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讲义规范讲座
钢结构焊接规范讲义

钢结构焊接规范讲义(总3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钢结构焊接规范》培训讲义日期:2012年06月30日~2012年07月01日地点:太原市主讲人:施天敏(上海材料研究所)一、前言钢结构焊接规范出台的背景1、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钢结构建设的历史回顾、钢产量的发展势头、城市化进程的要求)2、与之建设配套的技术要求(从业队伍较年轻、技术力量缺乏、人员流动性较大、建筑发展的时效性强——板、管、铸、锻)3、长远的战略考量(节能、环保、抗灾害、资源)4、从钢结构使用范围的扩展考虑(将原标准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范》改编和提升为国家标准GB50661《钢结构焊接规范》)随着名称的改变也带来了内容、要求的相应变化二、新老标准在结构上的差异1、目录JGJ81标准 GB50661标准总则总则基本规定术语和符号材料基本规定焊接节点构造材料焊接工艺评定焊接连接构造设计焊接工艺焊接工艺评定焊接质量检查焊接工艺焊接补强与加固焊接检验焊工考试焊接补强与加固附录A(钢板厚度方向性能级别附录A(钢结构焊接接头及其硫含量、断面收缩率值)坡口形式、尺寸和标记方法)附录B(建筑钢结构焊接工艺评定附录B(钢结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格式)报告格式)附录C(箱形柱(梁)内隔板电渣附录C(箱形柱(梁)内隔板电焊焊缝焊透宽度的测量)焊焊缝焊透宽度的测量)附录D(圆管T、K、Y节点焊缝的本规程用词说明超声波探伤)引用标准名录附录E(工程建设焊工考试结果登记附:条文说明表、合格证格式)本规程用词说明三、新标准的具体章节说明与其他标准的相关性1、总则1.01、强调新标准在相应科研、实践基础上形成的(1985年发展中心开始至今)1.02、载荷条件参照AWS等相关标准分为静载和动载,对其他结构也能参考执行1.03、强调安全(以人为本、吸收上海胶州路大楼、北京央视大楼失火教训)1.04、强调标准的互补与强制性标准的执行2、术语和符号该章节的术语和符号相比老标准都是新增加的,术语共8个、符号29个,这里强调都是与焊接技术相关的。
钢结构规范ppt

b2/t≤0.48loy/b2时
l yz
l y 1
1
.0
9b
4 2
lo2y t 2
b2/t>0.48loy/b2时
l yz
5
.1b
2
/
t
1
1
lo2y 7.4
t2
b
4 2
4)不等边双角钢,短边相并
b1/t≤0.56loy/b1时
l yz l y
b1/t>0.56loy/b1时
l yz
3
.7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应用讲座
清华大学 石永久教授
介绍内容 (1)新增条文——较详细讲解 (2)修改条文——指明修改之处 (3)强制条文——重申重要性 (4)未改条文——简要概述 新旧规范比较
第5章 轴心受力构件和拉弯、压 弯构件的计算
5.1 轴心受力构件
5.1.1条 轴心受拉构件和轴心受压构件的强 度,除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处外,应按下 式计算(不变):
b
1
/
t
1
l
2 oy
t2
5
2
.7
b
4 1
单轴对称压杆绕非对称主轴以外的任一轴 失稳时,应按弯扭屈曲计算。 单角钢构件绕平行轴(u轴)失稳时, 按 b类截面查值,换算长细比
b/t≤0.69lou/b时
luz
lu1
0.25b 4 lo2u t 2
b/t>0.69lou/b时
luz 5.4b / t
l yz
ly1
0.85b4
lo2y t 2
l yz
4.78b
/ t1
l
2 oy
钢结构知识讲座

钢结构识图培训讲义技术部周耀彬 2009-5-24第一章识图基础一、投影及三视图三视图:正视图(上左)、侧视图(上右)、俯视图(下)三视图在使用是不一定完整,可能只出现其中两个。
