而精。 选分析项目应目的明确,少而精。 目的明确 2、土样的采集与处理: 、土样的采集与处理: 这是土化分析最关键的一步, 这是土化分析最关键的一步,应尽量做到正确采 最关键的一步 集与处理土样。 集与处理土样。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朱江 zhujiang@
课程体系-----土壤分析 植物诊断 农产品品质检验 肥料分析
课程特点---一技之长 理论实践相结合
使用教材
1、《土壤农化分析》 (面向 世纪课程教材) 、 土壤农化分析》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世纪课程教材) 鲍士旦主编, 鲍士旦主编,第三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
绪论
本章要点: 本章要点: 1、了解土壤化学分析工作的意义。 、了解土壤化学分析工作的意义。 2、掌握土壤化学分析的误差来源。 、掌握土壤化学分析的误差来源。 3、了解土壤化学分析的误差检验与减免方法。 、了解土壤化学分析的误差检验与减免方法。 4、熟悉土壤化学分析的步骤。 、熟悉土壤化学分析的步骤。
土化分析的主要误差是采样误差和分析误差。 土化分析的主要误差是采样误差和分析误差。 主要误差是采样误差和分析误差 1、采样误差: 、采样误差:
属于偶然误差,是土化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 属于偶然误差,是土化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 土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不均一体系, 土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不均一体系,不正确的 采样所带来的误差远远超过其它误差。 采样所带来的误差远远超过其它误差。

(完整版)土壤农化分析教学及实验大纲

(完整版)土壤农化分析教学及实验大纲

《土壤农化分析》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大纲说明1.课程性质与任务《土壤农化分析》是研究土壤植物及肥料分析的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应用科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土壤植物及肥料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并且学会现代分析仪器的使用技术,达到能够熟练掌握土壤农化分析的基本技能及分析方法,准确规范的进行土壤植物及肥料样品的分析得出正确的分析结果,并能应用到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中去。

2.教学目的与要求1、学会并掌握土壤农化分析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

2、理解并掌握分析结果的质量控制和数据处理的方法并能够熟练准确的应用。

3、了解常用现代分析仪器的分析原理简单构造及操作方法做到熟练使用正确分析。

4、理解并正确掌握土壤植物及肥料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试验仪器设备的准备及试剂的配制,熟练正确的掌握试验操作技术及土壤植物和肥料常规分析项目的意义目的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操作步骤结果分析及注意事项。

并能把分析结果正确的应用到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中去。

3.适用专业《土壤农化分析》适用于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营养,土壤等专业。

4.前期相关课程要求前期要求具有普通化学、分析化学、高等数学、植物学、土壤学及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等学科的一般知识,并与植物营养学和土壤学课程相衔接,从而系统地构成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的课程体系。

5.教学方式、主要环节与学时分配教学方式本着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并重的原则,主要包括讲课、实验和讨论等环节,计划教学总时数76-80学时,其中讲课48-50学时、实验28-30学时。

6.考试考核办法以期中和期末考试为主,考核采取闭卷笔试,并要求实验成绩占30-40%、平时成绩占10-20%。

二、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土壤农化分析》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鲍士旦主编参考书目:《土壤农化分析》农业出版社出版,南京农业大学主编《土壤农化常规分析法》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主编《土壤分析技术规范》,农业出版社出版。

土壤农化分析完整

土壤农化分析完整

土壤农化分析完整土壤农化分析是农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土壤中有机质、养分、微生物等方面的分析,可以准确评估土壤质量和肥力水平,为农民提供科学的土壤管理措施,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土壤农化分析的步骤和意义。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在进行土壤农化分析之前,首先要采集代表性的土壤样品。

采样区域应该相对均匀,并且不同类型的土壤要分别采样。

采集土壤样品时要避开路旁、斜坡、河边等容易受到人为污染的地方。

采样工具要干净,避免带入外来污染。

采样深度一般为0-20厘米,将不同位置的样品混合均匀后取一部分作为分析样品。

二、土壤有机质的测定有机质是土壤中的重要组分,对土壤肥力和土壤结构有着重要影响。

有机质的含量可以通过测定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来判断。

一般可以采用干燥法、酸碱滴定法、元素分析仪等方法进行测定。

三、土壤养分的测定土壤养分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要素,包括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

测定土壤养分可以采用化学分析法,如盐酸消化法、硝酸铵提取法等。

四、土壤酸碱度的测定土壤的酸碱度对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测定土壤酸碱度的方法有pH值测定法和酸碱滴定法。

pH值可以通过酚酞指示剂和pH计进行测定。

五、土壤微生物的测定土壤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养分转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测定土壤微生物量的方法有好氧培养法、快速测定法等。

六、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质对农业生产也具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测定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有土壤颗粒组成的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土壤容重的测定等。

1.评估土壤质量和肥力水平,为农民提供科学的土壤管理措施。

通过分析土壤中有机质、养分、微生物等的含量和分布情况,可以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和潜在的问题,指导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施肥和土壤改良工作。

2.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合理施肥和土壤管理,提高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结构,可以增加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率,提高产量和品质。