有剖视符号的情况下,按照符号所示方向看物体,无剖视符号时,一般习惯的看图方向是:侧视图在正视图的右侧时,表示是站在正视图中物体的右侧向左看;侧视图在正视图的左侧时,表示是站在正视图中物体的左侧向右看;俯视图表示从上向下看到的正视图中的物体看图方向的正确至关重要,决定了装配方向的正确与否,由于详图绘制人员的个体差异,选择表达方式上会有所差异,需要在图面上相互印证,如有不一致处及时和制图人员沟通确认。
二、剖面符号和断面符号1.断面符号表示从符号处剖开看到的断面,不表示断面后方的其他东西;2.剖面符号表示从符号处剖开看到的断面及断面后方的其他东西;3.在钢构详图中,断面符号和剖面符号使用上有些随意,是因为功能上比较接近,着重表达的是看物体的方向。
看物的方向是从粗线朝文字的方向看。
粗线表示人的眼睛,文字表示看的朝向。
三、索引符号及节点符号1.不带剖视方向的索引字母a,如果节点详图不在本图中,就写对应的图纸编号,比如“详图-09”或“09”等。
有时也直接索引出来后直接放大,不用到节点符号,如下图:2.带剖视符号的索引与剖(断)面符号类似,看物的方向是从粗线朝细线的方向看。
粗线表示人的眼睛,细线表示看的朝向。
四、对称符号五、 焊缝符号*1. 焊缝基本符号(常用):表示焊缝横截面形状的符号2. 辅助符号:表示焊缝表面形状特征的符号。
《钢结构规范讲座(1)》课件

讨论规范如何确保钢结构的持久性,包括防腐蚀、维护和耐久性设计。
经济性
说明规范如何优化钢结构的成本效益,包括材料选择、施工效率和维修成本。
钢结构规范的主要内容
构件设计
详细介绍钢结构构件的设计要 求,包括梁、柱、框架和连接 件。
连接设计
探讨钢结构连接设计的技术要 点,包括焊接、螺栓连接和预 拧紧力控制。
稳定性分析
说明如何进行钢结构的稳定性 分析,包括侧移稳定、刚度分 析和抗扭构件设计。
钢结构规范的应用范围
1 工业建筑
展示钢结构规范在工业建筑中的广泛应用,如厂房、仓库和设备支架。
2 商业建筑
探讨钢结构规范在商业建筑中的适用性,如办公楼、商场和酒店。
3 桥梁工程
介绍钢结构规范在桥梁工程中的重要性,如大跨度桥梁和特殊结构。
钢结构规范的更新与改进
1
技术更新
跟踪钢结构规范的最新技术和行业趋
经验总结
2
势,包括新材料、计算方法和施工工 艺。
总结过去规范应用中的经验教训,提
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3国际合作Fra bibliotek介绍国际合作对规范更新的影响,如 共同研究和互相借鉴经验。
结论和总结
通过本讲座,我们深入了解了钢结构规范的定义、重要性和应用,以及规范 的基本原理和更新改进。这将为我们今后的设计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钢结构规范讲座(1)》 PPT课件
本课程介绍钢结构规范的定义和重要性,探讨其背景和基本原理,讨论主要 内容和应用范围,以及规范的更新与改进。最后总结讲座内容。
规范的定义和重要性
通过解释钢结构规范的定义和重要性,我们将深入了解规范对钢结构设计的指导作用,以及如何确保结 构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钢结构讲座PPT课件

钢结构厂房
使用的规范: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 规程》
设计内容包括:基础、刚架、屋面支撑、屋面檩 条、墙面檩条、柱间支撑。
带吊车厂房尚包括:吊车梁布置图。 设计荷载:屋面恒载0.2~0.3KN/m2,计算刚架时
受荷面积大于60平方的厂房屋面活荷载可按 0.3KN/m2,檩条计算活荷载采用0.5KN/m2。活 荷载不得小于雪荷载,雪荷载计算应考虑高低 跨雪荷载堆载。
8
钢结构厂房
9
钢结构厂房
基础设计:基础类型可使用独立基础、桩基础, 基底可做地基处理。基础一般由弯矩控制,即 基底不出现拉应力。基础型式一般为矩形,长 宽比可采用1.6.外墙1.2m以下一般设砖墙,下 设基础梁。
柱脚设计:柱脚一般采用铰接,如带有5吨及以 上的吊车采用刚接柱脚。基础图中应特别提醒 锚栓不得遗漏。柱脚应包混凝土至地面以上 150mm,具体见钢结构设计规范要求。
• 2、不耐火,有防火要求的钢结构建筑均需 涂刷防火涂料。
• 3、整体稳定要求高,杆件的局部屈曲可能 导致整体倒塌。
3
钢结构材料
1、钢材强度主要有Q235、Q345、Q390及Q420. 常用的有Q235及Q345.