土壤农化分析——隋方功 李俊良 主编

土壤农化分析——隋方功 李俊良 主编

土壤农化分析实验隋方功李俊良主编莱阳农学院农学系二OO四、二主编:隋方功李俊良编写人员: 崔德杰刘树堂孟祥霞王维华张晓晟目录第一篇土壤分析 (3)1—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3)1—2 土壤水分的测定(吸湿水和田间持水量) (5)1—3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重铬酸钾容量法) (6)1—4 土壤中氮的测定(全氮、速效氮) (7)1—5 土壤中磷的测定(全磷、速效磷) (10)1—6 土壤钾素的测定 (12)1—7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13)1—8 土壤可溶性盐分的测定 (14)1—9 土壤微量元素的测定 (18)1—10 土壤酸碱度的测定 (20)1—11 土壤容重和孔度的测定(环刀法) (21)第二篇肥料分析 (23)2—1 肥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23)2—2 肥料含水量的测定 (24)2—3 氮素化肥分析 (25)2—4 磷素化肥分析 (26)2—6复合肥料的分析 (30)2—7有机肥料的分析 (30)第三篇植物分析 (31)3—1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 (31)3—2植物营养诊断 (32)3—3植物水分的测定 (35)3—4植物粗灰分的测定 (36)3—5植物常量元素的分析 (37)3—6 植物微量元素分析 (42)3—7 植物全碳的测定(K2Cr2O7容量法) (44)第四篇农产品分析 (44)4—1 农产品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44)4—2 农产品水分测定 (45)4—3 蛋白质的测定 (47)4—4 农产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分析 (49)4—5 植物中粗脂肪的测定 (55)4—6 植物中维生素C的测定 (58)4—7 农产品酸度的测定 (60)4—8 氨基酸总量测定 (62)4—9果品硬度测定 (64)4—10 果品中可溶性固形物测定 (64)第一篇土壤分析1—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直接影响着分析结果和结论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

土壤农化分析

土壤农化分析

土壤农化分析
《土壤农化分析》是2000年1月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鲍士旦。

该书适用于资源与环境学院有关土壤、农业化学、植物营养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土壤农化分析(土壤农业化学资源与环境专业用)》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指导委员会审定教材。

再版时,我们力求反映20世纪90年代有关土壤农化分析方面的进展。

土壤分析部分内容略有增加,但变动不大;植物分析中农产品品质分析增加新的内容;由于工业"三废"排放有害重金属元素进入水体和农田,对植物、动物及人类产生日益严重的毒害,故增加"无机污染(有害)物质的分析"一章;肥料分析部分增加了无机复混肥料分析的内容,其方法均为国标法。

鉴于各校已单独开设仪器分析课,根据大家的意见去掉"仪器分析"一章;为了全面开展质量控制,提高技术人员业务水平,保证分析工作质量和加强分析工作的科学管理,特增加"分析质量控制及数据处理"一章。

在本书第二版中有许多现在已不再使用的计量单位和符号,在再版时严格按照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及有关量和单位的国家标准,相应给予全面修改,以保持全书的一致性。

土壤农化分析这门课是一门比较基础的课程,最好别用哪章重点之类的思想来应付它,不知道你考哪个学校.不同的学校试卷是不同的,你可以把那个学校往年的试卷买来.一般说来学校是有他们自己往
年的试卷卖的,大概5元一份.其实考研试卷都是很注重基础的,几乎没什么特别难的题,只要你把这门课的基本知识点掌握的话,考个不错的分数应该不是很难.。

海南大学《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步骤教学内容

海南大学《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步骤教学内容

海南大学2013年《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步骤《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操作步骤实验一:植物样品的采集根据单一差异原则,依据植株的大小、叶片的长势长相、生长发育情况确定适宜采集的植株。

在有效区分后,在不同的植株的不同方向依次采集样品N(小/中/大叶采样量30-50/20-30/15-20)株。

用干净的毛巾擦净植物样品表面的灰尘,剪掉叶柄,在90℃杀青、70℃烘干。

实验二:土壤肥力样品的采集依据单一差异原则及相应的采样单元的采样路线在待采样的土地上进行采样。

按照棋盘式的采样路线采集12个点位置的土壤(每个点采样100—200g)并剔除其中的有机物。

将12个位置的土壤样品混合均匀并称重(约1.5kg)、风干。

实验三:植物样品的消化称取<1mm风干样品0.2000—0.2500g于干燥的100mL消煮管中,润湿样品后加入浓硫酸8.00mL,低温消煮至黑色溶液时去下稍冷却,加入双氧水10-15d,继续加热10min,取下重复以上操作至溶液清亮后继续加热10min取下,冷却定容。

实验四:植物含氮的测定比色法:吸取待测液1.00mL与50mL容量瓶中,加入10%酒石酸钠2.00mL,摇匀后,用指示剂外加入法调节酸度,加水至约40mL,摇匀后加入奈氏试剂2.50mL,定容,30min后,410nm比色,同时做空白。

标准曲线:0;0.25;0.5;1.0;1.5;2.0计算:N(%)=ρ*V*ts*0.0001/m蒸馏法:吸取待测液10.00mL,10M NaOH 8.0mL,2% H3B03 5.0mL,蒸馏至60—70mL,标准酸滴定。

计算:N(%)=((V-V0)*c(1/2H2SO4)*14.0*0.001/m)*1000实验五:植物磷钾的测定磷:吸取待测液2.00mL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约30mL,加3滴2,6-二硝基酚,用4N NaOH 调至刚显黄色,加入钼锑抗5.0mL,定容后30min,700nm 比色。

土壤农化分析

土壤农化分析

土壤农化分析.3版摘要:土壤农化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土壤检测方法,它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从而更好地管理土壤。

本文介绍了土壤农化分析的基本原理,以及土壤农化分析的三个版本,即1.0版、2.0版和3.0版。

本文还介绍了3.0版土壤农化分析的特点,包括更新的检测技术、更多的检测项目、更高的检测精度和更完善的报告系统。

最后,本文总结了3.0版土壤农化分析的优势,并建议农民使用3.0版土壤农化分析来更好地管理土壤。

关键词:土壤农化分析;3.0版;检测技术;检测项目;检测精度IntroductionSoil agronomic analysis is an important soil testing method, which can help farmers better understand the fertility status of soil and better manage soil.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and three versions of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namely 1.0 version, 2.0 version and 3.0 vers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are also introduced, including updated detection technology, more detection items, higher detection accuracy and more perfect report system. Finally, the advantages of 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are summarized, and it is suggested that farmers use 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to better manage soil.1. Basic Principle of Soil Agronomic AnalysisSoil agronomic analysis is a soil testing method that can help farmers better understand the fertility status of soil and better manage soil.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is to analyze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such as soil texture, soil structure, soil organic matter, soil pH, soil nutrient content, etc., and then make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fertility status of soil.2. Three Versions of Soil Agronomic AnalysisAt present, there are three versions of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namely 1.0 version, 2.0 version and 3.0 version.2.1 1.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1.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is the earliest version of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It mainly uses traditional soil testing methods to detect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such as soil texture, soil structure, soil organic matter, soil pH, soil nutrient content, etc. 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1.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is relatively low, and the detection items are relatively few.2.2 2.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2.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is an improved version of 1.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Compared with 1.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2.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has more detection items and higher detection accuracy. In addition, 2.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also uses modern detection technology to detect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2.3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is the latest version of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Compared with 2.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has more detection items, higher detection accuracy and more perfect report system. In addition, 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also uses more advanced detection technology to detect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3. Characteristics of 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3.1 Updated Detection Technology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uses more advanced detection technology to detect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For example, it uses infrared spectroscopy to detect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uses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to detect soil nutrient content. 3.2 More Detection Items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has more detection items than 2.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In addition to detecting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also detects soil heavy metal content, soil microbial content and soil enzyme activity.3.3 Higher Detection Accuracy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has higher detection accuracy than 2.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is up to 0.1%, which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2.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3.4 More Perfect Report System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has a more perfect report system than 2.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After the detection is completed, 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can generate a detailed report, which includes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soil heavy metal content, soil microbial content and soil enzyme activity.4. Advantages of 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1) It can detect more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soil heavy metal content, soil microbial content and soil enzyme activity.(2) It has higher detection accuracy, up to 0.1%.(3) It has a more perfect report system, which can generate a detailed report after the detection is completed.5. ConclusionIn conclusion, 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has more detection items, higher detection accuracy and more perfect report system than 2.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farmers use 3.0 version soil agronomic analysis to better manage soil.。

土壤农化分析

土壤农化分析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的一本书。

作者是鲍世丹。

本书适合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农业化学和植物营养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面向21世纪的课程》《土壤农药化学分析》(土壤农药化学资源和环境专业)是经国家农业高等学校教材指导委员会批准的教材。

在重印本中,我们试图反映1990年代土壤农业化学分析的进展。

土壤分析的内容略有增加,但变化不大。

农产品质量分析在植物分析中增加了新的内容;由于工业“三种废物”将有害的重金属元素排放到水和农田中,对植物,动物和人类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毒性,因此增加了“无机污染物(有害物质)的分析”一章;在肥料分析部分,增加了无机复合肥料分析的内容,方法均为国家标准方法,鉴于各学校开设了单独的仪器分析课程,因此根据大家的意见删除了“仪器分析”一章;为了全面进行质量控制,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分析工作的质量,加强分析工作的科学管理,特别增加了“分析质量控制和数据处理”一章。

在本书的第二版中,有许多不再使用的测量单位和符号。

在再版中,严格按照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计量单位》和国家有关数量和单位的标准对它们进行了完全修订,以保持整本书的一致性。

本书目录第一章是土壤农业化学分析的基础知识第二章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第三章土壤有机质的测定第四章土壤氮,硫的分析第五章土壤of疮的测定第六章土壤中钾的测定第七章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测定第八章土壤阳离子交换能量增强分析第9章土壤水溶性盐的分析第十章土壤碳酸钙的测定第11章土壤中硅,铁和铝的分析第十二章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和水分测定第十三章植物灰和各种营养成分的测定第十四章农产品中蛋白质和硝酸的分析第十五章农产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分析。

《土壤农化分析》考研大纲

《土壤农化分析》考研大纲

《土壤农化分析》考研大纲考试大纲内容提要:《土壤农化分析》(鲍士旦主编,第三版)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植物营养学、土壤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考试科目之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土壤农化的基本知识、分析质量控制与数据处理、土壤养分分析、植物养分和农产品品质分析、肥料养分分析等5大部分。

《土壤农化分析》考试大纲目录:第一部分土壤农化分析的基本常识基本要求:掌握土壤农化分析用水、试剂、器皿等的选用、试剂配置,土壤、植株、肥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重点及难点:土壤、植物、肥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方法。

第一节土壤农化分析用水的要求及检验一、纯水的制备原理二、实验室用水的要求和检验第二节试剂的标准、规格、选用和保存一、试剂的标准和规格二、试剂的选择三、试剂的配制和保存第三节分析常用器皿、滤纸等性能选用和器皿的洗涤第四节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一、混合土样和特殊土壤的采集二、土壤样品的制备和保存三、土壤水分的测定第五节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一、植物样品的采集二、植物样品的制备和保存三、植物水分和干物质的测定第六节肥料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一、无机肥料样品的采集和制备二、有机肥料样品的采集和制备第二部分土壤分析基本要求:掌握土壤养分、土壤质量的相关指标的分析。