2、钢材质量等级分A、B、C、D、E。根据性 能使用温度有关,B级0~20,C-20~0.常用B 级,普通寒冷地区室外使用C级。 Q—屈服强度 235—235N/m2 B—材料等级。 后面还可以带特殊要求。 如f
吊车:工作级别A1~A8,A1~A3为轻级,A4、 A5为中级,A6~A8为重级工作制。 吊车吊钩分软钩及硬钩。 吊车梁的计算要点?
16
钢框架
设计要点:柱、梁、现浇楼板等介绍。
17
谢谢!
18
钢结构构造专题知识讲座

第二节 连接构造
1.焊缝连接构造
(1)焊缝金属宜与主体金属相适应 ,当不同强度旳钢材连 接时,可采用与低强度钢材相适应旳焊接材料。根据试验, Q235钢和Q345钢钢材焊接时,若用E50×× 焊条,焊缝强度比 用E43××焊条提升不多,另外,从连接旳韧性和经济性方面 考虑,所以设计时可采用E43××焊条。
图4-3 梁支承于柱顶旳铰接连接
图4-4 梁支承于柱侧旳铰接连接
铰接柱脚只传递轴心压力和剪力。剪力一般由底板与 基础表面旳摩擦力传递。当此摩擦力不足以承受水平剪力时, 应在柱脚底板下设置抗剪键如教材图4-7所示,抗剪键可用 方钢、短Т形钢或H型钢做成。
2.梁与梁旳连接构造
(1)梁旳拼接 梁旳拼接分为工厂拼接和工地拼接两种。
横向加劲肋旳尺寸和构造应按局部稳定旳有关要求采用。
大型实腹式柱或格构式柱,除在受有较大水平力处设 置横隔外,还应在运送单元旳端部应设置横隔(即加宽旳横 向加劲肋),横隔旳间距不得不小于柱截面较大宽度旳9倍 和8m。横隔可用钢板或交叉角钢做成。
图4-2 柱旳横隔
(3)梁与柱旳连接形式和构造
1)梁与柱旳铰接连接 2)梁与柱旳刚性连接
(3)在高强度螺栓连接范围内,构件接触面旳处理措施 应在施工图中阐明。
(4)螺栓或铆钉旳距离应符合教材表2-5旳要求。 (5)c级螺栓与孔壁间有较大空隙,不宜用于较主要旳
连接,宜用于沿其杆轴方向受拉旳连接。
(6)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旳一般螺栓受拉连接应采用双 螺帽或其他能预防螺帽松动旳有效措施,如:弹簧垫圈、螺 杆和螺帽焊死等措施。
图4-12 组合梁旳工厂拼接
钢结构新规范讲座 崔佳图文PPT课件

第1页/共218页
第30页/共218页
条 强制性条文 “ 承重结构采用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含量的
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 焊接承重结构以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结构采用的钢材还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
格保证。” 本条对用于承重结构的钢材应具有的强度、塑性、韧性等力学性能和化学成
分等合格保证项目作出了规定。
第25页/共218页
条 新增,此条为有关内力分析的设计原则,“对
>0.1的框架结构(一
般指无支撑纯框架结构),宜采用二阶弹性分析”。此处N为所计算楼层各柱
轴压力之和N;Hu为所计算楼层及以上各层水平力之和;h为所计算楼层的高度;
u为所计算H楼层 h按一阶分析的层间侧移,当确定是否满足以上条件时可用位移容
第8页/共218页
第3章 基本 设计规定
第9页/共218页
3.1 设计原则
• 本节包括4条强制性条文,即: 条 强制性条文
承重结构应按下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
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包括:构件和连接 的强度破坏、疲劳破坏和因过度变形而不适 于继续承载,结构和构件丧失稳定,结构转 变为机动体系和结构倾覆。
第1章 总 则
第3页/共218页
• 本章总条数不变,但其中三条作了修改。 • 增加提到与有关规范的关系,如《建筑结构可