重点及难点:土壤养分测定的方法、原理和关键步骤,土壤总盐分和阳离子代换量的测定原理和关键步骤。

第一节土壤有机质的测定第二节土壤氮和硫的分析一、土壤全氮的测定二、土壤无机氮、碱解氮的测定三、土壤中硫的测定第三节土壤磷的测定一、土壤全磷的测定二、土壤速效磷的测定第四节土壤钾的测定一、土壤全钾的测定二、土壤速效钾、缓效钾的测定第五节土壤微量元素的测定一、土壤中有效硼的测定二、土壤中有效铁锰铜锌的测定第六节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分析一、石灰性土壤交换量的测定二、盐碱土交换量及交换性钠的测定第七节土壤水溶性盐的测定一、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三、土壤阳离子的测定第三部分植物养分和农产品品质分析基本要求:掌握植物样品中全氮、磷、钾和微量营养元素的测定方法、原理,植物样品中粗蛋白、还原糖、粗脂肪等测定方法和原理。

海南大学2013年《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步骤

海南大学2013年《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步骤

《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操作步骤实验一:植物样品的采集根据单一差异原则,依据植株的大小、叶片的长势长相、生长发育情况确定适宜采集的植株。

在有效区分后,在不同的植株的不同方向依次采集样品N(小/中/大叶采样量30-50/20-30/15-20)株。

用干净的毛巾擦净植物样品表面的灰尘,剪掉叶柄,在90℃杀青、70℃烘干。

实验二:土壤肥力样品的采集依据单一差异原则及相应的采样单元的采样路线在待采样的土地上进行采样。

按照棋盘式的采样路线采集12个点位置的土壤(每个点采样100—200g)并剔除其中的有机物。

将12个位置的土壤样品混合均匀并称重(约1.5kg)、风干。

实验三:植物样品的消化称取<1mm风干样品0.2000—0.2500g于干燥的100mL消煮管中,润湿样品后加入浓硫酸8.00mL,低温消煮至黑色溶液时去下稍冷却,加入双氧水10-15d,继续加热10min,取下重复以上操作至溶液清亮后继续加热10min取下,冷却定容。

实验四:植物含氮的测定比色法:吸取待测液1.00mL与50mL容量瓶中,加入10%酒石酸钠2.00mL,摇匀后,用指示剂外加入法调节酸度,加水至约40mL,摇匀后加入奈氏试剂2.50mL,定容,30min后,410nm比色,同时做空白。

标准曲线:0;0.25;0.5;1.0;1.5;2.0计算:N(%)=ρ*V*ts*0.0001/m蒸馏法:吸取待测液10.00mL,10M NaOH 8.0mL,2% H3B03 5.0mL,蒸馏至60—70mL,标准酸滴定。

计算:N(%)=((V-V0)*c(1/2H2SO4)*14.0*0.001/m)*1000 实验五:植物磷钾的测定磷:吸取待测液2.00mL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约30mL,加3滴2,6-二硝基酚,用4N NaOH 调至刚显黄色,加入钼锑抗5.0mL,定容后30min,700nm比色。

标准曲线:0;0.05;0.10.0.20;0.40;0.60;0.80计算:P(%)=ρ*V*ts*0.0001/m 钾:吸取待测液2.00mL于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在火焰光度计上测定。

南信大第二章土壤农化分析实验室基本知识

南信大第二章土壤农化分析实验室基本知识
6
7
第一节 土壤农化分析课程简介
三、土壤农化分析的学习要求 1. 要求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 有关数理化知识 化学和分析化学基础知识 农业生产基本知识 土壤与植物营养方面的知识
8
第一节 土壤农化分析课程简介
三、土壤农化分析的学习要求 2.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又是一门应用 学科。要求必须掌握有关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和基本操作。 共60学时,其中理论课28学时,实验课36学 时。理论与实践并重!强调动手能力训练!
植物分析:植物养分含量分析、农产品品质分析(蛋
白质、糖分、淀粉、油分含量等)。
肥料分析:确定某一营养成分的百分含量。养分全量、
有效养分。
3
第一节 土壤农化分析课程简介
一、土壤农化分析研究内容
土壤农化分析一般可分为两个过程:
样品预处理:把待测成分从样品中分离出来或制成待测液; 选择适当的定量方法测定分离出来的或待测液中的成分。
前者主要是土壤化学或植物化学方面的问题,虽然也涉及 各种试剂的分析化学特性;
后者则主要是定量分析化学方面的问题,当然也考虑各种 分析样品的特性,如待测成分的含量范围和干扰物质的存在等 情况。
4
第一节 土壤农化分析课程简介
二、土壤农化分析的学习目的 土壤农化分析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专业基础 课,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工具课。 通过分析土壤、肥料、植物或农产品中多种成分 含量,为土壤分类、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合理施肥、 防治污染、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农业环境科学等学科进行 科学研究的必修课程。
<0.001 <0.01(石英比色杯, 无此测定项目 (同右) 1cm为比,测2cm比色
杯中水吸光度
SiO2 mg.L-1

《土壤农化分析》

《土壤农化分析》

《土壤农化分析》一、谈谈你对《土壤农化分析》课程的特性及其与他课程的关系的认识;该课程在科研与生产中,尤其在指导合理施肥中有何作用?答:1、特性:土壤农化分析包括土壤分析、植物分析和肥料分析三个方面,本课程主要着重在土壤分析和植物分析两个方面。

土壤分析主要是土壤的基本化学特性分析,包括化学组成、肥力特性、交换性能、酸碱度、盐分等。

植物分析包括两方面,一是植物养分含量的分析,二是收获品质的分析,本课程着重在于植物养分含量的分析。

《土壤农化分析》是我们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重要基础,它既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又是一门应用学科。

既要学好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还要学会使用现代分析仪器;同时又要学好专业课和农学类课程,才能正确地把分析结果应用到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中去。