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抗震规范 (包括《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构筑物抗震 设计规范》、《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等。 但因防火问题是在构造要求中规定的,故与防 火规范的关系在第8章条中提到。
钢结构规范讲座2

2 2 l t oy l 5 . 1 b /t 1 yz 2 4 . 4 b 17 2
4)不等边双角钢,短边相并
b1/t≤0.56loy/b1时
lyz ly
2 2
t l oy 3 . 7 b /t 1 b1/t>0.56loy/b1时 l 1 yz 4 . 7 b 52 1
(3)12层以上支撑
6,7度: l 120 235 /f y 8度: 9度:
l 90235 /f y
l 60235 /f y
(4)12层以下支撑 6,7度:压杆 l 拉杆 l 200 235 /f 150 235 /f y y
N 240 a ( 1a )
N 有m道间距基本相等支撑,每根撑杆轴力 F b m 30 (m1 )
(2)支撑多根柱时
N 0 . 4 i ( 0 . 6 ) 在柱中央附近设置一道支撑,支撑力 F bn 60 n 各柱压力相同时 F N ( 0 . 6 n 0 . 4 ) bn 60
第5章 轴心受力构件和拉弯、压 弯构件的计算
5.1
5.1.1条 度,未变
轴心受力构件
轴心受拉构件和轴心受压构件的强
N f An
5.1.2条 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性应按下式计算(不变):
N f A
式中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应根据表5.1.2的截面分类并按附录三采用。
式中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应根据构件长细比l、
i
b i t i3
扇性几何特性
B—扇性极点,Mo —扇性零点
扇性坐标
B ds
0
s
扇性静矩
S td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p2 No
12 N
3)相交另一杆受拉,两杆截面相同,并在交点处均不中断
lo l
113No0.5l 2 4N
4)相交另一杆受拉,且拉杆在交点处中断,以节点板搭接
lo l
13NNo o0.5l 4N
5)相交另一杆受拉,且在交点处拉杆连续,压杆中断,以节
点板搭接,若No
5.3.3条 确定框架柱在框架平面内的计算长度时,原规范分为 有侧移框架( 1)和无侧移框架( 1 )
式中,n为被撑柱根数。
(3)以前对支撑一般按容许长细比控制截面,不计算承载 力。现在,对支持多根柱的支撑应注意计算其承载力。
5.2 拉弯构件和压弯构件
本节作了一些局部修改:
5.2.1条将取塑性发展系数x=y=1.0的条件由“直接承受动力
荷载”缩小范围为“需要计算疲劳”的拉弯、压弯构件。 受压翼缘自由外伸宽厚比 13 23 /fy5 b/t15 23 /fy5
双轴对称十字形截面lx或ly取值不得小于5.07b/t
(4)单轴对称截面(T,L,C等)绕对称轴的失稳是弯扭失稳。
原规范视为弯曲失稳归入b曲线,或降低为c曲线。新规范
截面类别的划分只考虑截面形式和残余应力的影响,将弯
扭屈曲按弹性方法用换算长细比(代替ly)等效为弯曲屈
l ll ll ll 曲:
y z 1 2 2 y2 z
4)不等边双角钢,短边相并
b1/t≤0.56loy/b1时
lyz ly
b1/t>0.56loy/b1时
lyz3.7b1/t15lo22.7ytb214
单轴对称压杆绕非对称主轴以外的任一轴 失稳时,应按弯扭屈曲计算。 单角钢构件绕平行轴(u轴)失稳时, 按 b类截面查值,换算长细比
b/t≤0.69lou/b时 luzlu10l.o22u5tb24
5.3 构件的计算长度和容许长细比
5.3.2条 有关交叉腹杆在桁架平面外的计算长度lo(所计算 杆内力为N,另一杆内力为No,均为绝对值)
No
(1)压杆 1)相交另一杆受压,两杆截面相同,并在交点处均不中断
lo l
1 1 No 2 N
2)相交另一杆受压,且另一杆在交点处中断,以节点板搭
接
lo l
0.35M2/M1,取消“不得小于0.4”的规定。
(2)弯矩作用平面外稳定计算式改为
N h MX 1 y A bW1x
h为调整系数,箱形截面h=0.7,其它截面h=1.0,以避免原 规范取箱形截面b=1.4的概念不清现象。现规范闭口截面 b=1.0
规范规定 y“按5.1.2条确定”,即表示弯矩作用于对称轴 平面的单轴对称截面, y应按考虑扭转效应的换算长细比 ly 确定,这必然增加不少计算工作量。
2)等边双角钢
b/t≤0.58loy/b时
lyz ly10.l4o2y7t2b54
b/t>0.58loy/b时 lyz3.9b/t11lo28.6ytb24
3)不等边双角钢,长边相并
b2/t≤0.48loy/b2时
lyz
ly11.l0o2y9tb224
b2/t>0.48loy/b2时
lyz5.1b2/t11lo27.4yb t242
新规范确定框架柱在框架平面内的计算长度时分为 (1)无支撑纯框架 ① 按一阶弹性分析计算内力时,计算长度系数 >1.0,按有 侧移框架柱的表查得 ② 采用二阶弹性分析方法计算内力时,取=1.0(每层柱顶附 加假想水平力Hni)。
b/t>0.69lou/b时
luz5.4b/t
5.1.7条 用作减小受压构件自由 长度的支撑杆,支撑力为:
(1)单根柱 柱高中点有一道支撑 Fb1=N/60
支撑不在柱中央(距柱端al)
Fb1
N
24a0(1a)
有m道间距基本相等支撑,每根
撑杆轴力
Fbm
N 30(m1)
(2)支撑多根柱时
在柱中央附近设置一道支撑,支撑力 Fbn6N0i (0.60n.4) 各柱压力相同时 Fbn6N0(0.6n0.4)
时x=1.0
5.5.2条平面内稳定计算
N
mxMx
f
xA xW1x1-0.8NNE' x
(1)原规范中N/NEx,N为设计值,NEx为欧拉临界荷载,按 理应将NEx除以抗力分项系数R,新规范将N/NEx改为
N/NEx,注明NEx为参数,其值为NEX= p2EA/(1.1l2x ) 。
等效弯矩系数mx或tx,无横向荷载时mx(或tx) =0.65+
2 y2 z2 4 1 e 0 2/i0 2
1 /2
22 yz i02A /25.7I2
/l2
eo——剪心至形心距离
io——对剪心的极回转半径
i02 e02 ix2 iy2
I——毛截面扇性惯性矩,T形和十字形截面I≈0
I形截面 IIy1Iy2h2/Iy
C形截面
b3h2t 2h3b
I
12
6bh
It——毛截面抗扭惯性矩
k
I t3
i
biti3
l——扭转屈曲计算长度,一般取l=loy
对单角钢和双角钢T形截面新规范建议了lyz的近似计算式
1)等边单角钢
b/t≤0.54loy/b时 b/t>0.54loy/b时
lyz
ly10l.o28y 5tb24
lyz4.7b8/t11l.o32ytb524
235
(1)原规范将t40mm的轴压 构件稳定归入c曲线,不确 切。新规范作了专门规定, 参见规范表5.1.2-2。
(2)增加了d类截面(d
曲线)。 t40mm的
轴压构件,视截面形 式和屈曲方向,有b、 c、d三类。
(3)截面为双轴对称或极对称的构件(弯曲失稳或扭转失 稳),长细比为
l l x lo/xix, y lo/yiy
钢结构规范讲座
精品jin
介绍内容 (1)新增条文——较详细讲解 (2)修改条文——指明修改之处 (3)强制条文——重申重要性 (4)未改条文——简要概述 新旧规范比较
第5章 轴心受力构件和拉弯、压 弯构件的计算
5.1 轴心受力构件
5.1.1条 轴心受拉构件和轴心受压构件的强 度,除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处外,应按下 式计算(不变):
N f
An
5.1.2条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性应按下式计算(不变):
N f A
式中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应根据表5.1.2的截面分类并按附录三采用。
式中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应根据构件长细比l、 钢材屈服强度fy和表5.1.2-1,2的截面分类并按附录C采用。 a,b,c,d四个表,按换算长细比 l f y 查值