2、与其他课程关系的认识:本课程与《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等课程密切相关,在我们实践与应用中,《土壤农化分析》为我们提供技术指导,根据不同的背景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最终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结合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等知识来进行分析,分析土壤的肥力情况、植物营养状况等以及了解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哪些,《土壤农化分析》与我们学过的这些课程是相互交叉的,《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等课程是教我们基础理论知识,《土壤农化分析》则是教我们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做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3、作用: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摸清土壤底细,研究植物营养和作物施肥,都需要化学分析工作,土壤农化分析工作在进行土壤和作物营养诊断,指导作物施肥和提高农业生产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除此以外,土壤农化分析中土壤分析为土壤分类、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土壤改良、合理施肥等提供依据,其植物分析中研究在不同土壤、气候条件和不同栽培措施与施肥技术影响下,植物体内养分含量的变化,为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数据。

施肥的目的是为了营养植物,而植物营养又是指导施肥的理论依据。

要进行合理施肥不仅要根据植物营养的理论和植物营养的特点,还要考虑外界条件,包括气候土壤和栽培技术等因素,把他们当作一个整体,使用土壤农化分析中的技术来研究合理施肥的理论和技术,以发挥肥料增产的最大效益。

《土壤农化分析实验》课件

《土壤农化分析实验》课件

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包括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制备,土壤有机质 、氮、磷、钾等养分的测定,以及土壤酸碱度、阳离子交 换容量等指标的测定。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获得土壤样品中各养分的含量、土壤 酸碱度、阳离子交换容量等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评价。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
01 土壤样品不均匀,导致测定结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01
02
03
样品处理
将土壤样品进行酸化处理 ,以破坏土壤中的有机物 ,释放出其中的碳。
氧化剂制备
制备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 氧化剂,用于氧化土壤中 的有机碳。
滴定分析
将氧化剂加入样品中,通 过滴定法测定土壤中有机 碳的含量,从而计算出土 壤有机质的含量。
土壤pH值的测定
样品制备
将土壤样品与蒸馏水按一 定比例混合,制成土壤悬 浊液。
土壤氮、磷、钾的测定
原理
利用化学分析法测定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
步骤
将处理好的土壤样品用酸或碱溶解,然后加入相应的试剂进行沉淀或络合反应,再通过比 色法或滴定法测定氮、磷、钾的含量。
注意事项
在测定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酸度等,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同时, 由于氮、磷、钾的含量可能会随着季节和作物生长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需要定期进行 测定和分析。
法测定。
注意事项
消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 间,避免样品烧焦或产生其他副
反应。
土壤pH值的测定
原理
利用酸度计测定土壤pH值。
步骤
将土壤悬浊液制备好后,用酸度计测定其pH值,并记录 数据。
注意事项
在测定前要确保酸度计校准准确,避免误差。同时,土壤 pH值可能会受到土壤类型、气候、季节等多种因素的影 响,因此需要多次测定取平均值。

土壤农化分析

土壤农化分析

土壤农化分析第1章土壤农化分析的基本知识1、实验室用纯水如何得到?应该符合哪些要求,如何检验?2、试剂有哪些规格?如何选用和保存?3、常用器皿特点如何?如何采用?如何冲洗?玻璃器皿冲洗应当遵从什么原则?4、常用滤纸的类别?各有何特点?如何采用?5、稀酸、稀碱如何酿制?如何标定?第2章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1、如何并使收集样品最具备代表性?2、土壤样品制备过程应该注意哪些事项?3、采集混合土壤样品的原则是什么?第3章土壤样品的收集与制取1、重铬酸钾外加热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原理是什么?2、铬酸、磷酸湿烧法测定有机质与重铬酸钾另加热容量法在原理上有何相同?3、列出常用土壤有机质测定方法,并比较其方法的优缺点。

4、长期迳水的水稻土使用哪种方法分析其有机质含量?为什么?5、重铬酸钾外加热容量法测定有机质含量的误差来源有哪些?如何消除?第4章土壤n和s分析1、土壤氮素形态有哪些?相互关系如何?测定时应注意什么问题?2、土壤有效n有哪些形态,为什么测定土壤有效n特别困难?3、酚二磺酸比色法测定硝态氮时应注意什么问题?4、化学方法抽取土壤硝态氮、氨态氮常用的金属粉末剂存有哪些?5、简述半微量凯氏法测定土壤全氮的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常用的催化剂有哪些?6、详述碱求解蔓延法测定土壤有效率n的原理及步骤?第5章土壤p分析1、如何挑选最合适的土壤有效率磷金属粉末剂?为什么0.5mnahco3就是石灰性土壤有效率磷较好的金属粉末剂?2、钼锑抗比色法测定p的原理及显色条件如何?干扰因素有哪些?如何消除?3、影响有效p浸提的因素有哪些?4、钼蓝比色法测量p时用的还原剂存有抗坏血酸和sncl2,采用二者对比色过程的影响如何?5、详述酸性土壤有效率p测量的0.03mnh4f-0.025molhcl抽取-钼蓝法测定的磷素形态,测量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

6、土壤无机p形态有哪些?如何采用化学方法分级测定?第6章土壤k分析1、土壤钾素的存在形态及相互关系。

土壤农化分析教学大纲内容

土壤农化分析教学大纲内容

《土壤农化分析》教学大纲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教学时数:理论课: 20 学时实验课: 40 学时一、编写说明1、课程简介:土壤农化分析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包括土壤分析、植物分析和肥料分析三个方面。

土壤农化分析既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又是一门应用学科。

本课程要求学生即要学好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还要学会使用现代分析仪器,以专业课知识为基础,将正确地分析结果应用到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中去。

本课程以土壤学、农业化学为主要理论,与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等课程密切相关,使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2、地位和任务:土壤农化分析既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又是一门应用科学。

既要学好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还有学会使用现代分析仪器;同时又要学好专业课和农学类课程,才能正确地把分析结果应用到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中去。

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事,由于现代分析仪器和自动化装置的应用,大大加快了分析工作的进度,现代化分析仪器在分析工作中成了不可缺少的工具。

但是现代化仪器的使用,同样离不开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复杂的精密仪器,对样品的预处理又是要求更高。

因此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训练就显得更加重要。

2、总体要求: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包括土壤分析、植物分析和肥料分析三方面的农化分析方法,摒弃掌握县官元素的分析方法、原理,熟练的进行农化分析。

二、教学大纲内容第一章:土壤农化分析的基本知识(2 学时)1、教学目的:掌握土壤农化分析的基本知识2、教学内容:第一节前言第二节土壤农化分析用纯水纯水的制备实验室用水的检验第三节试剂的标准、规格试剂的标准试剂的规格第四节常用器皿的性能、选用和洗涤3、本章重点:纯水的制备4、本章难点:实验室用水的检验第二章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1 学时)1、教学目的:掌握土壤样品采集和制备的方法2、教学内容:第一节土壤样品的采集概述采样误差和采样时间土样的采集采集土壤样品的工具第二节土壤样品的制备和保存新鲜样品和风干样品样品的风干、制备和保存第三节土壤水分的测定方法原理仪器设备测定步骤结果分析3、本章重点:混合土样采集要求4、本章难点:土壤水分测定原理与测定步骤第三章土壤有机质的测定(1学时)1、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掌握重铬酸钾法测定有机质的原理和方法。

土壤农化分析(完整)(两篇)

土壤农化分析(完整)(两篇)

引言概述:土壤农化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技术,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了解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营养状况,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本文将从土壤采样方法、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土壤养分分析、土壤酸碱度分析和土壤肥力评价等五个大点阐述土壤农化分析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一、土壤采样方法1.确定采样地点:在农业生产中,应根据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作物需求,选择具有代表性且有代表性的采样地点。

2.采样工具选择:采样工具包括土壤钻孔器、铁锹、塑料袋等,应根据采样目的和土壤类型选择合适的采样工具。

3.采样深度:根据不同作物根系分布深度及养分分布情况,制定合理的采样深度。

4.采样数量:根据采样地块总面积和不同土壤类型的覆盖情况,确定合适的采样点数量。

5.采样方法:采用“Z”字形或螺旋形采样法,保证土壤样品的代表性。

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1.土壤质地分析:通过测定土壤颗粒组成比例,确定土壤质地类型,包括砂壤土、壤土和粘土等。

2.土壤含水量分析:通过测定土壤湿度和水分的含量,了解土壤水分的分布和利用情况,为合理施肥和灌溉提供依据。

3.土壤含气量分析:通过测定土壤孔隙度和空气含量,了解土壤通气情况,为根系呼吸和微生物活动提供充足的氧气。

4.土壤有机质分析:通过测定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了解土壤的肥力水平和有机质的分解速度,为有机肥的施用提供依据。

5.土壤酸碱度分析:通过测定土壤的pH值,了解土壤的酸碱性,为土壤调理和肥料选择提供指导。

三、土壤养分分析1.全量养分分析:通过测定土壤中总氮、有效磷、速效钾等主要养分的含量,了解土壤的整体养分状况,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2.速效养分分析:通过测定土壤中速效态氮、磷、钾等养分的含量,了解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和及时调控的需要。

3.微量元素分析:通过测定土壤中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等的含量,了解土壤的微量元素状况,为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提供依据。

4.养分比例分析:通过计算土壤中主要养分的比例,了解土壤养分平衡性,为优化施肥方案和调整土壤肥力提供依据。

土壤农化分析

土壤农化分析

《土壤农化分析》是2000年1月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鲍士旦。

该书适用于资源与环境学院有关土壤、农业化学、植物营养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

目录第一章土壤农化分析的基本知识第二章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第三章土壤有机质的测定第四章土壤氮和硫的分析第五章土壤中礏的测定第六章土壤中钾的测定第七章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测定第八章土壤阳离子交换隆能的分析第九章土壤水溶性盐的分析第十章土壤中碳酸钙的测定第十一章土壤中硅、铁、铝等元素的分析第十二章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与水分测定第十三章植物灰分和各种营养元素的测定第十四章农产品中蛋白质和氮基酸的分析第十五章农产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分析第十六章籽粒中油脂肪酸的测定第十七章有机酸和维生素的分析第十八章无机污染(有害)物质的分析第十九章无机肥料分析第二十章有机肥料的分析第二十一章分析质量的控制和数据处理附表前言为了适应教学、科研和生产的需要,我们编写了这本包括土壤、肥料、植物及农产品分析的《土壤农化分析实验》,作为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和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有关专业师生的实验教材或工具书。

考虑到分析条件等原因,书中有时在同一分析项目中并了几个方法,可根据分析项目和要求等选择应用。

本书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土壤分析主要为土壤水分、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及土壤酸碱度的分析。

肥料分析主要为有机肥料、单质化学肥料及复合肥有效成分的分析。

植物分析主要为植物营养诊断、植物体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分析。

农产品分析主要为农产品中碳水化合物、糖分、淀粉、粗纤维、粗脂肪、Vc及氨基酸等的分析。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疏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

《土壤农化分析》知识点归纳

《土壤农化分析》知识点归纳

《土壤农化分析》知识点归纳一、土壤农化分析基础土壤农化分析是农业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土壤、植物和肥料等多个方面的分析工作。

以下将详细介绍土壤农化分析的基础内容。

1. 实验室纯水制备方法及分类实验室纯水的制备方法主要有蒸馏法和离子交换法。

•蒸馏法是利用水与杂质的沸点不同,经过外加热使所产生的水蒸气经冷凝后制得蒸馏水。

这种方法制得的蒸馏水不易长霉,但蒸馏器多为铜制或锡制,蒸馏水中难免有少量的金属离子存在,而且耗电较多,出水速度小。

•离子交换法是让水流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杂质后制得去离子水。

离子交换法制得的去离子水质量较高,但未经高温灭菌,往往容易长霉。

2. 农化分析用纯水的pH 要求及电导率要求农化分析用纯水的pH 要求为 6.5 - 7.5,电导率要求不高于 2 - 1μS・cm⁻¹。

常量分析可用电导率5μS・cm⁻¹左右的纯水,某些微量元素分析和精密分析需要用1μS・cm⁻¹以下的优质纯水。

3. 我国化学试剂按纯度分级及在农化分析中的应用我国化学试剂按纯度分为优级纯、分析纯、化学纯三级。

•农化分析常规项目一般用化学纯试剂配制溶液,因为化学纯试剂的纯度能够满足常规分析的要求,且价格相对较为经济。

•标准溶液和标定剂常用分析纯或优级纯试剂,这是因为标准溶液和标定剂需要更高的纯度,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微量元素分析需用优级纯或更高纯度试剂配制标准溶液,因为微量元素的含量通常很低,对试剂的纯度要求极高,以避免杂质对分析结果的干扰。

4. 使用硼砂作为基准试剂时的处理方法使用硼砂作为基准试剂时,需在称重前置于盛有蔗糖和食盐饱和水溶液的干燥器内平衡一周。

硼砂作为基准物质使用前的这种处理方法,可以确保其性质稳定,从而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在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时,若硼砂事先置于干燥器中保存,会对所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的结果产生影响,一般会使结果偏低。

5. 玻璃器皿的洗涤要则玻璃器皿的洗涤要则是用毕立即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农化分析》
一、谈谈你对《土壤农化分析》课程的特性及其与他课程的关系的认识;该课程在科研与生产中,尤其在指导合理施肥中有何作用?
答:1、特性:土壤农化分析包括土壤分析、植物分析和肥料分析三个方面,本课程主要着重在土壤分析和植物分析两个方面。

土壤分析主要是土壤的基本化学特性分析,包括化学组成、肥力特性、交换性能、酸碱度、盐分等。

植物分析包括两方面,一是植物养分含量的分析,二是收获品质的分析,本课程着重在于植物养分含量的分析。

《土壤农化分析》是我们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重要基础,它既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又是一门应用学科。

既要学好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还要学会使用现代分析仪器;同时又要学好专业课和农学类课程,才能正确地把分析结果应用到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中去。

2、与其他课程关系的认识:本课程与《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等课程密切相关,在我们实践与应用中,《土壤农化分析》为我们提供技术指导,根据不同的背景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最终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结合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等知识来进行分析,分析土壤的肥力情况、植物营养状况等以及了解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哪些,《土壤农化分析》与我们学过的这些课程是相互交叉的,《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等课程是教我们基础理论知识,《土壤农化分析》则是教我们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做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3、作用: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摸清土壤底细,研究植物营养和作物施肥,都需要化学分析工作,土壤农化分析工作在进行土壤和作物营养诊断,指导作物施肥和提高农业生产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除此以外,土壤农化分析中土壤分析
为土壤分类、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土壤改良、合理施肥等提供依据,其植物分析中研究在不同土壤、气候条件和不同栽培措施与施肥技术影响下,植物体内养分含量的变化,为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数据。

施肥的目的是为了营养植物,而植物营养又是指导施肥的理论依据。

要进行合理施肥不仅要根据植物营养的理论和植物营养的特点,还要考虑外界条件,包括气候土壤和栽培技术等因素,把他们当作一个整体,使用土壤农化分析中的技术来研究合理施肥的理论和技术,以发挥肥料增产的最大效益。

二、各自小班同学根据本小班所分析的不同处理土壤样品的各个测定指标数据,列出不同样品的各个指标的测定结果总表,然后对各个不同处理土壤样品的各个养分含量水平进行比较,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对各个土样土壤肥力评价与讨论。

答:本门课程测定了土壤的以下指标:有机质、碱解氮、全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交换性钙8项指标含量,现先将土壤的8项指标列出对比国家土壤养分等级进行分析评价:
表1.全国土壤养分分级表
1、土壤有机质(g/kg):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评价的一个主要指标。

有机质
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影响到土壤结构及理化性质、植物生长等。

经实验数据分析,14组经不同处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都低于6.00g/kg,处于有机质含量极低水平。

2、碱解氮含量(mg/kg):碱解氮又称为速效氮,它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

碱解氮含量的高低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以及施入氮素肥料的多少,他能反映近期土壤的氮素供应能力。

经实验数据分析,14组经不同处理土壤的碱解氮含量都低于30.00mg/kg,均处于碱解氮含量极低水平。

3、全氮含量(g/kg):土壤中的全氮含量代表着土壤氮素的总储量和供氮潜
力。

因此,全氮含量与有机质一样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之一。

土壤氮素绝大部分来自有机质,固有机质的含量与全氮含量呈正相关。

14组数据中,大部分土壤的全氮含量处于极低水平,第4、6、12组土壤的全氮含量处于低水平,第一组土壤的全氮含量处于中等水平。

4、全磷含量(g/kg):土壤中全磷含量代表土壤中磷的贮藏量及供给状况,可
以反映土壤肥力,对于指导施肥有重要作用,还可为磷在土壤中的吸附、固定、转化提供定量数据。

14组数据中有一半土壤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其中第7组土壤的全磷含量为1.98g/kg,处于高水平,第11和第14组的土壤全磷含量处于低水平,第2组土壤全磷含量处于极低水平。

5、速效磷含量(mg/kg):速效磷是指能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的磷素。

了解速
效磷供应状况,对于施肥有直接指导意义。

14组数据中,有一半土壤的有效磷含量处于高水平,一半土壤的有效磷含量处于极高水平,其中第13组的土壤速效磷含量是最高的。

6、全钾含量(g/kg):钾素是三大营养元素之一,测定全钾含量可以了解土壤
总钾贮藏量。

14组数据中,土壤的全钾含量均处于中等及中上水平,其中第14组土壤的全钾含量最高。

7、速效钾含量(mg/kg):速效钾包括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其能很快被植物
吸收利用,土壤钾素肥力的供应能力主要取决于速效钾和缓效钾。

14组数据中大部分土壤的速效钾含量处于低水平,第4、5、6、7组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处于极低水平,仅第2组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水平。

8、交换性钙含量(cmol/kg):交换性钙是指吸附于土壤胶体表面的钙离子。

土壤中主要的代换性盐基之一,是植物可利用的钙。

土壤中交换态钙含量很高,变幅也很大。

交换性钙占土壤全钙含量的5%~60%,一般为20%~30%左右,占土壤交换性盐基的40%~90%,交换性钙是土壤有效钙的主题交换性钙含量高,土壤有效钙的供应容量大。

14组数据中,大部分的土壤的有效钙含量处于2~3cmol/kg,第7组的有效钙含量最高为3.8cmol/kg,第14组的有效钙最低为1.973cmol/kg。

综合来看14组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全氮含量处于极低水平,速效钾、交换性钙含量处于低水平,全磷、速效磷、全钾含量处于中等及以上的水平,因而土壤的总体肥力偏低且土壤中缺乏氮素、钾素,磷素暂不缺乏,交换性钙含量也偏低。

从氮、磷、钾的全量来看土壤中氮素的贮藏量很低,磷素的贮藏量处于中等水平,钾素的贮藏量处于高水平,但是土壤中钾大部分是以植物难以吸收利用的矿物态存在,即使钾储量很高,植物仍可能缺乏钾素,14组数据中第1组土壤养分的保有量是比较靠前的,因而第一组处理方案下的土壤保肥效果较好。

从速效养分来看土壤当季氮素、钾素供应能力较差,磷素的供应能力较强,因而在种植作物时要注意施加氮肥和钾肥。

14组数据中第13组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较强,
第13组土壤经过了施加磷肥、钾肥和有机肥的处理,在种植作物时,我们可以优先选择第13组土壤的处理方案,但是要注意需额外施加氮肥,来增强土壤中氮素的供应能力,从数据中对比可知有机肥的施加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因而在施加氮磷钾肥时可与有机肥配合施用。

我们测得的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偏低,有可能因为广西降雨量较大,淋溶强烈,钙易淋失,种植在该类土壤上的作物可能会出现缺钙的现象,所以我们还应注重钙肥的施用。

三、各自小班同学根据本小班所分析的不同处理植株样品的各个测定指标数据,列出不同样品的各个指标的测定结果总表,然后对各个不同处理植株样品的各个养分含量水平进行比较,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对各个植株营养水平及营养诊断评价与讨论。

答:我们组通过实验测得植物全氮含量为0.75%,全磷含量为0.49%,全钾含量为0.87%。

植物体内的氮主要以蛋白质、氨基酸等有机氮形式存在,一般植物的全氮含量约为植物体干重的0.3%~5.0%,其含量的高低与植物种类、器官、生育时期和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氮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及产量品质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植物体内,磷的含量一般为植株干重的0.2%~1.1%。

植物体
内的磷主要以有机磷的形式存在,约占植株全磷量的85%,少量以无机磷的形式存在,有机态磷主要是核酸、磷脂和植素等,无机磷的含量虽少但波动大,能较好地反映植株的磷素营养状况。

作物的需钾量较大,一般植物体内的含钾量约占干物重的0.3%~5.0%,植物含钾量因植物种类和器官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在作物体内钾不形成稳定的化合物,以离子状态存在于细胞液中或吸附于原生质胶体表面,稳定的钾含量是细胞进行正常代谢的保证。

一般植物体内全氮和全钾含量在1.0%~5.0%之间,与氮和钾相比,植物含磷量相对较低,一般为0.2%~0.5%。

从我们测得的数据来看,植物体内的含磷量较含氮量和含钾量来说相对较低,但是仍在正常范围内,植物体内的全氮、全钾含量偏低,植物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缺氮、缺钾的状况,因而该植物应选择氮素和钾素供应能力强的土壤来种植,种植过程中还应注意氮肥和钾肥的施加,避免缺乏氮素、钾素而影响作物的品质。

从14组数据来看,全氮含量最高的是第7组植株,全磷含量最高的是第3组植株,全钾含量最高的是第2组植株,第14组的全钾含量非常低,为0.01%,与其他组的全钾含量相差较大,很有可能在实验操作中出现了失误从而造成了较大的误差。

综合来看,第七组植株的全氮、全钾、全磷的营养水平较高,第六组植株的全氮、全磷、全钾的营养水平较低,所以第七组植株在种植时可适量施加氮磷钾肥,第六组植株在种植时要选择土壤肥力较高的土地来种植,还需要及时补充氮磷钾肥。

表3.不同植株样品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